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1864 16

市埸上的商品价格是怎样形成的?(图示) [推广有奖]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8-1-26 12:05:0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竞技、体育竞技、游戏竞技,它们都遵循着同样的原则。

使用道具

ruiew 发表于 2018-1-26 18:18:1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此图很全面,几乎没漏洞,只是【其他社会因素】的命名不是很好~

使用道具

ruiew 发表于 2018-1-26 18:18
此图很全面,几乎没漏洞,只是【其他社会因素】的命名不是很好~
这个可以再讨论。

使用道具

(2)卖者的利益

市埸上的商品的卖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小商品生产者或小商品经营者,另一类是厂商。这类两类商品的卖者在具体计算自己的利益时,存在着不少差别。但他们之间也有很多共同点:

①  这两类卖者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基本目的都是:赚钱;

②  他们都首先必须要将手中的商品卖出去,才能达到赚钱的目的,如果他们手中的商品卖不出去,将不但赚不到钱,而且可能血本无归;

③  他们出售商品所获得的货币,先要补偿他们为生产经营商品所支付的“费用”,只有在补偿“费用”之后剩余的货币,才是他们真正赚到的钱;如果他们出售商品获得的货币少于他们支出的“费用”,他们不但赚不到钱,而且会发生亏损;

④  他们都希望在能够将商品全部卖出去的前提下,使自己的商品尽可能地卖个好价钱,即使商品的价格尽可能地高。但是,经验告诉他们,如果说他们要求的商品价格过高,将会使他们的商品卖不出去,所以,他们只能要求在能够吸引足够多的买者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商品价格高一点;

⑤  经验告诉他们,商品价格较低时,能够吸引较多的顾客;商品价格较高时,顾客就会相应减少。所以,当货源充足,或特定商品生产相关的资源充足时,他们常常需要在厚利少卖与薄利多卖之间作出抉择,以便使自己赚到更多的钱。

上述第③点中所说的“费用”,在价格理论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这里,我将它定义为:卖者为生产或经营商品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全部必要支出。

使用道具

关于“费用”概念的几点说明:

1、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中,社会本质关系与这一关系在商品生产经营当事人头脑里所呈现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从社会本质关系看,劳动者为生产商品所付出的是“劳动”;

而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角度看,他为生产经营商品而付出的是“货币”。

例如,他为盖厂房、购买机器设备、购买原材料等支出的货币,他为支付工人和职员工资而支出的货币,他为支付各种各样必要费用而支出的货币,他为缴纳税金而支出的货币,等等,所有这一切货币形式的必要支出,构成了他为商品生产经营付出的“费用”总和。

2、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将与生产经营成果(如产品)直接相关的那一部分费用支出称为“成本”,如我国会计制度中的“生产成本”、“开发成本”、“营运成本”、“营业成本”等,将与生产经营成果间接相关的那些费用支出称为“费用”,如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我在本文所讲的“费用”概念,包括了卖者在生产经营商品中发生的全部的必要的货币形式支出,不仅包括了上述与产品或成果直接相关的费用(即成本),与生产经营间接相关的的一般费用,也包括了卖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附加。

3、马克思将商品的价值分为“C+V+M”三部分,其中,C是从劳动资料中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V+M”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又其中,V是新创造的价值中相当于资本家支付给劳动力报酬的那一部分,M是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获得的部分。而地租、利息、税金、利润等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但是,“费用”这个概念反映的是商品经济关系在商品生产经营当事人头脑中呈现的形式,在这个形式中,“租金”(如地租、房租、商铺租金等)、“利息”等都毫无疑问地被视为“费用”的一部分(在现代会计制度中,租金通常被列入管理费用,利息则被列入财务费用),即使是缴给税务部门的税金及附加费,缴给ZF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费之类,在企业的财务角度看,都与一般费用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企业为生产经营所必要的货币支出,所以,也包含在本文所说的广义的“费用”概念之中。

使用道具

(3)买者的利益

这里所讲的买者,暂限于最终产品(即生活消费品)的买者,至于生产资料等中间产品的买者,我们暂时不谈。

买者在商品交易中的利益:

①  买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功能是商品的效用;买者购买商品,其本质就是买者用自己持有的货币换取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效用

②  买者在购买商品时,并不关心作为交易对象的商品在生产中耗费了多少劳动,也不关心卖者为生产或获得商品所支付的费用,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买者在作购买决策时根本就不知道他所欲购买的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或“费用”、“成本”。

③  买者在作购买决策时所关心的是商品的效用,即该商品对自己是否有用处,有多大的用处?如果该商品对自己没有任何用处,他就不会购买;如果该商品对自己有用处,他还会进一步评价该商品对自己的用处有多大,并将该商品的用处与商品价格作比较,对价格低而用处大的商品,他会积极购买,对价格高而用处小的商品,他会少买,甚至可能会放弃购买,也就是说,商品的“效用-价格比”是影响买者购买决策的基本因素。

④  买者所持有的货币来自他们的收入,包括经常性收入和各种非经常性收入。绝大多数买者的收入和他们所持有的货币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买者通常都需要将自己有限的货币作合理的分配,以便使自己的需要满足最大化,或者说,买者都存在一个如何使自己手中的货币作最合理的分配使用,使自己获得的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⑤  人们的需要,一般可以分为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这三大类;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也可以分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方面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大类。人们的需要是有排序的。当人们手中的货币有限而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时,人们通常会优先满足排序在前的需要,在优先满足了排序在前的需要以后,才会考虑满足排序在后的需要。与此相应,当买者手中的货币有限时,会优先用于购买能够满足排序在前的需要的商品,或者,会优先考虑能满足排序在前的需要的效用,及该效用与价格的关系。

使用道具

       三、卖者和买者各自的利益是由商品交换当事人背后的全部社会经济联系决定的

商品经济中的社会经济联系,包括人们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社会经济环节中的联系,其中,主要的经济联系包括:

       1、深层次的、本质的关系。

即无论在商品经济中,还是在其他经济形态中,都存在的本质的、永恒的关系: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消费需要又反过来制约生产;生产的发展会创造新的消费需要,新的消费需要又会成为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劳动与效用的关系。人类从事生产、创造产品的活动就是劳动,劳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功能就是效用。

       2、呈现在商品社会表面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中,社会本质关系,与这个关系呈现在社会表面的关系,或这个关系呈现在商品生产和交换当事人头脑中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当人们的“劳动产品”披上了“商品”的外衣,那末,这个“社会本质关系”,也就披上了商品社会的外衣,即呈现在商品社会表面的关系:

       (1)费用与效用的关系。这个关系,实际上是“劳动与效用”的关系在商品社会表面的反映,而且,在商品社会,正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需要以“市埸”为中介一样,“费用与效用”的关系也需要以“价格”为中介,演变为“费用与价格的关系”和“效用与价格的关系”。

       (2)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这个关系,实际上是生产、流通与分配、消费关系在商品社会表面上的反映。

       (3)竞争关系。分为卖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和买者之间的竞争关系。

在商品经济中,直接对市埸上的价格形成价格运动起作用的,不是社会深层次的本质关系,而是呈现在商品社会表面的关系,因为正是这些商品社会表面关系(同时是呈现在商品交换当事人头脑里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商品交换当事人的利益,影响着他们在商品价格决定中的意志,从而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形成和价格运动。

       呈现在商品社会表面的关系,与商品价格一起,构成了商品经济特有的市埸调节机制

价格运动机制.bmp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