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核物理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复杂系统:从核物理到金融市场 外文文献专区 大多数88 2022-3-7 0 112 大多数88 2022-3-7 10:46:00
南京大学2000-2010研究生考试复试考研原子核物理真题 attachment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jsj772569987 2020-3-18 0 385 jsj772569987 2020-3-18 17:02:52
质能方程后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tom_lv1 2017-3-13 5 1706 xuguw 2017-3-15 21:09:41
核物理专业介绍_专业课程_专业就业方向_就业排名 经管高考 高考介绍 2017-1-31 0 467 高考介绍 2017-1-31 08:06:02
核物理专业就业前景 _ 核物理专业大学排名 _ 核物理专业课程 休闲灌水 iRolly 2016-6-29 1 1023 我要快乐tonight 2016-7-5 14:47:55
西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陈洪严重学术不端!!! 学术道德监督 longitudinal 2016-2-12 18 9602 zysy 2016-2-15 21:07:16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LaTeX教程资料 LATEX论坛 oliyiyi 2015-2-26 0 2031 oliyiyi 2015-2-26 17:14:28
《趣味物理》应兴国[PDF] attach_img 版权审核区(不对外开放) xgz6151 2012-11-30 31 3317 franklg 2014-6-7 23:42:12
伊朗核物理科学家keshe说宇宙中有其他智慧生物是事实而非观点 跨学科讨论区 yuanxinqiang 2013-10-22 8 1941 yuanxinqiang 2013-11-20 17:05:20
高职学校,招了位清大博士,搞核物理研究的。你说学校及博士是怎么想的 ? 学术道德监督 江行漠漪 2012-3-16 17 3371 千年孤独 2012-3-17 17:05:15
金融与核物理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xujingjun 2012-1-16 1 831 5s4xd5 2012-1-16 14:36:12
2706.质疑中子星 哲学与心理学版 王东镇 2011-11-4 0 832 王东镇 2011-11-4 09:57: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公开招聘流动编制项目主任的启事 基金与课题申请 springsunyj 2010-9-14 0 2015 springsunyj 2010-9-14 19:26:02

相关日志

分享 核物理研究前沿和应用
accumulation 2015-3-12 18:38
1)核物理如何影响天体演化,具体有哪些主要重要核反应? 2)中国核天体物理研究都有哪些主要单位?目前从事哪些主要研究?在国际上所处地位如何? 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核物理研究具体有哪些方向?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从核物理、核能、到核天体物理
accumulation 2015-3-12 18:32
1.核物理:能量是如何产生的—核裂变与核聚变; 2.新分支:核天体物理、能量与宇宙的关系; 3.核物理规律与新型核能源; 4.核反应、新同位素和超铀元素、超重元素的合成; 5.核天体物理、放射性核束物理、粒子物理、核技术; 6.放射性核束物理,高温、告密、高自旋和高同位旋等极端条件下的核物理; 7.稳定核、放射性束流、高自旋-新的对称、核天体反应; 8.原子核的极限、晕现象;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3-9 13:39
1. 核电荷分布半径为何小于核质量分布半径? 核质量分布半径即核力作用半径,是通过高能中子、质子或其它原子核、π介子与核的作用等实验方法测定的;核力是短程力,所以核力作用半径大致反映了核质量分布半径;核质量分布半径与质量数 A 有关,其关系式可以近似地用经验公式 R=r0*A^ ( 1/3 )表示, r0=(1.4-1.5)fm ; 核电荷分布半径是质子分布的半径,测量电荷分布半径比较准确的方法是利用高能电子在原子核上的散射,电子与原子核的作用实际上就是电子与质子的作用,高能电子在核上散射的角分布近似为核内电荷分布的傅里叶变换;电子的能量越高,波长越短,角分布曲线对电荷分布越敏感,测量的核电荷分布半径越精确;这种方法测得的核半径经验公式: R=1.1*A^(1/3)(fm) ; 大量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从轻核到重核的总的变化趋势来看,核电荷半径较好地遵守 Z^(1/3) 律: R=1.64*Z^(1/3)(fm) ;原子核质量经验公式、同位旋相似态库仑能差变化规律、原子核巨共振能量的变化规律也支出 Z^(1/3) 律; 典型的例子如: 40-Ca 、 48-Ca 和 208-Pb 都是球形核,它们的半径很好地遵循 Z^(1/3) 律而明显偏离 A^(1/3) 律;特别是 40-Ca 与 48-Ca ,它们的质子数 Z 都是 20 ,但中子数相差达 40% ,而实验测定它们的电荷半径几乎完全相同;这点也可以看出,核电荷分布公式只反映质子分布而不能反映中子分布,这是造成核电荷分布半径小于核质量分布半径的原因之一; 原子核是由核子,即中子与质子组成的,核质量分布半径是通过核力测定推得核子的分布,中子与质子均能体现出核力的作用;而核电荷分布半径是通过库仑力测定推得质子的分布,只有质子能体现出库仑力的作用,而中子无法体现库仑力的作用,所以核电荷分布半径通常小于核质量分布半径。 