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1_文学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4-12-07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文学论文范文 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 [摘 要] 鲁迅在《阿Q正传》短篇小说中塑造了阿Q的形象,把这个人物的“精神胜利法”称之为阿Q精神。阿Q自轻自贱,自大自夸,麻木健忘,欺软怕硬,忌讳缺点,把失败幻想成胜利,在精神胜利中逃避失败的痛苦,却不思改变失败的事实。 自《正传问世》以来,阿Q精神已经作为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家喻户晓.。 [关键词] 阿Q精神 生活态度 消极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朴素的人物,是当时中国一个鲜活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反面形象。 他一方面极度自负,一方面又极度自卑.这两种变态的心理构成了当时落后的国民性. 一、纵向理解精神胜利法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精神可以起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态平衡的积极作用。挨了别人打,阿Q自骂一句“儿子打老子”,就把怨气以出去了,平衡了。这就有如古语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一种“绝对的乐观精神”。 但是这种“阿Q”的精神,也磨灭了人的进取心,使人在面对困境,逆境时,失去了挑战的信心第一,由于封建阶级的残酷压迫。农民从一次次^造**的失败中,错误的得出了^造**没有出路的教训,而不^造**又难以忍受现实的痛苦,于是,便只好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另一方面,就是退回内心,沉醉在躲避现实的虚幻中。正是由于农民缺乏抗争精神,统治阶级又为掩盖事实而宣扬“精神胜利法”,致使广大劳动人民难以摆脱悲惨屈辱的深坑。 第二,由于自然经济的闭塞,人们为了适应环境以维持个体的生存,从而泯灭了意志。农民在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生活中,稍加满足便夜郎自大,盲目排外。如阿Q鄙薄城里人,因为他们把“长凳”叫做“条凳”,在煎鱼上加切细的葱丝,凡是不合于未庄生活习惯的,在他看来都是“异端”。他既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到自尊自大,这种双重人格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的典型的性格。 第三,又由于农民在封建家长制的家庭中,只要是一家之长,无论家庭规模大小,社会地位高低,都有其绝对的权威。所以,越是在外面受辱受压,就越是在家里称王称霸。生活地位的卑贱,完全被家庭地位的尊严所抵消。阿Q性格的特征恰恰是产生于愚昧阶级本身。中国国民所处的恶劣环境和屈辱的地位与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桎梏造成了国民的心理变态和人性异化,从而产生出“精神胜利法”。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正传》,有他写作的时代背景,有他贬斥的那种“自轻自贱,自大自夸,化丑为美,麻木健忘,欺软怕硬,忌讳缺点”的社会弊端,而对于现代精神高度紧张、生活节奏急剧加快的人们,阿Q精神胜利法还有它的积极意义,有的甚至会成为我们需要借鉴和效法的。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