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tag 标签: 编辑部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和世界哲学是一个编辑部还是三个不同的编辑部? 学术道德监督 flz998 2013-4-12 3 4202 maosheng2017 2023-9-12 10:47:16
投稿咨询 学术道德监督 眼儿黑 2013-3-29 15 5344 叱咤疯云 2017-1-19 15:57:31
《东南学术》通知发电子版,最终录用可能性多大呢? 学术道德监督 荒野求生 2013-4-11 18 12385 supertalent 2016-11-17 11:35:22
“论文被发表”,作者也无辜 学术道德监督 marjan 2013-3-20 7 2165 小米模式之再高 2016-4-29 14:36:01
接二连三被退稿,坚持 学术道德监督 24578901 2013-7-2 128 29551 chonghuihedong 2015-8-23 17:01:53
运筹与管理,经验分享+退修为什么没有专家意见? 学术道德监督 mlshmily 2013-3-17 13 9948 wangjunnuaa 2015-7-29 15:32:44
请教:投《商业经济与管理》,以下是什么情况 学术道德监督 shzdxlwx 2013-6-13 14 5696 MTSING+ 2014-7-31 11:32:56
《科学学研究》审稿过程分享, 终审中.. 请问有希望吗 学术道德监督 iori526 2013-3-28 30 17500 qjcathy 2014-7-4 14:23:23
昨天投了《中国科技论坛》,不知道编辑部是否还在休假》? 学术道德监督 xiaoqian1987 2013-2-22 5 1875 zgkjlt 2014-1-14 10:47:50
《石河子大学学报》状态:编辑部处理中[录用]! 学术道德监督 冷雨梧桐 2013-8-27 79 26794 清荷听雨901 2013-12-25 11:52:31
大学学报编辑部 照常上班么? 学术道德监督 艾希尔 2013-8-7 10 3431 ailanda1986 2013-8-8 15:16:27
华东经济管理,编辑部的电话一直没人接啊 学术道德监督 三业大师 2013-7-19 1 8634 千年孤独 2013-7-19 11:02:59
如何向编辑部请求撤稿? 学术道德监督 ilikedream 2013-6-2 5 24134 mimiqianru 2013-6-3 10:20:27
求助:关于“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信贷”的相关课题 学术道德监督 swok20012001 2013-3-11 1 3862 michaelyu12 2013-4-10 12:31:03
删除,谢谢 学术道德监督 伟大的JUNIOR 2013-4-3 6 4258 忙人 2013-4-7 09:18:20
《党建研究》杂志社征稿编辑部电子邮箱地址:zzsbjb01@yeah.net 休闲灌水 党建研究征稿 2013-3-26 1 15443 纯洁理想奋斗 2013-3-26 16:14:16

相关日志

分享 《求索》杂志投稿须知及编辑部对文章的要求
高端核心发表 2015-4-14 14:00
《求索》为大型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2003年再《新华文摘》的详载和观点转载全国排名第一。现在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IC)来源期刊;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期刊内容关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其科学性、前卫性、文献性、收藏性引人瞩目。 《求索》是国际学术交流期刊,发行范围遍及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远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国内总发行:湖南省报刊发行局(代号:42—36);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号:BM1215)。国内定价22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亦可直接向求索杂志社邮购。 主要栏目: 关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 刊物宗旨: 求索重在弘扬求索精神,关注实时动态,倡导人文精神,烘托校园气氛的同时也将眼光对准在校学生,力求推出富于时尚,符合大学生审美标准的杂志。 投稿要求: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jin)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地址及邮编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使用外文字母与符号时,一定要分清斜体、大小写、上下角字母、数码的符合位置高低及使用规则;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请将图绘在硫酸纸上或用计算机做成反图;计量单位请以国(wu)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fa)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fa)丁计量单位。 4、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一册,以供用途。 5、本刊审稿、发表周期短,从投稿到出版一个月左右。 6、标题符号:正文中标准层次的编号按GB/1.1-1993和GB7713-87的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别编号,一般不超过4级。第一级标题1;第二级标题1.1;第三级标题1.1.1;第四级标题1.1.1.1。全部左顶格写,正文内序号用①、②等。 7、讨论:重点阐述本文新的发现及得出的结果与观点,在结果中不要重复已叙述的内容。 8、参考文献:只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外文限五年内,中文限近三年内,按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内部刊物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均不列入。 9、来稿论文偏向于“文史哲法经”方面的学术论文,经济方面的文章要偏重宏观经济。不安排具有政治意识形态倾向的稿件,不安排外国文学稿件,基本不安排纯语言类稿件,不安排教育教学类,德育等方面的稿件。字数在6500字到7000字左右最好。
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已离开编辑部
热度 1 huhuaiguo 2014-10-29 14:50
我已离开编辑部,同多数论坛朋友一样是普通投稿人,过去在论坛上所留的、同编辑部有关的帖子,不再作数。特此声明,以免误导论坛朋友。
8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仫佬族研究综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
link2046 2014-5-29 08:52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仫佬族研究综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12年05期 【作者】 莫艳婷; 马强;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仫佬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涉及仫佬族族源、族称、社会组织、语言、岁时礼仪、生命周期礼仪、民间故事、民歌、文学等内容。其中岁时礼仪、生命周期礼仪、民间故事、民歌、文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关于仫佬族族称、族源、语言等方面研究薄弱;社会组织等其它方面研究欠缺。 【关键词】 仫佬族; 研究综述; 述评;
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目录
哈利泼特 2014-3-12 14:24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书名: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编著:贾根良 著 出版:科学出版社 2012年3月出版 语种:中文 标准书号:978-7-03-033501-2 装帧:平装 版本:第一版 开本:16开 责任编辑:马跃 字数:350千字 页数:222 书类:理论专著/研究生教育 内容简介 在现代演化经济学诞生30年之际,本书探讨这种科学新范式所面临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阐释作者关于演化经济学作为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造性综合的设想,提出中国演化经济学界所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本书主要是从作者2004年出版《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之后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精选出来的,不仅汇集了作者对演化经济学基础理论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而且也反映了作者在把演化经济学运用于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和中国经济问题上的最新研究进展,表明了作者有关中国演化经济学独立自主发展的学术理念和不懈追求。 本书适合于经济学类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相关研究人员阅读与参考。 编辑本段目录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言 第一编 演化经济学的新方向 第1章 演化经济学: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综合与创新 1.1 演化经济学处在十字路口上 1.2 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综合:经济思想史的透视 1.3 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综合如何推动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1.4 中国演化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第2章 演化经济学:现代流派与创造性综合 2.1 演化与非演化经济学的标准之争 2.2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2.3 演化经济学面临创造性的综合 参考文献 第3章 比较创新体制与比较历史创新体制——开创比较经济学研究的新框架 3.1 比较创新体制与比较历史创新体制的缘起、理论基础和新框架的概念 3.2 比较创新体制研究的框架结构和研究进展 3.3 比较历史创新体制的最新进展与现实启示 3.4 比较与历史创新体制新框架的内容、新在何处以及意义何在 3.5 结语:前沿问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评佩蕾丝的技术革命、金融危机与制度大转型 4.1 技术革命的巨浪以及与技术相关的泡沫经济 4.2 目前的美国金融危机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在本质上的不同 4.3 转折点的制度大转型 4.4 佩蕾丝的研究成果对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二编 演化经济学的基础原理 第5章 演化经济学的本体论假设及其实践指导价值 5.1 有机层级本体论 5.2 心智/世界二重结构本体论 5.3 人性假设:人性二重性与文明创造者的本性 5.4 异质性(多样性)假设 5.5 时间不可逆、不确定性和历史重要 5.6 系统协同效应与循环累积因果机制 参考文献 第6章 达尔文主义与演化经济学:文献述评 6.1 演化经济学:经济学的达尔文革命? 6.2 达尔文主义、新达尔文主义与拉马克主义 6.3 普遍达尔文主义 6.4 生物学类比、本体论思考与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章 复杂性科学革命与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7.1 演化与层级因果论:复杂性科学的核心问题 7.2 复杂性科学的先驱与复杂性经济学派的缺陷 7.3 怎样发展作为复杂性科学的演化经济学? 参考文献 第8章 演化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原理 8.1 历史重要与最小限度打乱原理 8.2 创造力原理 8.3 不确定性与意外原理 8.4 复杂与质量型的经济政策主张 8.5 系统政策观 8.6 试验与政策学习原理 8.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编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第9章 自主创新与国家体系:对拉美教训的理论分析 9.1 国家创新体系与国民财富的增进:一个简要的分析框架 9.2 拉美经济的结构退化和创新体系的毁坏 9.3 “生产性制度和创新政策的转向”:拉美教训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10章 评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的新争论 10.1 怎样理解工业化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10.2 怎样理解外向型经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 10.3 怎样理解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第11章 “好的贸易”、“坏的贸易”与中国深陷“坏的贸易”陷阱 11.1 “好的贸易”和“坏的贸易”对国富国穷的决定性影响 11.2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六大陷阱 11.3 对目前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两条思路的评论 11.4 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12章 中国稀土问题的演化发展经济学研究 12.1 引言 12.2 自然资源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崛起:经济史的透视 12.3 出口自然资源无法强国富民的演化经济学解释 12.4 稀土、第六次技术革命与我国跨越式发展的机会窗口 12.5 稀土问题折射出我国资源战略亟须做出重大调整 参考文献 第四编 “新经济思想史”研究 第13章 “新经济思想史”刍议: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纲领 13.1 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与“新经济思想史”的基本框架 13.2 西方经济思想史教科书的缺陷与“新经济思想史”的创新 13.3 马克思经济学与德国经济学传统的历史渊源 13.4 发达国家脱贫致富的经济思想史研究 13.5 “新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其他主题 13.6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4章 政治经济学的美国学派与大国崛起的演化经济学逻辑 14.1 美国学派关于美国经济崛起的经济学逻辑 14.2 美国学派的远见卓识与不足之处 14.3 美国学派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大转型 参考文献 第15章 报酬递增经济学思想简史 15.1 理论先驱:斯密和马克思 15.2 承前启后:马歇尔和杨格 15.3 新古典主义传统 15.4 结构主义思路 1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6章 中国古代演化思想与中国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16.1 科学新思维、中国古代有机整体论思想与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16.2 演化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本体论基础 16.3 中国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原理 16.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编 附录:访谈 附录Ⅰ 演化经济学对自主创新和中国经济学的意义——贾根良教授访谈录 附录Ⅱ 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者——贾根良教授访谈录