另一方面,中子分布半径稍大于质子分布半径,相当于核有一个中子皮或中子晕,这点在轻原子核与奇异核—晕核(如 11-Li )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因此,核电荷分布半径小于核质量分布半径。 根据原子核壳模型,核子在原子核中分为不同的壳层结构,而质子与中子在原子核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其壳层高低的区别可能与电荷半径小于质量半径相关。 参考资料: 【 1 】原子物理学 杨福家 【 2 】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 叶沿林 【 3 】原子核物理 卢希庭 【 4 】原子核物理 杨福家 【 5 】原子核结构理论 曾谨言 孙洪洲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3-9 13:36
为什么很多核质量列表采用质量剩余来表示? 一般数据表中常用质量剩余Δ (Z,A) 来表示相应的原子质量 M(Z,A) ,且用相应能量来表示,即定义: Δ (Z,A)= c^2 因此,知道了Δ (Z,A) ,即可得到 M(Z,A) ,引入Δ (Z,A) 可对计算带来不少方便。于是,结合能可以改写为: B(Z,A)=Z Δ (1H)+(A-Z) Δ (n)- Δ (Z,A) 其中氢原子的Δ (1H)=7.289MeV ;中子的Δ (n)=8.071MeV 。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3-9 13:35
质谱仪测量的是原子质量、离子质量、还是原子核质量? 质谱仪测量的是离子质量; 原因:质谱仪的基本原理是:首先让原子电离,然后在电场中加速以获得一定动能,接着在磁场中偏转,由偏转的曲率半径的大小可求得离子的质量 ;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3-9 13:34
原子序数的上限由什么决定? 原子序数的上限问题涉及到超重核的研究; 1966 年左右,根据原子核壳模型预测,在中子数 N=184 ,质子数 Z=114 附近存在有大量长寿命稳定超重核存在的超重核稳定岛; 1974 年左右,李政道教授进一步预告说,在不稳定海洋的更遥远的地方存在一个“稳定洲”,那里有成千上万个稳定核素 ;超重核合成的困难是:目前合成的最丰中子的核与稳定岛的核中子数相差约 10 个;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合成机制,或利用丰中子放射性核;常用的超重核合成机制包括温熔合( Z=116 , N=176 )、冷熔合( Z=112 , N=165 )、轻离子合成、中子俘获等方式 ; 从 1969 至 1974 ,美国 Berkeley 和俄罗斯 Dubna ,重离子诱发的 “ 热熔合 ” ,合成了 104 、 105 和 106 三种元素的几个同位素。中子跑走太多,融合截面小 。 1973 年, Dubna 小组利用 40Ar+208Pb 反应证实了他们提出的以双幻核为靶以减少复合核的激发能,降低复合核裂变的竞争,提高重余核产额的想法 -“ 冷熔合 ” 。德国 GSI 在 1975 年建成了重离子强流直线加速器、研制了重余核分离设备 SHIP 和单个原子的α衰变关联测量技术,使得他们可以分离寿命短至几个微秒的蒸发余核并测量其α衰变。从 1981-1996 年, GSI 小组利用强流 54Cr , 58Fe , 62Ni , 64Ni 和 70Zn 束流轰击 208Pb 和 209Bi 靶,先后合成了 Z=107 - 112 的 6 种新元素的一系列同位素。在 “ 冷熔合 ” 反应中,所要合成元素的生成截面随其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指数下降,合成 Z = 112 的元素已经达到目前 GSI 技术条件的极限 。 2004 年,日本的 RIKEN 小组利用极强的 70Zn 束流轰击 209Bi 靶合成了 113 号元素。近几年来, Dubna 小组考虑到 “ 冷熔合 ” 反应截面的减小,选择了双幻核 48Ca 轰击丰中子锕系靶,通过所谓的 “ 温熔合 ” 来产生接近理论预言的球形超重稳定岛的长寿命核。该实验室经过一系列艰苦的设备改造后,于 1998 年底开始了 Z ≥ 114 号元素的合成探索。基于单个原子的α衰变关联测量技术,先后获得了 1 个 289-114 、 2 个 288-114 、 2 个 287-114 、 2 个 292-116 、 3 个 288-115 、 1 个 287-115 和 2 个 294-118 衰变事件。尽管目前报道的实验结果已经合成到了 118 号元素( 117 号未见报道),但被确认的结果只到 112 号元素, 113 - 116 和 118 号元素的确认需待进一步的验证实验 。 在超重核合成的新机制和技术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截面 1pb 以下;( 2 )现有熔合体系中子数缺 10 个左右;( 3 )长寿命核无法利用现有在束α - α级联衰变的方法进行单个事件鉴别 ; 现在观测到的宇宙中自然合成的原子序数最高的核为 Z=94 ;因此,原子序数上限的问题取决于超重核合成理论与技术、放射性核束物理、核天体物理、核结构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实验技术探究; 理论上,合成的超重核存在自发裂变、质子放射性、衰变等问题,这影响了合成超重核的稳定性;而且原子核壳模型在原子序数越高的位置上复杂性、局限性越大,因此也需要进一步发展。高 Z 值的原子核同时也承受高可裂变率的压力。也有可能是原子核结构理论存在遗漏或错误,即稳定岛与稳定洲的预言是错误的,原子序数存在上限。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问题
