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uvwx
2272 57

美国顶级学家:四个反“常识”的洞察,关乎财富更关乎认知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5粉丝

学术权威

5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76 个
通用积分
467.0116
学术水平
404 点
热心指数
558 点
信用等级
256 点
经验
178657 点
帖子
6972
精华
0
在线时间
6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9-2-25
最后登录
2024-10-8

uvwx 发表于 2024-9-22 21:28:5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color=rgba(0, 0, 0, 0.9)]乔治·吉尔德,一个大部分中国人都很陌生的名字。不过,在欧美,他可是鼎鼎大名的未来学家、经济学家,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color=rgba(0, 0, 0, 0.9)]之一。[color=rgba(0, 0, 0, 0.9)]最近,这位美国顶级未来学家又出新书了,国内外大佬纷纷鼎力推荐。因为这本新书不仅颠覆了主流的经济学、政治学等理论,更洞察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演变逻辑。这本书就是[color=var(--weui-LINK)]《后资本主义生活》[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乍一听书名,可能会让普通读者有点懵。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书中提出的四大超级反“常识”的洞察,恰恰是社会与经济剧变的当下与每个人直接相关的东西。简单来说,这四个反“常识”的洞察就是:1.财富就是知识;2.增长就是学习;3.货币就是时间;4.信息就是意外。乍一看起来,恐怕有人会更疑惑了:这是不是全都说反了呀?然而并不是。吉尔德的颠覆之处就在于此,他用更最简洁、最精确的表述,重新定义了那些被奉为主流或进入教科书的观念,让人们看到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真实逻辑,将被颠倒的真相,再次颠倒过来。如果把吉尔德的洞察当成哗众取宠,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让我们简单转译一下,也许你就会豁然开朗:1.财富的本质是知识;2.增长的动力是学习;3.货币是固定的、标准化的时间,时间才是最稀缺的货币;4.已知事件之外的信息才有价值,管控遮蔽了信息的价值。

围绕这四个真相,吉尔德在[color=var(--weui-LINK)]《后资本主义生活》一书中,用一系列真实数据和理论推导,重新探讨了财富、增长、认知、社会运行逻辑等话题,给出了几乎全部反“常识”的观点,而这些恰恰是经济社会剧变的当下,与每个人直接相关的东西。

▌揭开财富的真相,破除“唯物主义迷信”经济学中所谓的“唯物主义迷信”,就是将财富等同于稀缺的“物”。这是主流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起点,即使最伟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没有看清这一点。这种迷信,把经济学变成了一种分配稀缺资源的计划,把政治变成了强制执行这种分配的机器,把战争变成了延续这种分配的游戏。吉尔德站在信息论的全新视角上,破除了曾造成巨大经济灾难的“唯物主义迷信”。他在[color=var(--weui-LINK)]《后资本主义生活》
一书中指出,财富的本质不是稀缺物质,而是知识。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只能从他所知道的东西中获利

比如:与地大物博的中国相比,日本这个岛国的自然资源非常匮乏,但在此前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即便到了现在,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一梯队的经济强国。因为,日本经济靠的不是稀缺资源,而是更接近创新和增长本质的新知识。

▌找到增长的秘密,走出经济理论的误区
以往的经济理论往往存在许多误区,有时即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难以避免。比如,罗纳德·科斯就认为,只要运营成本足够便宜、足够高效,公司就会继续增长。这种错误的理论,误导了几代经济学家。吉尔德根据批判理性主义创始人卡尔·波普尔的理论,否定了科斯的理论,找到了企业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吉尔德在书中写道:“如果财富就是知识,那么增长就是学习。学习是经济增长的最佳定义。

大道至简,答案越是简单,就越容易被忽视。在经济越来越动荡的年代,吉尔德的这个简单答案,其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试想一下,当下任何一家公司,如果仅仅追求效率的提高,或稍微改进现有的事物,要实现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学习新技能、获取新知识,才能获得新的财富。

