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激扬先生
2804 24

[创新发展] 政治经济学若干重要基本原理新论 [推广有奖]

  • 44关注
  • 6粉丝

教授

3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417 个
通用积分
0.0500
学术水平
96 点
热心指数
101 点
信用等级
91 点
经验
35175 点
帖子
794
精华
0
在线时间
18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15
最后登录
2022-6-2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政治经济学若干重基本原理新论

内容提要

商品价值有两重涵义一是量商品的财富的量的一个社会尺度一是商品交换关系,即交换比例。商品的价值量由商品的有用性及占有性两个因素来共同决定,与商品的社会效用及占有难度都成正比例函数关系。左右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规律是“效用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原则。造成社会经济不公平的原因有很多,不只是劳动剥削,除了劳动剥削之外,还有资源的占有和消费的不公平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流通、消费的“广阔性”和“高速性”。

关键词】:

价值,有用性,占有性,社会效用,经济规律,经济公平,经济危机。

一、

    商品价值理论是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础。

    现在,我国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同时使用两个对立的商品价值理论,即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或均衡价值论)。显然,如果劳动价值论完全正确的话,就不会有效用价值论的份。因为劳动价值论的立脚点是不同商品的有用性不能作量的比较而效用价值论却恰恰是以不同商品的有用性有量的差别为前提的并且劳动价值论从新中国刚成立时起就一直在使用。同样,如果效用价值论完全正确的话,则劳动价值论也会被弃。因为,如果不同商品的有用性被证明可以作量的比较,则劳动价值论的脚点即没有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公说公理,婆说婆的尴尬局面,就是因为两个价值论都是错误的,所以谁都说服不了谁。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在这里提出我们的财富价论,或者叫做效用与占难价值论,以打破这个局面,并企盼能为中国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一块小石头。

、基本概念

1、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财富包括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财富是效用的载体。财富的实质是效用。财富看上去是一些有形的物品,如大米,衣服,房子等等;或无形之“物”,如知识、信息、劳务等等。

    劳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看法是错误的。 商品既可以是劳动产品也可以是非劳动产品,即天然存在的物品。如处女地原始森林天然的河流湖泊海洋及其中的鱼类等等,这些物品(财富)都未经过人们的劳动,天然的存在,并天然地对人们有用,是天然的财富,它们都可以成为商品。

    人们无意中偶然拾获的钻石(如1977年我国发现的“常林钻石),与人们专门去寻找、采挖得到的,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并没有两样,也就是它的有用性并没有两样或者换句话说,钻石的有用性并不因为有没有经过劳动(专门的寻找、采挖)而有差别。而人们需要的是钻石的有用性:硬度及光泽等,而不是劳动。所以,没有人觉得,因为钻石是人们无意中偶然拾获的(不含劳动)就不能成为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也即必要属性,是商品的有用性和占有性。这两个属性是物品(财富)能够成为商品的“唯二”的条件,也即必要条件。除此之外,没有第三个内部的必要条件。于外部而言,当然还有一个条件,也就是“拿来交换”。物品必须交换,否则它就不成为商品。但这只是外部条件。或换言之,物品要拿来交换,必须具备的两个内部的条件是物品的有用性占有性。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物品(财富)必须有有用性,即有效用,能满足人们某一或某些方面的需要,要不然就没有人去买它,交换也就不存在,物品自然就成不了商品。另一方面,物品(财富)必须有占有性,也就是它的取得或占有必须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对它的占有是可以转让(让度或转移)的,要不然交换也不存在,该物品自然成不了商品。空气和太阳光之所以不能成为商品,不存在买卖,是因为它们是无主之物,不存在占有性,虽然它们的有用性,即效用,很大。因为谁都不能将之独自占有,除了他自己亨用的之外而每个人都以的由的享用,无须经他人之手,所以买卖自然不可能存在,也就是交换不存在这样,空气和太阳光自然就不可能成为商品。这是通常品情况而有一种特殊的情况,空气和太阳光可以具备占有性,从而它们可以成为商品附在房产(房屋)上的空气太阳光即如此。我们知道,商品房由于地理位着的不同,座向的不同,楼层高低的不同,影响到空气质量的不同,冷暖的不同,光照(采光效果)的不同,也就是空气和太阳光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时间段的不同,从而影的到房屋的价格的不同。实际就是开发商在不同房屋单元之中“圈占”到的空气和太阳光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从而使得房屋价格有额外的差别。而这额外的价格的差别,实际上是因为其价值的额外的差别。这额外的价值来源于附在房屋上面的空气和太阳光。而这圈占并不是(并没有)对空气和太阳光加入了劳动,并且“圈占”本身也没有改变空气和太阳光的数量和质量。这也证明了劳动并不是空气和太阳光之所以不能成为商品(通常的情形)或能够成为商品(房地产的特殊情形)的原因。并证明劳动不是商品的必要因素。

    占有性有方面的含义。这里我们再说明一下。

    一方面,物品(财富)的取得或占有有难度而不是垂手可得,或要经过劳动,或要消耗时间或机遇另一方面,物品(财富)的占有是可以转让的,即是你可以占有,别人也可以占有如果不可转让即不存在占有性。如人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并不能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所以人的生命不能成为商品。而人体器官即可以成为商品,因为人休器官可以从一个人身上移殖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帮助延续这个人的生命(生命活动)。还有,占有性是社会占有性。占有是指社会占有,而不是个人占有或个别占有。

3、价值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内涵,或者说两重涵义:

