楼主: 一张笑脸66
12334 4

[萨缪尔森经济学] “生产可能性边界”可遇而不可求 [推广有奖]

  • 2关注
  • 2粉丝

博士生

8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522 个
通用积分
14.8805
学术水平
21 点
热心指数
23 点
信用等级
13 点
经验
7539 点
帖子
248
精华
0
在线时间
4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8-9-22
最后登录
2021-10-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要: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有效率地获得的最大产量。不过,它好像只有在二百年前的经济短缺时期才可能适用。因为在生产过剩时代,市场根本消费不了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的产品,因而产量一般只能滞留在可能性边界线以内;另外,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生产又经常性地突破可能性边界,所以,这条可能性边界根本无法衡量生产是否处于最有效率的状态。还有,生产可能性边界属于高度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在市场经济中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不适用于过剩时代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PPF),是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有效率地得到的最大产量。
比如一个只生产大炮和黄油这两种经济品的经济体。大炮代表的是军费开支,而黄油则代表民用开支。如果我们的经济体将所有的资源都投人到民用物品,即黄油的生产上。于是,每年所能生产的黄油便会有一个最大的数量,即每年能够生产出来的黄油最大数量为500万磅。而如果所有的资源都用于生产大炮,该经济体每年能够生产15 000门某种类型的大炮。当然,黄油或大炮的最大数量取决于该经济体所拥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的效率。
另外,在全生产大炮和全生产黄油这两个极端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种其他组合的可能性。只要愿意放弃一些黄油,我们就可以拥有更多大炮;相反,若愿意放弃一些大炮,则可以得到更多的黄油。
表3-1                      各种生产可能性
可能性        黄油(百万磅)        大炮(千门)
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5                   0
如表3-1给出了大炮和黄油的一系列的可能性组合。组合F是一个极端,只生产500万磅黄油,而不生产大炮;组合A是另一个极端,即全部资源都用于生产15000门大炮。在它们之间的组合E、D、C和B,则分别生产400万磅黄油和5000门大炮;300万磅黄油和9000门大炮;200万磅黄油和12000门大炮;及100万磅黄油和14000门大炮;表明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大炮,该经济体必须相应放弃更多的黄油。
如果将所有代表黄油与大炮不同产量组合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则我们能得到一条被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曲线,或简称PF的连续平滑的曲线。
以上是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19版对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阐述。
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才能达到最大的产量组合,也可以用来帮助说明资源稀缺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稀缺性,能生产的产品就没有限制,也就不存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了。所以,生产可能性边界实际上是把稀缺性具体化了。然后资源的稀缺性迫又使人们作出选择。从生产可能性边界来看,选择就是决定按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哪一点来进行生产,即生产多少黄油或大炮。
生产可能性曲线还可以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如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说明生产还有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只有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的点,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点。
在这里,生产可能性边界与资源稀缺、效率相互印证,似乎说明了这些理论的可靠性。可惜这些理论只适合用于经济短缺的社会,到了生产过剩时代则会出现另外一番景象。
生产过剩是一种社会商品生产总量大大超过现有需求量的经济现象,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们对某一项产品的需求会有一个极限,超过这一极限,产品就会过剩。如,在一定时间内,全社会的人为n,单个人平均对a产品的最大消费达到q时,边际效用为“0”,则全社会对a产品的最大需求为n﹒q,如果a产品的产量超过n﹒q,就会绝对过剩。
另外因为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表现为:在生产的扩大化中,一方面富人(高收入阶层)因需求满足不再增加购买,另一方面穷人(低收入阶层)缺乏购买能力,致使产品积压,引发生产下降、工人失业,又导致需求下降,并继续循环演化。
