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ldjdkj
1100 0

[创新发展] 实践与制度的拷问《周少来:基层“问责泛化”现象的制度审视》一 [推广有奖]

  • 5关注
  • 32粉丝

贵宾

学术权威

2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205075 个
通用积分
11166.9842
学术水平
1433 点
热心指数
1459 点
信用等级
1351 点
经验
156741 点
帖子
5313
精华
1
在线时间
35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0-23
最后登录
2023-4-20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2-9-13 12:36:1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文前语


       最近,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副院周少来《基层“问责泛化”现象的制度审视》的研究文章很有感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一刀切”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个纠缠理不清的历史问题。这些问题省级有、市级有,连乡村村镇也不少:形式化、简单化和不接地气脱离实际,以及矛盾重叠、屡整不改和屡查屡犯都成了“新常态”。网格化管理算是新事物,但网络的信息互联变成单向指令下达,那么这个网络还是回归到过去的“红头文件”的矛盾或打架——还是老一套把戏。


       问题出在哪里?当然原因不是单一的。因为政务管理、企业的发展以及民生问题等等,按照系统原理都是复杂多因素问题。也就是说,公共治理都是复杂系统的问题。


      按照系统理论,人类面临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多因素问题,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逻辑关系。系统的有效性在于闭环的信息反馈和控制,即闭环的有效性如何。如果网格化管理只是单向运作,那么系统就成了开环状态。这显然有根本性问题:系统失效。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可以说比比皆是。


      从管理学上讲,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公共管理目标任务都会失效。


     《周少来:基层“问责泛化”现象的制度审视》这篇文章谈到了很多方面,但也远不是全部。因为这个问题远不是只发生在基层(系统的中上层也存在问题),因为系统是有层次性的和关联性的。举个例子:钱学森回国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对两弹一星工程和航天探月工程这样的计划实施,如果没有有效的系统控制是不能有效实施的。这是美国“曼哈顿工程”的经验。所以钱学森提出“要设立总体部”统筹协调项目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中国现代科学及工程体系的建立是由钱学森开始筹建的。事实也证明,钱学森最大的贡献市创建了中国系统工程管理的科学体系。


       学术平台上发表的《周少来:基层“问责泛化”现象的制度审视》这篇文章谈了很多方面,对基层暴露的问题比较多。但是有关网格化管理中中上层暴露的问题没有多讲,所以本文抄录该文希望智者从整个“链条”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拉闸限电”和过当罚款等问题。

      基层当然问题问题不少,但基层面对的都是具体的实际问题。如果上面“九龙治,水各自为政”,那么基层无论如何也不好做不好。这样的结果就是“谁直接管我我听谁的”。


《周少来:基层“问责泛化”现象的制度审视》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资源空耗、体制空转的“官僚制隐疾”,上下共愤、民无实惠,为何还能在不断的“声讨批判”中长期存在?其中原因值得深究。其实,形式主义,其来有自,源远流长,在各种形态的管理体制中均存在。其基本的规律是:越是基层的政府单位,其所受到的上级压力愈大,形式主义作风越发普遍;越是“运动式”治理的任务,其所受到的时间压力愈大,形式主义作风越发严重。



   由此看来,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形式主义泛滥,有其根本的“体制性根源”,绝非一两次“人人喊打”的“运动式治理”所能根除,更非责难干部素质和作风甚至撤职查办一两个领导所能完胜。以基层乡镇政府普遍存在甚至自身也深恶痛绝的“填表考核”为个案,我们深入辨析一下地方和基层政府“形式主义痼疾”的体制性根源。


   层层加码、层层加压的“压力型体制”使乡镇政府“不堪其压”


   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层级,在目前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镇五级行政体制下,乡镇政府之上的所有上级政府都有“下发文件、布置任务”的权力,而乡镇政府是“无权驳回”、只能“照单全收”的最后单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说的就是这种行政现状。但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决胜精准脱贫的关键时期,乡镇政府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信访维稳、防火防灾、精准扶贫、环境治理、交通安全、公共服务、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基础教育……,几十项、甚至上百项各种任务,接踵、叠加而来。更有甚者,县级政府为了显示“政治重视、执行有力”,而把各项任务的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分解,一项工作往往要分解为几十项具体“量化指标”,并且都要“按月、按季度”并“全过程跟踪检查”。这便是我们在基层调研中,干部反应最为普遍的“层层加码”。


