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红楼梦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原创]六评周汝昌汇校的《红楼梦》 休闲灌水 安晓玲 2008-11-10 3 2432 512661101 2019-3-30 23:44:36
红楼梦合集 attachment 休闲灌水 风露清愁 2008-2-6 48 10365 从前慢 2019-1-27 20:49:02
王熙凤在宁府采取的经济管理改革措施——趣谈《红楼梦》中的经济管理(一) attach_img 学者专栏 fancunhui 2013-7-1 8 8641 fancunhui 2017-3-19 22:31:12
[分享]《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attachment 休闲灌水 淘乐者 2008-4-3 25 4221 viva_viva 2016-12-5 17:14:34
周汝昌汇校本《红楼梦》(全两册) 休闲灌水 xuexi2003a 2007-2-28 13 3160 hylpy1 2016-3-3 12:43:10
《谁动了我的奶酪》 姜天赐-江西理工大学 余范恒 2013-8-26 0 32 余范恒 2013-8-26 20:17:41
红楼梦——经济政策 坛友说 duojinian 2013-5-11 1 1117 全是幻境 2013-8-19 06:49:11
大闸蟹趣事两三件 attach_img 休闲灌水 stfnzh 2013-7-5 0 1408 stfnzh 2013-7-5 15:12:19
酒令 休闲灌水 wnzhl666 2013-7-1 0 1227 wnzhl666 2013-7-1 11:51:26
text mining 红楼梦 attachment 版权审核区(不对外开放) ruiqwy 2009-1-20 35 6511 崔伟 2013-4-12 14:20:51
红楼梦用经济学来分析都能分析出些啥? attachment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ycj525 2006-3-13 18 6980 笛卡儿爱睡觉10 2011-10-15 22:12:33
【转载】测测你是红楼梦中哪个女子? 休闲灌水 shirleycm 2005-11-24 13 4310 冷月葬花魂 2011-3-7 10:17:34
[转帖]日本色情游戏借用红楼二字 内容与红楼梦无关 休闲灌水 weiliang 2006-12-1 2 4245 Guanzhuibian 2010-7-15 21:45:03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解 attach_img 休闲灌水 wmzd 2009-7-6 0 1370 wmzd 2009-7-6 10:25:52
红楼梦 attachment 版权审核区(不对外开放) 金雀 2009-6-24 1 706 tewdhkd 2009-6-27 18:21:35
直击《红楼梦》片场 凤辣子频频NG不够辣(组图) 休闲灌水 zhangsen1108 2008-12-15 0 1548 zhangsen1108 2008-12-15 22:46:00
[下载]两部经典的越剧《红楼梦》和《梁祝》 休闲灌水 大道低回 2007-4-17 0 2746 大道低回 2007-4-17 20:12:00

相关日志

分享 上海公民市熊丙奇读过《红楼梦》为何冒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大庆商江 2015-3-6 18:28
上海公民市熊丙奇读过《 红楼梦 》为何冒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冒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自封为“学者”、“教育学者”、“教育问题专家”等头衔,披着民办非营利组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的迷彩服,利用媒体发表千字左右的“豆腐块”评论文章,诟病中国教育管理体制, 指责“ 我国应该反思功利教育对学生造成的终身影响” 。 举证如下: 2015 年 3 月 6 日 ,新浪网新闻专栏(熊丙奇)【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谁之过?】: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 ( 凌解放 ) 3 月 4 日 下午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同时提议给作家免税,降低书价。 2013 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网上发起一项“死活读不下去前 10 名图书”的调查,结果《红楼梦》高居榜首,成为“最难读”之书。其他古代三大名著悉数上榜。而更早,一项针对大学生阅读的调查显示,人文类书籍并不是大学生的热门选择,选择看《红楼梦》、《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名著以及《美的历程》等人文书籍的同学仅占总量的 10% 左右,快餐文化似乎更受大学生欢迎。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确实说不过去,更进一步说,这是我国功利教育之耻。我不认为手机和电脑的普及,是造成学生“快餐化”、“碎片化”阅读,远离名著、纸质书籍的主因——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在国外也存在,但国外学生和成人却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到图书馆看书,在地铁和火车上看书,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而是功利化的读书,让大家对实现功利价值之外的读书,不感兴趣。对我国学生来说,读书的最大价值就是升学,凡是对升学有用的书,学生不愿意读,也得读 ( 家长和教师会逼迫 ) ,而凡是在升学中派不上多大用场的书,学生就是想读,学校老师和家长也要限制学生读,担心浪费时间,影响升学。另外,就是与升学相关的书,学生“读书”,也是为应试,包括提炼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组词造句等等,这种读书,完全把一篇美文弄得支离破碎。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读书的乐趣。一旦离开升学的环境,很多人都不想再读书。我国一直在谈学生书包沉重的问题。而其实,国外学生的书包也不见得轻,但 国外学生书包里放的书,和我国学生大不相同 ,我国学生装的都是教材和教辅读物,而国外学生装的多是自己感兴趣的“闲书”,在长期的阅读中,培养起阅读的习惯,这种习惯对其终身都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离开了升学的环境,他们在大学中,本可读自己喜欢的书,可由于阅读兴趣的丧失,很多学生宁愿选择睡觉、打游戏,也不愿意去图书馆读书。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的阅读,依旧呈现功利化的倾向——有考研、出国、考公务员、考证打算的学生,在大学里主要读的就是这方面的书,就是大学生为毕业、获得学位必须修读的课程中,学生也重视能派上就业用场的“工具课程” ( 英语、计算机、专业课程等课程 ) 的学习,而对一些基础课程,比如大学语文、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很多学生认为“无用”,甚至要求学校取消这些课程。可想而知,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在他们心中会是怎样的地位了?读了能派就业的用场吗?派不了用场,为何要读?