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tag 标签: 经济体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全球FDI新格局与中国“走出去”之策(一) attachment 行业分析报告 caozisimon 2013-8-26 3 1240 风归驿 2013-9-9 18:58:19
关于 宏观经济学 ghjklpoiuy 2013-9-7 0 982 ghjklpoiuy 2013-9-7 16:17:30
亚洲经济体面临“风暴”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ycxff 2013-9-6 3 1118 hmhsm 2013-9-6 11:44:30
望其项背式的经济发展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bratt 2013-8-19 2 1476 hmhsm 2013-8-23 09:07:2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经济体数据 attachment 数据交流中心 lsely 2013-8-9 0 854 lsely 2013-8-9 11:20:29
中国经济既不会崩盘也不会萎缩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sunset1986 2013-8-6 2 1091 sunset1986 2013-8-8 10:28:26
全球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金融学(理论版) lixuehan110 2013-8-5 0 1283 lixuehan110 2013-8-5 10:22:59
创新发展方式:德国的创新资源 区域经济学 kiaha 2013-7-22 0 2143 kiaha 2013-7-22 09:33:57
邓郁松、邵挺:不同政策工具组合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及效应分析 金融学(理论版) cuitongcn 2013-6-30 5 1778 hantaoah 2013-7-3 10:58:27
求世界主要经济体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的介绍! 金融学(理论版) chaiming123 2013-5-30 0 1175 chaiming123 2013-5-30 16:34:02
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3年度报告 attachment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nikolaus 2013-4-5 13 1918 qingshen 2013-5-6 11:24:47
名义GDP和真实GDP怎么算啊?哪位大侠教一下哇。。 attach_img 宏观经济学 jevondream 2013-3-29 6 3196 天大下度 2013-4-2 14:50:33
新兴经济体蓝皮书:中国服务业占比不足50%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minnesota 2013-3-26 0 1056 minnesota 2013-3-26 19:37:27
夏萨沙谈资产缩水话题 attach_img 宏观经济学 caijing_2013 2013-3-25 0 3364 caijing_2013 2013-3-25 14:44:51
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与国际金融危机 attachment 论文版 michae121 2013-2-26 0 1195 michae121 2013-2-26 22:57:22
美国白宫说中国2030会超过中国的原因 行业分析报告 iichinaseo 2013-1-16 28 13482 cocodove 2013-2-15 00:46:08
对(韩立岩,尹力博)文章的评论 学术道德监督 为娜姐而来 2013-1-27 86 23566 qiushi0516 2013-2-6 19:27:30
你同意这些来源网上观点中的那些? attach_img 爱问频道 research 2013-1-25 1 990 yangqh09 2013-1-25 22:29:12

相关日志

分享 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下降之谜 中国真的在干预市场吗
insight 2015-7-7 10:15
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下降之谜 中国真的在干预市场吗 字号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5-07-06 07:21:46 来源: 和讯网   有评论文章指出,整体来看,中国(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及其他20个国家,最近几个季度均出现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下降。但是,利用当前汇率重新计算了之前几个时间点外汇储备的美元价值后,奥斯瓦尔德发现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在持续增长。在渣打看来,这似乎表明总的来说新兴国家正在持续增加外汇储备,只不过这个持续增加的情况被它们所持有的其他货币相对美元贬值的情况掩盖了。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9个月内, 新兴市场 国家外汇储备下降了5500亿美元。   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如今仅为7505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下降了2270美元。在2014年6月达到80580亿美元的峰值后,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在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别下降1470亿美元和1790亿美元,这表明外汇储备的下降速度正在加快。   这些数据支撑了一个说法,即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减少外汇储备,以此在美元复苏的情况下支撑本国货币。   这还带来了一种印象,即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峰顶”已经过去;在 英国 《金融时报》今年4月的调查中,10个新兴市场经济学家中有9个支持这一观点。   瑞银(UBS)主权机构战略主管马西米利亚诺•卡斯泰利(Massimiliano Castelli)最近写道,历史上支撑新兴市场外汇储备的3个驱动因素均有所减弱。   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出现下滑,以至于发达国家的贸易差额从2008年总逆差5740亿美元发展到2013年出现顺差。 大宗商品 价格下滑,削弱了中东国家和其他大出口国的贸易盈余。流入新兴市场的“空前”资本洪流已经减弱,甚至可能已经开始逆转。   然而,尽管少数新兴市场国家很可能利用了外汇储备来支撑本国货币,但一些评论人士认为,外汇储备其实没有下降。   “外汇储备并未下降,”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固定收益全球主管 威尔 •奥斯瓦尔德(Will Oswald)称,“它们看似下降,是因为它们是以美元计价,而其他储备货币(相对于美元)贬值了。”   奥斯瓦尔德的分析是根据其从21个外汇储备最高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直接收集的数据得出的。   整体来看,中国(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及其他20个国家,最近几个季度均出现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下降。   但是,利用当前汇率重新计算了之前几个时间点外汇储备的美元价值后,奥斯瓦尔德发现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在持续增长。   在渣打看来,这似乎表明总的来说新兴国家正在持续增加外汇储备,只不过这个持续增加的情况被它们所持有的其他货币相对美元贬值的情况掩盖了。   这种观点肯定是可信的,因为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兑美元下滑了11.3%、英镑兑美元下滑4.9%、 澳大利亚 元下滑近7%, 加拿大 元下滑8.4%,   “这些国家外汇储备的购买力并未降低。它们购买欧元、英镑和日元资产的能力仍然强劲,”奥斯瓦尔德称,“我看到的所有分析都完全忽视了这一动态。”   尽管这也许看似一个技术性的枝节,但它很重要。中国、中东及其他地区的外汇储备增加,使得其央行大举购入“安全的” 美国 、英国和欧元区ZF债券,帮助压低了基准收益率。   这些外汇储备若出现有意义的下降,很可能导致上述资产被出售,推高市场利率。   