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读书笔记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fhygpjm 2013-7-21 121 11476 玲阁潇湘 2016-6-9 12:32:14
怎样做读书笔记比较有效? 爱问频道 xiaoqian1987 2013-8-26 3 1782 cherubiclee 2014-1-24 13:31:50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学习笔记1.0 零功坊 2013-3-24 7 2709 ZXX19910321 2013-12-29 21:52:46
Lawyer-1日记读书笔记之人身保险核保实务 金融类 真实精算 2013-7-3 5 3099 行令于零 2013-9-17 09:23:29
悬赏 求 Institutions Matter, but which one中文版文献或此文献的读书笔记一篇 - [悬赏 2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超超惹人爱 2013-8-12 2 926 lahraf 2013-9-4 00:01:19
第三次读书笔记——第三组王紫妍 attachment 李文静-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viciwendy 2013-8-23 0 11 viciwendy 2013-8-23 17:34:40
冯露组 刘歌 第二次读书笔记 李文静-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刘歌么么哒! 2013-8-5 0 9 刘歌么么哒! 2013-8-5 23:28:53
第三组王紫妍第一次读书笔记 attachment 学习笔记1.0 viciwendy 2013-7-21 0 885 viciwendy 2013-7-21 22:50:31
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品(第八版)中文 读书笔记 第一至三章 attachment 金融实务版 dengliwan 2013-4-2 6 2904 find_ufo 2013-6-19 10:19:42
罗斯《公司理财》读书笔记 attachment 保研/调剂(考研) zhanghongyu315 2013-5-26 0 3043 zhanghongyu315 2013-5-26 22:56:42
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的排资论辈 新手入门区 皮虎嗅蔷薇 2013-4-30 0 1644 皮虎嗅蔷薇 2013-4-30 14:55:06
读书笔记作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莫追风~ 2013-3-29 8 2307 qi509 2013-4-6 00:11:34
10年和11年mock and answer attachment 金融类 qi13969234251 2013-3-5 1 979 kwhalex 2013-3-8 23:09:15
富爸爸系列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attachment 学习笔记1.0 恩仔 2013-2-4 0 2476 恩仔 2013-2-4 23:36:48
如何备考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休闲灌水 1393798051 2013-2-2 0 2099 1393798051 2013-2-2 17:27:57
The little sas book (4th)及读书笔记 attachment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mlf1416 2013-1-17 1 2253 bodao 2013-1-19 14:52:07
读书笔记之《伟大的博弈》 梁红岩-山西大学 sxlhy369 2013-1-18 0 19 sxlhy369 2013-1-18 16:11:08

相关日志

分享 【论文写作】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accumulation 2015-6-21 20:17
【论坛君】非常好的经验之谈,可以让自己养成好的学习和研究习惯。人有的时候走着走着会迷路,这时候需要地图来指引方向,这种经验之谈,就是最好的地图了。 旧文新推,回复“论文”查看论文写作系列文章。 1、阅读方法 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 读书,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 (当然有许多没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经验信息堆积类的著作,有的价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贵的参考书。我这里关 心的不是参考书的编撰,而是学术专著的写作),而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也是为了锻炼自己概括能力与养成连接经验与概念的思维习惯,我特别强调读书笔记要总结作者 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更有进者,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这样的读书习惯也是为自己做学术研究,写学术专著的一种锻炼。能够清楚掌握好的专著的设计和结构,才有可 能自己撰写优秀的学术著作。 这样的读书习惯另外有一个很实用的考虑, 就是为了 积累自己将来研究和教学的可用材料。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们看书之后,在个把星期到几个月之中,对一本书 的记忆是比较清晰完整的,之后便逐渐模糊,几年之后便几乎不可能在脑袋里作详细的找回检索。因此,我们要在记忆清晰的时候,精确地总结这本书以备将来之 用。而这样的总结,不是被动的摘抄,而是积极的消化,迫使自己在记忆最完整的时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确地掌握这本书并对之进行系统思考。那样,将来可以随 时找回检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岁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开始积累笔记。有不少在研究院时候读过的书,后来都 得回去重看。 2、理论学习 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资源。我自己提倡的途径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论,作为入门途径。阅读时要求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学。而 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乃是看它对组织、解释自己掌握的经验材料有用没用。 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寻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 而是提出问题 ,较高的一个境界是在理论和实际脱节点上,或不同流 派理论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试图超越现存视野。另一用途是通过与现存理论的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分析概念。这样,理论更多的是工具或对手,而不是答案。 另一个有用办法是: 区别经典理论与庸俗理论;前者较少,后者俯拾皆是。 前者一般视野比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除非和自己 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这种庸俗模式的大量存在本身便是西方形式主义倾向的一个例证:今日美国一般的社会学、政治学系,对学生们要求的是首 先建立所谓“理论”或模式,然后才做经验研究,这种认识方法的结果之一是模式堆积如山,绝大多数十分庸俗。而与这样的模式“对话”,虽然可能会起点公关作 用,但对推进和提高自 己的分析概念不会有太大帮助。 最后一种可行的理论学习方法是:先在某一种流派之中,深入浸淫一段时间,作为入门方法,锻炼自己概括和连接概念的能力,然后进而学习其他流派。国内许多年 长一点的学生,已经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惜的是其教学方法,大多是当教条死背,而不是活学活用地用来提出问题。但也有少数的学生,还是能够从其中得到 概括能力的锻炼,这是宝贵的资源,可以当作学习其他流派理论的基本功。 3、写读书报告 学术著作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 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 总结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一个 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 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 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 考、写作习惯的办法。关键在养成看后就写系统笔记的习惯,不可依赖自己的记忆,因为几个月(最多一两年)之后肯定会变得模糊不清。笔记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 太详细,应在一、两千字的范围之内。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和教学之用。 4、研究写作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 设计论文首先应要求自己能在经验层面作出前人所未做的贡献,因为作为一个青年学者,思想上多未完全成熟,若能老老实实做经验研究,最起 码可以在那个层面上做出新的贡献。但这不是说要只作经验信息的简单堆积, 因为那样无从区别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优秀的学术贡献需要带有明确的问题,经验证 据的目的是用来解决重要的问题,而问题的建立要靠经验与理论的连同使用,不可只靠单一方面。最理想的状况是通过新鲜的经验证据来提炼新鲜的概念,用以解决 重要的理论问题。而所谓理论问题,上面已经提到,既可以是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也可以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点。另外,最好是自己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那样 才会有驱动力,使自己作出长时期的持续投入。 这里应该说明,寻找自己最想做而又是最能做的题目常常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当年便因导师的影响而选择了思想史的题目,并试图为导师而挑战当时占美国首席位置的Joseph R. Levenson。后来才发现,自己无论在感情上还是能力上,都更倾向于关注普通人民,而又比较喜欢解答有关人们实际生活的问题,更合适做经济史、社会史 和法律史。但清楚认识这一点的时候已经近乎不惑之年了。基于以上的经验,我自己一贯避免指定学生做某个题目,因为我认为这几乎等于是在替他们找对象。做学 问是个长时期的磨练,十分必要找到自己真正愿意一生与之作伴的主题,但国内由导师包办的做法仍然比较普遍,亟需改革。 最后,怎样在经验证据上提炼新鲜概念。上面已经提到,一个好的方法是从经验证据与现存理论的脱节点出发,与现存理论,尤其是经典性的著作,对话来澄清、推 进自己的概念。 最好是跨越不同流派的理论,因为同一流派中的论证,多只关乎次级问题,而不同流派的交锋点,常常是最为基本和关键的问题。 有的同学可 能会觉 得掌握单一流派的理论已经不容易,要求同时与不同流派对话,可能是过分苛求。但实际上,只掌握单一流派,常常会陷于不自觉地完全接受其预设前提,久而久 之,甚至会以为是天经地义,无可置疑的“真理”,因此陷入由意识形态主宰的研究。而且,通过不同流派之间的争议,可以更清晰深入地同时掌握不同概念,并把 自己的认识和问题提高到 最基本的层面上。这方面中国的研究生其实具有比美国学生优越的条件。作为处于两种文化冲击下的知识分子,中国的研究生更能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以及不同 理论之间的交锋。今天中国的研究生,几乎不可避免地都是“双重文化人”(见黄宗智《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和美国一般研究生很 不一样。若能既不迷信普世理论,又不迷信自己的感性认识,这本身就是一个可资学术使用的重要资源。最后是通过严谨的经验研究与高层次的理论问题 意识的探讨,来回反复连接,由此才可能建立既是中国的也是现代性的学术,并为全人类建立一个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传统的学术传统。
个人分类: Reading|0 个评论
分享 《“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读书笔记要点
accumulation 2015-4-17 01:05
