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小黛
1856 1

[财经时事] 经济过热“火源”未灭 2004宏观调控可能重演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7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97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921 点
帖子
214
精华
0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6
最后登录
2012-12-1

小黛 发表于 2005-3-31 19:30: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经济过热“火源”未灭  2004宏观调控可能重演     “两年前我按银行的利息贷款买了房,怎么在还贷的过程中,利息说涨就涨……”、“我们这样只买一套房子自己住的双职工家庭都快撑不住了,交不起按揭了……”      2005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公告引起了千百万普通购房者的抱怨。在公告中,央行宣布调整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次日后,5年以上长期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至少上升了0.2个百分点。      在提高住房贷款利率的同时,央行还规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很显然,这两项调整将不同程度地提高居民的购房成本。      另一方面,央行调低了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把现行年利率1.62%下调至0.99%。超额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超出法定准备金的款项。降低其利率,将有利于各大商业银行把它们从央行调出,投放到信贷市场上。      因此,经济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有保有压”的调整。央行的意图是:既要抑制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又要避免信贷紧缩,对经济整体造成负面冲击。      [宏观调控风声再紧]      对于央行的决策,宏观经济专家赵晓的评价颇高。他向《中国企业家》表示,央行在提高房贷利率的同时又考虑到信贷紧缩的危险,是一次“很聪明”的调整。      此前,赵晓曾多次警告,宏观调控要避免一味地猛打猛冲,以免断送这一轮经济增长的大好趋势。2005年1月,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赵晓指出,当前的信贷政策已经偏紧,如果继续实行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的经济形势可能出现逆转。社科院经济研究员何帆、安邦集团首席分析师陈功等人也持类似观点。      但来自宏观调控主管部门的声音却截然相反。      2005年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学习时报》上撰文称,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如果稍有放松,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      3月7日,在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马凯再次强调,“投资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针对“政府几年不上电厂”导致电力紧缺的批评,他反驳道,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缺电的基本原因是电力供给的增长赶不上电力需求的增长。“宏观调控在新一年里仍然丝毫不能放松。”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宏观调控“决不能半途而废”,再次表明了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倾向和判断。      同时,政府对房地产价格上涨也高度关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全年,新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4.4%,其中住宅上涨了15.2%,远高于其他各类物价指数的涨幅。另据统计,截至2005年2月末,商业银行发放的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16508亿元,占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23%。      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5年“将重点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国务院副总理...也在参加分组讨论时说,要注意投资性购房的情况,警惕出现房地产泡沫。      几乎同一时间,一篇署名为“许小年”、标题为《走入迷途的中国房价》、出处为香港《明报》的文章出现在互联网上,并开始广泛流传。作者指出,中国出现了明显的全局性房地产泡沫,“泡沫破灭越早,对整体经济的冲击越小。”一时间,关于房地产泡沫的争论在互联网上达到了新的高潮。      2005年3月16日,央行终于出台了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房贷新政”。      [屡压不止的“投资冲动”]      对于央行的“房贷新政”,很多经济专家认为,这很可能只是政府今年即将出台的诸多抑制投资过热措施的第一步。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说,央行将密切关注这次政策的效果,不排除进一步提高住房贷款利率的可能。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也向《中国企业家》表示,如果央行的利率调控无法达到目标,政府完全可能推出其他的政策措施。      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1~2月,中国的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长了16.9%。另据央行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了27%,“仍然是在高位运行”。      这种状况让人想起2004年宏观调控的情景。“中国工业产值在去年1至2月增长19.4%,增幅之巨是促使政府宣布中国经济过热的首要原因。”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罗奇3月18日在北京的一次发言中回顾。根据他的看法,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已经出现了2004年的苗头。      2004年2月,为了给经济降温,中国央行和其他政府部门开始出台一系列层层加码的紧缩措施,直到2004年5月,政府宣布宏观调控初见成效。此后半年多,宏观调控形势发生变化,舆论认为,宏观调控由“暴风骤雨”变为“和风细雨”,并向市场化手段回归。      然而,到了2004年底,国家统计局和发改委的领导开始越来越多地谈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据发改委主任马凯介绍,2004年前11个月,我国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在建规模达12.8万亿元,同比增长30.2%;新开工项目13万多个,比2003年同期增加8846个;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预计达20万亿元,“各方面投资冲动还很强烈。”      [“火源”何在?]      在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政府的某些方式被外界认为行政干预色彩过重,以至于有人担心用药过猛,损害正常的经济增长。但事隔半年之后,各方经济主体的投资热情不但没有被“挫伤”,反而再次高涨,原因何在?      2005年1月,经济学家林毅夫在一次谈话中表示,投资反弹的根源在于银行的微观行为。他认为,2004年初投资过热的原因是银行的考核指标从降低呆坏帐的绝对量、贷款终身责任制变成降低呆坏帐的比例,从而导致银行产生了“做大分母”的冲动,放松了贷款的审批。根据他的看法,如果银行的微观行为不改善,各方的投资冲动就不会消除。      而更多的经济学家则把投资过热归咎于土地和资金的非市场化。      “在中国,地价不反映土地资源的稀缺,不反映供求状况。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是投资很容易过热的头号原因。”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他还表示,由于资金的价格受到管制,导致实际利率较低,也是投资冲动得不到遏制的重要原因。      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张曙光教授也指出,在房地产热潮中,政府是主导。“政府从事的完全是无风险的套利,低价从老百姓那儿把地拿过来,高价卖给开发商,而且是一次付清,以至于很多地方这一任的官员把下一任的地都批出去了”。所以他认为,这是一个体制问题、政府行为问题。      “体制问题和生产要素非市场化问题的确存在,但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不能用来解释2003年才开始出现的投资热潮。”高盛经济学家梁红向《中国企业家》表达了不同看法。至于林毅夫所说的银行考核变动问题,梁红指出,如果没有相应的投资需求,无论银行如何急于放贷,也未必有足够的贷款对象,这一点在1998年前后的通缩环境中已经体现得很充分。      梁红坚持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才是这一轮投资过热的根本原因。她指出,在一个汇率被低估而且比较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它的一切资产都会相对贬值,因此必然导致大量的外部资金流入购买——这种情况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国家中已经出现过,其结果就是经济过热,“尤其是房地产热”。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当局要么被迫提高利率,要么产生通货膨胀,要么靠行政手段强行降温。“但无论如何,”她强调,“如果不调整汇率,经济过热的驱动力就会一直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宏观调控 经济过热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东南亚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 经济过热 火源

