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inehorn
625 1

中国灯迷之304--迷语知识--论谜法中的会意与别解(二)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7粉丝

学术权威

7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10 个
通用积分
213.3486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10299 点
帖子
367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0-17
最后登录
2020-8-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论谜法中的会意与别解(二)




3.问答会意:这是指谜面和谜底形成一问一答会意出谜底的一种方法。

例1“伯牙碎琴,何则?”(五唐)恨无知音赏。

谜面是司马迁《报任安书》文句。伯牙善弹琴,钟子期最能欣赏了解他的琴音,两人成了知己。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碎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恨没有知音。此谜面问底答,融合典故,扣合自然。

例2.细腰自何始(诗经)作于楚宫。

《墨子·兼爱》中,“昔有楚灵王好细腰,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细腰:纤细的腰。《韩非子·二柄》也有记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宫中多饿人。”由典实可知,细腰始于楚宫。此谜谜面提出问题,谜底正面回答。

上述两例,属于正面回答,“由题面作一盘诘,而底句便转回答,语气神情,倍觉浃洽(《评注灯虎辩类》)”。因此可知,运此法者,须在“语气神情,倍觉浃洽”中下功夫,寻谜趣。

例3.后会无期(五唐)何处还相逢。

    后会无期,何处还能相逢呢?谜底反问谜面,语气完美。

例4.谋杀没有证据(电影名)谁是凶手。

既然谋杀没有证据,那么,究竟谁是凶手呢?

例3、4皆以底句反问面句,会意推出谜底。这就是杨启献先生所谓的反诘法。它以反诘语气传神承接谜面之意,运用得法,也别具情趣。

纵观上述谜例可知,纯会意也可成谜。一则纯会意的佳谜,好比一杯醇香茶,入口不觉得怎样,而反喉更有余香,其余香就在于语气传神,典雅大方中。因为会意长于比类合谊的概括拢意传神,故其佳者多出于诗词文句的多字底材。但纯会意谜忌空泛,清代费源《玉荷隐语》指出:“以成句猜成句,若一字近赘,便成白璧微瑕。”务使其底面之意,尽拢谜中。纯会意谜忌浅白注释(俗称注脚)和对头典,显然,字谜、物谜、人名谜,都不能采用纯会意构谜。纯会意谜往往也因其佳者难制易猜而为创作者所轻视,但也因其底面对照易懂而为初学者所喜爱。

三、灯谜的别解及其分类析例

灯谜的别解一般可分为:谜面别解;谜底别解;底面别解。同样我们通过举例,分开来谈。

1.谜面别解:这是通过别解谜面本意而产生新的意思以扣合推出谜底本义的构谜方法。

例1.“绝代有佳人”(《左传》句)美而无子。

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绝代”原意为“冠出当代”,现别解为“没有后代”,于是把“冠出当代的美佳人”,变意为“没有后代的佳人”,谬中生趣,谜底会意迎合谜面变意,吻合无痕。

例2.交情愈密(五唐)多病故人疏。

此谜利用“愈”字,把副词的“愈(更加)”,假借变义为“病愈”,谜面遂变意为“交情至病愈时才亲密”,谜底会意,反击谜面变意,曲径通幽,别具妙趣。

谜面别解一法“无论运用典故,采摭成语,务要参透别解,然后关联底句,方能谬巧(《评注灯虎辩类》)”,谜面别解贵在出奇制胜,其佳者令人如饮浮香茶,入口齿舌生香,但若人皆仿其谬,多则无奇而淡矣。

2.谜底别解:这是别解谜底原意迎合谜面本意的一种构谜方法。

例1.挟天子以令诸侯(常用语)掌握主动权。

《三国志·隆中对》“今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谜面原意是指挟制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此谜将底句顿读为:掌握主、动权,并变意为“掌握主(皇帝)而动用其权力”,紧扣谜面本意。如此正面会意面意,谜底别解扣合,妙趣横生,庄谐皆融于一谜之中。

