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逐梦的太阳
6147 38

[学者访谈] [高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帆在线访谈汇总 [推广有奖]

回帖奖励 1160 个论坛币 回复本帖可获得 10 个论坛币奖励! 每人限 1 次
  • 9关注
  • 99粉丝

大师

65%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经管答案

测试文库1

数据集汇总

威望
2
论坛币
960121 个
通用积分
75441.2370
学术水平
683 点
热心指数
705 点
信用等级
636 点
经验
118292 点
帖子
1556
精华
60
在线时间
160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5-2
最后登录
2024-4-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简介
高帆,陕西周至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学术兼职和公共工作包括:上海市价格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常务理事,上海市经济学会经济理论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经济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特约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尤其关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政治经济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作为研究的成果,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财贸经济》及其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或摘要52篇(次)。出版学术专著7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等研究项目17项。先后入选“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6年)、“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2007年)、上海市“晨光学者”(2007年)、上海市“社科新人”(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上海市“曙光学者”(2016年)、“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017年)、“兴华优秀论文奖”获得者(2018年)、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周年“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018年)。学术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成果奖、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

主要研究领域:
1.政治经济学
2.发展经济学


-------------------------------------问答汇总-------------------------------------

Q1 Ipub
高老师您好,请问您,近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下放用地审批权到省一级,土地问题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国之本,这次审批权下放对于我国中长期发展、对于城镇化战略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A1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土地制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3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对新时期的土地审批事项做了明确规定。该文件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该文件的主要指向是通过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伴随着省级人民政府用地权限的扩大,在省区范围内土地在城乡、产业和地区间的配置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城乡土地的市场化改革也会进一步深化,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提高会形成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动能,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的用地权限也有助于契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使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当地的要素配置方式和经济发展路径。
    从城镇化的角度看,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的用地权限意味着土地配置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它在总体上有助于使城市化超更有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的方向发展,因此有助于推动城市化质量的提高。此外,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的用地权限,使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审批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事项,这也有助于从土地制度改革角度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激励工商资本下乡,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支持。
     需要特别之处的是,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的用地自主权是在坚持《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明确省级人民政府不得将承接的用地审批权进一步授权或委托、坚持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等条件下进行的,这意味着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的用地自主权,不会对耕地规模红线和农产品供给安全产生冲击,也不会对城乡土地使用秩序的相对稳定性产生影响。

Q2 ahwzx
高老师,您好!目前,抗疫物资出口政策有所调整,仅欧盟、美国认证没有中国注册不能再出口,这项政策会对全球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对其它物资的出口也造成一定的调整或改变,谢谢!

A2
      谢谢您的提问!我也注意到相关政策调整的新闻报道,2020年3月31日我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该公告强调: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须提供书面或电子声明,承诺出口产品已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海关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验放。
     我个人感觉这种政策调整的本质是通过强调我国注册证书+进口地质量标准,来增强抗疫出口物资的质量监管,最有效地确保抗疫出口物资的产品质量安全,避免抗疫出口物质的产品质量纠纷。这项政策是在全球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国针对抗疫出口物资这类特定产品实施的政策安排。它不会对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产生影响,也应该不会导致其他物资出口也采用类似的调整举措。

Q3 jinlu310
高老师您好,中国经济今年受疫情影响,可能增长率会放缓,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为疫情解除后的恢复与保证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采取哪些积极的经济政策?

A3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回应疫情冲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是近段时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讨论较多的问题。为了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我国ZF已经实施了组合型的政策方案,这包括分级分类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采用多种方式实现稳就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等等,这些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适应性调整,来回应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这些政策对保持我国经济总体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长期来看,我国在疫情结束之后恢复经济增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如下三方面:一是立足于中国地理和人口规模庞大的基本背景,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国内消费这个“内在稳定器”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和夯实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中国经济对风险的回应能力和对波动的修复能力;二是立足于要素组合效率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要素的流动性,完善创新体制、加快创新步伐,在各类要素的再配置中提高要素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要素密集投入的粗放方式转向更多依靠要素组合效率的集约方式;三是依靠ZF-市场关系调整形成经济持续发挥的新动力源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ZF作用,从相互嵌套、彼此增强的视角来理解ZF-市场关系。近期我国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就集中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的努力,这对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效率、实现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Q4 eda-1
高教授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近几年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是进一步指导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学界优秀的研究成果。

