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生产力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麦肯锡:(中文版)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 attachment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bangong1234 2013-6-26 15 10654 orangefish_zz 2018-12-18 17:27:36
经济学向社会科学的全面扩张 跨学科讨论区 choudh 2013-7-15 15 4369 经济史外行 2017-7-26 23:26:58
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仍然会存在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hhj 2013-3-15 3 2601 有风6565 2016-7-26 15:22:42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再析——兼与许崇正教授商榷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honghaifei 2013-9-6 3 900 龚民 2013-9-6 19:42:56
是公有制阻碍科技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ch234 2013-5-18 67 8169 dnq11 2013-8-11 08:27:30
新人求教~关于《生产力研究》 学术道德监督 搞机小公主 2013-7-30 13 4526 hdw1990 2013-7-30 19:25:55
有人知道《生产力研究》? 爱问频道 helenscm 2013-4-19 3 2342 湘中竖子 2013-5-30 15:47:16
死抠劳动生产力,发展工业的劳动生产力!(续) 新手入门区 工人农民 2013-3-13 1 1321 咔嚓涛涛 2013-5-10 10:26:27
伟大的宋朝:金戈斯龛是“草原包围城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bangfu999 2013-1-14 19 4133 1522103904 2013-5-7 11:27:20
[轉貼] 虚拟项目办公室:互联网浪潮中的项目管理 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Toyotomi 2013-5-2 0 1493 Toyotomi 2013-5-2 00:26:09
[轉貼] 依靠项目办公室来改进组织的生产力 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Toyotomi 2013-5-1 0 1606 Toyotomi 2013-5-1 00:33:39
通过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而缓解生产过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hhj 2013-4-12 16 3050 kurmuyee 2013-4-16 09:17:17
内涵生产力与外延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hhj 2013-4-5 4 1385 hhj 2013-4-7 10:24:13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容纳限度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得到扩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hhj 2013-3-18 7 2838 zzu-accounting 2013-3-28 09:47:49
发展工业劳动生产力实现中国梦!(续) 新手入门区 工人农民 2013-3-19 0 1481 工人农民 2013-3-19 15:59:54
社会生产力新认识 attachment 微观经济学 kurmuyee 2013-3-15 1 1024 kurmuyee 2013-3-15 16:19:24
如何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 新手入门区 工人农民 2013-3-6 0 1298 工人农民 2013-3-6 17:39:35
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吴海平 2013-2-23 4 10175 贝克汉姆1 2013-2-23 19:13:58
生产力是劳动客观条件与劳动者进步的动力! 新手入门区 工人农民 2013-1-26 0 2194 工人农民 2013-1-26 12:53:21

相关日志

分享 信息社会经济学关于经济波动的思想(转载的)
lonhg 2014-5-6 14:09
信息社会经济学关于经济波动的思想 1、信息社会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是以生产力状况为基础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可以用不同生产力状况来区分,生产力发展速度或知识涌现速度能够成为描述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状况的一般化衡量标准。信息社会经济学将生产力状况简单区分为知识涌现速度 “慢”与 “快”两个阶段,“慢”指新知识的产生通常是偶然或意料之外的,不足以引起人们预期,社会经济活动基本上是以既定知识为基础的,通常处于很少变化的、循环往复的状态之中,人们通常也能够获得有关充分知识或信息,因此知识或信息的状况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可以忽略;“快”则表明新知识的产生具有持续性,已是常态并已纳入社会的预期,经济活动将以不断变化的知识为基础,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人们也已很难具有相关的充分信息,知识或信息的状况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因此不再能被忽略。