一是衡量(量度商品的财富的量(数量)的一个尺度(社会尺度);二是商品(即财富)的交换关系,即交换比例。

这与物体的重量和比重有点相似。物重量和比重的参照物是水,商品价值(财富量和交换关系)的参照物可能是谷物或黄金。

    衡量商品的财富的量有多个尺度,比如自然度中有体积、重量、个数等。而商品价值是一种社会尺度,即社会性质的尺度(区别于上面所述的自然尺度),也可以说是商品的财富量的市场尺度或商业尺度(或商品尺度)。总之,是社会性质的。

以上些理解非常重要。这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枢纽。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实质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科学,也是研究社会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率的科学,即研究财富分配的公平和财富生产的效率的科学。价值与财富的关系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最基础、最根本和最核心的问题。

    商品的交换,实质是财富的交换,而财富的本质是效用,所以,商品的交换,实质就是效用的交换。不同的商品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任何商品都具有相同的财富的质,即抽象效用,也就是抽象意义的商品的社会效用。或换言之,不管商品的具体或个别的效用是如何的千差万别,都是对同一个人的需求的满足。不管是以衣的方式、住的方式、行的方式、或乐的方式、健康的方式,都是对人(同一个人)的需求的满足。所以,不管商品具体的有用性——自然的具体效用或自然的个别效用——如何的千差万别,它们之间都可以作量的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 基本原理 经济学 基本经济规律

沙发
激扬先生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0-10-20 23:17: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三、基本原理

1、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及价值量的决定
①、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
    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有两个,即有用性和占有性。这两个因素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商品的两个必要属性。它们共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②、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公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商品的有用性和占有性两个因素来共同决定,与商品的社会效用(有用性)和占有难度(占有性)成正比例函 数关系。
    如果用V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用U表示商品的社会效用,用C表示商品的占有难度,则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的有用性及占有性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V=F(U,C)…………(1)
或:
               C·U
           V=K————
                   C+U
                  ——
                    2

其中,F表示函数关系;K表示关系常数。
    从②式中可以直观的看出:
商品的社会效用U越大,则商品的价值量V越大,反之越小;商品的占有难度C越大,
则商品的价值量V越大,反之越小。
    如果商品的社会效用U为零,如市场上烂掉的水果或疏菜等,则U·C为零,于是“商品”的价值量V也为零;如果商品的占有难度C为零,如空气和太阳光等,则U·C也为零,于是“商品”的价值量V也为零。
    可见,这个价值公式可以很好的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而此前的劳动价值论或效用价值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2、有用性,社会效用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有两个很大的困难点,一个是上面说过的价值与财富的关系问题,另一个即是商品有用性的社会效用。前一个难点难倒了劳动价值论(者);后一个难点同时难倒了劳动价值论(者)和效用价值论(者)。从这里可以看到“社会效用”的复杂性和理解的难度。
    劳动价值论认为不同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千差万别,只有质的不同不能作量的比较。因为它只看到了有用性的具体性质,即自然属性,一面,而没有看到有用性的抽象性质,即社会属性,一面。
    效用价值论之所以弄不清楚水的价值为什么比钻石小的原因(虽然它认为它弄清楚了),也因为它没有弄清楚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有用性是抽象意义的社会效用而不是具体性质的自然效用(或称自然性质的个别效用)。
    社会效用是本人的发明(发现)。它包括有用性的三个方面的社会性:一是商品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表示有用性的非自然性非具体性,即抽象性,即不管物品(或商品)的有用性的自然的具体性质如何,都是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同时有用性的性质和大小与人的需求有关,而不单跟它自身有关;二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三是消费者消费者之间的关急系。也就是说,商品的社会效用 ,是抽象性质的,即非具体性质非自然性质的;同时是社会的而不是个别的(这个社会或个别包括商品以及人的社会或个别)。
决定商品社会效用大小的相关因素有:商品的具体的个别效用(自然效用)、消费者的需求、与别的商品的关系(需求比例、替代关系、拉动关系)、所处的消费(需求)层次、相应的消费者(需求者)所处的消费(需求)阶层、供求状况、效用(消费)属性(如独亨型、分享型等)、时间、区域等等,不能尽举。下面简单解释一下。
①、效用(个别效用)
    商品具体的个别效用,即自然效用,是其社会效用的基础,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具体的个别效用越大,其相应的社会效用也越大,反之越小。比如一部手机,其功能越多,性能越好,外观越好看,则其社会效用越大,价值也越大,市场价格也越高。电子产品不断的更新換代就是为了创造出更大的具体的个别效用,以使其获取更高的价格(和利润)。衣服、鞋帽,不断的变换新花样新设计也是为了追求美观这种具体的个别效用,以取得更好的销售收入。
②、消费者的需求
    效用来源于需求(除物品自身的性质之外)。有需求才有效用,没有需求就没有效用。需求越大,则相应的商品的效用越大,反之越小。比如有些地方的人不吃动物内脏,对于这些地方的人而言,动物内脏的效用即为零。四川、重庆和贵州等地的人喜欢把折耳根(鱼腥草根)做成凉样菜吃,所以折耳根对他们来说有效用。其他地方的人不吃,所以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折耳根的效用为零(药用除外)。
    可见,效用既取决于商品(物品)自身的性能,也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③、与别的商品的关系
    主要是所占的消费(需求)份额(比例或比重),以及替代关系和拉动关系。这与商品彼此的性能、质量、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偏好等等都有关。
虽然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很高,但是其购买力及消费(使用)能力是有限的。我把它叫做“消费的有限性”。所以,一个人总是把所有的消费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举个例子,比如,某人一餐的饭量是大米饭5两,或馒头5个,给他1斤的大米饭或10个馒头他肯定吃不完,即使他想吃。另外,大米饭与馒头互相都有替代作用。如果他原本是要全吃大米饭5两。现在他想吃一个馒头,则吃大米饭的量就只有吃4两。这样,对他来说,大米饭的效用就减少一两的相应的量。这是消费力方面。购买力方面,如果这个人原本每餐要吃5两大米饭,但是他现在经济有困难,没有那么多钱买大米,只好每餐吃3两大米饭,不足的饭量用较便宜的杂粮代替。这样,对他来说大米饭的社会效用减少了2两相应的量。这是一个人的情形,把它放大到整个消费市场,道理也是一样的。
还有拉动关系。如摩托车会拉动汽油和头盔的消费;旅游会拉动交通(客运)、住宿、餐饮的消费,等等,等于是增加被拉动的商品的效用。
④、消费/需求层次
    商品所处的消费(需求)层次对商品的社会效用影响也很大。比如食物(如大米饭或面食)和水是人类生命活动一天都不可缺少的东西,其具体的个别效用(即自然效用)是很大的,但其社会效用却很小。这是由于它们处于消费/需求层次的最底层(最低层)。消费/需求层次如同一个金字塔,越底层,需求量越大,或需求频率(次数)越高(多),消费/需求人数也越多,但对应商品的社会效用却越小。越是上层,消费/需求量可能越小,或消费/需求频率越低,但对应商品的社会效用越大。比如钻石。越是靠近生理层次的需求(消费),其相应的需求欲(消费欲)越低,对应商品(物品)的社会效用越小;越是精神房次的需求(消费),相应的需求层次越高,对应的商品(物品)的社会效用越大。没有食物和水,人类不能生存,没有钻石却可以。但是为什么钻石的价格那么高,大米和水的价格却那么低,很大部分的原因即在这里,而不是西方经济学所说的边际效用(关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错误,本人在《价值难题新解》中有具体的分析)。
    古人说的“温饱思淫欲”这句话,也很好地说明于需求层次与效用或价值的关系。人们首先要解决“温饱”这个基本的生命生理需求,即生存需求,才能想别的东西。“食色性也”。“食”和“色”都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自然)需求,而从生命(生存)需求上讲,“食”比”色”更重要,“食”排在“色”的前面,所以”温饱”之后才能“思淫欲”。从需求层次上讲,“色”在“食”的上层,即“色”的需求层次更高。人们往往都是在较低费的消费/需求层次得到满足之后,往更高的消费/需求层次上想,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而与温饱的“温”有关的”衣食住行“的“衣”(包括鞋子、帽子),在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之后,“衣”的功能(效用)就不只是为“温”而衣,更多是为“美”而衣了。“美”是心理需求,“温”是生理(生命)需求,心理需求比生理 需求处于更高的层次。所以现在很多衣服、鞋帽,更多是追求美感及名牌。名牌除了美,更加了一层“虚荣”的心理效用。“虚荣心”或“荣誉感”又比“美感”处于更高层次的心理 (精神)需求。所以名牌产品比普通品牌产品价格高出许多。这不单是品质的原因,
更多是能满足人们的“虚荣心”的心理需求的原因,即需求层次的原因。
⑤、消费/需求阶层,或消费/需求群