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成人教育》编辑部征稿信息
倔强的小蓝蓝 2013-7-5 15:29
杂志社简介: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育部职成教司、山东省教育厅共同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便于杂志管理、运行,为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以服务于社会,从创刊起交由山东省教育厅具体负责,并成立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社。 当前中国成人教育杂志总体内容策划分为四大板块:人物板块、理论板块、实践板块、信息板块。每个板块的内容和发稿要点做如下安排。 客服 Q Q 1017995058 客服 Q Q : 1006802563 客服电话: 15161199098 人物板块 这一板块以采访、宣传、报道典型成教人物为主,主要介绍其思想、观点,推介其工作思路、方法,宣传其成果、成就。具体内容包括: 1 .高端人物访谈(包括思想观点介绍、理论成果宣传与工作思路的推介等); 2 .成教院校长的治校方略以及事迹追踪; 3 .一线耕耘者(如基层管理者和教师)的报道; 4 .优秀学员事迹宣传等。 主要栏目有“访谈”、“人物”等。 理论板块 这一板块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为宏观背景,以构件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化社会为目的,系统研究成人教育发生发展的规律、原则、思路、模式。具体内容包括: 1 .成人教育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 .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与成人教育学科建设; 3 .成人教育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透视与对策探讨; 4 .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沟通的研究; 5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建设的理论探索; 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7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8 .有关非学历成人教育的理论探索; 9 .关于成人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 10 .国外成人教育理论的介绍与评价。 这一板块所关涉的栏目主要有:“学科建设”、“理论纵横”、“新视点”、“管理探索”、“高职探析”、“继续教育”、“现代企业教育”、“域外扫描”等。 实践板块 以我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宏阔实践为背景和基本对象,着重总结、把握和宣传教育模式、工作经验、疑难问题、思路措施、成绩成效。主要内容有: 1 .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思路与措施; 2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和实践; 3 .高等成人教育管理运作的模式以及评价; 4 .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沟通的实践探索; 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先进经验; 6 .社区教育的试点以及经验总结; 7 .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实践探索; 8 .企业各类培训的做法及经验; 9 .关于成人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等等。 所关涉的栏目有:“工作研究”、“省地巡礼”、“特色学校”、“调查研究”、“专业教学研究”、“农村职成教”等。 信息板块 发布成人教育方针政策,追踪成人教育学术动态,把握成人教育市场行情,传播成人教育办学信息。内容包括: 1 .成人教育方针政策的宣传、解析; 2 .成人教育科研活动的追踪; 3 .成人教育招生和就业信息的发布; 4 .成人教育重要会议的报道;等等。 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成教简报”等。 欢迎各界人士投稿我社杂志,为杂志发展建言献策。
0 个评论
分享 2013年价值工程编辑部征文通知
杂志编辑001 2013-6-8 10:09
自2013年5月起,《价值工程》征集 经济 管理 科技 等方向论文, 对于教育类 和 思政类的文章暂停收稿。 为了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特在此 征集 经济类的文章 给予特殊照顾。 如果您的文章有水平。 可以拿来审稿。 我尽可能的会给各位减免版面费。
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经济要情参考(2012年第44期)
adam01 2013-3-11 15:14
2012年第44期 《经济要情参考》编辑部编发   2012年12月12日 ■建议:打印后递交决策层参阅■ 本 期 要 目 ◎习李“梦之队”启程 ◎经济会议两看点:政策定调+新经济班子 ◎习总书记南巡的三大看点 ◎高官财产公示才是“反腐深化”的标志 ◎中国经济改革需要什么样的魄力? ◎分配改革“最重要建议”因国企反对或被弃 ◎中国是世界下一个“生锈地带” ◎全球中产阶级面临“塌陷危机” 特别说明:该资料仅供会员单位内部参阅,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公开传播,不得 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将停止传送,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目  录 【政经观察】.2 习李“梦之队”启程...2 经济会议两看点:政策定调+新经济班子...4 【宏观论坛】.6 习总书记南巡的三大看点...6 高官财产公示才是“反腐深化”的标志...10 智能时代使中国制造面临双重危机...13 物价很可能进入了新的上升周期...15 【决策参考】.17 城镇化到底是什么?...18 城镇化为什么会被关注?...20 城镇化理想与市场化导向...22 城镇化将引出系统性转型政策...23 城镇化表明转型决心依旧“保守”...26 【改革研究】.28 中国经济改革需要什么样的魄力?...28 分配改革“最重要建议”因国企反对或被弃...31 【对华述评】.34 中国是世界下一个“生锈地带”...34 涉民族事件必须靠法来治...35 【国际观察】.37 全球中产阶级面临“塌陷危机”...37 【要情速览】.4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40 新领导层的反腐有几大“不同寻常”...40 11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双双出现下滑...42 外媒称中国失业率高于官方数据...42 中国未来可能在统计领域掀起反腐风暴...43 扩征房产税方向已锁定...44 【政经观察】 习李“梦之队”启程 □冷彬 习近平和李克强——新一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领袖——都是受过良好教育、见多识广并且成熟老练的人,他们有大量的经验可以用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很多挑战。作为第五代领导班子,他们延续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邓小平执政以来,每一次中国领导层换届,其执政能力都在稳步提高。 与西方含有偏见的对中国的认识相比,中国第五代领导班子的过渡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发展。 尽管现在判断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风格和工作方向尚早,但有三个早期的迹象值得一提。第一,习近平的权力相比前几届更加完整。他上任之后立即掌握中国共产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权力,相比他的前任们在执政之初的情况,习近平有更多的机会能在政策中烙印上自己的个人印记。 没错,在中国,执政的方式是由中央政治局常委达成共识。但是,习近平处于一个很好的局势中,他能够更好地推动一个现在相对更精简的决策群体(常委人数从九人减少到七人)发动智慧,集思广益。而且,他一直以来在发展经济方面秉承一个有利于市场运作的科学方法,而这对中国的未来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李克强可能成为新一届领导班子中的一个惊喜。和过去十年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排序第三的现任总理温家宝不同,李克强的排序升至第二,这意味着在中国最高决策层,党和政府分享权力的可能性更大。 这两位最高领导人的是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习近平关注科学的、有利于市场运作的发展方针和李克强在结构转型上的专业技能配合得天衣无缝。 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常务副总理李克强领导着至关重要的中央财政和经济领导小组。他具有良好的条件来进行被期待已久的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李克强对由世界银行和中国高层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报告《2030年的中国》进行了指导,他对中国必须遵循的路线有很深刻的理解。 第三,与西方主流观点相反的是,中国最精明和最有经验的高层领导人王岐山,在常委中却被委任到了管理“纪律”的职位。没错,他在金融方面有十分宝贵的经验,而他在新一届领导班子中担任相应的职位也是理所应当。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权力最大的七人之一,王岐山为解决经济和金融问题提供大量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他也是解决中国腐败问题的合适人选。 新一届常委的其他成员也为他们的新领导职务带来很多经验和技巧。这点在俞正声、张德江和张高丽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此前都是中国三大最强大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上海、重庆和天津——的领导人。他们对城市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的深刻理解对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十分重要。 西方社会不仅忽视了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技能,还错误地判断了中国的经济现状——虽然离完美还有很远,但是中国不是处于急需快速恢复的、受到危机破坏的状态。实际上,中国从全球经济衰退中显示出的是良好的势头。这让新一届领导人们在目前和明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中得到机会,重点为他们的战略议程制定实施策略。 所说的这些都不是为了最小化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但是战略并不是问题,鼓励消费的“十二五”规划已将战略阐释得很清楚。新一届领导班子必须将重心转移到实施上,换句话说,就是要制定一套新的大胆的改革,尤其是在服务行业、社会安全网和国有企业方面。习近平强调“顶层设计”的改革特别适合这项议程,就好像李克强对《2030年的中国》提供的具体蓝图十分熟悉一样。 新一届领导班子目前必须着力为明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制定一项有力的改革议程。 西方观察家,在主要研究了最近习近平和李克强的公开声明之后,指出他们的讲话缺乏对经济和政治改革的评论。但是在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上任之初也是如此。就好像傅高义在《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一书中提到的,邓小平在1976年平反后的第一次公开声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构成党的指导思想”。 这些并不是明智的说法——特别是考虑到之后发生的事。但是邓小平抓住了一个关键的时机,而现在摆在习近平和李克强面前的是与历史惊人相似的情况。 就像很多国家政权过渡的情况一样,没有人能确定决定中国新政权的是否是他们正面临的多方面的挑战。自从邓小平时代以来,中国就有了面对挑战应付自如的不可思议的能力。新一代领导班子同样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经验。尽管西方国家的偏见仍在存在,我们很快就会知道他们是否能将战略转化为行动。返回目录 经济会议两看点:政策定调+新经济班子 □郑永年 一年一度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这次会议最大的看点是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如何定调明年中国的经济政策,以及中国新一届经济班子将出现哪些新面孔。 按惯例,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将主持会议并发表谈话,概括中国共产党一届领导班子的经济方针。