读书当然有功利价值,但是,如果太过强调功利教育,而忽视非功利价值——认识自我、完善自我——那么,人的精神世界将变得贫瘠。 我国应该反思功利教育对学生造成的终身影响, 让教育关注每个学生个体,促进每个个体的完善,而不是只是实现升学、就业的工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 上海公民市熊丙奇读过《红楼梦》为何冒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弄虚作假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 国外学生书包里放的书,和我国学生大不相同” 的内涵(潜台词)是什么? 小说《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小说《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不应当总是生活在“太虚幻境”。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以上内容约 1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2010 年 7 月 1 日 ,《东方早报》《熊丙奇:“根叔”走红启示 做好校长其实很容易》: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哈金斯说,“教育是一种持续的对话,而对话本身就要求有不同的观点” 从哈金斯身上,我们看到什么是大学精神 。既然如此,我们与熊丙奇有不同的观点属于大学精神。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羡慕专家学者观察《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联系
大庆商江 2014-4-7 17:04
羡慕专家学者观察《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联系 拟列入《商江赞美 〈 金瓶梅 〉》 写作目录 (尚未出版,待充实修改)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商江 提要: 2009年12月10日,人民网-《大地》【毛泽东三评《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毛主席说:“中国小说写社会历史的只有三部:《红楼梦》、《聊斋志异》、《金瓶梅》。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我推荐你们都看一看,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 关键词:专家学者观察;《金瓶梅》与《红楼梦》;联系; 1981年03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张俊的文章【试论《红楼梦》与《金瓶梅》】:【摘要】:《红楼梦》的创作,深受《金瓶梅》的影响,这当是勿庸置疑的。尽管曹雪芹自己在《红楼梦》中并未提到《金瓶梅》这部书,更没有像称道《牡丹亭》和《西厢记》那样赞赏过《金瓶梅》,但在脂砚斋的评语中,有三处明确讲到这两部书的关系。其中庚辰本第十三回,有一则眉批云:“写个个皆别,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壸奥。” 【注:阃奥(拼音:kǔn ào)。壸谓宫巷,奥谓室隅。阃奥,比喻事理的奥秘精微。】 1982年第03期《红楼梦学刊》发表虚生的文章【《〈红楼梦〉与〈金瓶梅〉》】《红楼梦》和《金瓶梅》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两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陈诏、孙逊两位同志,多年来潜心研究《红楼梦》、《金瓶梅》二书的思想意义、艺术技巧、语言词汇,并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分析这两部作品的现实主义成就和借鉴创造、继承发展的关系。他们不仅深入探讨《红楼梦》、《金瓶梅》二书本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而且还批判了研究工作中的唯心论谬误,摆出不同观点,展开学术争鸣,回顾展望研究工作的发展与未来。 1986年01期《社会科学家》发表林文山的文章【青出于蓝蝉蜕于秽 —— 《红楼梦》对《金瓶梅》的某些借鉴】:【摘要】: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摆不脱那个社会的既存事物的或深或浅的关系。小说创作也不能例外。 1989年第04期《青海社会科学》发表冯子礼的文章【善恶殊途美丑判然 —— 《金瓶梅》与《红楼梦》中女性形象之比较】:以一个男主角为视点,表现纷纭众多的女性形象,不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小说的老套,一个个栩栩如生,妍媸互见,洋洋蔚为大观,以再现复杂的世相,寄托作者的情趣和情思,这是《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共同特点,也是它为其它小说所难以望尘之处。但如果从思想高度和审美品格上对二书所刻画的女性群象试加比较,你就会发现二者之间是那样的不同和出人意外地复杂:一方面她们善恶殊途,美丑判然;同时她们间又异中有同,殊途同归,无论从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课题。就女性形象的群体而言,《金瓶梅》所给人的总体对象是丑,《红楼梦》所给人的印象是美:二者品格迥异,美丑判然。 1999年第01期《红楼梦学刊》发表沈治钧的文章【《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三段 “ 链环 ” 】:《金瓶梅》是世情小说的奠基作,《红楼梦》是世情小说的最高峰。两书同属于我国长篇小说名著,相隔近两个世纪。《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所以,它的生成原因,历来倍受学者关心。一部巨著的产生,缘由往往是相当复杂的。大致说来,它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是作家个人一切条件凝聚在一起的结晶,也是文化传统在一定时期发生作用的必然反映。在文化传统中,当然就包括文学传统。具体到《红楼梦》来说,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学传统的集大成之作。在《红楼梦》里,我们可以见到《诗经》《楚辞》以降历代文学经典的影子。换言之,那些文学经典都对《红楼梦》产生了影响。其中,《金瓶梅》的作用尤其明显,因为,它和《红楼梦》同属于世情书,有许多相似之处。关于这两部巨著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张俊先生《试论金瓶梅与红楼梦》已经阐述得比较全面和透彻了。我们相信,现在大概不会有学者怀疑这样的看法,即倘若没有《金瓶梅》,或许就不会产生出《红楼梦》。 1990年01期 《明清小说研究》发表冯子礼的文章【相悖互依逆向同归 —— 《金瓶梅》《红楼梦》主人公比较】:【摘要】:从审美角度看,《红楼梦》和《金瓶梅》的两个主人公 —— 贾宝玉与西门庆 —— 正是对立的两个极至:一个美哉善哉,一个大丑大恶;一块晶莹灵秀的美玉,一堆浊臭逼人的垃圾;一边是醉人的诗意芬芳,一边是肉欲横流铜臭熏天 —— 他们除了水火不容的对立,难道还有什么共通之处可言吗?诚然。 1990年02期《红楼梦学刊》发表余力的文章【《从金瓶梅到红楼梦》】:【摘要】: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里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但《红楼梦》是从《金瓶梅》发展而来。《金瓶梅》是起点,《红楼梦》是顶峰。新的里程碑,应该从《金瓶梅》算起。