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货币政策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货币政策_债务融资与会计稳健性研究——基于A股数据 宏观经济学 gotolist105252 2013-4-17 70 12205 砥砺锋锷 2020-8-23 11:28:07
去杠杆化小专题 attachment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saipideng 2013-3-25 1 2588 zhailinsky 2014-9-12 00:34:24
悬赏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 [悬赏 1 个论坛币] attachment 悬赏大厅 _"Glory.゛ 2013-2-3 7 2442 lymei88 2014-5-10 07:10:07
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lzyyyyyy10086 2013-3-25 5 1397 Realchenz 2014-5-8 14:31:2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考量_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gotolist105252 2013-4-22 55 5480 feixing0216 2013-12-8 15:53:08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冲击效应研究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gotolist105252 2013-4-17 86 5478 柚C 2013-11-3 20:12:11
中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gotolist105252 2013-4-22 32 3385 此生何必 2013-8-27 14:22:58
对货币政策的预期怎么量化 宏观经济学 寻ing 2013-6-23 3 1158 gssdzc 2013-7-30 12:40:46
《 吴敬琏——批4万亿致鬼城频现 投资驱动经济增长已到尽头 》文源: 中国新闻周刊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sophiebaw 2013-7-11 8 2125 huqch 2013-7-22 13:38:14
分析人士称货币政策将紧中趋稳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dzxinqidian 2013-6-24 0 1289 dzxinqidian 2013-6-24 08:59:24
求助关于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问题 爱问频道 N-E-H 2013-6-23 0 1772 N-E-H 2013-6-23 01:59:08
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行业分析报告 spacenews 2013-5-29 1 904 spacenews 2013-5-29 14:32:39
利可投资_利率品种 降息乃臆想 货币政策料将维持稳定 130512 attachment 行业分析报告 likeinv 2013-5-13 0 793 likeinv 2013-5-13 16:21:54
悬赏 求助国际金融研究上的一篇论文,50币轻松拿 - [!reward_solved!] attachment 求助成功区 happy_287422301 2013-4-9 2 902 hello_xn 2013-4-9 14:25:15
悬赏 求: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研究/刘光第编 - [悬赏 68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乌鸦杜子腾 2013-4-1 0 1386 乌鸦杜子腾 2013-4-1 15:08:39
央行:78.2%的银行家认为当前货币政策适度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bennyhanghang 2013-3-21 5 1328 swufeliuyi2010 2013-3-22 00:37:16
卖福布斯中文网:出中国 行业分析报告 caozisimon 2013-3-19 0 803 caozisimon 2013-3-19 23:32:10
悬赏 求: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悬赏 3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小魔女YY 2013-3-5 1 1498 hsun1964 2013-3-8 17:31:54

相关日志

分享 货币政策
西门高 2015-11-17 21:10
币政策像条绳子,只能拉,不能推
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投资学
accumulation 2015-10-1 18:24
宏观经济分析与行业分析 全球经济 公司的出口 汇率的波动 政治风险 国内宏观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失业率 通货膨胀 利率 预算赤字 心理因素 基本面分析 需求与供给冲击 需求冲击:总产出与利率或通货膨胀率同向变化 供给冲击:总产出与利率或通货膨胀率反向变化 联邦ZF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供给政策 经济周期 周期性行业与防守型行业 先行、同步与滞后经济指标 行业分析 行业的定义 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收入的周期性、经营杠杆、财务杠杆 行业轮换 行业生命周期 行业结构和业绩
个人分类: 金融学|0 个评论
分享 凯恩斯陷阱
accumulation 2015-7-13 00:19
凯恩斯陷阱 又称 流动性陷阱 ,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段时间内 利率降到很低水平 ,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 货币政策失效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 ,而 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 ,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滞存 主要包括: ⑴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 ⑵银行的存差。 银行的存差部分可以变为国债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国债部分可通过政府支出花出去,用于实体经济部门,而在中央行存款的部分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至于企业和居民的现金窖藏,则明显是流动性滞存。 窖藏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当银行存差过大时,银行为减轻存款利息负担,会降低居民和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利息率,进一步取消存款利息,甚至对存款收费。在银行不是通过贷款,而是直接通过存款来获益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存款者通过银行来窖藏现金,这与租用银行保险箱类似。这时,银行成了吸收资金的“黑洞”,真正的流动性陷阱就出现了。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 特点 : (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 (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个人分类: 宏观经济学|0 个评论
分享 专家:货币政策或正在经历观察期
accumulation 2015-6-29 22:43
    专家表示,今年上半年以来降准、降息所增加的资金,是否已经或正在进入实体经济,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至于是否还需要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还有待观察。从最新发布的5月份经济和金融数据看,近期经济企稳迹象有所增强,预计后期政策上总体会维持稳定。    6月23日,公开市场操作上继续静默。至此,央行已有一个多月暂停了在公开市场上的逆回购操作。除了暂停逆回购,据悉,不久之前央行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就在央行继续暂停逆回购的同时,近期关于货币政策走势和未来的操作,市场在预期上出现了分歧。   “目前市场有部分机构预计短期内降准、降息还有可能;还有机构认为鉴于经济正在企稳和前期政策的逐步发力,可能年内货币政策将基本保持稳定,将以定向投放为主。另外有分析预计,目前货币政策正处于观望期,是否继续出手、如何出手,还需要视实体经济的情况而定。”来自华安证券的分析人士表示,“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322亿元人民币,为近期连续第二个月正增长。连续正增长的外汇占款趋势也使得市场对其造成的流动性缺口担忧有所缓解,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动力似乎在减弱。   “今年上半年以来降准、降息所增加的资金,是否已经或正在进入实体经济,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至于是否还要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还有待观察。”上述华安证券分析人士进一步表示。   同时,该分析人士还表示,当前货币政策需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首先,目前我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货币政策在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方面还需着力;其次,当前我国尽管面临稳增长压力,但同时也面临调结构的需求,货币政策要做到松紧适度,而不是采取扩张性政策;再次,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加强流动性管理的任务艰巨,操作上需因时而动。   对于近期货币政策操作,本报记者连线了多位专家,请他们分别谈了自己的观点。“从最新发布的5月份经济和金融数据看,近期经济企稳迹象有所增强,预计后期政策上总体会维持稳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表示,前期货币政策的效果也有待进一步验证。   本报专家组成员、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则表示:“可能近期不会有大动作,本月已无降息、降准可能。从5月份主要宏观数据看,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央行可能会继续观察前期政策措施的效果。就市场普遍预期的降准来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缺乏降准的紧迫性。当然,三季度仍然存在降息、降准的可能性。总的来看,我们预期降息已经进入尾声,下半年至多存在一次降息可能。”   也有机构持类似观点。招商宏观研究发表观点认为,6月末之前预计不会降准、降息。现阶段货币政策的焦点较为明确,并不在于总量放松不够,而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待疏导。近半年来两次降准、降息,M2增速反而跌至11%以下,货币流通速度下滑的冲击更值得关注。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自年初以来,ZF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有所显现,5月份PMI继续回升,已经连续三个月高于50%,同时房地产百城房价环比也由负转正,成交量放大,楼市有所企稳。随着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陆续审批开工,基建投资在稳增长中的作用会进一步提升。不过,5月份CPI增幅较上月回落,PPI涨幅继续为负,反映经济转型阶段增长动力依然不足,货币政策还有放松空间。   温彬表示,经过两次“全面、定向”降准,金融体系流动性宽松,商业银行超额储备增加;5月份贸易顺差扩大至近600亿美元,外汇占款增加,这些都将挤压进一步降准空间。但是,从长期来看,伴随美联储在今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迎来加息时点以及中国进一步加大资本项目开放的力度,国内资金净流出的压力可能将更大,这都意味着仍需降准操作来进一步释放流动性。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对未来继续降准也抱有预期。黄剑辉预计,7月中下旬会降准50至100bp。原因主要是: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持续;二是企业融资成本高;三是M2增速远低于《ZF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值,政策操作仍有空间。   专家还预计,除总量政策外,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定向操作力度。就此,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滨预计,央行将会扩大定向宽松措施,比如抵押补充贷款(PSL)、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再贷款等措施,力求解决经济中的特殊问题,如基础设施投资中的财政能力有限、新兴行业发展的支持举措不到位以及在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中的潜在总体流动性波动等问题。   “总体看,‘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并没有发生改变,央行已经形成多样化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包括不同的品种,除了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还有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操作期限基本实现短期、中期、长期全覆盖。尤其是在应对当前复杂的宏观环境时,可以有多样化的选择和创新组合。”相关人士表示。   专家强调,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味依靠放松货币政策,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刺激市场有效需求以及稳增长方面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温彬表示,未来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着力完善Shibor形成机制以及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从而确保货币政策目标有效传导。此外,长期来看,仅靠货币政策不可能持续拉动经济增速回升,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仍需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财政政策和相关的产业政策也应积极发挥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优势,与货币政策积极协调配合,从而实现最佳的宏观调控效果。
个人分类: 金融学|0 个评论
分享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accumulation 2015-5-1 12:35
如题,想写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利率渠道"的论文,但是看了货币银行学以及宏观经济学后发现很少关于这个专题的具体的资料/请问高手,我已经看了很多关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的书籍,如果我想搞懂利率渠道,该看些什么书?尤其是基础理论部分. 传统的利率渠道 从希克斯于1937年提出IS—LM模型到现在,已有60年了。60年来,该模型一直是大多数西方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主要内容,也一直是西方国家政策讨论中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到现在依然如此。在这一模型中,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的变化来传导的。货币存量的增加将降低利率即借贷成本,借贷成本的降低增加厂商的投资支出和消费者对耐用品的消费支出。这样需求将增加,从而导致总产量和总收入的增加。这就是利率渠道。就是说,货币存量的变动将导致利率的变动,而利率的变动又将引起投资的变动,从而引起总需求的变动,最终导致总产量的变动。因此,在IS—LM模型中利率渠道是主要的货币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强调真实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另外,人们通常认为,对支出有主要作用的是长期真实利率而非短期真实利率。但是,如果中央银行使得短期名义利率发生变化,就会导致短期以及长期债券的真实利率发生相应变化。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了短期名义利率,也就降低了短期真实利率,即使在理性预期的世界中也是如此。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预期假说指出,长期利率是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的平均数,因此短期真实利率的降低将导致长期真实利率的降低。真实利率的降低导致企业固定投资、住宅投资、耐用消费品支出和库存投资的上升,所有这些又将导致总产量的上升。 对支出起作用的是真实利率,而非名义利率。这一事实对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使名义利率在通货紧缩时期到达零限,货币政策依然有用。如果名义利率在零限上,货币扩张将提高预期价格水平从而提高预期通货膨胀率,进而降低真实利率。真实利率的降低将使投资支出增加,从而导致总产量的增加。 这个机制说明,即使名义利率被货币当局降到零,货币政策可能依然有效。实际上,在货币主义者说明在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处于流动性陷阱中,以及为什么在那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有可能防止产量的急剧下降时,这个机制是一个关键要素。 泰勒考察了利率渠道,他认为有坚强的证据表明,利率对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有巨大影响,这使得货币的利率传导机制成为一个坚强的机制。对他的观点争论很大,因为许多研究者认为经验研究很难认定利率通过资本成本而发生的影响。这些研究者看到了利率渠道的经验失效,这就刺激了对其他传导机制的研究。
个人分类: 宏观经济学|0 个评论
分享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accumulation 2015-4-9 16:20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1.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打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问过程 (1)货币政策时滞的构成 ①内部时滞,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问,它又分为两个阶段:a.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距,称为认识时滞;b.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问,称为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判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 ②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 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主要取决于客观的经济与金融条件。外部时滞又可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a.操作时滞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对中间目标发生作用的时距:b.市场时滞是指从中问目标发生反应到其对最终目标产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 (2)时滞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一般说来,时滞短,则政策见效快,也便于中央银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 但相对来说,时滞长短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时滞是否稳定可预测。如果时滞不稳定,难以预测,那么,即使货币政策措施是正确的,出台的时机也合适,但货币政策可能会在错误的时点上生效,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2.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如果不稳定,难以预测,则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仅可能被削弱,而且货币 政策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稳定的根源。这是因为,社会总需求从流虽上看,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支出总量,它等于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难于预测的波动不定的量,那么,即使中央银行能完全按照预定的目标调节货币供应量,也难以使总需求和GDP达到预期的水平,这时,货币政策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微观经济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 当一项政策措施出台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立即会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从而很快作出对策,而且很少有时滞。而对微观主体广泛采取的具有抵消性作用的对策,货币当局的政策可能归于无效。不过,实际情况是,公众的预测即使非常准确,实施对策即使很快,其效应的发挥也有个过程,因此,货币政策仍会部分有效。 4.其他经济政治因索的影响 (1)宏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一项既定的货币政策出台后,要保持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在这段时问内,如果经济出现某此始料不及的情况,而货币政策又难以作出相应调整时,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 (2)既得利益者的政治压力。货币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影响到一些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的既得利益,这此主体会作出强烈反应,形成压力,迫使货币政策调整。
个人分类: 宏观经济学|0 个评论
分享 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
accumulation 2015-3-18 22:19
在2010年中国CPI高企的背景下,2011年控通胀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挑战。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在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稳健的货政策也是针对宽松货币政策而言的,稳健货币政策是目前中央银行执行的货币政策,核心内容包括: 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 二是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执行金融稳定计划,发挥货币政策保持金融稳定的作用; 四是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实现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从ZF投资上,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直没有改变,国家仍然会适当的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的规模。从市场上来看,这并不会因为ZF的基础设施投资减少的原因导致公司的产值减少。二,从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从宽松的货币政策改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这段期间,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会提高,从而使得银行可供贷款的金额减少,存贷款的利率也就会相应的提高,公司通过贷款融资的难度会相应的加大。
个人分类: 宏观经济学|0 个评论
分享 货币政策
accumulation 2015-3-12 10:59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 货币政策工具 来 调节货币供给量 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ZF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 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 。 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 货币政策效应 ,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 国民收入和利率 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
个人分类: 宏观经济学|0 个评论
分享 纺织原材料周涨跌幅
大智慧数据 2014-5-8 10:22
纺织原材料周涨跌幅
本届广交会纺服出口商表示,企业仍面临较大困难,劳力成本刚性增长汇率走势愈发不明朗,货币政策收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对纺服企业出口带来压力。下游需求不振使纺材价格多是跌多涨少,详情见下排行榜单。
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2014年全球经济的六大猜想
ccpceo 2014-1-6 15:52
