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论文范文

谈论欧盟对华日用陶瓷反倾销案的影响及财务对策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梁鸿 时间:2015-04-11

  

  


论欧盟对华日用陶瓷反倾销案的影响及财务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关税水平的不断降低,国际间倾销与反倾销斗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我国众多出口产品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诉讼。倾销与反倾销过程的较量,最终焦点都不可避免的落在了财务问题。对此,笔者作为应诉企业的一名财务人员,以欧盟对华日用陶瓷反倾销――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应诉案为例,从财务视角分析反倾销案对企业的影响及企业在应对反倾销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研究企业对欧盟反倾销案的财务对策。 

  关键词:反倾销案 影响 财务对策 


  一、欧盟对华日用陶瓷反倾销案的分析 
  2012年2月16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餐具和厨房用具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据欧盟进口商的统计数据,2011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陶瓷餐具和厨房用具总值约8亿欧元(约合10.4亿美元),据欧盟陶瓷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在欧盟餐具和厨具市场份额占比67%。欧盟立案后,全国涉案企业2000多家。笔者的工作单位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股份)涉案金额达1206万美元,排在全国涉案企业第二位。华联股份被欧盟调查机关确定为强制应诉企业。作为华联股份的一员,笔者亲眼见证了此案的始末。 
  2012年7月,欧盟反倾销调查工作人员赴醴陵市,就反倾销对华联股份展开全程封闭式实地调查。2012年11月欧盟做出初裁,华联股份获得单独税率26.8%,其他没有参与配合调查或提交调查问卷不合格的企业税率58.8%。2013年5月,欧盟宣布对华陶瓷反倾销案正式作出终裁,欧盟对进口原产于我国的日用陶瓷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华联股份作为抽样调查企业获得18.3%的单独税率,终裁反倾销税率为17.9%-36.1%。 
  二、欧盟对华日用陶瓷反倾销案的影响 
  (一)收入及订单大幅下降 
  从2013年5月起,欧盟采购商每进口100美元的陶瓷,要比原来多交17.9-36.1美元的关税,这直接导致欧盟采购商的采购价格升高,欧盟从而减少在我国的采购,转在其他新兴市场下单。反倾销案以来,欧洲市场很不景气,华联股份订单相比同期下滑50%以上。这对于绝大部分依赖出口的华联股份来说经营环境极为不利。仅2013年一季度出口收入就比去年同期下降48.20%。其中:欧洲市场下降更为明显,降幅达67.81%。这对于欧洲市场占整个出口收入接近一半的华联股份来说无疑是血上加霜。 
  (二)经营压力不断增大 
  欧盟发起反倾销以来,历经15个多月的时间,涉及面广,程序复杂,工作环节多,时间跨度大,华联股份单独应诉的费用就高达450万元。此外,订单下降带来的产量下降,导致单位固定成本不断上升。因订单的严重萎缩,企业出现停产、停窑现象,导致许多工人待岗在家。很多企业不得不被迫裁员,部分工人因此失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笔者所在的华联股份,在2012-2013年期间停掉2条辊道窑,700多人待岗,为保证人员稳定,公司不得不为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并继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此公司额外多支出每人每月1220元。这对于本身就微利的劳动密集的民营企业而言,经营环境可谓是悬崖勒马。 
  (三)财务战略严重受挫 
  由于受欧盟反倾销影响,在连续经历十几年高速增长的华联股份,2013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发生了改变,业绩不如过去,经营指标出现下滑,严重影响2012年3月启动的IPO计划。在落实反馈阶段,证监会撤回了华联股份IPO材料,中止了对其审核。导致2013年上半年,华联股份不得不暂时叫停IPO上市计划,也为此损失了巨额的中介费用。 
  三、应诉反倾销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非市场经济地位是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绊脚石,但财务信息尤其是成本会计信息提供的不符合要求,是此次华联股份被拒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终欧盟决定采用“替代国”巴西来计算日用陶瓷的倾销幅度。总体来讲,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一)不符合公允原则的交易 
  1.在此次反倾销中,欧盟调查官员比较关注华联股份的土地成本问题。华联股份前身属于集体经济的乡镇企业,当时的土地取得是划拨取得,后续股份制改革,大部分土地是以政府出让方式取得的,没有以招拍挂的方式取得,而这被欧盟认为未按公开拍卖的市场交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计价不符合公允价值,且没有合理计入产品成本,这直接影响了华联股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2.在核查各类能源(电、水、能源等)采购价格时,因华联股份属当地龙头企业,天然气用量较大,享受了天然气价格优惠和补贴。而天然气的供应商股权结构显示有中石油背景,这被欧盟调查官员认为天然气的采购未按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不符合公允原则。成本和投入受到国家干预,因而拒绝采纳成本信息。 
  (二)没有对期间费用进行分摊 
  尽管华联股份作为有着20年历史的企业,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成本考核体系。但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自制半成品,平日并未做成本还原。因此无法在短期内按要求提供准确的涉案调查产品成本。而对于无法对象化的支出,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些于发生当期直接进入损益,在成本形态上没作区分,更没有按照国际反倾销法计入到涉案产品成本中。而是在调查时被粗略的平均分配了。核查时,因无法合理解释分配标准选择的依据,从而导致期间费用的分配信息没被欧盟采信。 
  (三)涉案产品成本举证难 