《从金瓶梅到红楼梦》一书作者徐君慧同志从上述认识出发,论述了从《金瓶梅》到《红楼梦》的发展历程及两部名著在思想艺术成就的优劣得失。 1990年第03期《社会科学辑刊》发表厉平的文章【《金瓶梅》与《红楼梦》审美价值比较】: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从广义上讲,包含文学作品的认识价值与美感价值。本文所说的审美价值是指狭义的审美价值即美感价值。小说的美感价值主要取决于作品的人物形象价值,小说的美感价值的高低,也最主要的取决于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否浓缩着作家对失活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认识。《金瓶梅》与《红楼梦》作为明清人情小说的两大代表作,其历史地位的获得,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两部作品都塑造了众多的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然而用我们今天更为精辟的人物形象塑造理论,反观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将其放入古典小说人物形象系统中考察就可以发现,从总体上看,《金瓶梅》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是不同的,由《金瓶梅》至《红楼梦》勾勒着古典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由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的发展轨迹。从上述出发,本文谨从两方面做些比较分析。 1992年第03期《红楼梦学刊》发表冯子礼的文章【 “ 大家风范 ” 与 “ 小家子气 ”—— 《红楼梦》与《金瓶梅》中两种不同的主妇群的形象之比较】:在《红楼梦》的艺术欣赏过程中,出现了一句成语,叫做“刘姥姥进大观园”,它说的是一个缺乏自我意识的穷苦人乍进贵族府邸时所产生的心态。是艳羡和膜拜?是好奇和茫然?是自馁和自卑? — 大概都有。当刘姥姥成了生活的主人 — 不是靠老爷太太们的周济施舍过活之后,“老太太”和“凤姑娘”们在穷苦人眼里开始恢复了本来面目,于是对她们的感怀也变成了清算和批判。这种认识和情感的变化,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艺术欣赏中都标志着一种天翻地复的划时代的变化。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还是第一次发现或者说找回了“自我”。这个意义不容抹煞。不过生活和历史都是复杂的,艺术欣赏尤其如此,仅看到“穷奢极欲”和“斑斑血泪”还是不够的,当代红学的研究正在从多角度的观照中进行着自己的开拓。这里,让我们从文化和教养的角度对《红楼梦》与《金瓶梅》中以贾母和吴月娘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主妇群的形象试进行一下比较。 1993年03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发表季学原的文章【《金瓶梅》与《红楼梦》对读二题】:【摘要】:本文旨在对人们避讳的和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重新作一些开拓性的审视和探讨。全文从“文化意蕴”“题材异同”两个方面提出问题,展开论证,认为《金瓶梅》和《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如同双峰并峙,前后辉映,形成一个不可相互取代、不会相互掩盖、不能随意轩轾的互补性的关系。 1996年02期《红楼梦学刊》发表王平的文章【《红楼梦》《金瓶梅》色空观念之比较】:【摘要】:色空观念是佛教的重要观念之一。佛教认为有情的组织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积聚而成,是为“五蕴”。其中色蕴相当于物质现象,它包括“四大”(地水火风)和由“四大”所组成的感觉器官以及感觉的对象,总括了时间和空间的一切现象。佛教大乘空宗主张“五蕴”和合的人我以及“五蕴”在本质上是空的,世界上的万物只是一种假象而已。这种观念与传统的“生死无常”、“人生如梦”的意识相结合,遂对文学创作给予深刻影响。《红楼梦》与《金瓶梅》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的两株奇葩,有趣的是,它们不仅都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而且都以色空观念指导着自己的创作。比较一下二者色空观念的异同,我们便可以发现,《红楼梦》为什么能够超越《金瓶梅》而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审美层次之中,《红楼梦》为什么比《金瓶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红楼梦》为什么比《金瓶梅》更易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1997年第04期《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王绍良的文章【《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谐音寓意比较】:我国古典三大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金瓶梅》、《红楼梦技。《儒林外史》,沿用民族传统谐音寓意手法标识作品内涵的技巧,早为中外学者所关注,但对其所作的研究却显得浮泛而又肤浅,似乎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作品中的谐音寓意,是作者思想、情怀与僧爱的表现方式,其中浓缩着作者对于某一人物、事件的主观评价。它不等同于一般浅俗的文字调侃,而是我们研究作品的重要内证。假若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于探究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物姓名谐音寓意最初见诸 “ 话本 ” ,作为 “ 说话人 ” 随意调侃的一种技巧,其目的仅只获取演出效果,算不上大手笔。但这一技巧一旦到了文人手中,运用之妙自应刮目相看。文人创作,特别是长篇,缘情而动,有感而发,为了让人读懂,又不至自罗文网,有所隐晦,事属寻常,幽微曲折,无可厚非。从另一角度衡量,又是作者艺术施展的绝好天地。 1997年10期《烹调知识》发表秦立虎的文章【《红楼梦》与《金瓶梅》中的乳制品】:【摘要】:在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与《金瓶梅》中,有着许多饮食和养生的内容。这里只把几种乳制品分别介绍于下,以飨读者。 1998年第02期《红楼梦学刊》发表梅新林、葛永海的文章【《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研究述评】:《红楼梦》与《金瓶梅》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可谓双峰并峙。随着海内外“红学”和“金学”的蓬勃发展,两书的思想、艺术等诸方面的价值愈来愈得到全面的认识和公正的评价。 1998年05期《求是学刊》发表哈尔滨师范大学张锦池的文章【究竟是人间喜剧,还是时代悲剧 —— 《红楼梦》与《金瓶梅》审美观念的比较研究】:【摘要】:作为中国小说史的两座高峰,《红楼梦》与《金瓶梅》都以描写世情见长,但在审美观念上,二书又大异其趣:一为时代悲剧,一为人间喜剧。《红楼梦》旨在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将大观园既写成封建时代的王道乐土,又写成人性人格的黑暗王国。那里演绎着青春的悲歌,也造就了一位将“护法群钗”当作毕生事业的悲剧英雄贾宝玉。