Gold Stock Bull(www.goldstockbull.com)创世人Jason Hamlin周六(1月4日)对2014年的全球经济走向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猜想,其中包括美股、美联储货币政策、黄金白银甚至是比特币…… Hamlin的猜测如下: 1.2014年美国股价将继续上涨 随着美联储持续的高度宽松宽松政策,美股市场的泡沫将越吹越大,直到破灭为止,但2014年肯定还会是美股的牛市。不过,预计今年夏季美股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回调,因此建议投资者在开心数钱的同时做好止损的防范工作。 2.更高的税收和医疗保健支出将拖累美国经济复苏 税收及医疗保健支出的提高将继续蹂躏着美国中产阶级,并拖累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因消费者支出将大幅受挫。从近期的节假日(包括圣诞及新年)较以往偏低的零售销售数据也能看出,这样的结论并非危言耸听。 3.美联储2014年不会结束QE 经过2013年末小幅缩减100亿美元的每月购债规模后,2014年美联储不会太激进的缩减甚至彻底退出QE,除非政策制定者故意想让整个金融市场提前崩溃。因此,我预计在美联储找到新的刺激工具前,不会过大的缩减QE规模。我们会看到在新任美联储掌门人耶伦(Yellen)的领导下,资金周转率将大幅提高,从而刺激通胀在2014年及2015年持续增长。 不过,这也意味着超低利率的时代将进入尾声,预计2014年美联储会逐步升息,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膨胀。 4.2014年黄金白银将双双暴涨 经过此前一年的暴跌后,贵金属市场将在2014年一季度构筑底部,并在二季度展开激烈的反弹。到2014年末前,现货黄金可能上涨至1800美元/盎司,同时现货白银也将涨至40美元/盎司,期间COMEX市场会经历大幅的波动。其中部分原因包括许多矿商在当前金价较低的环境下将陷入资金匮乏的困境,同时基金公司可能瞄准当前的超卖水平大肆做多。 5.俄罗斯及中国将继续威胁美国全球霸主的低位 2014年俄罗斯、中国以及其他金砖五国(BRICS)成员将继续在经济、政治及军事上取得进步,并对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施压。另外,由于近期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曾爆出间谍丑闻,令世界各国领导人对美国ZF的信任程度大打折扣,这将导致美国更难找到军事盟友,或是在联合国决议上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同时,这也会为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外国很可能会限制美资企业的业务。 6.2014年比特币会更加流行 价值将继续攀升 近期亚马逊以及另一个主要零售商将宣布接受比特币这类虚拟货币,这意味着比特币将在2014年继续以疯狂的价格波动,甚至会涨至2500美元以上。
个人分类: 报告|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重点信息精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防控地方债风险单列入经济任务
ccpceo 2013-12-14 14:01
本周召开的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期由12月10日-14日,为期4天,打破了历年来会期绝大多数为三天的惯例,创下十多年来会期最长的纪录。 有分析认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期是去年一倍的解释就是这一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超过往届,目前海内外政经形势之复杂、需要高层达成共识的内容之多,超过了去年中共十八大之后新班子初登场时。 正如外媒所言,一个月前,中国最高领导层宣布对中国经济实施雄心勃勃的改革,现在他们正在研究如何实现这份改革计划。重中之重,是全面部署明年的改革工作。 而从港媒的最新报道来看,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首次“套开”全国城镇化会议,这意味着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政策和规划定调,首次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另一大主题,为明年的新型城镇化开局指明方向。 微妙的政策处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明年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具体执行可能尤其微妙——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就不能太紧;而要严控地方ZF债务规模,更不能轻言放松。 高盛高华中国策略师孙贤兵此前亦表示,预计明年整体宏观经济的流动性会偏紧一些,这是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但中国ZF将温和而缓慢地推进去杠杆化,而不会采取休克式疗法。杠杆风险的高危领域仍集中在地方ZF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以及监管缺失的影子银行部分。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我认为明年的货币政策是中性不可能偏紧,但具体在执行中应该还是会不断变的,高层也强调了,明年经济运行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货币政策表述的最大不同 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货币政策方面的表述与去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今年首次将“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也一并列入明年的工作要求。 中国ZF年初制定的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目标是13%左右,但是截止11月末,M2同比增速仍居于14%以上高位,达14.2%。分析师普遍认为,照目前趋势,13%的目标较难实现。而新增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亦大幅下降,目前占比仅为50%左右。 鲁政委则认为,明年可能不定M2的具体目标,“可能直接定一个社会融资总量的目标。” 防控债务风险首次单列 此次会议首次指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ZF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虽然目前中国地方ZF性债务总量仍然在总体可控的安全区间内,但要注意在局部地区和具体项目上做好风险防范,防止演化成全局性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说:“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更多是未雨绸缪,不必过于恐慌。中国的地方ZF性债务主要是用于市政建设,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特许经营等办法化解。”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贾康则说,应着力建设阳光融资的制度,用阳光债务置换和替代隐形负债。从长期看,解决地方ZF性债务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姚余栋日前撰文称,降低ZF杠杆率是个全球性难题,“去杠杆化”的漫长过程,对经济增长确实构成了挑战。而供给端改革是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红利来源,应从之前国际主流的需求管理方式,更自觉、更积极地转向供给方面的改革创新,防止对需求管理过度依赖,在保持较快增长中逐步去杠杆。 回望 2013 形势向好同时清醒认识问题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经济大势,保持调控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特别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定了行动纲领。 会议强调,在肯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 部署 2014 “稳”还是“改”关键把握好度 会议认为,明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要充分考虑明年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努力抓住机遇,从容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 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必须顺势而为、转变思路。要冷静扎实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内需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赢得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努力创造和维护政治关系友好、经贸规则有利、发展空间广阔的良好环境。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同时,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明年分析 GDP增幅预计仍在7.5%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预测,2014年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预计GDP将增长7.5%左右;投资增幅高位趋缓,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9%,较2013年放缓1.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15%,较2013年放缓3.5个百分点;消费增长保持稳定,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3%,与今年持平;进出口平稳增长,预计增长9%左右,进口增长7.5%左右。进出口贸易增速与今年持平,全年外贸顺差3000亿美元左右,国际收支保持小幅顺差;物价呈温和回升态势,初步预计明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3.2%左右,工业生产者价格将下降0.5%,房价同比小幅上涨。 对于六大任务没有提及的城镇化,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指出大家不要有过多担心,也不要产生误解,并透露近期会发城镇化的公告,会有比较详细的城镇化思路阐述,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间没有谈城镇化。 来源:京华时报(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来源)
个人分类: 报告|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钱荒的原因
anhuixxj 2013-7-8 08:13
钱荒,即缺少钱,从需求角度分析: (1)满足交易。这一需求较大,但应该是比较稳定,不易变化; (2)投资需求。投资越旺盛,资金需求越大;投资形成资本资产,也需要流动性维护; (3)投机需求。投机规模越大,流动性需求越大。 从钱的供给角度:央行货币政策偏紧,货币供给增长趋缓。 总之,近几年社会总投资特别是总投机规模急剧扩张,其融资方式通过银行表外业务。银行加大了杠杆,采取期限错配的方式来配置金融资产,一旦货币供给偏紧,后续计划的融资额度难以为继,导致钱荒。
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货币政策
西湖桥边 2013-7-5 08:18
7月10号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发表讲话,届时会对美国货币政策前景做一个表态,今天又是非农,不知到怎么操盘。
个人分类: 闲散|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不变 加大QE调整灵活度
Conan9 2013-5-2 23:07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不变 加大QE调整灵活度 2013-05-02 02:28:29 来源: 网易财经 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周三宣布,维持0-0.25%超低利率在失业率高于6.5%的情况下不变,并维持每月采购650亿美元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量化宽松政策不变。 FOMC在货币政策声明中表示,最近一个月的信息显示经济活动温和扩张,就业市场条件近几个月以来出现一些改善,但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居民开支和企业固定投资增加,房地产行业进一步改善,但财政政策抑制经济增长。通胀一直低于FOMC的长期目标,一些暂时性的变量除外,较长期通胀前景一直保持稳定。 为了支持更加强劲的经济复苏和帮助确保长期内通胀水平最为符合FOMC的双重使命,FOMC决定继续以每个月40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额外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并以每个月45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长期美国国债。 FOMC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到0.25%的目标区间不变,目前预计至少在失业率仍维持在6.5%上方,通胀率在未来一两年时间里较FOMC的2%长期目标高不超过0.5个百分点以及长期通胀预期十分稳定的条件下,继续维持当前极低水平的联邦基金利率是合适的。 美联储也在最新的决策中首次正式声明,将根据“劳动力市场前景或者通货膨胀率变动情况”来增加或者减少债券采购的规模。 以下是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013年5月利率决策声明全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自2013年3月例会以来获得的信息显示,经济活动维持了以温和速度扩张的状态。劳动力市场在近几个月出现了改善迹象,表现均衡,但是失业率还是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家庭开支和商业固定投资继续增长,而且房地产市场状况也有进一步的强化,但是财政政策正在对经济增长形成限制。除开很大程度上反映能源价格波动的暂时性变化以外,通货膨胀某种程度上维持在委员会的更长期目标以下。更长期的通货膨胀预期维持了稳定。 与美联储的法定职责一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寻求促进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委员会认为,辅以适当的政策性宽松,经济增长将会继续以温和的步伐推进,失业率将会逐渐下降到根据委员会的判断与其双重法定职责一致的水平。委员会还是认为经济前景有可见的下行风险。委员会同时预期中期的通货膨胀率会继续处于,或者低于委员会确定的2%目标。 为了支持更强劲的经济复苏,并帮助确保未来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率水平最大程度符合委员会的双重法定职责,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继续以每月400亿 美元 的速度采购更多机构抵押贷款担保债券,同时以每个月45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更长期的国债。委员会还将继续执行既有的,将美联储持有的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担保债券到期之后的本金所得继续投资于机构抵押贷款担保债券的政策,并通过国债拍卖对即将到期的国债实施展期。上述行动的合并效果应该会为更长期的利率水平施加下行压力,为抵押贷款市场提供支持,并使得更广泛的 金融 条件变得更为宽松。 委员会将继续密切关注未来几个月中经济和金融状况的发展。如果劳动力市场前景没有显著改善,委员会将会继续维持对机构抵押贷款担保债券的采购活动,以及在适当情况下使用自身的其他政策工具,直到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显著改善。委员会已经准备好根据劳动力市场或者通货膨胀率前景的变动来增加或者减少自身采购项目的速度,以维持适当的政策宽松。委员会在决定资产采购的规模,速度和资产构成时将会适当考虑这些采购措施可能的效率和成本,以及在实现经济目标过程中的进展。 为了支持向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的持续发展,委员会认为在资产采购项目结束,经济复苏得以强化之后很长时间内,货币政策的高度宽松立场依然是适当的。有鉴于此,委员会也决定,维持联储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到四分之一个百分点之间不变;委员会同时预期联储基金这种异常低的利率水平至少在失业率维持在6.5%以上,通货膨胀率被预期在未来一年到两年时间中不会超过委员会确定的2%长期目标以上0.5个百分点,同时更长期的通货膨胀预期继续得到良好锚定时,都是合适的。在决定需要在多长时间内维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方面,委员会还将考虑包括就业市场状况的更多指标,通货膨胀压力和通货膨胀预期指标,金融发展的读数在内的其他信息。一旦委员会决定开始消除这种政策宽松,将会采取符合充分就业以及维持2%通货膨胀率这些更长期目标原则的均衡性措施。 本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货币政策决议的表决情况是: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联储副主席威廉-杜德利(William C. Dudley),委员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委员伊丽莎白-杜克(Elizabeth A. Duke),委员查尔斯-埃文斯(Charles L. Evans),委员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H. Powell),委员萨拉-布鲁姆-拉斯金(Sarah Bloom Raskin),委员埃里克-罗森格伦(Eric S. Rosengren),委员杰瑞米-斯坦(Jeremy C. Stein),委员丹尼尔-塔鲁洛(Daniel K. Tarullo),和委员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对决议投下了赞成票。 联储委员埃斯特-乔治(Esther L. George)因为担心持续的高度货币宽松将增加未来经济和金融不平衡的风险,以及随时间推移导致长期通货膨胀预期的不断提升而对本次决议投下了反对票。
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周小川:货币政策高度重视控通胀
旷世期货配资-小 2013-3-14 09:31
旷世期货合资小朱: 提供股票.期货.现货,外盘。股指期货( 现货1—2倍) (1—5倍股票) 本公司可扩大1-10倍资金 (期货.股指) 可按天结算,可包月 提供无息配资 可盈利分成 资金雄厚,出金快捷,信誉第一, 旷世是你梦想开始的地方 (并诚聘居间人) 电话:15967455427 QQ:550360119 集团公司,资金雄厚,专业团队,专用服务。你的选择,我们的努力!为您打造雄厚的资金后盾 周小川在13日的记者会上说,今年2月份C PI达到3 .2%,略高于普遍预期,表明通货膨胀需要高度警惕。央行历来高度重视 消费 物价指数,今年将通过货币政策等其他措施来稳定物价、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周小川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是为保持低通胀、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四项目标服务,这四个目标有时候相互之间不一致,需要权衡。不过,记者发现,在谈到货币政策时,物价、通胀是周小川提到最多的字眼。 周小川指出,如果与去年和前年实际实现的数字相比,今年13%左右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 2)预期增长目标,应该是趋于更紧一点,这表明对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强调。他还说:“城镇化进程首先是要高度关注通货膨胀,以便在物价基本稳定的时候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曾经有人认为通货膨胀高一点没关系,高一点也许增长会更快一点,以后再调下来。但国际经验和中国自己的经验都表明,这种想法不一定对,所以还是要高度重视保持低通货膨胀。” 市场普遍预期,二季度后经济增速和物价逐步回升是大概率事件。从已公布的数据看,国内外助推通胀的各类因素正在积累。国际 金融 问题专家 赵庆明 接受《经济参考报( 微博 )》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方面,今年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1.2%,从目前来看,地方“大干快上”的冲动会助长投资增速,从而形成通胀压力;国外方面,全球经济去年已完成二次探底,加之主要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今年的通胀压力也会大于去年。 央行此前发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把“管理通胀预期”的表述变为“控通胀”,而周小川13日的表态则释放出更加明确的“货币政策趋紧”信号。今年ZF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尽管周小川强调“稳健”的含义是“中性”,不过业内人士分析称,“稳健”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松的时候可以紧一点,紧的时候可以松一点,“中性”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可能迥然不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M 2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过13%的预期目标,主要原因在于 外汇 占款大幅增加。今年以来资金呈现加速流入趋势,1月份外汇占款增加6836 .6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增加4946 .5亿元的规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易纲 在13日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也指出,央行密切关注各主要国家特别是储备货币发行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也非常注重分析这些量化宽松政策的外溢影响,对全球 金融市场 和资本流动的影响。同时,在考虑自身政策时,也要考虑到上述因素,稳妥应对。 “资金的加速流入加大了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的难度,如果外汇占款继续保持目前势头的话,央行将采取更多的手段进行对冲,例如回购、发行央票等,以使货币不至于太过宽松。” 申银万国 研究报告 称。 申银万国分析师屈庆表示,2月份经济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回升高于市场预期,可能对央行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的压力,需要警惕央行货币政策收紧速度快于预期。从年初的过度宽松,到现在的“中性”,货币政策变化已经超出预期。 赵庆明认为,货币政策一直在微调,而这些微调在某个时刻将形成转折。央行政策在下半年存在实质收紧的可能性,不过收紧流动性的主要手段还是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上调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0 个评论
分享 综括市场ZF社会三种机制 经济学才有突破
xy105618 2012-12-25 14:00