这将是习近平接班后主持的首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候任总理李克强也将在会上对来年经济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新经济班子出列 上月十八大后,中国高层已完成党务系统的换届,但负责经济工作的国务院系统要等到明年3月的“两会”才能完成权力交接。一般预计,主管经济与财经事务的新旧班子将全部出席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从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产生的权力图谱及人事异动分析,中国新一届财经班底已基本打造完毕。 现任副总理、政治局常委王岐山已主掌中纪委,不会再涉经济。排名第七的政治局常委张高丽预计将担任副总理,协助李克强处理经济事务。张高丽曾主政深圳、山东和天津,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颇有心得,但他对全国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还有待检验。 在张德江和王岐山晋升常委以及回良玉退休后,他们留下的三个副总理空缺将由三名政治局委员接任。消息称,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国务委员刘延东和马凯是热门人选。 新一届国务院财经部委热门人选,将是一些有财经背景的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其中,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将接任财政部长;长期协助李克强工作的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尤权可能出任发改委主任;商务部部长预计由现任天津市长黄兴国接替。 按照惯例,“一行三会”的负责人,都将由中央委员担任。在新一届中央委员中,郭树清、尚福林、项俊波、肖钢四位中央委员都是可能人选。其中,郭树清有望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尚福林和项俊波分别主管银监会和保监会,肖钢或由中国银行转任证监会主席。不过也有分析称,证监会主席的另一可能人选是现任证监会副主席姚刚。 启动第三轮经济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给下一年经济工作设定“关键词”。2011年会议的关键词是“稳中求进”;2010年是“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2009年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的宏观政策总基调又成为各方的猜迷。“促改革”、“稳增长”或“调结构”? 按照惯例,在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中央政治局会召开一次分析及研究下一年经济工作的会议,以便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根据政治局12月4日的会议内容,明年经济政策方略可能是“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强调要“更侧重效益和质量”,把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及扩大内需,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另据报道,习近平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时也强调,“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 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也被视为向外界释放强烈的改革信息。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一届领导人别无选择,继1978年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及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谈话后,中国必须启动第三轮经济改革,在收入分配、国企和金融领域、城镇化等多方面推进。返回目录 【宏观论坛】 习总书记南巡的三大看点 □郎遥远 【导言:中共最高领导人上任后的首次出行往往意味深长。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10年前上任后首次离京,选择的是中共革命圣地河北西柏坡,意在展示他将继承和发扬中共传统的姿态。而出身中共元老家庭的习近平不像胡锦涛那么需要展示正统性,因此他直接前往中国改革圣地深圳,以表明他在任内将锐意改革创新,重塑中共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履新未满月,展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执政身段。打动人心的通俗讲话、深具自省精神和危机意识的执政理念、首次集体活动重提“大国复兴”、向民众温情倡导“中国梦”、领袖以身作则的党内整风、打苍蝇更打老虎的反腐意志,习李新政的新气象渐次充盈。 习近平总书记凝聚中央新班子改革共识,胸有成竹,勇敢向前,一步步励志图新。在他温和的表情下,透出了开拓新局的坚定意志。日前,习总书记首次出京,没有萧规曹随,按图索骥,去参拜红色圣地,而是选择考察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习总书记南巡,吹来新政的缕缕春风,具有三大看点。 其一、高举改革旗帜。 香港媒体把习总书记考察深圳,善意调侃为“习公南巡”,是“邓公南巡”的升级版。把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置于比毛泽东思想更高的执政圭臬地位,高姿态疏离僵化保守、乃至倒退的意识形态,大步趋向现代政治文明。 20年前,邓小平南巡,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那就是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光辉史册的“三个有利于”。这一重要讲话,驱散了改革派头上的乌云,打破了保守势力的桎梏,摆脱了姓“资”还是姓“社”的意识形态迷思。南方吹来满眼春,全面解放生产力,中国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 20年后,习近平南巡。当下中国社会比邓公南巡时更加复杂,社会矛盾更加广泛和尖锐。当年执政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嘴”的基本问题,是8亿中国人的温饱层面需求。如今,执政党面对前所未有的重重危机和考验,要解决的是“人”的综合问题,是13亿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当年邓小平南巡,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解放生产力。而今习总书记南巡,使命不止一个,不但要持续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积极探索“把权力关进笼子”的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当下执政党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自律和他律,驯服、肃清那些变味变质、脱缰发狂、为非作歹的权力。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需要改革勇气、改革智慧和改革使命。邓小平生前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共同富裕,一个是公民社会。习总书记高举邓公改革旗帜,使命即在此。 其二、践行清新作风。 中央政治局最近召开会议,出台整顿党风的八项规定。目的是亲民、务实、低调、不扰民,彻底改变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耀武扬威的官老爷不堪形象。 习总书记南巡,轻车简从,不封路不清场,现场没有任何欢迎横幅,也没有列队迎送的环节,无疑是执行政治局决议的率先垂范,是一次立信之行,是重树执政党良好形象之行。 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出行,警车开道,积习难改。一些人更以此炫耀,成为一种特权、身份和待遇的象征。警车开道,实则是封建王朝官员巡游的现代版,无异于古代官员出行,衙门差役们在前面敲锣,边走边吆喝,为官老爷开道,让老百姓统统躲避。官员习惯摆谱,嗜好“肃静回避”的封建特权重口味,必然招致民怨,结果是败坏了党和政府形象。 习李新政清新可人,重提久违了的“为人民服务”口号,说到做到最重要。言出必行的一个表率,比一万句漂亮口号更生动。2007年,习近平在浙江省委书记任上的最后一年,把省委中心工作定位为“作风建设年”,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要求“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调任上海市委书记后,立即开展作风建设,视为“实现上海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习近平一贯重视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 习仲勋生前曾多次对习近平说:“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习总书记没有辜负。 其三、彰显特区精神。 习近平南巡的第一站,是深圳前海。前海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特区中的特区”,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改革,就是要冲破旧势力设置的雷区和禁区,勇于先行先试。当年,习仲勋主政广东,以先行先试的特区精神,大刀阔斧推进广东改革开放,主导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广东改革开放奠基者,成为中国当代史上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改革人物。 习近平南巡,是对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的纪念,也是对父亲习仲勋改革实干精神的继承。深圳特区的诞生,是改革共识的凝聚,离不开以邓小平为核心,以胡耀邦、习仲勋、任仲夷、项南、袁庚、吴南生、梁湘等为代表的一批改革家的无惧无畏、艰辛努力,“杀出一条血路来”。 而今,深圳人清醒地认识到,特区的改革事业已不再领先,领先的仅仅是GDP数据。站在中国转型门槛上,深圳靠什么继续“特”?靠什么继续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旗帜和风向标?深圳不仅要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作出引领式贡献,也应当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作出引领式贡献。这既是对邓小平、习仲勋等改革先贤的告慰,也是对深圳未来、中国未来的期许。 习总书记踏上父亲生前奋力开创的中国首个特区,不仅是缅怀,更是明志,增添了新改革的丰富想象空间。习仲勋生前曾坚定地说:“深圳是小平同志种的一块试验田,现在苗长得又壮又肥,这条路是对的,一定要走下去。”在当下中国既得利益者集团坐大的情况下,推动改革必须需要足够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当年习仲勋高喊“杀出一条血路来”,并不能只是作为一种纪念口号而存在,应当是新改革的铿锵宣言。返回目录 高官财产公示才是“反腐深化”的标志 □华民 【导言:当前的反腐能否揭开未来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仍存在不小风险。在官员财产公示这一最关键问题上,十八大后并没看到大进展。其基本思路仍是“自下而上,先易后难;先试点、再缓慢铺开、最后平稳过渡”,是把反腐按照推进一般性地经济政策的路数在进行的。但反腐的利益博弈、权谋冲突之剧烈并非一般的改革政策可比拟的。而且,中国已经不是处在一个“相对温和的腐败现况,可以从容解决腐败问题”的条件下。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官方财产公示问题必然“自上而下”才能推动。】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考察工作,他强调,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而目前“啃硬骨头,涉险滩,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第一线”,就集中在反腐问题上。 新一届领导人也确实用反腐给了人民一个不同寻常的执政开局,效果上,也初步营造出了“信心氛围”,这也是反腐对经济政策影响的“假设基础”,但当前的反腐能否揭开未来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我们认为,仍存在不小风险——换言之,部分预期可能并不能落实。 无论是学界、广大群众,还是官方内部的共识是,反腐的基础要靠法治,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能否真正实现是反腐深入推进的关键。必须在宪法层面,明确规定官员有义务申报公开,如不申报,或申报不实,就要承担辞职、接受审查等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推进这项制度。这也是东西方国家反腐成功的经验之谈。 回顾历史,“新官上任三把火”已是惯例,但从2009年“第一个吃螃蟹的”新疆阿勒泰,到之后陆续试点的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宁夏银川等地,其热闹的开端和最后都不得不沉默地退出说明,没有顶层设计,没有完善的税制及私人产权保护,“反腐风暴”治标不治本,且很可能虎头蛇尾。人民更期待的是能持续稳定有效执行的反腐政策。 十八大前后的好现象是我们看到了不少榜样的力量,在国际上,不仅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与中国发展水平相近的新兴国家,包括同为社会主义的越南,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国的柬埔寨等,都已落实了官员公示财产的法案。这说明,中国当前的这种发展水平和社会架构,也是可以施行官员财产公示的,不用担心会出现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但腐败问题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根除的。 首先,网络反腐案件的迅速增多,一定程度上表明现有的反腐渠道不畅,群众对官方纪检部门的信任度有待提升。包括微博爆料人自己都认为网络反腐无法扭转全社会的腐败趋势,说明网络反腐的口径还是“太窄”,急待官方提供新的、可以让社会各阶层都充分介入的反腐方式,但目前除了官员财产公示,全球都没有其他成功的反腐途径——中国原本的“自查自纠”模式,虽然也并不成功。 而恰恰是在官员财产公示这一最关键问题上,十八大后并没看到大进展——虽然十八大期间,很多高级官员都表示“只要中央同意,随时可以公布个人财产”,社会上也普遍期待最高领导层能率先做出表率。但实际执行上,即使宣称要争当“全国反腐倡廉建设排头兵”、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立体防线”的广东省,其目前正在尝试的“干部财产申报公示试点、正职离任审计结果公开试点、完善网络揭腐机制”等所谓创新性反腐举措也只是到“区县级官员”(明年尝试在珠海横琴、广州市南沙新区、韶关市始兴县三地试点),时间上是到“2014年前完成试点,并逐步推开”,而且只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也就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示),实际上,据说韶关始兴县的试点已悄然开展半年多,但主要内容为“科一级领导干部财产公开”——仍然是隔靴挠痒! 