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东亚富
2517 2

[学科前沿] [转帖]从经济学论文统计分析看经济学的发展走势 [推广有奖]

  • 2关注
  • 10粉丝

荣誉版主

学术权威

2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0
论坛币
141592174 个
通用积分
3.1465
学术水平
2 点
热心指数
5 点
信用等级
6 点
经验
4740016 点
帖子
3920
精华
6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2
最后登录
2021-2-14

东亚富 发表于 2005-4-24 09:29: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FONT color=#000000>作者:周淑芬 </FONT></P>
<P><FONT color=#000000>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FONT></P>
<P><FONT color=#00000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学发展迅速、强劲。自1979年经济学跃
居中国社会科学第一大学科以来,一直稳居其位,1979—1995年,发文
总量为442286篇,占社会科学发文总量的32.1%。对408 种社会科学期
刊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1996年经济学论文产出力仍然最高,发文量为
15787篇,在社会科学19个学科发文总量中的占有率约为40.02%,创改
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经济学的发展速度为1356.3%(以1978年为基期)
,名列第四。这说明经济学已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大量
数据显示了,经济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第一大学科的实力及其对社会科
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反映出其如下发展趋势。
            (一)从论文的学科分布看经济学面向应用的发展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解除了人们思想上的禁锢,新的理论价值观逐步确
立,面向应用,为改革和发展服务成为新时期经济学繁荣发展的根本方
针和发展趋势。1995年以前的文献统计反映了这一转变,1996年经济学
论文的学科分布,同样反映了这一变革趋势,并呈现以下特点:
    1.应用研究空前活跃,金融居最。1996年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
现实问题研究空前活跃,发文量为14819篇, 约为理论经济学(基础理
论)的15.31倍,在整个经济学中占有约94%的绝对优势。 从这个角度
说,1996年经济学的发展主要是由应用研究推动的。这种结构分布,是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在研究方向上面向应用、面向现实的变革和在学科
结构方面侧重加强应用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反映。我国经济学的这种
变革,适应了“现代经济学在自然科学影响下,越来越向应用、技术和
效益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变革已经、正在和必将使我国经济学研究
更加繁荣兴旺,有力推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应用经济学在总体上发展快、文献量大,在经济学中占绝对优势,
但应指出的是其内部各分支学科发展很不平衡。发文量名列第一位的是
金融学(含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为2972 篇, 占全部经济论文的18
.83%,占应用经济学论文的20.06%,充分显示其雄厚实力。发文量位
居第二的是国民经济学和中国经济总论,位居第三的是企业经济,位居
第四的是商业与国际贸易。
    把这一结果与1980—1995年各个时期应用经济学论文的分布格局相
比较,便可发现,应用经济学论文的分布格局的如下演变,即论文量居
首位的学科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再转变为金融学。经济学论文
的这种分布演变大体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趋势,即从以农业为主
的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并在加速工业化进
程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吸纳更多就业机会的服
务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体、向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趋势,加速金融、商贸
、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1996年经济学论文的这种分布格
局,还与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相关。
    总之,应用经济学论文分布格局的变化大体上反映了经济学结构随
产业结构调整及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调整和演变的趋势。但是由于
各种客观原因,这种趋势在某些学科尚未充分显示。如邮电通讯业作为
信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部门发展很快,但是邮电经济学论文不但没
有上升,反而逐步下降,1996年降至末位。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
势,加强对邮电通讯等信息产业的研究势在必行,对此应引起理论界和
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2.理论经济学研究面向现实,成就辉煌,但发展相对滞后。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理论经济学研究面向改革和发展实际,取得了一系列理
论突破和创新,成就辉煌,而一系列新兴学科的兴起和繁荣则使理论经
济学的发展更加生气勃勃。1996年,理论经济学研究改革和发展中的重
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论文4300余篇,在全部经济论文中约占27%;基础
理论研究论文为968篇,占6.13%。但还应看到, 与应用经济学的发展
和与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对基础理论的要求来说,其发展还相对滞后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
治经济学体系,使理论具有超前性,是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二)从新兴经济学科和边缘学科蓬勃兴起看经济学的专
业化和综合化发展趋势
    由于经济学向专业化和综合化发展,新兴经济学科和边缘经济学科
蓬勃兴起,现代经济学已发展成包括数百门分支学科的庞大体系。适应
现代经济学的这种发展趋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学研究的
对象和领域不断拓展,一方面向深化、细化方向发展,相继诞生了生产
力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另一
方面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相继诞生、恢复和重建了
一系列新兴经济学科(含边缘经济学科),如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等。1996年新兴
经济学科发文量451篇,约占经济学发文总量的2.86%,其中, 新兴理
论经济学204篇,约占理论经济学的24.8%; 新兴应用经济学发文量为
247篇,约占应用经济论文的1.65%。 新兴经济学科的兴起和繁荣反映
了我国经济学向专业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同时,预示我国的经济“
科学群”在形成之中。目前我国新兴经济学科从总体上说还很弱小,但
它们的兴起和发展意义深远,关系着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应重视和加强其发展,使之与现实要求相适应,发挥更大作用。
            (三)从论文机构类型分布看经济学研究群体的多元化发
展趋势
    1996年经济论文涉及4497个单位,可分别归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
、党政机关、文化机构、公司(企业)五类。经济学论文的机构类型分
布呈现如下特点和趋势。
    1.经济学研究群体向多元化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专门从事
经济研究的机构不多,主要集中在科学院系统、部分高校和某些经济领
导部门。此后适应改革、发展的高速推进及其决策科学化和经济科学事
业迅速发展的要求,经济学研究机构迅速增多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形
成了国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党政机关、公司(企业)、文化单位等
多种类型科研实体并存的格局。
    2.高等院校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力军。在各类机构发文量排序中,
高校高居榜首。其发文量为7548篇,几乎占经济论文总数的一半(47.8
%);其单位平均发文量为7.2篇,亦排名第一。 在经济论文产出力的
核心区域分布中,高校占有绝对优势,其中在前10名和前5 名的占有率
高达80%。这表明高等院校在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中,把教学与科
研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对经济研究
做出了巨大贡献。高校已不仅是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基地,而且其研究实
力亦相当雄厚,名副其实地成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主力军。
    3.党政部门的研究机构迅速崛起。党政领导和工作人员参与经济研
究者日益增多,成为经济研究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996年党政机关
的经济论文产出量为3622篇,名列全国第二,占有率高达22.94%; 党
政部门的研究机构的经济论文产出量占全国科研系统经济论文产出量的
16%。这既反映了党政机关对经济研究的重视,也反映了党政机关人员
的知识化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毫无疑问,这对党和国家经济决策的
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科研机构是经济研究的主要力量。1996年科研机构论文发文总量
为2307篇,在全部经济论文中的占有率为14.6%,其单位平均产出量仅
低于高校,名列第二(这仅是发文量的较量,未将高校的研究机构列入
高校内)。
    5.面向市场,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公司(企业)加入到经济研究队
伍行列。1996年公司(企业)的经济论文产出量为952篇, 占全国经济
论文总量的6%。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改革后的新貌。 可以说企业
加入到经济研究队伍中来,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反映了企
业从员、特别是领导层文化素质的提高,一代新型企业家队伍在逐渐形
成,反映出企业的文化品位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四)从论文的单位分布看经济学论文产出力分布的集中
——分散趋势
    在1996年经济论文涉及的4497个上属单位中, 产出量较高的前605
个单位占总单位数的13.45%,产出的论文数(10523篇)占总论文数的
66.66%。1996年经济论文产出力前3名依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
民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居榜首,发文量在全
国的占有率为4.55%,在全国研究机构的占有率为31.17%, 在全国社
会科学院系统的占有率高达50%以上。而产出量较低的3892个单位占总
单位数的86.55%,产出的论文数却只占总论文数的33.35%。可见,少
数高产单位产出了绝大多数论文,而绝大多数低产单位却只产出极少数
论文,高产单位集中和低产单位分散现象明显。论文产出力的集中——
分散现象,几乎是所有科学共有的规律。然而经济学论文产出力的集中
——分散程度则大大低于自然科学。根据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数
据,1997年科技论文产出力的分布是:占总单位数3.26%的单位,产出
占总论文数70.20%的论文, 其中集中——分散程度较低的数学论文分
布是:占总单位数13.15%的单位,产出总论文数70.55%的论文。因此,
可以将经济学论文产出力的分布结构称为“准”集中——分散现象。经
济学论文产出力的这种分布与经济学研究群体向多元化发展和大量非专
职研究人员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有关。随着决策科学化的发展,大量非
专职研究人员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是势所必然。经济学论文产出力的“
准”集中——分散现象势必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五)从论文作者分布看经济学高产作者年轻化、高职化
趋势
    论文产出量是作者研究能力的一个方面的表现。通过对作者论文产
出量、研究重点等的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科带头人,乃至整个经济
学家队伍的现状及学科发展的某些趋势。在我们统计范围内,1996年经
济学作者11322人(集体作者除外),发文量15424篇,人均1.36篇。由
于期刊注录项目不全,我们无法统计全部高产作者的职称和年龄。据我
们对前5名高产作者共7人的统计,其中高级职称有6人,占85.7%, 中
级职称有1人,约占14.3%;在前10名高产作者44人中, 注明有高级职
称者34人,比例亦达77%,中级职称6人,约占13.6%;在44 位高产作
者中50岁左右的学者居多,最年轻的是20多岁的博士生。以上数据说明
:(1)高产作者职称高级化, 高级经济学专家在我国经济学研究事业
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高产作者年轻化, 一代新秀在茁壮成长
,他们是经济学家队伍的希望之光。
            (六)从集体、合作著者论文分布看经济学的合作研究趋

