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uan79101
9454 24

[学科前沿]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畴析分(转) [推广有奖]

11
yuan79101 发表于 2016-1-23 07:58:35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基于以上分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不能因为哲学价值范畴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其应当涵盖和囊括任何具体的价值现象或价值关系,从而错误地将哲学中的价值范畴和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畴看成是属种关系。须知,普遍性是对同类事物的抽象,如果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也就谈不上共性的抽象了。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是对主客体间需要与满足效用关系的抽象,而不是其他任何一种关系的抽象。例如,经济领域中某项活动是否具有效益,这就属于哲学意义上价值关系的具体情况;而同样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价值概念,如果特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非商品对人而言的效用性,就不宜理解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关系了。

使用道具

12
yuan79101 发表于 2016-1-23 10:39:02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三、政治经济学中“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及关系辨析
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畴进行了基本析分之后,我们还不得不对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对偶性范畴的关系作一个补充说明。这是因为,不仅这对偶性范畴与上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有所牵连,因此二者的关系必须要得到澄清;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对二者关系的澄清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完整、彻底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中价值范畴的关系。为此,必须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马克思为什么使用了“价值”和“使用价值”这对概念,而不是“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来指称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这对概念是什么关系?以及这两者及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的关系又作何理解?
可以说,马克思之所以使用“价值”和“使用价值”这对概念,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来指称商品的二因素,是他对商品属性及本质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
在《资本论》第一卷《商品》一章中,马克思先是从商品的自然形式上指出商品具有两重性的特点:一方面,任何商品都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或效用,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任何商品还是一种能够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东西,这就是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则是使用价值的社会表达形式,任何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接着,马克思又指出:“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22],而这个量的关系或比例是通过将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化约成一种“共同的东西”,然后各自代表这种“共同东西”的多量或少量来确定的。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这个“共同东西”就是商品的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可见,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必然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而价值则是决定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价值才是商品最本质的构成要素。这样,马克思就通过对交换价值的分析进一步深入到商品内在的、最本质的要素——价值的分析,从而最终将“使用价值”和“价值”确定为商品的二个因素,体现出“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个环节依次递进的思维逻辑。正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我分析商品,并且最先是在它所表现的形式上加以分析。在这里我发现,一方面,商品按其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从这个观点来看,它本身就是‘交换价值’。对后者的进一步分析向我表明,交换价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的‘表现形式’,独立的表达方式,而后我就来分析价值。” [23]可以看出,马克思从分析“商品的两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向分析“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转换,是一个由表及里、从外到内的不断深化过程。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曾在《资本论》第二版的《商品》一章中做出过明确说明,他说:“在本章的开头,我们曾经依照通常的说法,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严格说来,这是不对的。商品是使用价值或使用物品和‘价值’。”[24]后来,马克思针对瓦格纳歪曲自己有关商品价值分析的错误观点,更为详尽地指出:“我不是把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把它们当做‘价值’这个抽象分裂成的两个对立物,而是把劳动产品的具体社会形式分为这两者;‘商品’,一方面是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不是交换价值,因为单是表现形式不构成其本身的内容。”[2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价值”和“使用价值”表征了商品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因此从概念内涵上看二者显然应该呈不相容的并列关系。然而从构词结构看,“价值”是一个并列式的合成词,也是一个独立的单词;而“使用价值”则是“属+种差”(即“价值+使用”)的结构模式,因此从形式逻辑上人们很容易将“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概念判定为属种关系,即“价值”是属概念,“使用价值”是种概念。那么,对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应作何解释呢?实际上,从语言学角度说,汉语中某一个单词与以这一单词为要素构成的词组之间,或者在西文中某一个单词与以这一单词为词根构成的复合词或词组之间,并不必然存在属种关系。就像经济学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概念一样,它们之间就不存在属种关系,而是逻辑上的并列关系。与这两个概念相对应的德文“wert”与“gerbrauchswert”,法文“valeur”与“valeur d'utilisation”,英文“value”与“use-value”也都是这种情况。正如马克思所说:“使用价值不起其对立物‘价值’的作用,除了‘价值’一词在‘使用价值’这一名称里出现以外,价值同使用价值毫无共同之点。”[26]虽然“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概念中都包含有“价值”一词,但二者中“价值”一词的内涵是不同的,前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指物化于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后者则是哲学意义上的,指商品可以被人使用并满足其需要的具体价值关系。“价值”和“使用价值”各有侧重地揭示了商品的两个构成因素,因此可以作为逻辑上并列的两个概念加以使用。由此看来,包括《资本论》及其手稿在内的中译本中“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词的翻译和使用基本上遵照了外文文本的原意,是客观的、严谨的。但问题是,我们在汉语语词的使用中,有时习惯于将某一个单词与以这一单词为要素构成的偏正词组之间看作属种关系,而不是交叉或并列等其他关系,因而就容易导致对二者间概念关系的疑惑和误读。质言之,作为描述商品二因素的偶性范畴“价值”和“使用价值”,从其概念内涵来看属于并列关系毋庸置疑,但从词语的构词形式来看却是属种关系,二者并不一致。因此,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或可考虑使用构成形式上具有并列关系的两个词语来描述商品的二个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除了“使用价值”这一概念是在哲学价值意义上使用的以外,其他一系列以“价值”一词为要素构成的词组,如交换价值、价值量、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价值形式、价值规律、价值尺度、价值增殖……,其中的“价值”一词的内涵都是经济学而不是哲学意义上的。