  迄今为止的主流经济学,解释和分析主旨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市场自身的平衡机制,而这一机制又基本取决于政府行为,所给出的政策建议也是如何在规范两者各自行为的基础上,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从亚当·斯密算起,在一个多世纪的古典经济学时代,经济学家们探讨的基本是各类生产要素特性,这些要素如何在价格机制驱使下有效配置,并集合成生产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如何将政府权力限制在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适当定位上,也是古典经济学家们所关心的。   从马歇尔开始到现在,可以说是新古典经济学占主流的时代。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核心的一整套新古典方法体系,仍是当今经济学的标准方法。即使看上去对新古典经济学持强烈批评意见的凯恩斯经济学,实际上也是新古典方法运用的结晶。无论是消费与储蓄倾向,边际与乘数概念,还是充分就业分析,无不是新古典经济学概念范畴与均衡分析框架。只不过凯恩斯认为,以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为集中体现的政府行为,在恰当时期以恰当的方式发挥恰当程度的作用。政府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凯恩斯看来,应当在经济学分析上得到认可与重视。   以认同政府的作用是否应更积极为标杆,新古典经济学在思想与政策建议上被分为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古典经济学家基本属保守主义者。他们之所以有限制政府行为的保守倾向,也许基于当时市场机制的自发性与根本性,以及他们对政府权力易于膨胀和滥用的担心。至少过去两个多世纪的现实验证了古典主义者的担心。虽然很多实证研究从两者高度相关性上表明了政府扩张的合理性,但也有研究显示,市场机制被扭曲也是实实在在的。   不管是欧元主权债务危机,还是美国危在旦夕的“财政悬崖” 儿童皮靴,都是政府规模快速扩张和日益加深的干预所带来的市场扭曲所致。至于除此之外的发展中经济体,政府行为的肆虐及其带来的波动,就更突出了。正是这种政府规模更易于扩张而更难于把控的现实,使得新古典经济学始终强调限制政府的理论与思想,才更有现实意义。相比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的政府规模与作用相对更大些,尽管在经济学上存有争议,但从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上很难得出肯定的结论。   从上述视角来看学界最近围绕着林毅夫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的争论,可能更有利于正确认识一些理论与现实问题。林教授的要义完整体现在他最近出版的《繁荣的求索》中。这是他担任四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实地考察众多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低收入经济体后,结合多年的经济学研究,所写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最为紧密的著作。这无疑是本极具分析价值和政策思想性的经济学文献。这是首先应给予肯定和认可的。   林毅夫在这本书里将结构特征及其变迁作为经济发展分析的核心,强调要素禀赋及其决定的比较优势在选择产业和发展战略上的至关重要性。他认为,与比较优势一致的产业发展之路,在使一国经济具有竞争性的同时,不断扩展市场范围与生产可能性边界,逐步积累足够多的剩余,促使其要素禀赋结构得以变化,从而带来产业升级与产业多样化,日渐走向发展、赶超和繁荣。这是发达经济体和成功新兴经济体的经验,也是低收入经济体应当学习并遵循的发展路径。   其实,无论是要素禀赋,还是对比较优势的强调,都是林毅夫一贯的经济分析重点和思想主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和过去三十多年的中国经验,已使他对这种分析路径和思想深信不疑,四年世行职业经历中对众多低收入经济体的切身观察,估计更加坚定了这种信念。只是,在所有这些理论概括和政策主张的陈述中,他都强调了政府作为因势利导者的角色及其重要性,这恐怕是引发争议的根本点。不过,林毅夫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大政府的主张,而仍然一再强调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当然,也很难将他确定地划入上述意义上的保守主义者或者新自由主义者。因而,这不应该成为人们对这本书和其政策思想的争议点。   笔者想提醒的是,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仍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框架内探索。诚如他在书中所坦承的那样,他所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只是“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及其变迁的新古典方法。”他所运用的概念、范畴、分析范式,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视野内的。   实际上,作为其分析核心的要素禀赋,也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尤其是被亚当·斯密所强调,只不过,林毅夫将斯密提出而被后世学者忽视的“基础设施禀赋(公共工程和制度)”重新拿出来强调而已。他的比较优势理论,早在古典学者李嘉图那里有过比较充分的分析和强调。林毅夫有关通过优先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步积累剩余和资本,来逐步提升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进口替代”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水到渠成,并未完全超越新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却有其新颖之处,也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成功和不成功发展中经济体经验教训的总结。   林毅夫对基础设施(一个国家的硬件与软件设施)的强调,特别是作为集体行动的政府行为在提供、协调和改善基础设施中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角色,仍是新古典框架内的凯恩斯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的内容。   如此说来,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也可以被认为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范式、套路和思想。因此,评价焦点应于是不是林毅夫自己说的“新瓶装新酒”。综观全书和以往所能读到的林著和论文,尤其是他坦承仍然运用的是新古典方法,还看不出“新瓶装新酒”。   就政府的角色而言,林毅夫预设了一个前提,这是凯恩斯经济学所预设的,那就是政府自然而然地会在应有的时间就应有的问题与任务,予以应有的正确而及时的识别,做出应有而恰当的反应,采取应有的措施,并使之得到有效实施,取得了同预期一样的效果。这一预设无论如何都是非常脆弱的,已被迄今为止的新古典经济学所一再驳斥。这无疑影响到了林氏理论的说服力,却也给出了一个世人仍未解决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如何使政府能尽可能地公正而有效?经济学难以对此给出完整的答案,这种探索超出了经济学的能力。但可以确认的是,政府规模与其公正有效性并非正相关。那么,限制政府规模与权力扩张就是减少问题尤其是市场机制被扭曲的一个简单明了的原则,而这正是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所一直坚持的。   只是,越来越值得提醒的是,经济学已有研究忽略了社会机制。现实是,市场、政治与社会是组织和调节人类生活的三大机制,社会机制当然对资源配置,以及秩序的确立、维持与改善,进而经济效率有着独特的功能。因此,如果经济学要想有所突破,就不能仅只关心市场机制以及如何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而需要综合研究市场、政府、社会三种机制。
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kong_hai 2012-11-3 09:53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二○一二年第三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2 年11 月2 日 I 内容摘要 2012 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呈缓中趋稳态势并继续出现积 极变化。消费需求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出口增速有所 回升。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速趋稳。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前三个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5.3 万 亿元,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根据流动性供给 格局的变化,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满足银行体系合理的流动性需求, 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优化信贷结构。继续稳步 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 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贷款结构继续改善。2012 年9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为94.4 万亿元,同比增长14.8%。人 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比年初增加6.72 万亿元,同比多增 1.04 万亿元。前三个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1.73 万亿元。金融机构 贷款利率继续下行,9 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为6.97%,比6月份下降0.09 个百分点。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 率中间价为6.3410,比6 月末贬值0.2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 0.99%。 当前,支撑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性变 化,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中国仍处于城镇化、信息化、 II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结构正在朝着预期的方向转变。也 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外需受到国际金 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尽显疲弱,国内内生增长动力还需增强。在结构性 及周期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影响,经济结 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需根据经济运行规律和结构 性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工作,同时继续加快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整 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释放长期增长的潜力。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部署, 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稳中求进” 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 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实施稳 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预调微调, 把握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风险防范三者的平衡,重在保持货币环 境的稳定,为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整和稳定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综 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合理的 市场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合理增长。进一步提 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缓解信贷资金供求结 构性矛盾,切实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改革,引导金融机构用好利率浮动定价权合理定价。进一步完善人民 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推动金融市场规范 发展,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深 化金融机构改革,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III 目 录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1 一、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 1 二、金融机构存款波动较大........................................... 2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加快........................................... 2 四、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融资结构多元发展............... 4 五、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总体下行..................................... 6 六、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8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8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9 二、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10 三、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12 四、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12 五、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4 六、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14 七、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17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19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19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 28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30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 30 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37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47 一、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47 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49 IV 专栏 专栏 1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 10 专栏 2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 15 专栏 3 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创新发展..................... 24 专栏 4 欧美央行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比较......................... 35 表 表 1 2012 年前三个季度分机构人民币贷款情况.......................... 4 表 2 2002 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 6 表 3 2012 年1-9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7 表 4 2012 年1-9 月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平均利率.................... 8 表 5 2012 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人民币对各币种交易量......... 14 表 6 2012 年前三个季度金融机构回购、同业拆借资金净融出、净融入情况. 20 表 7 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情况......................................... 21 表 8 2012 年前三个季度主要债券发行情况............................. 23 表 9 2012 年9 月末主要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占比情况................... 27 表 10 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金融指标.................................. 32 图 图 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 13 图 2 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22 图 3 进出口增速与贸易差额......................................... 39 1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12 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银行体系流动性充 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贷款结构继续改善。 一、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 2012 年9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为94.4 万亿元,同比 增长14.8%,增速比6 月末高1.2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 余 额为28.7 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6 月末高2.6 个百分点。 流通中货币M0 余额为5.3 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6 月末 高2.5 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现金净投放2684 亿元,同比多投放127 亿元。 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和逆周期 宏观审慎管理等多项政策工具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回 升。9 月末,M2 增速创2011 年下半年以来新高,M1 增速则创2012 年新高,其中,M2、M1 增速分别较上月末明显提升1.3 个和2.8 个 百分点。货币条件总体相对宽松,有利于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9 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23.6 万亿元,同比增长11.2%,比年初 增加1.14 万亿元。9 月末,货币乘数为4.00,比上年同期高0.29, 货币扩张能力较强。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9 月末,金融机构超 额准备金率为2.1%,比上年同期高0.7 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信用 社为3.8%,比上年同期高0.4 个百分点。 2 二、金融机构存款波动较大 9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 款余额为92.6 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比6 月末高1.1 个百 分点,比年初增加9.9 万亿元,同比多增1.7 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 款余额为90.0 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6 月末高1.0 个百 分点,比年初增加9.0 万亿元,同比多增9243 亿元。受业绩考核、 信息披露等因素影响,存款持续出现季末大幅冲高、季初明显回落现 象,3 月份、6 月份和9 月份新增存款分别达到3.0 万亿元、2.9 万 亿元和1.7 万亿元,而2012 年以来季初存款则均为下降态势,1 月 份、4 月份和7 月份分别减少8000 亿元、4656 亿元和5006 亿元。外 币存款余额为4138 亿美元,同比增长61.9%,比年初增加1388 亿美 元,同比多增1088 亿美元。 从人民币存款部门分布看,住户存款增速逐步提升,非金融企业 存款稳步增长。9 月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39.8 万亿元,同 比增长18.1%,增速比6 月末和3 月末分别高0.9 个和2.0 个百分点, 比年初增加4.9 万亿元,同比多增1.3 万亿元。非金融企业人民币存 款余额为31.4 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6 月末和3 月末分别 高2.2 个和1.7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4 万亿元,同比多增955 亿 元。9 月末,财政存款余额为3.3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296 亿元, 同比少增5341 亿元。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加快 9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5.5 万亿元,同比增 3 长16.4%,增速比6 月末高0.5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3 万亿元, 同比多增1.3 万亿元。 人民币贷款投放加快。9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61.5 万亿元, 同比增长16.3%,为2011 年9 月份以来最高,增速比6 月末高0.3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72 万亿元,同比多增1.04 万亿元。贷款已 持续5 个月同比多增,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意愿仍然较强,贷款支持经 济发展力度较大。 信贷结构继续改善,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对小微企业、“三农” 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强。人民币住户贷款增速企稳回升,9 月末同比增 长17.8%,比6 月末高1.2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1 个百分点,比 年初增加1.9 万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 贷款增速较为平稳,9 月末同比增速为15.7%,比6 月末略低0.2 个 百分点,比上年末高1.8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8 万亿元,同比多 增1.1 万亿元。从期限看,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快迹象较为明显,9 月 末中长期贷款增速为9.7%,为近半年最高,比年初增加2.4 万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增量在全部贷款增量中占比达42.1%,比上半年大幅 提升9.8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7 个百分点。包含票据融资在内 的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4.2 万亿元,同比多增1.5 万亿元。小微企业 和“三农”信贷支持保持较强力度。9 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 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 长20.7%,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9.9 个和4.0 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村镇银 4 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增加2.0 万 亿元、3233 亿元和4941 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041 亿元、887 亿元和 111 亿元。分机构看,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 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多增较多。 表 1 2012 年前三个季度分机构人民币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2012 年前三个季度 2011 年前三个季度 新增额 同比多增 新增额 同比多增 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① 31044 3270 27773 -5566 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② 18507 750 17757 1039 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③ 9922 5833 4090 -37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④ 10998 2162 8836 -1155 外资金融机构 559 -6 565 -545 注:①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是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大于等于2万亿元的银行(以 2008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②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是 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小于2万亿元且跨省经营的银行。③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是 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小于2万亿元且不跨省经营的银行。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外币贷款平稳增长。9 月末,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为6229 亿 美元,同比增长18.9%,比年初增加845 亿美元,同比多增111 亿美 元。从投向看,进出口贸易融资增加567 亿美元,同比多增298 亿美 元;境外贷款与境内中长期贷款增加315 亿美元,同比多增50 亿美 元。 四、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融资结构多元发展 初步统计,前三个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1.73 万亿元,创历史同 5 期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多1.92 万亿元1。其中,9 月份社会融资规 模为1.65 万亿元,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多4041 亿元和1.22 万亿 元,已连续5 个月多于上年同期。前三个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明显高于 上年同期,主要是因为5 月份后,人民币贷款和信托贷款投放明显增 多,企业债券融资十分活跃。前三个季度这三项融资合计8.99 万亿 元,同比多融资2.38 万亿元,其中5-9 月同比多融资2.15 万亿元。 从结构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较多, 外币贷款投放有所加快。前三个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72 万亿元, 同比多增1.04 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7.3%。外币贷款折 合人民币增加5343 亿元,同比多增573 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 的4.6%。二是企业债券融资活跃,拉动直接融资占比创历史最高水 平。前三个季度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1.78 万亿元, 同比多5848 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5.2%,创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1.56 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比上年 同期多7186 亿元。