还有一个典型案例是,十八大后,南京市在顺应全国医保改革大趋势,取消公费医疗的同时,却又将“副厅级”以上官员排除在外。他们可以凭一张特别发放的身份识别卡,到医院直接进行治疗,免去排队等程序和手续,治疗空间、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相对独立,时间上也无太多限制——这虽然是特权思想的残余在作祟! 可以说,执行层面的步伐还是小心翼翼的、极缓慢的,其基本思路仍是“自下而上,先易后难;先试点、再缓慢铺开、最后平稳过渡”,是把反腐按照推进一般性地经济政策的路数在进行的——但反腐本身就是最考验攻坚克难政治决心的试金石,这甚至已经不能用“人民内部矛盾”来简单囊括。其中的利益博弈、权谋冲突之剧烈是一般的改革政策完全无法比拟的。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官方财产公示问题必然是“自上而下”才能推动的。 而中国反腐面临的更严峻问题是,我们已经不是处在一个“相对温和的腐败现况,可以从容解决腐败问题”的条件下。如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资中筠所言,“官场腐败古今中外都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全社会腐败,现在正是全社会腐败,各行各业都腐败,而且已经见怪不怪,连小学生都知道要家长给老师送礼”——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一开始就需要用重典,而且未来可以需要持续地用重典。 简言之,解决腐败问题,必须坚持打持久战与打攻坚战相结合的方针。没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改革,腐败的病根难以消除。而要推进这些全方位改革,不可能打速决战,只能打持久战。在这些方面,新一届领导层还有大量的难关要攻克。返回目录 智能时代使中国制造面临双重危机 □叶檀 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一是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原有的产业链条被打断;二是智能时代某些可用机器的制造业回流到美国。 11月28日,日本大和证券资本市场公司的报告认为,初步迹象显示东南亚国家开始超越中国成为低成本制造中心,这种趋势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加速,而中国可能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 最近几年中国的工资水平快速增长,制造业的接力棒正在从中国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盟七国”手里,即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越南纺织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增速都超过了中国,而过去两年,柬埔寨的出口增速也超过了中国。 美国最新一期的《大西洋月刊》杂志,以美国制造业回流为主题,同时登载两篇以流向变化分析近期制造业趋势的文章。其主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人力成本快速上升导致廉价优势削弱,低端制造业外流;另一方面,美国智能时代的再工业化,使这一波美国国内制造业复苏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并非经济周期的简单反映,这一变化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在 “内包繁荣”一文中,CharlesFishman以GE在肯塔基的工业园区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兴衰为例,描述了一幅美国制造业复苏的图景。 该工业园区建于1951年,1973年的高峰期有23000名工人。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制造业衰落,这一园区的工人数量已经低于1955年的水平。到上世纪90年代,这一园区已然成为GE的鸡肋,几任CEO均考虑出售该园区。这是美国制造业夕阳西下的典型故事。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以来,该园区连续有新的生产线开张:其中2月份有一条生产线专门组装最新一代低能热水器,用来替代GE在中国的一家承包工厂。 究竟是哪些因素使得GE可以抗拒公认的廉价及高效的劳动力呢?这一案例提供的答案是,技术革新与能源消耗。这款Geospring热水器中顶端是一大堆接线的控制板,当样机抵达肯塔基生产线后,已经生疏多年的工程师一筹莫展,但随后的自由工作气氛让团队找到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解决办法:重新设计的结果是每五个零件可去除一个,原料成本下降25%,装配时间从中国的10小时减到2小时。最后产品抵达销售点的价格从1599美元降到1299美元。这一案例的背后是几个大环境改变:石油价格高涨使运输成本成倍增长;美国天然气繁荣使美国工厂能源费用减低,这也是美国不会出现上世纪70年代滞胀的主要原因;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美国工会近年的政策调整,及美国工人生产率的提高使人工成本在产品中比重逐年下降。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工业界把外包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成本下降利润上升,其中也有相当的从众心理在作祟。时至今日,制造业风向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制造业人士开始做新的功课。当然有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服装业,恐怕再也不可能在美国得到二次出头的机会。 制造业内包这一现在尚未大规模产生的现象,是否会在美国进一步扩展,还有待观察。无论如何,随着智能制造时代与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某些智能制造重新转移回美国是大势所趋。 而在另一篇题为 “Mr.ChinacomestoAmerica”的文章中,著名资深评论家JamesFalows根据他多年在中国的走访经验,向公众指出,某些制造业从中国流向美国的可能模式。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其中的特征是从点子到产品越来越容易成现实,而每一款产品升级淘汰周期却在缩短。以往的周期大概是几个月,而今可能是几个星期,在当地生产具有明显的去物流成本优势。 新一代智能制造与快速反应技术,降低了产品设计、制造的门槛,对市场的快速有效反应成了抢占市场的制胜法宝。这在中国的快消品领域同样有所体现,只不过,市场对创业者远远称不上友善。 中国必须借全球产业转移契机,在中端制造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嵌入全球产业链中,这是未来中国制造的生路。 【编后:智能制造是制造自动化、制造数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高级阶段。将使人力成本大幅下降,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小,订单越来越交货期缩短,传统自上而下集中经营的方式将被分散的经营方式取代。随着世界经济迅速的发展与成长,智能制造对于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来说已是必然选择。】返回目录 物价很可能进入了新的上升周期 □周子勋 【导言: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服务项目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11月CPI同比增长2%,创五个月来最高位。这是CPI今年第3次重返“2时代”,略好于市场预期。一些专家认为,11月CPI涨幅将是本轮物价运行的“拐点”,自此物价进入新上行周期。对于“拐点”说,著名财经评论人周子勋进行以下解读。】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环比上涨0.1%;PPI则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0.1%。11月CPI重回“2”时代,创下五个月来最高位,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CPI出现反弹不外乎季节、价格翘尾的基数效应、非食品价格三个推动因素。由于天气转冷,蔬菜生产周期拉长,供应速度放缓,加上雨雪天气影响运输,导致蔬菜价格上涨。而已触及低位的猪肉价格也在回升。1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环比上涨0.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0.95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1.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7个百分点。据测算,在11月CPI的2.0%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翘尾因素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7个百分点。11月衣着、服务、交通/通讯、娱乐和居住等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3.9%,住房租金上涨2.9%,建材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0.4%。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统计,从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北京住房租金均价2461元,同比上涨11.5%;而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租金均价2892元,同比上涨17.5%。今年以来,北京不少区域的租金以20%的速度上涨。 至于PPI同比增速回升,主要是季节因素和翘尾因素的关系。虽然市场供求关系未变,但通过观察近几个月PPI数据不难发现,当前工业企业正处于复苏状态。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6%,比9月增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1%,达到6月以来环比最高水平;今年前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0.5%,今年以来首次“转正”,其中,10月同比增长20.5%,较9月涨幅扩大12.7个百分点。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日前发布的调度口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11月全国月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7.41%,这是今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这些都明白无误地表明在各项稳增长措施的作用下,经济景气度将进一步呈回暖之势。 那么,11月CPI指数反弹是否意味着拐点已形成、将开始新一轮上行周期呢? 中国物价很可能处于上升通道中。现在可以基本确认,CPI 10月1.7%的涨幅是今年的物价低点,也是本轮物价运行拐点。今年各月的CPI前高后低,1月为4.5%,10月为1.7%,基本上反映了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过程。不过,国内物价已呈上涨势头。据商务部监测数据,食用农产品价格已连续4周上涨。国家统计局50个城市主要食品旬度价格显示,11月上旬蔬菜价格较10月下旬大幅回升5.0%,禽、肉类价格小幅上涨。农业部市场监测数据显示,进入11月后,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持续上升。 在此情况下,由于居民通胀预期将明显增强,未来CPI很可能维持回升态势。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回暖的趋势确立,受明年国内需求回升、投资增速加快、猪肉价格进入上行周期及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涨等因素的推动,物价有可能进入新的上行周期,考虑到基数及其他物价上涨因素,CPI很可能前低后高。这意味着,明年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会比今年加大。有研究机构粗略估计,依照目前的中国经济结构,2012年经济增速从前年的9.2%回落至7.8%,CPI年率为3.5%;如果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则CPI有可能升至4%左右。这种评估虽然很粗略,但经济增速与货币供应之间是存在关系的,因而与通胀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此来评估,2013年物价应处于上升通道之中。这对把控制通胀列为头号工作目标的中国央行而言,明年的任务注定非常吃重。返回目录 【决策参考】 【编者按:十八大闭幕不到一周,李副总理将“改革红利”的着力点直指城镇化,提出其“是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这是高层决策者首次如此直白地表述城镇化的重要性。“城镇化”俨然已成为时下之焦点,那么《城镇化到底是什么》?《城镇化为什么会被关注》?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间是一种怎样的互动关系?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研究人员从城镇化的内涵、影响、配套政策等方面展开专题探讨,希望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 城镇化到底是什么? □王慕 “城镇化”俨然已成为时下之焦点,在人们一味追寻“城镇化”的影响、配套政策以及投资机会的时候,研究人员却更关注这个“城镇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城镇化,其实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最早人们习惯“城市化”的说法,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历史演变,“城镇化”成为很多经济学者主张使用的新词汇。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获得了共识。也就是说,“城镇化”这一说法,来源于经济学界。 也是1991年,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学院派出身的李克强在《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一文中只提“城市化”,尚未使用“城镇化”的说法——“不可否认,结构转换的最根本问题还在于占中国人口80%的农村居民的现代化。城市化的实现可以看作是三元结构转换成为一元结构的最终标志。”其实那时候,在李克强的理论体系中,已经具有“城镇化”的概念了。