根据这种规定,社会发展历史被划分为相应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分别称为物质社会与信息社会,现代经济问题研究都应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进行讨论。 2、关于经济波动   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持续涌现的科技成果的冲击是导致现代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涌现或经济活动变化的持续性,具体的经济波动机制取决于新知识流的持续性冲击和社会经济对这种持续冲击的应对调整。新知识涌现速度快到一定的程度,经济运行的相应调整将处于调整方向和调整机制都不断变化的、持续的调整状态之中,经济波动本质上可归纳为经济活动变化的持续性与经济关系调整的滞后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的涌现具有非重复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种特征使得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必然出现波动,且具有不可预期和无规律的特点。   本质上讲,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经济波动的实质乃是知识传播速度跟不上知识创新速度的必然现象,如果经济传播速度快于知识增长速度,则经济完全可能达到传统经济学所说的均衡状态,经济波动就只可能是一次性的、随机的、偶然的、不可预期的因素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传统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就起作用了,遗憾的是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应该以信息社会背景为基础。
个人分类: 学习|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圈子就是生产力:债市圈多美女 校友圈更讲情谊
wxfwolf 2013-11-9 14:24
圈子就是生产力   每周五下午,深圳梅林足球场都会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发起者是几个在游资界响当当的人物,90分钟的酣畅淋漓,既放松身心,又得以交换信息,联络感情。   “有些人压根不会踢球,也忙不迭下场猛跑,挺搞笑的。”刚踢过一次球的圈中新人,对着记者忍俊不禁。   游资的足球圈只是个缩影。如果将“圈子”的社会形象用几何学里的“圆”来表示,资本圈这个大圆里,有着形形色色的小圆、相交的圆、重叠的圆以及互不相干的圆。   校友圈、老乡圈、明星分析师圈、董秘圈、微信圈、微博圈……资本市场一个又一个圈子背后,资金在流动,资讯在传递。   圈子之内、圈子之间,因人际关系而结合,是社交利益的好渠道。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精于此道,乐于此圈。   但这年头,变化实在是快,此圈涨而彼圈落,没有一个不倒的圈子,也就没有一个圈子能给人真正的安全感和满足,要想做浪尖上的人物还就得不断地在新兴的圈儿里找到位置和认同。   因为,圈子就是生产力。一旦脱离,生活变得孤独,干活也不会轻松。   无圈子,不成活。没有圈子的人是孤独的,难免弱势。   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时移世易,现代社会关系得以重新整合,“人以群分”的现代版演绎成了“人以圈分”。   总得混迹于一个或者几个圈子里,人们才能得到情感的交流与角色的认同,获取信息,有安全感,感觉满足。   置身资本圈这个“大圆”里,也许就像电影里说的,不缺钱,就是缺朋友。       董秘圈 主板创业板同职不同命   深圳南山科技园一家特色餐厅的包房里,一群年轻人相聚,他们衣着光鲜亮丽,神采飞扬,话题从家国春秋到人生事业无所不及,唯一忌讳的就是谈具体公司信息。   这是一群年轻的董秘。在南山科技园,由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云集,年轻的董秘们自发形成了一个“南山圈”。   如果说主板公司的董秘以国企高管为主,那么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董秘多是年轻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公司归属感也相对弱一些。相似的处境让他们彼此之间更有认同感,从而形成圈子。   尽管在圈子内谈笑风生,但关键时刻,小董秘们有着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该说的绝不说。   相较之下,主板上市公司的董秘圈又是另一番风景。   “主板公司上市时间有近二十年,董秘们多来自大型国企,对彼此之间身份也很认同,大家也很熟悉。”   一位主板上市公司的董秘告诉记者:“我们工作压力相对小,个人财富也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大家玩得更纯粹,喝酒、打牌,打球都是聚会的主要内容,讨论的话题也不像‘小票’公司董秘那么沉重。”   深圳辖区的上市公司有180多家,因为各自境遇不同,董秘圈也形成了自然的分层。   “基本是主板的跟主板玩,中小板的自己是一个圈子,创业板的一个圈子。”上述董秘说。   “这样的分层其实不奇怪。”在南山圈中人看来,交易所等部门会不定期举办一些董秘培训,坐席是按照上市公司的代码安排的,中小板公司的董秘之间自然紧邻而坐,创业板的董秘之间也就更亲近。   “开几次会后,很自然就从陌生变为熟悉,从熟悉变为亲近。”   圈子是在成功意识的支配下形成的。如今,市场与圈子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圈子因为市场的需要而存在、发展;市场也会以圈中所提供的信息为标准找寻自身的需求。   比方说,珠海多牛股,珠海也有个联系紧密的董秘圈。   与北上广相比,珠海是一个生活更闲适的城市,此地仅有20多家上市公司,董秘们之间来往比较紧密,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圈子,有碧海蓝天相伴,绿树红花环绕,简单的喝酒打牌聊天也能让他们尽兴而归,在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中巩固了圈子的紧密性。   “珠海为什么有那么多牛股,就是因为有个强大的董秘圈。”某位游资人士戏言道。    明星分析师圈 一个人扛起一面旗   想要加入赵晓光的微信群,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是电子行业知名分析师,成功挖掘了五年涨十倍的歌尔声学,有业界第一的称号。在微信时代,赵晓光的朋友圈炙手可热。   并非所有的圈子都能走向成功,因此,选择进入哪个圈子至关重要。其中一个参考就是:这个圈子里是不是有一两个资历、才干过人的灵魂人物,他们掌握着圈子里的话语权力。   可这样的圈子,往往最难加入。   如果董秘圈是相对开放的圈子,相同身份的人在取得引荐后,不难入圈,那么明星分析师圈子则壁垒重重。   “因为明星分析师对个股的价值判断,牵动着庞大资金走向,他们的暗示或者明示都意味着巨大的利益。”一位普通股民,抱着这样的想法,想破头要加入明星分析师圈子。   和赵晓光一样,明星分析师一般拥有辉煌战绩,无一不是挖掘过多只超级大牛股的牛人。在资本市场,他们每一次发声都有拥趸无数。   比如,国信证券医药分析师贺平鸽;再比如,国泰君安电子行业分析师魏兴耘——他们推荐的个股一般都会成为年度牛股,他们的言论对个股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加入他们的圈子,不仅第一时间能收到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且意味着可以加入他们组织的相关上市公司调研,见到上市公司的关键人物,这对于重视实地调研的私募来说至关重要。”某私募公司掌门人趋之若鹜。   说到底,明星分析师资源稀缺,因此这个圈子壁垒最高。也正因此,明星分析师的圈子一般由分析师自己维护和建设,仅对大型投资机构投资者开放,部分小的投资机构只能依靠昔日同事情谊、老乡关系、同学关系想办法了。   越难进去,越吸引人。加入了这个圈子,那就是踏上了获取牛股的通道。    校友圈 感情压倒一切   2009年,A君常飞上海,尽管此人在深圳投资界也算小有名气,但与公募大佬相比,还只是个小兄弟,而他飞上海的目的,就是与同样毕业于五道口的校友们探讨后市走势。   就这么飞来飞去,在校友圈扎扎实实混了一年。到2009年末,A君旗下的产品业绩排名名列前茅。   那个时候,“顶是公募抬出来的,底也是公募砸出来的”,公募圈子核心人物的判断对行情走势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后市怎么走,基本飞一趟上海,和这帮校友聚会后,大致就能判断个清楚。”A君如是评价校友圈的力量。   最知名的校友投资圈莫过于人民大学的李旭利、裘国根和莫泰山等俗称 “人大铁三角”的圈子,而这个圈子在公募基金辉煌时代非常威猛。尽管“人大铁三角”随着李旭利被抓,裘国根和莫泰山分道扬镳而不复存在,但人大校友圈依然强悍,“北燕山、南浦江”的人大论坛吸引了众多公私募界校友参与。   中央财经大学校友会每年春季组织的“大樟树论坛”同样在投资界影响广泛,每年峰会上,来自投资界、实业界、政府部门等各行各业的校友们会就当前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等进行热烈讨论。   在中财校友圈中,尽管“涌金系”由于魏东的离世而略显落寞,但“涌金系”实力依然不容小觑,外加鼎锋资产王小刚等一批知名投资人正在快速上升,中财校友圈在投资界依然人气很旺。   中国的投资经理绝大多数出身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等等知名财经类院校是培育他们的摇篮,名校身份带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自然而然促成了投资界重量级的“校友圈”。   与其他圈子相比,校友圈更可靠,更紧密,更讲情谊。   无论江湖地位如何,一旦学校召唤,这些投资界的大佬无不积极响应,出钱出力,毫无怨言。这份虔诚,既是在缅怀自己的青葱岁月,也是为了整合庞大的校友资源。   多位投资界知名人士也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各地校友会牵头人的角色,如新同方董事长刘迅是清华大学校友会的副会长、中欧瑞博的吴伟志是中欧工商学院深圳校友会的常务理事、轮值秘书长。    债市圈 知性美女是标准配置   券商本就多美女,但美女层次最高,数量最多的莫过于固定收益部门,各种类型应有尽有,你可以轻易找得到汤唯、李嘉欣、范冰冰的翻版。   债券的承揽、销售、撮合交易涉及数以千万元,甚至数以亿计的资金,是典型的机构市场,为了维护机构客户,圈中美女如云并不奇怪。   一位美女交易员说,“债市是典型的单边市场,火爆时,债券一券难求,萧条时,债券无人问津,销售遇冷,必须有维护好的客户资源,才能在单边市中达成交易。”   除了娴熟的业务功底,美貌也是维护机构客户利器,毕竟,良好的印象是达成合作的第一步。   再往深一部步,债券圈子往往交织着各种关系,特别是地方债的承销需要地方政府、大型国企的配合。为了能够打通各方关系,赏心悦目的美女也就成了债券圈子的标准配置,随着债券市场的日渐壮大,债市美女圈也不断扩容。   形形色色的圈子,有各自约定俗成的行规,就像一个小社会。   你在生活,你在工作,你在选择,你在玩着。你是哪个圈子的?找到自己的角色了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能源改革不能言必称国际惯例
insight 2013-11-6 10:00
 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国内外都在期盼三中全会将释放的改革与发展的信息,期盼改革释放的红利引领中国持续健康的发展。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引领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经济发展了,首先面临着能源、交通两大基础设施的瓶颈,改革开放初期电力供应只能是“开三停四”。这35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电力、煤炭供应紧张的状态,电荒、煤荒、油荒时有发生。但这35年也是我国发展历史上能源领域改革步伐最大,能源发展最快的时期。   经过35年的努力,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挠经济发展的煤炭电力供应短缺问题。仅在2005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新增电力装机超过4.3亿千瓦。   形象地讲, 一年新增一个英国的装机容量,5年完成了前50年的装机量总和, 2012年电力装机达到11.8亿千瓦,今年将突破12.3亿千瓦,装机容量将超过美国。   “十一五”是我国水电建设规模和建成投产机组最多的五年,龙滩、小湾、拉西瓦、瀑布沟、构皮滩等大型水电站相继投产,三峡26台机组全部并网,累计发电4500亿千瓦时,全国水电装机达到2.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   “十一五”期间五年新投产机组是我国1910年有水电以来前95年的总和。最近两年溪洛渡、向家坝、糯扎渡、锦屏等大型水电站又相继投产,这是世界电力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   但是,成长也有烦恼, 巨大的能源消耗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我们正饱受雾霾频发的煎熬,面临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国际压力 。36.2亿吨标准煤和39亿吨实物煤炭的能源消耗和逐年增加的石油天然气需求使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8%和28%,使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问题。   这是巨大的挑战,但也是发展的机遇。当许多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下滑之时,能源行业仍面临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增加供给的机遇。   我国能源领域的改革也稳步推进。如果认真回顾一下我国能源领域的管理体制,石油部、电力部、煤炭部撤销,高度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发生了深刻变化,政企不分、行业垄断的状况已有了很大改变。煤炭价格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以议论较多的 电力体制 为例,上一轮的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过去政企不分、厂网不分的一家电力总公司已经改革成“新四军”、“八路军”,发电行业国有、民营,中央、地方百舸争流,竞争局面已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前面提到电力行业取得的成绩和体制改革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很大的进步。其实纵观能源行业、电力行业,世界各国的管理体制没有哪两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统一的模式。   法国至今还是国有的法国电力一家垄断经营的状态。美国历史形成的管理模式他们自己都认为效率不高,美东大停电这样的事故发生就是例证,但已经很难改变。技术、设备并不先进,但改造举步维艰。   今年国庆期间我随美国AES电力公司董事会参观了印第安纳波利斯电厂,建于1950年,已服役60年,总装机40万千瓦6台燃煤机组,在中国早属于淘汰之列。在印第安纳州AES电力公司的分公司IPL又发电又经营输配电(utility)。    正当我们自己为电力体制争论不休时,国际同行却在羡慕或仿效我们,真是“墙里开花墙外红”。 各国都是按照本国的自然秉赋,发展阶段,政治体制等因素来决定自己的能源管理体制。   例如日本各州都无一次能源资源,没有能源跨州输送的必要,都是各州自求平衡,每个电力公司负责各所在州的输配发业务,例如东京电力、九州电力、北海道电力等各自负责自己供电区内的所有电力事务。按我们的观点,在自己区域内都是垄断经营的。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有五个部在管能源,仅电力就有两个部在管。连缅甸都有两个电力部。比起他们来我们的ZF管理已经改革了许多。   社会上对电力乃至整个能源体制的改革十分关注,有很大的期许,但毋庸讳言,关于改革的方向和改革的内容有很多争议。   例如:电力体制改革中是否应将电网进一步拆分?是否应该进一步将输配分开?对电价、油价、气价形成机制应进一步进行市场化改革,对 原油 ( 93.75 , 0.38 , 0.41% ) 、天然气进口权要求放开等等都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总结和回顾电力体制改革的过程,有一些启示性的经验。衡量一个体制,一项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其他囯家釆用什么体制不是我们衡量体制和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 。但是我们某些人潜意识里习惯拿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体制为参照物,他们提出的改革方向也往往是向西方体制靠拢。   的确西方国家体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但也必须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绝不能一切都照搬照抄。衡量一个体制、一项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该体制和改革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与该国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就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一样。   美债、欧债危机的发生,美国ZF关门的两党恶斗,美东大停电等等事实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有时我们要回到最基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改革必须配套进行 。电力和能源体制的改革必须和价格、ZF审批制度改革、ZF管理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相适应,要和法制建设的进程相适应。