A4
     谢谢您的提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既具有相对于其他经济体的一般性,也有相对于其他经济体的独特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研究的角度看,我国学者围绕中国经济的理论提炼、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这体现出学术界立足于本土化实践来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努力。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您可以检索近年来国内代表性学术期刊刊发的相关文献,也可以检索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者新近出版的著作或教材。我自己最近恰好在读蔡昉教授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文一教授的《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等学术文献,这些文献均力图从中国本土化实践中提炼出新的经济学概念或分析框架,对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后续趋势是有启发意义的。

Q5 愫音丶
高老师好。这次股市暴跌、疫情、石油暴跌,前年以来美国和世界主要各经济体都挑起了贸易战,国内外都有学者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已经再一次陷入了“金融危机”,甚至“金融海啸”,请问您如何评价这种说法。

A5
     谢谢您的提问!近段时间,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相互叠加,对全球经济格局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冲击,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有所加剧,以致出现了全球经济再度陷入“金融危机”的说法。
     我个人感觉全球经济是否会陷入“金融危机”还需研究和观察,这主要是因为:一是目前海外疫情的扩散范围、持续时间仍具有不确定性,疫情发展、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之间也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从疫情这个因素可能难以直接推导出全球“金融危机”即将爆发的结论。二是在疫情发展的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采用了多种回应方案,包括实行群体之间的隔离、加快新型疫苗研制、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疫情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有方案进行对冲的。三是长期经济发展取决于更高水平的全球化、以及有科学技术推动的经济创新等基本因素,当前全球化正处在转型和重塑阶段,而科学技术进步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在加速推进,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仍值得期待。四是中国当前正在从中上等收入国家走向高收入国家,且仍面临着国内城市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发展动力源泉,中国在长期经济实践中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此而言,中国经济韧性和发展潜力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具有回应能力。五是经济和金融波动在很大程度是信心问题、或市场投机问题,据此,全球各国应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的合作,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特定国家则应进一步丰富经济政策“工具箱”,提振市场信心,打击有可能导致市场波动的投机操作现象。这些努力对于有效规避经济和金融波动、防范金经济或融波动在地区间的传染扩散是至关重要的。

Q6 柳新~
高老师您好,中国经济长期以来都面临着东部、中部、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国内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样的发展不平衡是正常的,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去扭转这种不平衡反而会得不偿失,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A6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如果不同地区面临着同样或类似的基本公共产品,则微观经济主体会从市场价格信号出发,进行商品交易和要素流动以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基于这种市场逻辑所形成的地区间发展差距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地区发展差距是与要素流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经济效率提高等相伴随的,因此在经济学视角是“正常的”。然而,这里的前提条件是不同地区具有同样或类似的基本公共产品,而我国地区间的基本公共产品事实上也存在着落差,由此导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就不单纯是市场作用的结果,而是因为公共产品配置落差所导致的,这样ZF采用财政转移制度来降低地区不平衡就有必要性了。
     另外,作为人口和地理规模绝世罕见的大国,我国采用财政政策等方式解决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对于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促使不同地区社会成员相对均等地分享发展的成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Q7 兮兮期
高教授您好,这次疫情形势严峻,各国经济都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打击,目前看来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在抗疫过程中交出的答卷并不让人满意。您认为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和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哪边会率先恢复?为什么?

