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邓笑国
1498 14

[其他] 有7万元财富就进入全球中产阶层,为什么中产并不觉得富有和快乐?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粉丝

教授

1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80 个
通用积分
134.0657
学术水平
5 点
热心指数
7 点
信用等级
12 点
经验
3827 点
帖子
492
精华
0
在线时间
5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9-9
最后登录
2024-1-1

邓笑国 发表于 2021-9-14 20:30:4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30论坛币
全球有35亿人月收入不足1200元,地球上有很多月光族。《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中国的中产阶层有2.25亿人,他们是目前全球最焦虑的人。有70万¥的财富就属于全球前10%的富人了,.....但为什么很多中产和富人并不觉得富有和快乐?

最佳答案

lgmedia 查看完整内容

中国的中产阶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焦虑的一个群体。 关于中产阶层的界定一直颇有争议,中产的标准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调查结论显示,年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6万元至50万元,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 所谓的“35岁危机”、“中年油腻”、“财务自由”、学区房、子女教育等问题,无不深深透露出中产阶级的焦虑感。(戳此回顾→只要我跑得够快,焦虑它就追不上我 —— ...
关键词:中产阶层 经济学人 经济学 月光族 月收入
lgmedia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1-9-14 20:30:4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的中产阶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焦虑的一个群体。
关于中产阶层的界定一直颇有争议,中产的标准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调查结论显示,年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6万元至50万元,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
所谓的“35岁危机”、“中年油腻”、“财务自由”、学区房、子女教育等问题,无不深深透露出中产阶级的焦虑感。(戳此回顾→只要我跑得够快,焦虑它就追不上我 ——才怪!)
所谓中产焦虑,是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还是精英们标榜身份的矫情? 我 他们这些又有苟且又有远方的人,到底在焦虑什么?
读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明老师的这篇文章,东方君发现,每个中产家庭的焦虑,都像历届春晚的谢幕曲一样,年年岁岁忧相似,岁岁年年愁相同。
据总结,中产阶级的核心焦虑有二:一是自身收入与财富水平缩水的焦虑,二是自己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的焦虑。然而归根结底,其实都是自己或孩子不能继续实现阶层跃迁,甚至可能面临阶层下滑的焦虑。换言之,当前中产阶级的焦虑感,与中国目前阶层之间流动性的显著下滑关系密切。
我身边的中产阶级朋友们平时都在忙什么呢?我总结了一下,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他们大致在忙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提升自己。例如,不少朋友平常在听喜马拉雅FM与得到App,他们希望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做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不落伍”。又如,很多朋友开始投身于健走与长跑等健身项目。这样做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投身于工作。再如,不少朋友纷纷去上学费昂贵的名校的EMBA课程。这样做不是单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拓展自己的朋友圈”。
第二件事是更好地配置家庭资产。朋友们聚会,讨论得更多的话题往往是房子、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笔者家住在望京,经常在一家较大的咖啡厅工作,已经有五六年。最近几年,邻座咖啡客的谈话焦点已经基本上转换到“私募”“A轮”“估值”“对赌”“退出”的问题上来。虽然自身资产未必很多,但很多朋友都在考虑海外资产配置、全国房产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大宗商品期货等问题。
第三件事是提升孩子的竞争力。第一,让孩子上更好的幼儿园、学前班、小学与中学。由于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这个问题就演化成是否要买学区房,以及如何买到更好的学区房的问题。第二,要将孩子有限的课外时间更加高效地分布到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上,无论是奥数、外语、国学、逻辑,还是音乐、绘画、舞蹈、钢琴,恨不能把孩子塑造成“经天纬地”的全才。第三,不断地给孩子加压,“隔壁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了,“朋友们”的孩子如何如何了。似乎只要孩子不努力,未来就会沦落到难以生存的地步。“当你的孩子在玩耍时,其他孩子正在拼搏”这样的帖子在微信上屡见不鲜,由此造成的结果似乎是孩子们的早熟与早衰。知识面固然广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却下降了。孩子的简历的确丰富了,可孩子独立生活与抗压的能力却下降了。
简言之,中国的中产阶级如此忙活,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孩子,而忙活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害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其中深层次的担忧,似乎是害怕“阶层停滞”甚至“阶层下滑”。
中国当前很大一部分中产阶级,都经历了通过自身努力实现阶层跃迁的过程。举个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一个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当时上大学学费不贵,还有补贴,上大学之时就是家庭减负之日。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如国企、外企或者政府机关,自身完成了从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跃迁(这个过程被很好地形容为“鲤鱼跳龙门”)。与此同时,当时一个人进城,可能会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进城,这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的阶层属性,而且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在这个时期,草根阶层出身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成为城市中的中坚阶层甚至精英阶层。由于阶层之间流动性很强,这个时期的年轻人的焦虑感并不强烈。
然而,过去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的结果是,草根阶层的年轻人转换自己的阶层属性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同样以出身农村家庭的年轻人为例,来讲述时代与社会的变迁。
首先,农村家庭的孩子现在要考上重点大学已经越来越难,原因是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可谓一日千里,越来越大。
其次,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的现实是,学校越差,学费越贵。因此,孩子上大学之时,可能就是家庭举债之日。而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也越来越难,因此大学毕业之时可能就是家庭违约之日。
再次,即使好不容易找了个不错的工作,自己进了城。然而在当前的社会里,一个成功进城的年轻人想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进城,遭遇的压力相当巨大。这样的年轻男,被称为“凤凰男”,是社交媒体上批评的重点,如“嫁人不嫁凤凰男”。然而,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凤凰男”。“凤凰男”的风行意味着,一个有着多位子女的中低收入家庭重点投资某位子女教育的收益率是很高的。而整个社会对于“凤凰男”的鄙视,则意味着中低收入家庭重点投资某位子女教育的积极性将显著下降。
最后,即使一个草根阶层的年轻人成功地转化成了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他的焦虑感非但不会减轻,而且极有可能加剧。例如,他马上会面临购买房产、购买哪儿的房产、借多少钱、从哪儿借钱等重重考验。即使买了房,安顿了下来,成家立业之后又会面临要为子女教育而换房,特别是换学区房的考验。子女教育问题刚解决,通常老人的健康问题又接踵而来。换言之,成为中产阶级之后,自然会面临中产阶级的一大堆困扰。即使那些已经做得非常成功的人,也会由于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做得更成功的人的案例,而不得不继续焦虑、继续拼搏。
总之,笔者在前文中举的例子,其实就是中国阶层间流动性由强转弱的事实。用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出身草根阶层的年轻人,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阶层跃迁的概率明显下降了。试想,一个人通过自己努力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与命运,这个人的焦虑感自然会越来越强。其实,社会上流行的俗语也能反映上述变迁。在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社会上流行“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这说的其实就是通过教育完成阶层跃迁。而当前社会流行“拼爹”的说法,这说的其实就是子女这一代人的阶层属性取决于父母那一代人的阶层属性。
那么,是谁抽掉了从草根阶层向中坚阶层跃迁的“梯子”呢?笔者认为,房地产与教育可能是降低阶层流动性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首先,由于过去十多年间房价飞涨,中国事实上已经形成“有房阶层”与“无房阶层”两个群体,房价飙升是造成过去十多年来财富分配差距加剧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其次,中国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优质初等与中等教育资源的稀缺、优质职业教育的稀缺,也是年轻人完成阶层属性切换的很重要的障碍。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说,对低收入阶层而言,减贫至关重要,那么对中等收入阶层而言,重塑阶层之间的流动性,降低中产阶级的焦虑感,就变得非常重要。
要重塑阶层之间的流动性,至少有三方面的政策需要出台。
第一,通过更加完善的收入再分配机制,避免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这意味着遗产税、房产税、资本红利税等再分配措施亟须出台(当然,中国居民部门整体税负已经在全球位居前列了,征收这些新税种的前提,应该是其他税负的削减)。
第二,通过多种手段来满足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而不要让所有人都去追逐商品房。这就意味着公租房、共享产权、租售同权等尝试需要加快落实并扩大规模。
第三,让草根阶层的民众以较低成本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应通过向民间资本的开放,来提供更多的更优质的初等、中等、高等私立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应将更多政府资源投入公立教育体系,切实降低中低收入阶层家庭享受更高质量公立教育的门槛。

