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3570 3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407 个
通用积分
246.8608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的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这一战略暴露出了自身的弊病。在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国内现实压力都迫使我国转变一贯的出口导向战略,实施内外兼顾的竞争性协调战略,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出口导向战略,新贸易战略
  一、出口导向战略的局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推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对中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战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扩大出口是出口导向战略的生命线,这就决定了这种贸易发展战略必须以贸易自由化为前提,同时还得以国际市场的大量需求为必备条件。这种严格的前提和条件本身就决定了这一贸易战略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实施这一战略就决定了一国对于某些国家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依赖。当国际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时,该国就能从中获益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一旦国际社会有经济波动,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势必受到很大影响。这是因为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国家的产业结构一般都是围绕着出口的比较优势而建立的,一旦国际上对该产品需求不足,出口就会受到抑制。因为长期依赖这种战略而扭曲了的产业结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矫正,这就会导致国内的产能过剩,从而导致经济较长时间的低迷和衰退。第二,出口导向战略过分强调出口,这种出口在给进口国带来方便和利益的同时,也给其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国内,与国内相关产业形成了强势的竞争,甚至将国内产业排挤出市场。这就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第三,出口导向战略不可在诸多大国和世界大范围内长期实施。这种战略过多地依赖国际社会的需求,在国际社会经济形势较好时,个别国家推行这一战略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世界范围内较多国家同时实施这一战略,并且有大国大规模出口,将会对别国的产业造成冲击,这势必造成国际社会贸易摩擦增多,最终不利于出口的进行和经济的发展。
  二、后危机时期国内经济现实和国际经济压力
  (一)国内经济现实
  1.我国的产业结构亟待升级。我国的出口导向战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能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很多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的时候,只是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出发,大量引进有助于发挥这一优势的产业。结果是吸引外资越多、出口数量越多,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越多,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就随之一步步滞缓。
  2.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的误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关于这种发展的基础与原因,不少学者归为中国劳动力廉价导致的比较优势。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确实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实际的出口中产品也确实存在着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仅仅是要素优势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也不能构成中国经济发展和外贸增长的基础,更不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我们解释经济现象的一个因子。即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近几年来这种优势正在逐步弱化。
  3.中国对新兴发达国家外贸战略的借鉴有失偏颇。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然而这种借鉴没有统管全局而是片面引用。日本、韩国在积极推行出口导向战略时,非常注重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发挥本国的主观能动性以加强自身的建设,对于外国在境内的投资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而中国在推行这一战略时一味地依靠外资,忽略了自身建设。另外,中国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远远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日本、韩国在积极促进出口的同时,十分注意保护国内市场,想方设法将别国商品拒之国门之外,以防止对本国工业产生竞争威胁。所以,我们应更多的立足于本国实际,把目光适当地投放到国内,在不断完善国内产业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做好出口工作。
  4.出口导向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而在出口导向战略指引下,我国加工制造业大多是高耗能、高污染、严重依赖原材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此一来,我国出口量越大、对资源的消耗越多、对环境的破坏也就越严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不仅如此,中国付出如此代价生产出的低成本产品,为国际社会提供便利的同时却招来阵阵谩骂,他们指责中国倾销、中国补贴、中国的出口严重损害了其国内工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国际经济压力
  1.国际社会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日渐萎缩。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形势前景不乐观,对外贸易量大幅下降,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正是典型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因此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影响最大。此外,劳动密集型产品可替代性强以及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类似,使得我国此类产业出口的竞争力减弱。
  2.非关税措施不断推陈出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命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大,对产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提高,这些因素促使非关税措施不断推陈出新。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劳工标准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障碍。这些新的非关税措施从形式看合理合法,从内容上看涉及范围很广,从运作方式上看具有自身的巧妙性和隐蔽性,从保护技术上看又有一定的歧视性。这些也要求我们不得不对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做出调整。
  3.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自由贸易往往仅仅停留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阶段,国际社会的经济波动一般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这次金融危机也不例外。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的恢复和避免更大程度的受到影响,纷纷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尽管G20峰会上各国都承诺反对贸易保护,避免出现新的贸易壁垒,但是20国之中的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履行相应的承诺,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措施。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出口导向战略本身的弊病、国际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国内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压力,都要求我们改变一贯坚持的对外贸易战略,实施新的贸易发展战略。笔者认为,中国现阶段应该实行内外兼顾的竞争性协调战略。对于该战略可以做如下3方面解读:第一,在不断扩大出口、坚持出口导向的同时兼顾挖掘国内市场、积极拉动内需。由原来的过度依赖出口带动经济发展转变为出口和内需齐头并进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第二,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国内产业的比较优势,而同时在国际贸易中又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比较优势是基础,而竞争优势才是在国际社会立足的真正优势。第三,所谓“协调”就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时要协调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国在扩大出口时不仅要注重本国利益,还要考虑到中国的出口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外贸的发展协调起来。
  (一)拉动内需
  目前,中国虽然有广阔的市场和国内需求潜力,但是中国的内需始终没有被充分挖掘,内需不足问题依然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拉动内需:
  1.增加居民收入。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必须使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幅度与居民收入的增长相一致,二者同进同退,不可偏废其一;必须使企业利润的增长与企业职工收入的增加同步进行,不可过度向企业倾斜;必须解决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垄断行业收入畸高的问题。只有把国民收入分配合理了,才能使本来属于广大人民所有的财富和资源归人民支配,才能让普通百姓可以有钱去消费,才能摆脱现在“有消费意愿的人没有钱,有钱的人不愿意消费”的尴尬局面。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内需不足,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居民不消费而是不敢消费。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因此在目前状况下必须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要完善农民和城市中低收入水平居民的社会保障。切实改变公务员、事业单位高养老金、企业职工低养老金、农民无养老金的局面。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使其规范合理地用于居民的社会保障。
  3.建立拉动内需政策的配套设施。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措施,如: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半等。这些举措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健全。因此,仅仅制定拉动内需的政策还不够,还必须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以确保这种政策真正地为人民谋利益。
  4.逐步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受几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居民养成了高储蓄的习惯。有些对未来经济状况预期较好的居民也习惯于储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消费心理所致。改变这种观念,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在做好其他几项措施的同时,对其不断渗透式教育,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二)发挥竞争优势
  我国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贸结构、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就必须突破比较优势的局限与束缚,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过渡。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基于比较优势所建立的产业是我国在资源禀赋、生产成本方面有优势的产业。这所谓的优势仅仅是同国内其他产业相比较而言的,在国际上未必有相应的竞争优势。只有在国内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又同时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才是我国真正要大力发展和扶持的产业。由产业结构优化而带来的竞争优势,必须是全局性的、整体性的。因此,我国在制定竞争优势策略时,要兼顾东、中、西部地区,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为基础,构建一批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另外,要合理引导外资流向,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把外资吸引到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的产业中来。
  2.逐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和名牌战略。自主创新是实施竞争优势战略的核心,而我国目前的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还不够,拥有的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比较少,引进外资与自主创新相脱节。因此,要想使我国的产业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必须加大投入和自主研发的力度,不断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3.自主创新与利用外资相结合。例如,中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国际上的知名品牌相合作,“掌控一个现有的成功国外品牌,实际上就掌控了国外的消费者,进而掌控了国外市场,这要比自己创建一个品牌快得多、方便得多、也简单得多、同时意义也大得多”。此外,还可以依靠国内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大力扶持那些本身具有潜力的企业,要勇于让这些企业接受国际市场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4.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在推行我国的竞争优势战略时,政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政府应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第二,对于那些刚刚起步又很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政府应该大力扶持、积极保护。第三,政府应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我国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都离不开人才。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为培养中国的高新技术人才做准备。
  (三)促进贸易协调
  现在国际贸易中强调的不仅仅是竞争,还有合作与协调。具体来说,我国的协调战略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最重要的是实现我国的外贸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依赖的是资源的高消耗与环境的高污染所带来的粗放型增长。现在我国要转变这种传统的做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得坚持走新型的对外贸易道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样“不仅有助于中国提高对外贸易效益,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是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对世界的贡献,即不以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联系起来。”
  2.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由于现实经济效益和短期救市计划的需要,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所抬头,贸易壁垒不断增加。这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目前状况下的正确做法依然是坚持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在应对危机中表现出了其大国风范,没有以邻为壑、滥用贸易保护主义,而是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现阶段中国应该做到:积极遵守WTO的有关规定,采取积极措施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进而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尽自己的一份力;大力倡导自由贸易,坚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恰当巧妙地运用谈判、协商等方式解决国际贸易争端,降低国际贸易保护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3.推进出口贸易市场的多元化。我国坚持对外贸易的协调战略不仅仅是对发达国家如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是一样。这方面是中国这些年外贸战略中欠缺的一点,也是应该积极扭转的一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过多的依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没有充分重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中国要发展全方位的对外贸易关系,积极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要协调多个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让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其仁.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北京论坛2009主旨发言.
  [2][德]格罗·詹纳.资本主义的未来——一种经济制度的胜利还是失败?[M].宋玮,黄婧,张丽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8~10页.
  [3]殷越男.金融危机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考[J].国际商务研究,2009(5).
  [4]卢有红,彭迪云.中国拉动内需的关键难点与破解思路[J].现代经济探讨,2009(7).
  [5]林毅夫.全球金融危机应治本[J].财经,2009(10).
  [6]陈继勇,胡渊.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贸易战略[J].武汉大学学报,2009(5).



作者:袁青峰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2010年第3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 后危机时代 战略思考 发展战略 对外贸易 中国 危机 战略 对外贸易 时代

沙发
arora 发表于 2010-4-26 13:39: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顶一个~~

使用道具

藤椅
丰晓晨 发表于 2011-4-27 17:13: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顶一个,谢谢

使用道具

板凳
abc001 发表于 2011-7-13 09:08: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见地,谢谢原创!!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