使用道具

藤椅
激扬先生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0-10-20 23:18: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⑤、消费/需求阶层,或消费/需求群
    动聊上万元一个的名包,动聊几百万元一幅的名画,或上千万元一件的古董,是有钱人玩的东西,普通老百姓是与之无缘的,除非你家中有你祖上留下的稀有古董。这些东西与普通食物(如大米)、水等也不会放在一起评价(包括其效用、价值、价格等)。如果不是少数人那么有钱,这些名包、名画、古董也不可能那么值钱。普通老百姓连温饱都可能成问题,没有谁会拿上万元去买一个名包,更不会拿几百万元去买一幅名画。事实上他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钱,他奋斗一辈子可能都挣不到几百万元钱。如果消费者都是一群连温饱都没有实现的人,那么名包名画的效用(社会效用)即不如大米。但是,尽管世界上多数人都在为一日三餐奔波,但并不妨碍有少数的人富得流油,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不妨碍他们挥金如土。
    所以,如果某一商品的主要消费/需求群体,也即消费/需求阶层,是有钱人,则其相应的社会效用(而非具体的个别效用)就较大,大于它的具体的个别效用,钻石、名包名画即是;反之就较小,小于它的具体的个别效用,大米、水等即是。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能享受高消费/要求层次商品的人,往往也是有钱阶层的人。所以,消费/需求层次与消费/需求阶层(群体)也是有关系的,即二者有相关性。
    不同商品有不同的处于不同阶层的消费/需求群体,不同商品有不同的社会效用及价值、价格标准。并不是所有商品对所有的人(消费者)都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及统一的社会效用和价值、价格标准。但是低消费/需求层次的商品(如普通大米),对所有的人可能是一个统一的市场。一些特殊大米与普通大米却不是同一个市场。
    消费/需求阶层也是一个金字塔。
⑥、供求关系
    供求状况可能影响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影响商品的社会效用,虽然对其具体的个别效用,即自然效用,没有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商品的占有性,即占有难度。“物以稀为贵”说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有用性,即社会效用;一占有性,即占有(取得)的难度。越是稀有的东西,人们越想要;越是丰足的东西,人们越是不当回事。这是有用性方面。占有性方面,自然是越稀有越难得到,占有难度大;越丰足越易得到,占有难度小。
    如果供求状况是一个长期的常态,我们即将其的影响到的社会效用看作是常态的社会效用,决定的是价值;如果供求状况是暂时的,即将其所影响到的社会效用看作是暂时性的,影响的是价格。但这个时间的长短,即哪样属于长期哪样属于暂时,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商品的供求常常是一个波动的优态,即动态的平衡状态。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段的供求状况(平均值)看作是这个时间段的常态,它影响这个时间段的商品的社会效用,从而影响商品的价值。
    暂时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会经常出现,但长期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也会出现。暂时的不平衡可看作是非常态,但长期的不平衡却属于常态,不管是供过于求的情形或供不应求的情形。
    供求关系有时间性,也有地域性,由于生产力(供给力)及需求的影响。
⑦、时间和地域(区域)的影响
不同的时间(时期或时间点),和不同的地域(区域)商品的社会效用也有不同的变化。这主要是通过需求及供给两方面的原因所引起。
比如节日期间,人们对吃、喝、玩、乐及家人、朋友团聚更加重视,所以吃的、玩的、行的,相关的商品的社会效用会暂时性的变大,其价格也因之暂时性的升高。非典期间、新冠肺实疫情期间,某些相关的的医药用品如板兰根、口罩、酒精、消毒水之类,其社会效用会暂时性的增大。这样的时期,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比平时遭受到更严重的威胁,所以人们对于那些能维护他们生命和健康的医药用品或医疗会更加重视,其需求比重(在他们的全部需求中)会更大,于是使得这些商品的社会效用变得更大。农产品的季节性,也从供给方面影响农产品的社会效用。
有句话叫“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人们的消费习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除了心理上的自然改变,现实的变迁也会推动人们的改变。比如,以前人们都喜欢穿新的、没有缝补过的衣服,而现在的年轻人却喜欢故意做旧做破的衣服;又如,智能手机的出现,普通手机被淘汰。这些就是时间对商品的社会效用的影响所致。
