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ldjdkj
706 0

[经济学教育] 高校身份与高考减招风波的反思 [推广有奖]

  • 5关注
  • 32粉丝

贵宾

学术权威

2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205075 个
通用积分
11166.9842
学术水平
1433 点
热心指数
1459 点
信用等级
1351 点
经验
156741 点
帖子
5313
精华
1
在线时间
35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0-23
最后登录
2023-4-20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7-11-8 21:44:2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江苏湖北两地高考减招事件沸沸扬扬,作为高考大省的江苏湖北,要让出3.8万+4万的录取名额给中西部省份。这一举动引起当地的家长质疑,关于各地高考招生公平的讨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为什么会这样?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体制的行政干预。这与 985、211体制存在的弊端有染。      

     1、985、211体制不是以具体的学科学术水平为导向作为评价的基础,而是论资排辈笼统的以论文发表数量、学科带头人的地位和名气、办学规模这样一些指标来评定。于是乎,大学大而化之之风泛滥成灾:专升本、学院升大学风起云涌,。现在新升格为大学的学校“草台班子”不在少数。校名变换“马甲”也成了校长的头等大事:东西南北中早已用尽,“理工、工程、科技”遍地开花。系成了二级学院,实在不够就来个XX分校。总之学校“宰相肚里的船也多越好”——四处淘换扩招指标。浮躁之声就像菜市场的喧嚣。为什么都对“综合大学”情有独钟?学校林子大了鸟儿能叫出声的机会也会多:不愁论文发表数量不够。学校多几个院士好办——能挂个名就成。大学多了省长市长也光彩,年终政绩也好写。
    2、其实所有的大学都做不到学科建设都是一流。985、211的科研成果也未必都经得起推敲,例如就有一所中部地区的985、211大学的一项科研成果(大坝灌浆计量控制)被计量科学界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其违反计量误差的“量值传递”理论而戏称为“传感器外加避孕套”。大约2012年,唐山钢铁学院一位招生老师就讲过,他们学校冶金专业历史悠久,教学水平在全国冶金专业中算是一流的(前苏联援建)。但因为是工科学院所以不被考生青睐。包括清华北大在内全国没有哪所大学所有院系的专业水平都是一流的。就办学规模而言,那些规模小的大学和学院论文发表数显然不能与规模超大的大学相比。普通的一本二本二本院校是不是所有的学科都不行,那也未必。一流的“地球物理”专业就在西部院校。湘潭大学在材料科学研究方面也颇有水平。文科和艺术类那就更不用说了,清华美术系比不过中央美院和浙江、四川美院。要说本科教学水平,那么那个被“招安”的南方科技大学丝毫不比清华北大差。所以既然要搞985、211之类的重点大学,就应以公平的态度按照学科水平评选。也就是说一个大学怎么样就看“985、211”学科占全部学科的比重是多少。按照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大学不能一锅粥,要看粥里的花生莲子有多少”。哪个校长都想办成一流大学,哪那么容易?能把少数几个专业学科办成国内一流那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3、其实985、211体制原本的初衷是好的,只是被“计划”思维搞砸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科,这一点学校比教育部清楚的多。985、211体制如果改为以学科建设为导向,那么一本二本的普通高校的校长和老师也能有个“加强学科建设的奔头不是吗”?中国的高校评级不能延续清朝“八旗子弟”的旧习,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教育科研经费既不能撒胡椒面,也不能只顾及“自家兄弟”。
    4、说到底,要改变现有的985、211体制体制的评选办法:确立985、211学科专业有哪些学校。这就叫做能者上,庸者下。谁的科研成果好谁就拿科研经费。这也算做学科建设的“精准扶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钱用在刀印上。朱清时说的好:衡水中学的那种做法实际是“过于执着,就会偏离方向”。
      5、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建立国家学科专业评级制度,不再搞985、211。不管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只要你5年来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水平达到标准就可以定级(就像医院的分类管理等级)。问题是,“国家学科专业评级制度”不能仅仅由教育部制定,要在所有高校和科协系统中调研和“公投”。有的专业也要有相关企业参与(如机械制造)。国家学科专业评级制度”的建立既要顾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高校的专业设置绝对不能再有“坑蒙拐骗”的现象(比如过去的那种简单凑合的“机电一体化”,连个像样的案例都没有的“企业管理”),千万不能再搞“一窝蜂似的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南方科技大学 工程技术人员 学科带头人 机电一体化 科研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