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unsnet163com
19473 84

[创新发展] 一文说透中美贸易战 [推广有奖]

  • 9关注
  • 70粉丝

学科带头人

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433 个
通用积分
62.9251
学术水平
680 点
热心指数
680 点
信用等级
611 点
经验
35169 点
帖子
480
精华
15
在线时间
6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2-17
最后登录
2022-11-12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科学经济学原理-公众号使用(有字).jpg

  



中美贸易谈判进行到第十一轮时风云突变。特朗普5月5日推特中宣布加税,在第十一轮谈判正在进行的情况下于5月10日正式对2000亿产品关税从10%提升到25%,并且宣称还会对另外3250亿产品加征25%关税。人们还是如过去一样陷入在贸易战谁输谁赢,谁怕谁不怕的争论之中,却未充分意识到此次一个关键性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尽管准确的原因并未充分披露,但美方媒体所指的一个触发因素中方也未予以否认,就是中方在第十一轮会谈之前,将过去双方谈好的一些条款进行了调整,将美方要求中国进行法律改变的要求变为行政措施。这种变化涉及的并不是具体贸易要价,而是如何落实这些要价的具体方法,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中方提出这些改变应该算是谈判过程之中的正常协商过程。特朗普做出加税的反应不会是突然爆发,尽管他很善变,但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听到中方这个改变之后,没有任何与中方的沟通过程就突然发推决定加征关税,并且很快实际落地,似乎草率得过头。中方在意识到特朗普会做何种决定之后依然坚持这种改变,也表明了中方对特朗普的做法有承受的充分心理准备。原因何在?我们还是要采用科学的数据来说话。

来自美国的贸易顺差分析

为什么中国说“不愿意与美国打贸易战”,又“不怕打”,仔细分析下中美贸易在中国经济中的权重便可清楚知晓。

image001.png

image003.png


从上面 “中国贸易顺差”及“来自美国顺差权重”两组数据可看出,中国在2005年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并且此后一直保持了1000亿至6000亿美元的高额贸易顺差。在此过程中,来自美国的顺差权重基本都在50%以上。2011年前后在100%左右,也就是全部顺差来自美国。2005年及之前,来自美国的顺差权重甚至有多年保持在100%至250%,也就是不仅全部顺差来自美国,甚至来自美国的顺差弥补了大量与其他国家的逆差。所以,与美国贸易对中国外贸顺差很重要。请注意一定要严格地进行理解,一是它只是对顺差很重要,而中国经济对顺差的依赖程度到底有多大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二是特朗普通过贸易战是不是一定就会把中国从美国获得的顺差打掉,或者打掉多少。

从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特朗普的贸易战不仅对减小中国贸易顺差没起作用,反而是顺差更大了。2018年中国从美国获得的顺差权重从上年的65.73%大幅度上升到91.91%,数量从2757.85亿美元上升到3233.2亿美元。2019年一季度权重还有82.67%,若以人民币计算,中美贸易总额同比减少了11%,可是来自美国的顺差数额却同比增加了13.9%!是不是很意外?原来特朗普有个貌似有理的逻辑,很多人也迷信这个逻辑,就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远远多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所以美国对中国贸易战征税的基数可以远大于中国。美国对50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额征税,中国也对500亿美元自美国进口额征税;美国再对中国2000亿贸易额征税,中国就没法同等地跟进了。所以美国的贸易战很容易战胜中国。可是贸易战实际打得结果,却离奇得是美国向中国出口总额下降得更快,中国来自美国的顺差反而更大了。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


   

第一,根据过去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战的实际进程分析,在贸易战初期,一般的确会带来相反方向的变化,对美顺差反而加大。贸易有惯性,因为对贸易战预期作用,需要进口的美国商家会加紧进口,以备断货,这会导致对美顺差因贸易战反而在短期内增加。

第二,长期来看,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战虽经常以他国的顺差太大为理由,但实际贸易战结果很少真正大幅度减少顺差,只是顺差产生了转移。例如美日贸易战并不是真正解决了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只是将日本企业转移到中国,日本企业对美国的顺差依然在不断增长。

