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uaiguai
3336 6

[学术治理与讨论] 科学为什么如此浮夸——中国科学界的急功近利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贵宾

落入凡间的精灵

学科带头人

2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83967 个
通用积分
2.3041
学术水平
18 点
热心指数
28 点
信用等级
13 点
经验
4244 点
帖子
403
精华
7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24
最后登录
2017-7-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弥漫在中国科学界的浮躁之风表明,中国的科学家还缺乏科学的自由空间   吴瑞,美国康乃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教授,选取2000年为一个样本,做出如下估算——该年中国大陆生物学家的数量、ZF资助的生物学实验室数量、以及在此领域发表的论文总数,与美国同类数据比较,结果大致相近;但是,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发表的具有国际水准且较高影响力的论文,却不到美国学者的4%。   现实情况是,中国学者的绝大多数论文发表在国内杂志上,只有极少数发表在具有高影响力的国际杂志上。   科学家的“人头税”   “给你钱,就得在一定时间内出成果”,这是中国科学界的一种习惯心理和做法。   “我们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罗跃嘉说。他研究的是人的意识问题,属于基础科学。   罗跃嘉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申请到的基金是500万元,10个课题组在3个方向上做,要求是必须在3年内完成3篇论文。现在他们已经发表了3篇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美国科学月报》上,但实际上这些论文是由于有先前延续下来的工作基础,因此完成得比较顺利。   最近罗的小组又争取到1000万元基金,要在2到3年内完成课题,成员们都觉得时间非常紧迫。“实际上,真正要得到有价值的成果,需要长时间地积累。”罗跃嘉说。   中国国家天文台的著名天文学家李竞对此感慨颇多——科研室一年完成多少任务量都有具体数目;每个研究人员一年必须完成多少篇文章,也是有要求的,“我得拼命完成指标,整天为发表文章着急。”   李竞把这形容为科学家的“人头税”,“科学人头税”的直接后果是,大家都竞相去做马上能出成果的项目,甚至以大化小,把一篇研究论文拆成好几篇发表。   “这种行为在各种学报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李竞说。在天文领域内,有相当多的题目是旱涝保收的,天上有那么多星星,观察一个就能出成果,但这种成果水平是有的,却远远谈不上高质量,离创新就更远了。很多科学家就这样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这类平庸的、重复性的工作中去。   科学为什么如此浮夸   中科院微生物所教授周培瑾介绍,在SARS肆虐期间,一些科学家曾经夸口自己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研制出疫苗或药物。这完全有悖科学规律,但他们不这么做,可能就争取不到研究经费。   “基金的申请、评级、评职称,都要跟论文发表数量、‘出成果’的速度挂钩,还要跟各种奖励挂钩,”中科院院士、中国“虚拟人”研究的学术带头人钟世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这种政策导向使相当一部分年轻的学者有了急功近利的毛病。“现在到处都在抢基金、抢评奖、抢学术团体的名誉地位。但其实一个科学家一辈子有一两个有方向的、规律性的科研成果就很不错了。”钟世镇还认为,科学浮躁之风盛行,一些新闻媒体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以自己研究的领域为例:数字化虚拟人,就是用计算机技术来研究人,现在这个项目还是刚刚开始研究,但是新闻煤体频繁炒作后,如同工作已经完成了一样。新闻发布会上,不少媒体一报道就是5个“国际上的领先。   “不顾客观实际的评价,自己拔高自己,媒体也帮着拔高,这都不是好现象——但他们这样做,却可以帮助自己获取基金。”   这种争功夺利的做法,还滋生了另一种现象:学术团体各立山头,缺乏合作,造成科研人力、物力的重复性浪费。   诺贝尔奖不是安排出来的   科学需要规划研究的大方向,但过于细致的“规划”和“安排”,是急功近利的另一种表现。   “国内喜欢组织大项目,对基金的运用管理非常仔细,你要说出你的基本路线、实验方法、研究步骤等等。”罗跃嘉对此提出异议:“这种做法,我个人认为还是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和科学规律不一致。”   “上世纪末,国家安排了当时认为是精英、能出成果的一批人,叫做‘二十一世纪人才’,政策优惠、基金优惠、物质优惠,但是不是这些人都变成了学科带头人呢?我不敢说是全盘失败,但我认识不少人,当年曾是其中一员,现在却没有什么作为。”李竞说,以人为的政策倾斜催生世界水平的成果,这种手段已经用了几十年了,现在应该坐下来检讨。   相比之下,国外也有“规划”,但只是确定研究的大方向;更注重的是科学家个人的发挥。   “他们只要觉得你有能力就把钱给你,怎么做是科学家个人的事情。”罗跃嘉说。而科学史上的很多重大发现,都出自于科学家在个人兴趣方面的研究。   “科学,不是你要我做什么我就能做得出来,你不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不出来。诺贝尔奖就不是规划出来的。”中科院微生物所教授周培瑾遗憾地说,中国的科学家还缺乏科学的自由空间。   (文/刘溜 钱丽花)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4-04-12/26/424308.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急功近利 科学界 学科带头人 分子生物学 发表的论文 中国 科学界 急功近利

[img][/img]
沙发
leabai 发表于 2005-1-11 21: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中国科学家的外语水平有限,外国科学家的中文水平有限,沟通不容易。

2、保密。从我参加过的全国学会的学术年会来看,专家们真正的发明文章是不会发表的,更不会拿到网络的论坛里去讨论。

3、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与文科类学科不同,需要大批的原材料和高级设备,目前,甚至国内的一些著名大学的设备都老掉牙了,还谈什么高水平成果。

4、工业技术也不一样,要求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水平和能力。国内的相当数量的教授也只有书本知识,实践就谈不上了,纸上谈兵,设计出来的产品难以实际生产,难以形成和转化成生产力。培养出来的博士生连基本的动手能力和经验都没有,到了企业也不敢开发产品,怕人笑话,也只有被企业家们当成身边的花瓶了。说几句容易,做起来就不容易了,能做得成功就更不容易了。

呵呵,说几句真话,希望大家不要向我扔鸡蛋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 21:30:40编辑过]

李志刚: leabai@126.com

使用道具

藤椅
xg1984103 发表于 2005-1-13 13: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办法,好像整个社会都进入了功利主义的时代。

现在很多人发表文章,完全是为了评职称。

使用道具

板凳
wyjanewy 发表于 2005-1-16 22: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唉,可悲啊

使用道具

报纸
黄鹤 发表于 2005-3-13 15:1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整个社会都这样,急功利近的,学术界能不受影响么?国家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少得可怜,巴不得投了钱就有产出,殊不知没有基础研究的发展,应用学科就只是空中楼阁。

使用道具

地板
兽兽 发表于 2005-3-22 13: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办法啊。这是制度的问题。哪个高校不规定一年要发多少文章,老师也没办法啊,不然就得下岗啊/。这就中国没几个好大学的缘故吧/。哈哈

使用道具

7
ren 发表于 2005-3-22 22:3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当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时,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点都无能为力的,这是决定计划经济失败的根本原因。

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是两个最有可能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领域,任何计划的残余思想和管理方式都会对这两大行业的正常发展有害。其中的相关制度设计与改革也可能是最值得研究的领域。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