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一张笑脸66
1382 5

[萨缪尔森经济学] 均衡只是经济现象的过客 [推广有奖]

  • 2关注
  • 2粉丝

博士生

8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522 个
通用积分
14.8805
学术水平
21 点
热心指数
23 点
信用等级
13 点
经验
7539 点
帖子
248
精华
0
在线时间
4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8-9-22
最后登录
2021-10-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要:均衡是一种通过价格调节供求的市场机制,它的前提是:“其他条件不变”,在不理会其他客观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逻辑推论。如果剔除这个前提条件,均衡形成的过程就会走样,结果也非常悲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沙发
一张笑脸66 发表于 2019-2-11 11:17: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经济属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均衡又叫平衡。经济学中的均衡是经济学家借鉴物理学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被西方经济学广泛运用,说明经济体系中的变量在相互制约后会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如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19版所述:“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应该让我们对均衡概念相当熟悉,例如,放在碗底的橘子,或是静止了的钟摆,都可以看做是一种均衡状态。”
在经济学讲述的均衡中,供求的均衡无疑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是指在市场运作中,买卖双方的力量形成平衡,它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此时购买者和供应商就产品交易的价格和数量达成了一致,即供给=需求;二是此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处于相对稳定或静止的状态。另外,在供求的均衡点上,此时的价格既没有上升的趋势,也没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均衡价格也称为市场出清价格。意味着这时所有供给和需求的订单都已完成,账面上已经出清,生产者把所有的产品都销售出去,消费者也获得了最大的效用,需求方和供给方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显示出一种最为理想的经济运行状态,就像我们儒家提到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男有分,女有归……(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谓大同。”的人类最美好世界。
以上是传统的,也是现有的经济学对均衡的描述,如果是这样的结论,这篇文章就没有写下去的必要了,所以这时就必须要用一些“然而”、“但是”之类的转折词来置疑一下上述观点。
怎样来置疑好呢?或许是作为一个东方人,总觉得萨缪尔森用“碗底的橘子”,“静止的钟摆”来形容经济状态太不迷信了。“碗底的橘子”放久了就必然会腐烂,“静止的钟摆”也就是存在故障的钟,用它来形容经济,显然不是一个有彩头的比喻。
当然,用迷信来置疑科学是愚昧的,所以需要换一种方式来说服大家,比如用河流来形容经济状况:河流在源头的时候水量很小,之后不断地汇集各种涓涓细流,最后百川入海,形成有容乃大的格局,用它来形容经济状况似乎更加贴切,更充满遐想。
不过,一条穿山跃野的河流虽然比一个困在碗底的橘子,一台坏了的钟摆更有看头,却没有了平衡。因为在一条流动的河流中,流水潺潺,人们很难让它静下来,找到它的所谓均衡点。哪怕河水流进了大海,也是漂流不止,很难找了一滴静止的、固定的海水。甚至在平静的海面上还常常会酝酿出一股股飓风、台风、龙卷风,让海水变得波涛汹涌,波澜壮阔。所以河流、海流都充满了活力,却缺少了均衡。
如果用河流来比喻经济状态不具有说服力,我们还可以引进一套货真价实的经济理论来说明经济状态究竟是怎样回事。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蒙德•弗农提出了一套叫“产品生命经济周期”的理论,把经济状态比喻成生命:认为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会经历一个形成、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从非生命的角度解释,就是产品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和衰落的阶段。也就是说经济状态的特征是新陈代谢,旧的去,新的来,而不是静止、平静、平衡、均衡。
用产品生命经济周期来说明经济状态,显然比用“碗底的橘子”,“静止的钟摆”更加科学,比用河流来形容更加准确。那么。按照产品生命经济周期,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会是怎样的关系呢?
产品一般在它的经济生命周期中分为四个阶段:
引入期: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产品明显产量稀少,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也就是需求和供给还都处于剧烈的扩张中。
成长期:当产品经过引入期,试销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到成长期。这个阶段的产品供给和需求都增长旺盛,产品的产量一直在迅速增加,也就一直没有形成所谓的均衡,平衡。
成熟期:经过成长期之后,在供给方面,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需求方面,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产品便进入了成熟期阶段。在成熟期,供给量和需求量终于有机会达成一致,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衰退期:是指产品进入了滞销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替代品和新产品,使顾客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这时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被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取代,产品的销售量持续下降,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再次被打破,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
如果觉得理论分析太过抽象,我们还可以用具体的产品来说明产品的经济生命周期理论,如计算机的产品生命周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28t(吨),耗电150千瓦,相当现在一辆汽车的功率,其运算速度却仅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高达48.7万美元。作用只是为了计算武器试验场弹道的数据。
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芯片的晶体管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硬盘的速度每9个月提高一倍,计算机每半年升级换代一次,价格也随之下降。
1958—1964年,发展出第2代晶体管计算机,其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10~300万次、性价方面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
1964—1970年,发展出第3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由于集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更高,每块芯片可容纳数万乃至数百万个晶体管,并且可以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并且可以用微处理器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微型计算机,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电脑或PC机。其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到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启了第4代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之巨的晶体管和相关电子元件可以植入到一小块硅片中,电脑在信息处理的速度、存储能力、传输能力和用户界面的改进方方面面都发生了一点点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积变得更小,价格变得更便宜,使用起来变得更方便,尺寸和电视机差不多大小的个人电脑在市场上出现,开启了它巨大的需求市场。再随着软件的发展,互联网、电子邮件和其他技术的普遍应用,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作、学习和娱乐之中。
在计算机的这段生命周期中,产量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提高,价格也在不断地下降,如在1965年以后的40年里,计算机产量增长了14万倍之多,价格下降了8000多倍,到2007年,全球个人计算机销售量竟然超过了2.5亿台,不过,计算机从来没有因为价格的拉锯战,引导供给量和需求量出现过均衡的状况。即使到了未来,要让计算机的供给和需求以及价格在哪一个均衡点上静止下来,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从产品生命经济周期角度来看,供求平衡虽然在很多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出现过,但这都只是一个很短暂的现象,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产品的供求都是不均衡的,均衡也不是它的终点,更不会是永恒的经济状态。所以,将经济比喻成“碗底的橘子”,“静止的钟摆”是很不科学的。

