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闲人
5026 10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介绍(7)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3粉丝

贵宾

东厂厂长(国务院副总理级)

院士

9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8
论坛币
167771 个
通用积分
14.5960
学术水平
64 点
热心指数
82 点
信用等级
37 点
经验
7325 点
帖子
1775
精华
28
在线时间
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
最后登录
2021-5-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正当心理学和管理学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反思和思潮竞争的时候,有一个经济学家也悄悄地进行革命性研究,尽管这个研究被几乎所有学科忽视了。

这个经济学家想,既然经济学必须假定参与人是理性经济人,那么这个人的理性是如何产生的呢?除他之外,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想得这么远。这个人就是哈耶克。

哈耶克太聪明了,太聪明的人总喜欢胡思乱想。

哈耶克的推理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存在一个超人作为社会计划者出现,能够统筹规划社会资源,那么这个社会总是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可是,到哪寻找这个超人呢?找不到,所以,也就不存在理想的社会计划者。

现实的计划者能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吗?哈耶克静观流水,一再问自己,不行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并且会把这些特质贯彻在决策中。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偏好的差异性,这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看官,你能说清楚自己的偏好吗?不可能!

于是哈耶克发现,如果每个人都有隐私,那么这些隐私就构成了个人知识,在交易的过程中,别人对你的了解能够通过相互交流一部分扩散出来,但这种了解本身还是有偏的,比如你爱吃辣,传到第三人耳朵里,就变成了你爱吃麻辣。所以,在社会交往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而这些独特的视角无非是你自己对他人的理解,这是一种主观的,不是客观的。这些理解构成每个人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其实是一种隐私。

能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能知道的还是不知道。在社会交往中,能知道的已经体现在决策中了。如果我知道你吃辣,我就已经在点菜时考虑到了。但我的确不知道你还爱吃鸭屁股,这是你的隐私。但我没有点,你心理不舒服。你心想,这个人咋这么不善解人意呢?

大家想象看,那种知识对决策的后果有影响?能知道的知识已经被大家考虑,所以,大家知道这些知识的后果,也就不会影响决策。剩下的就是不知道的知识,或个人知识,或默示知识,在决定着各种社会交往的边际。最后那一刻,是由你一刹那的个人知识决定的。别人想不到,就表现为大吃一惊。

可是哈耶克不明白,个人知识决定社会交往后,为什么社会还那么有序?因为大家都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交往的,为什么还能相安无事?经济学说是价格机制的作用。哈耶克觉得还不仅仅如此。如果是仅仅价格机制,那这个价格机制又是如何让人们心安理得的生活?

我凭什么相信价格机制?

由此,哈耶克开始挖掘人们的内心世界,探索人们决策的心理基础。

在哈耶克看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毫无疑问。但每个人都有心目中的世界,这也毫无疑问。问题是,每个人是如何看世界的?世界是如何进入每个人的心中的?

哈耶克的推理如下:

每个人看世界并不是如道家或佛家或禅家所说,用心,悟。人看世界是通过大脑的认知。注意,那时还没有认知科学。

大脑像一台机器,专门处理各种从外界接受到的信息。比如你看到西红柿,那么你的大脑中一块负责认识其红色;另一块认识其形状是圆形或近似圆形;还有一块通过舌头认识其味道——酸甜的,如此等等。大脑产生了无数的神经,这些神经像锦衣卫密布在身体的各个角落,收集各种情报。这些情报(即信息)汇总到大脑,由大脑进行分类综合,你就认识了西红柿。

也就是说,你其实是一部分一部分认识西红柿的,但在一瞬间,你的大脑能让你认识一个总体的西红柿。这就是大脑的神奇作用。

所以,哈耶克认为,大脑就是信息处理器,不停的处理无数的信息。每个人每时每刻从外界接收无数信息,都通过大脑进行加工处理。大脑通过神经网络形成一种处理程序,使得信息处理一直有序进行。如果这种秩序被打破,你猜?就得进精神病院啦。

人的理性正是来自神经网络的有序性。

但是,由于信息太多,神经网络就要有所取舍,这种取舍有时正确,有时错误,不仅取决于你的早年学习,而且取决于你的先天遗传,如弗洛伊德说的,还取决于你的潜意识。大脑在分类综合加工信息的时候,各个模块会尽可能让自己的信息占主导,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偏好。也就是说,偏好无非是大脑中各个模块相互竞争的结果。但是,由于每个模块只负责自己的信息,相互竞争就会导致大脑整体出现偏差,而且大脑本身相对外部环境的复杂也是很有限的,这就是有限理性的来源。

看官糊涂了,总结一下:

