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交易型领导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相互满足的交易过程,即领导者通过明确的任务及角色的需求来引导与激励部属完成组织目标。还有一种变革型领导,指领导者激励部属超越其本身的利益,利用下属的价值观和更高层次的目标来改变现状,激发追随者理解并包含一种新的可能性的愿景,从而最大化组织的有效性。相对于交易型领导而言,变革型领导更讲究道德,因为它提升了人们行为的层次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道德精神。而伦理型领导本质上是变革型的,涉及到领导者和其追随者的自我变革。
Enderle最早提出伦理型领导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一种思维方式,旨在明确描述管理决策中的伦理问题,并对决策过程所参照的伦理原则加以规范。Brown等基于社会学习视角,对伦理型领导的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界定,认为伦理型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个体行为和人际互动,向下属表明什么是规范的、恰当的行为,并通过双向沟通、强制等方式,促使他们遵照执行。伦理领导建立在三个基础上:①领导者的道德特征;②领导者阐述的愿景(leaders vision)和组织成员参与的组织活动中所包含价值观的道德合法性;③领导者和员工在追求组织集体目标时的决策过程和行为的道德合法性。
在组织中一个领导的作用不言而喻,那么他对于企业道德性行为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实际上,领导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影响着组织的道德行为。
领导者影响着组织的伦理气氛或者组织伦理价值观的形成。这种过程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在组织发展的最初阶段,组织创建者和其他早期领导者把个人的价值观融入组织的价值观中。接着,随着组织的发展,组织的价值观通过组织设计、组织结构、仪式和组织使命的陈述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领导者通过与下属建立关系,直接影响着被领导者的伦理价值观和行为。在组织的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充分考虑到组织员工的利益和各种需要,满足组织员工的这些需求,同时激发组织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
领导者的行为被那些崇拜他们的追随者模仿,为其追随者设立了角色模型,提供了行为示范。领导者的行为和示范是最为重要的独立因素,领导者不仅要制定正规的行为政策,而且还要通过他们的行为范例来表达出合乎伦理的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对不道德行为的可容忍界限。
伦理型领导之所以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中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它对于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健康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在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人们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每个行业背后都有一套“三聚氰胺”的潜规则呢?对于提前防范诚信危机的企业而言,企业伦理显得格外重要,或许伦理型领导正是一条自救之道。
作者:何朝旭 来源:《管理学家》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