能源体制改革没有终点,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   今后5-10年能源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非常突出,煤发电占了发电量的78%,核电只占1.97%,风电、太阳能虽然发展迅速,但只占发电量的2%,近年来越演越烈的雾霾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警示我们应加快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调整,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   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了一万亿千瓦时,占整个发电量的比重已超过20%,今后的发展潜力依然很大。应该进一步 增加核电的比重 ,世界上核发电约占全部发电的10%,而我国目前不到2%,这是造成煤在能源中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同时 应该加快完善电网结构 ,使新能源能在更大范围内消纳,改变弃风弃水的状况。   能源结构还和经济整体结构有关。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突显了制造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国电力消费二产占了70%以上,服务业用电只占13%,居民生活用电占11%。而二产用电在发达国家通常只有40%左右。这或许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决定的,但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电力消费结构。今后随着经济转型,发展趋势是服务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增长会快于制造业用电的增长速度,而作为二次能源的电力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会上升。   虽然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都已是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年能源消费量才只有2.7吨标准煤,刚刚略高于世界人均年消费2.6吨标准煤的水平,人均年用电3500度,而人均生活用电才490度,处于较低水平。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均用能、用电还会进一步提高,能源行业要靠改革、发展、调整、创新来应对这一挑战。   (本文作者介绍: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剩余价值过于集中沉淀是社会的灾难
黄少清 2013-4-27 13:48
剩余价值对社会对人类的祸福毁树作用,只能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着眼,才能看得更清楚。 人类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一切物质需求和满足,都只能靠发展生产力解决,并且只能解决于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程度。财富的创造,更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生活必需品消费品的保障,就是米缸菜篮加水电煤气和衣服的充足。 解决一群人抑或一个国家的人生存,在生产力低下时期,一个人的劳动可能只养活二到三个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家家有土地,人人搞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种小农经济生产关系的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劳动积极性和效益是最好的。而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时期,人不再是原始的手工劳动者,而是科技的使用者,一个人工作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足以解决一千人甚至一万人的温饱,极小一部分人的生产创造就可以养活一个国家的人口,这个时期的生产资料需要集中起来,产业化规模化运作才能适应高科技的发挥。但是,弊病也随之而来,就是财富与灾难都在剩余价值过度集中沉淀中慢慢积累起来了。 任何行业,一旦实行产业化的规模生产,生产资料就必然集中于少数经营者手中,由此而创造的大量剩余价值也会集中沉淀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产生大量的资本积累,财富积累,二极分化日益严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带来的是大量的收入不保,消费力不足的人群,从而导致产能过剩,甚至跌落另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就是打击生产,再从产能过剩转化为物质保障不足。 剩余价值所产生的财富过度集中沉淀在少数人手上,必然要寻找再增值的出路,大量剩余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缺乏财富再创造和增值的更多有效途径之下,必然会转向投机领域,投机必然产生泡沫,泡沫最终会破灭,破灭肯定带来灾难,这就是资本逐利的规律。剩余价值过度集中沉淀对经济社会的毁坏作用不可低估,过去一万人从事的粮食生产劳动,现在只须十多人就完全满足了,过去一千人手工安装的汽车、电器生产车间,现在只要几十人操作流水线,过去数百人同时上班卖货的大型百货商场,现在已变身只有几个人监控的自助超市,过去工人扎堆的工厂现在全部变成了人员精简的机械化生产线,高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带来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总不能让社会变成少数人享受,大多数人没工作没收入,吃不起粮食,买不起汽车,用不起电器,没钱消费的闲人加穷人群体吧。这岂不成了科技没造福大多数人,反成了大多数人的灾难吗?大量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如何安置?