在生产过剩条件下,决定产量的是有效需求,而不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中提到的供给条件或稀缺的资源,因为这时出现产品的积压,影响厂商继续增加产品的生产,而不是厂商缺乏资源进一步增加生产。或者可以理解为,现有社会的资源和效率完全可以让产量处在边界线的点上,但是由于需求远远小于产量,最后导致了厂商减少生产,使得实际产量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
还有一个区别是,在经济短缺时期,资源固然是稀缺的,一个经济体想要生产更多的大炮,就必须放弃相当数量的黄油,如萨缪尔森在给出了大炮和黄油的一系列的可能性组合中:如果要生产500万磅黄油,就不能生产大炮;还可以选择生产400万磅黄油和5000门大炮;300万磅黄油和9000门大炮;200万磅黄油和12000门大炮;及100万磅黄油和14000门大炮;如果全部资源都用于生产15000门大炮,就不能生产任何黄油等等……总之,为了生产更多的大炮,该经济体必须相应放弃更多的黄油。
但在生产过剩时代,通过生产更多的大炮,反而可以刺激生产更多的黄油。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战争景气”的词,战争景气是意思是一个国家通过战争促进了军需品的生产,然后这些生产又为工人增加了收入,刺激了他们对民用产品的需求,于是造成了一轮经济的繁荣。当然,战争景气的前提是当时的社会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及生产过剩的现象。
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因为战争或增加军用产品生产促进经济繁荣的事例:
如在经济大萧条中,希特勒为了发动战争重整军备,德国的军费支出随之水涨船高,从1932年,仅为6.7亿马克,约占国民收入的1.5%;“蹬蹬蹬”到1933年一下升到30亿马克,占国民收入的6%;1934年更上一层达到55亿马克,超过国民收入的10%;1935年升到100亿马克,接近国民收入的17%……巨额的军事采购不但直接促进了飞机、军用船舶和炸药等军火的大量生产,使德国军工企业的连年翻倍发展,也间接快速拉动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
除了如火如荼地生产军火,同一时间德国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对民用产品的投资。如在1933至1934年,德国政府用于兴办公共工程的开支就高达50亿马克,工程涉及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修建公共建筑物与兵营,开垦荒地与改良土地,治理河道和架设桥梁等N多以工代赈项目。为德国人民提供了17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仅高速公路项目雇佣的就业岗位就达84000个……于是奇迹出现了!1933-1935年这三年里,德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100%,德国的失业率从30%以上到基本消失。到1936年的时候,甚至好些领域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现象。达到了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中所说的“最有效率的点”。
这种通过生产更多大炮,从而促进了更多黄油生产的现象,在历史上还有很多。
如、1929-1933年大萧条期间,美国的总产出几乎下降了25%……1939年,轰烈烈的二次大战爆发,对参战的欧洲、亚洲国家是一场浩劫,但对美国人来说却是一场摆脱经济萧条的及时雨。
美国国防开支从1940年7月的每月1.99亿美元持续增加到1941年11月的14亿美元。大把钞票撒出后,军工生产顿时火爆,在这些杀人产业的拉动下,美国国内的失业率,由1939年的17.2%,下降到1940年的14.6%,再下降到1941年的9.9%……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遭遇日本突然袭击,心灵受到创伤的美国政府一夜间征召几百万精壮男丁入伍参战,美国成千上万的民用工厂一夜之间转变为生产军用物资的兵工厂。开战后美国政府用于国防的开支也节节攀升,从开战第一年的63亿美元,增加到第二年的229亿、第三年的634亿……美国军需生产从1939年只占DNP总量2%的小不点,摇身一变成1944年时占DNP40%的粗腰。
在旺盛军火需要的刺激下,战时美国经济疯狂发展。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才910亿美元,到1945年,已经增至2136亿美元。因为这场战争,美国人均收入增长了—倍。以致一直以来卖不出去的农产品,现在也供不应求,不但可以卖出好价钱――还要受到配额的限制。到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已经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武装部队高达1250万人,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另一方面,它以世界7%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占到了世界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生产出全世界57.5%的钢,43%的电,62%的石油,以及80%的汽车。还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三的黄金。
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战后经济受到了重创,以至战后几年国内经济一直萧条,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每天都要在战场上消耗巨额的物资,由于朝鲜战场距离美国本土比较遥远。而当时离韩国最近只有几百公里的日本,作为亚洲唯一的工业国,便为前线美军就近生产大量麻袋、毛毯、棉纱、卡车、炮弹、钢材等军需物资,还为美军提供战损卡车、坦克、舰艇等修理的劳务••••••随后,美国人又向日本求购弹药、轻武器和燃烧弹等这些原本在理论上禁止生产之列的产品……