  此次欧盟对华日用陶瓷反倾销中,涉案产品只涉及到日用陶瓷个别产品,而日用陶瓷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的品种、器型、花面、规格多达几千上万种,而实际成本核算方法下,让企业无法按产品细类进行全面细致的成本分析。这让华联股份在面对产品成本举证时,显得较为困难。由于其没有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其成本核算实际是借用了计算机的手工成本,缺失标准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大量基础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且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易混乱,加之成本费用分摊粗放,难以做到成本数据准确无误。这样核算的产品成本来应对反倾销核查显得力不从心。   (四)缺乏完善的会计信息档案系统 
  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对会计信息档案保管工作非常欠缺,无专人管理,更谈不上建立分门别类的信息库。而反倾销案涉及面之广,程序之复杂,环节之多,时间跨度之大,让会计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历经20年的发展中,几经架构变革、股权改制和厂址搬迁,会计信息档案系统管理工作成了华联股份的短板。导致在反倾销调查阶段,大量时间浪费在查找原始基础资料上。 
  (五)环境成本被视为空气 
  《WTO反倾销协定》及《国际反倾销法》明确规定:产品成本即包括生产成本,又包括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因改进其环境质量而增加的成本。此次欧盟反倾销调查人员在核查时,完全按照国际环保标准执行。而日用陶瓷产业恰恰属于“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由于国人的环境成本意识淡化,包括华联股份在内的日用陶瓷企业并没有把环境污染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这样未被量化到产品成本中的环境成本,让调查机关因成本数据的不完整性而没被采纳。 
  (六)出口创汇政策误导陶瓷企业 
  在出口创汇政策的大力宣传下,今天的日用陶瓷企业用大量宝贵资源,消耗大量能源制成的“中国制造”,低价出口国际市场,企图迅速占领国际市场。诸不知,靠走量换取可观但不断贬值的美元,从实质上而言,这已经是一种财富流失。2009-2011年,华联股份出口比重高达70%以上,逐年递涨的出口数据,也加快了国外对华的反倾销步伐。 
  四、企业应对外国反倾销的财务应对策略 
  (一)发挥产业集群优势,降低生产交易成本 
  产业集群不是企业数量的简单集中,而是构成完整产业链的各种综合要素的有效集聚和整合,并发挥出集群效益,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笔者所在的醴陵日用陶瓷产业区,百万人口的县级城市,大大小小的陶瓷企业高达437家。而陶瓷产业集群集聚层次低。绝大部分企业是包罗万象,采取“一条龙”生产模式。尤其制泥、制模、制釉、贴花都由内部自行解决,生产环节专业性不强,产业内部和企业内部缺少分工协作。中小企业本身规模有限,分散资金从事诸多环节,不仅没有创造效益,反而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也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建议政府牵头、行业协会配合,在陶瓷产业面临严峻考验的今天,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建立ERP成本管理模块 
  目前,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没有从发展战略高度去认知。传统成本核算系统适用于产品品种单一或品种类似且生产工艺过程基本相同的企业。面对品种繁多的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必须革故鼎新。建立基本于ERP管理的成本核算系统,在ERP系统里启用成本管理模块,对每一个产品分级建立BOM清单,从产品结构的最低层开始,依据BOM清单和工艺路线逐层核算,达到数据的精细化。这样能反映产品的原始成本构成,利于成本还原,这也保证了企业在面临突发反倾销时快速、准确提供涉诉产品成本信息。 
  (三)期间费用的分摊 
  如前所述,反倾销调查中的产品成本是基于完全成本法,即包括生产成本,又包括期间费用。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期间费用比重不断升高,2009-2011年,华联股份的期间费用率约28.5%。这么庞大的费用,必须会对产品的真实成本产生极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管理者对产品的定价。因此,在企业的不同产品之间合理分配三项费用不仅是应对反倾销调查的需要,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 
  (四)合理制定出口产品的价格 
  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出口产品价格,才能避免遭受国外倾销指控。实践中,可积极利用《WTO反倾销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即进口倾销幅度不超过2%视为“可忽略不计”,在此条款上,结合完全生产成本数据,并收集、整理、综合企业在产品出口数量、出口国别、国内售价、进口国别同类产品售价等方面的数据制定合理的产品出口价格。其次,在反倾销导向下,确定恰当的出口数量和出货进度,以避免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短期内迅猛增长而引起倾销调查。 
  (五)增加环境成本的核算 
  日用陶瓷属于“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其生产造成大量资源能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自2006年开始,国家逐步下调陶瓷行业出口退税率,同时限制陶瓷产业发展。可见其环境治理尤为重要。为此企业更应当科学量化环境成本(主要有污水处理费、环境污染治理费、环保设备支出等等),合理的将其分配到产品成本中,按照国际反倾销法的标准核算,尽量避免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诉讼。 


参考文献:
     [1]陆珊.中国出口企业应诉反倾销的成本核算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1).   [2]黄雪雁.反倾销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4(6).   [3]张春峰.反倾销应对策略最佳路径实例分析[J].对外经贸,2014(2).   [4]李美芳.基于反倾销视角的出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J].财会通讯,2014(7).   [5]宋晓琳,王楠.论美国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g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