▌拆穿“应急主义”的谎言,重申人类的价值随着全球化的兴起,资本主义的批评者找到了资本主义新的受害者,即地球本身。这种观点认为,不仅资本家,所有的商人、垄断者、犹太人,乃至人类自身,都是地球的祸根。从马尔萨斯到罗素,再到现在的左翼学者,无不将人口视为一种灾难,为了应付这一“燃眉之急”,他们甚至不惜建议采用灭霸的策略,试图直接让地球人口减半。吉尔德总结了真实的数据,证明了以上这种观点是多么荒谬。他在[color=var(--weui-LINK)]《后资本主义生活》一书举例说,美国普通人近30多年来的时间成本都在下降,也就是用更少的时间可以换到更多的物质。这样的情况也普遍发生在世界各地。这证明过去30多年来的人口增长,不仅没有造成饥荒,反而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吉尔德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们不是资源的负担,而是最终的资源,唯一有意义的稀缺就是人的生命。吉尔德用不可否认的事实证明:人类积累财富的方式,不是从地球上偷取资源,而是通过再生这些资源,通过增加人类的知识储备,是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增长和财富。


[color=rgba(0, 0, 0, 0.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尔·波普尔 经济学奖得主 罗纳德·科斯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bjy1285582 + 10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hhj-1 发表于 2024-9-23 09:43:2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1. 再到现在的左翼学者,无不将人口视为一种灾难
复制代码
他们唯一不讲的是:他们自己干吗不就是一种灾害?他们嫌人多,但是只要他们承认自己还是人干吗不嫌自己也是多之中之一?

使用道具

qf20089 发表于 2024-9-23 10:06:4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数据时代,的确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推翻过去数百、数千代人的认知,重新认知自己周围的一切!

使用道具

qf20089 发表于 2024-9-23 10:50:33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hhj-1 发表于 2024-9-23 09:43
他们唯一不讲的是:他们自己干吗不就是一种灾害?他们嫌人多,但是只要他们承认自己还是人干吗不嫌自己也是 ...
人类嫌弃自己,也是自然淘汰法中的一种:因为人类太【万能】了!

使用道具

hhj-1 发表于 2024-9-23 11:41:1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qf20089 发表于 2024-9-23 10:06
大数据时代,的确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推翻过去数百、数千代人的认知,重新认知自己周围的一切! ...
看到40年代它们曾经所讲的“数据”更令人惊喜

使用道具

合理性分析 发表于 2024-9-23 14:55: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qf20089 发表于 2024-9-23 10:50
人类嫌弃自己,也是自然淘汰法中的一种:因为人类太【万能】了!
别人可以被淘汰,他们一伙是不可淘汰的,呵呵

使用道具

gxg 发表于 2024-9-23 15:42: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uvwx 发表于 2024-9-22 21:28
乔治·吉尔德,一个大部分中国人都很陌生的名字。不过,在欧美,他可是鼎鼎大名的未来学家、经济学家,被誉 ...
一言以蔽之:脑力劳动价值论。

使用道具

uandi 发表于 2024-9-23 19:48:1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他漏了一个关键要素。
知识只能贩卖赚钱,例如教授教书。
专业人员运用已知的专业知识去赚钱。
财富的本质是创新,发明新事物令到使用者享受更高使用价值。
瓦特发明蒸汽机,才有火车和工业时代。
俄使用电子管也算专业,但英美却发展半导体。然后发明集成电路到现在的芯片。
俄继续使用电子管注定输,因为体积和电耗全输给半导体和芯片。
有很多著名教授。乔布斯不是,马斯克也不是。
他们创造的企业却成为世界最富有的企业。

使用道具

uvwx 发表于 2024-9-23 20:16:5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gxg 发表于 2024-9-23 15:42
一言以蔽之:脑力劳动价值论。
算是脑力劳动价值论了,

使用道具

uvwx 发表于 2024-9-23 20:20:1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hhj-1 发表于 2024-9-23 09:43
他们唯一不讲的是:他们自己干吗不就是一种灾害?他们嫌人多,但是只要他们承认自己还是人干吗不嫌自己也是 ...
人们不是资源的负担,而是最终的资源,唯一有意义的稀缺就是人的生命。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0-9 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