IMF的数据确实显示新兴国家的美元储备下降,从2014年9月的峰值17090亿美元下降至今年3月底的16270美元(在那些外汇储备构成公开的国家),这是无法用估值效应来解释的。   奥斯瓦尔德提出,这种下滑可能主要受 俄罗斯 影响,该国肯定利用了其外汇储备来支撑卢布。他还表示,渣打的数据集比IMF所引用的数据集更加广泛,因此能显示出更为完整的局面。   不过,法国 巴黎银行 (BNP Paribas)北美外汇战略主管丹尼尔•卡齐威(Daniel Katzive)认为,出现美元储备下降,是因为外汇储备管理者出售美元资产,买入其他货币的资产,以此在美元走强的情况下重新平衡其投资组合。   为了解释资产估值变化,卡齐威计算得出外汇储备管理者在今年第一季度购入655亿欧元、价值180亿美元的英镑资产、120亿澳大利亚元资产以及价值110亿美元的日元资产。   其他人则认为实际情况可能处于两个极端之间。NN投资伙伴(NN Investment Partners)的新兴市场高级策略师马尔滕-扬•巴库姆(Maarten-Jan Bakkum)称,估值效应在整体外汇储备下降中起到了作用,但是一些国家也确实出售了美元,特别是中国。   “人们认为最近几个季度中国进行了干预,以将人民币汇率维持在目前水平,因为中国希望人民币被纳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储备,”他称。   汇丰(HSBC)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称,新兴市场外汇储备下降不仅是估值调整的结果,其中马来西亚和印尼很可能利用了其储备来抵消外汇市场的波动。   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rown Brothers Harriman)外汇策略全球主管马克•钱德勒(Marc Chandler)补充称, 韩国 、 印度 和 巴西 也在此之列。   然而,钱德勒给这场“外汇储备峰顶”辩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后记。他一直密切关注着美联储(Fed)代表一些(但并非所有)外国央行所保管的美国国债资产。   这部分资产从2014年9月的30240亿美元下降至今年3月底的29080亿美元,他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一些国家当时正在出售美国国债来支撑本国货币。但是,到了6月24日,这部分资产又回升至30220亿美元。   “自3月中旬以来,美元相对欧元及其他主要货币已基本企稳,”钱德勒称,“(储备管理者)利用美元回调重建其外汇储备。”   如果真是这样,这似乎表明我们或许尚未看到新兴市场外汇储备的峰顶。   译者/马柯斯
个人分类: fx|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accumulation 2015-5-29 13:00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1)首屈一指的经济规模:中国在17、18、19世纪均为世界最强的经济体。市场规模巨大,分工精细; (2)领先的技术水平:让欧洲人走出黑暗的三大技术来自中国:火药(打破封建城堡统一全国市场)、罗盘(新大陆新物种带来人口膨胀)、印刷术(知识传播);中国的钢铁产量高、使用铁质农具; (3)活跃的市场经济:中国要素市场-春秋战国时期推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劳动力市场活跃,例如,孔子周游列国、《管子》国多财则远者来;而欧洲要素市场-土地属于贵族,不存在土地市场;半农奴制,劳动力流通困难;中国商品市场-活跃,范蠡“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4)繁华的都市:中国在15、16世纪以前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马可波罗在《东方游记》中形容杭州“一个城市怎能有办法养活如此多的人口”。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经济全球化与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挑战——提纲
accumulation 2015-5-13 16:17
提纲: 摘要 一、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与崛起 1. 东亚奇迹及其发展模式 2. 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 3. 中国奇迹及其一般意义 二、 新兴经济体所经历的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1. 拉美主权债务危机 2.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3. 2008 年金融危机中新兴经济体的表现 三、 现代世界经济格局中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现状 1. 金砖国家的崛起 2. 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3. 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四、 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 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下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挑战 2. 新兴经济体未来的增长潜力 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 4. 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及其影响 总结与展望
个人分类: 宏观经济学|0 个评论
分享 东亚奇迹—中国经济
accumulation 2015-5-9 13:12
从 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经维持了 30 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根据“东亚奇迹”所提供的后发经济体“追赶周期”经验,中国经济是否应当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可是,从经济指标上看,中国 2009 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接近美国的 40% 。而那些有过持续高速增长的追赶经济体在增长减速时的同一指标都远高于此,例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基本都在全要素生产率达到美国的 70% 甚至更高才进入减速区间。这表明中国技术追赶的空间仍然可观 。 从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角度,对比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 图 4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解 从全要素生产率 TFP 及其增长率上看, 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种高全要素增长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符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与中国赶超战略时期的负全要素增长率形成明显对比。 “中国奇迹”至今已维持了 30 多年,中国当前经济增速的放缓,仿佛预示着中国将进入“追赶周期”的第二阶段;从“东亚奇迹”的经验上看,中国经济增速的减缓,固然有后发优势释放速度减缓、劳动力红利释放等因素;同时,中国大陆作为一个不同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体,其特性导致了中国大陆的经济转型和经济追赶将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中国处于“追赶周期”第一阶段的时间将会更长,因为中国大陆与前沿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空间依然很大,后发优势的空间仍可释放,但是继续释放后发优势,中国经济将面临解决腐败、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大、区域间比较优势差异大等问题与挑战。 从“东亚奇迹”的经验上看,“东亚奇迹”各国经济增速的减缓,伴随着全要素生产率 TFP 与发达国家的接近,技术差距的降低导致全要素生产率 TFP 增速的下滑,进而体现为经济增速的下滑,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数据上看,至 2007 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 TFP 增速未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因此,中国仍具备较大的技术进步的空间。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东亚奇迹—中国经济增长