A7
    谢谢您的提问!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发生了积极向好变化,欧美等海外经济体的疫情仍然严峻。如果假定疫情对我国和欧美经济的影响是相同的,那么疫情结束后的经济恢复就只取决于不同国家疫情结束的先后次序。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和欧美疫情结束的时点很可能是不一致的,我国疫情结束很可能要早于其他经济体,这也就导致出疫情后经济恢复次序存在着差别。考虑到疫情具有空间的传染扩散特征,这意味着疫情防控需要全球整体视角,如果疫情在同一时点结束,那么我国和欧美经济的恢复次序,则还要考虑经济的韧性以及发展潜力的激发。作为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经济具有显著的韧性和修复能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能提供新的发展动能,在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应该会较快地向长期发展的基本趋势回归。

Q8 Della99521
高老师,您好,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影响,中美关系也越发紧张,您认为疫情之后,中美关系以及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关系会有什么变化?疫情会成为中美关系脱钩的引爆点吗?

A8
     谢谢您的提问!作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会对全球经济秩序和国别经济关系产生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济关系是全球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也会对中美经济关系产生影响。这种变化可能有两个向度:一是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增强了贸易保护主义;二是疫情防控强化了全球合作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征。我不认为疫情会成为中美关系脱钩的引爆点,其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存在着禀赋条件、发展阶段、产业分工的差别,因此,保持经贸关系对两国意味着“双赢”,对中美两国而言,“脱钩”都不是一个好的选项,后疫情时代中美两国在互动的基础上,探寻并形成新“挂钩”方式可能是发展的基本方向。

Q9 堂堂Sugar
高老师您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请问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ZF应该推出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呢?

A9
     谢谢您的提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增长的奇迹“,但也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挑战,这种格局也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解决一系列的经济结构性问题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些结构问题包括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不同领域市场化改革的结构等等,在这个意义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大命题。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在本质上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紧密相关。例如:投入结构中的过度依靠要素密集投入所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相对迟缓密不可分。就此而言,我国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是切实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促使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数据等要素更能依据准确的价格信号进行优化配置,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来释放持续发展潜力。在此过程中,我国还要强化ZF在宏观经济调控、产权界定和保护、市场交易成本下降、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能,依靠“有效的市场、有为的ZF”来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Q10 情有毒盅
高教授您好,受疫情与石油价格暴跌影响,各国股市,尤其美股近期下滑明显,中国股市虽然也受了影响,但比较起来,表现还可以。不知道您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以及欧美各国的股市有没有判断?

A10
     谢谢您的提问!我不是金融学和金融市场研究领域的学者,对您所提的问题只能从个人理解的角度简单作答。我个人的判断是:中国和欧美的股票市场变化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且不同国家股票市场之间也存在着关联和差别特征。基于此,疫情发展、经济发展、金融市场之间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特别是,就中国而言,股票市场可能存在短期内的小幅波动,但其整体表现与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面联系更为紧密。

Q11 花落若相惜
高老师好,您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等顶刊上都发表过文章,近期,这两家刊物的主编都发了文章,提出避免“片面追求数理模型应用”、“简单问题复杂化”将更加侧重于“对我国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将中国元素融入规范的理论分析,探索新的、更严谨的、更有解释力的理论体系”。请问您如何评价这次这两家顶级刊物的这次对稿件的明确要求?

A11
     谢谢您的提问!我觉得经济学的研究应尽量体现出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充分结合,即研究主题应针对实践中的重要特征事实,同时应采用规范的、具有内在逻辑严谨性的分析方法和流程开展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探索活动。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了大量值得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经济学研究议题。为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议题,我们既需要兼收并蓄地吸收已有经济学说的有益成分,又要融合创新地提出能够有效解释中国经济问题的理论框架。在这种理论研究过程中,研究的方法服务于研究的主旨,可以采用数理模型构建研究假说,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进行逻辑实证主义,但这些方法的应用应具有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科学化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我国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将中国元素融入规范的理论分析,探索新的、更严谨的、更有解释力的理论体系”,既是有重要意义的,也对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Q12 小小麟
高老师好,请问您现在招收博士生的条件是什么?您对博士生的数学功底要求高吗?