    地域性的解释可以参看上述第③点“消费者的需求”的分析。这里再举一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玉林(广西)人觉得黄豆比白豆(饭豆)好吃,所以黄豆卖得比白豆贵;而贵县(广西,现在的贵港市)人更习惯吃白豆,所以在贵县,白豆要比黄豆卖得贵。这是不同地域对同一商品的社会效用的影响,从而对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产生影响。我们知道,不管黄豆或白豆,其具体的个别效用,即自然效用,在玉林或贵县都是一样的,只是由于不同地方人们需求的差异 ,导致其社会效用的大小有所不同。
⑧、其他,效用属性
    如烟花效应,或叫肥皂泡效应。
    影、视、歌、体等娱乐或竞技类,等于是另一种的“淫欲”。这些类型的商品的社会效用被非理性的超常放大,形成烟花效应 或肥皂泡效应。实际上,其具体的个别效用,只有那么一点点,却像烟花或肥皂泡那样放得那么大。追星族多数都是年轻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们“温饱”了,所以“思淫欲”去。使得影、视、歌、体相关商品的有用性,即社会效用,被畸形放大。
    影响商品社会效用的因素,除了上面所述这些之外,可能还有很多,这里不能尽举。
    社会效用这东西,研究起来很复杂,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它的评判,却是很简单、很轻而易举的事情。人们在日常的商品交换(买卖)中,无时无刻不是轻轻松松地对社会效用的大小作出判定的。

3、占有性、占有难度
相关因素:自然、生产(生产力)、劳动 、供求、时间、地域 等
    物品(或商品)的占有性首先是自然(天然)形成的。地球大气层充满了空气,人人都可以随需随取,自由亨用,无须经他人之手;太阳光虽然在黑夜里和阴雨天无法得到,但在出太阳的白天也是用不完的,并且也没有人能圈占一些留到黑夜里或阴雨天用。所以空气和太阳光没有占有性(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也是不能圈占的)。但是如果你一旦将之圈占,并且有人要经过你才能得到,则它们的占有性就产生了。所以占有性又必须有人的参与。因为,世间万物虽然是自然赋予的,但如果没有人的参与,就不存在占有,物的占有性就无从谈起。所以,物品(商品)的占有性是物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我暂时想到的与物品(商品)占有性相关的因素有:自然、生产力、供求、效用、时间、地域等等
下面作些简要的说明。
①、自然
占有性有三个内涵,一个是占有或取得的难度(困难度),即是稀缺的;另一个是可以占有并可转让;第三个是社会性。前两个方面都首先看自然的力量,或自然的赋予。空气不稀缺,也不能占有和转让,所以不存在占有性。太阳光选择性地稀缺,如黑夜和阴雨天,以及日照短的地区,但不能占有和转让,所以也不存在占有性。月亮、星星也一样,不存在占性。水同土地一样,是稀缺的,并且可以圈占或其他方式占有,并能转让,所以水和土地存在占有性。人的生命,每个人各自占有,但是不能转让,所以,也不存在占性。
    世间万物都是自然赋予,所以,它是否存在占有性,或占有的难度是大是小,首先看大自然,其次才是人力,即人的生产力方面的情况。因为人类不能生产出物质,只能改造现有的物质,让其更适合人们的需要。并且这种改造也离不开自然力及自然规律。而精神方面的东西,也是“物质决定意识”,离开物质,意识也无从谈起。花岗石在地壳表层中含量较多,所以它的占有难度较小;而金刚石在地壳表层中的含量较稀少,所以它的占有难度较大。
②、供给和需求
    物品(商品)是否稀缺,或稀缺程度如何,除了看自然的存有量之外,还要看人们的需求,即供与求两方面的情况。整个天空只有一个月亮,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喜欢它的样子,那么它也是多余的。又如我本人的书法,写得即么难看,没有一个人喜欢,所以即使很少,也不稀缺,其占有的难度也很小。
    某一商品,如果需求量大,供给量也大,其相对的市场占有难度,可能不大,也可能较大,要看具体的供求状况;如果需求量大,供给量小,则市场占有难度即较大,反之较小;如果需求量小,供给量也小,市场占有难度也可能较大,也可能不大,要看具体的供求状况。
③、有用性
    占有性与有用性有相关性。商品效用的大小,影响到需求,从而影响到供求状况,影响到占有难度。
④、生产的难度、生产力。
    商品生产的难度,影响相应的生产力和生产率。生产力影响到供给,也影响到有用性。生产力的提高,增加了供给量,往往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品质),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有用性。供给量的增加降低了商品的 占有难度(生产力的提高,本身就意味着商品占有难度的减小)。而效用的增大又可能影响需求量,从而影响占有难度。
人参、虫草生长困难,自然的生产力不高,所以野生的量并不多。而人工种植也不容易,所以人工的生产力也不高。这与人们的种植技术相关,与人参、虫草的生长特性也有关,即与其生产的难度有关。这使得人们占有有人参、虫草的难度较大。
    所以说,相应的生产力与商品的生产难度是相关的。而占有难度与生产难度、社会生产力都有关联。
    生产力的耗费,包括土地、劳动、资本、时间、市场、资讯(数据)等等的耗费,从某种意义上讲,的一定程度反映了商品占有的难度。而反过来说,这些生产力因素的先进程度,又反过来影响到商品的生产率,从而影响到其占有难度。
⑤、时间、地域的影响
    同一商品,在不同时间(时期)、不同地域其占有难度会有不同。因为不同时间、不同地域 ,上面说的四个因素都可能不同,从而影响到商品的占有难度的大小。