accumulation 2015-5-9 13:06
1. 东亚奇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借鉴意义 “东亚奇迹”的成功源于遵循了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197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参与国际大循环战略之中,在国际产业链中位于资本相对短缺、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低端;在三十多年的时间内,中国经济通过高储蓄、高投资带动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快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后发经济体的追赶效应,创造了“中国奇迹”。 考察“中国奇迹”的一般意义,首先,中国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其次,中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降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成本,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最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不仅依靠有效的市场,而且ZF对经济起到了充分的干预与引导作用;从这些特点上看,“中国奇迹”契合了“东亚奇迹”中表现出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 然而,中国的特性使得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实施与其在日本及东亚四小龙中的实施具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中国大陆的行政区域大,ZF对经济的干预难度比日本和东亚四小龙要大得多;中国大陆的ZF机构比东亚经济体的ZF机构要庞大得多,这就造成了监管不易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腐败问题在改革开放后也就凸显出来;而在“东亚奇迹”经济体中,行政区域小,ZF机构相对精简,ZF监管相对容易,如新加坡李光耀在任时,对腐败的打击就相对容易,效果明显;而对于中国大陆这样的大国,ZF在打击腐败的问题上,面临的难度要大得多。 其次,中国大陆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不同,所实行的产业政策与发展战略差异性明显;这就将导致中国地区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随着经济增长而严重扩大;中国的沿海各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模仿“东亚奇迹”各国,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大循环战略,从而迅速提升技术水平与人均收入,如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然而,对于内陆各省,难以直接从劳动力密集、资本短缺的要素禀赋结构衍生出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获利,经济发展就难以迅速提升,如中国西部、中部各省;因此,改革开放后中国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程度扩大的情形与中国大陆的特性是紧密联系的。 最后,中国在由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向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重工业产业区、国有企业将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与生存压力;在实施赶超战略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由于没有自生能力,需要ZF的补贴才能生存;改革开放后,对这些企业的补贴将制约中国的资本积累,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与职工就业问题就凸显出来,这也是由中国的历史特性所决定的。 因此,根据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提升ZF效率与ZF监管能力,打击腐败,发挥中国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并正确处理赶超战略到现阶段经济发展转型阶段所出现的问题,是中国经济不同于“东亚奇迹”经济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中国ZF对腐败的打击,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意义也就很明显了。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东亚奇迹—追赶周期
accumulation 2015-5-9 13:05
追赶周期的机制有两种,第一种是依靠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实现收敛,第二种是技术由前沿经济体向后发经济体的扩散实现经济收敛 ;从“东亚奇迹”的成功经验上看,东亚经济体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东亚经济体的资本边际报酬在长达 20 年的时间内并未出现明显的递减规律;因此,东亚经济体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必然存在技术进步的追赶机制。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东亚奇迹”正处于辉煌的阶段,这一阶段日本与亚洲四小龙则正处于“追赶周期”中技术追赶驱动经济追赶的黄金时期,各国与各地区的产业技术升级趋势也是很明显的;因此,技术追赶保证了后发经济体的持续高速增长;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引进所带动的技术进步,东亚经济体的资本边际产出并未随着资本的快速积累而递减。 然而,当后发经济体的技术进步水平较为接近技术前沿的发达国家时,后发经济体的技术进步水平增长开始减速,如果以全要素生产率计量,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分别是在全要素生产率达到美国的 70% 、 70% 、 100% 左右时开始步入技术进步水平低速增长阶段的 。 从“东亚奇迹”的经验上看,追赶周期中技术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一般持续 20-30 年,在高速增长阶段结束后,追赶经济体将进入 10-20 年的中速或中低速增长,期间伴随着正常的经济周期 。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在时间上正契合了“东亚奇迹”各经济体高速增长黄金时期的结束,使其进入中速与中低速的经济增长阶段。 “东亚奇迹”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随着各经济体与前沿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降低而减缓,进入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阶段;如果想要维持高速经济增长,则唯一的途径就是技术的持续性进步,当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释放后,“东亚奇迹”各经济体则需要依靠技术研发来实现突破,因此,“东亚奇迹”各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模式,将由后发经济体的追赶周期转向同发达国家一样的技术变革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则一般为 60 年左右 。 因此,从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乃至 2008 年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体的冲击上看,亚洲金融危机击破了亚洲经济中的泡沫,同时也暴漏了亚洲金融体系的薄弱之处,将亚洲国家一些不符合比较优势、没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击破; 2008 年金融危机则体现为发达国家对亚洲国家出口产品的消费需求不足 ,这就需要亚洲各国通过拉动内需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东亚奇迹”各经济体与前沿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已然很小乃至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赶超,因此,“东亚奇迹”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更多地体现在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扩散之中。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东亚奇迹—追赶周期