他所提出的“中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之第三元,便是衔接农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之间的农村工业部门。可以说,他的“第三元结构”与“城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味。 那么究竟什么是“城镇化”?具有代表性并符合现实的解释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显然这是个非常笼统的解释,因为它所包含的意义十分宽泛,只能采取这样的定义方式。可以看出,这里并没有指出这个转变过程的具体特征和方式。 而具体来看,城镇化包含了这么几层含义:一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是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三是地域景观的变化;四是城市生活文化的扩撒。注意,这四层含义是逐层推进的一个过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这么一个过程,同时也在迫使原有的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来容纳新转移人口。可以说,这是一个新增人口与城市扩张相互融合的过程。而城市扩张的过程,也就是新的中小城镇形成的过程,“城镇化”故此而来。 目前,从官方数据和切实感受来看,中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2010年,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7亿,城镇化水平由36.22%提高到49.95%。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群、都市圈迅速崛起,现有城市657个,建制镇19410个,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1.27%。可以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积聚”过程基本超速实现了。 李克强在上述论文中称“如果没有人口不断地较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农村工业部门效率低下、技术落后、信息闭塞的特征就不可能根本改变。”在研究人员看来,最近十多年,我们正是一直在做着这种城镇化人口转移在“量”上的积累工作。而未来,更深远的城镇化则将继续推进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也就是要实现“城镇化”的其他几层含义: 1.中小城镇的非农产业将进一步聚集——李克强:“在推动城市化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较大的需求,促使第三产业就业份额和人数稳定上升,从而有利于农村工业部门向现代化的方向演进,使其在发展趋向上更符合结构转换的要求”; 2.固定资产投资将使中小城镇的景观获得完全的改善——李克强:“需要根据农村工业部门趋向于集中分布的产业特点,因势利导,使农村人口顺乎自然地向小城镇集中,并不失时机地进行交通运输等设施的建设,逐步发展中小城市。要促成这一状况的发生与发展,还必须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使户口政策等随之松动”; 3.城市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的传播将从本质上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李克强:“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返回目录 城镇化为什么会被关注? □张雄 可能有些人会奇怪,城镇化提了多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它? 答案是,我们认为这里面可能隐藏着未来十年中国最大投资主题的线索。它是李克强二十余年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如同朱镕基政府开启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温家宝总理狠抓的“三农”改革改变了9亿农民的命运一样,李克强的城镇化理念也有着改变一代人命运的潜力。 在研究人员看来,城镇化的终点将会把市场化引向农村纵深处,这将引导中国从“两来一补”的外贸型经济体往内陆型经济体转型。而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农村、农业还有大片的敏感地带是不存在市场化的。市场化的本质包含市场定价、自由交易两大原则,有交易就有风险,有风险就有利润。如同1998年之前的中国房地产,根本不存在市场化概念,但当开启市场化改革十年之后,就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命运。 从公开的文献中查找李克强的思想源头,比较详尽地阐述了其城镇化理念雏形的恐怕要属其1991年发表的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该论文是其1988—1994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攻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期间的思想结晶,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理论功底、思维严密、学界影响可见一斑。 该文提到的农村工业化正是李克强今天主张的城镇化的雏形,此文认为,中国传统经济中二元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我国不能走从传统农业社会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道路,而必须经历一个农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并存的三元结构时期。 考虑到此文发表于1991年,李克强对该问题的思考和酝酿可能从1988年攻读经济学专业不久之后便已开始了。由此推断,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乡镇企业可能是李克强思想的现实源泉。正如李克强在此论文中写道的:“乡镇企业的崛起形成了中国工业化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它己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主导方面和基本途径,而农村工业化又是中国工业化的关键。中国工业化进程由此出现新的生机,国民经济结构也由此而发生了重大变革。” 但是,众所周知,乡镇企业的发展如昙花一现,这势必会对李克强最初的理论构想造成冲击。而从1998年履新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开始,直至2007年卸任辽宁省委书记之间,长达十年的地方工作经验给了李克强实践和修缮自己理论的机会。 这才有了他在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并提炼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结果。返回目录 城镇化理想与市场化导向 □张雄 李克强担任副总理之后,主抓过保障房和医疗改革,这两件事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那么密切,却是最大的两个民生。而他执政过的河南和辽宁也都是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地区,这恰恰给他积累了如何解决后进地区的发展和民生问题。事实上,他也曾表达过GDP统计数据有水分的想法,并且在辽宁时就最关注用电量和货运量两个数据。 事实上,李克强对片面追求GDP的不满情绪早已萌生。李克强在他1991年的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中就曾批评“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还是在农业生产率很低的条件下发动的,可以说,工业的高速增长是用牺牲农业来实现的”,“中国农村不仅被排斥在工业化进程之外,而且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相对扩大了。” 这个重要的判断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前瞻,而事后也得到了验证并成为社会共识。农村工业化正是他在当时给出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在论文中提到“农村工业从诞生起即可对农业进行‘反哺’”。 而且,李克强在当时就提出了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的相互推动,论文中指出“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及其所促成的农村工业部门自身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将有利于中国农村工业化从‘数量型’过渡到‘质量型’”。到了今年,他的这一理念发展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一脉相承。 今年以来,李克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如“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而且,他还指出了城镇化的工作重点:“要把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棚户区改造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种安排显然与其辽宁工作期间的经验不无关系。事实上,在李克强工作过的河南和辽宁,已经纷纷响应提出了城镇化示范区。河南的中原经济区已是国家战略级别的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而沈阳苏家屯区则是辽宁省级别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但正如李克强所言,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工业化与小农经济的一大区别就是,前者要求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通过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来实现资源高效配置;而后者只需要生产资料自有,以家庭为部门完成生产流程。传统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因此,城镇化其实内涵地就要求将中国农村现有的土地、劳动力、资本三要素解构,使其能够自由组合。而事实上,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农村、农业还有大片的敏感地带是不存在市场化的。前文已经指出,城镇化的终点将会把市场化引向农村纵深处,而李克强也曾指出要“对农村工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的产权体制都有必要进行改革。”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学界对农村产权改革的分歧很大,而且这也是此前改革一直有所回避的领域,这些都意味着改革的阻力将会很大。但我们相信,要达到李克强理想中的城镇化,最终就一定会触及中国目前僵化的农村产权改革,一旦改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地扩散开来,不论结果是好是坏,一代人的命运就将因此改变。返回目录 城镇化将引出系统性转型政策 □柏双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在李克强副总理对十八大报告的解读中,甚至将“改革红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直指城镇化——他提出,“城镇化是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这是最高决策者首次如此直白地表述城镇化的重要性。 而据悉,在2011年初发布的以城镇化为主导目标的“十二五”规划,也是由李克强负责协调起草工作的。在十八大换届前,李克强也多次在内部高级官员会议上表达了对城镇化的高度重视。他称,“尽管城镇化进程中会面对粮食安全、能源资源支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问题和挑战。但这条路是绕不过去的,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种种迹象都显示,城镇化将是李克强未来施政纲领中最重要的改革突破口或者说是主线,未来围绕城镇化所进行的配套政策将层出不穷。 当然,由于过去几年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亲密关系,这也让过去两年多备受煎熬的地产商们充满了憧憬,认为李副总理的表态为楼市新黄金十年指明了方向。 不过,研究人员笃定,这绝对是会错意了。 李副总理明确表示,他所支持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一、要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二、要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三、努力为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农民能够转为市民。 这种明确将城镇化与房地产剥离开,甚至对立起来的表述,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此外,在十八大换届前的9月7日,李克强在中组部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上,也对城镇化有过一番解释。他在指出“城镇人口和非农就业比例是区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很重要、很清晰的界限”的同时,也以拉美国家“失败的城镇化”提出了警告:为什么有的拉美国家城市化率已高达75%—80%,却不叫发达国家而只能叫发展中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出现了城市二元结构,解决不好产业和就业问题,出现了大量贫民窟,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实际上,李副总理所要表达的“城镇化”内涵,与习总书记在十八大后首次亮相时发表的施政讲话是一脉相承的。习总书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一届政府的“奋斗目标”。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则包括了:“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也就是说,李副总理所要推动的“城镇化”并非孤立的城市化率或户籍转换的问题,而是一整套系统性的经济改革策略。 这也意味着,未来房地产业尽管仍有较大空间,但经济地位、产品格局、量价走势、政策手段等都将出现较大变化。新一届政府将高度防范城镇化进程中楼市一家独大和失控的问题。我们认为,新一届政府将力求实现: 第一、楼市可以继续担当经济支柱,壮大规模。但房价必须控制住,至多只能慢涨,小幅下跌也是可以的。保障房占比要进一步扩大。 第二、在城镇化中,必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不能只提供房屋和基建,而必须确保新老市民的收入、保障、就业等趋于缩小而不是扩大。