使用道具

板凳
激扬先生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0-10-20 23:22: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基本经济规律
①、内容
“效用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原则,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是人类有史以来就遵循,并将永远遵循的的基本原则,是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的自然法则。
    事实上,“效用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原则是生物界趋利避害的原始自然法则在人类经济动中的反映。
    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保持、消费的最终目的和根本的都是为了产品(商品)的效用,即有用性,也即是为了以产品的效用满足人们的物质或精神的需要。而生产的耗费,正是产品有用性,即效用,的反作用。或换言之,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为了得到自己(和家人)的安逸、舒适或愉悦,而生产的耗费,从某种意义讲,正是这种安逸、舒适和愉悦的损耗。就如我们种水稻,是为了收获(更多的)稻谷,但是损耗了水稻种子(已有的稻谷)、人工(劳动)、肥料、工具等等一样。种水稻,我们自然希望收获最多的稻谷,而损耗最少的种子、人工、肥料、工具等。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是规律,是自然法则。
②、对商品价值的作用
    商品价值之所以同以有用性和占有性为决定因素,本身就是这个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人们要的是商品的效用,所以人们本来是效用为标准来衡量商品的价值,但是取得或占有—生产—这个商品耗费了他们已有的安逸和舒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占有性-占有难度-也考虑进来,是对他们(占有者)的补偿(但又不完全是)。
③、生产者原则和消费者原则
    “效用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原则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分解为“效用最大化·价格(买价)最小化/价格(卖价)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市场上的讨价还价,就是要前后两个价格(买价和卖价)达成一致,即相等。这样,这个原则 也才能得到实现(执行)。前者我称之为消费者原则,后者称之为生产者原则。
    而“生产耗费最小化”在生产者(资本家)手里变成了“成本最小化”。也就是说,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者只关心他的“个人生产耗费“,即(个人)成本”,其他“公共耗费”他是不管的,因为他要的是他的“个人利润”。“价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就是“利润最大化”。这个”“利润最大化”又往往要以“效用最大化”为前提。
④、对供求波动的解释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为什么商品供求状况的变动会带来商品价格的波动。
    我们通常认为供求平衡时,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等。但为什么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浮,高于其价值,而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沉,低于其价值呢?原因就在于上述所说的基本经济规律的分解出来的消费者原则及生产者原则的作用。供不应求时,为卖方市场,商品交换是生产者占优势,所以生产者原则也占优势,于是“价格(卖价)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在生产耗费不变的情况下得以实现,这时价格高于价值,也就是消费者原则占劣势,输给生产者原则,消费者原则中的价格—买价—也被迫跟着上升,高于价值,未能实现最小化。而供过于求时,情况刚好相反,这时是买方市场,消费者原则占优势,“效用最大化·价格最小化”,在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得以实现,这时是价格小于价值。这就是供求状况变化引起价格变动的原因。
⑤、对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解释
    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也是“效用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原则推动的结果。为了增大产品效用,人们自然会千方百计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消耗。这样社会生产力就自然而然地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也不断提高。

