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曹国奇
1662 8

曹国奇揭示的经济学原理(简化版)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3粉丝

学术权威

3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7775 个
通用积分
103.1139
学术水平
767 点
热心指数
836 点
信用等级
702 点
经验
149047 点
帖子
8111
精华
1
在线时间
37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0
最后登录
2024-4-2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曹国奇揭示的经济学原理(简化版)

1自由流通度:商品的自由流通范围和程度。

A任何商品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流通,任何以自由为基础的经济学法则和规律只在这个范围内有效。

B商品自由流通度由买卖两个方面的自由流通范围的并集决定。

C、价值的分配受商品自由流通度的严格制约。

任何群体都有皮肤这样的群壁,它过滤进出群体的信息,严格制约商品的自由流通。国界是当今最大的群壁,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没注意这个问题,所以破产。

2、需求向上性(原名:生存生活需要水准向上性):任何生物都具有追求好日子的,讨厌坏日子的本性。

     生物的运动是反熵远动,这个本性可能来源如此。生命总是希望生活越来越有序,总是希望日子往上走,而不是往下走。利润是人类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普适手段,任何制度下都必须有利润。

3劳动饱和度:任何形式的劳动(生产)都必须有一定无效耗费,在劳动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非劳动现象(比如吃饭拉屎、准备工作、交接班、人的状态不好、机器故障),这种非饱和劳动的程度用劳动饱和度来描述。

在就业严重不足时我们应当果断采取饥饿劳动形式来解决就业问题,比如要求公交车上配一名售票员或者管理员,这也是我们完成经济活动的政治任务和道德任务的一种方式。

4、头规律:凡有组织的群体必定有个头,且是少数个体当头。

    这个规律与制度无关,任何制度都必须遵循它,只是不同的制度选拨机制不同,这样的选拨机制是这样的少数人当头,那样的选拨机制是那样的少数人当头。

头规律决定中间消费(利润和生产资料)永远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是头门完成其组织职能的必须。社会积累在需求向上性的决定下是必须的,这与制度无关。马克思剥削理论的立论基础不牢实,经不起推敲,在当今是我国老百姓仇富仇官心态比较重的理论根源。

5平均律:在利益可分割的前提下群体中同类体获益均等。

在经济系统中这个规律通过利润、工资、税金(拨款)这三个方面的平均化体现出来。马克思在其价值转型中只考虑了利润平均化,其考察很不全面。马克思担心的剥削问题由平均律全面覆盖了,《资本论》的核心任务是在走弯路。

6分配定律:个体的获益量等于群体用于该项分配的总量与个体拥有的分配尺度的乘积成正比,与所有个体拥有的分配尺度的总量成反比,即:

q为个体分得的利益,

Q为群体用于分配的利益总量,

B为分配尺度。

任何形式的利益分配都服从这个分配定律。比如群体有10人,总工资量为1000元,劳动总时间为100小时,则甲劳动12小时,其得到的工资为120元,乙劳动8小时,其得到的工资为80元。

7价值三大定律

1价值第一定律——价值创造定律: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力在时间上的延续,等于其生产力与生产时间的乘积,即Q = FT 。

这个定律的立论依据是间接测量,不是直接测量。由于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唯一动力,财富量与生产量(生产力 生产时间)成正比,所以生产量可以间接测量其结果——财富量。

     在马克思范畴中,劳动量等于劳动力乘以劳动时间——即 q = f*t 。但是马克思认为价值仅由劳动时间测量,劳动力的大小与价值多少居然没有关系,他的“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这句话算是白说了。

2价值第二定律——绝对价值定律:在劳动对象和结果不变的前提下,无论生产方式怎变,生产单位商品耗费的生产量不变。

这样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一种投入的增加意味着另一种可替代投入的减少,比如风调雨顺时人们可以减少劳动的投入而获得同样多的谷子。

   由于绝对价值定律的作用,同样的商品其价值肯定一样,懒惰由于支出的劳动力小,所以尽管其劳动时间长,但是创造的价值与勤快短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一样的。显然由于同样时间内懒惰生产的商品少一些,而在市场上的交易规则同质同价,懒惰换回的货币自然少些,它没办法占便宜。

马克思的“劳动量由劳动时间测量”是结论直出,没有任何论证。在这里他稍微论证一下,就会发现仅仅劳动时间是不能测量其价值的,就不会有懒惰与勤快的分析,继而不会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一句话,马克思不懂测量学。客观是不欺负人的,是马克思自己在欺负自己,于是替懒汉操心。