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任何物质的生产和满足都是那么的快捷,就连过去传统养一年才能宰杀的猪,现在三个月就比以前养一年还肥大了,出壳三十天的鸭,四十天的鸡,就能上餐桌。高科技摧生产能过剩之下,在物质生产和供应力充裕的前提下,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从生产力落后时人人共同劳动才能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型社会,转变为生产力发达时由极少数人从事生产就满足所有人需求的消费型社会;这就是社会转型,经济转型,生产转型,消费转型。在完全解决了生活消费物质充足保障的前提下,人们要提高生活质量,就要转向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业的多元化和繁荣。这就是必然要正确科学面对的生产、物质、剩余价值与消费关系。要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解决底层民众收入保障,提升社会中下层民众消费力,从而拉动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发挥过度集中沉淀的资本财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是要引导这些资本开辟更多元化的服务产品和物质创新产品,以解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让他们在就业与财富再创造中增加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获得更多的民生保障和物质享受。 如今剩余价值过于集中沉淀的领域几乎是全行业全领域都有,特别是资源性行业,政策保护行业,垄断行业等等,ZF支配并主导着一切社会资源和财富,既得利益格局已形成固化,不打破格局就必然是灾难。 发展生产力,生产与消费,民生保障,剩余价值再分配和再循环创造,调整生产关系,这些都不是一般人或组织能做到的,它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去发挥才能实现。生产力发展到今天社会已处于一个严峻的分叉路口,如果ZF不作为,就必然会引发民生保障不足,财富过度集中,二极恶化,生产与消费脱节,社会危机,经济灾难,甚至是人类灾难科技灾难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二 O 一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个人分类: 个人日志|1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综括市场ZF社会三种机制 经济学才有突破
xy105618 2012-12-25 14:00
  迄今为止的主流经济学,解释和分析主旨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市场自身的平衡机制,而这一机制又基本取决于政府行为,所给出的政策建议也是如何在规范两者各自行为的基础上,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从亚当·斯密算起,在一个多世纪的古典经济学时代,经济学家们探讨的基本是各类生产要素特性,这些要素如何在价格机制驱使下有效配置,并集合成生产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如何将政府权力限制在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适当定位上,也是古典经济学家们所关心的。   从马歇尔开始到现在,可以说是新古典经济学占主流的时代。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核心的一整套新古典方法体系,仍是当今经济学的标准方法。即使看上去对新古典经济学持强烈批评意见的凯恩斯经济学,实际上也是新古典方法运用的结晶。无论是消费与储蓄倾向,边际与乘数概念,还是充分就业分析,无不是新古典经济学概念范畴与均衡分析框架。只不过凯恩斯认为,以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为集中体现的政府行为,在恰当时期以恰当的方式发挥恰当程度的作用。政府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凯恩斯看来,应当在经济学分析上得到认可与重视。   以认同政府的作用是否应更积极为标杆,新古典经济学在思想与政策建议上被分为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古典经济学家基本属保守主义者。他们之所以有限制政府行为的保守倾向,也许基于当时市场机制的自发性与根本性,以及他们对政府权力易于膨胀和滥用的担心。至少过去两个多世纪的现实验证了古典主义者的担心。虽然很多实证研究从两者高度相关性上表明了政府扩张的合理性,但也有研究显示,市场机制被扭曲也是实实在在的。   不管是欧元主权债务危机,还是美国危在旦夕的“财政悬崖” 儿童皮靴,都是政府规模快速扩张和日益加深的干预所带来的市场扭曲所致。至于除此之外的发展中经济体,政府行为的肆虐及其带来的波动,就更突出了。正是这种政府规模更易于扩张而更难于把控的现实,使得新古典经济学始终强调限制政府的理论与思想,才更有现实意义。相比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的政府规模与作用相对更大些,尽管在经济学上存有争议,但从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上很难得出肯定的结论。   从上述视角来看学界最近围绕着林毅夫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的争论,可能更有利于正确认识一些理论与现实问题。林教授的要义完整体现在他最近出版的《繁荣的求索》中。这是他担任四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实地考察众多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低收入经济体后,结合多年的经济学研究,所写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最为紧密的著作。这无疑是本极具分析价值和政策思想性的经济学文献。这是首先应给予肯定和认可的。   林毅夫在这本书里将结构特征及其变迁作为经济发展分析的核心,强调要素禀赋及其决定的比较优势在选择产业和发展战略上的至关重要性。