第三,贸易战如果只是征税,这个影响只是个价格上的问题,但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如果相应的产品成本降低10%,最终到美国消费者手上的产品价格就基本没什么变化。当年日本应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初期就是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有效应对的。而此次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无法从人民币汇率上下手,只能从关税上下手。但增加10%的关税,人民币汇率同时贬值10%,根本都不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最终贸易战对中国输美产品的价格影响就全被抵消光了。反过来,中国一方面对美国产品加征同等的10%关税,人民币汇率又贬值10%,这等于美国产品价格上升了20%。这就是为什么2018年的贸易看似美方对中国打击面更大,但实际结果是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影响近乎于零,而美国产品价格却双倍地上升了,最终影响是什么就可想而知。要评估贸易战的实际影响得看最终产品价格变化,而不是征税的产品范围。

image005.jpg

此次特朗普一宣布加税,人民币汇率就应声狂贬值2%-3%,这个加税的一小半影响力基本就在一周内被抵消掉了。如果未来人民币继续贬值一些,另一方面中国产品自身挖掘潜力降低一些成本,这次加税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力基本就被化解光了。

第四,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产品比较集中,主要是飞机、大豆等。用不着打击产品范围太广,打掉几个主要产品,其对中国出口额就会急剧降低。今年估计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会下降非常大的幅度,原因不仅仅是贸易战,波音飞机因737-800MAX出事,中国不仅暂停了所有该型飞机的运行,也暂停了来自波音飞机的定单。这比征税的贸易战效果厉害得多,但这不是中国有意为之,而真是美国“运气不好”,是波音公司自身的问题。特朗普此次宣布加税后,中国立即启动粮库大清查,那就是准备大量减少甚至停掉来自美国的大豆进口了。

顺差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确重要,但其重要性也在不断下降。一是中国外汇储备到2014年6月达到3.9932万亿美元的峰值之后,对是不是外储越多越好产生过争论。从目前来看,“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但也不能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已经是一个共识。2018年底中国外储为3.07万亿美元,3万亿多一点看来是中国认为目前阶段比较合适的外储规模,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推进,新能源汽车普及降低对大宗的石油消费量,芯片进口替代等,中国对合理外储的水平会慢慢调低,从而对顺差的依赖会慢慢下降。贸易战不会立即减少中国的顺差,甚至不会马上减少来自美国的顺差,以及中国对外汇需求的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对顺差需求的下降,是贸易战很难对中国构成太大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贸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力分析



image007.png

听到“中国不怕打贸易战”这个说法,似乎像惯常的官方说词,其实并不是。中国不是说从过去到现在从来都不怕打贸易战的。从上面中国进出口额与GDP之比的数据可看出,1999年11月15日,中国与美国达成加入WTO谈判,解决了中国加入WTO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障碍。虽然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但1999年之后中国进出口占GDP的比例就开始迅速攀升,到2006年达到64.24%的峰值。如果在这个时间点发生贸易战,中国真是很难承受的。事实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比今天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影响大得多得多。这是当年中国为什么会迅速抛出4万亿计划的背景所在。虽然现在有人对当年4万亿计划有批评的声音,但如果知道当时中国经济遭受的危机影响有多严重,就不会那么简单地进行这种批评了。当时为配合4万亿计划提出的政策口号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后面两句是中国政治中常见的说法,而“出手要快”尤其“出拳要重”这种词汇是不常见的。由此可知当年危机的程度对中国领导层的影响有多么严重。也正是这次危机之后,中国充分意识到了对外依存度过高对中国宏观经济的风险所在。尽管过去也一直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多依靠内需作为发展的动力。但只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才真正开始腾笼换鸟,以内需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到2017年,进出口与GDP之比已经下降到33.88%这个入世之前的水平,比峰值时减少了约一半。在2018年特朗普开打贸易战的时候,整个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像在2006年前后那么重要了。