*本文摘选自《前有险滩:全球动荡时代的中国自处之道》,有删减,更多精彩内容请查阅原著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giresse + 6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6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wgq123456789 发表于 2021-9-14 21:48:13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全球中产,但是你看现在的物价,和你身边人收入比对的一个心理效应

使用道具

你看看这个,就明白了。8.21亿人每天吃不饱饭,吃得饱的里面还有1.55亿人吃的是窝窝头,所以,咱们在党的领导下,还是挺幸福的。
2020世界上有8.21亿人每天吃不饱饭。下面介绍一下世界吃不饱饭人口的情况:

1、全世界每天8.21亿人挨饿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了《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因为疫情冲击,今年全世界每天有8.21亿人在挨饿,将有2.5亿人遭受严重饥饿,比19年多出1亿3千万人,世界饥荒人口数额巨大。

2、20年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欧盟日前共同在线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在55个国家和地区中,2020年至少有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比上一年增加约2000万人,达到过去5年最高水平。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giresse + 8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8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观云澜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21-9-15 14:32:0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比上不比下,这是人的特征。平均不平分,这是财富的特征。基于这两点,人很难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刻的幸福,着眼于他人,羡慕他人,学习他人,不断进步,这是人类不断向前的步伐决定的。

人本就是贪婪的,一个人穷是很容易被意识到的,因为生活必需品买不到了。一个人相对富有很难意识到,因为仍旧有难以获得的物品。只有绝对的富有才能被人意识到,因为可以买到绝大部分。但是仍旧有买不到的,比如爱人的心,比如健康等等,所以不知足很常见。望采纳!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giresse + 6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6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飞哥论金 发表于 2021-9-15 16:19:2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首先要加入物价消费指数, 就好比香港和3线城市对比, 香港月薪2万的幸福感肯定不如3线月薪5000的。