这也就要求东中西部和城乡社保医保统一化、公平化,必须提前进行;户籍改革不能只局限于中小城市,而必须在大中城市也取得突破;充足的、适应于农民知识水平的城市就业岗位和岗位培训等要先行创造。 第三、必须实现城镇化与现代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结构性不足的难题。解决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第四、政府职能必须转变,官员考核体系必须转变。这就要求新政府必须在提高行政效率,依法行政,强化市场自我选择和反腐败方面做出令人信服的成绩。 简而言之,李副总理的“城镇化”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从政治、人事、法律、社会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返回目录 城镇化表明转型决心依旧“保守” □柏双 愿望是美好的,但要顺利落实,显然也并不容易。 必须要指出的是,在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中,也均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但从过去几年的实践看,中央统筹发展城乡经济的美好愿望,在地方执行层面,却大为变味: ●大量所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绿色节能创新示范基地、转型改革实验田等,最后变成了只有房地产项目蓬勃兴起的大工地; ●公权力与特权利益结合下的强拆,以及弱势群体绝望的自焚对抗,愈演愈烈,也让“维稳”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境地; ●房价暴涨与普通大众的收入差异越来越大,作为调控执行者的地方政府暗地里却千方百计维护现有房价走势; ●失地农民一夜暴富后的失业、失德、失价值观,有蔓延的迹象,而随着财富得而复失,却缺乏相应的稳定保障,“新市民”成了新问题; ●城市化中的“嫌贫爱富”,导致农村只剩老弱病残,农业现代化接班人难以为继。大量耕地被占导致粮食安全岌岌可危…… 上述一系列的历史教训说明,即使李副总理赋予了城镇化新的含义,将之提升为包含了衣食住行等系统性转型政策的突破口。但不可否认,房地产仍是城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在李副总理所倡导的“城镇化”中,没有官员问责考核体系的变化、民生社保充足的财力保障、户籍制度的平等化改革、中国科技自主能力的飞速进步、全民创新性文化意识的普遍认同、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的形成等系统性改革作为保障,以及和平稳定的内外部政经环境的配合,则不能排除再次重蹈之前的覆辙,变成房地产一家独大、地方政府陷入更严重的卖地经济怪圈、农村没解决的问题又被转移到城市,甚至可能激化“二元机构”的矛盾,而经济转型将沦为空谈。 但很显然,上述系统性改革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是短期内轻易可以实现的。这对决策者的改革决心、能力、时机把握的考验非常大,困难可想而知: ☆政府在推动城镇化中,是应该减少干预,让资金、人口自发选择,还是强化行政干预?政府的行政力量对城镇化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如果强化行政干预,其实质必然是走“投资+资源消耗”的老路,效率、可持续性会出问题;但要减少行政干预,由于政府是土地这一最重要资源的掌控者,市场化外衣下的寻租空间就可能扩大。 ☆城镇化进程到底是以通过提升中小乡镇的基建和服务业来吸纳农村人口为主?还是以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迁移为主?如果是前者,过去的实践早已证明,并没有多少产业吸纳能力、服务业需求也不大的广大中小城镇,根本难以缩小与大中城市的生活差距;如果是后者,大量高知、年轻的劳动力被从农村筛走后,越来越高龄化的中国农村与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户籍改革也是未来城镇化中必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户籍的“公平化”改革已经喊了十年,但却举步维艰。如果还是只绝限于中小城镇的改革,则如上文所言,既对民众无吸引力,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想要在大中城市户籍改革上获得突破,实现公民权益的均等化,既得利益群体显然不会答应。 ☆更实际的问题是,在目前城市社保资金已经亏空数万亿的情况下,再吸纳大量原本几乎无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会不会加剧社保资金的短缺?让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转为市民与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创新产业转型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最重要的是,李克强自己也承认,中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多。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全球性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我们早已指出,中国外部和平环境和内部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战略机遇期已经关闭。在此背景下,中国要推动李副总理所设想的城镇化,将面临更多经济和非经济层面的干扰。 实际上,李副总理将加速城镇化作为转型突破口,而不是官方天天念叨的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已经说明决策者对转型的信心和决心是比较保守的,并不敢破釜沉舟。意味着官方中期以内(至少是在新政府的第一个5年任期内),还不会或不敢提出“技术立国”的理念,而至少是希望传统产业能够继续扮演经济增长的“部分”重要角色,在此基础上才会寻求技术创新型的增长逐渐扩大占比。 简而言之,将城镇化作为经济转型突破口,反映决策者虽表达了改革姿态,但决心其实相当“谨慎保守”。返回目录 【改革研究】 中国经济改革需要什么样的魄力? □邱林 中央高层换届后,频频释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信号。最近几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深圳等地考察时说,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 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如果用两个字概括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讲话核心,那就是:“改革”;而用四个字概括无疑是:“改革、改革”;若用六个字概括便是:“改革、改革、改革”。 从中央两位领导人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确实已经到了一个很紧要的关头,再用传统的那种老路是走不出来的,必须要吸收一些新的想法、思路,哪怕是跟自己以往所信奉的完全不一样的思路。由于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即“攻坚阶段”,必须打破既得利益格局。 回过头来看,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至今,所创造的财富的确惊人,但分配不公、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问题也愈加显现。因此,在高层大力度推动以改革为新红利的情况下,人们对改革的期待已到峰顶。 尽管20年前,党的十四大即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改革陷于停滞对经济发展的阻力是十分明显的。在这个过程中,改革似乎一时找不到方向,也失去了动力,只是在令人忧心的停滞僵持中,维持着一种暗流涌动的表面“平衡”。然而,正是这种所谓的表面“平衡”,基本耗光了中国的大部分发展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潜力。 近来,82岁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接连主持了两场关于改革的讨论。除了他一以贯之大力倡导的“改革”之外,这位被尊称为“吴市场”的老人嘴边儿,又多了一个被反复提及的词——“顶层设计”。在他看来,党的十八大重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就是顶层设计,就是路径的选择。 所谓顶层设计,涉及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其核心是三点:第一,界定政府与企业的边界,哪些是企业的权利,哪些是政府可以干预或调节的,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公平竞争的问题,其核心是反垄断以及政府不能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第三,谁来监管监管者?好的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的市场经济,任何个人、任何企业和政府(监管者)都必须受法治的规制。 为什么我们的经济改革这么多年不尽如人意,实际上就是没有限制政府的权利,让政府过多干预,市场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有分析认为,当前政府主导存在着三大问题:其一,政府一主导,必然扭曲价格机制、扭曲资源配置;其二,政府一主导,就产生了官商勾结的温床;其三,一定时候形成路径依赖和特殊利益团体。 具体表现在,政府通过强化国企的垄断地位,把民营企业排除在外了,所以依靠垄断,它能够维护一种企业表面的利润,能够维护他们一些利益,而不至于被民营企业的竞争所击垮,所以这个时候,这样一种秩序对他们就最好了。 不久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开了一个座谈会,请来一些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民营企业家对国务院先后颁发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老“36条”并不太感兴趣。他们说,文件很好,但对一些垄断行业,民营企业不愿进入、不敢进入,担心有去无回。 为什么新老“36条”都会停留在纸面执行不下去呢?这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有的铁路、能源、电信等领域,都是所谓的国民经济命脉,都是谁在把握?都是国有经济在掌控。而国有经济其实又都是属于政府的,你要政府去推动这些国有垄断行业放开,这种利益纠葛是很难做的,等于是要你去向自己的亲儿子开刀,是很难下手的。 这就滋生出“强政府、大国企”一类的词。在普通百姓眼里可能还有些陌生,但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的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以及多如牛毛的行政审批,其实根源都在于政府权力过大、政府掌握的资源过多、政府干预市场过度。而这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亟待解决的最深层的问题。 但是,如何“改革”二字只停留在表面,不动真格,“改革”事实上就已经不复存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把改革称作“创造性破坏”。显然,没有打破既有框架的勇气,创造性会毫无意义,对于深陷改革困境中的中国经济来说,若想打破现有格局,必须兼具“创造性”的智慧和“破坏性”的勇气。 纵观世界一些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对于今天中国的改革而言,如何改,怎么改,其实是第二位的问题,关键是有没有责任和魄力,以开放的理念和姿态,打破目前改革的僵局,重新凝聚改革的共识,形成二次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才是最重要的。返回目录 分配改革“最重要建议”因国企反对或被弃 □王伟 据媒体报道,八年前,中国的国家规划人员接受了一项雄心勃勃的任务:拿出缩小中国巨大贫富差距的计划。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遭国企反对 最重要建议被削弱或放弃 这个计划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上台时所做承诺的核心内容,这一承诺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他们的愿景是,更快地提高工人和农民收入,虽然这意味着财富从国有企业转移,以利润缩小为代价提高工资。 如今,在温家宝的推进下,在他的总理任期快结束时,这个计划终于将于本月出台。但参与该计划的研究人员说,在起草了至少半打的草案后,由于国有企业的反对,一些最重要的建议被削弱或彻底放弃了。 他们说,结果就产生了一套泛泛的原则,而不是一个有着具体财富再分配方案的实用路线图。 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员祁京梅说,这个政策的目标是减少企业的收入,将更多的收入分配给劳动者。但垄断企业和国有银行不希望向国家上缴更多的利润供政府进行再分配。 这个计划遇到的问题凸显出新一届领导人将面临的困难,解决这个有可能令经济增长陷入停顿、引发社会动荡的任务将落在他们肩上。 报道称,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需要对抗从现状中获益的精英阶层,需要打击使官员从中渔利的腐败。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经济学家胡永泰(Wing Thye Woo)说,包括他们所称的“隐性”收入在内,中国10%最富有的家庭的收入是10%最贫困家庭的65倍,而非官方估计的23倍。隐性收入指的是未上报的收入,可能包括贪污受贿所得。 中国经济若要重振,就需更多地依靠消费支出,更少地依赖出口和投资,然而收入不平等问题也阻碍了这方面的努力。把更多的钱装入低收入中国人的口袋有助于提振消费支出,而较富裕的中国人则更有可能把额外的收入存起来或进行投资。   限制燃油价格上涨方案遭国有石油公司坚决反对 参与该收入再分配计划的人士说,改革的最大阻力部分来自于中国利润畸高的国企。中国的能源、交通运输、银行和电信等行业都被国企所主导。 参与该项目的一位研究人员说,国家媒体报道过的一个想法是限制国企高管的薪酬,但在最终的报告中却没了这项内容。不过最终报告中可能会加入设置薪酬限额的一些原则。 有些时候,讨论似乎还涉及了一些彼此冲突的目标。一个想法是,限制燃油价格上涨,让普通中国人的出行更便宜。一位研究人员说,这个方案遭到了国有石油公司的坚决反对,因为该方案有可能令这些公司的利润受损。 而这或许并不是唯一的反对理由。让燃油价格在较高的价位运行可以限制路上汽车和公交车的数量,而限量是很多被污染问题所困的中国城市的一个目标。 国企上缴红利约为利润5%到15%不及富裕国家比例一半 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是否要增加公司向国家上缴的税款和红利。很多中国经济学家都辩称,这些资金可用于增加养老金和医保支付,对贫困的农村地区尤为有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中国的国企(很多国企因其垄断或接近垄断的地位而受益)总利润达2,643亿美元。这一额度相当于中国中央政府支出的30%左右。 花旗集团(CitigroupC-1.20%)的经济学家丁爽说,国企目前向国家上缴的红利约为利润的5%到15%,但这部分资金通常都会返还给企业,用于投资或其他目的。