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陈才天
517 1

[心理学] 第9章:物象心理学;60: 心理转换O6 [推广有奖]

  • 5关注
  • 84粉丝

svip3

学术权威

93%

(VIP/贵宾)三级

98%

威望
1
论坛币
81429 个
通用积分
3803.8666
学术水平
1301 点
热心指数
1219 点
信用等级
828 点
经验
274881 点
帖子
10407
精华
0
在线时间
52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11
最后登录
2024-4-1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物象知识与行为操作的心理转换

语言如何指导行动?

D·W·卡罗尔语言心理(包括行为主义的言语行为)学家没有研究语言是怎么样指导肢体动作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的问题。卡罗尔虽然对儿童语言习得过程做出了深入研究,但是,同样遗憾的是没有指出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发生的物象与语词之间的联系。因此,语言心理学不论是从个体语言习得,还是从个体语言指导行动(或言语行为)的研究,都没有能够揭晓语言与事物在心理上的相关性及其联系是什么样的问题。由此,语言心理学给予思维的内容或性质或形式来说,将都是语言思维,而不会有其它形式的思维。本章讨论涉及的问题,将进一步为物象心理学增加适当的内容。

语言心理学的遗憾。

一、操作行为是知识表征的方式

物象心理学认为,虽然物象是知识的元表征,但人类改变自然界,离不开操作行为。换句话说,科学知识必须转换为操作。人类对复杂多样的物体、事件的有效操作,称得上是知识的表征系统。因此,操作行为也是知识表征三大系统之一。

操作行为的知识表征系统是建立在事物物象结构基础上的。知识的操作表征与知识的物象表征的关系是表与里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没有前者,后者就无法显现出来。根据感官知觉直接认知事物形成的知识即物象结构转换的操作行为参见186节和189节。根据语言理解获得的知识即转换物象形成的操作行为参见190节。

此外,人类许多个体具有相对他人而言,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如绘画、手工艺术、演唱等。但是,艺术家如果不运用操作行为,就无法证明其具有某种知识。当然,这类操作行为表征的知识的心理依据仍是事物物象。

1、物象结构与行为心理转换

根据物象心理学理论,物象是联系并产生操作物体行为的心理中介物,操作物体行为是由物象结构心理产生出来的。比如,一个人熟悉了自己驾驶的汽车操作各部件的位置,即头脑中形成了它的物象结构,在行驶时可以目视前方情况下,手脚能够自如操作。假设一个人初次驾驶一辆不同名称的车,就不能一上车自如操作。一个人熟练的操作复杂物体的行为,记忆中就必有该物体物象结构。因此,物体物象结构是转换操作物体行为心理过程的依据。在这里,我们要做出一个排除语言参与其中的假设,即人类与高等动物在直观物象结构转换为肢体操作物体行为方面,具有同等心理生理的性质。虽然在操作的复杂程度上前者远超过后者。比如手工艺术、魔术等。但是,人类有大量的由语言理解转换产生的行为,这是人类与动物根本性区别。通过语言理解转换物象结构转换操作行为,将在190节中讨论。

物体物象结构与操作的心理转换是在意识意向性作用下发生的。清代画家郑燮在《题画》中的一段话也是一种很好的说明: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

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这里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实际上是竹物象的心理转换过程,是画家对竹物象结构与绘画操作心理转换过程。这是由物象转换操作行为形成产品的情形。

想象物象也可以转换为操作物体的行为,并产出物化产品。比如动漫作者将虚拟物象绘画出来,制成动画片等。

操作行为需要物象结构记忆的支持,因此操作行为是物象的心理转换。这是表象理论不可实现的。根据表象与知觉区别的观点,操作是一种知觉认知活动,而与表象无关。比如尹文刚认为,(81)“表象与知觉是不同的,主要差别是知觉是在客体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表象则是在客体不存在的前提下出现的。” 根据这种观点,表象对操作就不起作用,因为一方面操作总是直接面对眼前的事物;另一方面面对物体的知觉操作并不能排除该物物象结构的作用。换句话说,操作既需要知觉也需要物象结构心理的支持。当然,物象理论并不否认知觉对于操作的重要性。但是,复杂的、精确度高的操作行为,无一不需要长时间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参见188节和189节)。练习就是形成对于物象结构的稳固记忆,才能实现操作的准确、迅速的心理转换。