《金瓶梅》意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所以其关注铜臭与淫乐相长的世界,卑贱、卑微、卑劣构成了一幅百丑图,也昭示出作者对自我毁灭者的冷嘲热讽及苍凉无奈。两部作品都以主人公出家作结,反映了创作者“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思想,但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是不同的。 2002年第3期《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发表枣庄卫生学校杜卫东的文章【试论《红楼梦》与《金瓶梅》的关系】:摘要: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和《红楼梦》与《金瓶梅》的比较,多方面阐述了《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发展和创新。 2002年第3期《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淮海工学院中文系伏涤修的文章【《红楼梦》与《金瓶梅》不同的“情”“淫”观】:摘要:《红楼梦》和《金瓶梅》分别具有“重情戒淫”和“重淫轻情”两种不同的美学观,这两种不同的美学观使两书呈现完全不同的风貌,这两种不同的美学观的形成既是明清两代不同时代风尚影响的结果,也与曹雪芹和兰陵等等生具有高下有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旨趣有关。 2003年第3期《河西学院学报》发表河西学院中文系唐援朝的文章【“深得金瓶壶奥” —— 《红楼梦》借鉴《金瓶梅》举隅】:摘要:脂砚斋说《红楼梦》“深得金瓶壶奥”。《红搂梦》正是在继承和借鉴《金瓶梅》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贯通,革新创造,从而走向成熟,达到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 2004年第1期《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张军的文章【《金瓶梅》与《红楼梦》预言叙事艺术比较】:摘要:《金瓶梅》与《红楼梦》的预言叙事存在着滞后与多元之差别。《金瓶梅》在预言叙事方面,大多采用民间的传统宿命方式进行陈述,对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来说,显得相对滞后。而《红楼梦》则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物命运和故事结局进行或隐或显的预示和总结。使全书笼罩着一种浓烈的悲剧和象征意味。 2004年第2期《花炮科技与市场》发表王秉钧的文章【从《金瓶梅词话》、《红楼梦》看古代的烟火文化】:摘要:明代烟火文化与火器众所周知,我国为拥有火药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曾公亮、丁度等奉敕编的《武经记要》里,已有三个以硝、硫、炭为主要成分的火药配方,即用作引燃或发射的药剂,应为世界上关于古药最古老配方的书面记载。民品烟火与军用火器所用原料火药相同。仅在质与量上有所差别。 2004年04期《黎明职业大学学报》发表泉州电视大学许明煌的文章【浅谈《红楼梦》与《金瓶梅》情节设置的相关性】:【摘要】:同为“世情小说”,《金瓶梅》是肇始,《红楼梦》是以《金瓶梅》为起点发展起来的高峰。《金瓶梅》以描写西门庆家庭的兴衰历程为主线,把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人物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穿插一些重大事件的描述,从而使故事情节显现出波澜迭宕的艺术效果。《红楼梦》明显地师承《金瓶梅》的这一特点,沿着《金瓶梅》所开拓的路子继续前进并且取得创造性的成就。 2004年04期《红楼梦学刊》发表天津外国语学院郑铁生的文章【《红楼梦》性描写的叙事根据、层次和特征 —— 兼谈与《金瓶梅》的比较】:美籍华人学者田晓菲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不得不正视的观点 :“竟觉得《金瓶梅》实在比《红楼梦》更好。”支持此观点的理据,概括起来是《金瓶梅》比《红楼梦》在性欲描写上更加写实、真切而大胆。 2006年01期《时代文学(双月版)》发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曲向红的文章【文人价值观的失落与回归 —— 《金瓶梅》与《红楼梦》之比较】:【摘要】:《金瓶梅》《红楼梦》都是明代中后期思想解放潮流影响下的产物,但《金》更多的是受这股潮流所引起的士大夫文化的下移、向市井民间趋近的影响,更多地反映了市井的价值观念与取向,而《红》更多的是受这股潮流所引起的闺阁文化的繁荣景象的影响,从而在其作品勾画出一个闺中女性的世界,但不同于《金》的作者只重表现,曹雪芹则重寄托,借其所描写的对象寄托了士大夫文人几千年来沉积的情感和抱负,这正是《红》比《金》更高明的地方,也是《红》更能打动人心、受文人喜爱的原因。 2006年08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发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郑莉的文章【《红楼梦》和《金瓶梅》结构艺术的比较】:【摘要】:《金瓶梅》是我国长篇小说中采用网状结构方法的率先之作。《红楼梦》在结构艺术上借鉴了《金瓶梅》,呈网络状,但更复杂更艰巨,更浑成因而更精妙。我们可以说《金瓶梅》的网状结构是二维的平面的,而《红楼梦》则是三堆的立体的网。二者采用的方法都是时空交错,从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理清纲目,牵起方方面面、经经纬纬的细枝末节,从而推动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但是又有不同。 2007年第3期《东岳论丛》发表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平的文章【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 —— 以《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为中心】:摘要:在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中,以较多笔墨描写婚俗,始于《金瓶梅》,继之以《醒世姻缘传》和《红楼梦》。三部小说都以家庭生活为素材,婚俗描写则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婚俗描写在三部小说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婚俗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创作主旨、构思故事情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比较三部小说在婚俗描写方面的异同,也可为解决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线索。 2007年第05期《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周远斌的文章【从俗不可耐到超尘脱俗 —— 论《红楼梦》在人物形象上对《金瓶梅》的超越】:关于“红取之于金而红于金”的研究,脂砚斋的一句点评“深得金瓶壶奥”开其端,阚铎、王乃骥、杜卫东、唐援朝等继其后,探幽抉微,各有所得。但从人物形象上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超越,还无人置笔,故成此拙文,以抒己见。 