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在线吴斌
9983 93

[学科前沿] 欧洲封建制比依赖土地税的中国集权制更接近现代资本主义 [推广有奖]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11-4 17:28:2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欧洲先有宗教改革,先有新教,后有资本主义制度。

欧洲宗教改革之前是宗教统治时期。教权垄断了真理,继而就垄断了一切,就连国王都是教皇分封的。欧洲宗教改革分裂出一种新教,他们抛弃了教权,抛弃了教条,架空了皇权,这样才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敌视商贩、反对剥削、反对利息”是旧教教条,是压抑经济动力的教条。新教抛弃了这种教条,因此现在的新教国家全是发达国家。

中国始终都是专政制度,单凭这一点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跟地理条件毫无关系)。

使用道具

clm0600 发表于 2020-11-4 17:45:3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11-4 17:28
欧洲先有宗教改革,先有新教,后有资本主义制度。

欧洲宗教改革之前是宗教统治时期。教权垄断了真理,继 ...
无知同学学乖了,他知道自己无论讨论什么具体问题都会被驳倒,所以干脆变成了复读机:
新教好!谁也不懂黑格尔和马克思!
就这两条翻来覆去地说个不停。
原来他还有个陈词滥调:人观察人的结果都是偏见。
现在不敢说了,因为我立刻怼他:那你说的这些必然都是偏见。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1993110 + 1 + 1 + 1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1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在线吴斌 发表于 2020-11-9 19:12:2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欧君王面临的相同问题及不同的解决办法

中欧君王都面临相同的问题:财政危机,封建制让欧洲各国陷入土地狭小无法依赖土地税的境地,国王们想方设法要摆脱财政危机,英国国王求教于造币所人员查德·爱尔斯伯利,最终爱尔斯伯利以商人的经验得出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的办法。中国(汉代)的统治者也在想方设法摆脱财政危机,可惜得出的结论是靠盐铁专营而不是靠对外贸易筹集资金,其中的原因是中国汉代已经不是封建制,没有相互贸易的国家,自然无法得出依靠对外贸易筹集资金的办法。如果中国是封建制,有多个相互贸易的国家,可能会得出在对外贸易中筹集资金的办法——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就是盐铁论和重商论两条路子,因为当时是封建制,有多个相互贸易的国家,能够靠对外贸易筹集资金,而到了没有相互贸易的国家的集权制中国之后,就只剩下盐铁论了,封建制消失之后,重商论也消失了。

使用道具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11-9 21:52:2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抛弃教权,架空皇权,私权私产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雏形。欧洲是16世纪中叶开始初步具备这种条件的,而中国却直到20世纪初才颠覆了清皇朝,才初步具备了这种条件。

使用道具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11-10 09:26: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句话,专政制度下就没有资本主义,不能保障私权私产就没有资本主义。

使用道具

在线吴斌 发表于 2020-11-10 18:46:1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欧君王面临相同问题和不同结果

中欧君王都曾面临相同的问题:财政危机,封建制让欧洲各国陷入土地狭小无法依赖土地税的境地(因此无法诞生农本思想),国王们想方设法要摆脱财政危机,英国国王求教于造币所人员查德·爱尔斯伯利,最终爱尔斯伯利以商人的经验得出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的办法。中国由于面积大,本来财政依赖土地税就足够了,汉代文景之治就靠土地税积累了大量的钱,但是到汉武帝时由于频繁征战也陷入财政危机,汉武帝想方设法摆脱财政危机,可惜想出的办法是靠盐铁专营而不是靠对外贸易筹集资金,其中的原因是中国汉代已经不是封建制,没有相互贸易的国家,自然无法得出依靠对外贸易筹集资金的办法——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就是盐铁论和重商论两条路子,因为当时是封建制,有多个相互贸易的国家,能够靠对外贸易筹集资金,而到了没有相互贸易的国家的集权制中国之后,就只剩下盐铁论了,封建制消失之后,重商论也消失了。
英国国王在财政危机时希望对富有的有产者加税,导致有产者革命;而汉武帝将盐铁收归国有侵害了富有的有产者利益却只是遭遇非议而已。同样是王权侵犯有产者的利益,结果却不同,为什么?区别就在于一、王权的大小:在集权制中国是普天之下免费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王权能垄断全国的山林池泽搞盐铁专营,而在封建制欧洲,“国王作为领主名义上对分封出去的土地拥有权力,然而受封者却实际占有土地,领主无法干涉受封者在这片土地上行使的各种权力,包括司法权、收税权、军事权”(3)。二、富有的有产者的势力:在封建制欧洲是有组织(议会)有资源(分封土地和资产)的并受工商业阶层支持的封建贵族势力,而在中国则只是无组织的有产者。三、支持王权的传统经济面积:由于英国面积很小,封建经济面积因此也很小,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与支持革命的工商业经济面积差不多大,而中国由于面积超大,传统经济面积远大于工商业经济面积。