accumulation 2015-5-9 13:03
因此,符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东亚奇迹”的增长模式是一种后发经济体利用与前沿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后发优势,通过资本积累与技术引进,促使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一种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模式。 从经济增长的现实上看, 1997-1998 亚洲金融危机以及 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东亚奇迹”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表现,的确与“东亚奇迹”辉煌的近 30 年不可同日而语,“东亚奇迹”是否能够持续? “东亚奇迹”作为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其前提是亚洲经济体的高储蓄特性与后发优势的有效释放。分析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东亚奇迹的可持续性,需要从释放后发优势的发展中经济体的“追赶周期”入手进行探究。 发展中经济体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持续的高速增长以实现对前沿发达经济体的赶超与经济收敛,这一段时期的持续经济增长即为追赶周期。追赶周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技术追赶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技术差距所驱动的技术进步可以带动后发经济体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实现经济起飞;第二阶段是由高速向中低速的增长阶段转换,这一阶段后发经济体的技术水平接近前沿发达国家,经济增速趋缓 。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东亚奇迹—发展路径
accumulation 2015-5-9 12:56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要点是,严格遵循每个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ZF的作用,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速度就会最快,企业也会具有自生能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中国家就能利用后发优势持续快速地积累资本,促使产业升级和要素禀赋升级,实现追赶效应。 通过分析“东亚奇迹”各经济体的共性与特性,可以得出结论,ZF管理的创新与有效的ZF干预、有利于出口导向的地理位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是“东亚奇迹”各经济体能有效实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条件;而“东亚奇迹”各经济体的特性,则加速了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为它们实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提供了推力,使其在资本积累、技术引进方面占据了更多的优势。反思东亚奇迹,如何理解东亚奇迹成功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低效的原因,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否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追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发展路径? 横向地看,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确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历史阶段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追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经济发展路径。与“东亚奇迹”的成功相比,中国大陆、印度等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的国家经济绩效较低,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情形最为明显:计划经济体制下,ZF对市场的完全替代,以及ZF管理难度大,导致ZF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是低效的,而且不能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大陆具有广阔的海岸线,但是由于冷战时期发达国家对中国大陆的经济封锁,导致中国大陆即使拥有有利于出口导向的地理区域,也无法利用;中国大陆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一段时期内失去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此外,拉丁美洲各国在冷战期间得到了美国在资本、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众多开放和援助,甚至拥有比“东亚奇迹”经济体还要好的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条件,但是,拉丁美洲国家在二十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外资企业收归国有、成立大型国企、用关税和配额保护本国工业、升值本币,在短期内,进口替代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 , 但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首先,进口替代战略将经济发展限制在本国有限的资本与人力上,不利于资本积累;其次,进口替代战略不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己的经济;最后,进口替代战略使得拉美国家失去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中升级本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机遇;最终,拉丁美洲国家爆发债务危机,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失败 。 因此,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相比于赶超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路径。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东亚奇迹—特性
accumulation 2015-5-9 12:54
