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分享]投资理财要理性还是要直觉?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卖饮料的柜台上,有两杯可乐。一杯可乐是300毫升,装在一个400毫升容量的杯子里,看上去很满。另外一杯350毫升,装在一个500毫升容量的杯子里,大杯子显得有些空荡。你会为哪一杯付更多的钱呢?
  如果你是为了解渴,那350毫升当然要多一些;如果你和财迷小姐一样,经常因为喜欢某个容器而一并买下容器里面的东西,那500毫升容量的杯子也更大一点;实际上,大多数人会选那个400毫升的杯子,因为它看上去装得满一些。其实这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奚恺元发表过的实验,只不过奚教授举的例子是冰淇淋——他说,由于这种“看上去很美”的视觉误差,人们往往愿意在差的物品上花更多的钱。
  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真是令人着迷啊。也许你知道“心理学家得了诺贝尔经济奖”的故事,那个因为获奖十分激动以致把自己反锁在外,最后不得不破窗进屋的卡尼曼教授,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心理学家。在他的巡回演讲中,经常引用奚恺元教授类似“大小杯冰淇淋”的例子,来表达人类理智的不确定性和在经济行为方面的影响。
  我很同意这样的理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并且经常用这个理由原谅自己做出的傻事。尤其是对于女性这种感情动物,往往会被直觉欺骗;当每个人面对机会或选择,总是很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实际上目测最靠不住;这就是为什么装得满满的小杯可乐比空空的大杯容易卖。
  几天前去拜访一位女朋友,看到她化妆台上大大小小的一堆瓶罐,光是各种品牌的试用装就放满了一只盒子。她慷慨地告诉我“随便挑”,因为这些试用装都是送的。然后我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牌子,这个品牌的会员可以选择打折或是赠送试用装作为优惠;我是这个品牌的忠实拥趸,每次购买时都选择打折;但很明显她挑选了赠送试用装,然后拿回家放着。
  “你为什么不选打折?这里面很多品类都不适合你用。”财迷小姐挑选着自己喜欢的洗面奶、防晒日霜和小瓶香水等等,一会就装满了一个中型化妆包,我一边随口问她。“你不觉得买一样送很多样比较划算吗?我觉得比打折要实惠啊。”她回答说。
  瞧,这就是我们对于“实惠”和“划算”的非理性直觉。财迷小姐至今还在斗争,是帮她详细地算一笔账,还是怂恿她继续选择试用装赠送。很明显,如果我提醒她,以后不要再选择这些根本用不上的小包装,而是选择打折,能帮她省下不少开销;可是这样一来,她就没有了“占到便宜”的直觉快感,而我也得自己花钱去买各种旅行装以备出差之用了。

文章转自:http://bbs.jinku.com/thread-70127-1-1.html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