《“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读书笔记要点 问题提出: 为什么拉美国家在经历了战后二三十年增长的黄金时代之后,增长陷入停滞,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已有解释: 1.殖民者留下的坏制度的影响。 2.语言民族的多样化不利于经济增长。 3.政治不稳定导致宏观政策环境扭曲,影响投资率和投资者信心。 4.实行了违背比较优势的经济“赶超战略”。 5.实施了超出国家经济水平的社会福利政策。 拉美民粹主义综述: 二战后至20世界80年代,拉美流行一种强调再分配而忽视财政限制的民粹主义宏观经济政策。80年代该政策产生的危害全面暴露后,民粹主义并没有销声匿迹。有的拉美国家将民粹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结合,抛弃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只实行政治民粹主义,如秘鲁;有的国家则坚持传统的民粹主义,如委内瑞拉。由于经济和政治改革未能见效,在那些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国家,民粹主义正卷土重来。基于这一点,学者对拉美的发展前景普遍感到担忧。 福利赶超与拉美增长陷阱: 1. 福利赶超的原因:,包括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快速增长的市民阶层不断增强的政治诉求和社会主义运动当时给人们展示的美好前景等等。 2. 民粹主义政策的核心:通过政府主导的收入再分配和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补贴政策,学习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和就业保障制度,以达到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目的。 3. 表现:包括滞后工业化与过度城市化、经济中的国有化、过度就业保护导致的大量非正式就业、极其高昂的政府社会支出(90年代末平均达到公共支出的47.8%) 4. 后果:停滞的经济增长、居高不下的贫富差距(基尼系数0.52,贫困线以下人口41.4%,2005年) 福利赶超战略下的宏观经济周期: 1. 宏观政策初战告捷:产出水平、实际工资与就业都很高 2. 经济增长遇到瓶颈:商品开始短缺、外汇不足、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恶化,但工资仍在上涨 3. 全面短缺、通货膨胀恶化、外汇极度不足、资本外逃、预算赤字恶化、实际工资大幅下降 4. 民粹主义政府破产,新政府实行稳定计划,工资大幅下降后长期不变 几个案例: 1.智利:政府支出占GDP比重从1970年26.4%到1973年44.9%,财政赤字从1970年的2.7%到1973年的24.7%,政府下台。 2.巴西:1970-1994,GDP的13%用于社会支出,该时期财政赤字水平达到GDP的8.08%。 3.阿根廷:1973年宏观经济稳定,工资上升,但赤字不断增加。到197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指标恶化,到1976年,实际工资下降到1973年的51.4%。 4.秘鲁:类似巴西 对福利赶超的进一步说明: 1. 盲目扩张财政赤字,改善民生福利,导致未来的债务危机和宏观风险。 2. 大幅提高实际工资,但限制物价上涨,同时又拒绝货币贬值,无视市场规律。 拉美教训的总结: 1. 忽视发展阶段的经济赶超。 2. 忽视财政限制的福利赶超。 3. 忽视市场机制的政府主导。 对中国的政策含义: 1. 重视初次分配的重要性。 2. 社会保障水平与发展阶段相适应。 3. 打造民生工程应尊重市场机制。 个人觉得拉美的民粹主义政府的执政风格只能用浪漫来形容。如果要实行“赶超战略”,首要的条件就是保持高的积累率。按照中国经典“三位一体”策略中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做法,首先就是要压低工人的工资,而拉美则刚好是反其道行之,不仅给工人以高工资,还实行高福利政策;中国面对重工业化带来的就业不足问题,采用的严格的户籍制度,而拉美则是鼓励农民进城,结果一方面是福利政策群体扩大造成财政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则是过度城市化带来基础设施不足、失业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大量的城市非正式就业意味着大量的剩余没有投入到重工业发展当中。以上这些问题表明拉美国家实施的经济战略即便以“赶超战略”的目标来衡量,也依然是低效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很多南美国家为了维持重工业的高投入,不得不借债发展。另外,非正式经济大行其道意味着大量的资产缺少“合法表达”而难以转化为资本,使得即便是符合比较优势的经济部分也处于一种低效率当中。 记得林老师上课开过一个玩笑,说拉美之所以发展不成功是因为那些去美国学经济的留学生回国当了领导人。不过看起来,拉美的经济环境中几乎是处处充满了违背经济逻辑且自相矛盾的政策组合,倘若其领导人真是从美国学经济归来,恐怕也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了。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私募股权投资实务与案例(第2版)》读书笔记20140115
peng3409 2015-1-15 23:57
本书可以作为私募方面的入门书籍,讲述了国内私募的发展历程,发起、运作、退出等主要环节,并辅以大量的案例说明。介绍性的多一些,对行业具体操作基本没有怎么涉及。有时候,我也再想此类书籍应该如何编写,哪些内容才是大家关心的干货。只是堆砌材料和案例,没有分析的方法、技巧、行业感悟等,是不能称之为一本好书的,只能是材料集,在网络的冲击下,必然没有生命力。 如果要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需要: 1)整理相关的案例在网上找到材料,形成自己的分析库。 2)形成如何分析行业、项目的思路、流程,甚至形成自己的制度。 3)多交流、多思考、多分析,对各种信息以私募的眼光去看待,形成自己的投资感觉。 路漫漫,继续加油! 《私募股权投资实务与案例(第2版)》潘启龙 著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015|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策与术)》读书笔记20150104
peng3409 2015-1-15 23:54
本书是一位有着7年融资租赁从业经验的关于行业的系统全面思考的汇编。策部分,主要介绍经营的思想、脉络,中间大量穿插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心得体会。术部分主要介绍自己的从业经历的案例、技巧,其中对玄乎的风控经理职位进行的大量的案例性描述。因为任何投资的行业,风险控制都是重中之重,但是风控似乎又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本书通过案例予以说明。这其中有操作风险,也有对行业、对公司分析的系统性描述。 通过本书可以看到作者的成长。7年不长不短的时间,能够让一个人成为行业的专家,也能让一个人沦落成混饭吃的。作者从业过程中的思考、经历整理是自己需要学习的。平时工作、生活中的片段思考,汇编成册,就是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只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都忘记了,或者我们没法坚持。作为2015年博客的开篇之作,此文寥寥,希望是个开始。 《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策与术)》李喆编著。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01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数据先锋-《大数据时代》读书笔记
macan1002 2014-6-24 22:56
1、幸福的非线性关系 商业需求: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商业目标: 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分析结果: 经过对居民数据的分析,发现对于收入水平在1万元以下的人来说,一旦收入增加,幸福感会随之提升;但对于收入大于1万元以上的人来说,幸福感并不会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提升。 决策: 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
个人分类: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读书笔记(转)
程思迪 2014-4-7 21:30
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结构以及样本 聂辉华 加关注 串个门 加好友 发消息 0 关注 60 粉丝 贵宾 布衣 学科带头人 65% 还不是 VIP / 贵宾 - 论坛币 1148757 个威望 2 级经验8911 点帖子 940 精华 22 学术水平128 点热心指数97 点信用等级54 点在线时间3 小时注册时间2005-3-27最后登录2012-2-5 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5-4-24 10:41:00 | 只看作者 | 倒序 聂辉华 窃以为,好的读书笔记首先要让自己几乎不用阅读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内容。对于经济学论文的读书笔记而言,好的读书笔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结构,并附上样本或范例。对于读者而言,样本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一个直观的理解。 1 、写作动力( motivation ) 读书笔记开头就应该明确地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或者写作目的,即本文是为了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解释现实问题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简要交代一下文章所 follow 的理论线索。这部分的内容单单依靠原文的综述怕是不够,需要作者自己整理。 样本 本文建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关于不完全契约环境下专用性投资导致敲竹杠的问题的理论( Klein et al, 1978; Williamson, 1975, 1985 )。但是令 Hart 等人不满的是,为什么纵向一体化一定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减少?区别企业和市场关系的根本要素是什么?换言之,纵向一体化虽然产生了所有权的收益,那么其成本是什么?这正是本文的题目。 2 、主要观点( main arguments ) 最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一下原文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一般体现为核心命题,通常在 introduction 或 concluding remark 中就有。 样本 本文将企业定义为一组资产( assets ),认为由于高昂的缔约成本导致当事人缔结的契约是不完全的,所有权就是对剩余控制权( rights of residual control )的购买。剩余控制权的不同配置,从而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安排以及边界的变化,会带来收益(强化所有者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激励)和相应的成本(弱化非所有者的投资激励)。最佳的所有权结构应当最小化剩余控制权带来的激励扭曲程度,通常应该将所有权配置给投资重要的一方。
0 个评论
分享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经济史)读书笔记
凝伦 2014-2-7 22:38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关于经济史的部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加以整理,分别是:记录清王朝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经济发展、1830年至鸦片战争前夕的鸦片贸易、1870-1911年间的经济趋向以及临近辛亥革命前的工商业发展。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晚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书中给出了很多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观点,因此这次的读书笔记可以形成和前面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对照。 在19世纪大叛乱发生之前,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4.3亿左右。我们需要探究的是这种人口增长的原因。除去先代解除人头税和人口统计制度的完善外,在嘉庆年间,还有两个原因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先前引入的高产粮食作物——甜薯和玉米的进一步传播,另一个则是人口间的区域流动,这时大量人口流向了偏远山区(这和我们所想的人口向繁华地区流动正好相反)。人口的大量增加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边际报酬的递减,这让我想到邓刚教授讲座时所讲到的中国明清时边际生产力递减的问题。除却我们所熟知的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物价飞涨之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个人口增长不良影响的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对清代政治的不良影响。人口在清朝末年已经达到了一种超饱和状态,但是清朝相应的官职数量却没有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清朝一是大量卖官鬻爵,另一个则是设置了大量的半官职。半官职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概括,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些没有通过殿试的童生、进士;文案、仆役、送信等不纳入政府俸禄系统的人,相当于其上级的门客;还有一些人,他们事实上不再供职,成为了商人,但是仍旧保留着名号。官员冗杂可以说是清朝腐败的一个原因。因为大量冗官没有被纳入财政编制,只能由其上级通过进一步剥削纳税人来维持其俸禄。可是就此说冗官一无是处也不对。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其实最早脱胎于“讼棍”。嘉庆年间另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漕运地位的动摇。从上次的笔记可以知道,自明成祖修缮运河后,漕运在交通运输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和内河航运并举。但是到了晚清,漕运已经成了腐败的根源之一。自南京至北京需经过很多关卡,每过一个关卡,独立于省一级行政的漕运司就征收一重厘金。这样省一级财政总是处于紧缺状态,而漕运司为了维持自身利益总是不断加重所收税金标准。这种利益冲突在此时已不可避免,于是省级官员要求开海运,但是漕运司要求维持漕运。在这一论战中,漕运处于上风,但是并不是说海运就失败了。因为在1824年之后,清帝不再反对主张改道。最终在鸦片战争之后,漕运被完全废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废除的原因不是因为海运经济利益较高,而是因为此时运河两旁的居民有勾结外国的嫌疑,并且在几次农民叛乱,运河两岸的居民均有参与,这样漕运在清帝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最终被废除。 就1870-1911年的经济状况而言,需要一种客观谨慎的态度。在清朝最后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农业部门一直处于土地资金不足,过剩的劳动力收益有所减少。但是不同于严中平认为的,农民受到了极为严酷的剥削,费维恺认为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太大变化。他的理由是中国的农业制度一直很稳定,农民一直生活在很低的水平上,努力维持极低的生活水平。在晚清战乱格局下,之所以仍能保证基本生活是因为农民转种了能够带来更多粮食或者收入的作物。就费维恺的测算,在1904-1909年和1914-1919年间,玉米、白薯和芝麻逐渐代替了粮食作物大麦、高粱和小米。而就手工业状况来看,也并不像严中平所说那样完全被外国手工业击垮。严中平的分析有其正确性,但是这种情况仅仅出现在了通商口岸地区,内地情况并非如此。手工织布业的力量是顽强的,极为有效地对抗着洋货的冲击。从1871-1880年到1901-1910年,织布的数量从32亿码增长至37亿码,在中国农副手工劳动条件极为简陋的条件下,不得不说是一种发展。此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在这部分丧失了一种辩证的态度,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这部分学者分析手工业时仅仅分析了织布业,而忽略了其他产业。原因很简单,织布业所占比重是最大的。但是这样不可避免的仅仅以部分代替了整体。但是双方在工业和商业上发展上观点一致。晚清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与政府结合,产生了所谓的“官督商办”工业,但是这种工业发展潜力小,经济效益低,十分腐败。同时这类工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国工业的巨大冲击,最后的结局都是破产或者倒闭。