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即使15%这一上缴水平,仍不及全球16个富裕国家的国企向国家上缴红利平均比例的一半。 国企因为资金雄厚成了那些想要重振中国经济的人的有吸引力的目标,但也使得这些企业成为变革的大敌。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中国问题专家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国企成了政经两届精英自肥的管道。他指出,国企过去通过为其职工提供住房和医疗卫生服务成了实现收入平等的机构,但随着预算缩水,这一功能已经被放弃。 近来有迹象表明,北京可能要试图动用国企的资金。经与美国协商,今年春天中国曾同意提高国企上缴的红利。实现上述目标的方法之一就是减少国民收入流向国企的比例,将其转移至家庭部门。 几位研究人员说,收入分配计划可能会制定进一步目标,即国民收入流向工人工资的比例。其它原则可能还包括减少贫困人群个人所得税、消除城乡医疗保健等政府服务差异的建议等。此外,可能还要在全国范围内引进财产税制度。 不过,预计这个计划会由负责不同政府职能的部委出台具体措施,如制定税收政策的财政部。此举必将引发新的游说战争。 花旗的经济学家丁爽说,人们希望看到具体的提议和举措,如果只是原则,这个计划将令人失望。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收入分配的专家李实说,改革难就难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矛盾。他说,过去一两年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提高了支付给农民的农产品价格,扩大了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投入,增加了退休金和医疗支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他认为,中国新任领导人将进一步推进改革,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就很难维护社会和经济稳定。 但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分析师陶冬说,如果有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可能也要等到新任领导人第二个五年任期才会出现,因为他们需要时间来积累政治意愿和实力。返回目录 【对华述评】 中国是世界下一个“生锈地带” □美国《福布斯》 辽宁的6个城市最近称,正将废弃工业用地转化为农田。东莞,随着工厂倒闭和当地政府负债累累,这个曾迅猛发展的工厂中心已濒于破产。超越美国成为最大制造国后仅两年,中国就面临长达数十年的去工业化前景,且北京对扭转这种下滑趋势几乎束手无策。 正如中国人所言,“没有不散的宴席。”同时出现的各种趋势正侵蚀中国的竞争优势。 首先,民众的不满已促使政府执行环保规定。其次,由于丧失知识产权的风险大增,外国中小投资者开始撤离。第三,曾被忽略的政治风险已成为一项(阻碍)因素:北京试图利用其庞大的经济影响力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相关国家的企业难免受牵连。第四,市场变动令企业相信,在靠近消费者的地方生产,能占据成本和时效优势。 第五,最重要的是中国劳动大军竞争优势已遭侵蚀。其劳动力规模2010年就已达到顶峰,比官方预测提前了6年。劳动力短缺助推工资上涨。此外,中国工人变得难以驾驭,时常通过罢工和自杀表达不满。 严峻的劳动力问题使工厂转向自动化,但此举正令中国丧失作为世界制造业平台的优势。中国的机器人化生产成本并不低于美国。难怪就在富士康用机器人取代人工之际,苹果公司表示明年将把部分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尽管该声明或具“政治”象征意味,但这的确是更多工厂逃离中国的现实写照。 苹果并非最近唯一宣布“回流”的企业,通用电气正将生产线回迁路易斯维尔,一些中小型制造商也开始返美。 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15年左右,美国7个产业的生产成本将低于中国。同中国同行相比,美国工人生产率更高且罢工的可能性更低。此外,在美国生产还能缩减运输成本和交货时间,美国的能源也便宜得多。返回目录 涉民族事件必须靠法来治 □美国《侨报》 12月3日,湖南省岳阳公安发布微博称,有汉族民众在购买新疆人核桃仁糖果(切糕)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引发斗殴。最终汉民赔偿新疆商贩切糕损失16万。一时之间,切糕立刻红遍了大陆网络。网友戏谑:只有切糕是“硬通货”。尽管岳阳警方两天后承认之前信息模糊造成误解,但是从“切糕”走红一事往深处看,却还有诸多反思之处。 地方政府语焉不详的信息发布,是引起此次公共事件的首要原因。从只说一句“赔偿切糕16万”引发网民持续吐槽,到最近公布消息称“切糕5520斤价值96600元”的令网民若有所悟,事件在信息逐渐清晰中,公众抱怨逐渐消退,地方政府也渐从风口浪尖中走出。 而地方政府在涉及不同民族纠纷时动辄“维稳”的处理思维,又是将一件买卖纠纷坐大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部分维吾尔族小贩卖“切糕”,好奇者打听价钱,要其一块,切下称重,赫然价值不菲,当此之时,不买不行,如此,“切糕党”名声渐起。此番事件原委尚未知,但大致照旧。 警方处理此类案件时,就应当据实处理,涉嫌强买强卖就应据法以办,而不是担心引发“民族问题”,以人治思维偏袒执法息事宁人,最终会演变至真正的“民族问题”,天价切糕案正是如此。新疆本地的社会专家就指出,在新疆此类事件的处理原则是“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把与少数民族有关的事都作为民族问题”。 在大陆民族交流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部门应改变过去只顾偏向少数民族一方的“维稳”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不在发生涉民族案件时手足无措,“反暴力、讲法律、讲秩序”应该成为不论在任何地点处理涉少数民族事件的基本原则。 “切糕事件”从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理解尤待进一步加强。在网民吐槽“切糕党”之际,切糕昂贵的制作材料与复杂的制作过程也被公众认知,如此,当警方公布涉案切糕重量时,人们才晓得物尚有所值,满腹抱怨才得平复。 在政府施以民族政策时,应当注重加强各民族从饮食到风俗等的文化层面交流沟通,让各民族从一份特色小吃,从一种风俗习惯的相互了解开始,达至彼此尊重,互相融合。对于各民族中的个体而言,更应向对方坦诚介绍,杜绝坑蒙拐骗,这样,才能在和平相处中共同发展。返回目录 【国际观察】 全球中产阶级面临“塌陷危机” □张茉楠 曾经是发达国家发展动力的中产阶级正步入“衰落十年”。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收入两级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以及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增强,全球中产阶级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萎缩趋势,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产阶级的冲击最大。 中产崛起曾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占全社会家庭总数的比重都在70%以上。中产阶层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具有强劲的购买力,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 2001—2005年,发达国家平均消费率已达到78.3%,同时,中产阶层的形成,是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产阶层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定器”,对人均GDP向更高阶段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1800年以来,全球中产阶级共出现三次爆炸性增长。第一次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在1820年至1913年期间,全球经济增长从基本停滞发展到大约每年1%的水平。在此期间,全球中产阶级人口从1820年的1.8%增长到1913年的13.2%。在1913年到1950年期间,由于两次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产阶级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低。第二次中产阶级爆炸性增长发生在战后,1950年至1980年期间,中产阶级人口从23.5%增长到32.2%。第三次中产阶级的爆炸性增长发生在1990年之后,从1990年的34.2%,即约为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增长到2006年的50.2%,超过一半世界人口。 然而这种趋势近些年来却发生了逆转。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收入两级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以及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增强,全球中产阶级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萎缩趋势。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不断攀升的失业率以及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全球中产阶级正在面临坍塌的危机,橄榄型社会有向“M型社会”演变的趋势。经济增长的收益流向了富人阶层尤其是富人中的巨富阶层,西方国家都出现了“集体向下沉沦”。 战后,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及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美国社会结构演变主要体现在蓝领工人数量锐减,而白领阶层不断扩大。然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中产阶级面临两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收入增长放缓,资产严重缩水。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自1979年到2009年,美国家庭收入的中数增长了13%,也就是说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增加了。但扣除通胀因素,实际可支配收入反而下降了。研究还显示,美国中产阶级的个人资产比其收入缩水程度更大。自1971年至2011年,中产阶级收入的中位数下降了5%;但同期净资产中位数则由近13万美元下降至9.3万美元,降幅达28%,资产缩水将近三成。而另一方面,美国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结果显示:一、1%的富人拥有财富的40%。二、1%的富人占有国民收入的24%。三、1%的富人占有50%的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而50%的中产只占0.5%。 不断上升的经济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家庭靠负债维持超出其支付能力的生活水平,而80年代以来华尔街不断翻新的金融产品也刺激美国中产阶级选择了高负债、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过去二、三十年来美国经济的景气,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中产阶级靠信贷支撑的过度消费基础之上。全球金融危机给美国中产阶级带来更加沉重的打击,累计失业人数超过800万人,多达200万美国家庭由于无力支付房贷而失去住房。此外,中产阶级面临的困境除了来自经济衰退因素以外,还与联邦和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公共服务投入减少有关。失去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力,美国经济复苏将遥遥无期。 美国的情况同样在欧洲上演。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收入两级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以及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增强,德国中产阶级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萎缩趋势,2010年以收入水平衡量的德国中产阶级群体所占比重已由2000年的62%下降至54%。 法国由于在过去三四十年内法国中产阶层收入上涨速度落后于住房、水电、燃油等物价上涨速度,导致目前中产阶层每月身负的“强制性开支”比重提高,进而使得他们可自由支配资金比重下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强制性开支”包括每月偿还贷款、各种税收、保险、房租等无法缩减的开支。调查结果显示,1979年“强制性开支”平均占法国下层中产阶层月支出的21%,但2010年时这一比例上升至38%。对中产阶层而言,“强制性开支”比例也在这段时间内从20%上升到32%。 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导致欧洲失业率居高不下,家庭资产持续缩水,一路攀升的负债表使西方国家的消费总需求急速下跌,家庭资产的去杠杆化严重影响到欧美等国的负债型消费模式。中产阶层群体的频频告急,让各国政府意识到,这一阶层的危机可能导致经济复苏后继乏力,受到经济长期低迷的威胁。可见,在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中,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越来越多,中间的中产阶级却越来越少,中间层的缺口不断扩大,这样的社会结构必然面临着从倒“U”型向“M”型加速转变的危机。 因此,全球经济如此困顿的背后并非刺激政策不够,而是在于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如果不拯救中产阶级,全球经济就不会有真正的复苏。返回目录 【要情速览】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 明年的经济政策令人关注,中央一号文件也引发猜想。专家表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政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在坚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生产经营形式,但不鼓励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租种农户土地。据了解,调研工作今年年中即已开始,这将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事实上,近期中央层面的会议密集释放出有关“农业经营体制”的政策信号。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家庭经营不仅适合分散经营,也同样适合规模经营。