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_文学论文

    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 【摘要】晴雯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出来的众多人物中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身份是处于小姐与丫环之间,这种独特的地位形成了她独特的性格心理。她是赖大家的孝敬贾母被贾母看上后留下来的,属于奴隶的奴隶,其身份地位之低下可见一斑。虽是一个奴隶,但卑微的身份并没有磨灭她的斗志本能。她纯洁灵巧、刚强不屈,活泼有余、任性尖刻,有小聪明、无大智慧,敢于藐视统治者的权威和等级制度,是一个封建社会中敢做敢言的具有铮铮铁骨的女奴形象。“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几句判词实际已写尽了晴雯的一生。 【关键词】晴雯 活泼 任性 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

  • 朴素中见粉饰_文学论文

    朴素中见粉饰___浅析比喻的认知功能 [摘要]比喻,我们称之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难状之形,难绘之景,难描之声,难传之情,作家凭借精妙的比喻艺术,就会使形如目睹,景如亲临,声如耳闻,情同身受。这种笔法广泛运用于古今各种文体之中。比喻在写作中有什么作用呢?比喻是一种常用常新的修辞格,因其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修辞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比喻的价值主要是它的认知价值。比喻的认知价值是通过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点来实现的。本文就比喻的几种重要的认知作用试加以分析。 [关键词] 功能 认知 价值 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常新的修辞格,因其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修辞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其研究之深之广,是其他任何辞格所无法相比的。秦牧认为:“美丽的比喻简直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史锡尧先生也曾说过:“比喻是使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内容最丰富的辞格。由于比喻的使用,从某个方面丰富了语言,促进了语言在某个方面的发展,并使语文更加生动形象。”可见,人们对比喻倍加青睐。在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 比喻的价值主要是它的认知价值。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普遍联系的关系网络。我们要善于通过事物间的联系,对不同的事物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对于相同的事物更要善于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都能发现和认识新事物。从这一点来看,比喻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它通过事物间相同或相似点,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平实,从而有助于我们认识新事物。本文在充分吸取前辈研究的成果基石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图探讨比喻的认知功能。

  • 论杜丽梅_文学论文

    论杜丽梅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杜丽娘的形象,审视这一形象的深刻内涵,揭示作者超越于时代的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透过这一形象,我们可以看到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孕育的人物个性,及其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和永久的文学魅力。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梅 一、绪论 《牡丹亭》写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当时明代社会已出现了衰落的现象,为了挽救这种即将灭亡的局面,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极端的封建专制主义,拼命鼓吹“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教人们牺牲自己的现实幸福,以封建道德和封建纲常为准则,为了维护封建道德纲领,统治者采用了解多种手段来表彰那些维护者,就这样越来越压制了妇女的身心.或许真的是“社会之不幸,作家之大幸也”,我们可喜地看到在这种压抑人性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剧作家,他们通过他们的剧作来发泄他们内心对这种社会环境的不满,而汤显祖在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 王维诗中的禅意_文学论文

    王维诗中的禅意 [摘 要]本文对王维诗中的禅意做了探究。从他禅意生成的因缘开始追溯,进而挖掘其作品中禅意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王维 禅意 空 空寂闲静        在我国诗歌史上,王维以“诗佛”着称,早在他生前,就有人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苑咸《酬王维序》,《全唐文》卷一二九)。至宋代,有人明确指出,王维的写景作品,“岂直诗中有画哉”,认为他的诗中包孕着一种抽象的哲理。清人王士祯说:“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观王、裴《辋川集》及祖咏“终南残雪诗”,虽钝根初机,亦能顿悟……予每叹绝,以为天然不可凑泊。” ○1今人刘大杰先生进一步认为,王维的作品是“画笔禅理与诗情三者的组合”(《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卷)。而朱光潜则说得明白:“陶潜以后,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要谢灵运,王维和苏轼三人。他们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 ○2这都说明王维的诗歌创作与其佛教信仰和修行有着密切联系的,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尤为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点。

  • 淑女薛宝钗_文学论文

    淑女薛宝钗 ——浅谈《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 [摘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用一生心血著就了《红楼梦》,留给世人深深的悲叹和无尽的思索。著作中诉说一段缠绵凄美的爱情故事,线索众多交错,蕴含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无比愤怒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并把一大批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不同的生活遭际推上了历史舞台,结合封建社会的复杂、错综的典型生活环境,创造出许多有血有肉、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众多人物中,薛宝钗的形象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她的地位在作品中是举足轻重的。 [关键词] 薛宝钗 淡雅 聪慧 与人为善 任是无情也动人        《红楼梦》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薛宝钗是重要的一个,然而,作品中打破了“好人”都好与“坏人”都坏的明显区分,而是,塑造她的“动人”也塑造她“无情”,塑造她受封建礼教的压逼,没有自由选择,遵循旧道德,但也塑造她是天资聪慧、豁达大度、与人为善,才情卓著,是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自古至今,评价众多,连书中众人——上至公侯小姐,下至小厮丫鬟,都对这位宝姑娘有不同的看法。有如:

  • 美与丑的距离_文学论文

    美与丑的距离 ——试论《巴黎圣母院》的对照原则 [提 要]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1827年他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提出浪漫主义文艺美学著名的对照原则。《巴黎圣母院》是雨果运用对照原则创作的艺术典范。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巴黎圣母院》对照原则的运用,尤其详细分析了小说人物形象的对照,并就对照艺术的美学价值进行了探讨。指出:雨果的对照原则,与极度的夸张联系紧密,它区别于一般创作中的对比、烘托的手法,是在破除古典主义的艺术规范的过程中创建起来的新主张,是浪漫主义新文学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美 丑 对照       《巴黎圣母院》描写了15世纪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在情欲支配下,疯狂地追逐、残酷地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最后把她送上绞架的故事。这是雨果创作的第一部、也是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长篇小说。作品小说深刻揭露和控诉了天主教会的罪恶和封建暴政的黑暗,突出表达了反封建的主题。同时,《巴黎圣母院》又是雨果浪漫主义艺术对照原则运用得最全面、最奇特、最鲜明、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对照的艺术原则已渗透一切领域,构成了整个作品的基础。

  • 论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弗兰肯斯坦》的悲剧_英国文学论文

    《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是英国着名女作家。英国着名诗人波西•比希•雪莱的第二任妻子。其作品以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最为知名。小说讲述了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研究,他试图征服死亡,创造一种新的生命。通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创造生命的秘诀。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生命再创造之旅。但是,在创造出怪物的之后,弗兰肯斯坦因无法容忍其丑陋的相貌,而将自己的创造物抛弃。怪物在人世间备受凌辱,于是开始反抗,疯狂报复人类,在制造了一系列的悲剧后,终于同其造物主弗兰肯斯坦同归于尽。 精神分析法在20世纪文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为文学着作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文学研究在人类精神、心理这一视角上开拓出一片天地。本文解读的是哥特名着《弗兰肯斯坦》。 小说是一部悲剧,造物主和被创造者最终都归于灭亡。以往研究者对这部作品的阐释已经很多。传记研究,女权主义分析,后殖民主义分析,生态主义批评,异化理论分析等等。而弗洛伊德后期的死亡本能说,同样可以作为阐释这部小说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说 弗洛伊德提出了三重人格理论,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经常相互矛盾、斗争,特别是超我和本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对抗状态。而到了晚年,弗洛伊德将本我修正为两类,性本能和攻击本能,也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是最广义的性本能,与个体生存和种族绵延息息相关,追求自我满足,不顾社会和他人。死亡本能以破坏为目的。弗洛伊德说:假定远在远古,生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起源于无生物,那么据我们的假设,那时便已有一种本能要以毁灭生命而重复返于无机状态为目的。有假定我们所称的自我破坏的冲突起源于这种本能,那么这个冲动便可被视为任何生命历程所不能缺少的一种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的表现。[1]因此,死亡本能要将生命的物质重复返于无机的状态。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和战争。而转向生命体内部时,又表现为自责,甚至是自杀。 二、从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说看《弗兰肯斯坦》的悲剧 上文已经提到,《弗兰肯斯坦》是一部哥特小说,简单说,哥特小说就是一种恐怖和鬼怪小说。《弗兰肯斯坦》虽不是最典型的哥特小说,但这部作品将科学幻想与哥特恐怖有机地融为一体,内容充斥着死亡、怪诞的叙述。