2007年05期《文学自由谈》发表陈冲的文章【《金瓶梅》PK《红楼梦》】:【摘要】:写下这个题目,心里很不踏实,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才接着写正文。做这种文章,最恰当的一个罪名,就是 “ 大逆不道 ” 。 2007年第27卷第9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发表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汪红燕的文章【潘金莲与赵姨娘 —— 《金瓶梅》与《红楼梦》的人物比较】:摘要:《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人情小说两座高峰,在人物塑造方面有着诸多联系,拿潘金莲与赵姨娘这两个人物来说,尽管一个是《金瓶梅》中主要人物,一个是《红楼梦》中次要角色,但是无论从品貌、性格、地位,还是人物命运发展来看,都有着共同之处,在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方面,可以说潘金莲就是西门大宅的赵姨娘,赵姨娘就是贾府的潘金莲。 2008年第1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杜贵晨的文章【从“西门”到“贾府” —— 从古代拆字术、“西方”观念说到《金瓶梅》对《红楼梦》的影响】:摘要:古代拆字术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广大,而且进入小说艺术,成为塑造人物、构造情节的辅助手段。《金瓶梅》曾写西门庆被改称 “ 贾庆 ” ,除了情节上的需要之外,应是作者以“贾”谐音“假”,寄寓西门庆即“贾(假)庆”,为人生虚假之福的象征。《红楼梦》“深得《金瓶》壶奥”,其称名“贾”府,固然有与“甄”府相对,以谐成“假”、“真”对立之意,但其最初的动机,应是脒金瓶梅》改西门庆为“贾庆”的启发而来。在这个意义上,作者以《红楼梦》之家为“贾府”,实有谐音指其为“假福”的用心,不可不察。 2008年第2期《安康学院学报》发表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杨庆黎的文章【对《红楼梦》和《金瓶梅》中情与性的解读】:摘要:《红楼梦》和《金瓶梅》皆为中国古典名著中写“情”和“性”的典范之作。但是,这两部著作所写的“情”和“性 ’ 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区别在于:“纯情”和“滥淫”。 2008年第5期《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福建警察学院基础部林敏的文章【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与《金瓶梅》、《红楼梦》婢女形象比较】:摘要:将明朱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与《金瓶梅》、《红楼梦》中的婢女形象加以比较,从婢女形象演变和人物性格塑造的角度,论述在婢女形象塑造方面,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是《金瓶梅》、《红楼梦》之间必要的过渡。 2009年03期《才智》发表长江大学政法学院陈浩军、咸阳师范学院张元的文章【《红楼梦》《金瓶梅》比较研究】:【摘要】:《金瓶梅》把污秽把卑贱写到了极致,而《红楼梦》则把美丽写到了极致。情与欲是《金瓶梅》和《红楼梦》共同体现的一个主题。不同的是《金瓶梅》中只写了欲而忽略了情,或者说是故意回避了情。《红楼梦》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文学成就,可能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金瓶梅》。研究《金瓶梅》与《红楼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2009年第4期《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发表吴颢的文章【《金瓶梅》与《红楼梦》整体构思的相似性研究】:摘要:《红楼梦》与《金瓶梅》在整体构思上有着的相同和相似的特点,本文拟从花园意象、色空主题、人物塑造及命名这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证。 2009年第04期《河池学院学报》发表赵兴勤的文章【从《金瓶梅词话》到《红楼梦》 —— 世情小说文化品格的跃升与小说创作的跨越式发展】:从社会底层撷取素材,“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的世情小说代表作 —— 《金瓶梅词话》的产生,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它在小说世界所构筑的英雄梦幻、神魔斗法的虚幻图景中异军突起,将笔墨重点放在对离合悲欢、世态炎凉诸最接近世人生活之本真样态的涂抹之上,为人们认识生活之真相,为后世小说家如何表现生活,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绿色通道。当然,世情小说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与其他各类题材、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也经历了一个“由萌发到成熟”的漫长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阶段。早期的作品,冷暖之人情,男女之爱情,升沉之宦情,穷达之士情,密疏之亲情等,基本上是各自成篇、独立发展的。至唐宋小说,始有合流的趋势。又至元明戏曲,各种世情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直至世情小说的出现,才将男女爱情、离合悲欢、发迹变泰、世态炎凉汇聚于一起”。而至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则“写个个皆知,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壼奥”。然而,作为小说杰作的《红楼梦》,究竟如何从《金瓶梅》汲取营养而成就自身的?其间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 2009年第12期《当代人·下半月》发表于兵、张松竹、许小丽的文章【《红楼梦》与《金瓶梅》人物形象塑造之比较】:在我国的小说中,《红楼梦》以长于写人著称。它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千人一面”,所写的人物,只要有个名字,就有性格。这除了作者有高深的艺术造诣外,还有他坚实的生活基础,这些人物,多是他“半世亲见亲闻的”。同时,也不排除从前人作品中吸收营养,特别是从《金瓶梅》中吸收营养。因而,我们从《红楼梦》中有些人物的身上,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窥见《金瓶梅》中人物的影子。但《红楼梦》的人物所包含的容量,要比它的影子丰满、深厚、鲜明得多。 2010年第23卷第2期《百色学院学报》发表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贺卫国的文章【浅谈近代吴语与官话动词重叠发展的不平衡性 —— 《金瓶梅》《红楼梦》与《鼓掌绝尘》《型世言》动词重叠之比较】:摘要:明清时期吴语与官话动词重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中,单音节重叠“V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BAB”占优势,“AB-AB”极少,而在《鼓掌绝尘》、《型世言》等明清江浙籍作家编纂的白话作品中,单音节重叠“V-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ABB”占优势,“AB-AB”要比“ABAB”多,这似乎表明,在近代汉语中,昊语动词重叠的发展演变进程比官话要慢。 