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关系讨论: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06级 方晓阳
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我所有的学生都加为QQ好友,并且同意他们在不告诉我真名的情况下与我交流。因为不管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时间都非常宝贵,许多老师又常常要奔走于不同的校区之间。用QQ交流省时又方便。
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我会注意我上课时的衣着。如果我教的是经济管理类,我会穿得很商业;如果我教的是历史人文类,我会穿得儒雅。因为所谓“言传身教”,不只包括行为,也包括衣着所暗示的生活状况。
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上课前我不会把要讲的东西统统放到PPT上。我至多在上面列一些要点。上课时更不会照PPT念。因为现在的学生是很聪明的,文字的东西他们常常一看就懂。在PPT上列太多东西的不良后果之一,便是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等着下课时拷课件。
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上课时我不会老站在讲台上,我会多在台下走动。因为这样能尽可能避免同学们感觉我和他们是一个空间里毫不相干的两类人。
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上课时,我不会把课本上已总结出来的理论再复述一遍。我会带着同学们,试着自己做总结。因为理论,总会多少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只是把它们背下来的话,不等毕业就会被忘记。而经过自己的推导得出结论,不仅理解得更透彻,而且对于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很有好处。
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我会努力引导学生把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实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社会上实习。比如教人力资源中企业招聘这一章,我会让同学们说说他们是怎么进入社团或学生会的。让一些学生干部说说他们招新时是怎样选拔干事的。
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几次课甚至一个讲座就能解释清楚的问题,我不会硬拆成18次。我宁肯早点把重点的东西讲完,然后引导大家运用理论分析一些实例,哪怕只是新闻报道上得到的间接实际。更不会用点名去填充“多余”的时间。
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在课本上实在没有什么东西要解释的情况下,我宁肯跟同学们讲一讲我的思考,或者同行业的一些专家的前沿研究,也不会讲一些随便从网上一搜就有的、很肤浅的信息。因为作为大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培养深度思考和前瞻性地看问题的能力,才是把那么多年轻人招进大学的目的。
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在请一些社会人士来做讲座前,我一定要对讲座内容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讲座过程我一定全程跟进。因为理论和实际间的差别,未必是多一些社会经验就看得清的。我必须防止一些片面的社会经验误导学生。
假如我是大学文科老师,我会尽量把考试平时化。而且我坚决不会从网上搜一些题目就拿来考我的学生。我会布置很多次小作业,可能是案例分析,可能是小论文,可能是课程感想。然后在很多次作业中挑出成绩最好的几次,经过加总或平均给出最后分数。因为文科的很多课程,只要用几天的时间狂看就能背下来。这样没有经过长期消化的东西很容易在考完之后就被忘掉。
师生应该是朋友。我们可以争论得不可开交,也应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怎样让大学时光更有意义。在大学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要完成的事很多很多。我们都要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时间,尊重对方的智商,也尊重对方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