2 、技能是物象结构的行为知识表征

技能是个体通过学习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技能是若干动作的组织体系,它把许多动作按一定关系组织起来。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一般将动作技能划归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如骑自行车等。我们在46节中已阐明程序记忆即是物象记忆。毫无疑问,个体动作技能是以一种物象结构表征的知识存储在心理中的。教练的言语传授是对于技能的物象结构的描述,而不是技能本身。比如一套自由体操的动作,首先要教练的编排并用语言或示意图描述出来。教练用语言向运动员传授,运动员要将教练言语含义转换为肢体动作的物象思维,才能使自己肢体产生与教练编排的体操动作表现出来。教练与运动员各自思维的区别在于,教练是由物象思维转换成言语,而运动员则相反是将言语理解转换为躯体动作的物象思维。运动员经过长时间刻苦的技能训练后,达到熟练完成一套自由体操所规定的动作。实际上就是运动员在头脑中存储了一套自由体操所规定动作的物象结构知识的表征。运动员在表演时,语言几乎不起任何的作用。

如果仅仅就体操运动员表演的肢体动作而言,运动员似乎运用了形象思维。但是,运动员的动作必须与精确清晰的动作表象、动作连续体表象、区域表象:准确的力的动量感和人与器械内、外力的协调能力;精确的时间感、自我时空控制能力;整个动作体系(动作连续体的内部关联)的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这是形象思维不能包括的内涵。所以,物象思维更加准确而适恰。如果说,技能是以“形象结构表征的知识”,那么也是不确切的观点。因此,技能是物象结构行为表征知识的观点,更能阐明和符合技能操作的认知心理结构与特征。

二、语言理解转换的物象及其心理功效

语言的理解包括听他人说和阅读两种情况,是要知道他人说了什么事物。然而,心理学界对语言理解的讨论,主要集中在通过语言知觉对语词、句子和语法结构等形式获得语义的心理加工过程。梁宁建认为,(82)“语言理解是个体借助于视觉或听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主动加工过程” 但是,我们在5节和53节中指出,概念、命题、意义的语义理论,不能解释言语指令所产生的操作物体行为的认知心理结构。

阅读的理解比听的理解,在心理转换上多一个内部语符转换的环节。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暂不作严格的区分。在语言与事物与操作与情绪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认知心理转换,物象是心理转换的核心。语言理解心理转换的物象,主要涉及几个方面:1、语言智力对语言理解的作用;2、隐喻形成的物象;3、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依据;4、言语指令发生的操作行为的心理结构;5、言语刺激引起情绪发生变化的心理依据;6、语言虚构的精神价值的心理依据;7、语义系统与物象系统同一假设。

1、语言理解产生操作物体行为的心理依据

心理学家沈德立、张述祖认为,(83)“目前是把动作和语言分开研究,将来恐怕会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趋势。因为语言和动作始终是协调在一起的。”物象心理学的语义理论将适应这种心理研究的新潮流,将有力推动把言语与动作结合起来研究的心理学发展方向。因为语义是语符代表(意指)事物的物象的观点,能够诠释言语指令产生操作行为的心理依据和神经生理心理结构。

在生活中,由语言理解产生行为是普遍的事情。然而,心理学轻视语言与行为心理转换,如同行为主义心理学轻视意识的心理作用。除了“程序性知识”涉及行为外,认知心理学基本没有涉及语言转换操作的课题。但是,心理学如果沿袭符号学的语义是概念、思想或意义的理论,则不能实现对语言理解产生操作的认知心理依据和结构的解读。