2010年第03期《黑龙江社会科学》发表张箭的文章【《金瓶梅》、《红楼梦》之瓜子考】:明清古典小说名著《金瓶梅》、《红楼梦》中有若干地方提到瓜子。在现代汉语中,瓜子特指炒熟做食品零食的瓜子,当然也指可做零食生吃的瓜子。但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炒熟做食品零食的瓜子有几种,一为葵花子,二为南瓜子,三为西瓜子。另外,川渝地区还流行吃当地阿坝州金川县盛产的一种金川瓜子,或叫金川白瓜子、或白瓜子、或大瓜子。产金川白瓜子的瓜当地叫白瓜,一年一熟,成熟果实约有10市斤重,呈深灰色。瓜肉一般用作饲料喂猪。人们栽培白瓜主要为了取白瓜子零食。还有,两广、港澳及南洋地区流行吃一种红瓜子。但红瓜子的消费地域有限。两书中故事发生地在北方的山东、北京一带。当时那里的人们可能没有见过红瓜子,更谈不上零食它了。那么,《金瓶梅》、《红楼梦》中的瓜子是指何种瓜子?现有的金学、红学著作对此问题并无明确细致的解答说明。 2010年第S1期《小说评论》发表林亚莉的文章【《金瓶梅》《红楼梦》文本相似性的诠释】:本文的比较建立在这样两个文本基础上:1979年台湾山人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以程伟元乾隆壬子年(1792年)活字本做底本的《红楼梦》。在阅读这两部作品时,读者会产生一定的相似感,这种感觉是由什么决定的?笔者认为,两部作品之间存在着借鉴关系固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读者的阅读经验和语感识别也与此有关系,不过,仅凭感觉还不能说明问题,需要得到理论上的解释,才能有实质性的印证。该文拟从语言学和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尝试对这种相似性做一诠释。 2011年第1期 《文学与艺术》发表咸阳师范学院王奥玲的文章【《废都》与《红楼梦》和《金瓶梅》三本小说之比较】:摘要:本文首先简单的对《废都》这部作品进行解读,然后拿《废都》与《红楼梦》和《金瓶梅》进行比较,得出《废都》这部作品其实是沿袭了传统并有新的创新。给当代文学带来了一道曙光! 2011年04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陈国学、云南大学后备警官选训办公室夏永华的文章【论《金瓶梅》与《红楼梦》宗教书写的效用差异】:【摘要】:《金瓶梅》与《红楼梦》都采用超现实宗教人物来预言或归结人物性格命运,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也都写到了形而下的宗教活动和世俗化了的宗教人物。不过《红楼梦》作为雅化的世情小说,其宗教书写更具有美学意味,三个神话具有空灵超越之美,是对神仙美学的继承与发展,使之具有了审美功能,并重建了神圣的品位。相比之下,《金瓶梅》中的得道高僧高道并没有为该书提供超逸的品位,而只具备叙事学上的预叙 —— 总结功能;由于主体故事体现出正视人欲的态度,与因果报应框架构成强烈矛盾,还解构了宗教神圣形象,这与全书的审美品位是一致的。关于小说中各自的男主人公形象的宗教书写印证了这一区别。最后,《金瓶梅》的宗教书写更坐实,《红楼梦》则更灵巧。 2011年第8期《东京文学》发表江汉情的文章【浅谈《红楼梦》对《金瓶梅》叙事上的继承与创新】: 鲁迅曾说: “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 但《红楼梦》是在借鉴和发展《金瓶梅》等其他作品的基础上而创作出来的。本文笔者从题材、结构、预言艺术方面旨在探讨《红楼梦》对《金瓶梅》叙事层面上的继承与创新。 2011年第76期《考试周刊》发表任怡姗的文章【张竹坡批评《金瓶梅》与脂砚斋批评《红楼梦》的比较分析】:摘要:《金瓶梅》与《红楼梦》是我国最著名的两部人情小说。张竹坡与脂砚斋分别对《金瓶梅》与《红楼梦》做了全面系统的点评,对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原著有很大的帮助,是研究《金瓶梅》与《红楼梦》的重要资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张评与脂评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张评与脂评进行对比,寻找其共同点及各自的特点 2011年11月11日,《北京晚报》发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俊)的文章【“红楼梦”比“金瓶梅”更悲凉】:《金瓶梅》和《红楼梦》都写的是家庭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金瓶梅》,就产生不了《红楼梦》。首先,《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府的故事,和《金瓶梅》所写的西门庆家庭的故事相比,人口结构不同。其次,《红楼梦》和《金瓶梅》比较,写家庭的兴衰史有区别。两部书都写了家庭兴衰的过程,通过家庭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的变化,但是两者描写的侧重点不一样。最后,《红楼梦》和《金瓶梅》比较,对妇女的态度有了明显不同,《金瓶梅》取材有突破,对女子的态度则有偏见。总而言之,《金瓶梅》和《红楼梦》虽然都写了家庭生活,但是《红楼梦》除了写现实世界的污浊以外,还写了理想的世界、幻想的世界,这是对青年男女有所鼓舞的。从故事选材的角度来讲,《金瓶梅》有这样一些贡献,《红楼梦》对它有些继承,但更重要的是发展。 2012年7月2日,大连天健网消息(记者孙雨竹)【《金瓶梅》与《红楼梦》是情爱人生的上下两卷】:把《金瓶梅》与《红楼梦》放在一起解读,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妥。世人皆知《金瓶梅》是部禁书,连随便翻翻都怕惹来非议,与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放在一起,品同寻异,会引来怎样的反响?招致何样的眼光?6月30日,应邀参加“白云书院”系列讲座的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汝梅却偏偏要世人摘掉眼镜,将这两部书“合璧”加以解读。在这位80岁老人的眼里,《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部巨著,是情爱人生的上下两卷。如果说《红楼梦》是明清小说的“珠峰”,《金瓶梅》则可以和它并肩而立,傲视天下。 2012年9期《文艺生活·文海艺苑》发表扬州大学文学院祁秋艳的文章【试探讨《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借鉴和超越】: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红楼梦》和《金瓶梅》的研究一直来20世纪以来的研究热点,关于它们的单篇论文已经是不胜枚举,比较这两部小说的论文也有很多。当然也引起了很多争议。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单方面的说哪一部小说更好一些是不公平的。本文就是要通过对《金瓶梅》和《红楼梦》在描写手法、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特色,从而来挖掘《红楼梦》对《金瓶梅》的超越之处。 2013年01月06日,《羊城晚报》 (徐会坛)《刘心武:“红楼梦”的作者显然深受“金瓶梅”的影响》:近日,刘心武接受了搜狐文化的专访。在访谈中,就记者提出的关于《金瓶梅》和《红楼梦》艺术水平之比较的问题,刘心武指出,“《金瓶梅》早于《红楼梦》约200年,《红楼梦》的作者显然深受《金瓶梅》的影响。就文学成就而言,它们都具罕见的高度。《金瓶梅》的作者营造了一个冷静到极点的文本,《红楼梦》的作者却创造出一个充满终极追问的浪漫文本,二者的美学取向是不同的。 