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指导意义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前言——我们现在遇到的许多反对马克思《资本论》的人,他们除了不懂得辩证法以外,他们还是从现实的角度,觉得马克思不能解决面前的实际问题,而且我们学习马克思的许多人也对这些产生许多疑惑,以致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也产生了怀疑,甚至动摇起来。
小编也有此想法  
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指导意义系统的进行论述,不仅对于破除这些怀疑,而且对于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为,做为现在最大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一件没有更多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的伟大事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是同时也充满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又增加了那些本来就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的欢欣鼓舞,同时社会主义是空想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已经完全失败了等等的言论,也造成了我们一些人的思想混乱。而现实的困难和对于前途虽然一片光明但却不知道从哪里迈步的理论方面的窘境,又使得的共产党人虽然坚信共产主义必将实现,但是在实践中却不能认识到这个从过渡阶段到共产主义胜利实现的必然道路。我们说一个人在行动的时候犹豫不决,那一定是他对于他所将要进行的事业的前景没有一个必然的认识,这样一来,虽然有良好的愿望和光明的前景,但是在实践中,却总是会使人做出一些互相矛盾的行为来。个人是这样,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所以,对理想目标背后的道路的必然性的模糊认识,以及对于理想目标所抱的教条的、形而上学的理解,使我们对现实中表面的复杂的经济现象做出一些互相矛盾的解释,并把这些解释当然真理去应用,于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会制定一些互相矛盾的政策。但是如果象西方经济学思想的精髓那样是解释现象,那么,象古代的天圆地方也是解释现象,而且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也是做为真理来应用的 ,那么,我们就会连现在三岁的孩子也不如了。对于自然现象,人们很容易就理解这里面的荒谬,但是在经济学领域人们却总是大大方方的原谅这类的思想谬论,甚至说,只要把现象解释了,就说明了这个现象的规律了。如果照这样的理论,侵略别国也可以说保卫自己的国家,犯罪分子由于缺钱进行抢劫杀人的时候也可以辩护杀死别人也可以说是为了弄点钱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且,这些全部都解释得通,从一定的角度看也站得住脚。但这样的解释却完全是片面的,侵略别国必然遭到反抗,杀死别人以满足自己的人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因此,把现象通过某个角度解释得通就当你作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性事实,那是这些西方经济学家思想的无能,骗了自己也骗了别人,因为这样的解释总要套上一些形而上学的所谓逻辑的外衣,如果实在不行再弄一些“高深”的数学来做包装,但是理论本身的虚弱,无论穿了多少花衣裳也不能保证理论就会正确,在现实的经济危机里,这些理论一个个破了产,所有的花衣裳也都变成了破衣衫,在寒风里勉强挡一下风雨。

  所以,完整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的政党和国家的前途来说,有着十分紧迫的需求和必要。
  但是在进行具体的论述前,需要从事物发展的整体来把握一些观点,并对现在流行的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做一点批判的论述,因为这有助于我们破除那些形而上学的观念,同时也能够对那些本身是在错误的前提下得出的错误结果的理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这些理论的谬误和思想根源,也就能够使我们更进一步的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而且使我们更加坚定走社会主义的信念。

  首先,我们如何理解事物的运动规律以及主动运用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在我们的现实事业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相互作用,使我们在这个主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真正的辩证发展,使我们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政策都建立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认识的基础,而不是让那些偶然的因素经常的起作用,以致于使得我们事业要走更多的弯路,经历更多的曲折。

  所以,针对现实中许多人说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如何指导我们的现实的经济实践方面存在着不足,我们要断然否定这样的说法。在这里,我们要记起这样一个忠告。即列宁在《哲学笔记》里提出的一个对待《资本论》的态度。那就是要先准确的理解和应用辩证法。
  一种理论,如果是对于现实的规律的正常认识,那么,这个理论,当然也就能够反作用于现实。所以,承认《资本论》是对于现实经济本质的理解,当然也要承认《资本论》能够指导我们的经济活动更加自觉与符合规律。当前需要解决的只不过重新需要用真正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资本论》的深刻内容和现实意义。
  其次,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只不过是对于现实的矛盾的外在的表现作了形而上学的研究。所以,他们总是在预测,而且,许多预测都是对的,因为他们正好是站在矛盾双方的肯定方面(比如说资本主义经济会自我修复之类的想法,就当成是肯定的方面的,其实按照辩证法的观点,这只不过是把一个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当成一个确定不移的前提了,这就是形而上学思想在经济学上的表现,因此,肯定与否定也是一个相对的说法,而把哪个方面当成肯定的,只不过是一个主观的认定。所以, 要反驳这样的观点,只要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危机的事实指出这种经济形式必然产生混乱从而最终崩溃就行了。)来讲事物的否定方面,但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绝对的真理,所以他们的担忧是事实,但由于他们仅形而上学的看问题,比如说,把经济停滞归咎于投资不足,或者消费不足等等,都是说了一些看是事实,但并不真的是事情本质的话。