他认为,与比较优势一致的产业发展之路,在使一国经济具有竞争性的同时,不断扩展市场范围与生产可能性边界,逐步积累足够多的剩余,促使其要素禀赋结构得以变化,从而带来产业升级与产业多样化,日渐走向发展、赶超和繁荣。这是发达经济体和成功新兴经济体的经验,也是低收入经济体应当学习并遵循的发展路径。   其实,无论是要素禀赋,还是对比较优势的强调,都是林毅夫一贯的经济分析重点和思想主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和过去三十多年的中国经验,已使他对这种分析路径和思想深信不疑,四年世行职业经历中对众多低收入经济体的切身观察,估计更加坚定了这种信念。只是,在所有这些理论概括和政策主张的陈述中,他都强调了政府作为因势利导者的角色及其重要性,这恐怕是引发争议的根本点。不过,林毅夫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大政府的主张,而仍然一再强调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当然,也很难将他确定地划入上述意义上的保守主义者或者新自由主义者。因而,这不应该成为人们对这本书和其政策思想的争议点。   笔者想提醒的是,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仍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框架内探索。诚如他在书中所坦承的那样,他所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只是“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及其变迁的新古典方法。”他所运用的概念、范畴、分析范式,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视野内的。   实际上,作为其分析核心的要素禀赋,也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尤其是被亚当·斯密所强调,只不过,林毅夫将斯密提出而被后世学者忽视的“基础设施禀赋(公共工程和制度)”重新拿出来强调而已。他的比较优势理论,早在古典学者李嘉图那里有过比较充分的分析和强调。林毅夫有关通过优先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步积累剩余和资本,来逐步提升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进口替代”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水到渠成,并未完全超越新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却有其新颖之处,也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成功和不成功发展中经济体经验教训的总结。   林毅夫对基础设施(一个国家的硬件与软件设施)的强调,特别是作为集体行动的政府行为在提供、协调和改善基础设施中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角色,仍是新古典框架内的凯恩斯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的内容。   如此说来,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也可以被认为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范式、套路和思想。因此,评价焦点应于是不是林毅夫自己说的“新瓶装新酒”。综观全书和以往所能读到的林著和论文,尤其是他坦承仍然运用的是新古典方法,还看不出“新瓶装新酒”。   就政府的角色而言,林毅夫预设了一个前提,这是凯恩斯经济学所预设的,那就是政府自然而然地会在应有的时间就应有的问题与任务,予以应有的正确而及时的识别,做出应有而恰当的反应,采取应有的措施,并使之得到有效实施,取得了同预期一样的效果。这一预设无论如何都是非常脆弱的,已被迄今为止的新古典经济学所一再驳斥。这无疑影响到了林氏理论的说服力,却也给出了一个世人仍未解决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如何使政府能尽可能地公正而有效?经济学难以对此给出完整的答案,这种探索超出了经济学的能力。但可以确认的是,政府规模与其公正有效性并非正相关。那么,限制政府规模与权力扩张就是减少问题尤其是市场机制被扭曲的一个简单明了的原则,而这正是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所一直坚持的。   只是,越来越值得提醒的是,经济学已有研究忽略了社会机制。现实是,市场、政治与社会是组织和调节人类生活的三大机制,社会机制当然对资源配置,以及秩序的确立、维持与改善,进而经济效率有着独特的功能。因此,如果经济学要想有所突破,就不能仅只关心市场机制以及如何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而需要综合研究市场、政府、社会三种机制。
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应课征收入调节税压缩贫富差距
黄少清 2012-12-21 10:58
两极分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演化成严重打击生产力创造力,冲击社会公平,制造和酝酿社会不满情绪的重要因素,当下ZF正在大力推行收入分配改革制度,着手提高低收入工人的工资水平,调节收入差距悬殊的工作。 其实,在进行低收入工人的工资倍增计划的同时,更应该打击和调节高收入的不公现象,最好的办法是以赋征收入调节税的形式,收入调节税起征点不能太低,因为它是专门以打击高收入对社会的不公而设的,以月收入总额 10 万元为起征点较为适宜, 10 万元以内的按现行个人所得税办法计征,超过 10 元部份的,课以重税从重计征,设计好公式,从 11 万到 1000 万之间,按照 10% 到 99% 的收入调节税率计征,也就是月收入 1000 万的人士,课税后封顶到手的钱只能得到 20 万。收入越高,就要为国家创造越多的税收。 这个专门针对高收入人士从重课征收入调节税的措施,只要国家实施,肯定能得到 98% 以上的民众热烈支持,税种本身对国家对ZF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也是巨大的。 2012 年 12 月 21 日
