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草源狼
1191 0

海外并购良机乍现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海河居士

教授

6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5209 个
通用积分
6.0009
学术水平
-4 点
热心指数
9 点
信用等级
-8 点
经验
1497 点
帖子
655
精华
8
在线时间
1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3-2
最后登录
2022-1-4

草源狼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1-20 17:13: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近来,中国资金“出海”步伐明显加快。10月底,国内两大金融机构向国外企业伸出“橄榄枝”,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中信证券与美国贝尔斯登相互持股。英国《金融时报》昨日还披露,中行、建行、工行可能联手从淡马锡手中接过渣打银行17%股权。

  对中国资金紧锣密鼓“出海”的行为,不少专家表示赞赏。他们认为,在美国次贷危机阴影笼罩下,目前不少全球著名公司陷入了资金紧张的“泥潭”,股价纷纷大跌,这为包括主权基金和大型企业在内的中国资金出海并购,提供了不错的“抄底”时机。

  一方面,今年7、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股市震荡下行,最新的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日经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分别从最高点下跌约7%、10%、18%、4%。个别大公司的股价日跌幅超过8%。与三个月之前相比,中国资金如果现在“出海”并购,成本无疑会下降很多。

  另一方面,很多海外著名公司也表露出较强的增资需求,中国资金在“雪中送炭”式并购行为中处于有利地位,也容易达成并购目标。

  11月公布的美国公司季报又爆出多个大公司因次贷危机遭受巨大亏损,而金融机构首当其冲,市场剧烈震荡,流动性再度出现短缺。但与8月份第一波次贷危机爆发时不同的是,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多国央行不再直接向市场大量注资以缓解危机,而试图以降息、暂停加息等手段缓解市场影响。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样的“救市”行为无疑见效太慢。众所周知,银行、保险、券商的流动性短缺风险极可能是致命的。

  目前,不少海外公司准备通过增发、建立后备基金等方式来渡过难关。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资金的收购行为更容易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

  专家建议,中国主权基金以及有条件的大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趁海外大公司身价下跌之际,筛选买入一批优秀的、有潜力的公司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主动出击的多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一来这些企业资金雄厚,或与海外大型银行有过接触,有一定“感情基础”;二来也是避免政治“壁垒”的一种手段。中国主权基金的收购行为往往会引起国外政府的抵制或阻挠,而大银行替代主权基金去海外收购,必要时可接受主权基金注资或将股权转让给主权基金,也不失为“曲线收购”的途径之一。

  专家还建议,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对象除了金融类企业外,还应扩大收购范围,将触角伸向更多国家和更多产业领域。例如,通过收购全球资源主要蕴藏国的公司,掌握在商品市场的话语权或争取一席之地;进驻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等平时中国很难跨进的领域;收购中国急需发展的产业等。总之,中国企业可以利用次贷危机的特殊时段,争取把危机转化成“时机”。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海外并购 富时100指数 美国次贷危机 纳斯达克指数 高新技术产业 海外 良机

慎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