三是表外融资改变了前8 个月持续累计同比少增 的态势,转为同比多增。前三个季度实体经济以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 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方式合计融资2.32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1898 亿元。其中,主要是信托贷款增加7015 亿元,同比多增6176 亿元。 1 文中同比增减数额均用可比口径数据计算得到。 6 表 2 2002 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 单位:亿元 其中: 时期 社会融资 规模① 人民币 贷款③ 外币贷款 (折合人 民币) 委托 贷款 信托 贷款 未贴现 银行承兑 汇票 企业 债券 非金融企 业境内股 票融资 2002 年 20112 18475 731 175 — -695 367 628 2003 年 34113 27652 2285 601 — 2010 499 559 2004 年 28629 22673 1381 3118 — -290 467 673 2005 年 30008 23544 1415 1961 — 24 2010 339 2006 年 42696 31523 1459 2695 825 1500 2310 1536 2007 年 59663 36323 3864 3371 1702 6701 2284 4333 2008 年 69802 49041 1947 4262 3144 1064 5523 3324 2009 年 139104 95942 9265 6780 4364 4606 12367 3350 2010 年 140191 79451 4855 8748 3865 23346 11063 5786 2011 年 128286 74715 5712 12962 2034 10271 13658 4377 2012 年前三个季度 117273 67223 5343 8600 7015 7631 15613 2177 注:①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是增量概念。②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③表中的人民币贷款为历史公布数。 ④“—”表示数据缺失或者有关业务量很小。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 易商协会等。 五、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总体下行 受中国人民银行6 月8 日、7 月6 日连续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 率并调整利率浮动区间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 门贷款利率总体下行。9 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7%,比6 月下 降0.09 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18%,比6 月 下降0.37 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6.23%,比6 月上升 1.16 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稳步下行,9 月加权平均利率为 7 6.20%,比6 月下降0.48 个百分点。 从利率浮动情况来看,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上升。9 月,执 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11.31%,比6 月上升3.39 个百分点。执行 基准利率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24.57%和64.12%,比6 月分 别下降0.51 个和2.87 个百分点。 表 3 2012 年1-9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 下浮 基准 上 浮 月份 (1.1,1.3] (1.3,1.5] (1.5,2.0] 2.0 以上 1 月 4.79 26.22 69.00 22.33 25.51 8.76 9.22 3.17 2 月 5.53 27.59 66.88 23.12 23.76 7.98 8.61 3.40 3 月 4.62 24.95 70.43 21.12 26.99 9.48 9.41 3.43 4 月 5.03 23.06 71.91 20.76 28.92 10.10 8.98 3.16 5 月 5.35 24.08 70.57 20.51 28.90 9.73 8.31 3.12 6 月 7.92 25.08 66.99 19.94 27.87 8.90 7.66 2.63 7 月 9.51 24.38 66.11 19.74 26.78 9.13 7.61 2.85 8 月 11.61 22.66 65.73 19.64 26.45 8.30 8.33 3.01 9 月 11.31 24.57 64.12 20.16 25.18 8.13 7.67 2.98 注:2012 年8 月、9 月统计数据的下浮区间为[0.7,1.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受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及境内资金供求关系变动等因素影响, 9 月,活期、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0.17%和 0.63%,比6 月分别下降0.09 个和1.44 个百分点;3 个月以内、3(含 3 个月)-6 个月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05%和2.09%,比6 月分别下降1.33 个和1.65 个百分点。 8 表 4 2012 年1-9 月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平均利率 单位:% 大额存款 贷 款 月份 活期 3 个月 以内 3(含3 个月)—6 个月 6(含6 个月)— 12 个月 1 年 1 年以 上 3 个月 以内 3(含3 个月)—6 个月 6(含6 个月)— 12 个月 1 年 1 年以 上 1 月 0.34 3.29 4.24 4.73 5.46 5.87 3.78 4.35 4.81 4.47 4.27 2 月 0.29 3.16 3.93 4.34 4.64 4.50 3.51 4.08 4.35 4.28 4.29 3 月 0.27 2.91 3.61 4.34 4.76 5.35 3.56 4.00 4.36 4.03 3.53 4 月 0.21 2.69 3.54 3.97 4.40 3.32 3.54 3.96 4.44 4.07 3.99 5 月 0.26 2.37 3.33 3.92 4.12 4.16 3.50 4.11 4.27 4.21 3.90 6 月 0.26 2.07 2.93 3.39 4.07 4.36 3.38 3.74 3.72 4.02 4.10 7 月 0.19 2.80 2.57 3.06 3.78 2.13 3.01 3.29 3.54 3.00 3.76 8 月 0.20 0.96 2.08 2.43 3.21 1.59 2.48 2.70 3.11 2.44 4.04 9 月 0.17 0.63 1.45 1.65 2.13 1.88 2.05 2.09 2.24 2.15 3.36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六、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第三季度,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 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9 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 率中间价为6.3410 元,比6 月末贬值161 个基点,贬值幅度为0.25%。 2005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 年9 月末,人民币对美 元汇率累计升值30.52%。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第三季度,人 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贬值1.41%,实际有效汇率贬值0.99%;2005 年人 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 年9 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 值21.39%,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8.76%。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2012 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 9 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 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 区间。根据流动性供给格局的变化,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满足银行 体系合理的流动性需求,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引导金融机构继续 优化信贷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 浮动弹性。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 系流动性变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实现了银行体系流动 性的总量适度和运行平稳。根据不同时点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科学安 排逆回购操作规模和频率,适时适度增加流动性供给,合理调节银行 体系流动性水平。第三季度累计开展逆回购操作约2.3 万亿元;截至 9 月末,逆回购余额为6500 亿元。优化逆回购操作期限结构。合理 搭配7 天期和14 天期逆回购操作,适时增加28 天期逆回购期限品种, 积极应对季节性因素等引起的短期流动性供求波动。合理把握公开市 场逆回购操作利率弹性,既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也促进了货币市场 利率的平稳运行。截至9 月末,7 天期、14 天期和28 天期逆回购操 作利率分别为3.35%、3.45%和3.6%。 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第三季度,共开展四期国库现 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合计1700 亿元,其中3 个月期1300 亿 元,6 个月期400 亿元。 10 二、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随着通胀预期水平的逐步回落,中国人民银行于7 月6 日再次下 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 3.25%下降到3%,下调0.25 个百分点;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31% 下降到6%,下调0.31 个百分点。同时,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 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 倍。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调整 利率浮动区间后,为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 环境,引导了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利率水平逐月降低。 专栏 1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市场基准利率作为金融市场产品定价的参照,是利率市场化最为重要的金融 基础设施之一。随着管制利率的逐步放开,构建和培育中国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成为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任务之一。2007 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英 文缩写为Shibor,以下简称Shibor)建立。总体来看,在技术安排上Shibor 借鉴了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欧元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 和新加坡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ibor)等国际主要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一些通 行做法,但在运行制度安排上,则更加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特别是重点加强 了报价形成的市场约束和监督管理,相比其它国际市场基准利率具有较为明显的 独特之处。 Shibor 在生成方法和报价行选择等方面沿用了国际通行做法。Shibor 是由 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 术平均利率,属于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包括从隔夜到1 年的16 个期限 品种,目前对社会公布8 个品种。在基准利率设计之初,Shibor 的生成机制和 报价行选择等方面借鉴了国际主要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通行做法。一是基准利率 的计算均采用报价行每个交易日按时报价、剔除若干最高和最低报价、剩余报价 算术平均生成最终利率的做法,并由作为第三方机构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对外发布。二是基准利率报价团均由信用等级较高、货币市场交易活跃以及具有 11 较强利率定价能力的优质银行组成。目前,Shibor 有18 家报价行,涵盖国有商 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等类型,报价行资产规模、 经营模式、竞争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化保证了报价的代表性,有利于充分发现市场 价格,全面反映市场的流动性状况。 Shibor 在制度安排上强调了报价形成的市场约束和监督管理。考虑到中国 国情和金融市场发展阶段,中国推出Shibor 时相应制定了《Shibor 实施准则》, 以保障Shibor 的平稳运行。 一是明确监督管理责任。《Shibor 实施准则》不仅就Shibor 定义、报价行 选择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还对报价的监督管理作了明确规定,建立了报价违规 行为的防范机制。要求Shibor 工作小组按月、季、年评估报价行有关报价行为, 按年考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作为指定发布人的职责履行情况;全国银行间 同业拆借中心对报价行报价质量进行场务监督,及时发现违规行为、督促改正并 报告工作小组。 二是建立报价激励机制,强调报价成交义务。根据《Shibor 实施准则》制 定了《Shibor 报价行报价质量考评指标体系》,强调报价行每天的报价利率应以 货币市场交易利率为基础,并设置了拆借市场影响力和报价可交易性等指标,鼓 励报价行以真实交易为定价基础,强调报价的成交义务,促进了报价行准确客观 报价。同时还对报价行的报价质量按年考核、实行末位淘汰。 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估考核,强化市场监督。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作为第 三方机构参与评估考核工作,除对货币市场交易进行逐笔统计与监测外,还按季 就报价行的报价质量进行电子问卷调查,作为评估报价质量的指标之一,所有货 币市场交易成员均可以参与到报价行的评估考核中,保证了各项评估考核结果的 客观公正。 上述Shibor 特有的制度安排对于保证报价的准确客观、提高Shibor 的基准 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避免类似Libor 报价违规行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Shibor 运行五年多来,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指标性利率,较为充分地反映了 货币市场走势、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和政策调控预期,在浮动利率债券、衍生产 品定价上发挥了基准作用,并为拆借及回购交易、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产品提供 了定价参考。同时,Shibor 建设也推进了商业银行定价机制建设,商业银行已 12 初步建立了总利润目标统领的利率定价架构,建立健全了市场化产品、贷款及内 部转移等定价机制,风险定价水平显著提高。 今后,Shibor 工作组将继续优化Shibor 生成机制,鼓励以Shibor 为基准 的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对于报价行的监督管理,以完善Shibor 机制建设,促进 Shibor 基准性和公信力的不断提升。 三、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 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完善对实体经济、 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强对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集体 林权改革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三农”方面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力度。满足铁路等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大对 就业、助学、扶贫、少数民族、农民工等“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和 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金融服务工作,积极发展低碳金融。围绕国家区域政策要求,做好 对区域发展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 局优化。继续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 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严格控制对高耗能、 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四、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初步统计,第 三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7989.6 亿元,同比 13 增长34%。其中,货物贸易结算金额5555.0 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 经常项目结算金额2434.6 亿元。前三个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 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1 万亿元,同比增长3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实收9290.8 亿元,实付11189.6 亿元,收付比由上半年的1:1.4 上 升至1:1.2。前三个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业务1766.1 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结算金额221 亿元,外商直 接投资结算金额1545.1 亿元。 0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250 2500 2750 3000 2010.01 2010.03 2010.05 2010.07 2010.09 2010.11 2011.01 2011.03 2011.05 2011.07 2011.09 2011.11 2012.01 2012.03 2012.05 2012.07 2012.09 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 货物贸易 图 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海峡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8 月31 日,两岸货币 管理机构签署《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以备忘录 确定的原则和合作架构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双方将各自选择一家 货币清算机构为对方开展本方货币业务提供结算及清算服务。此举是 两岸金融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将为促进两岸投资贸易便利化、推动 两岸经贸关系深入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4 五、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继续按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 成机制,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 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3112 元,最低为6.3495 元,65 个交易日中33 个交易日升值、32 个交易日贬值。第三季度最 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16%(103 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0.25%(158 点)。 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其他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双向波动。9 月末, 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1 欧元兑8.1885 元人民币、 100 日元兑8.1684 元人民币,分别较6 月末贬值3.88%和2.49%。2005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 年9 月末,人民币对欧元汇 率累计升值22.29%,对日元汇率累计贬值10.56%。 表 5 2012 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人民币对各币种交易量 单位:亿元人民币 币种 美元 欧元 日元 港币 英镑 澳元 加元 林吉特 卢布 泰铢 交易量 52932.0 229.3 3398.0 489.4 5.9 41.4 0.6 2.8 17.2 3.9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六、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改制工作平稳推进。9 月25 日,中国华融资 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公司注册资本258 亿元人 民币,财政部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持股98.06%和1.94%; 15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由股 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构成的现代股份公司治理结构。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将在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同时,重点 发展银行业务以及信托、租赁等与银行业相关的业务。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资产质量明显改善。9 月末, 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 为3528 亿元和4.5%,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21 亿元和1 个百分点。资 本充足率为11.1%,比上年末提高0.4 个百分点。二是业务规模显著 提升。9 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5 万亿 元和7.8 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 12.8%和12.6%,比上年末分别提高0.3 个和0.4 个百分点。三是涉 农信贷投放增长较快。9 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涉农贷款余额为5.3 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四是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截至9 月末, 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1859 家,农村 商业银行276 家,农村合作银行163 家。 专栏 2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 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编制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 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12 年9 月17 日公开发布。《规划》是经 国务院批准的“十二五”国家专项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2 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关文件编制。 《规划》回顾了“十一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 “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 16 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政策着力点,分别从改善金融调控、完善组织 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基础 设施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金融业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宏观经济 正处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金融发展和改革也迎来关键的时间窗口,此时出台《规 划》,为金融改革和发展定下了基调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统筹国内国 际两个大局,全面系统谋划金融业改革与发展,发展战略有高度,发展目标可行, 政策措施有亮点,是“十二五”时期指导金融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首度设定金融业发展总量和结构量化指标。