语义是语符代表事物的物象。物象、物象结构是语言与操作之间的心理中介物。只有把语义转换成物象结构才能产生肢体操作对象物的行为。例如,“你把灯点着”一句是意指一个事件的结构。它包括操作者、灯具、火种的关系。操作者在头脑中要形成“我点灯”的物象结构即将灯点着程序,并按点灯的程序操作才能完成。 “我点灯”事件的结构如下:1、下灯罩、2、拿火柴盒、3、划着火柴、4、点燃灯芯、5、丢掉火柴、6、上灯罩(1与2,5与6可互换)。意念性失用症病例表明,患者在脑损伤之后,不能完成“点灯”的任务。患者可能取下灯罩即停滞不前,不知下一步再做什么;或是灯罩尚未摘下,却先擦着了火柴,却不知该将火柴与灯芯接触,而听任火柴烧到手指;还有可能是擦着了火柴还未点燃灯芯却提前吹灭了。表现多种多样。总的情形是动作的程序和步骤乱了,系列化的操作无法顺利完成。由此可见,动词“点灯”和“你把灯点着”的含义不是概念、命题、意义,而是点灯这个事件的物象结构。点灯者头脑中点灯物象结构完整,才能完成操作。如脑损伤患者,不能形成完整点灯物象结构,就不能完成任务。

语言理解产生行为是将语义转换为物体、事件物象结构的思维转换(参见8),并根据需要将物象结构转换为肢体操作物象思维的认知心理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行为心理 形象思维 行为主义

沙发
陈才天 发表于 2023-3-4 10:06: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三、语言思维与物象思维转换假设

物象心理学并不否认语言思维。我们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思维的目的是认知、把握物体、事件。换句话说,语言思维最终都要转换到物象思维上来,才能实现认知事物的目的。同时,物象思维获得的知识需要交流与传承下去,这就需要转换成语言思维形式表征出来。所以,我们提出语言思维与物象思维转换假设。

在现实中,决策、创造活动的对象总是物体或事件,而言语交流又不可缺或。所以,语言思维与物象思维是并用的,处在相互转换的认知心理活动中。

1 、 语言思维的对象、内容

语言思维与物象思维转换假设,可由语言思维的对象、内容证明。

语言思维形式是运用语言符号进行认知、判断、推理、决策、创造的思维活动。如概念、命题、三段论推理、数学符号、逻辑符号表达式的推理等理论形式。但是,正如阿恩海姆指出的,(84)“纯粹的语言思维是不产生任何‘思想’的思维[或无思想思维(thoughtless thinking)]的典型。它只是自动地从‘储藏’中原封不动地恢复某种‘关系’。它是有用的,但又是不生育的(或缺乏创造性的)。”因此,语言思维必有其对象、内容。但是,西方哲学认为,客观事物是对象,其“反映”或形成的“思想”、“观念”是内容。心理学继承了哲学的传统,至今认知心理学仍未将“表象”纳入思维的内容,以概念、命题、意义作为思维的内容。物象心理学认为,语言思维的内容,就是思维对象的认知心理样态即物象结构。它与语义是语符代表事物物象的定义相联系。因为是物象使语言成为思维的不可缺少的东西,思维操作的对象是物象(主要是视觉物象),而不是对象物本身。语言之所以对创造性思维有所帮助,就在于它能在思维展开时把这对象物的物象提供出来。语言思维的对象是物体、事件。语言思维的目的是认知、把握物体、事件的本质及其规律。因此,物象理论认为语言思维的内容是物体、事件的物象结构。

语言思维的内容是语言思维转换物象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再造想象就是这种思维转换的心理过程。

2、再造想象与思维转换

物象心理学认为,再造想象是论证语言思维与物象思维转换的有力证据之一。再造想象是对语言理解为前提。林崇德等人认为,(85)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和图解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是通过语言描述而在头脑中出现了相应的事物物象。例如,小说使读者认知其中人物和各种情节、关系、性质、作用和情绪的物象。再造想象的物象之所以能够建立,是因为读者在头脑中对公用的词语、符号意指事物物象形成了巩固的心理联系。当一个人读了《红楼梦》对林黛玉的描写后,头脑中形成了林黛玉的形象。

