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inehorn
350 0

学习一点儿古诗词150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7粉丝

学术权威

7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10 个
通用积分
213.3486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10299 点
帖子
367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0-17
最后登录
2020-8-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1。牛衣2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3思茶。敲门试问野人4家。


注释:

1 缲车:缫丝车。缲,同“缫”。

2 牛衣:编草披牛体使取暖。《汉书·食货志》:“贫民常衣牛马之衣。”宋程大昌《演繁露》:“编草使暖,以披牛体,盖蓑衣之类。”曾季狸《艇舟诗话》、龚颐正《芥隐笔记》均谓见苏轼墨迹作“半依”,王水照《苏轼选集》云:“参之苏轼《夜泊牛口》:‘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等句,作‘半依’其义更胜。”此依通行本。

3 漫:不经意。

4 野人:乡下人。


赏析:

这是本组最出风头的一首词,因为长期以来被选入语文课本,已经妇孺皆知、老幼咸闻。对于此类名篇几乎已不可说,但有两点读者或少会心者必需啰唆几句。

其一,首句言静,枣花落于衣襟,簌簌声响,可谓静极,但这“静”是通过次句“村南村北响缲车”衬现出来的。此为古典诗歌常用手法。南朝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以动写静的典范。王安石则不解风情,非做“一鸟不鸣山更幽”(《钟山即事》)的翻案文章,那是有点拙劣的,清人顾嗣立直斥之为“死句”(《寒厅诗话》)。

其二,末句很值得玩味。“敲门试问野人家”,“试”者,试探、未能肯定之辞也。以一郡太守之尊,过路不仅亲自讨水喝,且丝毫没有“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要钱,甭说吃你几个烂西瓜”(电影《小兵张嘎》台词)的骄横,居然还不是很肯定!一个“试”字,蔼然仁者,如在目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古诗词 小兵张嘎 王水照 王安石 浣溪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