使用道具

在线吴斌 发表于 2021-8-16 13:32:5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论中国为什么未能诞生西方那样的重商主义

  商鞅变法的战国时代贵金属银应该还未普遍大量流通,否则商鞅取消货币的做法会失败,例如明朝禁止贵金属银作为流通货币但是民间自发的接受,最终导致明朝官方不得不默认银的货币地位。
  在战国时代,如果贵金属银已经开始普遍大量流通,那么拥有大量贵金属银的商人阶层在商鞅变法之后应该会选择移民,从而会导致秦国财富大量流失,使秦国处于不利地位却使他国处于财富流入的有利地位,最终不知是财富流入的还是财富流出的国家会强大,其效果等同于法国路易十四逼迫新教徒改宗,使拥有大量贵金属财富的工商业新教徒不得不移民至尼德兰和英国,最终导致法国衰落而尼德兰和英国崛起为世界大国。
  归纳以上两段谈及的两点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商鞅重农抑商变法成功的原因是贵金属银还未普遍大量流通。
  对于抑商政策下商人可能移民导致财富流出,商鞅未做出过应对措施,如果有应对措施,那么禁止贵金属流出就是重商主义,没有应对措施说明银还未普遍大量流通。
  中国为什么未能诞生西方那样的重商主义,除了前面提到过的要求有相互贸易的封建制国家,还有另外的原因,就是贵金属白银的大量流通,在中国的战国封建制时期白银未普遍大量流通,当白银普遍大量流通时的明朝又不是封建制,而晚清不仅处在相当于封建制的世界多国体系下,而且白银普遍大量流通,产生了防止白银外流的接近重商主义的思想。
  可惜中国的封建制时代贵金属白银还未普遍大量流通,否则可能诞生中国的重商主义,历史会改写。荀子认为工商众则国贫,会不会在白银普遍大量流通之后指出白银流出则国贫?
  欧洲是幸运的,在中国封建制结束一千多年之后当贵金属白银普遍大量流通时仍然是封建制。
  中国封建制结束之后大一统的集权制使受歧视的商人无处移民,如果仍然是封建制且白银大量流通,歧视商人的后果就是商人移民财富流出。
  看来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和人类思想是地理条件的产物,地理上的贫银使中国没有诞生重商主义的条件;重商主义的诞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封建制和大量白银,而封建制是一种天然制度,中国和欧洲社会制度一开始天然都是封建制,但是对于重商主义的诞生,中国稀缺的不是制度而是贵金属白银,由此产生重商主义和重农思想的差异,导致东西方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大分流。

使用道具

在线吴斌 发表于 2021-8-19 10:00:2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原无法诞生商业文明,只能自给自足

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认为“工商众则国贫”,为什么直到战国末期工业都赚不到钱,导致工商业文明无法展开?
尼德兰商品可以低价行销欧洲有一个前提:海运,而中原只能陆路运输,慢且成本高,导致即使某国制造的商品成本低于别国,但是算上运费之后成本高于本地制造,导致某国成本低的商品无法占领别国市场,因为运费高,各国都不得不自给自足,因此每个国家的工业都赚不到钱,导致荀子认为“工商众则国贫”。
    提出比较优势的欧洲人没有指明隐含的一个前提:交易成本低,如果交易成本高于交换节省的成本,交换就不如自给自足。
    尼德兰商品能占领全欧洲的市场,不仅是因为尼德兰商品制造成本低,还因为海运成本低导致交易成本低,否则欧洲也会陷入自给自足的状态。

使用道具

在线吴斌 发表于 2021-8-24 16:36:5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古代经济的理想均衡