个人分类: 经济史|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剑桥中国明代史》(经济史下)读书笔记
凝伦 2014-2-7 22:37
在第二部分的阅读中,涉及的是明代时期中国的农村经济和交通商业部分。可以发现的是,到了明朝开始,传统的封建组织形式开始弱化了,也就是说,在农村,自耕农经济及其所决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开始动摇,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变得脆弱;而商业则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前面说到,在晚唐,中国具备了发展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可能性,那么,到了明朝这种可能性确实变为了现实,因为商品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了。下面对这段历史进行具体的介绍。 按照作者的分法,明代中国可以划分为华北、江南(包括江苏南部、安徽和浙江)、湖广、四川、福建、珠江和云南及周围诸省这几个地区。就具体的气候环境而言,明代整体上属于一个很是干旱的时期,并不像同时期的欧洲一样,处于“小冰河时代”,所以说明代农业时常出现旱涝灾害。说到人口,常见的观点是明代人口仍旧是增长缓慢的,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明朝经历了类似于清朝的人口爆炸,但是由于统计制度的因素,出现了大量的瞒报人口。例如,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在福建一带,宗族发展极为完善,这样往往以一个大族作为一个纳税单位和一个人口统计单位,所登记的人口数必然远低于世纪。耕地面积是一个难于确定的因素,因为明代纳税并不以土地为依准,所以官府对于土地的登记力度并不大。之所以这样,又是因为税赋是以实物形式缴纳的,银两只是在后期才作为补充形式出现。由此所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明代物价涨幅是十分显著的。据卡蒂埃尔的物价测算,到了1610年,物价已经是早期的3到4倍。明代整体上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大体如上所述。 明代的乡村组织形式是里甲制,所谓里甲制,就是指每110户为1里,其中最富裕的10户负责管理,成为里长,剩余100户每10户分为1甲。里长和甲首由所在单位内10户轮流担任,这样在10年轮换一次。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基层,明朝更多的依靠的的是里甲的道德教化作用,而非行政管理。这种形式本身就是和中央的高度集权是矛盾的。正是由于这样,使得乡村统治虽然稳固,但是并不稳定。因为在不同地区里甲制的实施是有程度限制的。例如,在南方,就无法根据里甲来合理进行税务管理,因为很多情况下,一里的范围要远大于110户这个界限。 明代是中国宋代之后商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事实上,明代商业发展更加有其深度和广度。因为商业已经渗透到了乡村。在农村,集市的存在已经不仅仅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很多情况是专门为了交易而生产的。那么明代商业的发展政府在其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准确地说,政府真正做到了无为而治。因为,自洪武朝开始,政府既没有遏制商业的发展,对于商业的批判也仅仅是因为因为继承先代的治国基础,再加上明朝皇帝大多碌碌无为,更不愿意破坏祖先不禁止商业发展的行为;但政府也没有真正采取措施促进商业发展。很多人说大运河的修建是政府的主观意图。但是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根本上是为了保证漕粮能运往北京和边关,只不过在客观上促进了商业的进步。所以说,明代国家对于商业,是一种寄生关系。 说明代商业有了发展另一个原因是专业化分工的出现。这种分工首先表现为地区分工的深入。不仅商品粮区和经济作物区的分化产生,经济作物区和市场农业、市场工业的分化也产生了。但更为重要的是生产分工的产生。在明代的松江府,养蚕、制茧、缫丝、织布是由不同单位负责完成的,事实上,明代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分工不足反而是分工过细。因为据记载,常熟地区的妇女甚至只会缝衣服不会织衣服。这种过细的分工确实阻碍了商业进一步发展。 商人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不同意将这种观点极端化。因为就我看来,商人的地位也实在没有很高。纵然商人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以前没有的尊重,但是士绅阶层仍然阻止商人进入精英阶层。我这样说的依据是,在明代很多商人以及富豪往往会附庸风雅,收购大量的文物和书籍,但是这种书籍并没有用来自用而是用于“讨好”穷文人。可以发现的是,这一时期很像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有很多的“门客”。并且中国典藏学得到最大发展的时期是在明朝。典藏学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完全是一门关于“钱”的学问,因为大量文物的购买需要庞大的财力。所以说,只要科举制度存在,商人就不可能打破精英阶层所组成的官僚团体,其所研究的内容也只能是被正统所不认可的“旁门左道”。
个人分类: 经济史|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剑桥中国明代史》(经济史上)读书笔记
凝伦 2014-2-7 22:36
西方学者对于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史的研究是最为完整的。因而对于明代经济史的阅读分为上下两大部分。本篇主要介绍明代的财政管理和中国与新兴世界经济的关系,前者作者是黄仁宇,后者作者是威廉•阿特维尔。下篇则重点介绍中国农村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交通通信和商业,作者分别是马丁•海德拉和蒂莫西•布鲁克。今天的阅读内容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明代经济的很大问题和其货币体制分不开的,但是对于书中将这一原因赋予过高比重的评价我并不赞同。 首先来看明代财政管理。我不同意书中所提到的明代财政的根本问题不在于管理问题而在于征缴不足。个人认为明代的财政管理上的弊病造成了整个明代经济的动荡。具体原因如下: 1. 皇帝一人独揽政务大权,即是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决定者,又是财政行政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财政政策是否有效,就和统治者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明成祖之后,大多数明朝皇帝碌碌无为,使得帝国的财政不能有效运转; 2. 中央财政管理机制十分混乱。在明代,管理税赋收入的机构不仅仅只有户部一个,兵部和工部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和户部竞争。兵部可以向各地饲养ZF马匹的民户征税,而工部则征收林产税、部分捕鱼税并且向各地征用物资。这种情况下,中央剩余资金的利用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3. 由于明太祖的财政主张是厉行节俭,因而明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是自收自支,或者说是区域内的自收自支,一个地区征收得税赋之后便作为本地方的收入自行支出,中央财政不进行拨款。这使得财政资金无法集聚,只能分散利用; 4. 明朝事实上不存在财政政策,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各地征税时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一部分为田赋,一部分用作军队,还有常例等等,没有主动地去征集其余资金; 5. 田赋征收方式不定,既有实物又有货币,单位的混乱,统计的问题,税款某种程度上远未达实际可达标准。 在上述问题困扰下,ZF一直试图通过币制改革来实现增收。但问题是明朝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矿的不足。铜和银的短缺使得铸币无法实现流通,在这种情况下ZF便武断地发行纸币。没有担保的纸币很快无法维持,这样格雷欣法则便在中国再次发生作用,到了明朝中期,中国普遍盛行的还是利用散银进行交易。张居正试图对财政体制进行调整,将所有的赋税全部折为银两,但是实施程度并不是完全理想的。此外,可以张居正的做法仅仅是意图实现国家财政的紧缩,以达到国库的丰裕,因而从根本上未涉及财政体制的变革。如果说原因的话,不得不承认,这一时期,政治原因而非经济原因是根本原因。明朝的集权主义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鼎盛,皇帝根本不允许大臣拥有决断权。仔细看明朝历史,凡是拥有决断权的臣子下场并不好:张居正虽然生前无事,但死后遭到贬黜;宦官魏忠贤的失败虽然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暴政和黑暗统治有关,但是也是因为触犯了帝王权威。可以说明太祖的政治恐怖从一开始就对明朝的经济动荡埋下祸患。 再看一看明代中国与新兴世界经济的关系。作者威廉•阿特维尔认为这种关系完全是由货币关系主宰。明朝的贸易是建立在对散银的依赖基础上的。所以,白银的流入就对明朝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欧洲人的商品在中国没有市场,而中国的生丝、瓷器和茶叶对欧洲又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欧洲白银拥有量是中西贸易的关键。在1500年之后,由于地理大发现,欧洲人在拉美发现了大量的银矿,这样中国开始卷入了世界经济。自明朝后期,仅从西属殖民地马尼拉一地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数价值就达200-300万比索,大致相当于5.75-8.62万公斤白银。而欧洲人的贸易量也确实大增,最好的例证就是在欧洲和拉美地区丝绸织物的贬值,到了清朝初期时,丝绸织物已经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以至于墨西哥妇女的民族服装上都是用中国织物。白银流入的另一个渠道是日本。在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时期,日本相当重视白银开采,尤其是在日本完成统一之后,大量银矿得以开采。据日本学者小叶恬淳教授的估计,在17世纪早期,出口中国的白银总额约有16.5万公斤,由此换来的是中国物品的大量进口,在16世纪后期到1630年初,日本的生丝进口量从每年7.5万公斤增至28万公斤,因而在1577年时乔•罗德里格斯神父写道:“……甚至农民和他们的妻子都有丝肩带”。明朝末年,由于拉美银开采量的急剧减少和欧洲政策的改变,出口中国的白银已经大为减少,明朝经济呈现衰落之势。 书中的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问题是,西方学者都有一定的“欧洲中心论”思想,也就是说,试图把中国的发展强行通过世界贸易体系来解释,并且过于强调国际货币流动对于明代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到,明朝除了江浙和两广地区和世界经济有着直接联系外,广大内地和此次地理大发现根本挂不上钩。很多人试图通过明代起就已出现崛起之象的晋商和中亚、蒙古的联系来和世界贸易挂钩,但这也是很不现实的。中亚银矿的开采确实至关重要,但是比起流入中国,更多的白银此时流入了完成了统一的俄罗斯公国。中国身为小农经济国家所出现的明清更替和经济兴衰从根本上还是由于土地问题而非货币和贸易问题造成。
个人分类: 经济史|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剑桥中国辽宋夏金元史》(经济史)读书笔记
凝伦 2014-2-7 22:35
《剑桥中国辽宋夏金元史》主要介绍的是中国的第三次大的动荡时期——辽宋夏金元——的历史。这一时期的经济形势的复杂性要远比任何一个动荡时期显著,原因在于比起此前的动荡,中国国土上出现了更多的国家,并且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冲突更加明显。本次阅读重点在将经济史部分从复杂局势中抽离出来,因而笔记的重点在于对明显经济政策时期的历史的总结。在辽宋夏金元这个大的时间段内,金朝的经济政策最为完整。 金朝时期的土地再次出现了原则上的土地私有制,土地允许私人买卖、继承和转让。但是金朝的土地有很大一部分是国有的,虽然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国家总是不断的颁布法规来反对官僚阶层滥用职权从而集中土地,也足以说明公有土地的规模。这一章笔记中写到均田制到晚唐已无法实施,这点在金朝得到印证,到了这一时期,均田制也只有屯田军仍然存在。由于没有健全完善的土地制度,又面临着常年的征战,可以说困扰金朝最为严重的便是粮食生产问题。河南是金朝最为主要的产粮区,平均年产粮9000万石,如果按每年每人平均消费6石来看,粮食是正好满足人口需要的,但是一旦出现歉收,金朝必然出现大的动荡。ZF为了缓解粮食压力必然采取措施,一方面是采取物理性措施和技术性措施来实现粮食增收;另一个则是限制畜牧业的发展。可以看到的是,牧场到了金朝鼎盛时期已经缩小到东北部、山西北部和甘肃,并别不被允许和耕地争抢。狩猎受到了严格限制,仅仅成为了金朝贵族的一项运动;传统的猎人(猛安谋克户)也仅允许一年在冬季进行两次。粮食问题往往导致了金朝的国库空虚。金朝建国初,由于从宋朝和辽朝那里继承了大量金银丝帛所以是十分殷实的。金灭宋时,获得了金银各300和800万锭,但是到了1191年时,金朝仅剩1200锭金和55.2万锭银。那么需要探究下这种转变的原因。一种解释是金朝统治者往往会进行各种毫无理由和名目的赏赐。但这种解释站不住脚,原因在于,这种赏赐很大程度上惠及小店铺老板,也就是说带有ZF购买的性质,所以往往通过向商人征税可以回笼金银。事实上,之所以会国库空虚是因为金朝很多支出必须以实物形式支付,这种实物基本固定为粮食。在产出稳定时还好,一旦粮食歉收,ZF需要花费大量金银购买粮食,由此必然造成国库储备不足。 就制造业和手工业而言,金朝的官营特征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国家垄断被称为“榷货”。榷货种类包括盐、酒、曲、醋、香、茶、矾、丹、锡和铁。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金朝会将酿酒的曲作为赏赐赏予大臣。不过奇怪的是,采矿业却留给了私人经营。这一时期,采矿业肯定经历一个较快的发展。但是金银此时是被作为商品而征税的。就北京地区的数据而言,1180年,金银销售按其价值征税1%。 金朝时期对外贸易的一个特征可以说是驿站的迅速发展。由于金朝占据中国北方,所以水运基本是不可能的。政治的动荡使得贸易主要集中在金宋边境地区,并且管制极为严格。不过我们应当承认金宋国家贸易某种程度上是原先国内区域贸易的变形。从金朝进口的货物清单来看,多少是让人啼笑皆非的,多为茶叶、龙眼、荔枝、橄榄、柑橘、橘、砂糖。而金朝出口的则是马匹和古董。 在商业和货币领域,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格雷欣法则的作用。金朝为了应对国内铜和银不足的问题,模仿宋朝发行了纸币,与银共同流通。在银本位制下,只要有ZF信誉担保,纸币的发行和流通还是相对可靠的。但是随着金朝内外政治动荡的加剧,ZF不可避免地开始滥发纸币,各种大面值的纸币流通于市场在1206年之后,甚至出现了面值高达1000贯的纸币。1221年,800贯的纸币只相当于白银一两。白银被纸币不断驱逐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商贩压根不愿意进行交易,因为谁都不想在手里拿一把无用的纸钞。但是金朝最后20年的币制紊乱不是财政政策的事务,而是因战败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萧条所致。
