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金戈一杰
1113 0

[财经时事] 印度创业精神强于中国 [推广有奖]

  • 2关注
  • 15粉丝

VIP

旗手标杆

院士

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581233 个
通用积分
8016.1426
学术水平
100 点
热心指数
138 点
信用等级
63 点
经验
23885 点
帖子
2669
精华
0
在线时间
6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4
最后登录
2021-12-2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乔治·索罗斯2006年12月前往印度进行图书宣传。我代表CNBC-TV18频道对他进行了采访。CNBC-TV18是我在2000年创建的印度主要财经新闻频道。在采访结束后,我问他:“乔治,印度与中国相比,你觉得最大的优势在哪里?”索罗斯沉思片刻后说道:“创业精神。”说完,他顿了顿:“你们的企业家缔造了世界级的企业,而我在中国没有看到这种现象。”

说起利用创业精神,印度或许比中国做得更好一些。毛时代的文化大革命扼杀了后者的创业活力。哈佛商学院印度籍教授塔伦·卡纳(Tarun Khanna)在研究中印创业精神方面做了出色的工作。他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创业精神被彻底抹去。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那时的中国清除了知识分子、人力资本、私人企业等所有东西。”

中国严禁任何形式的私有制,这种情况直到1978年才得以改变。如今,中国公民可以拥有个人财产、私人企业和股票,土地租赁权具有长期性,可以继承和转让,但私人依旧无法完全拥有土地。这看起来就像是中国正从共产主义向资本主义顺利过渡。改革开放早期,数千家国有企业被疯狂抛售,其中十有八九都被共产党地方官员所拥有或被国有企业间接掌控。这种“私有化”相当不公平。与真正的企业家不同,这些共产党干部并不承担任何风险,因为风险都被转移到了城镇纳税居民的身上。裴敏欣曾把这种现象称为“分权化的掠夺型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市场经济的剥削行为被国家控制层层掩盖。

如果中国的创业精神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那怎么解释中国商品大量涌入具有质量意识的西方市场这个事实呢?没有真正的创业精神也能做到这一点,有没有这种可能?矛盾之处在哪里?要想弄明白这种现象的本质,就必须更仔细地研究充斥着美国商场的“中国制造”。这些产品虽然产自中国,但工厂的所有者却来自国外。

这就是引人注目的中国经济“二元性”。繁荣的中国出口业被效率高、创新能力强、具备质量意识的跨国公司所把持。这些跨国公司不是中国本土企业,而是真正的外国公司!说得更直白点,中国只是在向外国资本提供劳动力套利。中国打开防洪闸,向外国公司无限供应廉价劳动力,而引入国门的,其实只是西方的生产设施而已。

创业精神已融入到了印度人的基因中。在印度,竞争惊人地激烈,或许世上没有哪个市场像印度这样充斥着大量的初创品牌。如今,印度已拥有了400多个电视频道,而这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除了印度之外,世上哪个地方拥有6个直接到户的广播品牌和7万家小型有线用户接入运营商?

印度电信业也同样令人眼花缭乱。印度电信业15年前才向私人开放,但如今其发展速度为全球之最。印度现有5亿多电信用户,而每月新增用户超过1,500万人。印度电信业入市门槛很低,或许没有哪个地方比得上。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业内近六个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全球最低的电信收费。

有些非常明智的人现在正迫切要求设立新的入市限制,以免印度电信业沦为过度竞争的受害者。但本文不讨论这样的话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印度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在手机零售、修理和二手市场上(或许还包括盗窃和走私的灰色市场)产生了大量的家庭式创业者。

印度已超越中国,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手机市场(不仅是用户百分比,还有用户的绝对数量)。鉴于印度庞大的人口和中国人口增长高峰已过的事实,你或许会说这完全在意料之中。不过请别忙着下结论。目前印度手机出口量达到6,000万部,范围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到2012年,这个数字将扩大至2.5亿部。诺基亚印度分公司总裁表示:“印度将成为全球电信业制造中心。”三星、摩托诺拉、LG、索尼爱立信等公司正纷纷在印度建造更多的生产设施。有违直觉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请记住,中国只是全球出口品制造者,依靠的是廉价的货币、土地、劳动力、信贷和低税收。而印度从不痴迷于发展汽车或手机出口,并且利率和产品税都非常高。那么,为什么印度能取得以上这些成就呢? 或许是因为印度拥有廉价的技术,以及激烈的经济竞争环境所带来的高生产率。

中国目前有句很流行的话,叫“国进民退”,意思就是“国家进步了,私营部门却退步了。”还有许多证据表明中国歧视私人创业人才而重视大型国有或外资企业。已发生了数起私人企业因所有权纠纷而被没收资产的例子。如今,中国媒体充斥着有关“第二波国有化浪潮”的报道,因为那些揣满了经济刺激计划资金的国有企业正在大举兼并快速发展的私人公司。

沃顿知识在线的马歇尔·迈耶(Marshall Meyer)认为,“中国政府会一直控制着国内规模最大的100家企业”,从而直接握有近50%的GDP。在中国10大公司榜单上,有8家都是国有企业。而在印度,10大公司中近半数属于私人所有。


乔杜里·巴尔(Raghav Bahl)系印度最大媒体集团Network18的创始人兼编辑。该集团成立于1993年,如今市值达到10亿美元。巴尔先后与他人共同创建了多个电视频道、网站和杂志,比如CNN-IBN、CNBC-TV18、Viacom-Studio18和《福布斯印度版》等。

本文节选自乔杜里·巴尔所著的《超级大国?中国兔和印度龟之间的急速竞赛》(SUPERPOWER? THE AMAZING RACE BETWEEN CHINA'S HARE AND INDIA'S TORTOISE)。该书由企鹅出版集团旗下分公司Portfolio Penguin出版,Copyright (c) Raghav Bahl, 20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创业精神 superpower Copyright Portfolio Marshall 中国 印度 精神

最新的财经新闻!
最棒的财经评论!!
最深入的思想碰撞!!!
好的话题和评论可能加精哦
http://www.pinggu.org/bbs/b2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