  下面,文章将简单论述一下马克思理论对于现实的指导意思,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都有指导意义。
  一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矛盾的必然性,那么,这种必然性必然会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增长、下降的不断循环,因为这就是内部矛盾的外部表现。

  认识到矛盾的必然性,那么对于那种不断幻想某一种措施可以解决的理论,只能当作一种鬼话。要知道,现在的许多经济问题,都是原来自以为是很好的经济措施的结果。所以,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问题,矛盾的最终解决,要靠的是统治我们人类社会的分工的消灭,而这个过程只能靠发展矛盾来解决,也就是说要消灭分工只能更加的发展分工。事物本性如此,我们人类也只能如此,不同的是自发和自觉的问题。

  二是对于当前现实,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句很短,但是很哲学的一句话,那就是,矛盾的一般解决方式就是创造一种矛盾的运动方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
  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说来,这就是解决实际矛盾办法。例如,一个物体不断落向另一个物体而又不断离开这一物体,这是一个矛盾。椭圆便是这个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资本论》第1卷第122页

  这一段其实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于社会总体发展的不断前进与阶段性存在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一段引用,我们可以来对照一下当前的经济现实。资本主义其实已经在自发的运动过程中创造了许多规则,但是由于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的理论,竟然一直不能解决创造一种矛盾的运动方式(我指的是那种自觉的认识到的运动方式,而不是由社会矛盾自发的推动而制定的规则,比如金融危机后,美国政 府对银行业的限制等等,这就是不懂得银行资本和现实资本之间的关系,以为银行会通过各种手段凭空制造财富造成的。)因此,目前经济危机仍然在延续,在这种经济必然性面前,资产阶级根本不能理解,因此所有的政策都只能是增加混乱,最后的解决仍然是靠经济的内部的自我消化,也即是说通过生产力的大量浪费和萎缩才能恢复,这其实已经宣布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死亡。
  三是承认了这种矛盾以及理解了这种矛盾运动方式,就知道任何政策措施也不能够排除矛盾,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够使矛盾的运行不是向现在这样的方式以未知的形式,并且是对生产力破坏十分巨大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能够尽量减少这种矛盾所造成的损失。

  这一点就是人类在运用规律时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了。理解了的和必然就是自由,所以,建立在对于社会经济内部矛盾本性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社会实践,必然是自觉的,自由的和没有任何限制的。

  四是马克思所说的这种创造矛盾运动方式的解决矛盾方式,理论基础主要在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卷。但是由于前苏联形而上学的运用这一卷的内容所制定的计划经济政策的最后失败,我们现在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解经济现实的时候,竟然连这本身是正确的理论也放弃了,在经济思想上大部分和西方经济学妥协起来。但是斯大林的教条理解和形而上学的运用,并不是说理论本身错误,而只是后来的人在理解和运用时的错误罢了。现在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重新把以前错误的理解重新用辩证法的思想确立起来,同时清除过去由于形而上学的理解所制造的各种实践过程中的错误。

  五是说到创造一种矛盾解决的方式,这首先要消除一种误解,那就是对于以前计划经济的指责。指责的人以为那就是马克思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所造成的结果,但是真实的马克思的理论是不会用那样的反作用来进行的。因为那种计划是一种绝对的计划,是在还存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消灭社会分工以及由此产生的交换、流通和消费的必然性的一种人为的超越了现实阶段发展实际情况的计划经济,那是对马克思第二卷内容作了形而上学的修正。
  所以,说到这里,必须要重新恢复对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理解,重新把割裂开的理论结合起来。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来说,理解计划与市场,那就是哲学上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即市场基础上的计划和计划条件下市场,因为根本没有脱离市场的计划和脱离计划的市场,任何把社会经济只看做某一方面的理解都是错误的。首先,这种对市场与计划的认识,是基于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的表现而作出的。因为市场的竞争必然要导致计划的产生,但是这种计划并不能脱离市场而存在,而是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来的。所以,建立计划,必然是要在研究市场竞争所造成的后果的基础上来的,比如说美国的石油储备或者中国的粮食储备等等,这都是必要的。我们许多人理解的那种绝对自由的市场竞争是不存在的,因为那很快就会导致计划的产生,正如金融危机造成各国ZF对银行业出台各种限制一样,这都是一种计划。而且,随着市场竞争而来的计划一直都存在,这不是那种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形而上学的关系,而是辩证的鸡与蛋是一同产生的关系。比如现实的我们能够知道的各种对企业的各种限制,如工商登记管理,税务登记等等。所以,我很奇怪,我们这么多聪明人竟然都不能从形而上学中跳出来,从市场与计划的两方面的关系去研究经济的本质。