个人分类: 经济史|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剑桥中国秦汉史》(前汉和后汉经济史)读书笔记
凝伦 2014-2-7 22:34
对于《剑桥中国史》的阅读,重点在各个时期的经济史上。本次阅读的是前汉和后汉的经济史,其中前汉部分的作者是西嶋定生,而后汉部分则是厄巴纳-香潘和帕特里夏•埃伯里。对于这一时期的经济史不能脱离对社会组织形式的分析,笔记把社会组织形式和史实介绍结合起来,从农业和技术、商业和货币、国家财政三个方面简要考察这一时期的经济状况。就我的阅读感受是,前汉和后汉虽然经历了政治上大的变动,但是和人们所预想的经济停滞和分裂不同,整个汉代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连续性和持续性,并且在经济政策上为后代奠定了基调。 1. 农业和技术 整个汉代呈现出中央控制和地方自治并存的政治局面。中央控制主要是通过行政区划上的“里”,即由100户人家或更多组成的村社,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爵制。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中央集权。但是,地方自治仍然是汉代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整个汉代政治较为动荡的原因。可以发现的是,“里”这种统辖形式并不牢靠,很多农户最终投靠了由“货殖”(即商人)和“豪右”(大地主或大庄园主)组成的地方势力。我们所熟知的汉末诸侯崛起,进而出现的三国局面便源于此。这种制度实质上是先秦分封制的残余。 也正是在这种局面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一种经济土地制度:大地产下的小规模佃农经济。所谓大地产,即中国统治阶层(包括ZF、地主、大商人等)占有了极大份额的土地,这种情况和西方是较为一致的;所谓小规模佃农经济,即在大地产下,土地被分割为小块分予佃农,这种情况在西方也存在,但是却在中国达到了成熟和巅峰。 前汉仍旧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奴隶,也就是说到了汉朝时中国的奴隶制仍然是存在的,换句话说,中国的封建制此时并没有达到完全意义的成熟。例如在国营的工农业和娱乐活动中有着很多官奴隶或者私奴隶。 华北地区在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的中心所在地,主要发展的是旱田农业。汉朝代田法和区田法开始实行,但是实施规模都不大。最为重要的原因个人认为是新耕作方法的实行往往需要农民购买新的劳动器具,但问题是农民生活十分贫困和拮据。自前汉起流传下来的重要农书有《吕氏春秋》、《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目前,四民月令仅仅提供了有关历法方面的信息,但是却是掌握这一时期农耕制度的重要资料。这一时期主要作物是稷、大麦、小麦和豆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就稷。那是不是说华北地区仅仅采用旱地农业呢?答案是否定的。华北在这一时期的气候是十分温和的,根据相关气候资料,该地区此时仍有大片的森林和湖泊存在,所以是有条件发展水稻种植的。插秧法最早在华北而不是华南地区实行。 2. 商业和货币 汉朝时期的城市仍旧保留了战国以前的城市特征,即城市中心仍旧是贵族居住。但是,独立的市场也开始在城市内部发育,代表就是长安城的东西两市。但是汉朝时期,商业受到了相当的管制,市场上设有36名官员负责征税、秩序和平抑物价。同时,商人的地位极低,我们所熟知的商人不得穿丝绸、不得坐马车便是自汉朝流传下来的。 这一时期制造业的最大特征是官营。国营制造业的规模十分巨大,此时盐、铁、酿酒、服装、金银器、漆器、铜器、铁器等全部由国家负责生产或者由私人负责生产但是国家负责销售。虽然到了后期,对于私营的管制有所放松,但是国营仍然是各大制造业的主导形态。但是国家越是禁止私营和商业的发展,大的富豪反而越多。因而,在汉朝,富豪之多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汉朝出现了很大规模的货币流通。但是最为显著的一个现象是:币制极为混乱,这和汉朝的政治动荡是分不开的。汉朝最初使用的是半两钱,大约重7.5克,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色不足,发型混乱。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13年,五铢钱地位最终确立,此后汉朝的币制开始趋于稳定。汉朝几乎所有的税赋全部以货币形式缴纳。但是这并不说明此时的商品经济很发达。一种解释是:汉朝地域辽阔,但是交通技术却没有大的发展,因而如果采取实物方式缴纳税赋,将使从地方到中央税收的实现面临巨大挑战,因而汉朝可以采取的方式也只能是货币形式。 3. 国家财政管理 汉朝的财政是有两条线的。第一条,是由皇室和朝廷控制,这部分由少府负责掌管;第二条,则是由中央ZF或者公有财政,这部分由大司农负责掌管。皇室宫廷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自然资源(山林、池沼)课税和对市籍商人课税;另一个则是口赋。所谓口赋指的是对所有3-14岁儿童征收的人头税。此外诸侯王奉献的黄金也由少府掌管。其负责的支出部分是宫廷全部花销(衣食住行、乐舞伎和后宫)、封赏等。中央ZF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向人民征收的各种税赋,在公元前119年之后还包括盐铁专营和均输、平准的利润。其主要支出包括公共工程、首都官员俸禄、军事费用和国家礼仪节日指出。 但必须承认的是,汉朝的财政规模是十分巨大的。 汉代的税分为两种,租(税)和赋。所谓租便是我们所熟知,将土地收成的一部分交予ZF或者地主,赋则指服兵役,纳的是人头税。一般而言,租归于少府,但是人头税归于大司农。但是这也不是十分严格的。例如,汉朝的土地税形成国家岁入的一部分,但是口赋(即向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则形成皇室的收入。但无论是租还是赋对于商人课税都是十分苛刻的。 举报
个人分类: 经济史|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变的中国》读书笔记
凝伦 2014-2-7 22:33
《转变的中国》属于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从西方学者的视角对中国经济史作出解释。在这个系列中,白馥兰和毕克伟等人侧重于对华北地区的研究,彭慕兰侧重于对中部地区的研究,而王国斌则侧重于对中国南部地区的研究。《转变的中国》作者是王国斌,本书主要介绍了自明清后期开始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方面发生的变化,并且对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历史部分进行了比较。贯穿全书最为主要的思想便是,中西方在这一个大的时段内是具有很大相似性的,这一相似性的基础就在于斯密型动力和马尔萨斯主义的共同制约。 作者首先肯定中国和欧洲在18世纪之后的差异是显著存在的,因而不能从“欧洲中心论”角度出发来解释中国此时的经济政治,也不能像马克思主义学者一样套用西方经验或者说所谓的历史发展规律来解释中国为何不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是作者又强调了中国和西方是有着很多相似性的,这种相似性使得中西方在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是有共同之处的,因而欧洲经济史的研究有其重要价值。本书的研究思想很有特点:从西方看中国,并从中国看西方。前者强调的是利用欧洲经济史考察中国明清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为要超越欧洲中心论必须回到欧洲;其次从中国实际来看发展实际,从而看中国在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上到底存在哪些特殊点。如果说前者是“规范”的,那么后者就是“实证”的。 书中提到自明清起,中西经济增长是有以下四个共同原因的:第一,基于劳动分工和绝对优势而出现的商业扩张过程;第二,经济增长可以由投资增加引起;第三,技术进步会使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最后,整个社会发生了适应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变革。对这四点,我分为了三类:第一类,体现中西发展的共同点,即第一点和第二点,这两点在明清后的中国和欧洲体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第二类,体现中西发展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第四点引起的。作者在书中虽然以很小的篇幅介绍了这一部分,但是却是全书中介绍中西差异最为详细的部分;第三类,不确定因素,即技术因素。因为书中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引用认为,技术因素并非完全独立发挥作用,制度对其作用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下面对第一类和第二类因素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类因素从根本上就是上面提到的“斯密型动力”和“马尔萨斯主义”的共同制约作用。所谓“斯密型动力”即通过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而“马尔萨斯主义”人口的增加使得“人口——资源比”过大,对经济增长造成了压力。所以说“斯密型动力”和“马尔萨斯主义”是这一时期中西发展中矛盾的两个方面。此时的中国与西欧,共同处于一个农业收成不保险,生产原料有限的世界中。二者都经历了由经济扩展与收缩组成的周期循环。在“斯密型动力”下,这种循环创造了更大规模的经济,却使二者有很大的可能落入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上述相似性可以从对英格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介绍中看出。 第二类因素凸显出中国和欧洲发展中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由组织形式的不同造成,而组织程度的不同则主要由“农村工业”决定的。斯密所生活的年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英国,农村工业都是存在的,但这种农村工业的地位却不同。在中国,农村工业,或者成为原始工业化,是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的,所以生产者被完全捆绑在土地上,无法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欧洲,农村工业是一个独立的产业,是城市工业的前身,农村手工业者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业主体或者市场主体而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得到了后期,中国的农村工业无法过渡向城市工业,这种停滞导致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停滞。 书中让我感兴趣的另一个地方是对中国和欧洲这一时期粮食骚乱的分析。作者并不认为粮食骚乱仅仅是由于天灾或者人祸而导致的食物短缺。相反地,此时的粮食骚乱,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都是由粮食流通所决定的。也就是说,随着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粮食生产区负责生产和向外省输出粮食。这种流通在丰年或者说稳定时期是可以保证平稳的,但是一旦有了不稳定因素,粮食生产区将倾向于保证本地粮食供给,粮食输入区则依赖于外省粮食输入,这样就在供给和需求间产生一个巨大差异,最终不可避免导致粮食骚乱。但是,在中国,这是由于供给上的矛盾导致了流通问题。因为就从国家层面而言,强调的是粮食的跨地域流动,但是地方而言却倾向于保证本地利益。可是欧洲则是因为新需求的产生导致了流通的问题。随着劳动分工的扩展和专业化增强,越来越多的地区不再专业于农业必然产生对产粮区的的依赖,这种依赖在粮食歉收时家更加严重。
个人分类: 经济史|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国家》读书笔记
凝伦 2014-2-7 22:32
