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消费心理
1.健康的人情消费心理
在人情消费方面,调查发现他们在送多少礼的问题上,51.4%的人会根据亲疏关系决定,38.5%的人会根据对方上次送礼的多少来决定,只有10.1%的人会看周围人送多少再决定。当问到他们对于社会上人情往来的态度时,72.8%的村民认为这继承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很有必要发扬光大。只有17.5%的人认为现在送礼有越来越重的趋势以致人情支出成为家庭的一大笔开销,挤占了其它形式的消费,应当适当节制。
2.从众消费心理
本次调查该村农民在从众消费心理方面表现并不突出。 当问到“如果您购买了一部手机,您购买的原因是什么?” 时,有91.2%的人回答说“确实有需要”,只有5.9%的人说“看到别人都买了”,这说明农民在选择消费品时都会从其实际需要出发而非随大流、赶时尚。这也说明盲目从众的心理已经不是农民消费的主流心理了。
调查研究表明:由于农民具有强烈的求同思想,因此他们在消费上会表现出盲目从众的心理。对比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种不同在于:有求同思想的农民并不一定表现出求同行为即从众行为。
3.攀比消费心理
在攀比消费心理方面,周衍平等人的研究认为: 农民日常生活消费较为简朴、克俭,但每逢婚丧嫁娶便铺张浪费,不惜花费多年的积蓄甚至大量举债。问卷调查中,对于宴请亲朋好友的排场问题只有13%的人选择“办得比别人风光”,大部分人都不会特别讲究,只希望一切从简。这说明农民的消费观念已经在发生转变,他们不再一味追求场面的风光而弄得家庭入不敷出,他们开始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情况选择比较合理的方式来对待“排场”问题,而非不考虑后果的铺张浪费。
4.理性消费心理
在理性消费心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即使当他们在商店看到特别喜欢的商品时,也有73.1%的人会选择“考虑有需要后再买”,这说明他们的消费观念变得越来越理性了。
5.节约型消费心理
在节约型消费心理方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7.4%的人有节约型消费的心理。他们十分赞同“生活上该节俭就节俭、能省就省、该花时才花”的观点。前人研究认为:农民在花钱、购物方面较为慎重,有计划,重视积累,不尚奢华,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也符合我国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
6.后顾消费心理
在后顾消费心理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农村居民完全没有城镇居民拥有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机制,农民的生老病死又全部由自己承担,再加上子女的教育费用和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等,这些都使农村居民消费有着浓烈的后顾现象。
7.负性消费心理
在负性消费方面,该地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良好风气。所谓负性消费即打牌赌博等非健康性消费。调查发现:该村的村民在空闲时只有1/5左右的人会打牌或打麻将,并且他们打牌或打麻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发时间和娱乐身心。将近70%的村民在农闲时会选择到镇上等地打短工以补贴家用,只有10%左右的人会选择购物。
(二)新型消费心理
调查结果显示,该村有一半的农民敢于尝试风险投资,这与过去农民的保守消费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对于“今天花明天的钱”这种新型的超前消费方式,也有12.5%的村民赞成。已有调查显示:当今社会的一些中、青年人摈弃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惜借贷进行超前消费,以满足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农民也开始尝试超前消费这种对于他们来说全新的消费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保险消费行为受经济条件制约较大。在品牌消费中,73.6%的村民看重的是产品的质量,17.9%的人看重的是价格,只有少数村民看重品牌和款式,并且看重后两者的多是年轻人。这表明品牌消费暂时还没有被大多数农民接受,尤其是年龄层次偏大的农民。大部分农民在购买商品时看重的还是商品的质量也就是物品的经久耐用性,这与农民群体注重物品实用性的求实心理特征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