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论自我表现与模仿现实_汉语言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22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论自我表现与模仿现实_汉语言文学论文

论自我表现与模仿现实 -----借探春试解读曹雪芹

[摘 要] 南北时期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起首即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①他认为文章首先是有人对客观世界有所感,继而结合自身的所悟所思产生表达欲望的产物。那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文章既是作者对眼中世界的一种再现,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独特的体现。我将借由一代大师曹雪芹先生及其塑造的贾探春这一形象来阐述我的论点:作者通过自我表现与模仿现实的有机结合,既构筑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纷繁的社会万象,又酣畅淋漓地将自己“一把辛酸泪”呈现在世人面前。我尝试着采用比较文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去理解剖析,具体会从探春的才、情、义和曹雪芹的苦、乐、悲两方面来挖掘素材、完成论证。

[关键词] 话语 社会 反映 敏 大理石大案 情

“文学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这是源自于文学理论教科书《文学理论教程》
对文学定义的一个阐述。细究起来,可以从三个词来领悟这个带有浓郁学究气的名词解释。
第一个词语是“话语”。并随之衍生出五个词:me(我)、he/shu(他)、text(文本)、context(语境)、communicate(沟通)。(注:这一个英文单词是我自己查的,未必准确。)其实,不用我赘述,仅从这一到五的变化便可明了一点:文学并非单纯个人话语行为,而是许多因素或关系相互作用的话语活动。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