《中国农村》由弗里曼、毕克伟和赛尔登三位作者共同完成,考察了1935-1960这1/4个世纪间饶阳县五公村农民的生活。在书中,事实上存在着两条脉络,第一条是社会历史格局的演进,经历了抗战、内战、土改、抗美援朝、国民经济恢复调整、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大跃进这些阶段;另一个则是五公村精英阶层的转变。这两条脉络相互配合,共同勾勒出五公村农民在这些年代的生活状况。 就我的理解,书中的主旨在反映政治干预、政治关系与文化现实、经济现实之间的冲突,总体结论是这一时期,中国农村总体状况是:在中共的统治下,尽管生产关系得到调整,但是这一方面破坏了农村原有的也是正常的经济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却并未完全撼动以至消除农村传统社会文化。 具体而言,就经济角度,在这一个时间段内,共产党都在不同程度上要求进行政治上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根除市场的存在;但是这并不是奏效的;尤其是大跃进时期,强制推行“一大二公”,更加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力发展。书中写到,在无条件的为政治服务的前提下,五公村完全取缔了副业发展,强制要求村民加入大的集体农庄并且要求村民以低工分劳动。但是对于五公村而言,以榨油、麻绳为主的副业构成了农民生活的重要来源;而五公村落后的农业现实并不适合发展大型的集体农庄。结果,农业发展停滞。这在当时的全国而言并不是普遍状况,很多农村极度贫困,根本无法获得生产所需的经济资源,因而造成了严重的饥荒。与农村的落后形成对比的是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家实行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措施,而城市又是工业的集中地。因而,城市无条件的享受着国家的诸多优待。 就文化角度,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并未被完全根除,其中的一些消极部分甚至被强化。首先,这“动荡”的25年使得社会秩序混乱,以言代法,以言压法的现象十分普遍;其次,农民固有的宗族观念并未改变。以五公村为例,实质上只是发生了“改朝换代”,精英阶层只是从李氏家族换为了耿徐氏家族,并且这种统治随着联姻得到不断的强化;最后,传统文化中的妇女地位和迷信思想仍然十分严重。在五公村,大量女孩仍然无法上学,妻子仍然受到丈夫和公婆的虐待;尽管多次反封建运动破坏了寺庙教堂,但是连干部都在其父亲的葬礼上做超度法事。这一时期,国家“以阶级斗争为纲”使得一些愚忠、流氓和不法分子掌权,强化了社会中原有的贫富分化和重男轻女问题。 所以说在1935-1960年这25年间,中国农村社会表现出四种连续性:农民文化、新民族主义、个人关系和精英统治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连续性。事实上书中谈到的某些内容在当今仍然是存在的:首先,中央和省一级ZF的很多决策仍不符合农村现实,因而在落实上,农村地区或是消极抵抗,或是遭受损失;其次,个人关系和精英统治仍然发挥着极强的影响,各级ZF依靠自身与上一级ZF的关系网争取政策优惠,个人为家庭利益而和ZF官员较好,ZF官员间互相建立关系网,这种情况也就成了腐败低效的一个原因;最后,城市较于农村,仍然享受着较多的优惠,被关注的农村比起被遗忘的农村享有较多的优惠,这就使得很多农民享受不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城乡间以及农村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 不过,我对书中的一些内容有着个人的质疑。由于初版写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期,因而作者呈现出两种倾向:第一,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应当承认建国后取缔市场和商业的活动是不现实的而且破坏了生产发展,但是从根本上而言,市场并未在当时的农村社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大部分农民依旧以种植为主,仅对不能满足生活需求的部分利用副业进行补足。从当时的生产状况而言,农民在动乱年代的农业收入极低,因而也就不能保证市场作用在农村的发挥;第二,过分降低这一时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性。事实上,正是这一时期大规模的共产运动,保证了中国公有制经济的属性,而没有偏离中国发展路线。这最终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基础。
个人分类: 经济史|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上)》读书笔记
凝伦 2014-2-7 22:31
《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选取的时间段并非一般所认为的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而是选取了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一段历史。作者这样划分是有其用意的,比起传统方式,这样的划分更加将目光锁定在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阶段,使得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世界近代经济史保持同步;同时这一段时间并没有出现完全意义上的中国上层建筑的革命,因而对于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进行较为透彻地分析。在上册部分,主要集中在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这一段时期的经济状况加以论述。 作者首先纠正了两个学者早已接受的谬误,作者的观点我是同意的。首先,中国并非“闭关自守”。事实上,人们常常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接触;但实质上,中国只是作出了对西方侵略势力的被动防御。在这一时期,国家并非不与国外发生经济交流,只是对贸易进行限制。并且,我们所认为的中国不愿与西方开展自由贸易完全是因为统治者的自大心理是不对的。晚清ZF之所以不愿与英国开展贸易,首先在于文化差异,其次在于葡萄牙侵占澳门的前车之鉴,而非真正蔑视国外势力。第二,明清时期,尤其是在晚清时期,中国并非限制“自由贸易”。这一时期,在广州开展的贸易完全是平等互利而且是自由的。因为,国家所征关税低,同比于其他国家限制少,这一点连英国商人都同意:“在中国,生意比英国更加方便的多。” 我将全书划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在这一时期,政治上,中国被迫丧失独立司法权,而采用领事裁判权。此外,各国纷纷在中国设立租借划定势力范围;经济上,海关主权,尤其是关税主权和海关行政权完全被西方掌握,这反映在总税务司的设立;中国内河航运权和沿海航运权虽未完全丧失,但是却西方操控。在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中国农民所受剥削和压迫的加深。战时的破坏、抢劫、勒索和战争赔款使得统治者将负担转嫁于农民;鸦片贸易的合法化造成银贵钱贱,以铜钱作为交易单位主体的农民深受其害;战后国家机器的强化使得大地产不断涌现,土地日益集中,农民丧失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同时受地主、高利贷商人和侵略者剥削。书中虽然写的分散,但是概括后,农民的生活状况大致可以从这三点分析出。第二点便是这一时期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作者在这里提出一个很独特的观点,当然这个观点得到了国外研究的佐证,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目的并非为继续扩大商品销售市场,而是为了促进鸦片贸易合法化。此外,鸦片贸易合法化后,清ZF的关税收入增多,从这个角度,实为幸事。对前一部分我是同意的,因为相关史料已经表明,当时英国已经认识到在中国实现商品倾销的困难,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目的之一——鸦片合法化——并未实现。就从战争的名字“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但是对后一部分我持保留意见。虽然确实通过对鸦片征税“寓禁于征”,但这一时期走私仍然猖獗且口岸开放时间并不一致,所以清ZF是否实现增收值得探讨。 第二部分是中国新阶级的产生。这个新阶级指的是买办阶级。买办最开始并非贬义词,只是目前我们将其限定在在中国近代史上,利用自身与外国侵略者关系,代表外国侵略者利益剥削本国人民的一个阶级。事实上买办成长有以下途径:雇主薪金、开设商号和周转资金利息收入。通过与外国商人接触买办获得了资本积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工业和金融业发展。但是作者对于买办的作用过分贬低,从而忽视了买办有发展为民族资本家的可能。因而也就没有充分意识到买办所做的贡献,即使很少。 第三部分是中国农民阶层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我同意作者观点,太平天国运动仅仅只能算是农民阶级自救运动,基本类似于任何一个朝代末期的农民运动,而非完全意义上的“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的价值自然无需多言,但是在这里我想强调贯彻太平天国运动中一个特点——空想性。在运动早期,领导者要求建立实质上的“共产”,但事实上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才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合力特性;在运动后期,洪仁玕发《资政新篇》,注重推行资本主义制度,不得不承认,这也没有可供实践的土壤。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上的空想性注定运动要失败。 最后是地主阶级对外国侵略的反应。我将书中所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统治机器的强化。以豪绅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势力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这点在上面已经介绍,不再详述。第二种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自强”与“求富”。不否认通常所认为的地主阶级的腐败和仅对国家表层进行的改革是这场“自强”失败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侵略者的侵略则从本质上决定了其破灭。
个人分类: 经济史|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线代经济增长》读书笔记
凝伦 2014-2-7 22:26
《现代经济增长》是库兹涅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统计资料的整理、比较,利用制度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的相关思想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与扩展这些方面进行了详尽研究。全书共10章,在第1章建立起理论框架之后,第2到5章从人口和产值两个方面对现代经济增长的表现进行分析阐述;其中第2章主要分析人口增长,第3到5章具体分析产值与产业、收入及其使用状况之间的关系;第6章到第9章对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出发达国家发达的表现,不发达国家贫乏的原因;并在第10章对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进行概括总结。最终作者印证开篇的重要命题: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的共同作用是创新时期增长的核心。 我对书中的观点作了总结: 1. 在现代经济增长下,一国经济的增长既包括人口增长也包括人均产值增长。现代经济增长初期,欧洲居住区(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人口增长水平远超亚洲和非洲;但是到了后期,趋势正好颠倒。此外,在人口增长的原因中,死亡率的下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2. 就从部门产值分布而言,现代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农业部门生产率明显提高;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和交通通讯在全国总产量比重呈上升趋势,以及这一部门的生产率的明显提高限制了劳动力或资本吸收;一些国家服务部门和基本的毛衣占全国总产量必中不变或下降; 3. 在现代经济增长下,从收入分配角度,存在以下四中趋势: (1) 以劳动或基本参与生产过程的直接报酬形式的分配收入比重有所下降;但居民来自ZF或企业的转让以及被ZF的直接劳务支撑着,尤其是ZF直接提供的劳务大幅上升; (2) 国民收入中财产收入的比例在经历稳定或微弱上升后开始下降; (3) 要素收入中劳动份额的下降可归结为多种原因:训练和教育投资的增加、实际生活费的增加以及由增殖效率产生的归入劳动收入的增加; (4) 收入分配差距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长期稳定或轻微扩大后开始下降; 4. 产值结构,特别是劳动力的行业、阶层和职业结构的显著而急剧的变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因为它们要求具有迅速进行制度调整的能力和人口在几代人之间或一代人内部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5. 一国经济增长有许多的外部条件,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首先,世界范围的适用知识存量是有作用的,但是也仅仅是一部分;其次,经济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可通过外贸、资本流通中的借贷形式进行交换,也可通过拨款方式中的收付进行,才外,移民也是重要方式;最后,特定的国家对别国的侵占行为; 6. 目前不发达国家低人均产值与世界其他地区人均产值间的差异在上个世纪或更早时候便已显现或扩大;但是差距悬殊则是近来的事; 7. 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结构的原因,又有非经济结构的原因。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一方面在上述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但是另一方面则是书中大量统计资料的引入以及对于数据的处理。作者“从质量到估计,到分析,到解释,到推测”的研究步骤对我此后所要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帮助。不过我在书中也有一些自己的疑问,这将作为这次读书笔记的结尾: 1. 首先,作者在本书开篇就对全文进行了前提假定,其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了“国家”,或者更为具体的说,是“民族国家”;但是,我不觉得这样做是完全合理的。第一个原因是从统计资料角度,以国家为主体,必然要收集大量资料,因而任何一个国家资料的不完备,都会影响结论的得出;其次,完全可以将发达国家分为几个地区,然后从中选取一些代表性国家,这样的划分反而可以突出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而差异性的存在对于一般结论的得出更具说服力;最后,由于日本本身是一个个例,但是全文对于日本经济增长的分析是较少的; 2. 书中前后数据的口径是有不一致存在的;在第二章统计人口时,拉美地区作为欧洲人居住区而被纳入统计;但是到了后面几章,拉美却因为经济落后被排除;这样前后的不一致并不能得出有关人均产值、地区产值分布等方面的相关结论; 3. 书中在对不发达国家落后的非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时特别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作者认为这种延续性是中国不发达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文化下必定阻碍经济发展,尤其是统一的书面语言的应用。但是我觉得这种统一的语言而非字母文字并非完全起消极作用,就目前而言,它为中国经济统一以及继续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个人分类: 经济理论|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读书笔记:金融战争II 金融化模式其实就是最大的传销模式 中国一直在为美国的信贷消费 ...
