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课堂教学中师德问题的研究 _其他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27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教师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内化的结果。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师的道德内容是不同的,但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还存在着一些在教育活动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道德原则。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优良的师德,例如,有“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人范”;等。①这些优良的教师道德原则体现了教师道德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性,教师道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造就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以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为己任,不断提高人格素养,建立新的师生关系,牢固树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新时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党中央在新的时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以人为本,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人既作为出发点,又作为落脚点,作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依靠人,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师德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处理好各种关系,只有那样,才能体现新时期教育教学,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合理处理好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破除师道尊严和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育观念,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1)关心爱护学生。爱是人的一种基本要求,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感到悲观、失望、心情苦闷。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教师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良好的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和教育效果。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②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的劳动就是教书育人,最基本的就是课堂教学传授知识,那么,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教师爱岗敬业,必须通过热爱学生来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的其他要求,也必须围绕着热爱学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热爱学生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情感,一位教育家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增强对他们的爱。有这样一件事:英语课代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英语,征得我的同意,在自习课上组织了一次英语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总结说:“一切正常”。但我感到,“一切正常”似乎有点“水分”。事后,有学生反映,测验时有很多人看书。怎么办?第二天,我要求学生将“在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这句名言背下来,并讲述了一个反映学生时代作弊的学生30年后仍有后悔心情的故事,要求学生以“心灵的答案”制成录音,取名“心声”,让学生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在一次自我教育。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还体现在关心学生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时的会提醒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学习过程中的重重难关,养成刻苦学习的好习惯。
(2)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建立起民主、平等、无私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把学生当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不容别人忽视自己的人加以尊重,加以理和爱护。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伦理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繁重的劳动的欢乐,取得学习成绩的欢乐,在他们心中激发起自豪感、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津。”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对待他们,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学生犯了错误我也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勇于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以学生为师,任何情况下,都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做一名尊重学生的好老师。(3)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重要的是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尤其是“差生”,在课堂教学中我尤为关注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上课多提问,下课多补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与教师的感情也增进了。记得在我生日的那天,当我来到教室准备上课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歌声。随后有几名后进生对我说:“老师,生日快乐,今后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不给您添麻烦。”当时我很感动。可见,“差生”也有闪光处,他们并不差。
二、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师德问题不仅体现在道德二字,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也掺杂着师德成分。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克服“满堂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人们经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
组织教学,熟练掌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法,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利用激励、互动、创新的原则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例如:在讲《长征》时,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红军过草地,爬雪山以及胜利后人们笑开颜的场面,学生看后对那时期的历史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为理解课文打基础。其次,教与学关键体现在互动学习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体现了师德的存在,教师的爱心体现引导学生学习,这里体现了人文主义,在教学理念上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诱导式教学,在师生观念上改变“唯师是从”。同时教学模式要具有发现探索式,引导学生从“学好”转化到“会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执行者,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实现的成功者。
三、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在教师工作中,教书和育人密不可分,教书是育人的重要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最终目标,应当把育人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育人的意图更鲜明。例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为我们展现的山水图,不是单单来学习中国语言艺术,里面还隐藏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这时,我教育学生,“祖国是美丽的,江山是锦绣的,我们要热爱祖国,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做贡献,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学生们学习课文后,热爱祖国的思想明显增强了,而且,还用诗句来赞美我们伟大祖国。例如有一个学生在诗句中这样写到:“祖国春光处处好,山山水水相环绕。学习知识搞建设,把祖国明天来改造。”因此,师德的力量是伟大的,只有好的教育思想传授给学生,才能将学生造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现在的独生子女多,大多数孩子思想独立、自私。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精神和舍己为人的思想尤为重要。例如:在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我从“舍身”一词入手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来体会、学习主人翁那种为了集体利益,不顾个人身危的好思想。学习课文后,同学们都被董存瑞的事迹所感动,在读后感中写到:董存瑞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他们要向他那样为集体利益着想。学生们写的很好,思想进步了。可以说,离开了教书育人,教师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离开了育人谈教书,教师就变成了单纯的“教书匠”。教师既要立足于教好书,更要着眼于育好人,二者不可偏废,更不能倒置。
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和行为来影响学生
教师在孩子的一片纯洁的心灵中播下第一棵种子,既是他们的知识向导,也是他们人生的向导,在孩子的眼里,“师”字重千钧,教师必须时时处处都要想到自己实际上是学生的榜样,在学生的面前,自己的所言、所做、所为一点也马虎不得。
(1)教师应具有广泛的兴趣,教师的广泛兴趣不仅是为了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有了知识兴趣自己在教学中才能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美感,与学生建立更多的共同语言,有利于完成教学工作。
(2)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和谦虚的品质来影响学生。教师的情操包括教师的操守、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谦虚是教师必备的品质,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轻率鲁莽,要防微杜渐。
(3)教师要用坚强的意志来影响学生。无论是在顺利还是在逆境中,教师要充满信心,要有“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困难面前表现的坚忍不拔。例如:上课时有难题出现,教师要表现的百折不挠,与困难做斗争。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①秦砖主编,《师德建设300问》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8.17。
②杨春茂著,《师德修养十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