中国不像其他国家,中国人口总量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然后还富裕一个欧盟,中国内需潜力是美国以往贸易战对手都无法相提并论的,更重要的是这个潜力正好在特朗普打贸易战的时候已经被相当程度地开发出来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内需在宏观经济中的占比会越来越重要。过去曾经被称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投资与出口远重于消费。但是现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权重已经提升到70%-80%的范围。


如果单看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战会对生产厂家有影响。但厂家不会因为美国市场而放弃中国市场,这里要平衡。如果把厂迁到其他国家去,很难具有中国市场的规模效益,最终成本是否会下降需要仔细平衡,这就使贸易战的影响力大打折扣。中国内需开发得越充分,企业生产外迁对中国经济的压力就越小。有可能是为出口美国的生产能力外迁到其他国家,但并不会轻易地完全放弃中国的生产能力。2017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额为36.6万亿人民币,美国为5.7564万亿美元。2018年中国38.1万亿人民币,美国为6.0364万亿美元。两者已经非常接近。生产厂家不会为一个美国市场而放弃另一个与美国同等规模并且会不断超越美国的市场。

image009.png

不仅如此,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自美国,这也让中国意识到了过度依赖对美贸易会让中国宏观经济存在风险。因此中国才会通过“一带一路”等大力向西开拓更多贸易渠道,分散外贸风险。到2019年一季度,对美贸易占中国全部外贸比例已经从1999年的17.03%波动下降到11.65%。如果贸易战持续,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及权重很可能会不断减少,但这种贸易战手法不会使中美之间的贸易一下子就降到零,会有一个慢慢下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中国会通过延续过去的扩张贸易渠道的工作增加与其他地区贸易额,从而相当程度上抵消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下降。

中美贸易还是很重要的,但早已经不是重要到让中国害怕的程度,只能说特朗普当总统太晚了。所以他说他不怪中国,只怪他的前任。但真正问题不是他的前任,而是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中国具备了美国贸易战的强大免疫力。并且中国的经济实力发展,已经使得美国根本不具备通过任何形式的战争手段让中国屈服的能力。


image011.png


image013.png

作者简介.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image011.png (23.6 KB)

image011.png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zhuosn + 10 精彩帖子
1993110 + 5 + 5 + 5 + 5 精彩帖子
bjy1285582 + 100 + 4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45  学术水平 + 1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以纯科学的思想观念认识一切事物,尤其是将完善的科学方法引入社会领域。
沙发
jjxjiang 发表于 2019-5-15 14:06: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了。。。

使用道具

藤椅
仗义执言 发表于 2019-5-15 14:06: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板凳
qi509 发表于 2019-5-15 14:14:57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WTO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要求我们彻底放开市场又怎么讲?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陈才天 + 5 + 4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学术水平 + 4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uvwx 发表于 2019-5-15 14:15: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合则中营,分则双营,战则美营,
合作已不存在,好好分也没有机会了,现在看到气氛只有战,,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今年签不了协议,明年再签,明年签不成,后年辛丑再签。

使用道具

地板
uvwx 发表于 2019-5-15 14:25: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专家说,中国已经强大,中国更有韧性,中国已超越美国,中国制度优越,可以打,不惜一切代价,让美搬石头凿脚。


是上一年刚起战时签?是打着过一两年后再签?

使用道具

7
叶风尘 发表于 2019-5-15 15:20: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着一日,特朗普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和罗斯福同样伟大的美国总统

使用道具

8
叶风尘 发表于 2019-5-15 15:22: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美贸易冲突,代表着全球自由贸易理论的破产,自此以后,全球经济将重新走入关税时代

使用道具

9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9-5-15 16:03: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学是赚钱的学问?
美国人一直在向中国免费大力推销他们的经济学,就不怕中国人学会了赚走他们的钱?

使用道具

10
XIAOXUE0911 发表于 2019-5-15 16:19: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建平 发表于 2019-5-15 16:03
经济学是赚钱的学问?
美国人一直在向中国免费大力推销他们的经济学,就不怕中国人学会了赚走他们的钱?
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差别太大。。美国很多理论在我们这不适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