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942673
522 0

[校园话题] 高考志愿:院校选择上的三大误区 需谨慎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0粉丝

副教授

1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523 个
通用积分
0.8122
学术水平
27 点
热心指数
18 点
信用等级
11 点
经验
6593 点
帖子
461
精华
1
在线时间
1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2-7
最后登录
2020-6-19

楼主
942673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7-6-14 20:46: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高考志愿:院校选择上的三大误区 需谨慎


 很多家长关心如何最大化的利用考生分数进入理想大学,但填报志愿时家长和考生的主观性和竞争带来的偶然性容易让大家陷入一些误区。给大家说说这三大误区,给高三的考生和家长提个醒。

  误区之一:过分考虑地域增加录取难度

  近年来,考生填报志愿有两种倾向,距离倾向和地理位置倾向。一部分考生在选择院校时主要选择离家近的院校;而另一部分考生在选择院校则重点选择经济发达或者沿海地区的高校,这些地方尤其以“北上广”最为突出。由于报考人数众多,这两类院校的录取分数也“水涨船高”,办学水平接近的两所院校,可能仅仅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两所院校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录取分数可能差别很大。

  因此家长在进行院校所在地域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同时要考虑到院校录取的“大小年”因素,综合考虑院校选择。

  专家建议:如果考生成绩很好,家庭经济不错,可首选北京、上海;不同地区集中了不同的产业群:如上海的金融产业、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武汉的光电产业、长春的汽车产业、长沙的传媒创意产业、内蒙古的牛奶产业;若考生成绩优势不明显,在一、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学习压力都比较大的话,可考虑本省及周边省份如河北、河南、陕西、山东的城市,首选省会城市西安、郑州、济南、太原、石家庄及各省地级市。

  误区之二:盲目相信榜单误导院校选择

  当前一些机构发布的“大学排行榜”,由于其权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评价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的不统一、不科学,造成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的排行榜里,其排名呈现巨大差异。同时大学排行榜的排行依据是学校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硬件指标等显性因素的排行,不能体现出考生对于院校的青睐程度,因此考生要慎重参考大学排行榜单。

  专家建议:考生在掌握自己的高考分数和全省排名后,可以结合当地当年各高校所在省往年的招生录取分数或排名,以此来缩小选择范围,明确适合自己的高校范围。各机构的大学排行榜可以适当参考,不能盲目信任。

  误区之三:单纯相信名称忽略院校内涵

  国内大部分院校名称从一定程度上能呈现其学校专业发展优势或主要专业领域,但不是每所大学的校名都能反映其专业特色和综合实力。近年来,一些学校更名比较频繁,不少院校更换后的名称与之前的名称差异较大,石家庄经济学院是一所以地质类专业为特色的大学,该校前身是河北地质学院,经贸类专业并不是该校的强项。另外同样都叫“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以矿业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主脉是山东矿业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以化工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是青岛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以钢铁冶金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主脉是武汉钢铁学院,而河南科技大学是以机械类专业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主脉是洛阳农业机械化学院,江苏科技大学以船舶为特色,因为该校前身是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专家建议:考生和家长在选校时,一定不要盲目相信院校名称,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即高校的历史沿革或来龙去脉,把握高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最后再比较高校分出高低,筛选出一批在自己高考分数段内“性价比高”的大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高考志愿 院校选择 江苏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高考志愿 填报志愿 院校录取 高校专业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9 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