比如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的造人行为。 弗兰肯斯坦日夜赶造自己梦想的生命,但这个被创造的生命存在就其相貌而言,真的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怪物,正如文中所描述的他那黄皮肤勉强覆盖住皮下的肌肉和血管,一头软飘飘的黑发油光发亮,一口牙齿白如珍珠。这乌发皓齿尽管漂亮,可配上他的眼睛、脸色和嘴唇那可真吓人!那两只眼睛湿漉漉的,与它们容身的眼窝颜色几乎一样,黄里泛白;他脸色枯黄,两片嘴唇直僵僵的,黑不溜秋。[2]这是一个外表酷似人类却形象极其恐怖的特殊生命存在,是人类难以接受的生命存在。怪物在被创造出来,是怪物的悲哀,也是弗兰肯斯坦的悲哀。小说对怪物的描写为全书的叙述奠定了基调,烘托出浓郁的死亡氛围。而小说的死亡情节也是比比皆是。这主要表现为怪物被创制后由于不被人类接受而带来的疯狂报复。怪物先是将路边遇到的幼童,也是弗兰肯斯坦的弟弟残害致死,而后,弗兰肯斯坦家内的女佣贾斯婷、表弟克莱尔、最挚爱的妻子伊丽莎白都相继被怪物直接或间接的杀死。 那么怪物为何要进行疯狂的报复,致使作品最终成为一部悲剧?除了通常认为的是作者对现代科学过度发展而产生的忧虑外,我们也可以运用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冲动来解释。怪物在起初也是试图接触人类,试图同化于人,但无论是在他的造物主眼里,在他认为善良美好的法国受难贵族家庭那里,还是在一个无知的儿童眼里,怪物都只是怪物,而不是其他,人们更难以接受将它纳入自己的世界。怪物希望造物主为他制造一个同类的伴侣,但被遭到拒绝,怪物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价值,当他的造物主丧身北极之后,他选择了死亡,在这里,怪人表现了强烈的死亡冲动而不能自拔,怪物在此时不是欲死而不能,从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怪物的生存能力是顽强的,怪物虽然不被接受,但可以继续存在下去,可是他不愿意如此。怪物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生命体,在他这里,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和生存本能会表现的更加明显,而他又恰恰是一个必然不被接受的人。怪物的各种本能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怪物不会被这个文明的人类世界所接受,他的出生就意味着他必然面对人的各种攻击和不解,死亡本能在这里将会因此而表现得更加带有攻击性。死亡是怪物的终结,当死亡本能转向外部世界时,怪物将死亡本能投射向他的创造者以及造物者的家庭。而当死亡本能投射到怪物自身时,怪物自责自怨,以致最终走向了自杀。 三、《弗兰肯斯坦》带给我们的启示 弗洛伊德的本我理论的提出是他对现代文明不满的表现之一,之所以会有不满,是因为他认为现代文明对人的限制会给人带来不快乐的结果,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不论是性或攻击的冲动,都会受到压制。弗洛伊德的理论自然有他的合理之处,但也有失偏颇。不过,他的理论确实为人类认识自己以及自己所创造的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就如《弗兰肯斯坦》所塑造的怪物,他的出现如一面镜子,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社会的不公正一面。弗洛伊德将人的生理欲望极度夸大,这是不恰当的,不过,人的原始冲动确实隐约出现,怪物的自杀以及他造成的悲剧让人们看到了生存者的艰难,人的本能冲动在重压下爆发,悲剧由此而生。我们不禁会问在这个已经异化的世界,如何才能让我们在理性与感性的天平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显然,伦理与法律是其中一条道路,但这条道路的实施是通过规范与限制人的行为得以实现的。在这条道路以外,我们发现艺术也是解决问题的道路之一,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创造就是人的本能欲望的无意识的化妆过程,而艺术的价值就是使人的欲望得到合理的宣泄,不至于危害到社会。艺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为我们思考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不合理的情况都不会造成现实的惨剧。弗洛伊德的思考是具有很大价值的,但他思考的出发点是个人,其实,扩大到社会层面,也是如此。艺术将现实世界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为我们解决我们现实世界里的棘手问题提供新的途径,而《弗兰肯斯坦》为我们提供的悲剧恰恰是我们在现实中应得以重视的,那便是通过塑造怪物这一艺术形象,通过其悲剧的命运,警示人何以更好的生存,提醒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 浅谈惠特曼诗歌的表现内容_美国文学论文

