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浅谈当前金融环境下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对策 _工商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22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浅谈当前金融环境下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对策 _工商管理论文

浅谈当前金融环境下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对策
[摘 要] 由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并最终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使得美国、法国等西方七国集团成员国家遭受重创,象征着美国经济繁荣的雷曼兄弟和美林银行也轰然倒塌。就在近期,愈演愈烈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清楚的告诉我们,危机远没有过去,依然在深刻的影响着全球经济。对于我国而言,虽然这次危机在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放松银根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之后,经济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依然保持了平稳运行和较快增长,受危机影响程度较小。但是,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在外因和内因的多重作用下,也正在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隐患,需要及时化解和有效防范,从而确保金融安全,经济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隐患入手,探讨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以及防范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风险 现状 防范对策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隐患

(一)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特点带来的金融风险隐患。我国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批发业务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利润来源主要是存贷利差收入。而大量的贷款都是以房地产作为抵押来放款的。这主要是基于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和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预期。但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增强,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停滞,不排除发生拐点的可能。房地产市场拐点一旦形成,甚至于持续下探,即使各放款金融机构在放贷时已经对房地产评估值采取了折价贷款的风险预防措施,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由于抵押品不足值而形成的贷款偿还风险。如果出现大面积的、深度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各放款机构将会正相关的出现大量不良贷款,进而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形成金融风险

在经历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汇金公司成立并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注资、以中国农业银行上市为标志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部上市、QDFII的引入、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驻中国内地、成功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等重要金融改革事件之后,我国的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在经过多年的金融体系改革之后,尤其是在次贷危机之后,我国金融体系在一些方面也曝露出了风险隐患。

(二)经济发展模式和体制带来的金融风险隐患。在政府绩效考核体制和追求GDP增长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地方政府不断向基础设施领域和制造业部门扩大投资,信贷资金大量流入到铁路、公路、机场、土地开发、城市基础设施、钢铁、水泥等行业和领域。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为了及时遏制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而出台的大规模基建投资计划也大多属于这些行业和领域,各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也投放了相当数量的信贷资金。信贷资金大量集中的这些行业和领域,包括了大量的产能过剩项目、重复建设项目和“仓促上马”项目或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投资主体来建设的项目。对于产能过剩项目来说,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进一步推进,产能过剩项目、重复建设项目、仓促上马和面临淘汰的落后产能项目势必面临着“关、停、并、转”,信贷资金不可避免的面临风险。
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投资主体来建设的项目来说,作为主要还款来源的地方政府财政资金越来越显现出不确定性。首先是“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带来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而禁止地方政府赤字预算和举债融资的法律规定也在制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偿贷资金的来源。其次,地方政府近年来在民生领域和维稳方面的支出也在逐年递增。同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承担的建设项目还存在还本周期长、短贷长用、贷款利率低、借新贷还旧贷等特点,贷款总量不断扩大,贷款本金偿还难度逐年增加。

(三)金融监管体制、制度带来的风险隐患。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以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一行三会”为金融监管主体的分业监管体系的形成。分业监管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客观上助推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提升了金融业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金融业混业经营开始出现、私募基金和信托业蓬勃发展、国外大型混业经营银行集团的触角不断延伸,对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分业监管本身带来彼此相对独立,从而较为专业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监管的分离和监管疏漏的发生。美国一直以来是分业监管体系,而据美国国会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于2011年1月27日发布的危机调查报告显示,对房贷机构、投资银行、评级机构、银行表外投资实体和对冲基金的监管存在漏洞,对金融衍生品的设计、交易的监管不足,监管失效正是形成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面临的各种金融风险隐患,既要密切关注,也要逐步建立和落实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和具体措施。

(一)对于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特点所带来的风险隐患,金融机构应着力转变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特点,秉持严谨的态度和提前预防的考量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事前应对措施。首先,商业银行要转变传统的依靠批发业务,赚取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增长点的经营模式。逐步做大做强中间业务,向国际主流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学习,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整个收入的比重,拓展财务咨询、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顾问咨询类领域,降低对消耗资本较大的批发业务所占业务比重。二是对现有的信贷业务,要对以房地产作为抵押品的大量信贷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引起足够重视并提前预防。具体来说,要逐步减少仅以房地产作为抵押品而发放的贷款,可以采取连带追加保证担保、收益权质押等其他担保形式,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破裂所带来的风险。

(二)对于由经济发展模式和体制带来的金融风险隐患,正确化解和努力防范仍有相当可以腾挪的空间和办法。首先是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努力保持通货膨胀总水平,这是重中之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大,市场经济繁荣现状的科学可持续,将会有效抵消信贷资金面临的偿还风险。二是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和政府绩效考核模式的转变。要摒弃片面看重GDP增长的绩效考核体系,转变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继续不断增强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继续从切实增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角度考虑来拉动国内市场消费增长;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信息技术产业、服务业等绿色环保、能源消耗量小、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和项目,实现产业转化和产业增值;摒弃以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制造业的扩大和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三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实现已上马的部分产能过剩项目、重复建设项目和仓促上马项目的“关、停、并、转”,而不是搞“一刀切”;同时要充分考虑原有项目已获得的信贷融资在“关、停、并、转”过程中的有效承接,最大限度避免大量信贷资产被悬空的风险。四是继续做实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使这些公司能够凭借自身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经营发展并取得收益,有效避免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和政府信用风险的转化。做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同时,要严格禁止新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设立,无论是出于何种考虑,包括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和GDP增长压力,都不应该再设立或变相设立新的以财政资金作为托底偿还来源的新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三)对于金融监管体制、制度带来的风险隐患,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加以防范和改进。一是逐步推进和建立混业监管体系。混业监管的优势是存在金融监管漏洞和监管缺失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也避免了分业监管当中存在的职权不清、互相推诿和监管盲点等问题。当然,短期内建立混业监管存在体制和制度上的制约,但继续加强当前的各分业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做到各分业监管机构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充分共享,是当前的现实选择。这样,当金融监管在面对诸如中信集团、中国工商银行等已经形成混业经营现状的大型国内金融集团和加入WTO之后,不断拓展在华业务的国外大型混业经营银行集团时,才能够做到监管的全面、准确,从而预防和防范风险。二是要继续完善金融监管立法。尽快制定《金融监督管理法》,建立适应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避免金融欺诈和“虚拟金融产品”,如金融衍生品交易缺乏监管所带来的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危机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