CPA_ADQ 2013-10-16 23:45
我的梦想之一 : 现在努力学知识 , 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金融领域商业战士 , 为以后当世界大财团来围攻我们祖国 _ 中国的时候 , 我能够作为一名守卫中国金融高边疆的的战士之一去守护高边疆 , 然后反击 , 让中国的企业家 , 大财团也会玩金融 , 并且在这一场场金融战争里头 , 为中国的企业资本去世界战场指路赢得胜 利
个人分类: 信念|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读书笔记:金融战争I ---大财团如何搜刮中国的银行利润
CPA_ADQ 2013-10-16 23:40
我的梦想之一 : 现在努力学知识 , 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金融领域商业战士 , 为以后当世界大财团来围攻我们祖国 _ 中国的时候 , 我能够作为一名守卫中国金融高边疆的的战士之一去守护高边疆 , 然后反击 , 让中国的企业家 , 大财团也会玩金融 , 并且在这一场场金融战争里头 , 为中国的企业资本去世界战场指路赢得胜 利
个人分类: 信念|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基金间谍》读书笔记
李双建 2013-8-30 22:35
没有一位基金经理会购买无CEO持股的公司股票,同理,投资者也不会申购没有基金经理回购的基金。 如果说伟大的投资者有共同点的话,就是耐心和从简;就像别再蛋糕未烤熟前拿出烤箱一样,时刻牢记各基金的竞争优势,只要基金的竞争优势仍在,那么就耐心持有。优质基金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稳定。 基金经理的动机很大程度上能告诉投资者该基金未来的表现情况。例如,基金经理的奖金和一年期收益率挂钩的基金,其表现和一只基金经理奖金和三年期收益率挂钩的基金肯定存在差别。同理,和税前收益挂钩的基金经理很少会关注基金的税后收益;和基金份额挂钩的基金经理可能会很不情愿的暂停申购基金。 我们不用知道基金经理确切的收入额,只要知道其年薪占奖金的百分比;另外,还要知道整套激励机制的运作原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基金经理在自己管理的基金上的投资额。 投资者不仅需要一位有经验的基金经理,更需要一位能将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基金经理,挑选基金,需要选择一位有竞争优势的基金。投资者不但需要低廉的开支比例和交易费用,也需要具有竞争优势的管理和基金公司的企业文化。
0 个评论
分享 《资本论》读书笔记 摘自《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熊肉 2012-12-1 12:09
《资本论》读书笔记(刘文婷) 时间:2008-01-22 13:01来源:未知 作者:刘文婷 点击: 2019次 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一个人,如果没有用一段青春时光阅读那些真诚的文字,很容易变成一个庸俗的人。 读书笔记12365 刘文婷 2007101286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序言 导论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此部分段落较多,有必要从总体结构上进行宏观把握。 《导言》结构: 1、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的辨证关系。 2、说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达到抽象,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以此来分析经济现象,即具体→抽象→具体。 3、提出关于社会整体结构的思想。 (说实话《资本论》语言晦涩,且有太多的历史知识和典故,这些都造成了我阅读上的障碍,有的实在是难以理解,例如“生产”这一小节。为此我查阅了有关的参考书,但最终也不太明白。 但从资料中,我了解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留下的一部没有完成的手稿。马克思认为,把要论述的问题预先说出来不太合适,所以手稿写了一半就没再写下去。 最后“生产”一节就没有写完,但是此节的标题却勾画了他对社会总体的深刻思考。即“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关系。”这个社会整体关系是以生产力为起点的,从生产到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包括文化观念等等。但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马克思为什么认为社会整体关系的最高点是家庭和家庭关系?他所理解的社会整体结构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导言是所有研究马克思思想的人必读的文章,是我们理解“中年马克思”的重要文献,也是马克思留下的一篇比较难懂得论文。可能是因为我水平有限,对此深有体会,认为至少是从导论到第一卷中的难点之一。以后得加强阅读才行!) 《序言》结构: 1、说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研究的顺序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 2、指出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及经过。 3、概括了马克思总的哲学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思考: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生产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 结合现实,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社会生产四个环节中生产的决定性主导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生产,把生产放在第一位。发展是硬道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过程中要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树立新发展观。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原理使我们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协调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协调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要逐步完善市场交换竞争机制,规范市场交换秩序,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资本论》第一卷序、跋 1867年第一版序言 结构: 1、指出《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 2、说明《资本论》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 3、阐述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及其《资本论》的结构。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这句话是指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由于其对象上的特殊性,不能像物理学或化学那样使用一些比较直观的工具如显微镜和化学试剂就可以得到事物的真相,而必须依靠抽象力,即人们从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中抽取和概括其最本质特征的能力。我们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只有通过科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发现和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 如在《资本论》分析中,马克思首先从纷繁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中抽象出了商品这个细胞形式,从而提出了价值、劳动、货币等范畴;进而对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最后逐步上升到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体认识。 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在英国,变革过程已经十分明显。它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大陆。在那里,它将采取较残酷的还是较人道的形式,那要看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程度而定。 这几段话具有极强的逻辑性,都表明了尽管当时经济落后的德国与经济发达的英国情况有很大的差别,但《资本论》以英国为例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普遍适用。各国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程度有所不同,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其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而无产阶级革命是用流血的形式还是和平的方式,要随该国的实际情况而定。 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 这里所说的“死人”,是指封建残余,“活人”是指资本主义。当时德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陈旧的封建残余还比较严重。所以,马克思认为德国的工人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并且封建残余还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 (这里的典故不太明白,查阅了下参考书) 马克思在这里是借用“柏修斯的隐身帽”,来讽刺当时的德国统治者。他们与柏修斯相反,柏修斯戴隐身帽是为了不被妖魔看见,而他们利用隐身帽却把耳目遮住,去否认德国劳动人民所遭受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现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所以《资本论》的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是不能跳跃的,但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认识和运用了经济规律,却能减轻革命过程中的痛苦。 那么这句话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是不是每个国家一定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国也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吗? 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基本上是属于资本主义范畴的 。但是,资本主义不是很发达,封建关系仍大量存在。因此,中国并没有跳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没有跳过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在资本主义还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革命,一方面确实是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另一方面,在革命后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曲折。 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这句话表明马克思方法论中的唯物主义基础,认为社会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这一自然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再现,照应了此文前半部分的“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1872年第二版跋 此部分大致讲了三层含义:1、指出第二版中所作的修改;2、介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德国的发展,主要指出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3、方法论——辩证法。 可见,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缺乏生存的基础。它作为成品从英国和法国输入;德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一直是学生。 政治经济学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的,而在德国长期的封建割据局面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缺乏生存的基础”。实际上,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如此。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等,我们对于西方理论是不能完全照搬的。在借鉴、运用这些理论或方法时,要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 当然,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 我的理解是叙述方法是指把研究中揭示出来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再现出来。即抽象→具体。研究方法则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具体→抽象。因此两者间的思维过程是相反的。 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 我们知道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这句话表明马克思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使辩证法摆脱了唯心主义的外壳,最终创立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并将其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之中。 《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式”或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式”,马克思从商品入手解剖资本主义经济。我认为在这里,事物的“元素形式”或“细胞形式”,它们不是简单地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任意抽取出来的部分、因素,而是包含着“一切矛盾胚芽”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从商品出发,看到了在商品中,就如同在胚胎中一样,隐藏着那些在一定条件和一定发展阶段上将变为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看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不断的生长、运动、发展。 (胚胎形式→幼稚形式→成长形式→发展形式→完成形式) 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由马克思首先揭示并进行论证的,他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为进一步建立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基础。 1、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但不能区分劳动二重性,不知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2、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平均劳动时间,而是由最差的生产条件下的劳动时间决定。 3、古典政治经济学区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但不了解这两者的内在联系。 4、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而不是社会属性。 5、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商品、价值和价值形式认为是永恒范畴,因此资本主义也是永恒制度。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我认为这句话中有两点应值得注意(实际上课时也讲过): (1)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这两个概念时,有些地方是严格的,有些地方是不严格的(上面这句话中两者是可以等同的)。但这两个词我认为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劳动生产力侧重于“力”是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率侧重于“率”是指具体劳动实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 能力与效率是不同的,能力是潜在的力量,效率是能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能力与效率是成正比的,但也有例外的。有的能力很强,但效率不高;有的能力不大,但效率很高。 (2)实际上提出“自然生产力”的概念(我原来是不了解的) 这句话中马克思把自然条件也列入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自然条件”,并且强调自然力作为一种生产力的特殊作用。 我的理解是自然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上对某种自然力的有效利用而产生的生产力,实则是“自然力”与“生产力”两词复合而成的。自然力是产生这种生产力的基础和前提,科学技术以及人们对这种自然力的有效利用则是产生这种自然生产力的条件。破坏了某种自然条件或不能有效地利用某种自然条件,就会使这种自然生产力遭到破坏而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但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无限发展有可能降低自然生产力。 因此,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结合现实可以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实现良性循环。由此看出,今天我们提出的这种全新的发展观,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了预见,在某种程度上看多年来由于我们只看到马克思理论对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微观和宏观两层含义。以上是微观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上的劳动耗费。另一种是宏观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主要是在《资本论》的第三卷中论述了这一含义。但是我认为在第一卷中也有谈到: 流通手段中“……最后,假定市场上的每一块麻布都只包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使这样,这些麻布的总数仍然可能包含耗费过多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W—G这是一惊险性的跳跃,结合当今社会对企业或商品生产者而言也尤为重要。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那么企业要想追求无限的剩余价值,必须不断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提升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只有这样产品才能被社会所承认,实现惊险的跳跃,使企业所耗费的预付资本能够在价值上得到相应的补偿。