   比如一项“精准扶贫”项目,就会细化量化为几十项“量化指标”,而每一项“量化指标”都要“登记造册”。所以基层干部形象地比喻为“上面千个锤,下面一个钉”,而最终所有的锤子和板子全部都要“打到乡镇政府的头上”。使乡镇政府“忙于应付”“疲于应付”,而又“不得不应付”,这就为乡镇政府的各种“形式主义应对”埋下“体制性伏笔”。


   层层追责、层层下卸责任,乡镇政府成为“最终责任承担者”


   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追查责任,正在并已经日益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常态”。在这种“层层加压、层层追责”的体制下,“基层治理责任”最终谁来承担呢?最终各种“责任”还是依靠行政层级“层层下传”。中央追查省级的“责任”,省级追查市级、县级的“责任”。县级政府作为县域治理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又是怎样承担和分解责任呢?


   一是县级政府及其各个职能部门,都可通过各种“责任书”,把本应由各个职能部门完成的“任务”,逐项逐条地下放落实给“乡镇”,但“项目资金”和“项目检查验收”的各种权力,还是掌握在各个项目专项办公室和职能部门。“层层责任状”也就变成了上级部门的“层层免责单”。


   二是乡镇政府对县委、县政府及其各个专项办公室,以及教育局、环保局、财政局等各个职能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责任状”,只能“无条件服从”,少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无论哪个专项办公室或职能局,都掌握着不少的“专项资金和资源”,都是乡镇政府“不敢得罪”的上级部门。


   通过压力层层传导、层层加码机制,各项任务的“落实责任”下卸到乡镇政府,而县级政府及其部门则掌握着绝对的“资源分配权”和“检查验收权”,乡镇政府便在“权责失衡”中一路负重前行、忙乱应付。


   由此,顺着行政层级链条,乡镇政府成为“没有回旋余地、责任不可再分”的“最终责任承担者”。上级的每一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保证自己所管辖的“任务责任”按期完成,都会不断地到基层乡镇“督促检查”。这便形成了所有基层乡镇应接不暇的“检查大军”:中央检查组、省级检查组、市级检查组、县级检查组、扶贫检查组、教育检查组、环保检查组、安全检查组、维稳检查组……等等。各种各样、不断追查责任的检查考核,也成为疲于应付的乡镇政府“生产”各种“形式主义应对”的土壤。


   迫于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责任,“运动式”治理成为乡镇政府的主要工作方式


   作为“任何责任”都无法“推卸”的基层治理单位,乡镇政府要把各式各样的任务和工程落实到乡村社会。但同时,任何“责任的板子”,都能“打到”乡镇政府的头上。经过我们在全国各地不下一百个乡镇政府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乡镇政府的基本运行状况和治理方式呈现出“疲于应付的忙乱状态”。主要根源是,经过多轮的“乡镇合并”,现有乡镇管理规模普遍扩大,而乡镇政府编制遵循“只减不增”的原则,大的乡镇,编制有70到80多人(行政编加上事业编),小的乡镇有40到50人左右。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急剧加快,精准扶贫、移民搬迁、土地征用、基层党建、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美丽乡村等,都需要乡镇政府最终“落实”,并必须通过“考核验收”。于是,乡镇政府陷于“人少事多”的被动工作状态之中。


   一是“集中运动式治理”,什么事最紧急,什么事考核最严格,乡镇政府就会全体出动“运动式”集中完成。二是“加班加点式工作”,“白加黑、五加二”忙于工作,这是乡镇干部的“常态”,“谁也不敢拿工作开玩笑,出了事就得下岗”。我们在全国各地一百多个乡镇的调研中,最普遍的干部反映是“忙、忙、忙”,这是不论东、中、西部各个乡镇干部普遍的感受。三是“外聘人员式工作”,乡镇编制有严格限制,而工作任务不断增加,“有财力”的乡镇,则在现有编制外“聘用”人员。这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乡镇的普遍做法,如东部一个乡镇,行政编、事业编与聘用人员,基本保持在1:1:1的比例,即有40个行政编,40个事业编,就有40多个外聘人员。


   乡镇政府“陷于”完成各种“任务”、“项目”的纷繁事务之中,完全失去工作的“主动性”,被动地成为完成“上级工作”的“腿”,无法自主统筹和开展适合本乡镇发展的各项规划。由此,也进一步加剧乡村自治的“行政化”,即乡镇政府也把各个“行政村”,变成自己工作的“腿”,村民自治功能全面衰减。在这种“运动式治理”常态化的运行机制下,乡镇政府的各种“形式主义应对”也似乎有了各式各样的借口、理由。


   (未完接下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系统工程 社会科学院 一体化进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