A12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博士生的招生条件,您可查阅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

Q13 xuying-
高教授,您好。您的发表了非常多论文,以及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本次疫情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再次号召学者们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我是计量经济学领域的青年教师,教授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想请问您,计量经济学这种偏工具性质的经济学领域,怎样能够更好地结合中国经济现实,研究接地气的选题?

A13
     谢谢您的提问!您作为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青年教师,在使用计量经济工具开展科学研究方面有优势。只要将计量经济学的工具与国内外的经济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保持对经济发展实践的敏感,注重研读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等领域的经典文献,就一定能够找到具有实践针对性的研究选题,也能够在经济学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

Q14 说好不哭吖
高教授,您好。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新基建可能会成为下一轮新的经济增长点,请问您,中国经济未来保持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在哪里?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政策来破除瓶颈呢?

A14
     谢谢您的提问!您所提的问题和前面坛友的提问比较类似,在针对前面坛友的提问中,我概括地谈了个人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瓶颈问题、以及依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形成新发展动能的看法,您可参阅前面我的回答。谢谢!

Q15 加尔鲁什
高老师,您好。这次疫情对于各个行业的冲击剧烈程度应该有所不同,您认为对哪些行业,冲击较大,而对哪些行业,冲击较小,对哪些行业甚至还是一次发展的机遇呢?4

A15
     谢谢您的提问!疫情对产业的影响具有极为突出的结构效应。从总体上看,疫情对高度依靠人群集聚、以及高度依赖劳动密集投入的产业产生了较大冲击,这些产业包括: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在海外疫情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高度依靠海外市场的产业也会因订单减少而出现经营压力增大。与此相对,那些与人类身体健康紧密相关、且能够部分替代线下业务的产业则面临着发展的机遇,这些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健康养生、线上教育、线上物流等。

Q16 bgynice
高教授,您好。有学者认为“刘易斯拐点”前几年就已经过去了,而有的学者认为,刘易斯拐点还远未到来。请问您,您如何评价这个问题,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还将持续多久呢?

A16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我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存在着认识分歧。有学者从农民工工资上升、东部部分地区出现“用工荒”等推断我国“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但也有学者从城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户籍制度约束等角度出发,认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还未到来。我个人感觉:理解中国的刘易斯拐点问题一方面要做理论的梳理,即明确“刘易斯拐点”的界定(“短缺点”还是“商业化点”)、以及与此相关的判定基准;另一方面要做实践的探究,即分析我国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的影响,以及农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对农村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您可参阅关于“刘易斯拐点”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清晰界定“刘易斯拐点”内涵、以及结合我国经济体制转型阶段制度因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该问题。

Q17 皓维
高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指导,我的问题是:自疫情发生到现在,各国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近期以来的中国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系有所变化;在未来,中美贸易关系将会走向何方?

A17

    谢谢您的提问!您所提问题和前面坛友所提问题非常类似,我在前面针对疫情背景下的中美经济关系做了回答,请您参阅前面我的回答。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 在线访谈 经济学院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allen515 + 6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60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q7151515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20-4-13 15:36: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帖奖励 +10 个论坛币

使用道具

藤椅
line_us 发表于 2020-4-15 21:29: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帖奖励 +10 个论坛币

支持分享

使用道具

板凳
piiroja 发表于 2020-4-15 23:35: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帖奖励 +10 个论坛币

thx for sharing~

使用道具

报纸
key3666 发表于 2020-4-25 11:56: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帖奖励 +10 个论坛币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地板
lewis0011 发表于 2020-4-29 18:17: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帖奖励 +10 个论坛币

感谢分享!

使用道具

7
zjjbevan 发表于 2020-5-5 11:37: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帖奖励 +10 个论坛币

thx for sharing~

使用道具

8
小瓶九阳丹 发表于 2020-5-5 17:50: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帖奖励 +10 个论坛币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9
皓维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20-5-6 07:11: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帖奖励 +10 个论坛币

使用道具

10
大贤者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20-5-11 12:5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帖奖励 +10 个论坛币

学术修养很高的学者,膜拜学习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