accumulation 2015-3-4 16:35
1a. 原子序数的上限由什么决定? 1b. 质谱仪测量的是原子质量、离子质量、还是原子核质量? 1c. 为什么很多核质量列表(如教科书417页)采用质量剩余Δ来表示? 1d. 核密度那么大(每cm3上亿吨),人们为什么没感觉? 1e. 核电荷分布半径为何小于核质量分布半径?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问题
accumulation 2015-3-4 15:35
1.原子核半径经验公式中的系数—轻核与重核; 2.原子核壳模型—利用fortran计算自旋轨道耦合,推导出幻数。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3-4 00:46
1、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2、放射性和核的稳定性 5、α衰变 7、γ跃迁 8、核结构模型 9、原子核反应 10、中子物理 11、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13、核天体物理基础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1-10 19:55
1.液滴模型与壳模型 2.壳修正方法 3.双峰势垒 4.裂变同核异能素 5.实现链式反应的条件 6.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与反应截面 7.核聚变的劳森判据 8.磁约束与惯性约束 9.粒子物理与高能物理 10.宇宙演化的四个阶段 11.早期宇宙中的粒子相互作用 12.原初核合成 13.恒星中原子核的合成 14.重核素的形成 15.恒星的演化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1-10 19:35
1.原子核反应的三阶段描述和核反应机制 2.独立粒子阶段、复合系统阶段、最后阶段 3.复合核机制与直接作用机制 4.原子核反应的光学模型 5.原子核反应的共振现象 6.重离子反应 7.复合核的衰变-中子蒸发、复合核的裂变、γ退激发 8.放射性核束及其引起的反应 9.中子物理 10.自发裂变与诱发裂变 11.裂变势垒高度 12.对称裂变与非对称裂变 13.液滴裂变与裂变参量 14.液滴模型-势能面与裂变势垒 15.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1-10 19:24
1.考虑自旋-轨道耦合后的核子能级 2.库仑斥力-质子能级比相应的中子能级高 3.超重核与双幻核 4.对关联—超导的BCS理论 5.原子核基态的角动量和宇称 6.同核异能素岛的解释与壳模型 7.原子核的电四极矩与壳模型 8.集体运动的实验根据 9.集体模型与原子核形变 10.球形核的表面振动 11.转动能级与振动能级 12.描述原子核形变的参量 13.变形核中的单粒子能级 14.原子核反应及其分类 15.原子核反应阈能、反应截面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1-10 19:11
1.γ跃迁的内转换现象 2.内转换电子的能量 3.同核异能态与同核异能素 4.同核异能态的角动量、同核异能素岛 5.γ射线的共振吸收 6.核力的性质与量子多体系统性质 7.幻数存在的实验证据 8.原子中电子的壳层模型 9.主量子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轨道磁量子数、自旋磁量子数 10.核内存在壳层结构的条件 11.平均场—有心力场 12.泡利原理—独立粒子模型 13.直角势阱、谐振子势阱、S-W势阱 14.谐振子势阱能级核子数、直角势阱能级核子数 15.核子的自旋-轨道耦合问题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1-10 18:58
1.氘核基态—中心力场 2.核力的主要特征 3.短程性、饱和性、电荷无关性、短程排斥心、有心力成分、非有心力成分且与自旋相关、自旋轨道耦合 4.介子场中核子的作用势能 5.α衰变与核能级 6.α衰变的实验规律 7.衰变能随同位素的变化 8.半衰期与α粒子能量的关系 9.α衰变的量子理论 10.质子及重离子放射性 11.激发态原子核的退激发方式 12.电偶极子的电磁辐射 13.多极辐射-偶极辐射、四极辐射、八极辐射 14.电多极辐射与磁多极辐射 15.辐射跃迁的选择定则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1-10 18:44