使用道具

报纸
激扬先生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0-10-20 23:23: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5、生产力,财富的源泉,及财富的创造(生产)
①、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人们(人类)创造(生产)财富、保持财富,及实现财富的有用性的力量。
    生产力可分为正生力和负生产力。正生产力生产正财富;负生产力生产负财富,或者损坏正财富。
②、财富的源泉、生产力因素
    一切生产力因素(要素),或者说资源,都可以是财富的源泉,都可以是财富的创造者。这些因素(或说资源)包括土地、劳动、资本等自然性资源(即自然性质的资源),和市场、资讯(数据)、政策法则、贸易规则、科学(技术和管论)、组织管理、文化知识、专利、社会环境(从商从业环境)等社会性资源(即社会性质的资源)。
    自然界可以单凭自然之力,创造出完全天然的财富,如水、空气、太阳光、石油、矿藏、
海洋、河流(部分)及其中的鱼类、原始森林及其中的鸟类、野兽、树木、野果、药材等等。
    劳动的作用是组合所有可利用和需要利用的资源,包括自然性资源及社会性资源,进行财富的创造。当然这种创造——如果是物质创造的话——首先要依赖于自然力,即土地,而精神方面的创造可以不依赖于自然的物质,但人首先要生存,所以也离不开自然,而如果要用到工具,则也是从自然中来的。所以说,劳动并不是单凭人的力量就可以了随意而为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劳动价值论所谓劳动创造价值的说法是错误的。劳动参与了财富的创造,但并不是劳动独自创造了财富,更不是劳动创造了价值。
    我在我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致命错误》中,曾经以稻谷的生产为例,分析了土地,、劳动、资本三个自然性质的要素在财富的创造中的作用。在不考虑社会性因素的情况下,物质财富是土地、劳动、资本三者共同创造出来的。没有土地,劳动和资本生产不出任何东西,但劳动和资本可以帮助土地提高效率,提高产量和质量。
    如动物的圈养、人工围海养殖海鲜,都没有脱离自然,但是人工(劳动)的作用,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或者质量(品质)。而人工并没有,也不能,形成动物或海鲜的物质和能量的成分。
③、社会性资源的作用
社会性资源可以粗略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较直接,但又不是完全直接地参与生产的,一类是完全间接地参与生产的,前者如柯如科学技术,及科学管理等,后者如市场、政策法则、贸易规则、资讯、社会环境等。
实际上,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存在半自然性和半社会性,因为他们往往融在人的劳动之中,但是它们在非劳动之时,往往又以文化和知识的形式存在。
或者说任何人的劳动不管有多简单,都不是单纯的生物力(体力和脑力)的运动,不管是怎么简单的动作,都带有劳动者的熟练度和技巧,和大脑的指挥安排,也即技术和管理。所以人的劳动(直接的生产劳动)并不是单纯的生物力耗费。即劳动也不是纯自然性的资源。
科学管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管理分直接的生产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市场等生产的间接参与者往往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推动(或拉动)或者阻碍直接的生产活动的进行,如果是推动,即为正资源正生产力;如果是阻碍,即是负资源负生产力。
市场代表消费和消费力,有消费,效用才得以实现,源源不断的交易和消费,才有源源不断的生产。如果某商品没有消费,生产即会停止,相对应的资源-生产力及等于零。相反,市场的需求会激发生产力的提高。市场如大海,有大海的接纳才有江河的流动。江河如生产,所以有市场有市场需求,才有生产的进行。
政策法规、贸易规划、资讯、社会环境等,可能作为一种间接管理发挥作用,或者对其他生产力有助推作用。当然也有负作用的情况。
总之,社会性资源一是帮助自然性资源提高效率,二是使自然性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的生产的合目的性,即适合于人们的需要。组织和管理是对其他所有生产力因素(资源)的统合。好的组织管理可以使其他所有资源形成高效的合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则事倍功半。
④、财富的创造(生产)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财富是指可占有的或过人们生产出来的财富,即商品。而实际上财富包括一切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或精神需求的东西。包括天然存在的、不能被人们占有的空气、太阳光等,甚至能给人以安定、安逸、舒适、快乐、安全、健康、长寿等等,总之是使人感到幸福的一切东西——有形和无形的物质或非物质——都可看作是财富。这是广文义的财富。商品财富,我们称之为狭义财富。相对应的生产力或生产,我们分别称之为广义生产力或生产;或狭义生产力或生产。
财富,还可以分为正财富与负财富。相应的生产力和生产,也分为正生产力和正生产与负生产力和负生产。
所谓正财富就是附合人们正常的、健康的、有益的、合理的需求的财富,反之即是负财富。比如:正常的大米是正财富,有毒大米即是负财富,健康正常的娱乐是正财富,黄赌毒是负财富。好的水果是正财富,烂掉的水果是负财富。一般来说卖出去的并实现消费的商品是正财富,卖不出去的商品可能是零财富或负财富。
所以,生产毒品的生产力和生产就是负生产力和负生产。还有对生产或财富的破坏力也叫负生产力或负资源。比如说:洪水、地震等天灾,和管理或操作失误,造成损失等人祸,即是负生产力。
    商品的生产,就是财富的生产,实质是效用的生产(含保持),是效用一步一步贴近于消费,实现消费的过程。也就是商品的效用完全实现的过程。
    广义来讲,(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广义,与上面所说的广义不同),所谓生产,就是人们利用或者说组合(所有)可以利用(并且需要)的资源(财富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去实现某一或某些效用从不附合或不太贴近人们的需求,一步步附合或贴近人们的需求并完全实现消费的过程。这个大生产过程,包括了通常所说的生产(狭义)、分配、交换(含保持)、消费等所有(全部)过程。
    商品(产品)生产了出来,也就是财富生产了出来,要实现其效用,即商品要消费,必须交到消费者手里,并完成消费,效用得以实现,商品的财富使命才完成,这个生产(狭侠义)也才是有效的生产。或者说生产的过程使命才算完成。(所以说,广义的生产过程包括了生产(狭义)、分配、交换、(保持)消费等过程。
    商品在其交换没有完成之前,还是准商品,还不是完全的商品。财富(效用)没有被消费者消费掉之前,也即其效用没有完全实现之前,也还是准财富(准效用),还不是完全的财富(效用)。也因此,中间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必须保持商品的有用性质量和数量上的不变。如果下降了,即表明中间过程出现了负生产。如谷子的存放即是如此,谷子存放时间越长,其品质会越来越下降,口感变差,营养降低。好多东西运输过程也会造成品质和数量的损失,这样,相对地原来的生产也被打了折扣及产生了负生产。有些商品保存越久其品质越好,效用越高,如某些酒类,古董类。这样保存也成了一种正生产。而运输过程普遍存在品格数量的损失的同时,其社会效用却又往往会增加。比如南方的水果象香蕉运到北方卖,会有部分烂掉。但其社会效用增加了,所以运输也产生了财富的增长,所以说,广义的生产过程应包括:生产(狭义)分配、交换、保存、消费等所有过程,两者相抵还是正生产。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生产性的再简述。再到:农业、畜牧业、工业、医疗、教育、文化等简述。或略。)