使用道具

藤椅
一张笑脸66 发表于 2019-2-11 11:17: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均衡不是最佳的经济状态
对于均衡无法反映出经济状态的论断,如果产品经济生命周期理论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我还可以用简单的供求原理来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分析均衡理论本身存在的破绽。
如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19版所述,关于玉米片供给和需求均衡的例子,如表6—1所示:
表6-1  玉米片的需求和供给
        (1)
可能的价格
(美元/盒)        (2)
需求量
(万盒/年)        (3)
供给量
(万盒/年)        (4)

市场状态        (5)

对价格的压力
A        5        900        1800        过剩        ↓向下
B        4        1000        1600        过剩        ↓向下
C        3        1200        1200        均衡        中立
D        2        1500        700        短缺        ↑向上
E        1        2000        0        短缺        ↑向上

A、当每盒玉米片的价格为5美元时,生产者每年愿意出售的数量是1800万盒,而需求者仅仅愿意购买900万盒。这时的供求关系,供给>需求,属于不均衡状态。
B、当每盒玉米片的价格降为4美元时,生产者每年愿意出售的数量是1600万盒,而需求者仅仅愿意购买1000万盒。供求状态还是供给>需求,仍然属于不均衡状态。
C、当每盒玉米片的价格下降到3美元时,生产者每年愿意出售的数量是1200万盒,而需求者仅仅愿意购买1200万盒。这时的供求状态,出现供给=需求的状态,形成供求均衡。
D、当每盒玉米片的价格再下降为2美元时,生产者每年愿意出售的数量是700万盒,而需求者仅仅愿意购买1500万盒。这时的供求状态变为供给<需求,再次变成不均衡。
E、当每盒玉米片的价格下降到1美元时,生产者每年愿意出售的数量是0万盒,而需求者仅仅愿意购买2000万盒。这时的供求状态还是供给<需求,变得更加不均衡了。
在萨缪尔森提供的这个例子中,玉米片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价格是每盒3美元。玉米片在这个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数量,此时价格既没有上升的趋势,也没有下降的趋势,生产者把所有的产品都销售出去,消费者也获得了最大的效用,需求方和供给方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呈现出一幅皆大欢喜的景象。
萨缪尔森例举的这个案例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得从实践的角度来破解他的理论。
在现实中,生产一种产品,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写上“玉米片”就成了,它需要有一个生产过程,需要设备投入,员工培训等等,如焙烤玉米片,要经历玉米糁→加压蒸煮→干燥→调质→轧片→焙烤→调味→焙烤玉米片的过程;油炸玉米片的生产,要经过玉米糁→酸液浸泡→中和→水洗→沥干→磨碎→成型→焙烤→过筛→油炸→调味→油炸玉米片的过程。
在这个例子中还可以看到,在供给方面,这时表明玉米片的最大生产量为≥每年1800万盒,意味着生产玉米片的厂商,为生产这些玉米片要添置年产≥1800万盒玉米片的厂房、设备,还要培训、雇佣了相应数量的员工,因为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产能,才可能生产出相当产量的产品。而这个案例中玉米片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产量是每年1200万盒,也就是在玉米片的供求均衡时,会出现每年600万盒的过剩产能,相当于其设计产能的1/3,意味着当初被玉米片厂商培训和雇佣的1/3员工,现在可能处于失业状态。
在需求方面,市场对玉米片的最大需求量为≥每年2000万盒。而案例中玉米片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产量是每年1200万盒,也就是此时每年玉米片的产量距离满足消费者最大效用(愿望)相差800万盒,即存在市场短缺。
我们学经济学的都知道,在经济中如果既存在严重的生产过剩,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又严重得不到满足,那就是一种经济大萧条的现象,只有在最糟糕的经济状态中才可能见到。如果我们把失业率为零作为最佳的经济状态,这时的失业率则超过了30%。这样一种结果的均衡状态,恐怕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希望曾经拥有。所以经济学中所提到的均衡状态并不是一种最佳的经济状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玉米片”还不算是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我们换成面包、衣服、鞋子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和需求均衡例子来分析,得出的结论会更加令人沮丧。