1.原子核的电四极矩-椭球形原子核 2.原子核的统计性质 3.原子核的同位旋 4.原子核β衰变的三种形式 5.原子核衰变的指数规律 6.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比结合能曲线 7.轻核可能存在α粒子的集团结构 8.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9.最后一个核子的结合能 10.原子核稳定性的经验规律 11.重核的不稳定性 12.原子核液滴模型—结合能半经验公式 13.β稳定线的液滴模型推导 14.同量异位素质能抛物线 15.核力的介子场论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
accumulation 2015-1-10 18:21
1.莫塞莱定律与核电荷的测定 2.同核异能素及其分类 3.镜像核 4.核力作用半径的经验公式 5.电荷作用半径 6.中子晕核 7.原子核的自旋与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 8.钠D线的精细结构与超精细结构 9.原子核的自旋与原子核自旋的测定 10.原子的壳层结构、元素周期表 11.原子的壳层(K、L、M、N)与支壳层(s、p、d、f、g、h) 12.总角动量j 13.磁矩:自旋磁矩与轨道磁矩 14.质子、中子的自旋反常磁矩 15.高频磁场能量的共振吸收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卢希庭
accumulation 2015-1-10 17:59
1.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2.放射性和核的稳定性 3.核辐射测量 4.核力 5.α衰变 6.β衰变 7.γ跃迁 8.核结构模型 9.原子核反应 10.中子物理 11.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12.原子核的亚核子物理 13.核天体物理学基础 核物理是我的梦想,遗憾的是我没有追逐它的能力;但原子核物理的梦想会一直在我的心里。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Prediction—原子核物理简介
accumulation 2015-1-10 16:45
1.同核异能态、超核、同位旋 2.核子的反常衰变 3.原子核的衰变 4.β稳定线 5.原子核形变 6.原子核集体运动 7.原子核结构模型 8.原子核反应 9.核力-短程性、饱和性、电荷无关性、短程排斥心 10.有心力成分的各种模型 11.现代多参数模型 12.自旋-耦合作用成分 13.原子核幻数 14.核势平均场模型 15.多粒子壳模型 16.玻尔模型 17.BCS方法 18.现有代数模型—IBM模型 19.与角动量相关的核物理 20.与能量相关的核物理 21.与相变相关的核物理 22.与同位旋相关的核物理 23.超重核合成进展 24.晕核及其研究 25.远离β稳定线核的形成机制 26.核天体物理—超新星爆发机制 27.核物理主要研究课题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简介
accumulation 2015-1-8 15:01
一、 原子核物理简介 1. 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概述 1- 原子核物理的定义与范围 2- 美国人制定的核科学计划 3- 核子、超子与介子 4- 超核、同核异能态 5- 同位旋 6- 质量亏损、结合能 7- 原子核的自旋 8- 原子核的磁矩 9- 原子核的衰变 10- β稳定线 11- 原子核形变 12- 原子核集体运动模式 13- 原子核结构模型:壳模型、集体模型、代数模型、相对论平均场近似 14- 原子核的反应:直接反应、复合核反应、重离子反应 2. 核力简介 1- 核力:核子 - 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核力的特征:短程性、饱和性、电荷无关性、短程排斥心 3- 有心力成分的各种模型 4- 多参数模型 5- 非有心力成分与自旋有关 6- 自旋 - 轨道耦合作用成分 7- 核力研究的理论方法 3. 几种重要的原子核结构模型 1- 原子核壳模型 2- 单粒子分离能 - 幻数 3- 核势平均场 4- 多粒子壳模型 5- 集体模型:实验基础、振动模型、玻尔模型、集体模型 6- 集体模型的壳模型描述 - 对关联与 BCS 方法 7- HF 方法 8- Bogoliubov 变换 9- 激发算符 10- 代数模型 - 量子多体系统 11- 现有的代数模型 12- IBM 的基本框架 13- IBM 的微观基础 14- IBM 与集体模型的关系 15- 代数模型中势能的计算 16- 其它组分的 IBM 17- IBFM 与超对称 4. 现代核物理的整体框架 1- 与角动量(形变)相关的现代核物理 2- 角动量驱动形状相变 3- 研究原子核形状相变的理论方法 4- 与能量相关的核物理 5- 与同位旋相关的现代核物理 6- 放射性束核物理 7- 超重核合成研究 8- 晕核与皮核研究 9- 远离β稳定线核的形成机制 10- 核天体物理:超新星及其爆发 11- 核合成与宇宙元素丰度 5. 现代核物理研究的一些大型基地 6. 可能应用举例 1- 形变与形状演化 2- 同核异能态与γ激光 3- 核天体物理 4- 核物质状态方程及性质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分享 原子核物理简介
accumulation 2015-1-7 23:09
原子核物理简介 1. 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概述 2. 核力简介 3. 几种重要的原子核结构模型 4. 现代核物理的整体框架 5. 现代核物理研究的一些大型基地 6. 可能应用举例
个人分类: 原子核物理|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