  六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所讲的理论与他的共产主义理论是统一的,所以,解决矛盾的两种方式(一是发展矛盾,二是创造一种矛盾运动的方式——即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也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个并不矛盾的认识。
  这基于事物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物质在量变还没有达到质变之间,只能在物质的质的状态下进行发展的哲学观点。
  所以,基于这种哲学认识,可以这样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既然揭开了这个矛盾运动的规律,而且在现实的情况下,马克思也多次强调,认识到了矛盾,并不能取消这个矛盾,所以,还要靠发展矛盾的实践来解决矛盾。要发展分工,只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以要增加投资,要更加的发展分工,同时也更加的发展的协作。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又是客观存在和不能消除的,那么,建立自觉的计划来使这种矛盾的发展在一个可预见和可控制的范围内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我们国家现在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已经是到自觉的一步了,因为现代经济发展的矛盾就是以各种不平衡的外部表现来的,而我们共产党的思想指导基础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所以提出用这种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已经是我们的巨大的进步,这一点,在资产阶级是永远也做不到的,但是科学发展观这种理论的缺点是从事物内部矛盾的外部表现来的,所以,科学发展也只是意识到矛盾对立和统一,但是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经济规律的内部本质,因为本质表现于外就是规律。)。

  这里要同时批判那些死脑筋或者教条主义思想深厚的人,同时也要批判那些深陷于形而上学思想不可自拔的人的歪曲和偏见。本文所指的要建立的计划的要求,恰好是根植于市场经济竞争的各个主体的无序中的一种内在的要求,而不是以前那种在社会还存在分工的时候要通过人为的强制的绝对的计划来取消社会分工,本文所讲的计划是市场竞争基础上的计划和计划调整下的更充分的市场竞争。显然,这样的辩证关系让许多人不习惯和不理解,但是看一下最基本的事实,并指出这个事实中被掩盖的东西,许多人就明白了。同样的企业,同样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什么现在比几年前经营要困难了呢?一些人不假思索的就把矛头指向ZF,指向体制,但是问题还是那样,为什么ZF的制度没有变而且越来越有效率的时候,企业反而经营不断遇到困难了呢?一切问题都是企业自身的产品遇到的同行太多了,同样的外界环境,以前只不过有两个同行,现在有10个了,在这样的由于自由竞争导致的产品过剩才是这些企业实际困难的真正原因,在这样的自我限制面前,任何ZF的宽松措施都不管用,相反,过于宽松的条件反而又给目前的企业增加更多的对手,随后仍然是逃避不了的商品过剩和经营困难。如果有人反驳,那么,这些企业老板资本家办企业的最根本的追求是什么呢?一个是利润,一个是保持利润,而这两者的追求,都是要以别的企业倒闭或者落后为前提的。所以,企业本身的困难已经根源于企业本身的追求上了。

  七是对于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我们要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他们提出的那些所谓的解决方法,恰如中医里所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措施,而且,这种措施总是单方面的,所以,提出这些解决办法的经济学家或者ZF总会倍受这种措施的否定方面的煎熬。
  比如,那些提出经济发展是由于消费不足的人根本就忘记了消费的前提是什么,那是生产。再比如说什么,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等等,这简直是一种小孩子的思维。要知道,投资必然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不变资本,一个是可变资本,所以投资本身就包含着消费的增加,一是不变资本的消费,一是个人的消费。所以,把投资和消费对立起来,那是做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思考。再比如说什么通货膨胀就要提高银行利率来压通胀等等,也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形而上学的思考,但是通货膨胀的现象根本不是由于银行的利率高低引起的,而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比如说现实中一些商品价格不断走高,一些商品价格却不断走低),或者短时的通货膨胀会由于ZF的投资加大引起的(因为投资的两个方面之一——可变资本也会短暂增加,这样也会短暂的增加消费,从而带动物价上涨,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银行利率的高低有影响,这只不过是通过投资这种间接的方面来影响的,而且,银行的这种做法,还会引起反面的比如说贷款的困难,从而导致社会投资减少,这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然,通货膨胀还有其他需多原因,但就是不能用单一的银行的观点来看,可这却是西方经济学在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精髓所在。
来源:网上转载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