使用道具

地板
激扬先生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0-10-20 23:25: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6、经济公平
    所谓经济的公平,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占有和消费的公平。
    造成财富的占有和消费的不公平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劳动剥削、资源占有和使用(消费)的不公平、分配的不公平、行业差异、企业(单位)或部门的差异、地区差异、市场交易的不公平、经济链中的利润分配的不公、贸易或金融欺诈、军事掠夺、黑恶势力欺行霸市强取豪夺、贪污受贿、偷窃抢夺、国内外或国际分工中强势行业对弱势行业的掠夺等等,不胜枚举。
    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剥削是一个普遍的存在。资本的强势,劳动(劳动者)的弱势可以说是永恒的,因为资本离财富最近,或者说资本本身就是已有财富,所以他天然地处于强势(优势)的地位,而劳动本身是要财富来维持,离财富最远,没有资本和土地劳动,无法生产财富(而资本占有者往往同时获优先占有土地),所以劳动天然的处于弱势(劣势)地位。土地则居二者之中,偏于资本,所以劳动受资本(或土地)剥削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们这里所说的剥削有别于劳动价值论所说的剥削。因为价值的概念变了,财富的概念也变了,我们所说的剥削是资本(资本家)对劳动(劳动者)所创造或贡献的财富的无偿占有。
    劳动的剥削虽然是普遍的现象,但可能并不是社会经济不公平的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资源(除劳动之外的资源)的占有和消费的不公平。我们看看世界上富可敌国的资本家,往往都是靠土地、市场或资本发富的,而靠劳动剥削发富的却很少。
    资源是财富的源泉。谁占有有资源就意味着谁占有财富。谁占有更多的资源,谁就可能占有更多的财富。
    本来应该是,“天生资源(自然资源),人人共有,人人共享”。但是现实中(私有制条件下)却不是这样,比如土地,(包括山、河、湖、海)可能是圈占、可能是继承、可能是经营购置、可能是赠与等等,各人或各个家庭的占有量(数量和品质)是肯定不相同的,而且经过越长时间,这个差距可能会越大。
    你如果拥有一座山,则这座山所产的草木、果实、飞禽走兽都属于你的,甚至这座山的泥土、旷藏也属于你;你如果没拥有,你就没有这些财富。你如果拥有一个湖,这湖里的水、土地,湖里自然生长的鱼都属于你;你如果没拥有,你就没有这些财富。
中国领海中的鱼类属于中国人民所有,其海底的矿藏(石油等)也一样,与日本人或其他国家的人无关。同样,日本领海中的鱼类及其海底藏也属于日本人所有,与中国或其他国家的人无关。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地下富藏石油,所以这些国家也富得流油,这是自然资源的拥有的差异。
    拥有大量资本的人,也往往可以占有和使用更多的其他资源。比如可以得到更多的贷款,可以购买或租用更多的土地,可以雇用更多的工人,可以买更多更好的技术,可以购置更多更好的机器设备,可以拥有更大的市场,甚至可以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等等。可以想象,你如果身无分文,又没有土地房屋等财产,谁会贷款给你?而这些资源组合利用好了,即意味着你拥有更多的财富,即这些资源创造出来的财富净增长部分。
在现在我们中国来讲,农业是最弱势(劣势)的行业,所以中国有三农问题,这是行业带来的不公平。人们宁愿出去打工,受剥削,却不愿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在家种田(务农),因为收入不对等,即种田收入太低,虽然不受剥削,却没有外出打工受剥削的收入高。这个事实也说明了劳动剥削并不是社会经济不公平的唯一原因。
    强势产品的所有者对弱势产品所有者的掠夺。
    比如现在的房地产商品。在全国所有商品中,几乎是最强势的商品。大约在2008年到现在十几年中,其价格节节攀升,使得全国几乎所有买得起房的刚需者都俯首称臣,房价的畸形上涨,意味着所有购房者的财富被房地产商不同程度的掠夺。
影视歌体游(游戏)的高价格同样是强势商品所有者(占有者)对弱势商品所有者(即普通消费者)的掠夺。
国际分工经贸利润分配的不公平。欧美设计和销售、中国或东南亚制造中,欧美销售商,据说占去大约90%的利润,而中国或东南亚制造商(含工人)得到约10%的利润。这也是弱肉强食的现象(现实),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强势掠夺。
    市场占有的不公平。市场是财富的源泉之一,也是利润的来源之一。有市场商品才能卖得出去,才能收回成本,也才能实现利润;没有市场商品卖不出去,什么都没有,一是亏本,二是生产经营不能继续,财富的增加也无从谈起。所以市场占有的不公,也是经济不公平一大因素。小的来说,有黑恶势力的欺行霸市;大的来说有军事侵占;中的来说有市场垄断。这些都是市场占有的不公。
    我中国在解放前被列强侵占,除了对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掠夺之外,市场的霸占也是列强对我中国的一大经济掠夺。
    美国通过美元霸权、金融霸权、科技霸权、军事霸权,对全世界的明目张胆的掠夺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这是人神共愤的极大不公。
    总之,造成社会经济的不公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源(即财富的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消费)的不公平,二是财富的分配(含掠夺)的不公平。或者叫生产的不公平和分配的不公平。一个间接一个直接。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一个人是富还是穷,是看他所能占有(支配)的以价值来计量的财富的多少来定,而不是看其所占有的劳动而定。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社会里则是看其所占有的具体财富及实物财富(非货币代表财富)的多少而定。而当中可能还要看其占有的当时社会的主要常用财物,如房屋粮食衣物等等而定。
    资本家、地主之所以富有,工人、雇农之所以贫穷,并不只是因为剥削与被剥削的原因,还因为资本家、地主可以获得(占有)土地、资本、市场等等财富资源所创造出来的财,而工人和雇农只能得到劳动创造的部分财富,即除去被资本家或地主剥削剩下的部分财富,得不到其他资源创造出来的财富。
    所以,说社会经济的不公平,光说劳动剥削是不够的。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必须还要关注一个问题,即是工厂(或说制造业)对环境生态的破坏。这是另外一种意义的负生产,广义财富的负生产。而这个负生产的制造出来的负财富,是制造国全民负担的。制造商及消费国,并不用付出成本或只付出少量成本。这也是另一种意义的不公平。