3价值第三定律——价值分配定律。这个定律就是分配定律,6中介绍了。

8、价格三大规律

1价格第一规律——价格互动规律:一商品生产率提高后其价格要降低,但是与此同时群体其它所有商品的价格要因此而上涨,且上涨总量与下降总量相等。工资因此而上涨。

在绝对价值定律下,多生产一件商品群体的财富量自然会同比增加,但是由于平均分配规律的作用,因生产率提高多创造的财富将在全社会平均分配,所以其它所有商品的价格要因此而上涨。

   价格互动规律决定四种价格现象:

   A、凡长期发展较慢的商品(以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更新速度为依据),其价格不断上涨;凡长期发展较快(更新速度高于群体平均水平)的商品其价格才能不断将低。比如农业、建筑业、印刷业、手工业等商品价格不断上涨;手机、电脑、汽车、化纤布料的价格不断降低。

B、在生产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同样商品的价格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在落后国家和地区低。比如大米、火箭、手机的价格在美国高,在中国低。

C、同样劳动支出所挣的工资,在发达地区和国家高,在落后地区和国家低。

D、工资随群体经济的发展不断上涨,随群体经济的衰退不断降低。

2价格第二规律——价格上涨规律:由于自然不断劣质化、由于商品的品质不断提高,物价水平不断上涨。工资因此而上涨。

    经典理论基本没有讨论价格与品质关系,往往将物价与通胀等同起来,这是不对的。这种物价上涨是正常的,不涨反而不正常。

3价格第三规律——价格差规律:如果定义价格第一和第二规律决定的价格为平均价格,那么由于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文化知识在不同群体和个人间的更新速度不一致,在不同企业、部门、地区和个人间形成价格差。

目前最引人注目的价格差是工农商品价格剪刀差。

9价值优先分配规律平均分配肯定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创造的财富(价值)谁将多分得一些。

在这个规律说明平均律也是导致价格差的一个原因。这如同自来水,在水管尽头的用户其水的流量会小一些,平均分配难以100%得到执行。但是导致价格差的主要原因是竞争机制。这个规律说明“市场自动导致均衡”的看法是错的。

10、供求关系中的四个维度:

    从这四个维度我们可以看出市场不可以自动导致均衡,市场的均衡是平均分配(合作)与竞争分配(分工)相互对立与统一,两种力量相等则市场均衡。

A、供求竞争关系:指供求双方内部竞争激烈程度的比较关系和定价实力比较关系。

竞争激烈程度比较:价格是由买卖双方共同确定的。如果定义买卖双方人数相等时双方竞争激烈程度相等,则成交价就是均衡价格。否则不是。

定价实力比较关系: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只是没系统化。

B、供求数量关系:经典理论考察的竞争都是这种关系,很成熟,这里不赘述。

C、供求时间关系:是指供求双方进入市场的时间同步关系。如果这个关系不同步则价格必定至少对参与的某一方不利。

比如粮食总是集中供给,而消费则是常年均匀,这样二者在时间上不同步。农民直接面对的卖方不是真正的消费者,只是中间商。中间商的人数远小于农民的数量,垄断级别很高,价格对农民不利。同样粮食的真正消费者与中间商对比同样是中间商的垄断级别很高,价格对真正的消费者也不利。

经典理论在这里同样有个伪假设,将肯定的事实假设成另一种模样——即供求时间关系是同步的。

D、供求反应关系:是指供求双方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对比关系。

由于转产、减产、改变消费习惯等等有个艰难的选择,且不同方不同企业面对的难题不一样,所以供求双方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很难一致,于是导致价格对一方有利一方不利。很多行业和企业不选择转产,而是硬扛。硬扛是肯定要吃亏的,但是又不得不吃。

西经为了市场能自动均衡,在此时又在搞伪假设,假设减产转产比吐痰还容易。

总之,对供求的四个维度进行全面考察后我们发现,竞争机制导致价格趋于均衡价格只是偶然。马克思认为竞争会使价格趋于价值也同样是偶然。这就是经典理论未能揭示价格差规律的原因。

11、通胀紧缩不均匀定律:由于货币投入(回收)经济系统时,货币出入口不可能在系统均匀分布,所以通胀和紧缩是不均匀的。

经典理论或者多数人认为通胀后物价会全面上涨,这是不对的。这里如果这样定义价格等于商品密度与货币密度之比,我们就能理解通胀紧缩不均匀定律。商品密度是单位空间内某种商品的供给量,货币密度是单位空间用于购买某种商品的货币供给量。