《规划》提出两项量化指标,即 “十二五”时期,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左右,到“十 二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这表明 金融业发展将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实现又好又快、稳中求进,也显示了金融 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在总结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的基础 上,《规划》提出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 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通过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和市场体系、增强金融服务能 力,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 设,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化改革”是《规 划》的主基调和关键词。“十二五”时期,中国将继续沿市场化方向,推进金融 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改革,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跨境使 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同 时,《规划》还提出了深化股票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等举措。 强调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规划》提出 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构建和完善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完善货 币政策调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规划》刻画了未 来货币政策框架的轮廓。在最终目标方面,更加突出价格稳定目标,关注更广泛 意义的整体价格水平稳定;中介目标方面,从关注货币供应量和新增贷款转向同 时参考社会融资规模;政策工具方面,从数量工具为主向利率等价格工具为主转 17 型,并明确提出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能力。 强调深化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机构改革。《规划》提出引导具备条件的金融 机构在明确综合经营战略、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综合经营试点, 引导试点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和比较优势选择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 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要注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继续深化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进 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厘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的职责边界,形成 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推进金融机构股权多元化,研究国家对国有控股 金融机构的合理持股比例,完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 强调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安全网。继续加强金融监管,提升金融 监管协调的有效性,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 域性金融风险底线。《规划》提出金融机构破产问题,强调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 金融机构破产法律体系,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程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利 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迅速的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存款保 险制度等金融风险防范体系至关重要。 规划为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资本市场 发展的重点。继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着力完善股票 市场,推动发展期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积极支持证券公司做优做强,增强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竞争力。大力发展资产管理机构,壮大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 继续推进股票发行体制改革。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推动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推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规范发展。 强调基本实现金融服务的全覆盖。《规划》强调加快建设社区金融服务组织 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不断丰富 保险产品,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强化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金融服务功能,扩 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提高金融服务的包容性。 七、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把防风险放在首位,完善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冲击的体制机 制。加大监测分析的频度和力度,全面梳理当前外汇管理领域的潜在 18 风险,完善防范跨境资金大幅波动特别是异常流出的政策储备。加强 对银行体系涉及外汇潜在风险的监测和提示。开展非现场检查和专项 检查,加大对大案要案和地下钱庄的打击力度。截至9 月末,共查处 案件2263 起,罚没款共计3.04 亿元人民币。 全面推进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8 月1 日起,在总结试点 经验的基础上,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推广至全国。取消货物 贸易外汇收支逐笔核销,通过总量核查、动态监测和分类管理,健全 风险防范机制;相应调整出口报关流程,简化出口退税凭证,加强部 门联合监管。随着改革平稳有序推进,行政审批大幅减少,企业对外 贸易收付汇时间缩短,银行贸易收付汇效率明显提高,部门监管合力 较大提升,实现了贸易便利化和监管有效性的有机统一。 改革资本项目管理方式和手段。着手对直接投资、资本市场和外 债管理法规进行全面梳理,缩短和简化业务环节。对现行资本项目管 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为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夯实基础。稳步 推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 度。前三个季度,批准72 家QFII 机构投资额度共计91.8 亿美元, 16 家QDII 机构投资额度106.5 亿美元;截至9 月末,累计批准21 家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390 亿元人民币投资额度; 分别新增QFII 和RQFII 投资额度500 亿美元和500 亿元人民币。 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简化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回和境外放款外 汇管理,放宽个人对外担保管理,支持民间资本“走出去”。取消银 行收付实现制头寸下限管理,实行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正负区间管 19 理。简化外汇市场准入管理,丰富货币掉期交易形式,扩大个人本外 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范围。推进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发展。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 2012 年第三季度,金融市场继续健康、平稳运行。货币市场交 易量大幅增长,市场利率总体回落;银行间债券市场指数有所下降, 债券发行规模明显扩大;股票市场指数走跌,成交量和融资额减少。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一)货币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市场利率总体回落 银行间回购、拆借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大幅增长。前三个季度, 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累计成交107.8万亿元,日均成交5733亿元,同 比增长49.2%;同业拆借累计成交36.2万亿元,日均成交1926亿元, 同比增长50.9%。从期限结构看,市场交易仍主要集中于隔夜品种, 回购和拆借隔夜品种的成交分别占各自总量的80.7%和87.6%,占比同 比分别提高5.2个和3.4个百分点。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回购累计成交 24.5万亿元,同比增长80.5%。 从融资主体结构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大型银行整体保持 了向市场供给资金的态势,融出资金量持续增加,前三个季度累计净 融出49.5万亿元,净融出额同比增加29.5万亿元。其中,在同业拆借 市场上,大型银行由上年同期的资金净融入转为净融出,且拆放量大 幅增加,前三个季度累计拆放6.0万亿元,同比增加7.7万亿元;二是 20 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主要来自于中小型银行、证券及基金公司和其他 金融机构,前三个季度分别净融入21.9万亿元、12.0万亿元和9.7万 亿元,净融入额同比分别增加15.2万亿元、7.0万亿元和3.1万亿元。 另外,中小型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在同业拆借市场上由上年同期的资 金净融出转为净融入。 表 6 2012 年前三个季度金融机构回购、同业拆借资金净融出、净融入情况 单位:亿元 回购市场 同业拆借 2012 年 前三个季度 2011 年 前三个季度 2012 年 前三个季度 2011 年 前三个季度 中资大型银行① -434461 -216016 -60470 16355 中资中小型银行② 211189 95275 8287 -27808 证券及基金公司 92837 42429 26892 7214 保险公司 37320 19055 — — 外资金融机构 14507 5441 6768 -7632 其他金融机构③ 78608 53816 18523 11871 注:①中资大型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国家 开发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②中资中小型银行包括招商银行等17家银 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③其他金融机构 包括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 管理公司、社保基金、投资公司、企业年金、其他投资产品等。④负号表示净融 出,正号表示净融入。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第三季度,货币市场利率有所波动,总体低于上年同期水平。7、 8 月份,货币市场利率运行较为平稳,受国庆节前现金集中投放增加、 商业银行季末指标考核等因素影响,9 月中下旬货币市场利率有所走 高,9 月质押式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01%和 2.93%,比6 月分别高20 个和21 个基点,比上年同期分别低74 个和 81 个基点。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开展逆回购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 21 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总体有所回落,9 月末,隔夜和1 周Shibor 为3.28%和3.19%,分别较6 月末下降32 个和92 个基点;3 个月和1 年期Shibor 为3.69%和4.40%,分别较6 月末下降39 个和35 个基点。 人民币利率互换和远期品种交易有所减少。前三个季度,人民币 利率互换市场发生交易16138 笔,名义本金总额为19745.1 亿元,同 比减少8.4%。从期限结构来看,1 年及1 年期以下交易最为活跃,其 名义本金总额为14632.4 亿元,占总量的74.1%。从参考利率来看, 前三个季度,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浮动端参考利率主要包括7 天回 购定盘利率和Shibor,与之挂钩的利率互换交易名义本金占比分别 为52.0%和42.2%。债券远期成交金额为166.1 亿元,远期利率协议 成交名义本金为1 亿元。 表 7 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情况 利率互换 债券远期 远期利率协议 交易笔数 (笔) 名义本金额 (亿元) 交易笔数 (笔) 交易量① (亿元) 交易笔数 (笔) 名义本金额 (亿元) 2007 年 1978 2186.9 1238 2518.1 14 10.5 2008 年 4040 4121.5 1327 5005.5 137 113.6 2009 年 4044 4616.4 1599 6556.4 27 60.0 2010 年 11643 15003.4 967 3183.4 20 33.5 2011 年 20202 26759.6 436 1030.1 3 3.0 2012 年第一季度4317 4913.7 45 144.6 — — 2012 年第二季度5173 6821.2 7 15.9 2 1.0 2012 年第三季度 6648 8010.3 4 5.7 — — 注:①自2009 年起,债券远期交易量改按结算金额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指数有所下降,债券发行规模明显扩大 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保持平稳。前三个季度累计成交54.8 22 万亿元,日均成交2913亿元,同比增长14.1%。从交易主体看,中资 大型银行、外资金融机构是银行间现券市场上的净买入方,分别净买 入现券3648亿元和1066亿元;中资中小型银行、证券及基金公司为净 卖出方,分别净卖出现券3300亿元和1786亿元。前三个季度,交易所 国债现券成交692亿元,同比少成交297亿元。 银行间债券市场指数有所下降。第三季度,中债综合净价指数由 6 月末的102.3 点下降至9 月末的101.1 点,降幅为1.2%;中债综合 全价指数由6月末的112.9点下降至9月末的111.8点,降幅为1.0%。 交易所国债指数由6 月末的133.7 点上升至9 月末的134.8 点,升幅 为0.8%。 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图 2 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总体呈现上移走势。9 月末,国债0.5 年期、5 年期、10 年期和20 年期的收益率水平分别比6 月末高50 个、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年) (% ) 2012年8月底2012年9月底2012年6月底2012年1月底 23 25 个、13 个和12 个基点,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上移的同时有所扁平化。 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明显扩大。前三个季度,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 含中央银行票据)5.84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发行1.15 万亿元。其 中,发行额同比增加较多的主要是企业债券、超短期融资券和非公开 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同比分别多发行3823 亿元、2361 亿元和2260 亿元。9 月末,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债券托管量余额为 23.0 万亿元,同比增长11.3%。Shibor 对债券类产品定价的指导性 不断增强。前三个季度,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固定利率企业债298 只, 发行总量4340 亿元,全部参照Shibor 定价;发行参照Shibor 定价 的固定利率短期融资券2657 亿元,占固定利率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 的46%。 表 8 2012 年前三个季度主要债券发行情况 债券品种 发行额(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减(亿元) 国债 13317 -700 其中:地方政府债券 2473 1057 国家开发银行及政策性金融债 16791 623 银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 607 -1063 银行普通债 1565 1545 公司信用类债券① 25892 10180 其中:企业债券② 5399 3823 短期融资券 5739 -1442 超短期融资券 4151 2361 中期票据 6166 1365 公司债③ 1602 628 注:①包括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 合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票据、公司债、可转债、可分离债 及中小企业私募债等。②企业债券指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管理的非上市企业债券。③公司债指由证监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管 理的上市公司债。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24 专栏 3 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创新发展 2004 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 发(2004)3 号)发布,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进行融资。此后,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认真 落实国务院有关部署,并于2012 年成立了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会议机制, 按照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坚持面向合格投资者的市场定位,坚持场外市场发展为 主的发展模式,推动市场产品与工具创新,强化市场自律管理,会同业界各方共 同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发展。 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取得跨越式发展。2004 年至2012 年9 月末,公司信用 类债券累计发行额为10.45 万亿元,余额为6.76 万亿元,约为2004 年末余额的 43.2 倍。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发行人不断丰富,既涵盖大型企业,也涵盖中小 企业,既涵盖国有企业,也涵盖非公有经济主体。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产品创新 力度也不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出短期融资券后,指导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 会加大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力度,陆续推出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 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多种创新产品。 发展改革委、证监会等部门推出了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 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产品。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管理的市场程度不断提高,由过去 单一的审批制,走向核准制、备案制、注册制等更加市场化的管理方式。 发挥市场自律组织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转变政府管 理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的职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由市场参与者自愿参加的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07 年9 月成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由协会实 行注册制管理。近几年来,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展迅速。截至2012 年9 月末,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7.44 万亿元,余额3.80 万亿元,占整 个公司信用类债券比重分别为71.2%和56.2%。 完善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分散机制。随着公司信用类债券业务的发 展壮大,为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发行主体的需要,发挥公司信用类债券在解决低信 用等级企业融资困难方面的作用,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 年成 立,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债券信用增进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了信用风险 缓释工具,满足了市场主体转移信用风险的需要。引入了政府偿债基金,发挥财 25 政资金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在债券中引入分层设计,区别 债券不同等级的风险。 加强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 门先后指导出台了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发行管理、信息披露、自律管理、后续 督导管理等制度,为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09 年, 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为银行间市场提供中央对手方清算服务, 强化了市场基础设施建设。2011 年12 月,公司信用类债券现券交易中引入净额 清算机制,提高了银行间市场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了市场流动性,降低了结算风 险。 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的规范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效果。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的 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深化了金融市场功能,而且拓宽了企业的直 接融资渠道,优化了社会融资结构。2004 年末,中国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与同 期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仅为0.9%,2012 年9 月末,这一比例为11%,较2004 年 末上升了10.1 个百分点。2004 年,中国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的比重很低;2005 年以来,债券融资比重超过股票融资;2012 年9 月末,公司信用类债券融资规 模占直接融资的比重为89.4%。总体上看,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力 支持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要,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票据融资有所增长 票据承兑业务平稳增长。前三个季度,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 13.1 万亿元,同比增长17.8%;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8.4 万亿元, 同比增长28.7%。9 月末,票据承兑余额较年初增加1.8 万亿元。从 行业结构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仍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 零售业,其占比为83.8%;从企业结构看,由中小企业签发的银行承 兑汇票余额占比为70.1%。 票据融资有所增长。前三个季度,金融机构累计贴现22.5 万亿 26 元,同比增长23.7%;期末贴现余额2.3 万亿元,同比增长56.7%。9 月末,票据融资余额比年初增加8313 亿元,同比多增8380 亿元;占 各项贷款的比重为3.8%,同比提高1 个百分点。第三季度,金融机 构加强了对信贷总量和结构的调整,票据融资增长幅度趋缓。