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川江愚人
967 1

[城市经济学] 悠悠的城市,忧忧的人 _你不知道的城市经济学(一)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讲师

4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906 个
通用积分
343.2544
学术水平
23 点
热心指数
26 点
信用等级
21 点
经验
5938 点
帖子
173
精华
0
在线时间
6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6-18
最后登录
2024-4-1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前言:

人为什么要进城,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城市该怎么发展等等,才适合人类生存。看起来都非常复杂的问题,但从服务业的角度来解读,却都非常简单。本文运用东方经济学的原理,解读人、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为人们看待城市、选择城市、适应城市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城市管理者规划、发展、管理等等,提供思路、办法与措施,算作是东方经济学的城市经济理论运用篇。

一、人、城市、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川有很多古镇,任何一地都有雕梁画柱的精美建筑,青石铺就的豪华街道,云集的商务会馆等等,记载着曾经有过的繁华与辉煌。而今繁华不再,门可罗雀,留下这些文化的符号,供人们去凭吊。为什么会兴盛,又为什么会衰败?背后隐含的秘密,就是今天的人们认识城市,借鉴历史的活生生教科书。

翻开任一古镇历史,不是盐码头就是就是茶叶集散地,不是交通要道就是货物集散地,它们共同的特征都是商品进出频繁的场所。换句话讲,农产品、工业品,都需要通过这些地方卖出去,经济才会繁荣起来。在经济学上,买和卖的行为要统一起来,需要时间、地点和人,汇聚在一起,交换具体的东西,生意才做得成。时光是流逝的,没法留住,剩下只有地点、人和交易的内容。所以,城市是卖场和人的集合,交换的内容就是产业,三者共同决定一个城市的兴衰。

没有城市,人们聚集不了;没有人,城市兴盛不了;没有产业在城市流动,养活不了里面的人。显然,城市就是一个需求侧的基础设施。将本地产品输送至四面八方,满足他方人的需求,又将天南海北的货物汇集过来,满足本地人的需求。城市本身又是消费市场,人不能够光吃饭不干活,还得干点什么,才对得起盘中食物。干什么?这就是人到城市的初心,怎么干?这就是城市经济学总结的内容。

围绕需求侧设施,服务业就产生了。车马店、船码头,餐饮店、住宿、票号、典当、串串、包打听等等,都让小镇快速进入兴盛与繁华。花巨资修建起来豪华的公馆,耗费巨大的人工,铺就出富丽堂皇的马路,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娱乐设施应运而生,在人们辛劳过后,享受人间的美好生活。

盐不再是交换的主要物资,对应的城市就消失了;茶叶占据不了生活的主要部分,茶马古驿站的繁华就不在了等等。还有一种讲法是,盐、茶叶等等生活物资,人们离不了,只不过有新的交通方式出现,不再需要这些交换场地,相应的城市也就衰败了。但不管哪种说法,物资不在那个城市出入,那个城市就注定没落,成为今天人们凭吊的场所。

古镇的兴衰启示。

人们需要走出去,将劳动成果进行交换,才能够换来美好生活。到哪里去?除了城市别无选择,因为城市就是人集中的地方,信息、资金、物质都在哪里交汇。话虽然平实,却反映经济学颠灭不破的真理,商品如果没法交换,生产就没法继续,到城市去交换劳动成果,才能够换来人们的美好生活。

城市作为交换的场地,里面聚集了很多的人,干什么?绝对不是城里人自己吃自己,而是东南西北、南来北往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支撑着城市不断向前发展。没有交换的内容,城市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谈的城市规划、先进发展理念等等,一点意义都没有。

二、城市中的服务业,是如何同产业连接起来,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的。

同样是食客,经商办企业的,可能需要较为高档的酒店,上班一族,估计需要精美的快餐,临时务工大军,来点便宜实惠便餐更受欢迎。而城市居民,更多选择是居家形式,在外就餐不会成为常态。所以,服务业是城市兴衰的标志,但服务业档次的高低,决定城市经济质量与经济竞争能力。“吃点麻辣烫、打点小麻将”的城市服务业,根本不是现代城市的标志。

《现代服务业之智慧东方》一书,开篇讲“文明的标识”,大意是,城市的文明程度是用服务业来衡量的。服务业越发达,经济越繁荣;服务细分越精致,城市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反之,服务越粗放,文明程度越低;服务业萎缩,城市经济就在萎缩,就在衰退。

这为我们选择城市提供了方法与依据。任何两个城市的对比,只要对服务稍加细分,就可以比较出城市的优劣与高低,从而帮助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非常方便且可靠。对于城市管理者,也可以从中找到城市之间的差距,但如何做,却不能够在服务业表面上做文章,而是从城市、产业和人三者关系入手,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才能做好城市的文章。