ljlyr 发表于 2005-4-3 11:34: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想,还应该补充一个原因:经济学家的争论对04年宏观调控效果的抵消。宏观调控伊始,即有学者反对的声音,有的是反对一刀切做法的“不正确性”,有的是担心引起大起大落,有的是担心“寒了投资者的心”影响以后的发展,等等。这中间,有的是真的从全局考虑,有的是从地方利益考虑,有的为中央着想,有的为地方着想,有的为民营资本说话,不论是“御用学者”还是“民用学者”(不考虑他们本身的真实背景,只看他们言论是代表哪方利益),都讲着“正义高尚”的话语。结果真正怀有公心的人和怀有鬼胎的人中都有人做出了同样的事——呼吁宏观调控的放缓或停止或减弱。这应该成了一股较大的力量。使得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如以前那样发挥自如(当然以前的虽应用自如,但因手段单一或效果反不好,而现在却是好的和不好的效果都不能像以前那样发挥出来了)。这使得一些人认为宏观调控不那么“可怕”了或者“不过是一阵风”,这种抗药性的免疫想法使得投资者敢于在一次宏观调控后马上“反扑”。——这样或许恐怕得下更猛的药才能使宏观调控的权威性有效一阵子。

代表不同利益的声音都变得强大起来了。说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民用学者”和“御用学者”一样,并不具有必然的正确性,而且良莠不齐。“御用学者”不见得总是正确,“民用学者”也未必就一定站在“御用”的对立面,也未必代表着“更正确”。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权利归发表者本人所有,仅供个人浏览或收藏,欢迎评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你可以不同意我说的每一句话,但你必须誓死捍卫我说话的权利!…………呵呵,呵呵,好像是这么说地 ——怀念偶地百合,百合就又开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