人的大脑长出许多触角(神经),接收外界信息;神经网络为了提高效率,自动分类(不分类的都被淘汰啦),形成认知模块,比如颜色类,味道类,形状类等;每种模块先加工和综合自己一类的信息,形成总体信息,传递给上级模块,比如植物类,动物类等;更大的模块加工更综合的信息;大脑最后把作为整体加工后的信息传递出来,这就是你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你走在路上,看到花草、动物、男人、女人、漂亮、野蛮等,都是经过大脑神经网络这一瞬间的加工处理过程传递出来的,是你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大脑不断有序的分类收集信息、加工处理和综合,就是理性的认知过程。

但是,这一认知过程收到以下约束:其一,自身禀赋,天生的;其二,潜意识;其三,父母言传身教的;其四,社会学习;其五,相对复杂的外部世界,你的大脑还是简单的。

如此等等,在这些约束下,你在理性的认知世界,但总是不可避免的犯错误,所以,你是有限理性的。甚至会出现非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介绍 行为经济 经济学 理性经济人 行为经济学

面对渐渐忘却历史的人们,我一直尽力呼喊!
沙发
ANOVA 发表于 2005-1-17 12: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行为经济学是不是要先学好心理学啊?

使用道具

藤椅
willyin 发表于 2005-1-17 13:4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似乎是这样的

使用道具

板凳
圆的轨迹 发表于 2005-1-17 21: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似乎汪丁丁对西方脑科学的一些解释也是从这个心理视角切入,而从这个视角似乎又出现一种夸学科整合的迹象!

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

使用道具

报纸
xyunw 发表于 2005-2-3 11: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偶先到医院看看偶的神经中枢发展是否超自然发展!

使用道具

地板
nie 发表于 2005-2-15 22:4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闲人把这些东西串起来,再润色一下就好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7
zh1973 发表于 2005-2-16 11: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闲人啊,该过完年了吧。继续讲啊。评书也该快点啊。

使用道具

8
weihong21 发表于 2005-6-25 12:0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要继续啊,等着下回分解
推荐人大经济论坛,经济学资源下载、学习交流的网站

使用道具

9
jqp 发表于 2005-6-27 10:0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行为经济学介绍(7)是这个系列中目前最好的一篇(除了"行为经济学介绍(4)"没见到外)

经济学跨学科进行归纳,积极意义在于对原有的演绎逻辑不满意,借助外力来求得发展.为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应看到,心理学自身也在努力提炼自己的理论.例如,心理学理论中,有一支,用编码解码概括回忆中的分类等信息加工工作.一下就把思路打开了.因为符号学在信息加工理论上,比心理学走得远.而认知科学在人机关系的价值判断上,对心理学实证又是一种超脱.

我个人以为,学科成熟前,会对其它学科兼收并蓄;学科成熟后,则会出现一个提炼排斥过程.汪丁丁现在就处在前一个阶段.所以把脑科学大量经验性的,未经提炼的东西拿来了.这是好事,但不够.总得被消化成经济学本身的东西,研究才算到一段落.否则经济学看上去就成别的学科了.

具体到我们这个问题上,我思考,有两个提炼方向,是我们在进行经验研究时,可以注意的

第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在心理分析层面之上的分野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当机器,这一点早有定论,版主也指出了.从管理学行为理论到行为经济学,行为的意义已变为把人当人来看了.但我认为,还可以进一步提炼.管理学与经济学行为理论摆脱机械决定论的关键,在于从决策角度立论.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决定论,管理学与经济学行为理论是选择论(决策即选择).行为经济学的选择论,又有自己的特点.是相对于理性选择的感性选择(见特韦尔斯基论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区别,WISE CHOICES:DECISIONS,GAMES,AND NEGOTIATIONST第一章及CHOICES,VALUES,AND FRAMES第二十五章).frame的位置在这里。它既是决策论区别于决定论的分界点;又是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的区别点。行为经济学有一天会摆脱心理学,一定是把框架这个概念,发展为经济学独立概念,而不是长期到心理学中去租借概念。

第二,价值与效用分离是一种更高概括。完全理性、有限理性、行为理性、非理性等区别,无论是在哲学上,经济学上,心理学上,都不光涉及经验本身的归纳,都与实质问题有关。西蒙与卡尼曼已一再有这方面的提示。从西蒙的管理行为,引出了管理学中理性选择与直觉选择的长期争论(见沃顿《管理决策》);从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引出相对于参照点的得失来区分最大化效用与价值的方法。至于与心理学和神经元理论是什么关系,我也在学习,希望有人能贯通性地解释清楚。

随便发表一些感想,供参考。

希望版主从心理学角度,不断系统化和完善关于行为经济学的思考。

使用道具

10
1972lhjbl 发表于 2005-10-31 22:3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闲人了!
有一种沉默叫霸气,有一种内敛叫个性,有一种简单叫深遂,有一种不屑叫自我。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