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xiaocai_82
691 0

详解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的4大新趋势 [推广有奖]

院士

1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001 个
通用积分
4695.5476
学术水平
260 点
热心指数
244 点
信用等级
215 点
经验
61511 点
帖子
1621
精华
5
在线时间
11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8-27
最后登录
2020-7-20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xiaocai_82 发表于 2019-9-23 14:23: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div align="left"  ><br>
金融科技终于有了顶层设计。金融科技英译为FinTech,可以简单理解成为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一般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下简称《规划》),明确了金融科技创新的边界和监管,也鼓励具体的金融科技应用,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分布式数据库研发等。<br>
在目前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当下,这是我国金融科技第一份科学、全面的规划,影响不可谓不深远。这份篇幅长达万字的金融科技规划中,到底蕴藏着未来哪些发展趋势?哪些又与你我息息相关呢?<br>
趋势1<br>
每个人将成为行走的“数据包”<br>
扫一扫可知消费习惯<br>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是《规划》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如《规划》在重点任务之一提到,“要加快完善数据治理机制,推广数据管理能力的国家标准,促进跨部门信息规范共享,破除不同金融业态的数据壁垒,形成统一数据字典,进一步提升数据洞察能力和基于场景的数据挖掘能力,充分释放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的核心价值。”<br>
“随着技术逐步成熟,(我们)将从移动互联进入到万物互联时代。”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解读道,随着5G时代到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深度发展,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将加速应用,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这将深刻改变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形态,并很大程度上将重构金融业务模式。”<br>
“在金融科技发展上半场,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指向了消费者,而在下半场,这个核心扩展到了‘万物’。”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撰文表示,这个“物”既包括了人,也包括了事件、数据、装置、系统、流程等。所有物理对象(不论是智能的或非智能的物体)与互联网无缝联接,从而实现虚拟和物理世界的一体化。<br>
未来,大概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行走的“数据包”,也许“扫一扫”就能知道每个人的消费习惯、信用记录等。<br>
趋势2<br>
B端赋能成为主流商业模式<br>
科技赋能更深入<br>
《规划》中给金融科技下的官方定义,即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br>
“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技术赋能金融,‘金融’赋能企业。后面的金融打了引号其意就是强调这是技术赋能过的强大新金融。”兴业数金首席创新产品官毛强华表示。其实,金融科技是以技术为手段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加合理地分配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br>
科技赋能蓬勃发展的大背景是,B端成为主流商业模式。董希淼就表示,在过去,C端市场是争夺重点,在线支付、网络借贷等成为重要业务。而普华永道认为,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将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而毕马威预计到2020年,中国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前景广阔。<br>
从参与者来看,目前,科技赋能的玩家们众多。近年来,随着互金巨头转型金融科技公司,从此前金融产品转向了金融科技输出;大型金融机构,也跟随步伐纷纷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在《规划》也提出要“合规探索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创新模式,切实发挥科技引领驱动作用。”近日,交通银行就表示正在推进金融科技子公司也落地。未来,银行落地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步伐也将加快。<br>
此外,一些助贷公司也是重要参与者。“助贷是新形势下金融产业分工细化与合作深化的外在表现,也是现阶段金融科技输出的主要载体。未来助贷将迎来相对宽松监管环境,因为限制助贷,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中小金融机构的转型动力。”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如是说。<br>
趋势3<br>
金融服务“无界化”<br>
开放银行正当时<br>
未来的金融服务也会愈发的个性化、无界化。正如“银行X.0”系列丛书作者布莱特·金所言,随着人工智能(AI)、现实增强(AR)、语音识别设备、穿戴智能设备、无人驾驶、5G通信、区块链等创新型技术手段正在发展和普及。未来,银行服务将会通过各种方式出现在我们周围。<br>
这在《规划》中也有答案。“要根据不同场景的业务特征创新智能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资产管理、授信融资、客户服务、精准营销、身份识别等领域的应用路径和方法,推动金融服务向主动化、个性化、智慧化发展,助力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的智能经济形态。”<br>
董希淼则认为,2018年来“开放银行”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颇受推崇,并非偶然。虽然《规划》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开放银行”的字眼,但是在“拓宽金融服务渠道”这点中提到“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将金融业务整合解构和模块封装,支持合作方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自行组合与应用,借助各行业优质渠道资源打造新型商业范式,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这其中,开放API和SDK就是目前国内开放银行实践的典型模式。<br>
目前国内微众银行、兴业数金、众邦银行等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纷纷发力开放银行。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业务功能,聚合更多生态场景,为用户提供无感、无缝、无界的金融服务体验。未来也将有更多的参与者入局开放银行。<br>
趋势4<br>
数字化监管成常态<br>
金融科技成为防范风险新利器<br>
《规划》中提及,金融科技要成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利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金融风控模型,有效甄别高风险交易,智能感知异常交易,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提升金融风险技防能力。”<br>
金融科技的应用项目在加速研发和落地。近年来,腾讯、京东数科和度小满等互联网巨头的科技输出板块中就有关于监管科技的内容。如去年下半年,腾讯与深圳金融办合作,依托腾讯安全自研的灵鲲系统及深圳金融办整合的数据资源,双方联合开发基于深圳地区的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监管平台,旨在通过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监测预警,助力地方金融监管,保障金融业务安全,防控金融风险。<br>
据悉,目前腾讯金融安全全息大数据监管平台,已经实现现金贷、P2P、虚假投资理财预警、金融传销等场景的风险预警,其中主要的风险指标量化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传播风险、舆情风险等;其中风险分析还包括宏观风险指标,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出口变化率、投资增长率、银行存贷款变化、资产价格变化等。<br>
由此可见数字化监管的意义所在。从国际上来看,已经有不少监管科技在证券监管中的运用的实践,涵盖证券发行、信息披露、证券投资交易、证券违法行为、证券市场风险的监管,以及证券投资者保护等环节。比如,在证券发行阶段,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开始尝试用机器学习技术的自然语言分析来审查企业发行人的申报文件,并利用问题案例来对算法系统进行“训练”,以了解出现欺诈或不当行为时的数据模式及语言特征。<br>
不过,《2018金融科技法律政策报告》中指出,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监管科技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不够成熟稳定,实际应用效果也还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检验。<br>
</div><div align="left"  ><br>

</div>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