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平:为何区域经济差距会扩大
最近写了好几篇关于中国和日本的区域经济差距的文章,用统计数据揭示了一些两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但是,我仍然觉得光用数据指出现实社会的现象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把这些现象提高到理论层面上来认识,这样才能归纳总结出一些现实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一想法,这里我将从区域经济理论的角度分析一下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缩小的原因。
从以前的几篇关于中日区域经济差距的文章-特别是《日本区域差距变化的原因》一文中揭示的事实根据出发,这里将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区域间人口流动倾向之间的关系。分析中要用到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是,对这些原理不太熟悉的读者,只要能直觉地理解下面几条经济原理的话,基本也能读懂这篇文章。
这几条经济原理是,(1)一个地区的工资水平是由劳动需求量和供应量的平衡相等决定的。(2)劳动需求量的增加会引起工资水平的上升。(3)劳动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带来工资水平的下降(或上升)。本文的附图主要是面向具有一些经济学专业知识的读者制作的,以明示本文分析运用的经济学基本逻辑。其他的读者可以忽略不看本文的附图及括号中的说明。
http://img.bimg.126.net/photo/UT82M-Thd34MV357VBQRWg==/2040130631199963889.jpg
首先,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国家是由两个区域构成的。一个是发达地区,如我国的沿海地区,或日本的大都市圈地区。另一个是落后(或欠发达)地区,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或日本的大都市圈地区以外的地区。发达地区的人均GDP较高,即工资水平较高。落后地区的人均GDP较低,即工资水平较低。也就是说,两个地区内部各自的劳动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平衡相等的结果所决定的两者的工资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即附图中所示的“经济增长前的差距”)。
当这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增长时,具体反映到区域经济层面上就是带来了劳动需求量的增加。这种劳动需求量的增加,通常在发达地区规模较大,而在落后地区规模较小。(即在附图中,发达地区的劳动需求曲线D1向右移动的幅度较大,而落后地区的劳动需求曲线D2向右移动的幅度较小。) 根据劳动需求量的增加会引起工资水平上升这一原理,两个地区的工资水平将开始上升。但是,发达地区的上升幅度将比落后地区的幅度要大。因此,该两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即形成图中所示的“经济增长后的差距”。)
这种区域间工资水平差距的扩大,势必引起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一般来讲,工资水平较低的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人口)将向工资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流动。(这一现象反映到附图上就是落后地区的劳动供给曲线S2向左方平移,而发达地区的劳动供给曲线S1向右方平移,两者平移的幅度相等。) 再根据劳动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会造成工资水平的下降(或上升)的原理,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将引起该地区工资水平的上升,而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将带来该地区工资水平的下降。其结果是,该两地区之间工资水平的差距(即经济差距)将有所缩小。(即形成图中所示的“人口流动后的差距”。)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增长将引起国内区域之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又将促进劳动力(人口)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这样的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又会带来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运用同样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说明,当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减速或倒退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将有所缩小。而区域间的人口流动将进一步减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欢迎有兴趣的年轻学子参照附图绘制该情况下的示意图。)
如果上述分析是正确的话,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论,在一定的条件下,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产物。无视这种关系而一味地去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话,也许会带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减速或倒退。同时,区域间的人口流动是缓和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过分地限制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的话,是不利于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