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非药学专业学生开设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教学法研究_硕士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5-03-20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非药学专业学生开设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教学法研究_硕士论文范文 【摘要】 针对非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目前存在问题,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及参观中医药博物馆,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 非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 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中药材和饮片真伪及质量,是保障中医临床疗效的前提,一直是中医药院校重要的专业课程。以往的中药鉴定学主要针对中药专业学生,但随着现在高等教育专业和培养方向的增加,中药鉴定学逐渐成为中药制药、中医临床、针灸骨伤、药事管理、药学英语等多专业多方向的必修课,而如何针对这些学生的培养方向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法的调整与改革,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必须面临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1 非药学专业学生选修中药鉴定学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中药学院学生的鉴定学教学方面,我们均采用课堂一中药标本室一实验室一河北安国中药市场实习综合教学训练手段,构建了立体化中药鉴定学教学体系,已成为我校本科教学的特色和优势之一。但是对于非药学专业的学生(中医临床、针灸骨伤专业、新加坡中药学院的学生、以及专业基础知识比较差的高职部学生)而言,该教学体系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学生缺少基本的中药专业基础知识非药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方向主要是临床医生、医院管理人员、英语贸易等,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以临床知识、管理学知识和外语等知识为主,而中药基础专业开设的比较少。因此这些学生缺少必要的中药基础知识,如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学及中药炮制学等等。中药鉴定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课,课堂内容离不开中药基础知识的支持, 目前的培养方向和学生知识结构导致非药学专业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讲解的中药鉴定学的主要内容,更无法融会贯通,难以做到学以致用,以至于即使选修完《中药鉴定学》后,依然无法掌握中药鉴定学的精髓所在,难以达到对非药学专业学生开设《中药鉴定学》的教学目的。 1.2 教学内容多,课时设置比较少现行统编教材共收载中药293种,教学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中药有120—150种,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课程设置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分别为72学时,总计144学时,而非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理论课与实验课合计仅54学时,并且除讲授鉴定学内容外,还要附加讲解必须的基础学科概念,很难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1.3 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难以真正把握中药主要特征非药学专业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真正接触到中药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缺乏对中药的感官认识。如果仅仅依靠在课堂上大量记笔记,机械性背书的方式,会导致课堂呆板,学生兴趣降低,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更不用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2 对非药学专业学生开展中药鉴定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技巧根据课堂内容,采集教学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载体,使课堂教学形式更生动,内容更丰富。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采用口授法和直观法相结合,配合多媒体课件,给同学演示中药材和饮片、正品与伪品、显微鉴别特征的文字描述和彩色照片,并配以精炼的语言描述,对药材主要鉴别特征进行详细讲解,同时了解同学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促进学生对中药鉴别知识有了更全面、更具体、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 2.2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方式根据《中药鉴定学》在非药学专业中课时较少的特点,采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讲解、多媒体演示和药材标本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同时得到文字描述、图片演示和感官接触三方面的知识。原来的授课方式中,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讲授完理论课后再开实验课,导致许多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系不上,并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临考试时靠死记硬背,当时记住个大概,考试后所剩无几,学习效果很差。而采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前发放药材标本,课堂上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用精炼的语言对中药材和饮片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和显微鉴别特征进行描述,并区分正品与伪品之间的主要区别点,增加课堂理论知识的实用性,讲解理论的同时核对标本,培养学生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和火试等中药鉴别技能,边自己观察,边总结思考,创设一个思维活跃、积极探索、鼓励创新的课堂气氛,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直观感受,促进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J。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