张述祖、沈德立认为,(86)“再造想象必须以对词语的理解为前提,理解是思维的一种形式。只有把用以表述形象的词语的前后逻辑关系搞清楚,才能对词语的表述达到理解,从而建立再造想象。可见,再造想象一定要以思维为前提。这种思维就是理解。……再造想象是思维的结果和产物。” 因此,我们认为,再造想象就是一种物象思维,是由语言思维转换的物象思维。

语言理解转换物象思维是由言语指导下产生行为、情绪的心理依据。语言理解转换物象思维或迟或早必然使行为和情绪上发生的变化。比如,通过语言交流学会了某种技术操作和技能动作,以及认知疗法等。还有在心理内部发生的修正,如中止某些言语、行为和情绪等。

四、控制联想实验与思维转换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心理学界有过一场争论,就是出现了“无意象思维”的观点。它起源于“控制联想”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发现有无内省现象,即被试在刺激词与反应词之间根本就没有过内省思维活动发生。这种实验结果,至今可能是认知心理学忽略非语言思维的直接原因。

对于“控制联想”实验及其得出的“无意象思维”的结论,心理学家张述祖、沈德立认为(87)“控制联想”实验,“就是因为课题太简单,解决的时间很短,来不及回省或反省,即没有给被试一个回省或反省的机会。” 其实,我们认为不是“没有给被试一个回省或反省的机会”,而是被试根本不需要“回省或反省”就能够完成任务。因为,一方面是语言思维抽象、迅捷的特点,另一方面,“控制联想”实验在指导语阶段,被试已经形成了刺激语词与反应词的语义范围的认知,加上被试对试题很熟悉和“课题太简单”。

“控制联想”实验得出的“无意象思维”现象,并不能否认语符与语义-物象的心理结构。当被试在指导语阶段已经知晓了语义范围,在对刺激词含义-物象都很熟悉的情形下,对反应词含义-物象同样也是熟知的。因此,当主试发出刺激词后可以迅速答出反应词,而不需要对语义进行内省即物象思维区分时间。正如张述祖、沈德立所说,(88)“不能用语言表述心理内容并不等于没有心理内容”。假如主试给予被试不熟悉的刺激词,被试就有可能答不出反应词来。“无意象思维”现象如同陈宝国、彭聃龄(2001)发现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字义—字音。这是一种语言认知心理捷径能力的表现。但它们并不能修改语言认知心理的基本原理,即义-音-字的线性心理结构。还有,英语的“无语义阅读症”。不过,这进一步表明内部语言形与义分离的心理结构。

五、决策过程中思维转换

巴西人的难题:

你和你的伙伴走在巴西的雨林里。你们要过一个峡谷。峡谷有40英尺深,每个方向都有几公里长。你有一架20英尺的梯子、一把钳子、一盒火柴、一支蜡烛,无限供应的绳子和几块石头。你和你的朋友怎么通过峡谷?

当你阅读这段文字提出的问题时,你知道了用来解决困境有几样物体。你的思维离不

开语言,你必须阅读。但是,当你要做出选择逃离困境的决策时,你的思维就必须离开语言。你必须运用物象思维,如峡谷的深度与这几样物体的性质、作用、数量、关系(我们似乎一刻也不离开语言,但果真如此将一事无成)。正确的决策是使用无限量供应的绳子。虽然,你不能够亲临其境,但是,你的认知心理样态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你的思维就是一个事件物象思维活动。否则,你就不会有难题或困境;你也不会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