2013年01期《红楼梦学刊》发表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付善明的文章【浅论《金瓶梅》《红楼梦》中的继室】:【摘要】:《金瓶梅》和《红楼梦》中,大族续娶和扶正的继室在出身与成为继室方面,在依顺其夫、母以子贵方面,在以子挟制其夫方面都有很多的相似点,又有相异之处。仆人的继室们,由于经济方面对丈夫的依赖较少,则有其独特的表现。众继室们的结局因小说作者的创作思想不同而有所不同。 2013年06期《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河南大学文学院赵婕的文章【《金瓶梅》与《红楼梦》对《西厢记》人物形象的接受差异】:【摘要】:《金瓶梅》、《红楼梦》与《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三部重要的作品,各自都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三者处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体,却又相互交织着:《金瓶梅》与《红楼梦》都对《西厢记》有不同程度的接受。但由于二者文体风格的不同,在对《西厢记》的接受上,产生了明显差异。尤其是在对《西厢记》人物形象的接受上差异巨大,《金瓶梅》表现为对人物形象的误用,《红楼梦》则是遵从了《西厢记》中的人物形象。 2013年11期《文史知识》发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潘建国的文章【《金瓶梅》、《红楼梦》中的“美人之死”】:【摘要】:明代小说《金瓶梅》自第六十一回至第六十五回,集中描写了李瓶儿之死,而清代小说《红楼梦》则从第十回至第十五回,同样以五回文字描写了秦可卿之死,两部古代小说名著,不约而同、不惜篇幅地叙述“美人之死”,实在引人注目。不仅如此,两次“美人之死”的情节设置也颇为近似。 2013年06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厚艳芬)【马瑞芳别解《金瓶梅》《红楼梦》】:古代长篇人情小说以《金瓶梅》为始祖,以《红楼梦》为顶峰。二者虽有雅俗之分,却都是中国文学史难以企及的高峰。山东大学教授、博导马瑞芳以侦探眼光烛幽揽胜,从细枝末节挖掘“微言大义”,给二者以新颖解读。 读完以上专家学者关于《金瓶梅》和《红楼梦》联系的文字,读者或许有几点感想。 第一、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古代人创作文艺作品不可能征求后人的意见,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后人的利益和口味。后人可以各取所需。文学作品的未来是读者决定的,不是政府决定的。对《金瓶梅》和《红楼梦》这样的历史性的文学作品,不要想“焚书坑儒”的低劣手段,也不要想“阉割”的下流招法。 第二、文化具有广泛联系性。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千丝万缕。《金瓶梅》和《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巨著之间肯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金瓶梅》和《红楼梦》以及其他文艺作品之间也肯定有割不断的联系。《金瓶梅》和《红楼梦》等文艺作品影响后来人的文艺创作。甚至影响后来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情趣。 第三、文化具有社会先进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金瓶梅》和《红楼梦》等文艺作品在诞生时就有顽强的生命力。把《金瓶梅》和《红楼梦》等文艺作品放在社会主义文化大潮中,她们就属于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将不断释放先进能量,发挥完她应有的作用。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中国价值网 字数统计: 13016 字
个人分类: 研读金瓶梅|0 个评论
分享 企业的"透视镜"——新视角看财务费用报销管理
mcdh163 2013-12-26 16:15
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又如佛家一句真言,“入佛门之前,看山是山,入佛门之后,看山不是山,成佛之后,看山又是山”. 不同的角度看到不一样的状态,不同的心境领悟到不一样的境界。也许,透过了现象,本质将会是另一种诠释。对于企业来说,不同视角的审视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视角做出的决策都将会对公司产生深远的意义,也许这个决策会是一个企业迅速崛起的关键亦或是毁灭性的灾难。如何掌握好这个视角是一个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伴随现代企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一方面,企业管理中呈现出加大研发创新支出和市场营销支出的“哑铃式发展”特征;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准确服务于细分的目标市场,做到以客户为导向,需要不断根据企业战略优化和调整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并形成相应的内部组织绩效。上述变革向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课题:对这些“间接费用”如何管理?换句话说就是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才能快速、准确、全面地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如何有效地控制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上述问题,是每一个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通病,其实也就是财务费用报销的管理。如何对其进行管理?我们可以从 费用发生 、 报销管理 、 财务处理 及成本分析与 预算控制 这四个角度去分析并加以解决。 一、费用发生 企业的发展是建立的费用的基础上,一个企业想要进步,产生费用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发生的费用,我们可以总结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里我们讨论日常活动中发生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购买并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构成费用。 而企业要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成本费用是核心。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以最小的成本开支,创造更大的收益,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企业内部牢固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强化成本控制意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利润,在费用发生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二、报销管理 报销管理我们可以分为费用填报和审批控制。 企业在费用填报方面,可能会出现单据提供的财务信息不全面、单据为后续成本管理和成本分析提供的信息不充分、填报过程没有提供必要的 流程审批 依据等问题。