使用道具

板凳
一张笑脸66 发表于 2019-2-11 11:18: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均衡形成的过程不合理
在萨缪尔森提供的玉米片供求均衡案例中,第二个问题就是他通过供求量上窜下跳的试错,来推导玉米片供求平衡形成的过程是虚拟的,如供给分别从900万盒→1200万盒或2000万盒→1200万盒调整,需求分别从1800万盒→1200万盒或0→1200万盒调整,其均衡的形成过程,与现实供求的变化过程存在明显不同。
因为在经济学的均衡理论中,完全不存在“时间”这个概念,传说中的上帝创造世界需要7天,我们经济学家创造世界则不需要任何时间。比如玉米片的生产,从0盒到1800万盒的产能变化,瞬间就完成了,不需要任何生产资源和过程;然后又能凭空出现1800万盒的产能,再下降到0盒,期间也不会对市场或社会,比如就业的变化造成任何影响。
相对来说,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产品经济生命周期理论,则完全没有这样神奇。比如将玉米片供给和需求均衡的例子搬到产品经济生命周期理论中,其均衡的形成将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最初没有玉米片这样的产品,每年生产的玉米片为0盒;
然后进入生产玉米片的第一阶段,每年生产的数量是700万盒,市场需求旺盛,潜在需求>供给;
在第二阶段,每年生产1200万盒,市场需求旺盛,需求>供给;
到第三阶段,每年生产1600万盒,市场需求旺盛,需求>供给;
到第四阶段,每年生产1800万盒,市场需求旺盛,需求>供给;
到第五阶段,每年生产2000万盒,市场需求达到饱和,供给和需求形成均衡;
到第六阶段,出现红薯片、芋头片、莲藕片等替代产品,玉米片的需求进入衰退期,供给和需求的均衡被打破,出现玉米片供给>需求的状态……一些生产者退出玉米片的生产,玉米片的供给和需求相继下降……
在整个过程中,供给增加主要得益于产能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的变化主要受制于效用和效用递减规律,所谓价格对供求均衡的影响,根本不存在。