还有和周边人的类比, 没有比较没有伤害。

最后要考虑是租房,买房还贷,有房无贷

使用道具

华华工作室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1-9-15 20:46:3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国人的心目中,真正的中产阶层应该是美剧里的场景:绿树成荫、二层小楼、独立车库、修剪整齐的花园、炫酷拉风的轿车、孩子和狗在院子里玩耍打闹、夫妻在屋子准备着下午茶、每逢周末全家开车到野外田园野餐宿营……

但是,中国的中产阶层却远没有如此的悠闲惬意,他们是大城市里所谓的白领,每天享受着让别人羡慕的生活,但是他们却时刻在担心。因为他们的开支繁多,往往24小时背负着的房贷、车贷、父母养老、孩子教育…… 这就造成了普遍的“中产焦虑”现象。

中国名不副实的中产梦

在传统的经济学定位中,中产阶层是社会金字塔的中间部分,“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中产阶层有时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对自己的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在这段定义中,中产阶层的关键在于“有时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衡量的话,中国的中产阶层不免就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

在中国的现实下,消费能力、生活质量、时间支配的能力,这些都在于中产阶层对于社会资源的占有与使用的程度,如果中产阶层对于自己手上社会资源的占有不够多的话,那么相对而言的高工资基本上也就是一种安慰剂而已。



由于经济发展放缓,ZF政策从严,大部分的中产阶层都在从有闲阶级向加班阶级转变,加班的次数越来越多,加班的时长越来越长,而来自于房贷、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生活消费的压力,让大部分的中产阶层会不得不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挤占自己的休闲时间,成为真正的“夹心饼干“。

他们不得不付出自己大量的时间,却只能遥望可望而不及的上层生活财富,为拥有资产的老板们打工,如果蜜蜂一样辛勤创造财富的同时,却不得不承受日趋重大的经济压力,原来休闲惬意的中产阶层不过是一场中产梦而已。

焦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中国的中产阶层表面上生活风光,工资不低,储蓄不错,但是如果仔细问他们,未来的潜在支出并不低,子女的教育,医疗的准备,养老金的储备,子女的结婚,个人职业生涯的培训,以及可能存在的大宗开支(如购车,房屋置换)等等。

这每一笔开支都不会低,有人测算过如果要在一般水平满足中产阶层未来的这些开支的话,那么一个过的压力不大的中产阶层家庭,在还完房贷、车贷等一系列贷款之后,必须要有现金存款在550-650万之间,而这个标准对于当今中国的中产阶层而言恐怕并不轻松。

但是,这些都是一些表象,那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国家刚刚发展起来,对于我们而言所谓的公共社会福利尚未建立,在中国除了最基础的低保以外,大部分的日常支出都是需要家庭来自己承担的。



因此,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往往因为一场大病,或者其他什么意外就会轻易的返贫。而除了医疗之外,子女教育,子女结婚,养老储备也往往耗费了大量的金钱,这让中国的中产阶层们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表面上生活不错,收入不低,但是翻来覆去依然为钱发愁,每天拼命工作,努力加班的原因是不敢停下,因为表面赚的不少,实际上存下的有限,满怀生活的梦想,其实却是社会的脆弱群体。

对于中国而言,一个稳定的中产阶层群体是中国能否启动消费,稳定社会的关键,但是中国需要的不是现在这样的夹心阶层,而是在完善了社会保障之后,真正可以有钱有闲,享受生活,敢于消费的一群人,他们才是中国发展的脊梁与支柱。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giresse + 4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AlexCQE 发表于 2021-9-16 12:05:3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首先,中产的的定义来源于西方,用于非西方国家有适用性问题,且定义本身有歪曲和洗脑的目的。西方很多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和服务西方的white supremacy,人种优越论。因此不能太认真看待。
第二,一个进入西方定义的中产阶层本身并没有和富有快乐有相关性。
所以不觉得富有和快乐才是正常的。

使用道具

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城市的中产 存在差异性, 印度的经济学家把中产定位在每日消费在2到10美元之间,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3到66元,一个月消费400--1980¥就是中产,在印度高级餐厅消费200元,3个服务员伺候一个顾客!  
美国的中产的标准:
1. 年收入达到4万-13.2万
  2. 有房有车
  3. 能够负担孩子的学费直到大学
  4. 能够在父母需要时提供帮助, 虽然美国的老年人有很好的社会福利,不需要孩子的支持,但他们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大笔开支,如护理费用、度假旅行、房屋维修等。
  5. 能够负担起健康的食物。在美国,中产阶层开始追求更健康的饮食,以避免成为美国45%肥胖的其中人。通常你可以一个月购买2-3次有机食品。而不是总吃薯条汉堡。
  6. 养老金和人寿保险 ,美国人花钱最多的地方是住房、第二交通和第三食物。中产必须有能力保障这3点,再有就是 稳定的工作,能够存下钱,学历, 有1-2个孩子,正在为退休储蓄。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giresse + 2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黄达1998 发表于 2021-9-16 22:35:0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欲望的无限很难在现实中得到匹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