例2.周瑜死因(三字口语)伤和气。

谜将谜底原指态度温和的形容词“和”转义别解为连词,底变意为“受伤和受气”,从而说明了周瑜的死因是由于受了箭伤和孔明三气所致。谜的奇趣,全靠谜底顿读别解而产生,谜之雅趣,也在释典而流露。

例3.“貂裘换酒也堪豪”(市招)无痛穿耳。

此谜制作,重在读底生谜趣。先将“痛苦”的痛转义为“痛惜”,又将动词“穿透”的穿引申为名词“穿着”,更将耳朵的耳改变词性作语气助词,化实为虚,这样谜底便变意为“没有痛惜穿着呀”以扣合面句诗意。谜底虽经三处别解,但读起来语通意顺,底面相映成趣,貂裘换酒,豪情回荡于谜中。

由上举三例我们可以看出,谜底别解的目的在于生趣,其趣正如《评注灯虎辩类》所讲:“往圣先贤,佳言懿训,往往于贞操之言,转为狎亵,庄重之旨,变为诙谐,光怪陆离,喜怒笑骂,殆如髡朔滑稽,闻者捧腹。”其佳者,一经猜破,趣味无穷,故历来被称为谜之正宗而雅俗共赏。清代孙凤翔在《惜今轩论谜.说底》中给我们指出了运用此法构谜要注意的问题,“底固贵有别解,尤以神为佳,其次也须通顺,最忌捏凑”,这就是说,谜底别解后仍要求语气通顺,合乎语法,若语不通,意不顺,杂凑支离,今人称为断气,乃善制谜者所不取,学者不可不知。

3.底面别解:这是谜面和谜底都必须别解原意,底面才能互相扣合的一种构谜方法。

例1.无盐之面(《西厢记》句)脸儿淡淡妆。

无盐是地名,借指钟离春。无盐貌极丑,四十未嫁,自谒齐宣王,陈四殆之义,宣王纳为后。此谜却抛开典实,只从谜面字义入谜,以“无盐”别解为“没有食盐”,又将谜底原指颜色浓淡的淡,别解为味的咸淡,斜路出兵,把貌极丑的无盐之面与崔莺莺淡淡妆成的娇容,用谜法结合起来,此谜一经猜破,当令人捧腹。

例2.于谦失兵权(影片)骄傲的将军

“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所俘,侍讲徐有贞主张放弃北京南迁,明代名臣于谦坚决反对并拥英宗弟为景帝,主军务,击退瓦剌军,后瓦剌送回英宗,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位,诬陷于谦谋逆,处死。于谦失兵权当是情理之事,并非杜撰史实。但此谜如前例,只从谜面字义构谜把谜面谬解为“谦虚的失去了兵权”,又将谜底将军的将变为动词“率领”,底句别解为“骄傲的带领军队”,从反面扣合谜面的变意。

上述两例。谜面看是有典,其实入谜却为白描,全不顾典实,这就是俗称的“骗典”或“有典化无典”。骗典谜故设迷阵,引人入局,一经猜破,方知上当受骗,趣味也油然而生。

底面别解的谜易制难猜,令人如饮混合茶,混合得法,能生奇趣,不得法而气断神离,佶屈聱牙,则苦涩难于入口。别解太过者,正如《镜花缘》中所说:“过于晦暗,即如此刻有人脚趾暗动,此唯自己明白,别人何以得知,……谓之‘脚趾头动’最妙。”怎样才算“太过”,这要视猜者的可受性而定,不能搞一刀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感觉到,会意法注重典雅传神,别解法注重谬巧生趣。会意以比类合谊,拢意传神的功能,消纳多字的谜材而见长;别解法以谬巧生趣,化呆为活,点化少字谜材而见动。对于不同谜材,运用不.同的谜法,运用之妙,还须在创作实践中细细体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沙发
sq2008 发表于 2020-4-27 10:11: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