1. 东亚奇迹中各成功经济体的特性 “东亚奇迹”各经济体中,除了有助于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共性外,还各自具有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快速增长的特性。 (1) 日本:朝鲜战争中获得战争财富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在日本进行大量的军用物资采购,导致日本从朝鲜战争中获得大量的战争财富,政治上促进了美日同盟的建立,为美国先进技术向日本的扩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日本自朝鲜战争开始所积累的资本与技术为其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新加坡:马六甲海峡的天然优势 新加坡扼守关键的马六甲海峡,天然的地理优势促使新加坡发展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为新加坡日后的经济起飞与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必要的资本积累; (3) 香港:中国大陆的资金涌入 在中国大陆解放前夕,中国大陆的大量资金、设备从上海、广州等地流入香港,并带去了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内地迁港的工厂及其附属的资金、人才为香港的工业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 台湾、韩国:冷战的桥头堡; 台湾、韩国在冷战期间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桥头堡,在外资、技术上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为其打开国际市场,进行出口导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东亚奇迹中各经济体的特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东亚奇迹”,如果具备这些特性,而没有有效的ZF干预、有利于出口导向的地理位置、把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则不能体现出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有效性,进而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菲律宾,菲律宾曾经是美国的殖民地,处于冷战的前沿,在接受美国技术,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占有同台湾、韩国等国一样的优势,在 1965 年后依靠大举借入外债,大力发展能够赚取垄断暴利的进口替代部门和初级产品加工贸易部门,设立出口加工区,然而菲律宾ZF没有及时把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的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没能及时将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导致依靠外债与垄断维持的经济增长模式失败。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东亚奇迹的原因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accumulation 2015-5-8 20:04
摘要: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持续 20 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亚奇迹”,与中国、印度等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的经济体、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拉丁美洲国家经济体所体现出的经济发展低效率、不可持续形成对比;东亚奇迹中各成功的经济体拥有其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性,共性与特性共同促成了“东亚奇迹”的产生;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所提供的路径同具体国情相结合,推动了“东亚奇迹”的产生与扩散; 1997 年亚洲经济危机则是对东亚奇迹及其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的一次严峻考验,反思东亚奇迹,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性 特性 比较优势 金融危机 可持续性 追赶周期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后发经济体的追赶周期
accumulation 2015-5-8 16:50
追赶周期的核心内涵是后发经济体通过一波持续高速增长实现对前沿经济体的追赶或经济收敛。目前,增长理论研究提出的收敛机制主要包括两类,其一是依靠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实现收敛,其二是技术由前沿经济体向后发经济体的扩散。 (一)仅靠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机制难以解释追赶周期 (二)追赶周期的主要机制:技术追赶速度变化 (三)追赶周期的丰富形态与技术追赶的影响因素 追赶周期与其他类型周期的比较 追赶周期假说对中国长期增长的含义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东亚奇迹的原因及其可持续性
accumulation 2015-5-7 22:47
摘要: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持续 20 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亚奇迹”,与中国、印度等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的经济体、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拉丁美洲国家经济体经济发展的低效率、不可持续形成对比;东亚奇迹中各成功的经济体拥有其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性,共性与特性共同促成了东亚奇迹的产生;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所提供的路径同具体国情相结合,推动了东亚奇迹的产生与扩散; 1997 年亚洲经济危机则是对东亚奇迹及其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的一次严峻考验,反思东亚奇迹,其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增长亦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博弈亚投行
accumulation 2015-4-22 23:54
亚投行作为中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现了新兴经济体重构国际金融秩序的需求与愿望。亚投行的前景,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一样,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1) 得道多助,亚投行受到多数国家欢迎; (2) 在博弈中谋求合作,提高世界资本流动性; (3) 引领亚洲各国从高储蓄时代走向高投资时代; (4) 利用巨额外汇储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5)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调节国内宏观经济; (6) 大国崛起及其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挑战。
个人分类: 金融学|0 个评论
分享 我党面临8大“新的伟大斗争”
hhcjluo 2014-7-23 19:0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既是对全党同志的郑重提醒,更彰显了我们党实现伟大目标的信念之坚定、努力之顽强。我们要深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努力赢得斗争的胜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新的伟大斗争”的时代背景   我们党之所以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主要是基于对我们党现阶段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考验和危险的科学判断。   我们党面临诸多挑战。 一些国家打压的挑战 :尽管我国一再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但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新兴大国,难免被某些守成大国及有关国家视为“威胁”,这些国家就会防范甚至打压我国; 改革发展稳定遇到诸多难题的挑战 :面对体制机制弊端、利益固化藩篱的强大阻力,面对经济增长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尖锐矛盾,面对资源人均占有率偏低且配置不够合理、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突出问题; 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 :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通过不同途径不断向我国渗透; 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 :主要包括“疆独”“藏独”“台独”等。   