同时, 受票据市场供求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第三季度票据市场利率小幅回 升。 (四)股票市场指数走跌,成交量和融资额减少 股票市场指数走跌。9月末,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分别 收于2086点和8679点,比6月末分别下跌139点和821点;其中深圳证 券交易所创业板指数收于690点,比6月末下跌37点。沪、深两市A股 加权平均市盈率分别从6月末的11.9倍和22.9倍下降至11.3倍和21.5 倍。 股票市场成交量下降。前三个季度,沪、深股市累计成交24.7 万亿元,同比下降29.1%;日均成交1358亿元,同比下降28.3%。其中, 创业板累计成交金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42.6%。9月末,沪、深 股市流通市值16.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5%。其中,创业板流通市 值为3096.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6%。 股票市场筹资额减少。前三个季度,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境内 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配股等方式累计筹资3083 亿元,同 比减少34.2%。其中,A 股累计筹资2767 亿元,H 股累计筹资316 亿 元。 27 (五)保险业总资产稳步增长 前三个季度,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2万亿元,同比增长 7.3%;累计赔款、给付3393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财产险赔 付同比增长30.9%,人身险赔付同比增长4.2%。 保险业总资产继续增长。9 月末,保险业总资产6.9 万亿元,同 比增长18.3%。其中,银行存款同比增长31.4%,投资类资产同比增 长10.7%。 表 9 2012 年9 月末主要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占比情况 余额(亿元) 占资产总额比重(%) 2012 年9 月末 2011 年9 月末 2012 年9 月末 2011 年9 月末 资产总额 69000 57257 100.0 100.0 其中:银行存款 21979 17183 31.9 30.0 投资 41805 35428 60.6 61.9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六)外汇市场掉期交易增长较快 前三个季度,人民币外汇即期成交2.6 万亿美元,同比下降5.1%; 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累计成交金额折合1.8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36.4%,其中隔夜美元掉期成交9747 亿美元,占掉期总成交额的 54.3%;人民币外汇远期市场累计成交698 亿美元,同比下降60.5%。 “外币对”累计成交金额折合631 亿美元,同比下降14.1%,其中成 交最多的产品为美元对港币,占市场份额比重为44.1%,同比下降0.5 个百分点。 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进一步增加,截至9 月末,共有即期市场会员 28 348 家,远掉期市场会员76 家,期权会员30 家。 (七)黄金价格有所反弹 黄金交易规模同比下降。前三个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各贵金属 品种总成交金额为2.6 万亿元,同比下降22.9%。其中,黄金累计成 交4709.0 吨,同比下降11.0%,成交金额15862.9 亿元,同比下降 8.9%;白银累计成交152268.8 吨,同比下降21.6%,成交金额9782.4 亿元,同比下降38.2%;铂金累计成交47.4 吨,同比下降5.6%,成 交金额155.1 亿元,同比下降19.0%。 黄金价格有所反弹。第三季度,黄金价格横盘后从8 月下旬开始 快速反弹。伦敦黄金市场下午定盘价最高为1784.5 美元/盎司,最低 为1556.3 美元/盎司,国内黄金(AU9999)最高价为363.0 元/克, 最低价为321.2 元/克。9 月末,国内黄金收盘价为360.0 元/克,比 6 月末上涨了11.7%。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 (一)重新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5 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 委员会、财政部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 关事项的通知》,标志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新启动。9 月7 日,国 家开发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101.7 亿元信贷资产支 持证券,是中国资产证券化项目重启第一单,也是迄今为止单笔规模 最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29 (二)强化证券期货市场主体诚信约束及行业信息安全 7 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 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建立资本市场诚信档案制度,并通过推出诚 信信息查询、构建诚信监督合作机制以及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惩戒力 度等多项制度安排,强化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诚信约束。9 月,证 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信息 安全是行业机构的法定义务,强调对软硬件产品及服务采购活动的管 理,并对行业监管部门、自律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职责进行了规范。 (三)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8 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定位和证券公司 参与的方式,并对市场设立审批与日常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以及 市场中介机构职责等进行了规范。这标志着在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的基础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被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中, 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四)保险市场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深化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7 月连 续发布《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 办法》、《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保险 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为保险公司提供 资产管理服务,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股权和不动产的品种、 范围和比例的限制,给予保险公司更大的资金运用空间。 30 加强保险公司治理监管。保监会于7 月发布《保险公司控股股东 管理办法》,对保险公司控股股东进行了界定,在控制行为、交易行 为、资本协助、信息披露和保密、监管配合等五个方面作出了规定。 同月发布《保险公司薪酬管理规范指引(试行)》,要求保险公司根据 财务状况、经营结果、风险控制以及保监会分类监管确定的风险类别 等合理确定薪酬,同时规定对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 绩效薪酬实行延期支付制度。 拓宽保险服务领域。保监会于7 月发布《关于印发〈全面推广小 额人身保险方案〉的通知》,宣布在全国推广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小额 人身保险,将小额人身保险开办资格由审批制变为备案制,从产品类 型、保额、产品设计等方面明确了对小额人身保险产品的要求,对合 规开发小额人身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给予减免监管费等政策支持。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 2012 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增长。美国财政问题裹足 不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形势依然严峻,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 日本经济复苏不稳,前景不明。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普遍趋缓,部分 国家仍面临通胀压力。 (一)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 美国经济增速有所加快,但财政问题仍裹足不前。得益于消费者 31 和联邦政府支出增加及住房市场的持续改善,第三季度GDP 增速有所 回升,环比折年率增长2.0%。但第三季度非住宅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中西部地区干旱导致农业库存减少,出口额也出现了三年半以来的首 次下滑,财政问题依然严峻,经济依旧缺乏强劲复苏的动能。目前美 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财政悬崖”和债务上限突破等不确定性因素。疲 软的就业市场将抑制信心恢复和私人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性。美联储9 月将2012 年美国实际GDP 增长率中间趋势值调低至1.7%-2.0%。 欧元区经济普遍下滑。欧债危机恶化导致欧洲经济形势更趋低 迷。虽然在欧央行表达捍卫欧元的最强决心和推出二级市场直接货币 交易计划(OMT)之后,市场显示出些许乐观情绪,但重债国财政整 顿计划进展缓慢,市场对欧债危机解决的信心不足。欧元区投资整体 下滑;9 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5.9,创39 个月以来新 低;失业率达11.6%,创欧元区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通胀压力有所 回升,欧元区综合物价指数(HICP)升至2.7%。9 月,欧央行将2012 年欧元区实际GDP 增长率预期值下调至0.6%。 日本经济受出口减速和内需下滑影响,增速放缓。第二季度日本 GDP 环比折年率较第一季度大幅下滑,其中个人消费支出、公共投资 等指标环比均逊于第一季度,房地产行业也出现回调。原因一是受欧 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出口部门继续拖累日本整体经济,上半年日本经 常项目盈余同比下降45%,创1985 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低。7、8 月 日本进出口再次连续两月出现大额逆差。二是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长 期困扰经济增长。虽然日本已经通过了提高消费税率的法案,但其实 32 施效果及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日本经济仍未摆脱通缩局 面,核心CPI 同比增速连续五个月为负值。 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面临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加剧和通胀 压力上行的挑战。2012 年以来,受外部需求下降、经济周期性下行 等多重因素影响,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普遍放缓,贸易状况进一步恶化。 为此,一些国家如巴西于8 月推出了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第三季度, 一些新兴市场国家CPI 指数处于高位,显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近期 发达经济体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推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 粮食价格上涨将给新兴经济体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 表 10 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金融指标 2011 年第三季度 2011 年第四季度 2012 年第一季度 2012 年第二季度 2012 国 年第三季度 别 指标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实际GDP 增速 (环比折年率,%) 1.3 4.1 2.0 1.3 2.0(初值) 失业率(%) 9.1 9.1 9.0 8.9 8.7 8.5 8.3 8.3 8.2 8.1 8.2 8.2 8.3 8.1 7.8 CPI(同比,%) 3.6 3.8 3.9 3.5 3.4 3.0 2.9 2.9 2.7 2.3 1.7 1.7 1.4 1.7 2.0 DJ 工业平均指数(期末)12143 11613 10913 11955 12045 12218 12633 12952 13212 13214 12393 12880 13009 13091 13486 美 国 纳斯达克指数(期末) 2756 2579 2415 2684 2620 2605 2814 2967 3092 3046 2827 2935 2940 3067 3116 实际GDP 增速 (季度同比,%) 1.3 0.6 0.0 -0.4 — 失业率(%) 10.2 10.2 10.3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2 11.3 11.4 11.5 11.5 11.6 HICP 综合物价指数 (同比,%) 2.6 2.5 3.0 3.0 3.0 2.7 2.7 2.7 2.7 2.6 2.4 2.4 2.4 2.6 2.6 欧元区 EURO STOXX 50(期末)2511 2238 2160 2318 2299 2370 2422 2477 2459 2423 2257 2381 2479 2509 2518 实际GDP 增速 (环比折年率,%) 6.9 0.3 5.3 0.7 — 失业率(%) 4.7 4.4 4.2 4.4 4.3 4.2 4.6 4.5 4.5 4.6 4.4 4.3 4.3 4.2 4.2 核心CPI(同比,%) 0.1 0.2 0.2 -0.1 -0.2 -0.1 -0.1 0.1 0.2 0.2 -0.1 -0.2 -0.3 -0.3 -0.1 日 本 日经225 指数(期末) 9833 8955 8700 8988 8435 8455 8803 9723 10084 9521 8543 9007 8695 8840 8870 数据来源:各经济体相关统计部门及中央银行。 33 (二)国际金融市场概况 第三季度,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解决取得一定进展,主要发达国家 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动资本从美国重新回流新兴市场,多数 货币对美元汇率走升,美元广义名义贸易加权指数加速回落。截止9 月末,欧元、日元对美元汇率分别为1.2858 美元/欧元和77.90 日元 /美元,分别较6 月末贬值1.58%和升值2.40%。智利比索、瑞典克朗、 印度卢比等货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超过5%。 伦敦同业拆借市场美元Libor 继续走低。截至9 月28 日,1 年 期Libor 为0.973%,比6 月末下降0.095 个百分点;欧元区同业拆 借利率Euribor 受欧央行降息及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 降至历史低位。截至9 月28 日,1 年期Euribor 为0.684%,比6 月 末下降0.529 个百分点。 重债国国债收益率下降。受预期影响,8 月份市场风险偏好增加, 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避险国国债收益率略有回升,意大利和西班 牙等重债国国债收益率下降。9 月欧央行和美联储相继宣布推出新一 轮宽松货币政策后,重债国主要收益率迅速下降后保持稳定,主要避 险国国债收益率也出现短暂下行。此外,第三季度欧美股市受政策刺 激震荡上扬,日本股市受国内经济表现影响有所下跌。 国际原油和黄金价格出现反弹。9 月末,原油期货价格较6 月末 上涨14.5%,黄金现货市场价格收报1777 美元/盎司,较6 月末上涨 11.2%。工业金属及农产品价格也有所上涨。 34 (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 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欧美经济复苏迟缓等因素影响,主 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出宽松货币政策。9 月13 日,美联储宣布推 出第三轮无明确数额限制的量化宽松政策(QE3),将0-0.25%的超低 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延长至2015 年年中,并从15 日开始每月购买400 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维持现有“扭转操作”不变。7 月5 日,欧央行宣布将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贷款便利利率和存款便 利利率分别下调25 个基点至0.75%、1.5%和0%。9 月6 日,欧央行 决定推出在二级市场无限量购买三年期以内主权债券的直接货币交 易计划(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s,OMT),以压低成员国融 资成本。英格兰银行继续维持0.5%的基准利率不变,于7 月5 日宣 布将资产购买规模再次扩大500 亿英镑至3750 亿英镑,于7 月13 日 推出“融资换贷款”(Funding for Lending Scheme,FLS)计划,根 据商业银行和住房互助会向英国居民和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情况,以 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利率向其提供长期融资。日本央行于9 月19 日 决定将资产购买基金规模增加10 万亿日元至80 万亿日元,同时将截 止日期延长至2013 年底。 受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自身经济放缓影响,部分新兴经济体 货币政策也趋于进一步宽松。印度7 月31 日宣布将法定流动比率从 24%下调至23%,9月17日将现金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5 个基点至4.5%。 巴西分别于7 月11 日和8 月29 日两度下调基准利率共100 个基点至 7.5%。韩国于7 月12 日下调基准利率25 个基点至3.0%。此外,越 35 南、菲律宾、哈萨克斯坦、匈牙利也分别下调基准利率。但俄罗斯于 8 月13 日将再融资利率从8%提高至8.25%,是2012 年以来首个加息 的新兴经济体。 专栏 4 欧美央行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比较 为应对欧债危机蔓延带来的风险,缓解金融市场压力并促进经济复苏,欧美 央行近期分别推出了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央行于9 月6 日出台二级市场 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美联储也于9 月13 日宣布实施第三轮资产购买计划 (QE3)。 虽然欧央行OMT 与美联储QE3 同属量化宽松政策,且二者的购债规模均不设 上限,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区别:一是资产购买对象不同。欧央行OMT 购买的 是成员国剩余期限为1-3 年的国债;美联储QE3 购买的则是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 券。二是操作主动性不同。欧央行OMT 的附加条件较为严格,且需要成员国提出 申请才可实施;美联储QE3 虽然规定了每月操作量,但没有具体操作时限约束, 央行可主动入市购买债券。三是控制流动性规模的方式不同。欧央行实施OMT 时采取全额冲销,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相对较小;美联储QE3 未安排冲销措 施,将直接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四是央行资产负债表面临的风险不同。欧央行 在实施OMT 时对中央政府发行或担保的债务工具抵押品资质暂不设定最低信用 评级门槛,其资产负债表存在恶化的风险;美联储在QE3 中购买的是相对安全的 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缺乏冲销措施将使其面临资产负债表扩大的风险。 欧美央行新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时机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金融市场对此反 应积极,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受OMT 出台影响,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已出 现大幅下降,股市也涨幅明显,该计划对维护欧元区金融稳定将起到一定积极作 用,但OMT 最终成功与否将取决于申请OMT计划的成员国能否切实实现改革目标。 受欧元区各国主权债市场分割且深度不足的影响,欧央行大规模购买债券有可能 在一定程度上扭曲证券市场价格。从美联储QE3 的政策效果看,该计划宣布当日 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收益率即出现显著下降,道琼斯与标准普尔500 指数均创 2007 年以来的最高收盘点数。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看,若美联储本轮量化宽松 36 政策能刺激需求持续上升,则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复苏和改善就业。不过,随着美 欧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有可能释放出过剩流动性,加大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推 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加大通胀上升的风险。 (四)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未来几个季度,全球经济前景存在较高不确定性,主要风险包括: 一是欧洲债务危机尾部风险可能威胁全球经济复苏。虽然目前欧 债危机出现一些积极进展,但市场仍担心存在两种尾部风险,一是西 班牙形势逆转并被迫接受全面救助的可能性,二是希腊退出欧元区的 可能性。如果欧盟国家不能及时落实已达成的共识以取信于市场,将 加剧已存在的主权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经济下滑的恶性循环。这种 状况持续时间越长,对欧洲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损害越严重,不排除引 发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可能。 二是美国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将继续给美国和全球经济带来风 险。由于选举尚未结束,国会和政府一直未能达成中期财政整顿计划, 导致美国当局目前不得不面临“财政悬崖”和“债务不可持续”的两 难选择。 三是发达经济体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影响存在不确 定性。无论是欧央行的OMT,还是美联储的QE3,在总规模和持续时 间上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 能会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能会延缓发达国家 财政整顿和结构改革的进程,还可能推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加剧全 球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对新兴市场经济体产生溢出效应。 37 四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当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失 业率高企,贸易摩擦增加,部分国家可能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本国产业、 就业和投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上升。 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呈缓中趋稳态势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 9 月份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加快。消费需求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 快增长,出口增速回升;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速趋稳;物 价涨幅继续回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前三个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 值(GDP)35.3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 年同期低1.7 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GDP 同比增长7.4%,环比 增长2.2%。 (一)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投资增速有所加快,出口增速回升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前三个季度,城镇 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8 万元,同比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 元,同比增长15.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 果显示,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50.2%,比上季高0.1 个百分点。 居民未来收入预期指数为53.8%,较上季提升0.6 个百分点。前三个 季度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9 万亿元,同比增长14.1%,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3 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9 万亿元,同比增长14.0%;乡村 消费品零售额2.0 万亿元,同比增长14.4%。 