    1996年经济学论文的集体著者和合作著者共计发表论文3277篇,论
文合著率为20.7%,比社会科学平均合著率(16.05)高4.65 个百分点
,基本与国际社会科学的合著率接轨。其中,国际合作13篇,占我国社
会科学国际合作项目的40.63%。 以上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学研
究发展的如下趋势:随着经济学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涉及知识门类
复杂,科研难度加大,经济学研究的合作趋势在加强,特别是跨学科、
跨单位、跨地区、跨国家的合作研究日益发展,势将成为经济学研究活
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经济学国际合作项目在我国社会科学中居绝
对优势,说明经济学对外开放和合作的力度相对较大。这有利于经济学
的繁荣和发展。</FONT></P>
<P><FONT color=#000000>【参考文献】①范并思、胡小菁:《变革时期的中国经济学-社会科学报刊文献统计分析》,《经济学家》1997年第3期。 ②于光远、董辅@①主编:《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演出出版社1997年版。 ④项启源:《经济学研究概述》,《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社去土右加乃 </FONT></P>
<P>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论文 统计分析 济学论文 论文统计 经济学 发展 经济学 论文 统计分析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burtonzzx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5-5-29 11:01: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斑竹,你的签名不错!

使用道具

东亚富 发表于 2005-5-29 12:56: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了!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8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