7、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大社会化,和高速度化。或换言之,经济危机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社会化,或全球化,的“大”和“快”造成的。
   “大海无风三尺浪。”而清浅池塘,就是十二级大风也掀不起多大的水浪。经济运行也是这个道理。
    私有化会助长危机的发生。但私有化并不是主要原因。公有制可能可以更有效的克服和减少危机的发生,但是可能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危机的发生,因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流的“广阔性”和“高速性”。
资本的贪婪和某些资本家的邪恶,的确可以造成经济危机。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美国华尔街的贪婪和邪恶造成的。
    经济危机的现代表现是生产流、资金流和消费流之间的不协调、不平衡,还有金融信用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生产过剩。
    劳动价值论所说的“利润率下降规律”是一个假命题,是完全不符合客观现实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活劳动”的耗资率的确是不断地下降,但是财富的产出率却是不断地上升的。因为人们吃的、穿的、住的、行的、玩的都是物品,或商品,的有用性,而不是劳动。劳动的减少并不意味着财富的减少。看看现在日益丰富的各类商品及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就知道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解放前种一亩水稻一季的稻谷产量只有300左右斤,而现在的产量是1000斤左右。如果种一亩水稻的劳动量,现在和解放前都一样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现在耗费的劳动量只有少不会多),那么很明显,现在每斤稻谷的“活劳动”耗费率只有解放前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现在的稻谷产出率却是解放前的三倍左右。我们的劳动耗费减少了,但财富增加了。因为我们要的是稻谷,而不是“活劳动”。所以说,所谓的“利润率下降规律”是完全错误的。以此去探求经济危机的原因也是徒劳无益的。

四、结论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财富。财富是效用(有用性)的载体。财富的本质是效用。
2、商品价值有两重涵义:一是衡量商品的财富的量的一个社会尺度,二是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比例。
3、商品的价值量由商品的有用性及占有性两个因素来共同决定,与商品的社会效用及商品的占有难度都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4、左右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规律是“效用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原则。
5.社会经济不公平,贫富分化的原因除了劳动剥削,还有资源的占有和消费的不公平等多种因素。
6、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广阔性”和“高速性”。

                                                       陈绍惠
                                                     2020,10,02整理完成



使用道具

7
qi509 发表于 2020-10-21 11:51: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这是典型的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leijy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热心指数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8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1 11:58: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效用与占难价值论”
------
一看就是错的。因为价值的定义就可以理解为占有该物的难度,这一点斯密早有论述。

所以,效用与占难价值论,就是效用与价值价值论了,可笑不?

而且,占难价值论等同于同义反复,根本谈不上什么论。

使用道具

9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1 12:03: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激扬先生 发表于 2020-10-20 23:25
6、经济公平
    所谓经济的公平,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占有和消费的公平。
    造成财富的占有和消费的不公 ...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财富。财富是效用(有用性)的载体。财富的本质是效用。
----------
这条不错。

2、商品价值有两重涵义:一是衡量商品的财富的量的一个社会尺度,二是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比例。
-------
错误。第一个等于啥也没说,第二个是价格。

3、商品的价值量由商品的有用性及占有性两个因素来共同决定,与商品的社会效用及商品的占有难度都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
错。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占有难度。

4、左右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规律是“效用最大化•生产耗费最小化”原则。
--------
不一定,最起码在现代社会,应该是利润最大化。

5.社会经济不公平,贫富分化的原因除了劳动剥削,还有资源的占有和消费的不公平等多种因素。
---------
劳动剥削?

6、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广阔性”和“高速性”。
------
完全没摸到门径。

使用道具

10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1 15:10: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1 12:03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财富。财富是效用(有用性)的载体。财富的本质是效用。
----------
这条不错。
第一条中,财富的本质是效用也不对,应该说片面了。
阳光,空气也有效用,但它们不是财富,一个只拥有阳光和空气的人,就是个穷光蛋,没有什么财富。
可见,财富的本质不仅仅是效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