这些“军需订货”的源源而来,立即让日本经济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原动力。日本70%的电力,80%的煤炭,90%的船舶和陆地交通开始直接或间接地为美军服务。首先是日本的金属制品,然后又扩展到石油和机油、织物和纤维制品、医药用品、车辆等N多的行业产品受到战争特需刺激而大幅增长。其中,日本的钢材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8个月,出口增长了三倍,带动整个钢产量增长了约38%……在这个繁荣的大环境下,圈内企业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又把整个日本带人了战争景气:就业率迅速攀升,商业迅速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在市场异常繁荣,出口急剧扩大中,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直线上升。1951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为12%,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2亿美元,终于超过了战前水平。
……
当然,按照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19版的解释,经济萧条本身是一种资源配置无效率的状态。如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的某一点,经济体仅仅生产了200万磅黄油和6000门大炮,一些资源没有得到利用。而若将这些资源投入使用,整个经济自然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黄油和更多的大炮,并提高该经济体的效率。而当经济被拉回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的产量,如400万磅黄油和5000门大炮;300万磅黄油和9000门大炮;200万磅黄油和12000门大炮;及100万磅黄油和14000门大炮这类相当的组合。这时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才会生效,即生产更多的大炮,就必须放弃相应数量的黄油。
为此,萨缪尔森还在《经济学》第19版中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资源的稀缺性,需要在“大炮”或“黄油”之间做出选择。但实际上萨缪尔森例举的这些事例并不能证明他资源稀缺的观点,或者说这套理论适用于穷国,而不适用于富国。
除了大炮和黄油,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19版还举出了其他一些例子,本来想说明资源稀缺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关系,但仔细分析后,却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例如“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不可能拥有世间一切物品。通常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话:‘你可以选择巧克力,也可以选择香草冰激凌,但是不能两者统统都要。’”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当今的美国,人们虽然不可能拥有世间的一切物品,但已经既可以选择巧克力,也可以选择香草冰激凌,两者统统都可以要。
“在有限的机会中进行选择,其迫切性在战争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讨论2003年美国是否应当对伊拉克开战时,人们想要弄清的问题是……随着伊拉克战争开销的攀升,人们自然进一步想知道,为什么要向巴格达城而不是纽约市派驻更多的警力?或者,为什么要在中东而不是在美国的中西部对电力系统进行维修。众所周知,正如上文引用过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所说的话那样,军事上占用的资源越多,可供民用消费和投资的资源就会越少。”
但实际情况是:在当时的巴格达城犯罪活动猖狂,增加警察能明显改善治安;而纽约治安状况良好。以这时美国的经济实力,并不存在向巴格达城增派了警察,就会导致纽约的警力不堪重负,如果纽约需要更多的警力才能改善治安,美国完全有能力能征召更多的警察来应付。
要在中东而不是在美国的中西部对电力系统进行维修的原因也是一样,因为中东的电力系统急需维修,而美国的中西部的电力系统还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至于艾森豪威尔总统曾经说过:“造出的每一支枪,下水的每一艘军舰,发射的每一枚火箭,归根结底,都意味着对那些忍饥挨饿的人们的一种偷盗。”说明军事上占用的资源越多,可供民用消费和投资的资源就会越少,更不是事实。实际情况是,美国之所以保持经济在全球领先的地位,和它在军事领域的投资,特别是军事技术的领先有很密切的关系。美国曾经多次因为增加军事开支,特别是在将军事科技转化为民用产品后出现了经济繁荣。
所以说,萨缪尔森所说的这些现实中的事例,经过分析后更能说明,在生产过剩时代,稀缺的资源不再是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主要因素。
……
即使他这种解释是正确的,但是在现实中,现在大多数的国家,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存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失业率,即生产过剩现象。也就意味着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对大多数国家,在大多数时间里是没有用的。对于这大多数国家来说,它们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应该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同时增加大炮和黄油的产出,相互促进经济繁荣,而不是担心因为多生产了大炮,会减少黄油的产量,因为出现萨缪尔森所提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状况,在这些国家出现概率非常罕见。