并且,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环节,企业也必须十分重视营销工作。 思考: 1、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价值决定理论: ①劳动价值论:价值实体是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以英国古典学派和马克思为代表的。 ②供求价值论:价值实体是供求,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价值。以马歇尔为代表。 ③要素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土地、资本三要素共同决定的。主要代表人是萨伊。 ④效用价值论:价值的实体是效用,或边际效用,效用和边际效用决定商品的价值。以门格尔、庞巴维克等为代表。 2、一般而言,经济学对某个经济体的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本质层次的分析,即对生产关系层次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偏重于这种;二是表层层次的分析,即对经济运行层次的分析,西方经济学一般属于此。但如果认为只有西方经济学有经济体制理论,而马克思没有这方面的论述,则是片面的。 我认为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中,虽然没有用“经济体制”等词,但是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时必定会从客观上通过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来揭示它的经济关系。如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是劳动价值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但选读中好像没有这部分),讲竞争、供求、价值运动等,实际上就是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运动的机制问题 。所以说,马克思在论述许多经济问题时,都已经涉及到了经济运行机制。 3、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解 商品拜物教是把物化在商品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颠倒地看成是物与物的关系。于是对商品产生了一种神秘的观点,就好像在宗教世界中人们崇拜上帝、真主等一样,在商品世界里,人们崇拜手中的产物——商品。因此马克思研究经济学,表面是研究商品与商品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商品的背后是人,经济关系则是在物的掩盖下的人与人的关系 。相比而言,西方经济学是不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只讲商品与商品的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只有哲人式的经济学家才能写出这样的话!此话的意思一般政治经济学课堂都对它分析过)马克思对资本总公式矛盾分析说明:流通是不产生剩余价值的。任何企业试图通过转手买卖商品,任意加价,都不是资本增殖的源泉,它只能改变财富的分配状况,而不能使财富有任何现实增加。 在商品市场上,单个的企业主间是互相对立,他们所拥有的权利,只是他们的商品的所有权,等价交换是基本原则。在商品市场上,任何欺诈、暴力、垄断行为,都是不正当行为,都是违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的。 所以,社会主义企业要追求资本的增殖也是绝不能靠流通中的不正当行为获得,而是靠正确和有效运营资金取得。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 这句话实是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力买卖的分析,来深刻揭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虚伪性。 流通过程的等价交换关系掩盖了生产过程的剥削关系。其中边沁我认为实际是现代西方庸俗经济学所谓的“理性”,它是把露骨的利己主义看成是人类道德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人类生活的指导原则。当时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利用边沁的理论为资产主义辩护,论述资本主义流通领域是自由、平等的,而交换双方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因而对双方均有利。实际上,在流通领域的一些平等互利的假象恰恰掩盖了生产领域的残酷剥削,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完全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研究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要注意当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因为生产工具对生产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即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在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不同社会方式,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资本家的社会。” 并且在《资本论》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从对生产工具分析中,不仅看到了劳动工具对资本主义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性,更透过经济现象分析出生产工具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认为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标志。这在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依然使用,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各个部门、各个企业都竞相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技术水平,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率。 思考: 回顾以前所学的经济学说史,近代政治经济学史上对于剩余价值的研究,开始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重农学派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第一个系统的理解”,提出了“纯产品”理论,这实质上就是他们的剩余价值学说。认为“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出来”,而是在农业中创造出来的,是纯粹自然的赐予;他们只是在地租的形式上认识到剩余价值的存在,而不知道利润这个范畴,更没有研究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所以,他们没有看出剩余价值的秘密。但是,他们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而斯密对剩余价值的认识,比重农学派前进了一大步,他所研究的利润和地租,也都是剩余价值。他认为剩余价值不仅存在于农业生产领域,而且也存在于工业生产领域;不仅提出了利润范畴,而且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指出了一般剩余劳动是包括利润和地租在内的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密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 这句话中马克思强调了企业管理的必要性。他认为由许多人在一起劳动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为了协调个人之间的劳动,使它们能够密切配合,以达到共同完成某一生产任务的目的,就必须有指挥和监督,并进行企业管理。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主义化大生产,需要管理。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也是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协作氛围更广,更需要企业内部的管理。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化生产。 资本家也就企图尽量延长工作日来彻底利用这个“初恋时期”。 这句话用来形容资本家对超额利润的狂热追逐。马克思分析说,当某个部门的资本家最先使用机器生产时,他可以得到高于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但如果该部门都普遍使用机器生产时,这种超额利润就消失了,因而最先使用机器生产的个别资本家总是力图延长工作日,以便在这个“初恋时期”(最先采用机器生产的时期)生产更多的产品,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利润。 思考: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两种基本的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剥削形式上有了许多新变化,特别是战后各国更多地依靠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手段。但资产阶级提高生产力从而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决不是为了劳动者的利益,而是加重了对劳动者的剥削。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对抗性。因此,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原理批判了西尼耳的“工人应当感谢资本发展了生产力”。 但在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如雇员持股计划。在职工中发行股票,让工人可以拥有股权而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从而刺激工人为更多地分红而工作,把工人看成与资本家相似的股东。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企业在工人中发行股票,一是想以此把企业利益和工人利益拴在一起,模糊劳资界限;二是想从工人身上搜括货币来扩大资本积累。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劳动对资本的这种形式上的隶属,又让位与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隶属。 (这句话难以理解,查阅了下参考书)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是指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隶属于资本。在机器生产以前的资本主义初期,劳动的技术基础还是手工生产,但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这时资本家主要采用延长工作日来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是指劳动不仅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上隶属资本,而且由于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变革,使劳动更进一步地隶属于资本。在机器生产中,原来手工劳动的技术不起作用了。工人离开了机器,就不能参加资本的生产过程,工人原先可以凭借手艺而对资本作点反抗的技术基础消失了,所以,这种完全依赖于机器的劳动更加隶属于资本。这时,资本家主要通过机器的使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因此,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深化,是伴随着技术基础和劳动组织的改变(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和剥削方法侧重点的改变的(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思考: 1、马克思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原理,与我国企业资本增殖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外延型资本增殖机制→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内涵型资金增殖机制→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 在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强调这种资本积累的特点是劳动外延量的增加。类似于企业外延型资本增殖机制,单纯以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的增长为中心,单纯数量扩张型的增长为前提。它等同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以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等为特点。 而与相对剩余价值对应的是内涵型资金增殖机制和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因为内涵型资金增殖机制以生产要素的质量、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前提,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 2、(在老师发的教学大纲中关于《资本论》的方法论中第四点是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我认为这在第一卷中有多处体现,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就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分析也就是从那里开始。如由简单价值形态到货币形态的历史发展;由商品流通到货币流通的历史发展;此篇中的由绝对剩余价值到相对剩余价值的发展等等。 第六篇 工资 工人和资本家的一切法的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神秘性,这一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一切自由幻觉,庸俗经济学的一切辩护遁词,都是以这个表现形式为依据的。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本来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却被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种歪曲的现象从法的观念出发来看是无法察觉的。因为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和普通商品之间的交换一样,都是一方付出货币,另一方付出商品,买卖双方是平等的,所能感受到的只是两者间买卖的商品不同而已。所以,在工资形式下,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正如在此句话的前面所提到雇佣劳动制度较之奴隶制和农奴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的表现形式掩盖了现实的剥削关系。而这种形式的存在却为庸俗经济学提供了牢固的基础。许多资产阶级的辩护士,就是以此为理论根据来替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诡辩的。 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价格,即表现为按各自的国际价值而不同的货币额。 马克思认为在世界市场上,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的价值不是按各国国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而是按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因此,同种商品只具有同一的国际价值。但在这句话中却是“有不同的国际价值”,通过联系上文是指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即同一时间生产的同种商品的总量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国际价值,而不是指单位商品有不同的国际价值。例如:各个国家同一商品单位国际价值都是相同的为1元。但由于在发达国家里同一劳动时间可以生产更多的商品30件,表现为更多的国际价值即30元。在不发达国家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只生产了10件商品,只能表现较少的国际价值10元,所以两者有不同的国际价值。 思考: 1、社会主义工资和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区别(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 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工人一无所有,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工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社会主义工资本质上不再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而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对职工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种形式。因此,不能把社会主义工资与资本主义工资混为一谈。 并且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工资也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这就牵涉到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问题。如果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也是商品,才能得出社会主义工资也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但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劳动人民成了社会和企业的主人,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因此,社会主义工资决不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2、对工资的不同理解 马克思认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它小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因而产生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工资是“劳动价格”,等于最后被雇佣工人的边际产出,劳动供给曲线为一条向上倾斜曲线。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他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用的工人。 这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人口规律时所阐述的:在资本有机构成因构成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总资本量比较会相对减少,从而造成相对过剩人口。我国目前所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抛开制度形态的差异,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对分析我国失业的成因是完全适用的。 