对此,统一规范的报销模板、清晰明了的报销信息提供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审批控制方面,报销人可能出现对审批流程的混淆、个人预算的未知等问题。而审批人可能出现单据信息真假的辨别困难、员工预算的未知、其他审批节点的未知等问题。对此,清晰明了的审批流程、明确的个人、部门、项目等预算、单据凭证的可控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财务处理 此环节参与角色主要为财务部门的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支付(核销)货币资金、形成 财务凭证 、清理往来个人应收。对于财务人员而言,要做的是大量类似数据汇总、凭证检索处理以及货币资金收支,工作量极大而且出错率也较高。在此我们所要做的是保证财务处理的灵活性、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降低资金支出环节出错风险。 四、成本分析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也就是审查及评估组成产品的各项成本数据的虚实,以求证成本的合理性与适当性,成本分析有两项重点工作:会计查核和技术分析。会计查核,即查核账簿、凭证和其他记录,以验证成本数据的真实性;技术分析,即用技术方法对成本数据做合理性评估,包括制造技术、质量保证、工厂布置、生产效率等。 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部门活动,以保证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并使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约束的过程。预算控制通过编制预算并以此为基础,执行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比较预算和实际的差距及原因,然后对差异进行处理,是管理控制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在此,我推荐的是兴元X/3财务协作管理软件中的预算控制方法,该软件在预算控制模块采取了事前预算控制、事中财务核算、事后报表分析的模式,对企业预算起到了合理的人性化控制。 透视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财务费用报销管理在企业内部成本费用的流动上体现出了一幅“价值地图”的作用。 而如何更好地体现出这幅“ 价值地图 ”的作用,是企业取得更大的利益中必不可少的一步。而想要利用好这幅“价值地图”,一款有价值的财务管理软件无可或缺。兴元X/3财务管理软件,事前预算控制、事中财务核、算事后报表分析方便灵活,开箱即用。实现跨地域、异时空、不间断的费用报销管理,从申请,到收单,至付款,从未如此简单。科技成就简单财务,兴元X/3帮助我们的客户,只用原先35%的工作时间,来处理日常费用报销,为企业节省了成本,显著提高了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在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方面, 兴元X/3 更是帮助客户实现企业业务财务管理的一体化,打通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间的信息通路,通过端到端的费用控制及业务管理,实现企业管理标准化,信息化,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能上网就能登陆到 网上费用报销系统 ,在线填写 报销单 、审批、查询等工作
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采购中的猫腻——趣谈《红楼梦》中的经济管理(三)
fancunhui 2013-7-5 16:51
采购行为中的猫腻 趣谈《红楼梦》中的经济管理(三) 《红楼梦》前十八回中,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件,那就是元妃省亲。元妃本来是贾政的大女儿,被选入皇宫以后,得到皇上宠爱当了贵妃。由于皇上以孝治国,侍奉太上皇、皇太后的时候,将心比心,考虑到宫中的嫔妃们思念父母,允许嫔妃的眷属入宫看望孩子,两位老圣人又大开恩典,允许嫔妃们省亲。元妃省亲的背景就是这些。但是对于贾府而言,贵妃回娘家当然是一件大事情,少不了要大兴土木建设大观园准备迎接贵妃,于是不可避免的就要采购各种人员、物品。注意小说中的这些人员包括各类奴仆演员也是可以采购的商品。 此前贾琏的奶妈赵嬷嬷曾经为了两个孩子的事情,请求王熙凤帮助安排两个孩子差事,得点好处。王熙凤当时很是照顾奶妈的面子,答应了奶妈的请求。因为王熙凤可能有两个考虑,一是建设大观园肯定需要的人手多,安排自己奶妈的孩子毕竟放心些,再有就是确实也不排除对奶妈有感情。 采购是趟肥差事,所以许多人都希望能够掺和进来捞一笔。后来贾蓉和贾蔷两个人跟贾琏有一段对话很值得玩味。先是贾蓉跟贾琏说了工程的规模,从东边一带,接着东府里花园起,至西北,一共三里半大。工程的内容就是建设一个省亲别院。贾琏倒是同意了这个方案,理由是这个主意省事,盖造容易,如果采置别的地方,又费事又不成体统。贾蔷则说了已经委派了自己去姑苏请音乐教师,购买女孩子、乐器等事情,贾琏的反应很有意思,先是笑着说你能行吗,事虽大,里头却有藏掖的,这个藏掖毫无疑问,就是指利用采购行为从中获利的猫腻!当然贾蔷很聪明,笑着道,自己可以学着办。跟谁学呢?前面有句话有交代,请单聘仁、卜固修两个清客相公和自己一同去采购。读到这些就明白了,搞采购的人只要“擅长骗人”、“不顾羞耻”,就不难得到好处。曹公雪芹太伟大了,把从古至今为公为私,打着采购的幌子中饱私囊的人士全部给骂到了!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债务处理的技巧。采购的银子竟然不用从贾府里带,由于江南甄家还欠着贾家五万银子,贾蔷他们拿着书信和会票过去,先支三万两,剩二万存着,等置办彩灯花烛和各种帘帐使用。凤姐就趁机推荐了赵嬷嬷的两个儿子跟随贾蔷去。赵嬷嬷听到这个好消息竟然听呆了!可见这个采购的差事的确太吸引人了。 后来贾蓉说了一句,你老人家要什么,开个账儿带去,按着置办了来。当然凤姐是笑着拒绝了。拒绝归拒绝,采购的好处肯定要孝敬主子的,这是一条潜规则吧!还是贾琏说的更加实在,贾蔷问他,要什么东西,顺便织来孝敬。贾琏的回答是短了什么,少不得写信来告诉你。 看来《红楼梦》中的这一段把采购的猫腻说的淋漓尽致,采购活动只要一经启动,一场利益瓜分的好戏就开场了。采购负责人的选择过程实际上是各方人脉资源的较量,拼主子是成败的关键。虽然贾琏是王熙凤的丈夫,但是在这件事上,很明显王熙凤的裁量权更大一些。采购过程的好处通过擅骗人、不顾羞就可以获得。当然好处不能独吞,孝敬主子是少不了的。这些处理好了,自然可以获得主子的信任,捞金的机会就会源源不断。当然这种所谓的肥差事不会长久,当欺骗贪腐成为一种风气的时候,贾府的大厦倾覆,末日就来临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者专栏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16796page=1fromuid=11768
个人分类: 读书有感|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红楼梦
shaman1222 2013-2-13 19:08
幽幽的景,戚戚的情,浓浓的殇,一个个标致的人儿,一句句深思的话,看的真是不痛快。 他们那时是求仕途,如今依然如此。 宝二爷果然多情痴情,林姑娘果然小家子气,说话犀利,宝姑娘果然是不同一般。 我只是一心想着看完它,就可以说看过红楼梦了,原也没想着怡情养性。原来什么样的东西看多了,自然会不自觉的受影响。 看个喜剧片吧,解解闷~~
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30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