38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前三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 农户)完成25.7 万亿元,同比增长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 长18.8%。分地区看,中部和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东、中、 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8.4%、25.8%和24.1%;分产业 看,第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2.2%、22.4%和19.4%,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高6.7 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2.7 万亿元,同比增长25.7%;施工项目计 划总投资64.1 万亿元,同比增长14.9%。 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前三个季度,出口1.5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7.4%,其中9 月份出口同比增长9.9%,增速较前两个月回升,单月 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进口1.3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8%。贸易顺 差1483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高412 亿美元;其中第三季度为794 亿 美元。出口在部分新兴市场的占有率有所上升,前三个季度,在巴西、 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市场份额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7 个、1.7 个 和1.4 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加快。前三个季度,民营企业出 口同比增速为19.2%。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速快于中部和东部。前三个 季度,西部进、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3.1%和43.4%。从商品结构看, 机电产品出口平稳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乏力。前三季 度,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6%,劳动密集型2产品出口同比增长 3.5%。部分资源类商品实际进口增速放缓。 2 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纺织、服装、鞋类、箱包和家具5 类产品。 39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 图 3 进出口增速与贸易差额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速趋稳 第三产业增速略有加快。前三个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3.3 万亿 元,同比增长4.2%,比上半年低0.1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6.5 万亿元,同比增长8.1%,比上半年低0.2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 值15.5 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半年提高0.2 个百分点。第一、 二、三产业占GDP 比重分别为9.4%、46.8%和43.8%。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势头,粮食连续九年增产。全国夏粮产量 达到1.3 亿吨,比上年增产356 万吨,增长2.8%。秋粮丰收已成定 局。前三个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728 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 猪肉产量3754 万吨,增长5.2%。 工业生产增速9 月份有所反弹。前三个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 个百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3.Q3 2004.Q1 2004.Q3 2005.Q1 2005.Q3 2006.Q1 2006.Q3 2007.Q1 2007.Q3 2008.Q1 2008.Q3 2009.Q1 2009.Q3 2010.Q1 2010.Q3 2011.Q1 2011.Q3 2012.Q1 2012.Q3 亿美元 -40 -20 0 20 40 60 % 80 贸易差额(左轴) 出口当季增速(右轴) 进口当季增速(右轴) 40 分点。9 月份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9.2%,比 上月提高0.3 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0.79%,增幅比上月高 0.08 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有所下降。前三个季度,全国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 万亿元,同比下降1.8%;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6%,较上半年低0.07 个百分点;工业 产品产销率为97.8%,比上半年提高0.3 个百分点。 (三)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回落,工业生产价格环比降幅持续 缩小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第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个季度回落1.0 个百分点,其中各月涨幅 分别为1.8%、2.0%和1.9%。从食品和非食品分类看,食品价格涨幅 继续回落,非食品价格涨幅与上季度持平。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8%, 涨幅比上个季度低2.9 个百分点,拉动CPI 上涨约0.9 个百分点;非 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5%,拉动CPI 上涨约1.0 个百分点。从消费品 和服务分类看,消费品价格涨幅继续回落,服务价格上涨有所加快。 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9%,比上个季度低1.4 个百分点;服务价格 同比上涨2.1%,比上个季度高0.3 个百分点。从基期因素和新涨价 因素看,基期因素为0.6%;新涨价因素为1.3%,与上个季度持平。 生产价格环比降幅持续缩小。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第 三季度各月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降幅持续缩小。7-9 月工业生产者出 厂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8%、0.5%和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7-8 月环比分别下降0.8%、0.5%,9 月环比上涨0.1%。但由于上年基数 41 较大,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降幅较大。第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格同比下降3.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4.4%,生活资料价 格同比上涨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9%。第三季度,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同比上 涨0.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前三个季度,企业 商品价格(CGPI)同比下降1.4%,比上半年回落1.1 个百分点。从 月度变化情况看,CGPI 同比涨幅在连续13 个月下降后出现小幅反弹, 9 月为-3.8%,比上月高0.1 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比上月高0.3 个百分点。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9 月均价 比6 月上涨14.7%;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现货9 月均价比6 月上涨9.1%。 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成品油 市场供求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三 季度先后三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其中7 月11 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 别降低420 元和400 元,8 月10 日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 元和370 元,9 月11 日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50 元和540 元。 进口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收窄。第三季度,进口价格各月同比降幅 分别为3.8%、4.2%和1.7%,平均降幅为3.2%;出口价格同比涨幅分 别为1.1%、1.3%和-1.0%,平均涨幅为0.5%。 GDP 缩减指数持续回落。前三个季度,GDP 为35.3 万亿元,实际 增长率为7.7%,GDP 缩减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与按固定价格 42 计算的GDP 的比率)变动率为1.9%,比上年同期回落6.0 个百分点, 比上半年回落0.5 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增长有所放缓,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个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9.1 万亿元, 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半年低1.3 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支出8.4 万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比上半年低0.2 个百分点。收支相抵, 收入大于支出6469 亿元。 从财政收入结构看,前三个季度,税收收入77410 亿元,同比增 长8.6%,比上半年低1.2 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5.8%, 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增长3.7%,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 14.7%,营业税同比增长12.1%,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0.8%,个人所 得税同比下降8.4%,上述六项税收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78%。 从支出结构看,前三个季度,财政支出增长较快的有教育、住房 保障、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和医疗卫生支出,其支出分别较上 年同期增长32.6%、28.8%、24.9%、24.7%和24.4%。全国财政 支出较多的有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和 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占财政支出的15.0%、11.2%、8.7%、7.6%和7.0%。 (五)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 业1024 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32 万 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5 万人。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与6 月末持平。 43 第三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0 个城市的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显示,劳动力市场供 略小于求,求人倍率已经连续八个季度大于1。市场供求人数与上年 同期相比有所增加,比上季度有所减少。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市场需 求人数同比有所减少,中西部地区市场供求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分行 业看,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同比增长幅度较大。 劳动力市场中,中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与上年同期相比,中高级 技能劳动者的用人需求有较大幅度增长。 (六)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初步统计,前三个季度,经常项目收支累计顺 差1478 亿美元,占同期GDP 的2.6%,较上年同期下降0.3 个百分点; 资本和金融项目累计逆差845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2341 亿美元; 外汇储备累计增加640 亿美元,同比少增83%。其中,第三季度,经 常项目顺差706 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710 亿美元。 外债规模增长较快,短期外债月占比继续上升。截至6 月末,外 债余额为7852 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4951 亿美元,同比增长22.9%;短期外债余额为588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3%,占外债余额的74.9%,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3 个百分点。 (七)行业分析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9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4643 亿元,同比增长7.8%。前三个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 比下降1.8%。在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 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4 44 个行业同比下降,1 个行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其中,农副食品加 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2%、 10.8%和4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 加工业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8.0%、68.0%,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 加工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前三个季度,原煤、原油产量分别为 29.7 亿吨和15420 万吨,发电量为35834 亿千瓦时,全社会货运量 为296.9 亿吨,同比分别增长5.2%、0.6%、3.6%和11.6%。 1.房地产行业 前三个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趋稳。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个数 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小幅回落,商品房销售降幅缩窄,房地产 贷款增速回升。 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连续两个月减少。9 月份,全国70 个 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31 个,比7 月份 和8 月份分别减少19 个和5 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涨幅均未超过 0.4%。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35 个,比8 月份减少3 个, 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涨幅均未超过0.7%。 商品房销售降幅持续收窄。前三个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6.8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0%,降幅比上半年缩小6 个百分点,其中 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3%,2012 年以来降幅持续收窄;商品房销 售额4.0 万亿元,同比增长2.7%,而上半年为同比下降5.2%。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小幅回落。前三个季度,全国完成房地产开 发投资5.1 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 个百分 45 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3.5 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幅比 上半年回落1.5 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8%。前三 个季度,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3.5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6%,降 幅比上半年扩大1.5 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为52.5 亿平方米,同 比增长14.0%,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2 个百分点;全国房屋竣工面积 为5.1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6.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3 个百分点。 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截至9 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及主要农 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余额11.7 万亿元, 同比增长12.2%,比6 月末高1.9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8 个百分 点,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9.7%。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2 万亿元, 同比增长12.0%,比6 月末高1.7 个百分点,增速连续4 个月回升; 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0 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比6 月末高0.8 个 百分点;地产开发贷款余额8461 亿元,同比增长7.3%,比6 月末高 6.5 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9821 亿元,同比少增 102 亿元。房地产贷款新增额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15.4%,比上半年 高3.1 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低2.1 个百分点。 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统计,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 和棚户区改造住房新开工720 万套,开工率为97%,基本建成480 万 套,完成投资9600 亿元。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加速, 保障房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加大。截至9 月末,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发贷 款余额为5215 亿元,占全部住房开发贷款的23.5%。前三个季度, 新增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1300 亿元,占新增住房开发贷款的86.4%。 46 此外,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截至9 月末,第一批29 个试点城市已审批贷款419 亿元,占贷款总 额度502 亿元的83.5%,按工程进度发放贷款314 亿元,支持了101 个保障房项目。 2.纺织行业 纺织行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曾经具有明显 的国际竞争优势。“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 值年均增长12.6%,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7.7%。但纺织行业也存在发 展方式粗放、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等制约行业科学发展的问题。2012 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纺织行业需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推 动行业转型升级。 受需求持续萎缩影响,纺织行业生产增速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 欧美日需求锐减,外需低迷。前三个季度,纺织品服装出口1871.6 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5%,比上半年下降1.1 个百分点。前三个季 度,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同比仅增长2.5%左右。内需增速回落。 1-8 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同比增长12.4%,分别比第一季 度和上半年回落3.9 个和0.9 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全国3.7 万户 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分别比第一季度和上 半年回落2.6 个和0.5 个百分点。 在棉花价格大幅波动、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 响下,纺织行业整体效益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9 月末,国内328 棉 47 花价格指数收于18673 元/吨,Cotlook A 指数收于81.3 美分/磅, 国内棉价比国际市场每吨高出约7000 元,削弱了中国纺织行业的竞 争力。1-7 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但降幅有 所收窄,分别比第一季度、上半年收窄1.0 个和0.9 个百分点。 “十二五”时期是纺织行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进一步深化产 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源上化解各种外在风险,是全 行业面临的根本任务。纺织工业80%左右的产能集中在东部地区,随 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条件日益完善,应抓住机遇引导纺织行业 有序转移,形成东中西部纺织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 进一步保持和提升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 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产学研 用紧密结合的纺织行业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培养自 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产业价值链;推广节能降耗减排新技 术并加强资源再生循环及利用,着力推动纺织工业进入创新驱动的发 展轨道。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一、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支撑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 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中国人均收入尚不到6000 美元, 仍处于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增长的动力和 潜力依然较大。各地发展热情仍然很高,财政状况相对较好,社会融 48 资总量持续回升,宏观政策预调微调和结构性改革措施的效果正在逐 步显现,前期一些重要价格信号也已作出一定调整,这些都有助于稳 定经济并扩大需求。中国经济结构正在朝着预期的方向转变,服务业 等第三产业增长相对加快,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在带动经济增长中的 作用增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结构调整阶段,这 一过程将进一步释放增长的潜力,从中长期看将有助于经济的长期和 可持续发展。 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国际金融 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趋于再平衡,经济正在经历一个相对放缓、自我调 整的过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外需受 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尽显疲弱。