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英)M·C·霍华德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 1929~1990(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PDF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是M.C.霍华德和J.E.金合著的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的第二卷。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是20世纪末西方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历史发展的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第一卷中,德国和物国马克主义者的著述占统治地位,因为1929年以前,这两个国家实际上垄断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讨论。但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理论分析的重心开始转向西方,以至于西欧和北美在战后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中心。新的难题也在这一时期出现,马克思经济中早先为人们所忽视的一些东西被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因为如此,在本卷的一些章节中,我们也对本卷主要涉衣的年代之前的文献进行了考察。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变越来越难以界定,因为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被用来克服马克思主义分析的缺陷或被用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目录
目录
译者前言
致 谢
导 言
第一篇 大萧条与斯大林主义
第1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大萧条
1.资本主义的最后一次危机?
2.大萧条的原因
3.结论
第2章 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
1.斯大林体制
2.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
3.斯大林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第3章 苏联生产方式
1.预期
2.一个蜕变的工人阶级国家?
3.官僚集体主义
4.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篇 长期繁荣
第4章 “资本主义发生变化了吗?”
1.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反思
2.“资本主义发生变化了吗?”
3.法兰克福学派与非经济分析的萌芽
4.没有结束的繁荣,无止境的工商业
第5章 马克思与凯恩斯
1.凯恩斯与马克思
2.马克思主义者论凯恩斯:最初的回应
3.凯恩斯主义者与马克思
4.马克思主义者论凯恩斯:第二次和第三次思考
5.结论
第6章 垄断资本
1.引言
2.《垄断资本》的起源
3.介绍保罗·巴兰
4.《垄断资本》
5.《垄断资本》及其批评者
6.评价
……
译者前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年)》是M.c.霍华德和J E.金合著的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的第二卷。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是20世纪末西方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历史发展的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两卷本的第一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年)》出版于1989年。该卷对1883年马克思去世后直到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作了阐述。该卷从恩格斯和马克思经济学遗产关系的分析入手,集中评价了恩格斯晚年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意义,以及恩格斯与各种流派的经济学家围绕价值问题展开理论争论的过程及其得失。接着,对1895年到1914年间西方学者(主要是德国学者)关于价值理论的进一步争论,伯恩施坦、卢森堡和考茨基关于修正主义的争论,以及考茨基、希法亭、卢森堡和奥托·鲍威尔等人关于帝国主义与战争、金融资本、资本积累问题的讨论等等作了展开论述。从19世纪90年代到1917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俄国的发展是该卷的重要论题,作者分19世纪90年代、1905—1914年和1914—1917年三个时期展开论述。该卷的最后部分,集中于1917年到1929年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同样主要是在德国)的新的趋向,其中如弗里茨·斯滕伯格的新的帝国主义理论、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学理论以及亨里克·格罗斯曼的资本主义“崩溃”理论等等。
两卷本的第二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年)》出版于1992年,主要是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的阐述。第二卷的内容是第一卷内容的继续。因此,在本卷的“导言”中,作者就提出:“在第一卷中,德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著述占统治地位,因为1929年以前,这两个国家实际上垄断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讨论。但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理论分析的重心开始转向西方,以至于西欧和北美在战后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心。新的难题也在这一时期出现,马克思经济学中早先为人们所忽视的一些东西被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因为如此,在本卷的一些章节中,我们也对本卷主要涉及的年代之前的文献进行了考察。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因为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被用来克服马克思主义分析上的缺陷或被用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这些,可以看作是对本卷内容及其特点的最为概要也是最为精要的说明。至于第二卷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观点,作者在“导言”中作了阐述。
当代西方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大多是以“学术的”、“考据的”视角对待马克思主义历史和理论为特点的,一般被列作西方“马克思学”范围之内。M.C.霍华德和J.E金的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总体上也持这种理论倾向。因此,两位作者的许多观点,我们都是不赞成的。但同时,对这种“学术的”、“考据的”研究以及形成的理论观点,对我们的研究还是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有裨益的。这就是我们组织翻译本书的初衷。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年)》是在我的主持下,主要由我指导的几位在读的或已取得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合作完成的。各章初稿翻译分工如下:郑吉伟:导言、第1—4章、结束语;吴雅杰:第5—8章;赵准:第9章和第16章;严冰:第10章和第11章;韩金华:第12—15章;赵雅沁:第17章、第18章。张新协助我对初稿作了校译、修订,最后由我定稿。应该说明的是,虽然我们尽了全力,但译校的讹误之处依然难免,敬请读者们指正。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一直得到李其庆同志的支持和鼓励,也得到中央编译出版社的编辑的大力支持,一并表示感谢。
顾海良
2002年6月10日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