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inehorn
533 1

中华文博之中国楹联--楹联知识73--渲染气氛的节日联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7粉丝

学术权威

7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10 个
通用积分
213.3486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10299 点
帖子
367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0-17
最后登录
2020-8-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渲染气氛的节日联




各国各民族有不同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人们过节的方式也有别于其他国家,其中一项活动就是贴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目前,它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对联类别。

因为每个节日都有其自身的意义,所以在写节日联时要针对每个节日的特点写出与其相关的喜庆联语。

1. 新年联

元旦即阳历1月1日,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为了“行夏正,从西历”,宣布改用阳历,1月1日为元旦,南京各界元旦庆祝大会上悬挂一副长联:

滚滚长江,流不尽我族四千六百余年无量英雄无量血!放眼觇钟山王气,楚水霸图,半壁奠东南,大野玄黄,已遂秋风变颜色。

茫茫震旦,要争个全球八十三万方里自由民意自由魂!举手庆汉日再中,胡尘一扫,雄师捣西北,卿云红缦,重安禹甸信群才。

民国的成立,是由武昌起义奠定,故上联写上这一笔。“卿云”就是祥和之云 ;“红缦”是形容“卿云”灿烂。民国初立,曾以《卿云歌》谱曲,作为国歌。“震旦”“禹甸”均系中国别称。当时对于推行新历,意见不一,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还有主张阳历、 阴历新年一样过的。有一副佚名联就是主张“阴阳并举”:

阴历上面注阳历,阳历下脚注阴历,是阴阳不可偏废;

旧年前头过新年,新年罢手过旧年,知新旧仍要并存。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定假日。

元旦对联多以喜庆祝福为主题,表达对生活事业的美好向往,下面一副对联便能体现:

元春淑景逢盛世;

旦晓晴光照华年。

2. 元宵联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而,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民间,元宵节夜晚有看灯、猜灯谜的习俗。灯谜,即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又叫“灯虎”,猜灯谜又叫“射灯虎”。谜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在古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语,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元宵节时,年味还没过去,依然是张灯结彩,对联也少不了。

请看这副元宵节联:

灯月灿华筵,留得元宵余景,问当场谁惜千金一刻;

笙歌沸羽曲,果然大地长春,能胜赏再来五夜三更。

灯月灿烂,笙歌起伏,此情此景,作者突发感想,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世人极易忽视的哲理之问:“问谁惜千金一刻”,意在告诫人们时间的可贵,此点睛之笔,余味无穷。“能胜赏再来五夜三更”道出了人们对良宵的无限向往。联语意境含蓄,感情真挚,读后令人在欢宴之中倏然得以艺术的净化,以激发人们对人间良辰美景的无限依恋和珍惜。

3. 清明联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同时,许多地方有“踏青”的习俗。

清明节的对联多以怀念逝者为主:

年年祭扫先人墓;

处处犹存长者风。

祭祀的对象不同,对联的内容也有别。下面一联是为革命烈士所写,明显和上一副对联不同:

先烈功垂千古;

英名留传万年。

4. 端午联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主要的活动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所以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至于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是为了避邪。


龙舟集结待发(新华社图片 李博 摄)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佳联妙对,今摘一副以求共赏:  

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

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

上联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出,下联为沈应所对。上联中的“端门北”中的 “端”和“午门南”中的“午”合在一起,恰巧为“朝廷赐宴于端午”中的“端 午”。明代时,春榜,也叫甲榜,甲榜取进士 ;秋榜,亦称乙榜,乙榜取举人。下联以春秋两榜对上联端午两门,同时“春”“秋”合成“春秋”,与上联“端”“午”合成“端午”相对应,可谓对答工巧,贴切自然。

5. 七夕联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相聚的日子,因此,七夕节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这一节日通常以牛郎、织女、鹊桥为题材,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家庭幸福的追求,下面两副较为代表性:

(联一)

牛女二星河左右;

参商两曜斗西东。

(联二)

云雾遮掩九重天,天有情,伉俪同携手;一座鹊桥,比翼流连,喜前尘共卿千般梦。

鸟静凤鸣三更月,月无光,依人独倚窗;两行清泪,暗自嗟叹,忆往昔与君几多欢。

6. 中秋联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是人们祈盼团圆的日子。月亮的传说是中秋节最具文化魅力的一部分,其中“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因此,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团圆”上做文章,请看著名的“中秋出句年尾对”: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再看下面这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被寺宇长老所出的对子难住:“半夜二更半”,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判死刑,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据说,有一年中秋夜,苏小妹随兄东坡及佛印和尚泛舟赏月。小妹出上联: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佛印和尚望望圆月后对道:

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最妙的是把苏小妹倒映在水中的窈窕身影描写出来了。

7. 重阳联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 赏菊花。

重阳节之时虽然没有张贴对联的风俗,但自魏晋以来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登高作对,古人更有精短联。三言联如:

黄花宴;

红叶诗。

及由此引申套句联“乌台好仿黄花宴,风笛催成红叶诗”。

七言联如: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邵氏闻见后录》云:刘梦得作重阳诗时,因五经中无“糕”字而作罢,被宋子京哂谑:“刘郎不敢题糕字,空负诗家一代豪!”

8. 腊八联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的传统,也是较为讲究的习俗。有风俗学者认为,过了腊八节就算是过年了。下面是常见的腊八对联:

(联一)

戊社酬神喧腊鼓;

丁农分肉试鸾刀。

(联二)

洛下僧分腊八粥;

吴中市有上元灯。

综上,作为节日重要角色的对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老百姓的联系最为密切,有关民俗的对联在民间有着特殊含义。而对联在我国历代文学百花苑中,是一朵独特秀雅的花蕾,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将对联和民俗节日元素组合在一起,很好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沙发
lengbi1986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20-5-5 19:01: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是什么东西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2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