  在现代社会,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可以增加劳动者收入,增加中产阶级以及吃商品粮的比例,由于生产粮食的减少而吃商品粮的增多,推升粮价导致农民富裕从而提高小农抵御灾荒的能力,并改善产业结构增加国家税收,使国家在灾荒面前多了三条道路可供选择,避免因灾荒而崩溃:一是农转非,当灾荒发生时转而从事工商业;二是靠积蓄度过灾荒继续务农;三是靠财政充裕的国家救济。由于工商业发达,从事工业和从事农业的劳动者都成为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比例高,国家稳定,抗风险能力强。
  由于古代统治者缺乏现代经济学认知,视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为动摇统治根基,极力打压工商业,使古代国家失去了以上三条抵抗风险灾荒的能力,在王朝初创时期,由于刚刚经历战乱,粮食奇缺粮价高企,吸引农民积极种粮,粮价回落,到王朝鼎盛时期,由于国家产业结构不良,只有农业而工商业受到压抑,种粮的人太多导致粮食产能过剩,这时就会发生谷贱伤农,农民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没有积蓄甚或者欠债还不上,一遇风险就会破产,导致令统治者头痛的土地兼并和流民问题;没有工商业也就没了农转非这条路。
  明朝本来可以达到经济的理想均衡的,但是统治者的认知和治理能力缺位导致经济失衡,叠加天灾外患就崩溃了。

使用道具

在线吴斌 发表于 2021-8-24 16:41:4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西君主权力差异导致中国重农西方重商

  发展工商业使国家强大,谈何容易,只有在工商业竞争中胜出的国家才能获得继续发展商业所必须的市场(例如尼德兰),落败的国家由于失去市场只能老老实实的发展农业,顶多通过高关税把本国市场留给工商业,除非地理条件特别好的个别国家(例如英国)。
  像西方君主那样辛辛苦苦发展商业只能收点商业税,大头都被商人拿走了,而商鞅看中的不是那一点点商业税,连商人应得的大头都被看中了,商鞅的意图是消灭商业,使商业利益尽归国家;而且不仅仅是垄断商业利益,土地产出最大化也被商鞅想到了;在垄断商业利益和最大化土地产出之后,秦国的国力像吹气球一样膨胀,不然哪来的财力支撑秦国的扩张。
  西方君主就没有东方君主那样的权力了,连土地税都无权征收,土地产出再大也没用君主的份;唯一能动点脑筋的就是发展对外贸易收点商税,但是商业利润的大头归资产阶级,这也是资产阶级实力坐大而君主实力相对变弱导致革命成功概率提高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重农抑商,为什么西方重商主义,都源自君主权力差异。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为什么工商业这么赚钱,荀子仍然说“工商众则国贫”,荀子是战国末期人,亲眼见证了秦国商鞅变法导致的富强,即便是“共有其赋,足以富国”的工商业,但是国家得到的是小头,而秦国垄断了商业利益的大小头并最大化农业产出,因此工商业国与秦国相比,仍然显得贫穷。
       发展工商业使国家富强,商人得到的是大头,而国家得到的是小头,因此见效慢,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富强,没有商鞅的重农抑商的效果显著,还得在国际间工商业竞争中胜出,才能占领国际市场,因此发展工商业竞争激烈难度较大;还有一点容易忽视的是,当时没有普遍大量流通金银等硬通货,所以即便某国的工商业发达占领了国际市场,赚到的也只是没有保值增值作用的铜钱;终结一下发展工商业的问题是:得利少、见效慢、前景未知、竞争激烈难度大、赚不到保值增值的硬通货;而商鞅的重农抑商则避免了以上所有问题,难怪历朝历代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如果西方君主有中国君主那样的权力,能够废除封建贵族的世卿世禄制,收回封建制贵族占有的领土,建立集权制,那么在这之后国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大专卖权,注意是扩大而非创建,西方国王与中国一样早就有专卖权,不仅仅是中国才有,其目的是改善财政状况,实质是与商争利,外在表现为抑商,这就与中国历史一样了,中国的抑商不是目的,目的是改善财政状况,其外在表现为抑商,至于重农思想会不会与中国一样呢。
  西方君主由于无征税权,这限制了国王的战争能力,即使是面积很小没有山川大河阻隔的本国都无法统一,但是在取得与中国君主一样的权力之后,统一本国建立中央集权,然后必然就是诸侯争霸,陷入像中国战国时代那样的状况,这时本来不成问题的粮食安全就成为问题了,不能依靠外国,只能自给自足,重农思想随着王权的扩大也出现了。当西方第一个抑商国家因财政状况改善富强后,工商业国与之相比也显得贫穷时,也会有人得出“工商众则国贫”的结论

  中国重农抑商是因为王权太大,西方如果像东方一样的王权,也会陷入重农抑商陷阱。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