农耕社会,城市里面种不了地,却说明另外一个道理,城市不需要生产过程,一样能够生存下来,并发展很好。今天大量的乡镇都是“赶集经济”,每逢赶集的时间,异常热闹,过了赶集时间,门可罗雀。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城市的简化版本,农民卖出农产品,换回生产需要的种子、化肥、农具等等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得以维持下去。小乡镇正是靠这种交换活动养活自己,而不需要从事具体的农业生产。同样,大城市也不需要生产过程,但产业还得同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东方经济学”的起点与核心内容。

城市就是一块交换的场地,其交换的内容来自于哪里?我们把它称为“城市腹地”,有的把它称为“服务业辐射范围”,但这个概念很不准确,服务业都是就地消费,不存在辐射问题,哪怕给远方的客商打个电话,也是在本地付费,收入归入当地,算在远方既没必要,也不可能。

城市与城市腹地之间的生产联系,靠的当然是人。传统方式,人们自发到城市里面寻求交换的机会,城市提供衣食住行即可,古镇就是这样的模式。以后又细化为批发市场和零售业,但他们都有共同特点,由资本来主导与推动需求侧设施的健全。优点是快速满足了经济的发展需要,缺点也非常明显,“流通领域”的自由竞争,让处于靠天吃饭的农业快速沉沦,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大,品种却越来越单一,让依靠个体劳动的农民很难卖出自己的产品,就此奠定农业老大的头衔,老末的地位。工业产品也好不到哪儿去,“好酒也怕巷子深”,被迫拿出大量资金来支付所谓的“广告费、门槛费、创意费、推广费”等等。好处当然都归投资需求侧设施的手里,他们是两头通吃的罪魁祸首。

随着工业大规模入城,城市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工业对土地大规模侵占,让批发市场等被迫远离与消失,从而隔断了城市与腹地之间的联系;大规模人口的涌入,导致房地产市场崛起,阉割了零售商业,取代的是大型超市与连锁,从而开启了流通领域全面垄断时代。

农产品卖不出去,三农成为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以至于稳定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工业产品进入超市的门槛越来越高,各类企业苦不堪言,被迫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经济质量勇攀新低;而城市居民夹在中间,被迫接受高价食物与用品,彻底颠覆了“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传统认知。

与此同时,城市病流行起来。工业带来的污染,极大地破坏了人居环境,让人们饱受水、空气、食物的侵害。治病支出、健康支出不断攀升,前半生用身体赚钱,后半生用钱养身体,最贵的是再过普通不过的“空气”等等,都表明城市病入膏肓。

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不是堵在路上长时间煎熬,就是睡眠不足的没精打采。没时间来照顾老人,让传统的居家养老分崩离析;没精力陪伴小孩,让代沟不断加深,以至于“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成为的一种奢望。

工业退出城市,问题又来了。城市产业空心化与产业人才空心化,无不困扰每一个城市。花大力气搞起了的大项目,不得不花大价钱搬走;花大精力绘出来的蓝图,却轻飘飘浮在天上,没法变成甘露,滋润干渴的城市。

问题并没完,一方面是,电子商务将城市实体经济打劫一空,不仅税收严重枯竭,靠房地产积累起来的资金也坐吃山空,日见枯竭。另一方面,道路、公共交通、医院、学校等等基础设施又不得不投入,一减一增,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没有尽头。一旦风吹草动,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城市管理者破产,很容易变成现实。

城市病带给人们的困惑就是,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生活、工作压力空前巨大。就近就业的可能非常小,且收入少,没法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连累小孩都要输在起跑线上;跑远点的收入可以吧,可家庭没法照顾,维系几千年的居家养老模式灰飞烟灭,为人子、为人父的道德底线备受煎熬。面对密密麻麻、连绵不绝的住宅海洋,又能怎么样呢,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城市管理者的困惑是,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敌人太狡猾。道路、公共交通拼命建设,可城市依然堵车严重,交通不畅;学校、医院不断建设,可上学难、看病难,基础保障严重不足;玩命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目标都是高起点,瞄准世界前排的多少强,可想要的来不了,不想要的削减脑袋往里钻,或者来的都是装门面的东西。看来,城市经济这头犟牛,怎么都不听话,还有城市经济学吗?

自发的古镇经济,满足不了产业和城市大发展的需要,资本下的城市经济,对产业、城市和人都会带来巨大伤害,没法做到三者的和谐统一,才在城市的上空,飘出来一种“人”的、悠悠的哀叹。

三、东方经济学的城市经济理论,为城市、产业和人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

城市群发展概念,虽然将大城市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小城市。可小城市的内核是什么?解决不了,就没有任何操作性可言,空谈还能起作用乎。连接起来的小城市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解读不了,小城市之间没法共存,谈大城市就如耍流氓一样的无奈。城市群与城市腹地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弄不清楚,城市就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保障,谈城市经济发展就是忽悠。空泛的概念,缺乏内容支撑,操作性全无,自然引领不了一方城市的发展。