国内内生增长动力还需增强, 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储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的结构不平衡 问题仍比较突出。在结构性及周期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 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影响。 还应注意到的是,受外需疲弱、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放缓以及转变 发展方式等影响,中国的潜在增长水平可能会有一个阶段性放缓的过 程,此时就业对增长速度的硬约束会小一些,而物价对需求扩张的敏 感度则可能更高,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宏 观政策需要更好地平衡速度、结构与物价之间的关系,根据经济运行 规律和结构性变化把握好调控工作,同时继续加快结构调整和改革步 伐,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释放长期增长的潜力。 物价形势总体较为稳定,未来走势取决于国内外环境和总需求状 49 况。2012 年以来,同比CPI 总体回落,环比CPI 基本保持历史均值 水平。从9 月份的情况看,CPI 环比涨幅也有所放缓。考虑到经济增 长相对稳定,粮食连续九年增产,工业生产和供给能力充足,供求关 系有利于物价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当然也要看到,受劳动力成本、资 源性产品和部分不可贸易品价格存在趋势性上涨压力等影响,物价对 需求扩张和政策刺激仍比较敏感。此外,输入性因素也需要给予关注。 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部署, 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稳中求进” 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 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实施稳 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预调微调, 把握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风险防范三者的平衡,重在保持货币环 境的稳定,为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整和稳定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合理增 长。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综合运用逆回购、正回购、 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调节好银行体 系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 调节作用,根据经济景气变化、金融机构稳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 况等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实体 经济发展。 50 二是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存量信贷资产的结构调整力度。引导 金融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和产品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 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发展多层次、多元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 服务体系,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加大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和科技、文化产业、旅游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努力开创金融支持就 业、扶贫、助学等民生工程的新局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创新 金融产品,探索适合的信贷管理模式,加大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 经济发展力度;配合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继续做好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 过剩行业的贷款。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保 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 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三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 金融体系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提高中央银行市场利率调控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增强风险定价能力, 用好利率浮动定价权合理定价,加强主动负债管理和成本约束,科学 评估利率风险,完善定价机制,自觉维护定价秩序,促进经济金融协 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 弹性,使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更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 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 51 具创新。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 出和回流渠道。推进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等 交易,更好地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服务。密切关注国际形 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控。 四是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继续大力发展 债券市场,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推动金 融市场创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着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巩固 和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督管理,推动金融市场健康规范发 展。按照2012 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安排,继续深化大型 商业银行改革,推动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逐步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 度,深化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扎 实推进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促进其全面改进“三 农”金融服务。统筹考虑政策性金融总体发展,坚持分类指导、“一 行一策”的原则,坚持和深化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研究推动中 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继续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深化改革、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等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 合经营试点,落实好温州市“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相关工作, 在法制化、规范化基础上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民间资 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 五是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加强宏 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研究提出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 机构监管的政策措施。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继续加强 52 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和房地产金融的风 险监测与管理。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和评估体系,强化跨 行业、跨市场、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防范实体经济部分地区、 行业、企业风险及非正规金融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构建危机管理和 风险处置框架,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QE3 只求自身利益不担世界责任
黄少清 2012-9-21 15:55
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一轮接一轮, QE3 如期而至。美国的美元滥发对美国本身是什么效果和意义,对世界各国又是什么效果和意义,世界上没有人会比美国人更清楚了。 因为美元是世界上唯一的硬通货,这使得美元成为垄断和掠夺世界财富创造了不可替代的条件,美国可以通过各种金融手段剥削掠夺世界财富,那些令人如坠云雾的金融政策和衍生产品的超级诈骗水平自不必说,而最赤裸最直接的莫过于滥发美钞了。不遵循货币发行规则的把白纸印成钞票,滥发货币,而这种货币又是世界唯一硬通货,那就是等于用白纸写上 100 字样去换别人等值的财富,美国得到了一笔物质资产,而别国损失了付出劳动才创造出的价值,白干了,换来一张纸符。印这种纸符就能不劳而获空手套白狼,你印还不如我印,于是各国竟相印钞滥发钞票,企图以这种方式对抗美元,殊不知这样做恰恰是加重自身灾难,因为美元是唯一的世界硬通货,你其它的货币不是,美元可以买到任何国家的产品,其它货币只能兑换成美元才能贸易结算,在这个时候美元又通过敲诈的手段掠夺你一次,美元滥发实现了空手套白狼功能,你其它国家滥发钞票起到的即是再次被美元掠夺,并残酷地因为输入通胀和自身发钞制造通胀推高本国通胀,打击本国实体产业,致本国经济于衰落,加剧本国民生疾苦的作用。 美国的 QE3 ,只有自身利益的追求而没有世界责任的担当。其它国家要摆脱美国不被美元牵着鼻子走拖累本国经济,唯一的办法就是抵制美元,拒绝美元,削弱美元在本国贸易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抛弃美元、直接与它国货币通兑通换,不但不能跟着美国滥印滥发钞票,还应收紧银根,通过回笼社会流动性、重新配置民间财富、来实现产业升级和支援扶持社会发展建设,才能使本国经济健康良性运行不受美元狙击。否则,永远无法摆脱牺牲自我成就美国的怪圈,永远无法跳出以丧失本国经济利益来帮助美国经济繁荣的恶性循环。因为美元垄断掠夺的霸权就明摆在这里,你不打破它,它永远不会良心发现自我放弃。 二 O 一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个人分类: 个人日志|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货币政策理论
yjg30 2012-7-22 15:05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货币政策理论 货币政策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的立足点一样,把一个系统的互相联系的方面变成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于是在实践中首先会看出这样的表现: 要么是货币政策由于宽松,造成大量的投资增加,同时伴随着大量投机增加,这样市场呈现出危机前的一片虚假的繁荣。 其次是这个虚假的繁荣由于这些宽松货币造成的无序投资以及投机的增加,使得经济的结构性(这里的结构性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模糊的结构性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社会经济结构完全是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资本论》的分析,尤其是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再生产章节的理论为依据)失去平衡,经济波动不可避免,经济危机也从潜在逐渐变成现实。 这时按照资产阶级经济学观点,会使得货币政策继续引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全然不顾这种无序投资所造成的经济失衡,妄想用继续增加货币投放量,从而靠这种继续增加的货币投放来促进投资的增加,以避免经济的衰退。但这不过是用后来的投资来为以前的投资所造成的浪费进行买单,而且,矛盾不单不能解除,反而会使这种不断增加的货币投放量暂时把前一期的混乱所造成的大量浪费暂时捂住。但这是捂不住的。如果这种形而上学的货币政策不管现实经济本身,只知道在一种错误的建立在形而上学基础上的虚假的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的进行货币扩张政策,那么,这样的失衡的基础会积累得更厚实,那么,危机或者由危机所造成的衰退时间会更长。 或者货币政策会走向反面,还在由前期货币投放过多造成的投资的无序增加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投资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的“过热”,即这种虚假繁荣的难以为继已经从各个局部表现了出来。同样以那些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在选择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能会倾向于保守,而且这种保守还会再现许多争吵。但是保守的政策只不过是同样的形而上学的匆忙选择。因为前期的大量无序投资,加剧了无序竞争,同样也加剧了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时候,一些企业由于无序竞争所产生的生产经营困难才刚刚显示出来;是宏观的货币紧缩政策随之而来,这就造成大片的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需要真正的货币宽松的时候,却突然断了资金的门路。这样,倒闭就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而是大范围的普遍的现象了 . 上面的货币政策和现实经济就这样在形而上学的因果循环里经常混乱,这种混乱除了深刻的社会经济的内部矛盾,还会由于能够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和ZF的随意性或者错误的判断而加速和深化。 在这样的理论和由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必然会产生上述的恶性循环。但是虚假的毕竟是虚假的,事实本身会用自己的身体说话,会提出自己的要求。于是,在这样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之外,还有现实的强迫,所以,货币政策微调论也出台了,针对微小企业的货币政策也出台了。这些措施终于是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偏执中被迫听取了事实本身的要求,被迫对事实做出了让步。 但是又何必提出一个什么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为自己辩护呢?我们看到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也不行,那么,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就一定能够起到效果吗? 但无论提出什么样货币政策,是宽松,是紧缩还是稳健,这样的提法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脱离了联系的提法,在暂时缓解现实矛盾的一个方面之后,必然会使另一个方面暴露出来。所以,脱离了现实生产的整体,以为通过这个整体的某一个方面的特殊政策,就能够改变这个整体,并保持整体的平稳,那是一种想象。 货币政策根本不可能独立,也不是用宽松、紧缩和稳健就能解释得了。现实生产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关键的是要有辩证的眼光,关键是要理解现实本身需要什么和这些互相矛盾的需要之间的方向,也即是必然的大趋势是什么。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通过发展社会分工和协作,最终达到社会分工的消灭。在这样的大趋势要求下,目前社会阶段的总体要求,不是保持局部的那些小企业或者某一些生产条件的不变,而是要创造条件促进这些不符合社会大分工的小企业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是通过各个经济条件本身的互相作用,在现实的生产中是通过资本之间的竞争造成的。我们应该自觉意识到这个必然,自觉把握这个过程,而不是去用什么宽松和紧缩或者稳健的货币政策去促进或者保持本来倒闭的那些小企业和小生产条件的生存,不是使这些落后的生产条件保持和生存下去,而是通过市场本身造成的这些条件恶劣来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扩大。 因此,现实中的货币政策应该是尽量避免波动。那种主动的调控行为是用抽象的普遍来对具体的统一,怎么会不出现问题呢?所以,现实的货币政策的调整,是要与阶段性的现实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因此,理解货币政策的形而上学性的理论错误,我们还是要理解现实本身。为什么企业会经营困难呢?这当然不单纯是因为货币的不足,因为企业之所以缺少货币,大部分原因是周转遇到了困难,最根本的是因为商品的出售遇到了困难,而企业的商品出售遇到了困难,这不是证明生产这类商品的企业过多了吗?这怎么能够说是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呢?现行的货币理论和政策不是从这个互相对立的运动本身去考虑问题,而只会用这种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因为企业经营困难,所以要投入资金这样一个形而上学的因果关系,从而把真正的社会现实条件本身都忽略掉了。于是提出什么宽松货币政策等等。我们常常说,要促进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要促进个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增加,这并不是说要始终保持或者增加这样的生产方式的存在,而是要通过这些现在的个体工商户或者小企业,通过他们的竞争,或者增加具有开拓新的社会分工的资本 , 发展社会分工的基础,同时为分工的融合,即为大的企业的产生创造条件。如果人为的通过货币政策来保持这些本来由于生产过剩即将倒闭的企业,那么,这无疑是不自觉的拖社会发展进步的后腿。 这样的理论看来是十分激进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针对某一个方面,而是从全体的联系中来看问题的。所以,简单的形而上学的货币政策更应该让位于更加符合现实的经济运行的整体。具体的货币政策应该反映现实的经济条件本身的要求。我们要从银行的本质出发,而不是做为现实生产条件的救世主出发,这样的救世主做得多,自身也会成了被救助的人。 所以,银行应该回归到本质,回归到做为资本运动的三个统一的环节中的货币资本上去,回到货币只是生产资本的三个环节的统一中去。金融部门应该回归到金融的本性。因为由于生产过程所造成的危机,货币政策是不能解决的。如果自以为通过货币政策可以解决,那么,这只不过是使得较小的危机或衰退在将来通过较大的危机或衰退来解决罢了,这只不过是把急性的病症,变成慢性病的长期不振而已。 这样的解决在现实中仍然只能由市场的自发和ZF的自觉来解决。因为现实生产过剩所造成的危机,产生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这些方面本来就是这些现实经济条件本身的矛盾表现而已。在资本的繁荣时期,这些矛盾是潜在的,在危机时期,这些矛盾从潜在变成了现实。我们所有的政策都应该是从这些潜在的危机里看到前进的动力,我们所有的政策不是要延缓这些潜在的危机的暴发,我们所有的政策都应该是从这些潜在的危机里所包含的社会前进的必然性做准备,我们所有的政策都应该主动的通过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使得现实的生产条件向社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我们的所有政策都是既要促进社会分工发展,也要促进合作的发展,我们所有的政策都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来使得无序变得有序。 因此,货币政策就要做到既主动,又被动;既要定向的宽松,又要适当的紧缩。这样的主动不是那种抽象的普遍的主动,而是针对具体的现实经济生活的主动。这种主动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对现实生产及现实的经济发展方向有一个必然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够在货币政策中体现中,哪些需要促进,哪些需要紧缩,哪些需要暂时的维护和保持。 货币政策要为现实的生产服务,要为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货币政策不需要维护那些本来就已经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不需要维护那些由于市场竞争所造成的重复投资的资本的保存。反而,货币政策应该促进那些落后生产方式的退出,货币政策应该不是保存而是减少重复投资的浪费。 当然,这样子的政策会由于一些落后生产方式的企业倒闭,从而会产生失业现象,对于不有明白自身的历史任务和现实条件的必然性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这是他们所害怕的,因为这会导致工人运动,会危及他们的统治基础。但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抱有这么狭隘的资产阶级观点呢?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本质,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经济基础的向前发展的本性,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眼光看待现实的现象,那么,我们就不会害怕这些倒闭的企业会造成失业。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为了这些落后生产方式的,也不是为了这些小资本的,而是为了无产阶级的长远利益的。所以,这些落后生产方式的小资本的破产,恰好为大生产扫除了障碍,恰好为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深厚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本质,能够和应该为这些暂时失业的人提供坚实的保障。 只要记住,没有永恒的资本,也没有永恒的工人。工人失业,在资本主义国家应该是工人的不幸,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却应该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同时,也应该享受到共同的成果。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有生产决定的分配,还要有共同利益要求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达。 人类自身的解放不是直接的,只能通过现实的矛盾运动过程,只能通过这种中介的方式。在这个中介的过程,也即社会主义阶段,承认由于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差别,同时也要承认团结的阶级利益的统一;既要体现社会主义阶段的个人的社会差别,也要有这种差别的否定的一面即发达的公共事业。这样的辩证过程,通过差别的运动,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同一。 这就是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
个人分类: 政治经济社会|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联储货币政策模棱两可,非美强弱不一
FBS_forex 2012-6-8 11:04
基本面分析 昨日影响汇市的主导因素为各国货币政策,暨欧央行周三利率决议后,昨日英央行再次宣布维持基准利率0.5%的水平不变,并维持量化宽松规模3250亿英镑不变,近期没有推出进一步刺激政策的计划,消息发布后英镑大幅反弹。 英国通胀水平近几个月以来一直保持温和状态,并不具备进一步推行刺激政策的条件,而且英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欧元区各国,而目前极其脆弱的欧元区经济发展令英国制造业数据持续下滑,通胀水平继续保持低位徘徊。 中国央行意外宣布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消息发布后欧元等非美货币进一步展开反弹,随后市场等待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讲话。希冀从中解读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 美联储主席晚间发表讲话称,美联储尚未就是否进一步购买资产作出决定,所有的可能性都存在,目前面临的中心问题依然是是否有足够的成长来降低失业率,美联储正在密切关注欧洲债务和银行危机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的“重大风险”。近期将继续推行高度适应性货币政策,而在必要时仍有很多选项,此番讲话并未提及QE3问题,相反透露出量化政策无意推出,令市场倍感失望,美元短暂受到支持小幅反弹,欧元反弹受限,非美货币变现的强弱不一。 技术分析 EURUSD 欧元昨日下方1.2541回踩支撑后展开反弹,但至纽约盘上方始终未能突破1.2620附近的阻力,与我们分析基本一致,目前MA100构成反弹的重要阻力,今日一旦再次遇阻,欧元有进一步下行调整的可能,预计今日波幅1.2470-1.2580 GBPUSD 英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保持现行量化宽松规模不变,QE预期降温,令英镑快速展开反弹,但目前上方1.5590附近存在反弹的重要阻力,再度破败后有望继续寻求1.5480,1.5450附近的支撑,预计今日波幅1.5425-1.5535. AUDUSD 澳元昨日在利好因素推动下向上一度触及1.0002的高点,但尾盘时段陷入下行调整,均线的无序状态显示技术上存在回抽需求,今日下方关注0.9800附近的回踩力度,再度获得支撑后澳元方可延续反弹,否则有重新回归下行之势的可能,预计今日波幅0.9780-0.9917.
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