使用道具

2、生产可能性边界不适用于技术进步时代
说到提高效率,它似乎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的另一个硬伤。
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在生产过剩中会失效),一个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也就是不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然后,在这样的环境下,再由经济学家们决定市场应该生产多少大炮或黄油。从而决定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应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
按照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如产量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说明生产还有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只有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的点,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点。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最大产量只能到达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的点。
但是这只是在理论上的假设,在实践中技术进步始终都是存在的,特别是到了21世纪,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的常量,科研、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众多大企业,甚至中小企业的日常功课。在如此力度的技术创新状况下,市场上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事例,时时都在发生。比如一个经济体年增长率为6%,则该经济体的产品每月增长0.5%,每天增长0.017%。如该经济体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的黄油产量为500万磅,则它的黄油产量每年向外移动30万磅,每月向外移动2.5万磅,每天向外移动833磅。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处在经济增长中,虽然没有达到6%。
这些国家只有在不考虑“时间”变化的情况下,才可能规划出在最有效率的点去生产多少大炮或黄油。因为生产是需要时间的,不是在做出生产决定后,按一下键盘,所有产品就出来了。所以,即使在决定生产的时候,选择的是最有效率的点,但在生产过程中,已经一天天地失去了效率。在技术进步条件下追求生产可能性边界最优产品组合的做法,就像是在刻舟求剑。
技术进步的存在,使得生产量可能随时出现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从而让生产可能性边界基本上丧失了其作为评估“效率”的标准,丧失了它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使用道具

3、生产可能性边界只能在计划体系内实施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生产可能性边界又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如果说这样一个核心的理论却是属于计划经济的理论,这对西方经济学无疑是一种讽刺。
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生产可能性边界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选择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哪一点进行生产,才能达到最大的产量组合或实现经济体最大的效率。比如一个经济体存在千百万种资源和人的需求,要生产干百万种商品,那么,应该用多少土地种植小麦,多少土地建筑房屋?多少工厂应该用于生产计算机?多少工厂制作比萨饼?多少儿童按职业运动员培养?多少儿童按职业经济学家培养?抑或按计算机软件人员培养才是最有效率的。
我们先看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是如何实现最有效率生产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由厂商分散决策,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产能组织生产,其目标是实现最大的利润。
从宏观(整体)角度看,这些厂商的生产是盲目的,混乱的。其结果是导致供求失衡,即一方面某些商品供大于求,其中一些厂商因为库存积压较多,资金链断裂倒闭;另一方面某些商品又供不应求,消费者无法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造成资源浪费或“效率”上的损失。然后,在市场需求,主要是价格的调节下,这些厂商调整自己的产量,实现了相对的供需平衡,从整体上达到最有效率的生产。
但是,一方面调整后的产能并不是各个厂商最大产能的总和,这时在供大于求产业的厂商需要消减自己的产量,很多厂商在减产中可能出现工人下岗的情况,如经济学中的摩擦性失业;在供不应求的产业,厂商会扩大生产,但是厂商扩大生产需要突破技术、设备等瓶颈,如增添设备、培训员工都需要时间,所以在厂商的调整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效率的流失,无法实现经济体最有效率的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经济体这种供需平衡的状况只能短暂的存在,市场的产能,产量不是固定的,它随时会被市场竞争打破。然后,在市场竞争中,商品供求状况反复出现失衡,均衡,再失衡,再均衡……的状况,一直造成一定的效率损失,使生产无法达到经济体最大效率的情况。
结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无法实现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的生产。
那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呢?
第一步,要由经济学家们统计出社会的需求;
第二步,各厂商自查各自的产能(供给能力);
第三步,根据社会需求对厂商的生产能力进行调整,使得经济体厂商的总体产能与社会需求达到均衡;
第四步,将按照社会需求量将生产指标分解到各个厂商;
第五步,各个厂商严格按照分解的指标组织生产,期间既不允许多生产,也不能少生产,否则就会引发整个经济体的混乱。另外,厂商在期间原则上不允许出现技术创新,因为如果出现技术创新,就意味着这些厂商的产能在实际上超出其产量,存在效率上的损失,导致经济体在整体上无法维持生产效率的最大。如果万一出现了技术创新和需求的变化,应该怎么办呢?答案是只能在每隔一定的时间,进行一次产量的调整。
显然,满足这些条件的社会生产方式绝对是属于高度的计划经济决策方式。其中也隐含着更多效率的流失。
以上的分析对我们还有一个新的启发,就是发现经济学家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使用道具

报纸
wyr629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9-2-8 14:01: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