“国际大都会”的就近就业、就近生活、就近娱乐的理念,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楼宇之间那点小小的地皮,绿化都嫌小,肯定种不了庄稼;工业对环境的巨大压迫,注定没法同人争夺空间,退出城市是一个迟早的时间问题;那点餐饮、娱乐的服务业,顶不起城市发展的天空。人们还能够找出第四种产业吗,估计等到哪一天,城市早就灰飞烟灭了。

东方经济学的产生,弥补了经济学需求侧的理论空缺。城市是需求侧的基础设施,运用好这些设施,将产业、人、城市、社会综合协调起来,让城市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自然就是一套城市经济发展理论,或者说“城市经济学”。

服务业聚集区是产业和城市的联系通道、桥梁与纽带。生产过程可以在广大的农村、各类工业集中区以及各类中小城市,而研发、设计、营销、信息、金融等等在城市,这为产业与城市在空间上提供了物理隔离奠定条件。人可以在城市,但加入到了生产过程,为城市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参与了价值分配链条,间接地保障了城市财富,保证了城市发展的动力。远离了威胁人居的环境压力,自然做到了城市、产业和人的和谐统一。

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关系,将产业和城市联系起来。

比如我们在城市中建立一个某地农产品营销区,谁能够卖出去就交给谁免费使用。城市将某地的产品卖出去,这就是城市与城市腹地的内在联系,而营销区的确立、所有权归属、运用方式、管理规定等,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关系。

一般的服务是解决人直接问题的劳动。餐饮、医疗、教育等等,都是人直接的感觉表现,换个人就不会出现饥饿、疾病、知识贫乏等等的感觉,接下来的任何消费都没有意义。换句话讲,人不能到现场,就没法出现消费行为,再多的楼堂馆所,只能是城市本身的消费,解决不了城市财富来源,自然支撑不了城市的天空。

生产性服务是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劳动。比如产品不好卖、技术落后、外表不美观、使用不人性等等,换任何人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也就是说,生产者不用到城市,一样可以消费。他们都是城市之外的消费,是城市财富的来源,任何消费都具有积极意义。

市场需求都是通过人的感觉反映出来,但直接消费与间接的消费的区别,决定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服务业。直接消费是城市文明的标志,间接消费才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来源。所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准确定义是,服务对象是生产的服务业。城市服务没有系统、大规模进入生产环节之前,谈再多的现代城市,都不会有任何意义。

至于城市腹地之外的商品流入,属于传统的流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关系依然发挥作用。因为服务业聚集区之间的连接,具有互为来源地与消费地特性,间接地架起了城市之间联系的桥梁。一体化发展、通道经济、圈层经济等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施,才使城市之间的合作变成实现。某省的“同城化、一干多枝、双城圈”等等,好多年都实现不了,原因只在于缺乏这种桥梁。互为来源地与消费地特性,相互替代,直接导致传统流通领域大规模萎缩,间接地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为现代服务业。

谁比谁卖得多,卖得好这就是服务机制,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末位淘汰,服务业聚集区就会发展得非常好。

资本没有这种机制,个人一旦拥有,兴盛的时候便会作恶,而衰败的时候,也没法来变更主体,活不起来。比如资本家修建了一个商场,独家经营就会想方设法提高利润空间,而卖不出去的时候,换另外一个资本家也不会让“有能力、没有资本”的人来做。《现代服务业之智慧东方》一书中,列举的十多个案例,都揭示了这种机制,成为笔者研究服务业的基础。

怎么才能够卖得出、卖得多、卖得贵?这就是创新、创业的内在机制。它促使人们不断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式等等,去提升产业的质量,才能够让自己在服务业聚集区中立于不败之地,间接地让产业、人、城市和谐协调起来,推动城市走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来。而这才是真正的“生产性服务业”。那些希望资本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注定不会收到结果。生产性服务业的载体只能是城市服务业聚集区,离开这种载体,一事无成。

当一方产业接受来自城市服务业聚集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并一点也不用担心销售问题的时候,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都会大幅度提升。不担心销售问题,是因为城市服务业聚集区本身就是一套营销体系,需要不断卖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够为聚集区带来更多财富。内在动力驱使,提升目标产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才是城市服务业聚集区唯一可选的途径。提升目标产业的竞争力,自然离不开资金、信息、技术等等手段的配合,从而形成真正的城市经济学逻辑,使城市经济健康、优质循环起来。

“卖得出、卖得多、卖得贵”是商人成功的秘诀,同样也是城市管理者的诀窍。将城市腹地的产品,卖得出、卖得多、卖得贵,城市自然拥有竞争力,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也就是一种必然结果。围绕现代服务业生产力展开,重点打造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关系,城市的经济学效应自然体现。

以为城市拥有资金、信息、技术等等优势,就可以为所欲为的逻辑,不知道损害了多少产业,也不知道贻害了多少城市,案例不枚盛举。资金、技术等等进入的时候,热闹非凡,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泪流满面,这就是大量产业、众多城市的真实写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 经济学 不知道 生产性服务业

沙发
三重虫 发表于 2021-2-17 16:51: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