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jlrd
29502 79

[考研外校]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转帖)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8粉丝

教授VIP

江上渔者

院士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6
论坛币
269177 个
通用积分
1.1670
学术水平
50 点
热心指数
76 点
信用等级
39 点
经验
12227 点
帖子
921
精华
13
在线时间
3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10
最后登录
2021-11-22

jlrd 发表于 2004-6-24 20:59: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北大中心牛人的经验)

作者:sinokylin  发表时间:2004年6月21日 19:20 前言: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 ——写给复旦经济学本科的学弟学妹 2004-5-24 王勇 前言 写给复旦经济学本科的学弟学妹: 离芝大经济系的期末考试只有两周不到了,我这里的很多同学都开始“玩命”地复习迎考 。但我还是很乐意为《经济学人》投一篇出国前写的关于学习体会的稿子。因为我本科时 也曾和大家一样,渴望着师兄师姐们在悠悠学习路上能多给我们一点建议和提醒,而且在 这份刊物上也曾留下过我自己的歪歪斜斜的学习经济学的脚印。 放眼国际经济学界,我们复旦的经济学人完全有理由感到骄傲,因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华人 经济学家中出自复旦的远比你听说过的和想象到的还要多,你将惊诧于百年复旦所特有的 培养经济学家的厚重传统!!然而,要成为一名真正出色的经济学家,又谈何容易!在芝 大,我们亲眼看着一位位曾光彩照人的毕业于世界顶级名校的助教授数年拼搏之后仍不得 不黯然神伤地离开芝大,留下的只是诺奖得主们轻描淡写的评语:“是的,他(她)的确 很优秀,可是以芝大的标准还不够优秀。”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 学习经济学并不轻松,但是真的很过 瘾!! 王勇 2004年2月27日 于芝加哥大学国际公寓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 在即将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求学之时,我有幸成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以来首位获得北大研究生“学术十杰”称号的学生,心里当然感到特别高兴。转眼间我在 国内接受经济学教育已有七年了,此间虽然写过一些小练笔,发表过一些小文章,但是至 今我仍然不敢妄称自己是在做最严格标准上的经济学“学术研究”,我更愿意说这些只是 为将来真正的经济学研究打基础。近年来,我们国内的经济学教学发生着跳跃性的变化, 我也很幸运地从这些变化中 受益。借应邀为《我在北大作学术》撰写材料的机会,我也将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说来与 大家交流。 体会一、主动培养自己对经济学的兴趣 在我所认识的所有学经济学的同学中,至今我还没有发现有谁比我对经济学的兴趣更浓 。这一点总是让我觉得特别幸运和幸福,特别是在为申请出国深造准备自我陈诉材料的时 候。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种兴趣使得我愿意比很多同学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经 济学论文,攻克一道道数学与经济学习题,去感受学习经济学的快乐。 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始于本科期间读经济学国际大师们的传记故事,阅读中感受着大师们 普通人的一面,让我觉得那些诺贝尔奖得主们与我们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并 且发现原来这些被奉若神灵的大师们在学生时代也曾经懵懂过,失败过,甚至小心眼过, 然后在良师的提点下才“茁壮成长”,而且这些严谨的大师们居然也很有幽默感,这实在 是一件令人激动而兴致倍增的事!正如球迷,歌迷和影迷对于球星,歌星和影星可以娓娓 道来那样,我不知不觉之间也了解了大经济学家们的生活方式和研究历程,我的自信心也 增强了。很幸运,在国内学习期间我总是能遇见真正做学问的良师和志同道合的益友(见 我的硕士论文的英语后记)。当第一次得到著名经济学家的热情洋溢的鼓励时,当看到自 己的名字第一次变成经济学期刊上的铅字时,当听到电话里第一次被人误称为教授时,当 第一次受邀请参加高级的学术会议时,当你的同学与朋友都觉得你将成为一名经济学家时 ,你自然而然地就努力起来以争取“理性化”师友们的“预期”。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 Mankiw教授曾经说:做经济学研究本身那么地有趣,更有趣的是居然还会有人给你钱让你 去做。 体会二、首先练好基本功,“厚积”才能“薄发”。 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硕士课程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没有在高级微观经 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这些标准课程上经受过严格训练的话,那么就几 乎不太可能做出让国际经济学界认可的“学术成果”。所以在研究生阶段如果单纯追求在 国内杂志发表论文数量而不重视基础训练的话,那么将来的研究就有可能只是低水平重复 ,缺乏后劲。因为经济学比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更加接近自然科学,只有先学习了基本的 科学方法和工具才可能了解和掌握国际最前沿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做出自己的创新。在担 任国内一些顶尖经济学杂志的匿名审稿人期间,我经常审到一些宣称自己做出了开创性发 现和成果的论文,但实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在1950年代就在国外基本终结了,而且甚至早已 是国际上标准教科书中的内容。这充分反映了国内很多经济学人基础训练薄弱的问题。所 以,我觉得在北大学经济学的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学会了坐冷板凳,踏踏实实求解一道道 的高级宏微观习题,去数学系上数学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大师Lucas教授就说过他曾学 了数以吨记的数学书。客观地讲,在国内的多如牛毛的二三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并不 困难。我自己始终觉得在读经济学的硕士和博士阶段,多去数学系听几堂随机过程或者泛 函分析的课程从而充实自己的“工具箱”要比在国内杂志上多发表几篇文章更有意义,更 有“学术”价值。我认识的很多优秀的经济学家都是这么叮嘱我的。 体会三、抽时间多练笔,重视“presentation”。 一般在学完标准基础课程以后就开始在专业领域学习并阅读大量的经典文献,我觉得在 了解基本问题和方法之后,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某些有意思的想法以规范的方式写下来,包 括相关文献的综述以及对自己“贡献”的明确界定,然后拿给这个领域的专家教授们去求 教,就能从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独立研究的基本功。很多时候,只有我自己先思考过了, 尝试过了,然后才能恍然大悟为什么在那些经济学大师们的经济学模型中采用的是这样的 而不是那样的假设,才理解到为什么在某些问题上国际前沿的研究会“卡”在这里不动了 。