根据马克思的人口理论,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可变资本的大小,所以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在社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减小,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会相对减少。同时,受新增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供给绝对增加,其结果必然导致相对人口过剩,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且我国当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集约化,要求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而市场化则激励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市场调节手段来进行资源的最佳配置,这种转变,必将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从而使失业问题更加突出。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这句话说明暴力并不是新社会产生的原因,它只是新社会的“助产婆”。任何一个旧社会的灭亡,归根到底都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旧社会本身不会自动灭亡,在旧社会即将崩溃新社会即将“临产”的时候,暴力可以起助产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暴力是一种经济力。例如:在封建社会末期,暴力可以大力促进封建社会制度向资本社会制度的转变,并且可以缩短这种转变的时间。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这段话是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一段经典论述,认为由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将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即实行生产资料共有制,在这个基础上还存在着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因此马克思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不包括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并且我认为除了这段话外,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出来“……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 思考: 1、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谋求发展的启示: 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资产负债率过高,且历史原因形成的包袱重,企业冗员问题严重。在企业体制上,虽然相当多的企业通过改制,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但远未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国有企业应注意利用资本集中和资本积累的相关原理来改善企业效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注意自身资本的积累,为企业以后的发展积累一定的资本。由于资本积累过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企业应更加注意资本集中,通过兼并重组以及发行股票等方式扩大自己的资本。 2、关于现代殖民理论 在第一卷的前24章中,马克思已经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诸多基本理论和重要问题作了分析和阐述,而这一章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殖民理论的批判,利用殖民地经济来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以上各章所论述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为全部理论起到点题的作用。 正如上课所讲的案例可分为三类;①说明案例;②典型案例;③理论案例。此章则属于典型案例,它是一个解说资本本质的案例:通过威克菲尔德的“系统的殖民”来阐述他“在殖民地发现了关于宗主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真理”: ①个别劳动的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两种极不相同的私有制。 ②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③剥夺人民群众的土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 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条件。 是我们班少数几份好的读书笔记之一,非常不错,因为读了并思考了。杨志2008-1-14 (责任编辑:admin)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读书笔记-1、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dasasasa 2012-10-2 09:55
读书笔记-1、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于是读书笔记,可能有语句不简练,逻辑不通顺的地方。 特别申明: 由于个人能力问题,所以可能存在对原著的理解偏差,如果由此产生的错误结论,那么则不关原著的事情,纯粹是本人能力的问题,敬请明辨。 敬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 前言: 马克思阐述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原理,解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但是从资本论看来并没有全面的否认生产资料在经济生产中的贡献。或许他的立场过于分明,站在了劳动者这一边,对资本家的批判不遗余力。使得人们感觉马克思是完全反对资本家的,其实马克思深刻的明白没有生产资料的投入,整个生产活动就完全停止了。 但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使得资本家的存在性受到质疑。如果没有资本家,所有生产资料都是社会共有的,那么就不受压迫了。 无论是生产资料共有,还是私有,到最后生产出的产品,必然要分配和消费,如果分配不均必然就会导致和私有制一样的后果,两极分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主要内容在于马克思通过对工厂生产过程的剖析,讲清楚了剩余价值的来源,确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当然这个论证过程中还有具体劳动,无差别的抽象劳动,个人劳动时间,社会生产必要劳动时间等概念。 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生产资料本身是不能够产生价值的,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就导致了(生产资料的拥有者)资本家是对生产没有贡献的。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等下再叙述。 劳动价值理论的出现导致了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对立。由此催化了一个新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吸取营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但是与西方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有着巨大的鸿沟,在西方历来都是被批驳对象。 过了一百五十年了,看到当前世界还是西方经济学占据主导地位,当然此时的西方经济学已经和一百五十年前大不一样,很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渗透进了西方经济学,但是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市场,竞争,等等基本原则还是占据主导地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鸿沟呢?这是我很久以前就一直思考的问题。 正文: 马克思如何证明剩余价值理论的我就不复述了,具体看资本论。(附:看得我真的是头疼,还好看原著有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和生产背景,有利于理解。不跟着马克思的思维去读资本论,那就是痛苦的代名词。) 马克思的经济学一定要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来理解,否则就会迷惑。 马克思论述了生产资料比如机器,在生产过程当中是不能产生价值的。注意马克思论述的这段话的背景,是在机器进入生产之后,针对的是单个工厂讲的,这时候机器的价值不会增值,因为早就已经通过买卖交换所确定。所以只有劳动生产者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然而对于整个行业和社会来讲,如果机器是决定性的生产工具和效率提高手段的话,机器的创造发明者的创造活动对于整个行业和社会就是决定性的,是主要的价值产生者,普通工人的就成了次要的价值创造者。 马克思讲了单个工厂和社会其他工厂的竞争的例子,那是机器进入工厂之后的情形。 机器进入工厂之后,对于单个工厂来说,只有参与了生产的劳动者创造了价值,当然这个劳动者是一个泛指,只要是付出了劳动的,可以包含管理者。既是生产资料拥有者又是劳动者是存在的,也不违反马克思的经济原理。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机器逐渐成为了社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手段,反之也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对于整个行业生产链或者社会来说,机器的发明创造者的开创性劳动就成为了整个行业生产链或者社会的价值源泉。生产过程中的普通的劳动者劳动则成了次要的。 既然价值的创造者是付出了劳动的各种各样的劳动者,那么只拥有生产资料而不劳动的资本家没有创造价值,但是却分配了主要的利润,自然就显得不合理,于是激起了劳资矛盾。 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可没有什么劳动法来保护工人的权利,马克思就在思考为什么资本家不劳动但是越来越富,工人拼命工作为什么还是那么穷,揭示了剩余价值理论的秘密。 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由于机器对于生产,对于提高生产率是至关重要的工具,使得普通劳动者的重要性显著下降。使得普通劳动者根本没有能力和资本家来讨价还价。 按照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市场供求原理就是说普通劳动者过剩,但是这种说法还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当时资本家不开工厂还可以靠积累的财富生存下去,而普通劳动者短时间不工作就生存不下去。普通劳动者根本得不到和资本家进行平等交易的时刻,在劳动和资本进行交易之前,普通劳动者就屈服在了饥饿的威胁下。整个交易根本就超出了市场供求原理的基础---平等。 这种不平等的劳资交易,导致了生产分配的不平等。这个不平等和劳资交易有关,却先于劳资交易。 其实这个劳资矛盾深刻的体现了物质和主观能动性的矛盾。 所有生产都离不开生产资料(主要是物质),也离不开劳动者的劳动,包括理论,发明等等劳动(主要讲主观能动性,精神方面)。 原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这个矛盾的做法就是把资本家踢走,把生产资料留下,由社会共同拥有生产资料,于是就生产当中就只剩下了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当人们主观意愿强烈,创造性突出的时候,整个社会就显得进步发展很快。但是这里一个问题,资本家没有了,市场没有了,不代表就最终的分配就公平了。 没有其它的不平等因素了,社会本身就意味着有些人权力大,有些人权力小,这些不平等的因素最终影响了最后的生产分配,导致人们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不公平的分配的提高而降低。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的起源,如果承认资本家存在的合理性,同意劳资交易,那么必然要面临生产资料(物质)与劳动(人类主观性活动)的兑换问题。 如果没有资本家,但是只要有市场,只要有交换,还是隐含着物质和主观能动性相互采取何种比例兑换的问题,这个才是关键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当中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于是乎原来的社会主义者在踢走了资本家之后取消了市场交易。注意,如果没有资本家,生产资料公有,而市场交易是可以存在的,比如各种集体生产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但是依然会产生上述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追根揭底探究生产活动,搞清楚了生产资料和人的主观劳动的关系,但是却整合不了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糊涂”的市场一直在解决的。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劳动者的劳动和生产资料的辩证统一, 两者不可偏颇,因此两者如何的兑换是一个需要模糊的处理,无法做到绝对公平。 因此在社会分配体制越来越难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中国最终只好重新找回市场。 只要涉及到交易,涉及到主观判断则难以用客观的各种规则和数据来衡量,必然就会偏离绝对的公平,社会平均生产时间等是无法完全准确的统计的,而且要统计的话,必须考虑到整个生产链和社会,必须涉及到发明创造主观能动性如何这算成劳动时间或者物质的问题。于是无论如何,交易或者交换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因为评价和转换的判断过程中就出现了偏差。 西方经济学流行的原因就在于回避了这些转换问题,没有所谓的完全公平的思想,只要是符合一定的规则就行,至于规则本身是不是合理,则不是考虑的范围。 西方经济学从来都不是讲公平的,注意,所谓的市场交易公平地位等等,千万别信。西方经济学当中隐含的一个问题就是交易前的地位问题,交易前不属于交易,无关于交易地位,请大家琢磨下。 于是整个问题就出来了,马克思揭示了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不劳动却富有,普通劳动者拼命工作却贫穷的原因,实际上是生产之前的财富地位就不一样---》劳资交易时“公平”的不公平主观能动性与物质交换协议---》生产分配后的不公平。如此反复循环。 以前社会主义的做法是为了消除不平等,但是财富不平等取消之后,还可能出现权力不平等等,最终也会造成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不平等。 因此最终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的是主观能动性和物质的矛盾统一的哲学问题,涉及生产活动以及生产活动之前的一些因素。以前社会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取消了交易中的不公平之后,衍生出了另外的不公平,最终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参考哈耶克的著作,他思路和出发点非常不同) 而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中还隐含着把人类特殊的开创性主观活动折算成普通无差别劳动的问题,蕴含着特殊性转化为普通型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又是一个没有客观标准的问题。 于是马克思想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去衡量商品价值的时候,由于各种商品有不同的物质(包含使用价值),而且商品中即便能够完全计算出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也还是面临上述两个无解的哲学问题。 作为一门经济学科,要指导具体的经济活动,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跨越上述两个问题,则不能指导具体的商品交换。这就是为什么之前的社会主义会采取踢掉资本家并且取消市场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如何解决所谓生产活动中的物质和主观能动性的矛盾呢?是因为它把劳资交易定在劳资交易的完成一刻,劳资交易之前是完全不考虑的,至于劳资交易之后也是不考虑的。因此任何的劳资交易,都完成在那一瞬间,它根本就不碰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社会权利和保障问题留给社会。劳资交易之后所获利润当然也不会考虑劳动者。(注意,现在可能会有考虑。)而之后的商品的市场交易则完全决定于买卖双方的意愿,互相博弈,没有客观衡量标准,各种不同物质(使用价值)的商品,就取决于意愿。 西方经济学在面对如何评价人类开创性的主观能动活动时,用的还是上述一样的方法,瞬间劳资交易,至于以后出现的激励方法则是简化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或者相对于某个百分比利润。 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否能够简化评价体系,跳出这个两个陷阱呢? 很简单,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原理,相对与绝对是对立统一的,只要不追求单一的绝对或者相对,那么在评价过程中就能找到折中的方法。利用原来的市场功能,并要求资本家分一部分劳资交易之后产生的利润给劳动者。比如劳动者持有部分公司股票,或者公司按利润发放一定比例奖金。至于奖励的报酬是否合符劳动者的贡献,那就是个扯不清的话题了。 后言: 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吸收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关注劳资交易前的地位问题,完善了在现代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也开始重视劳资交易后的激励问题。 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当前更有效和公平的发展市场经济。 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从不产生价值,但是却又与生产有关,这个基本表现的是物质存在是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 其实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物质和精神是矛盾统一的这个哲学观点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牢记在心,我们根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 如果不能清楚的看到生产活动和生产活动之前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就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学之间巨大的鸿沟,就无法深刻理解当前的市场经济。要么我们陷入以前社会主义者的困境当中,要么就对马克思经济学不屑一顾,导致两级分化严重。 公平的交易,只是公平在一瞬间,不要奢望市场交易能突破那一瞬间。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促使我们重视交易的前提和一定公平分配原则。 然而现代的货币和金融制度使得经济当中的运行原理有了一个新的突破,货币逐渐成了一个不公平的根源。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解决呢?下回分解。
个人分类: 经济|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