使用道具

13
yuan79101 发表于 2016-1-23 10:40:39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四、结语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概念是对一切具体价值现象的抽象和概括,而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现的仅是商品的具体价值属性,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任何一个概念的内涵都应该是确定不变的,因此不论是哲学还是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都应该是一致的、统一的,不应该制造两个“价值”概念。应该说,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是保证其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但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畴,不仅界定角度及概念的功能定位不同,而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学科内涵和话语系统。因此,不能由于担心对二者的界分会破坏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而硬把这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中的价值范畴关联起来,甚至是等同视之,这恰恰是有碍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理解的。当然,不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价值范畴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畴,尽管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作为各自学科领域的核心范畴又都是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块完整的“整钢”之中的。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1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4]这一观点最早是郝晓光在1986年《江汉论坛》第12期发表的《对所谓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一文提出的,因该文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概念进行了否证,因而在哲学界引起了一场关于普遍价值概念的热烈讨论和争辩。可参见:郝晓光.对所谓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J].江汉论坛,1986,(12):23-2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5.
[8]学者们对哲学“价值”概念的理解不尽一致,有的学者主张从客体之于主体的意义关系角度来界定价值概念,有的主张从“需要——满足”模式界定价值概念,有的主张从有用性、效用性界定价值概念,有的主张以合目的性作来界定价值概念,还有的从人类的生存发展角度界定价值概念,等等,不一而足。尽管人们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辩迄今仍未停歇,但大多数学者对于“从主客体需要与满足的对象性关系”来界定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还是表示认同的。尽管在具体理解上仍有不同,但无一不是在人与外部世界关系这样一个基本场域中来解读价值范畴的,本质上并没有脱离马克思对哲学价值范畴的理解范式。
[9][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5.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8.
[1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1.
[1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1.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
[1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5.
[1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6.
[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1.
[17]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634.
[18]夏征农,陈至立.辞海(普及本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826.
[19]潘再平.新汉德词典(第3版)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522.
[20][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M].石孝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955.
[21]陈振尧.新世纪法汉大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731-2732.
[2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9.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12.
[2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6.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12.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13.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原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使用道具

14
yuan79101 发表于 2016-8-25 09:10:02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懂的可以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15
266819 发表于 2016-8-25 14:51: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作者下了功夫的好文

使用道具

16
266819 发表于 2016-8-25 14:52: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所论述的价值是不是仅限于商品而言?

使用道具

17
yuan79101 发表于 2016-8-25 17:05:00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66819 发表于 2016-8-25 14:52
马克思所论述的价值是不是仅限于商品而言?
资本论中的价值应该是限商品而言,但使用价值不是。

使用道具

18
yuan79101 发表于 2016-8-25 19:20:02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学习。

使用道具

19
yuan79101 发表于 2016-8-31 11:28:14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一下吧。

使用道具

20
yuan79101 发表于 2016-8-31 18:33:35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懂的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