个人分类: 个人日志|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网友说马克思没有证明劳动能创造价值
dasasasa 2012-10-27 23:39
老马说劳动能创造价值,依据的是他对当个工厂生产活动的分析,包涵了一个生产过程,然后得出。 然而价值是什么,老马是一分为二的,及物质属性或功能这方面定义为使用价值,交换当中的货币表现形式,定义为交换价值。 只能说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体现,至于说他有没有证明这个论点,我确实没发现。 对于使用价值来说也会涉及的个人的主观判断,交换价值更加不用说。我现在只能理解为他对价值下的定义是一个综合两者的而得出总定义。 老马对价值如何衡量倒是有个人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论述。至于为什么要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则是因为他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发现时间的独特性,生产率是生产力的最优体现。这个也不是证明式的结论,更多是分析和终结得出。 只能说老马没有通过自然科学那样的证明方式去证明价值是什么,但是就我感觉而言,老马有比较多的社会科学的证明方式,或者说是论述。 这个争论感觉有点像是物理学当中讨论力的本质是什么。 我个人更倾向于用“人的主观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开创性,重要性”这一个指标来衡量价值。同样这是一个描述性的论点,如果要证明,也只是会通过一些材料的描述加以推导,得出一个结论。像自然科学那样给出证明也不可能。 ================================================================== 我的意思是,你没有解决马克思理论上述的尴尬。而这些尴尬,不正是我34楼所说的问题造成的吗? 即“可是马克思离开了交换价值,自己定义了一个价值,这个价值既不能解释价格(不是交换价值),也不是价格波动的中心(中心是生产价格),那么这个价值现实意义何在?” ------------------------------------------------------------------------------------------------------------------------------ 不,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马克思的价值论所需要的市场和现实当中的市场不一致导致的问题,或者说两种评判体系对接的问题。 只是在这种对接的过程当中交换价值体现为一定比例的交换价格,使用价值体现为效用。 这是两种不同评判体系。 在这种对接过程当中,交换价值(体现为交换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代表的价值(体现为社会平均生产价格),在这种具体的转换过程中价值是一个概述性的概念,具体的兑换由具体的价值定义去完成。 及马克思定义的价值,要么结合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去理解,要么就具体的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去理解。 ======================================================== 呵呵,你没有顺着他论述的思路去想,当然觉得莫名其妙。 还是那句话,马克思的价值要分开两个来看,他想用一个客观的量来衡量,实际上就是生产率,及劳动时间。 这个劳动时间凝结在商品当中又是和物质,和交换(主观取舍)相结合的,所以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马克思通过剖析生产过程来揭示劳动的独特作用,得出劳动创造价值。这和多生产要素参与价值的形成,多生产要素参与价值的分配等其他观点实际或多或少有联系和区别。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物质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对立统一,他的劳动价值论是他分析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的经验结论和逻辑推导,并不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证明。 西方学者难以揣摩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按照标准的二分法的哲学思想去看马克思的书,必然会有问题。 倒不是说这些问题不存在,而是按这种思路去理解马克思的论点会产生一定偏差。如果不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角度去思考,就难以体会到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马克思想用尽可能客观的变量来衡量价值,但是他发现他绕不开市场,绕不开人为的扭曲。 与其说马克思没有证明价值是什么,倒不如说马克思在给出社会科学式的证明之后,没有更进一步证明除劳动之外的各种因素对价值的形成影响。以及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尴尬问题。 =========================== 实际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也不是一个绝对客观不变的标准,它也会动,随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变,这是一个客观衡量的过程,然后必须在交换过程中接受一次人为的主观选择,或者说人为扭曲,这个就是各种劳动的兑换比例问题,然后还要面临一种兑换就是物质和劳动的兑换,及兑换成货币,这样两个兑换过程都离不开市场,但是这样一个市场就要比传统的市场要求更加复杂。这显然不便于操作,大家直接把各种劳动,物质兑换成货币,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成了摆设。 总之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
个人分类: 经济|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