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要因地制宜,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保护农民利益、保护耕地、保护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放在第一位。据了解,针对近年来资本下乡并且大规模租种农民土地存在的问题,中央政策精神的基调是不鼓励甚至限制企业租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在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家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但是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土地,以避免土地出现过多的非粮化和非农化。返回目录 新领导层的反腐有几大“不同寻常” 随着最高决策者将腐败问题提升至“亡党亡国”的高度,并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十八大后,网络上曝光的官员腐败案件突然多了起来。而最新趋势是,引人注目的广东和重庆的反腐风暴,正向全国蔓延。四川、山东、河北、安徽、北京、河南、陕西、湖南等地都先后有高官被纪委调查,倒台官员级别之高、数量之巨、纪检部门反应之快、爆料人士之大胆,均与十八大前有显著区别。其特征表现在:首先,当前的反腐是由最高决策层直接动员、声势浩大、高屋建瓴、全盘布局,而非被动应对腐败案件,或只“就事论事”。从新常委记者见面会及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三天两提反腐”,到审议改进工作作风、为官员廉政设计“八道紧箍咒”,反腐成为新常委执政开局最大亮点。新任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也针对舆论猜测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指出,“我们更希望的是润物细无声,不大搞动静,但是也不能有困难就不做”。表明了中纪委要低调开展工作,但也决心攻坚克难的态度。其二、敢于“打老虎”,而不再是仅仅捉“小虾米”。“厅级和部级以上”高官集中落马,成为十八大后反腐的主要特点之一。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刚刚在十八大上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在汶川地震抢险中表现上佳、一度被认为前途无量的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副部级)被中纪委带走调查。其三,政府对腐败线索的反应明显快于以往,而被查理由,也从重特大经济或权色腐败,扩散到工作作风、形象等相对“较小”的问题。反应迅速——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63小时落马;长期与女主播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的人大代表孙德江,在微博爆料十余小时后,被停止代表资格并免职。其四,网络反腐早不是新鲜事,但十八大后的最新动向是,网络反腐的举报者越来越大胆,不再遮遮掩掩担忧自身安全,“实名举报、公开露面、甚至公然质疑被官方否认的举报案例”,成为潮流。返回目录 11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双双出现下滑 虽然诸多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企稳回升,但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外贸形势依然疲软。数据显示,今年11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双双出现下滑,1-11月进出口额增速仅为5.8%,难以完成年初制定的10%左右的增长目标几成定局。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1793.8亿美元,增长2.9%,从10月份的同比增长11.6%重回个位数;进口1597.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低于前一个月的2.4%;贸易顺差缩窄至196.3亿美元。市场分析普遍认为,11月外贸数据明显低于预期,显示国内外经济未有根本性好转,外需仍不乐观。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胡艳妮表示,从出口来看,当月我国对美出口环比出现下滑,显示美国市场处于库存周期下行期;欧洲方面,虽然欧债危机告一段落,但该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仍不足,短时间内很难恢复需求。同时,1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接连“涨停”,也是出口出现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而从内需看,由于国内经济回暖迹象仍不稳,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低位,使得进口增速也有所放缓。胡艳妮表示,预计12月外贸形势还将延续11月的趋势。数据还显示,钓鱼岛事件也持续影响中日贸易关系。当月,中国对日出口136亿美元,同比下降3.8%;中国从日本进口13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5.1%。返回目录 外媒称中国失业率高于官方数据 据外媒报道,一项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甘犁主办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实际失业率水平比官方数据高出一倍,过去1年农民工失业人数大幅上升,这项针对8,000户家庭的调查显示,今年6月份城镇人口失业率达到8.05%,比官方给出的失业率数据4.1%高出一倍。中国官方失业率水平统计的是登记申请失业福利的城镇居民人数。这种统计方式遗漏了劳动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农民工。甘犁主办的这项调查让学生调查员深入全国普通家庭,希望克服官方数据的问题。中国就业市场似乎仍相对较好地经受住了2012年经济增长放缓的考验。过去1年农民工失业人数增加450万人左右,农民工总失业人数上升到1,000万,但仍远远低于2009年时的2,300万。农民工不能享受城镇居民失业福利,他们失业后一般会重新务农或接受较低的工资。澳洲国立大学的孟昕主导的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农民工工资水平同比升幅从2011年的23%下降至1.7%。甘犁的这项调查也反映了中国隐性的长期失业人口状况,这些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政府关闭数千家亏损国有企业时下岗,从此再也没有找到工作。由于很多人继续从以前供职的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补偿,官方失业数据并不把他们纳入统计。返回目录 中国未来可能在统计领域掀起反腐风暴 虽然经济数据的准确性事关重大,然而,近年来虚假数据事件屡见报端。大到GDP,从2008年开始,中央和地方连续出现地方数据超过中央统计数据的情况;小到村里的鸡鸭,一位村党支部书记曾回忆说:“到年终,要按分配的任务填报。当时,要把1只鸡说成4只鸡,甲鱼一只没有,就上报捕捞了几千斤,生猪出栏170头,上报650头……” 今年3月,国家统计局首次曝光两起数据作假案例,一是重庆永川区干预企业真实独立上报统计数据,二是山西省河津市统计局个别工作人员曾向某些企业发送数据资料,要求企业按给定数据上网报送。对于数据造假现象,国家高度重视。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今年8月中旬开始,国家统计局陆续派出工作组,对地方工业产值以及相关情况进行抽查和调研。未被抽查的省份,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辖区内市县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对本地工业、能源等数据进行自查。返回目录 扩征房产税方向已锁定 对于日前媒体有关“如果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所有住宅开征房产税,预计每年房产税规模约为5000亿元”的报道,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近日表示,目前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的改革方向已经锁定,房产税扩征只是时间问题。贾康表示,此前我国相关地区推出的房地产限购等调控是必须的,但这一调控需要适时调整。他介绍,本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刚刚表示,“认真总结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经验,研究逐步在全国推开”。贾康称,目前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的改革方向应该已经被锁定,下一步必然扩征的方向也是明确的。不过,具体扩征的时间表则属于顶层设计问题,目前尚不好预测。他进一步认为,从现状来看,房产税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而从国民经济中房产调控需要标本兼治来看,以及从中国收入分配需要有效遏制差异扩大来看,房产税改革也是需要推进的。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下一步我国扩征房产税时,考虑到各地居民收入的差异性,税负必须有区别。具体来说,他认为税率和房产税起征点面积,应该实行类似车船税的弹性政策,允许各地间存在差异。而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所有住宅开征房产税,每年征收房产税的规模,则尚难具体估算。另一方面,他认为关于扩征的时间表和扩征地区,以及评估征收方式、争议仲裁方式等扩征的框架性政策,均应类似于个人所得税政策,实行顶层设计,由中央统一决定。针对房产税税款的使用方向,刘尚希解释,房产税作为一个地方税种,将主要供地方政府纳入地方预算后统一调配使用,不具有一些网民提出所谓“专款专用”的性质。返回目录 免责声明: 一、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北京维思德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维思德”)立场无关,仅供会员单位参阅。维思德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以上的信息造成的损失,维思德均不承担责任。 二、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以上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可及时向维思德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维思德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三、凡以任何方式浏览本资料或直接、间接使用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声明的约束。非经维思德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传本资料内容。 说明 我院是一家由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及国内一流科研院所的资深经济专家、管理专家发起成立的专业研究咨询机构,致力于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财经咨询和管理咨询服务。我院现有咨询专家均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中高级职称,并且有在政府部门、国内大中型企业及跨国公司从业的经历,实务操作经验丰富。公司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以及一些国际专业机构及顾问公司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经济要情参考》:每周一向中心会员客户发布。为中心会员客户提供一个观察中国经济情势的窗口,包括有价值的独立分析和判断,旨在帮助会员了解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动态。 咨询订阅电话:010—87766561传真:010—87765309 网址:www.decidea.com.cn邮箱:decidea@126.com
0 个评论
分享 国家级《企业研究》杂志征稿|《企业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最新征稿通知
uisis 2012-7-25 09:54
刊名:企业研究 Corporation Research 主办: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周期:半月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671-8119 CN:22-1053/F、 咨询QQ:571301426 邮发代号:12-98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企业研究 创刊时间:1985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企业研究》杂志是中国首批经济类核心期刊,进过中南海,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曾亲自打电话向吉林省委要过这本杂志。本刊所载的论文中国知网全文收录,题目全都被收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各有关分册的索引部分。近年来,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摘载情况在同类期刊中排名靠前。 《企业研究》杂志主要栏目:专家论坛、热点探讨、经济理论、财政与税务、企业改革与发展、新农村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农问题研究、金融证券、市场营销、财会研究、劳动经济、企业管理、区域经济、管理天地、经贸探索、经济与法、收入与分配、旅游经济、社会保障研究、产业经济、集团经济、城市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法学探析、人文探索、教育视角等。 国家级《企业研究》杂志投稿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tougaoba360 @qq.com (请注明所投刊物) 在线咨询QQ:571301426; 联系电话:18903853543 贺编辑 固定电话:0371-55511140 详情请访问本站网站:(投稿吧论文网) 《企业研究》杂志期刊收录: 1.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2.科技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5.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6.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8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