生活中,问题解决的呈现方式有三种情形:直接面对现场的问题,并采取实物的操作解决;通过语音交流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通过阅读文本知晓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在第一种情形中,或许不需要语言思维的作用。在后两种问题解决的情形中,你的思维必将转换为对物体、事件的物象思维的认知心理样态;因为实际的、虚构的问题都在语言之外。

语言思维与物象思维心理转换,是决策思维活动的一种常态。决策的优劣或是否正确,是智力高低的行为指标,它主要是物象思维能力。

决策往往是通过回忆语言理解语义即物象达到了控制、掌握、改变事物的目的。这样,我们可以断言:是心灵意识将语义转化为实在者物象。这种情形更能证明了物象这一内在心理中介物的确实性。因为使用语音文字从来就不是人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实现对事物进行非语言的了解、掌握、控制或改造。语言必然在心灵意识思维中有一个向事物物象的转化,才能指导行动或操作动作去直接改变事物。只不过是这种转化极其地迅捷,人们难以感受体验出来罢了。

生活中的决策需要经验。然而,经验的心理样态就是物象的,而不是语言的。对于个人来说,经验性知识的心理样态并不是用符号表征,而是以物象表征的。

六、创造过程中思维转换

创造性思维是从事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革新、文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然后,根据认知心理学对非语言思维所采取忽视的态度看,创造性思维是指语言思维。但是,心理学家们也认为,(89)“创造性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90)“想象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而(91)“表象是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这表明心理学在思维理论上的矛盾。想象是非语言思维方式对事物结构、性质、关系、作用的观察与思考,即它是物象思维方式。

虽然,个体经验总是以物象心理表征的。几乎所有的创造都离不开前人的经验,但前人的经验总是以语言传承下来的。因此,语言理解、语言思维是创造活动必要条件。语言理解是再造想象,再造性想象是物象思维(参见72节)。创造性想象具有物象思维的特征。张述祖、沈德立认为(92)“创造想象是由思维而揭露出或建立起许多形象之间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因而产生新的表象组合。”这表明,创造过程中包括物象思维与语言思维交替运用的转换。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建构新物象的物象思维活动。认知心理学很久(Wallas,1926)将创造的过程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1、准备期。表述问题,初步尝试解决。2、酝酿期。放下问题,考虑别的事情。3、灵感期。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4、验证期。检验并/或实施问题的解决方法。根据科学技术和艺术创造(不适于文学创作)的过程四个阶段中思维活动的特点,除了准备期的“表述问题”是语言思维的方式外,其余阶段均属非语言思维的创造活动。当一位理科博士走进实验室,就必须把公式定理方程的符号思维转换到物体物象思维的过程中来。并通过物象思维指导肢体操作,接触实验物体。

文学创作过程是物象思维与语言思维转换。文艺理论家把塑造成人物形象称为形象思维。事实上,作品中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民俗风尚、故事情节、心理情绪、人与人复杂关系等,是不适用于形象思维,而适宜用物象思维。文学创作一方面是创造性想象虚构故事,另一方面必须运用语言思维形式进表征。因此,思维转换是创作认知心理过程的重要内容。


【情绪、成瘾、测谎、精神疾病、学习障碍的认知神经研究

情绪心理演变是相关脑区神经细胞、调质对当前事件与自我关系的物象加工、物象思维引发的行为反应。

成瘾的化学物质使相关脑区神经细胞产生白日梦的幻觉物象,形成物象思维紊乱的状态。

精神疾病是各个脑区神经细胞物象加工功能缺陷,不能更新物象知识,物象思维紊乱导致行错乱失常的身心状态。

儿童自闭症、学习障碍,主要是语音与字符的物象加工或语义物象脑区神经细胞功能不足,物象思维破碎导致行为异常。】

参考文献:

(81)尹文刚:《神经心理学》,第200页。

(82)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第242页。

(83)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第592页

(8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 滕守尧译,第341页。

(85)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第1644页。

(86)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第525页。

(87)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第550页。

(88)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第550页。

(89)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第153页。

(90)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第1366页。

(91) 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第73页。

(92)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第526页。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