    论文摘要:华尔脱·惠特曼(18101892)是美国的诗歌之父,他完全打破了传统诗歌创作的框架,大胆地采用自由体进行创作,以其唯一的一部诗集《草叶集》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文坛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最初是受到了几乎来自四面八方的所有人的抨击,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意境赢得了极高的美誉,一跃成为闻名国内外的著名诗人,其创作风格也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影响。这位文坛巨匠除了在诗歌的创作形式上为文学史册添砖加瓦,痛快地写下了划时代的一笔外,在他的写作内容方面也有创新。比如,关注以往诗人创作不曾关注或是不懈于关注的平凡的意象,对生活里的小形象、小角色进行描写,赞美劳动和劳动人民,关注社会的变革中的事件等内容。通过对这此内容的刻画,表现出他作为民主诗人的特质,他的诗通常以歌颂爱和寻求民主、自由为主题,尤其是对于民主思想的表达,几乎贯穿其创作的始终。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惠特曼用具有阳刚美的语言,洒脱地赞美每一个平凡的劳动人民的角色,颂扬整个美国甚至是宇宙。如《大斧之歌》: 赤裸的、苍白的、形体美观的武器,/头颅从母亲内脏里伸出,/木质的肉,金属的骨,只有一只胳臂,只有一片嘴唇,/从高温中生长的青灰色的叶,从一粒小小种子产生的柄,/栖息在草中和草上,/依傍着又提供依傍。//……//那些与黄金的土地或小麦和果木的土地一样富饶的土地,/矿藏的土地,雄伟而崎岖的矿苗的土地,/煤、铜、铅、锡、锌的土地,/铁的土地造就斧头的土地。 在诗中,不乏写景抒怀,描画他的祖国的大好河山,绘制战争的宏大场景。如《父亲,从田里上来》: 父亲,从田里上来,我们的皮特来信了,/母亲,到前门来吧,这里有封信,是你那亲爱的儿子寄来的。//看哪,这是秋天,/看哪,那里树木更绿了,黄的更黄,红的更红了,/在和风中抖动着的树叶使俄亥俄的村落显得凉爽而香甜,/那里的果园中挂着成熟了的苹果,葡萄藤架上悬挂着葡萄,/(你闻到了葡萄的香味了没有?……啊,一个陌生人的手在代替我们亲爱的儿子写,/啊,母亲的心被猛地击中!/一切在她的面前晃悠,两眼发黑,只抓住了主要的词语,/一些零碎的字句,胸口枪伤,骑兵遭遇战,送往医院;…… 这首诗写得极为巧妙,前面一部分描绘祥和平静的美好生活,用景物的美好的描绘抒写现实生活的简单的幸福,而战场上的来信,则侧面给人们放映了一副浓烟弥漫的战争场景,可谓是对祖国河山与战争进行书写的有效的组合。此外,上文提过,惠特曼的诗中也有部分大胆地进行赤裸地肉体性欲的描写,对人性与爱极尽描摹,在许多前人研究的文章里大多提过《我歌唱带电的肉体》: 我歌唱带电的肉体,/我所爱的大群的人围绕着我,我也围绕着他们,/他们不让我离开,直到我同他们一起走,答应了他们/还要使他们免于腐朽,给他们满满地装上灵魂。/难道有人怀疑那些坏了自己肉体的人会隐藏他们自己?/怀疑那些玷污活人的人也与那些玷污死者的人一样差劲?…… 她们衣服上的皱褶,我在街上走过她们的风度,她们下身的轮廓,/游泳池中的裸体游泳者,当人们看见他游过透明闪映的碧波,或看仰卧在荡漾水中静静地来回翻滚。/在划艇中前俯后仰弯着身子的划工,坐在马鞍上的骑手,…… 惠特曼自称既是灵魂的诗人也是肉体的诗人,这首诗就是他这一特点的集中表现,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诗人虽然对肉体的爱进行了赤裸的描写,他的诗同时也阐述了灵魂,电意味着灵性,属于灵魂范畴的东西。因此,此诗是灵与肉的结合。除本诗外,还有《一个女人等着我》等诗也对性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是惠特曼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首创。 前文提到过,泰戈尔的诗与惠特曼不同,少有这类赤裸的刻画,然而,泰戈尔的诗中也出现过有关情欲描写,如《玉臂》、《纤足》、《吻》等,但贴心的拥抱长存在臂弯,别摧毁情人的玉臂的缠绵,旭日、夕阳放射的熠熠光华仿佛全部贮存在双足的影里,这些诗努力将情欲朦胧美化,不同于惠特曼的全然裸露的描写。惠特曼的诗歌里从平凡的事物的意象到波澜壮阔的大海到模糊的上帝的意象,完全呈现出诗人野马猎豹一样的锐利的思绪。 惠特曼诗歌的表现内容的渊源与其曲折的成长经历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联系紧密。家世的普通使诗人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中博得生存,他所生长的年代,美国的文学还正处于受经济的不发达影响的爬坡阶段,诗歌创作也在很大程度上接受英国的影响,寻求自己的文学的呼声正是寻觅英雄诗人诞生的呼声;另外,惠特曼在普通劳动者中长大,他的丰富的阅历使他有机会接触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亲自感受;他的爱国豪情也让他对祖国的未来世界充满希冀,在感慨于农奴制应该取消的同时,他关注社会动态,也大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意向;他大胆地精神使他不惮以最大胆的方式打破传统诗歌创作,以毫不羞涩的笔触进行人性的描写,也是他提倡民主自由的思想的反映。他的诗歌的创作内容也将浪漫主义的创作提至了巅峰。 参考文献: 【1】《草叶集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0月 【2】《惠特曼名人伟人传记全集之87》,梁实秋,名人出版社 【3】《(世界禁书文库)草叶集》,[美]沃尔特·惠特曼著;若冰译,九州出版社,2000年10月 【4】《惠特曼评传》,李野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 【5】《我自己的歌》,[美]惠特曼著;赵萝蕤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9月 【6】《惠特曼精选集》,李野光,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 论安徒生童话的理想主义与象征艺术_英国文学论文