使用道具

报纸
一张笑脸66 发表于 2019-2-11 11:18: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其他条件不变”假设错误
为什么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供给和需求均衡现象,会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呢?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前提。
其他条件不变是指在众多影响经济的因素中,为了简明其中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暂时将其他经济因素设置为常量,只推导这两个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在某经济现象中,本来存在5个影响这一经济现象的变量,为了方便推理,现在将其中3个次要的变量设置为常量,只考察其中两个主要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不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虽然推论某两个经济变量的关系变得直接,简明起来,但在推论中只需考虑两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需理会其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难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缺陷,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最后得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结论,与事实的真相相距甚远。
如狙击手在射击中,一定要掌握三点一线,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还要了解温度、湿度、风向等对弹道的影响。如果只是按照普通士兵了解的三点一线知识就去狙击敌人,肯定会大失水准。
我们可以用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其他条件不变”这个假设会误导事实的真相。
如果一个和尚一天能为寺庙提供一担(两桶)水?试问两个和尚,三个和尚每天能为寺庙提供多少桶水?用现在的经济理论分析,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题,一个和尚两桶水,两个和尚四桶水,三个和尚就是六桶水。
不过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小和尚都下山挑一担(两桶)水到寺庙给自己用,日子过的自由自在。
有一天,庙里来了一个高高的瘦和尚。因为人性是自私的,两个人怎样分担下山挑水的任务就有计较了,最后决定每天由两个和尚下山抬一桶水上山到寺庙,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这样就谁也没有吃亏。
两个和尚抬水喝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寺里又来了一个胖和尚,如果大家都不想吃亏,两个和尚抬水还可以解决,三个和尚怎样分担提水的任务就太困难了。于是三个和尚谁也不下山提水,为了不渴死,最后大家只能各奔东西,寺庙就散了。
“三个和尚没水喝”并不是一个想当然的寓言故事,因为当年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在生产队集体干活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它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同样的人,在同样的土地上,在大集体时期,广大农民好逸恶劳,出工不出力,生产连年歉收;到包产到户后,一个个都成了劳动模范,早出晚归,生产连年丰收。
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和尚能提供两桶水,两个和尚能提供四桶水,三个和尚能提供六桶水,是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题。但加入了人性自私等因素后,就变成了“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推导过程异常复杂,其结果也完全不同了。
如果你觉得用狙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经济学理论不太适当,我们还可以用经济学中的例子来直接说明。
萨缪尔森曾在《经济学》第19版分析过一个加州和佛罗里达州移民对当地就业和工资影响的案例:按照经济学的均衡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城市的移民增加,造成当地劳动力供给的增加,相应地当地居民的工资水准就会随之下降。但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移民对于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很微弱。没有证据表明当地人在就业等经济方面有重大损失。大部分实证研究……发现移民占总人口的比重每增加10%,最多只会使当地的工资下降1%。”
为什么移民对工资的影响如此之小呢?因为在这种影响中,除了移民与工资这两个变量外,还存在美国人口流动强度、不同城市经济发展力度这些变量。“当移民一旦成功,通常会流入到他们有可能找到工作的城市——也就是说,劳动者倾向于迁往那些经济发展强劲从而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地方。”加入这些因素后,就冲谈了移民(劳动力增加)对工资的影响。
所以说,萨缪尔森所提供的这个案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说明了他在经济学中所坚持的在“其他条件不变”假设下推导经济现象的方式是错误的。

使用道具

地板
一张笑脸66 发表于 2019-2-11 11:19: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5、“其他条件不变”的危害性
可以说“其他条件不变”这个假设前提,对经济学的危害非常之大。常常导致经济学们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断章取义,一概而论,以偏概全,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我们先看看把“其他条件不变”放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比如,A君是的士司机,B君每天坐的士上下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认定是A君每天开的士载B君上下班,但事实上这种可能性非常低,因为城市力不只A君一个的士司机。再比如,甲有杀害乙的动机,在乙遇害后,甲没有不在场证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警方可以认定甲是杀害乙的凶手,但实际上乙被杀存在N多的可能性。
把“其他条件不变”放到经济学中,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学家可以不用考虑商品的需求弹性,消费者变成了超人,既可以丧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可以成为超人海量地消费,如人们既可以长期不吃不喝,也可以每餐吃下一头牛,喝掉一桶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无视商品供给的刚性,就业可以在0~100%任意变动。然后经过逻辑推导,再演绎出很多莫名其妙的的结论,助产很多荒谬的理论。
更加严重的是,这些在现实中看来荒谬的现象,贯穿了经济学的整个篇章。这些理论不但对实践中的决策完全没有帮助,还往往会误导人们的实践。
如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休克政策的失败:前苏联一直注重发展军工企业而忽视民用产品的生产,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商品供给匮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ZF接受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决定通过放开物价来刺激生产。按照供求均衡原理,在物价上涨后,厂商必然大力提高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消费者则会在价格上涨中,逐渐减少需求。然后,在供给和需求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后,将自动形成新的供求均衡,让市场从此告别短缺。
但是,均衡理论的理想很丰满,步入实践后就变得很骨感。因为,与经济学家的纸上谈兵不同,供给的提高涉及到筹集资金,储备原材料,增加厂房、设备、培训员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很多维持生理需求的商品,缺乏价格弹性,不是价格提高后就能减少市场需求。于是,在俄罗斯放开物价后,价格大涨,供给却并没怎样增加,造成了经济秩序的大混乱,市场的大恐慌……西方经济理论也最终以它的实绩证明,自己是不可靠的,所以有马云不相信经济学家之说。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