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长期执政的考验: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执政环境日趋复杂、执政基础有所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革开放的考验: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我们党既要经受住市场经济对党负面影响的考验,又要经受住市场经济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安全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和周边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包围、遏制、打压、分化、唱衰中国的行径日趋激烈。   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有的党员干部缺乏理想信念,缺乏自信,缺乏斗志;能力不足危险:有的党员干部难以胜任所肩负的历史重任,难以应对诸多挑战和“四大考验”;脱离群众危险:有的党员干部高高在上,不愿深入群众,背离了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良传统;消极腐败危险: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严重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    “新的伟大斗争”的主要形式   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来看,当前我们党所面临的“新的伟大斗争”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争夺资源。 资源竞争是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形式之一。地球上储存的资源相对有限。缺乏资源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及竞争力,因而当前许多国家都在围绕资源展开激烈竞争。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资源争夺大战。目前,这种战争仍然以不同形式在世界的局部地区进行。    货币战争。 美国等西方强国注重金融立国,极力维护本国、本地区货币的世界霸主地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西方国家打压人民币是不争的事实。研究表明,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在我国周边不断挑起事端,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刺激货币流向霸权主义国家。    争夺市场。 即为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而展开争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发展经济必须拥有广阔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围绕我国市场展开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    意识形态斗争。 强权政治和霸权国家试图对我国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们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招牌,大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目的就是动摇我们的思想根基,摧毁中国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而尖锐,一些错误思潮暗流涌动,此起彼伏,竞相发声,大肆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领土争端。 少数周边国家与我争夺我国固有的领土,一些西方大国趁机介入,挑拨离间甚至公然为其不合理主张撑腰打气。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这种围绕国家领土主权斗争的长期性,依法、合情、合理地予以回应。    反腐败斗争。 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我们党在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本届 中央领导集体 组织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力度大、手段和方式多、效果显著。与此同时,腐败分子暗中抵触,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将更为激烈。    网络斗争。 在网络空间,我们既能看见传播正能量的“天使”,也能看到发泄不满、谩骂他人、传播色情、招摇撞骗、混淆是非、聚众挑事、制造虚假信息、进行网络策反等释放负能量的“魔鬼”。网络世界中的“天使”与“魔鬼”为争夺网民和阵地而展开的斗争日益凸显,现实世界的斗争也会体现到网络世界。    反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经常在我国挑起各种事端,制造民族裂痕,搞民族分裂主义。因此,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新的伟大斗争”的新特点   斗争对象和形式全面多样,处处可能是斗争的“战场”。我们正在进行的“新的伟大斗争”之对象,既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既有党外的,也有党内的;既有经济、政治的,也有文化、社会的;既有有形的敌对势力,也有无形的挑战、考验、危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都有斗争,资源、货币、市场、意识形态、网络等都是斗争的载体。   西方敌对势力对斗争精心策划、处心积虑。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斗争,大多以传播 西方社会思潮 且以文化渗透的方式,把“自由、民主、人权”作为突破口。大致步骤是:第一步,让中国人崇拜西方“标准”;第二步,用西方“标准”裁判中国现实;第三步,使一些人认为西方“月亮”是圆的、中国“月亮”是缺的,对中国现实社会看不惯;最后一步,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产生不满,从而达到动摇中国人理想信念、摧毁中国人自信和分化人心的目的。   国内外敌对势力采取的 斗争方式 隐蔽巧妙,极具诱惑性和欺骗性。许多斗争是用文明、学术外衣设置政治陷阱,以文明、学术思想掩盖政治意图,让一些人甘愿上钩,不知不觉掉入陷阱。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以文化、文明诱惑掩盖政治图谋。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但感到用赤裸裸的军事和政治手段扼杀、围剿中国不合时宜,转而想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西方敌对势力抓住此机会,往往通过各种名目的基金会、社会组织,以考察访问和培训为旗号,培植代理人,进行文化渗透;利用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上的“话语权优势”,诱惑一些中国人尤其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文明、理论、思想失去自信,成为西方文化、思想的俘虏。二是用学术思想遮蔽政治图谋,以学术创新诱惑我国专家学者,使他们掉进西方所设计的政治陷阱。一些西方社会思潮确实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学术性的思想。但它们常常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以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访问的面具来掩饰其政治意图,容易迷惑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使他们丧失判断力和鉴别力。因此,我们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彻底揭露和拒斥西方以文化、文明、学术外衣设置的政治陷阱。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面临的“新的伟大斗争”,可谓复杂而严峻。积极应对我们党面临的诸多挑战、“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努力破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难题,都需要我们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一步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准确把握机遇、有效应对挑战、科学破解难题,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不断推进。   (作者为 中央党校 副教育长、教授)