毫无疑问货币在系统入口处的密度总是最大,他要经过一段时间流通后才能在系统均匀分布。

11纸币发行之掠夺定律(纸币无偿发行定律):由于纸币是印刷出来的,其成本远远小于其面值的象征的价格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纸币发行过程中至少有一个人充当掠夺者,无偿得到这些纸币。

这个人可以是系统中任何人,比如印刷厂、央行、ZF、资本家、工人、农民、乞丐。美国死保美元的国际流通职能,就在于美国在发行美元时依照这个定律大规模掠夺了别国的财富。

12价格钳位定律:无论旧商品的购置价如何,当它再返回流通领域时其价格一律钳位在正在流通的同名商品之上。

证券、期货都是依照这个定律而进行;资产折旧也是依照这个定律执行;房子黄金等保值,电脑手机贬值等也是依照这个定律执行。捡到天上掉下宝石也将按此定律定价。

马克思的价值转移说与这个定律相冲突,与其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不相符。难道商品中还真的有“价值”这个胎儿,可以到处跑不成?

13、生产消费连续性:生产消费连续性是指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是连续的,不可间断。

这种连续性限制每次的货币发行量,要求每次增加发行的货币量必须与系统增加的商品量相对应,否则货币(包含黄金)不是就增值就贬值。

这种连续意味着:正真的增值和贬值(或通货紧缩)只发生在已经投资生产且还没有转移到新商品中那部分资产——物化储藏货币,以及人们储藏的货币。正在流通的货币和商品不存在增值和贬值(或通胀和紧缩)。

这种增值和贬值在物化储藏货币和货币二者上正好反向发生,所以增值和贬值(或通胀和紧缩)不改变社会财富总量,有人失去了就有得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 济学原理 经济学 曹国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yangfw + 60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60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1993110 发表于 2018-2-14 01:25: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价值第一定律——价值创造定律: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力在时间上的延续,等于其生产力与生产时间的乘积,即Q = FT 。
这个定律的立论依据是间接测量,不是直接测量。由于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唯一动力,财富量与生产量(生产力 乘 生产时间)成正比,所以生产量可以间接测量其结果——财富量。
那么你是说,产量=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

使用道具

藤椅
曹国奇 发表于 2018-2-14 22:05: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993110 发表于 2018-2-14 01:25
那么你是说,产量=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
产量的计量单位是商单位品/X,虽然它与我们陈述的“价值”具有正比关系,但是不是“价值”。

可以这么理解,产量表示的是商品的实体,这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价值是对这种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的一种经济学计量。量本来就是虚无的东西,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而杜撰的一种概念。价值的作用就是对各种不同的产量进行同一度量。这好比木头、石头、水等有各种不同的形状,那么它们形状谁大谁小呢?于是杜撰一个概念——体积,用体积我们便能鉴别谁的形状大,谁的形状小。

谢谢你的参与,顺祝春节快乐!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leijy 发表于 2018-2-14 22:18: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报纸
1993110 发表于 2018-2-15 09:54: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曹国奇 发表于 2018-2-14 22:05
产量的计量单位是商单位品/X,虽然它与我们陈述的“价值”具有正比关系,但是不是“价值”。

可以这么理解,产量表示的是商品的实体,这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价值是对这种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的一种经济学计量。量本来就是虚无的东西,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而杜撰的一种概念。价值的作用就是对各种不同的产量进行同一度量。这好比木头、石头、水等有各种不同的形状,那么它们形状谁大谁小呢?于是杜撰一个概念——体积,用体积我们便能鉴别谁的形状大,谁的形状小。

谢谢你的参与,顺祝春节快乐!
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力在时间上的延续,等于其生产力与生产时间的乘积,即Q = FT 。
这个定律的立论依据是间接测量,不是直接测量。由于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唯一动力,财富量与生产量(生产力 乘 生产时间)成正比,所以生产量可以间接测量其结果——财富量。

春节快乐~~~~~~


1,建议老曹,进一步的具体的定义和刻画“生产力与生产时间的乘积,即Q = FT ”。

2,那么,或许,老曹你是说一般化的无差别的通用性的产品量。

3,也可能,老曹你是说,抽象化的一般化的劳动能力,与生产时间的乘积,等等之类。

使用道具

地板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8-2-15 10:23: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曹国奇:“规律”创造者?

使用道具

7
ws3161912 发表于 2018-2-15 17:47: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学习

使用道具

8
晏几道 发表于 2018-2-15 20: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9
曹国奇 发表于 2018-2-16 04:25: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fujo11 发表于 2018-2-15 10:23
曹国奇:“规律”创造者?
使用规律定律这种理工科式陈述不是坏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