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而是为了学习大师们的研究方法,在练 习中掌握经济学建模的基本技能。有时候对一个基本的经济学模型进行反复“临摹”方能 体会其内在的魔力。我自己就是这个方法的最大受益者。 写完习作以后,最好要多争取机会向老师与同学作报告(“presentation”),这是经济学 研究的基本功之一。经济中心每周至少一次的海外访问学者学术报告让我不仅了解了很多 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而且也渐渐学到了如何做学术报告,如何从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中 吸取精华。在做报告时也要掌握各种方法,这样在交流中就特别有利于认识自己的不足, 扩展自己的视野并改进自己的文章。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我自己有不少习 作都改过很多很多遍,在很多学术场合作过报告,聆听了十几位国际和国内著名经济学家 的意见。当觉得自己的文章修改得差不多了,然后投给相对较好的匿名审稿杂志的话,还 可以得到匿名审稿人的意见。如果写一篇文章就扔在那里不改了,或者直接投给二三流的 杂志,那么其实是很可惜的事。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如果不善于或者甚至不会做学术报告, 而只是自己独斟独酌的话,那么研究水平就会大大地落后。 经济学论文在强调逻辑严谨,行文规范的同时,也要求文字流畅。Mankiw教授就曾说到 他本科时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写作课对他后来的经济学写作非常有益处。在经济中心我比较 早地开始尝试用英语写论文,包括后来的硕士论文。一方面因为我觉得英语是世界顶级杂 志的唯一接受语言,另一方面经济中心所有老师都是海外博士的优势使我更加珍惜机会向 这些老师们学习英语写作。这对于任何非英语国家的经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 本功训练。 在经济中心的三年对我来说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第一年的标准化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基 本上剥夺了自己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第三年要完成申请出国留学的一整套纷繁的程序。 之间还要抽空考完TOEFL和GRE甚至TSE。所以如何利用好课余时间练习经济学写作并且能在 国内为数不多的匿名审稿杂志上发表文章就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在国内的匿名审稿杂志 上发表论文周期通常要半年以上,在国外较好的匿名审稿杂志上发表文章,周期至少为1年 两年。所以能耐住苦,挤时间,愿意一遍遍地修改自己的文章的确是一种对自己意志和兴 趣的考验。 体会四、多与经济学家交流甚至合作 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要勇于并善于向老师们请教。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 同的理论研究重心,所以多多听取各位经济学者的教诲特别有利于寻求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风格,及时认识和纠正自己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详细地了解优秀的经济学家是如 何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遇到理论困难时他们是如何克服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当举 世闻名的经济学大师,像Tom Sargent, Paul Romer, Richard Nelson 等美国教授指点我 学习数学,热情地评论我的论文初稿时,我的学术自信心与兴趣都陡然提高。与林毅夫老 师合作写论文又让我切实地感受并学习他那种重视对现实的观察与归纳能力,与赵耀辉教 授讨论问题让我认识到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与陈平老师的对话则提醒了我不要放弃从其他 学科汲取经济学思想与方法的尝试,等等。与经济学家的交流与接触还有利于增进自己对 国内外经济学术界的了解,有利于制定适合自己的比较长期的学习与研究规划,避免走前 人的弯路。 ------------------------------------------------------------------------------ -- *作者系96级世界经济系本科,2000年免试直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3年进入芝 加哥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这篇文章是根据作者获得第五届“许继杯”北京大学研究 生“学术十杰”以后应邀撰写的材料《我在北大作学术》稍加改编而成的,所以主要侧重 于研究生经历。不过希望本科的学弟学妹们觉得阅读的收益仍然大于成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4 20:59:5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学习经济 经济学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学习 体会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jpsun111 发表于 2005-6-21 09:07: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帖子,经济学人为了理想,必须塌实奋进,厚积而薄发。

支持!努力!

使用道具

kongque 发表于 2005-6-22 12:28: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去数学系上数学课,本科的还是研究生的?
淫漫而不能励勤,险躁而不能冶性。

使用道具

zhaowang 发表于 2005-6-24 22:21: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真是厉害啊

使用道具

ghaochd 发表于 2005-6-29 16:44: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真的很好! 看得出来对经济学爱在骨子里了。

我至今很困惑的是,怎样看懂那些统计出身的人的*****实证分析,很多数学公式,推倒,一看就晕。如果单纯为饭碗就无所谓了;如果想继续深入研究,这将是一致命barrier。现在虽也不讨厌数学的推倒,但稍一复杂就接受不了

不知道怎么办

使用道具

MdCavalier 发表于 2005-7-3 12:46: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哇,看来得先去学个数学博士再来搞经济了,呵!

使用道具

ericazeng 发表于 2005-7-3 13:53: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真是好贴

使用道具

pilgrim 发表于 2005-7-3 14:06: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到好贴我就顶

使用道具

leo06 发表于 2005-7-3 14:09: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使用道具

终于知道免市的牛人多么可怕了,有的搞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