个人分类: 财经|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上海合作组织质变为百万亿美元世界第一大区域和谐经济体
人民经济论坛 2012-6-7 23:41
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隆重召开特别报道 上海合作组织质变为百万亿美元世界第一大区域和谐经济体 2012 年 6 月 6 日 来源:《人类可持续发展新动态》 胡为民 赵禅瑜声 田中牛 题记:在举世瞩目的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庆祝十年丰硕成果展望未来十年质变腾飞之际,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世界财富释放产业中心主席、亚洲财富释放产业化联盟主席、世界领袖培育学院院长田治华先生向会议表示祝贺,与此同时他向会议宣告一个重大世界文化中心提质变迁喜讯:在今天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诞生一周年佳时,世界文化中心已正式从北美洲美国转回到美丽富饶 的 东方 亚洲中国!新世界文化中心将鼎力中俄为轴心的 上海合作组织全体成员国、观察国及和平伙伴国用新 10 年实现各国财富释放一变九即增值 9 倍,确保上海合作组织经济总量从目前约 12 万亿美元科学质变释放到 108 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区域经济和谐体和强力世界经济引擎。国际高级内参《人类可持续发展新动态》总编室就此重大新闻事件,在会议期间特别邀访了田治华主席,他对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10 年成长业绩给予高屋建瓴的特殊评价,他对上海合作组织未来新 10 年科学转道质变腾飞给予科学展望,他愿领导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财富释放产业中心及世界领袖培育学院科学家团队,为上海合作组织科学转道质变腾飞成为世界第一大区域和谐经济体及强动力世界经济引擎,提供世界五大软实力支撑和保障。现将专访内容发表如下以飨世界读者。 记者:请问田治华主席,在世界经济危机五年救世陷入越救越险、越救越衰和转嫁危机的关键时刻,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隆重召开了,峰会对亚欧两洲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田治华主席: 上海合作组织是人类结束冷战思维、军备竞赛、穷兵黩武的动物状态之后而诞生的世界第一个以和平为宗旨、以民生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共赢为目标的和谐世界区域发展组织。纵观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10 年来的成长历程,他们文化相容,合力求强;他们联合反恐,消除犯罪;他们互通有无,不设壁垒;他们协调国际,反对战乱;他们胸怀坦荡,不求霸权;他们关注民生,勿走极端;他们民权改善,人民安康;他们不分强弱,同质共赢;他们内无动荡,外无战乱;他们政治互信,共求崛起。诸如,上海合作组织 10 年贸易总额增长 1000%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与最和谐的区域之一。我认为以上这一切和谐发展业绩,为人类提供了最好的和谐经济典范,为上海合作组织未来 10 年科学转道质变腾飞创造了最佳条件,此次北京峰会必将为推动亚欧两洲及世界和谐发展将做出更大的历史新贡献。因此,我谨代表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财富释放产业中心、亚洲财富释放产业化联盟、世界领袖培育学院,特向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国与和平伙伴国元首、向您们领导的各国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贺! 记者: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但在今天世界经济危机深度衰退、社会复合型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上海合作组织新 10 年开局的关键时刻,您对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寄予什么样的发展厚望呢? 田治华主席: 上海合作组织十年和平崛起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国及和平伙伴国共同遵循上海合作组织宣言、和平崛起文化及外交政策取向所获得的巨大硕果。不言而喻,中俄两国元首、中亚五国元首及其他各成员国ZF和人民深切懂得,上海合作组织地缘区域经济约是世界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人口约是世界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三,土地约是世界土地总量的五分之二,资源约是世界资源总量的五分之三,内需约是世界内需总量的五分之三,市场约是世界市场总量的五分之三,消费约是世界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三,能源约是世界能源总量的五分之三。根据世界财富释放产业中心专家测算,在中俄印三大金砖国家及周边的 30 多个中小国家中沉睡着约 108 万亿美元的“生命创造力低碳财富金山”,如若遵循《新世界文化总论》,实施《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工程——世界财富释放一变九科学实施操作蓝本》,运行“世界财富释放战略动力引擎产业”,必能用 5 年至 8 年崛起 108 万亿美元“生命创造力低碳财富金山”,以此巨大经济实力彻底解决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国、和平伙伴国及周边国家历史积淀的文化颓废、经济贫困、社会动荡、生态失衡、政治倒戈及民生历史欠账等诸多复合型矛盾和极限性风险。因此,展望上海合作组织新 10 年的发展前程,其重大使命应该是:聚合世界一切硬实力资源与五大软实力资源,转制整合构建一批“世界财富释放型航母金融体、航母经济体及航母社会体”,把该区域约 36 亿人民的“生命创造力、财富增长力、联合劳动聚合力”从目前“以资本为轴心不可持续发展方式”仅有 10% 释放值,科学转变到“以生命创造力为轴心可持续发展方式”高达 90% 释放值,由此科学崛起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108 万亿美元“生命创造力低碳财富金山”,率先迈入以生命创造力为轴心可持续发展生命时代和谐盛世。 记者:您作为新世界文化领袖、新世界经济领袖和世界五大软实力之父,如何鼎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国、和平伙伴国及周边国家崛起 108 万亿美元“生命创造力低碳财富金山”呢? 田治华主席: 每当回首 42 年参与领导“中国及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调研万里行”时,我总要告诉世人一个真理:一个生命的崛起、一个企业的崛起、一个城市的崛起、一个区域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崛起、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世界的崛起 ,不是取决于他们现有地位有多高、金钱有多少、条件有多好,而是取决于他们所选择的文化有多高、科学有多深、产业有多强。记得我在万里行中遇到一位刚毕业的书生,他手持借来的 60 万元人民币,梦想成为一名亿万富翁,他虚心向我求教,我循序渐进地传授他八句文化经纶和实践方法,他运用此经法谨言慎行仅三年时间便成为远近闻名身价 10 亿元的优秀企业家。我用这个微观实例告诉大家,旧世界文化孪生的“投资、贸易、消费三架马车发展方式”使人们寸步难行,而运用新世界文化诞生的“生命创造力、财富增长力、联合劳动聚合力三力释放发展方式”将使人们科学转道质变腾飞。回瞻历史也是如此。英国借力于 1776 年诞生的亚当·斯密《国富论》当时这一巅峰文化,才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借力于亚当·斯密《国富论》和 1929 年诞生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通论》当时这一巅峰文化,才使美国成为超越英国的世界第一强国。同质必同速,提速必提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新 10 年中要想实现科学转道质变腾飞,必须首先选择当代“攀登世界文化九大巅峰”的新世界文化、新世界科学、新世界产业,以此才能率先超越其它区域经济体迈入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盛世。 记者: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如何选择“攀登世界文化九大巅峰”的新世界文化、新世界科学、新世界产业,以此确保实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科学转道质变腾飞呢? 田治华主席: 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今天向上海合作组织公布一项特大文化资讯:鉴于诞生中国的《新世界文化总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工程——世界财富释放一变九科学实施操作蓝本》和《世界财富释放战略动力引擎产业科学》,首次突破了亚当·斯密《国富论》、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通论》的思想局限性和理论缺失性,攀登上了世界文化九大巅峰,并且以此将世界财富释放产业、亚洲财富释放产业化联盟、世界领袖培育学院等世界软实力资源选址落户中国,旨在以此引领全球文化家、政治家、财经家、金融家、产业家及企业家实施《世界财富释放一变九宏伟蓝图》,所以世界文化中心已由 1405 年“郑和七下西洋”从亚洲转移到欧洲,再由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大移民”与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从欧洲转移到北美洲,又由当代中国科学家团队完成“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调研万里行”攀登“世界文化九大巅峰”而从北美洲转回到美丽富饶的东方亚洲中国, 这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大世界文化转道质变腾飞之喜讯(详见《 中美新旧两大世界文化中心质量差异与世界发展》世界报道 )。此时此刻,世界财富释放产业中心与新世界文化中心将为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及相关国家提供新世界文化保障、新世界科学保障和新世界产业保障,以此用 5 年至 8 年迅速质变释放出 108 万亿美元“生命创造力低碳财富金山”。其具体路径与方法简述如下: 路径与方法一:遵循首届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端会议通过的《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命时代宣言》精神,迅速组建“上海合作组织财富释放一变九委员会”,建立“世界(上海合作组织)财富释放产业化基地”,请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文化领袖、政治领袖、财经领袖、金融领袖、城市领袖、产业领袖及大型企业领袖同质参与,科学编制与《世界财富释放一变九宏伟蓝图》有机分工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财富释放一变九工程》。 路径与方法二:运用“世界领袖培育学院”开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袖培育工作,其中包括国家元首、总理、部长;央行行长;财政部长;大型城市市长;大中型企业家群体,为他们科学植入《新世界文化总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工程——世界财富一变九科学实施操作蓝本》及《世界财富释放战略动力引擎产业科学》等世界五大软实力知识体系,正确认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约 36 亿人民在以资本为轴心不可持续发展方式下的“生命创造力、财富增长力、联合劳动聚合力”沉积量高达 90% 所构成的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袖群体成为能够驾驭万亿美元质量规模的新航母金融体、千亿美元质量规模的新航母经济体、百亿美元质量规模的新航母社会体的复合型财富释放领军者。 路径与方法三:运用《世界经济三大守恒定律》和《世界金融财富释放产业化工程》原理,科学转制整合构建 50 艘万亿美元质量规模的无风险、无贬值、无垄断的财富释放型、超强动力式、无限能量极的“亚欧财富释放产业化航母金融体”,它将涵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财经业、银行业、保险业、担保业、证劵业等全方位金融系统,以同质化、同效化及同速化与亚洲财富释放产业化联盟 48 个成员国共同科学转制整合构建 3,000 艘“亚洲财富释放产业化航母金融体”之间实现金融货币量与实体物质量配重平衡,进而把上海合作组织从“金融小国集群”科学释放成“金融大国集群”,以与世界各国共同承担全球金融责任和化解金融风险。 路径与方法四:运用《人类可持续发展三大基本规律》和《世界低碳财富释放产业化工程》原理,科学转制整合构建 500 艘千亿美元质量规模的无高碳、无污染、无高耗的财富释放型、超强动力式、无限能量极的“亚欧低碳财富释放产业化航母经济体”,它将包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农业产业、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工业产业、运输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医药产业、信息产业、生命产业、海洋产业、沙漠产业、制造产业及航天产业等 28 个低碳核心产业和 180 个低碳关联产业,它将与亚洲财富释放产业化联盟 48 个成员国共同转制整合构建的 300 艘“亚洲生态财富释放产业化航母”同步实施治理沙漠化、荒漠化、荒山化、荒地化、荒原化、荒水化、荒滩化、荒海化所产生的约 3 亿台套机械装备约 60 多万亿美元低碳经济需求进行产业化链接,以此保障上海合作组织率先落实世界环境大会久拖不决的世界环境危机问题。 路径与方法五:运用《人类可持续发展三大核心定律》和《世界社会财富释放产业化工程》原理,科学转制整合构建 300 艘百亿美元质量规模的无失业、无犯罪、无贫困的财富释放型、超强动力式、无限能量极的“亚欧民生财富释放产业化航母社会体”,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出资者、管理者和生产者三大创造主体,将生命创造力、财富增长力和联合劳动聚合力释放值从“人类以资本为轴心三驾马车拉动的不可持续发展方式”下约 10% ,科学提升到“人类以生命创造力为轴心三力释放推动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下的 90% 以上,以优质、高效及财政转移支付科学实现全民产业化终身文化、全民产业化终身就业、全民产业化终身教育、全民产业化终身医疗、全民产业化终身安居、全民产业化终身创造、全民产业化终身保值、全民产业化终身环保及全民产业化终身养老,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成为世界幸福之地和人权保护佳地之一。 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新动态》总编室亲眼目睹和报道了 2011 年 6 月 6 日 “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端会议”诞生了人类万年梦想、千年期盼、百年求索的《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命时代宣言》,它向全世界宣布在旧世界文化孪生下人类以资本为轴心依靠投资、贸易、消费三架马车拉动的不可持续发展资本时代终结,开启了新世界文化引领下人类以生命创造力为轴心依靠生命创造力、财富增长力、联合劳动聚合力三力释放的可持续发展生命时代; 2011 年 11 月 11 日 “世界文化创新暨《新世界文化总论》诞生高端会议”隆重召开,向全世界传播了决定人类及世界新命运的世界文化九大巅峰之作《新世界文化总论》诞生之福音; 2012 年 1 月 1 日 “世界财富释放一变九高端会议”隆重召开,向全世界公布了磨砺了半个世纪的《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工程——世界财富释放一变九科学实施操作蓝本》终于诞生,它将把一个地球村财富释放成九个地球村财富。我们深信,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与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精诚合作下,共同运用世界五大软实力将上海合作组织地缘区域经济总量从 12 万亿美元科学释放到 108 万亿美元,由此成为世界第一大区域和谐经济体及世界经济强动力引擎,彻底消除世界文化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及生态危机,科学引领亚欧与世界迈入人类以生命创造力为轴心可持续发展生命时代和谐盛世。
22 次阅读|1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