    一 不可否认,安徒生早期创作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很深,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因而他的创作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作品有明显的理想色彩。 首先是主题的理想化倾向。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小克劳斯相比大克劳斯生活不富裕,他只有一匹马,而且还死于残忍的大克劳斯之手,然而他勤劳,虽然被迫为大克劳斯干活,心中却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并且为了自己摆脱贫困而依靠劳动和智慧在努力追求;他也善良,尽管祖母对他并不好,但她的死仍然让他难过;他乐于助人,在帮助农夫的同时,也使自己富有起来。大克劳斯因为比小克劳斯富有,便不公平地占有小克劳斯的劳动,他很贪婪,最终落得自寻死路的下场。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形态里,勤劳、善良,然而缺乏生产生活资料的穷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很难的,而富有的人依靠自己的财富、地位、权势和贪得无厌的聚敛,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富裕,活得会更加有滋有味。然而作者却凭借自己美好的想象,改变了现实,让他心中的好人获得了幸福。(《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其次是表现形式的理想化。民间文学一般地具有理想化的成分,如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日本的蒲岛太郎的故事等。作者在创作中借鉴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或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或以曲折多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或在事件本身蕴涵象征的意义等等,都包含着理想主义的因素。 《豌豆上的公主》中,一粒豌豆上面堆起二十床垫子和二十床被子,公主睡在上面,居然弄得全身发紫,这在现实中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不过这正是王子理想中的真正的公主。 一个退伍的士兵经过几次战争之后现在要回家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大笔的财富和一件法宝居然归他所有,然而他得了那只神奇的打火匣和丰厚的财富,并且随之得到了朋友,不过他的财富挥霍一空之时,他的朋友也随之而去;当他做着成为国王乘龙快婿的美梦时,他却成了等待上绞架的阶下之囚;不过最终结局是他被老百姓拥戴为新的国王,公主成了他的王后。(《打火匣》) 安徒生的童话主题之一是歌颂爱与美,《小意达的花儿》就是一个代表。《小意达的花儿》是一篇含义深刻而丰富的童话,是作者用象征的手法创作出来的令人越读越觉有味的作品。花儿是美的象征体,小意达对花儿的精心呵护是爱的表现,王宫里的花儿和平民的花儿接吻和互道晚安,是平等友爱的象征,在作者看来,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因而可歌可泣,美是永恒的,美好的事物是不灭的,花儿说明年夏天,我们就可以又醒转来,活得更美丽,就体现了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与小意达葬花并希望她们在夏天长成更美丽的花朵,都是作者理想主义的反映。作品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分别代表着各自的群体,也都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作品的构思整体建立在小意达的梦幻之上,以美丽温暖的梦境对比丑恶冷酷的现实,这同样是象征艺术的运用,而梦境实际上就是作者的理想的寄托。 二 作者的几篇经典童话作品更是以象征艺术承载着理想主义。《拇指姑娘》中的拇指姑娘形体娇小,虽然美丽却过于弱小,她遭受种种坎坷,然而她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帮助他人,她是那样的善良可爱。她热爱光明,向往太阳下的生活,她憧憬温暖的国度和大美丽的景致。从拇指姑娘身上不难看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品质和他们的遭遇,从作品的光明的结局,不难感受到作品中理想主义的气息。《皇帝的新装》在揭示人类所具有的虚荣、愚蠢和虚伪等缺点之时,它是以象征的手法,泛指人类中具有共性的东西,即人性中共有的缺点和弱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现实性很强,它以小姑娘冻死在除夕之夜的典型情节,深刻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毫无疑问它是现实主义的;然而作者将真实性和幻想高度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幻想境界{1}。作者描写小姑娘的幻觉,其情景与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读者也随之进入一个幻想境界,特别是小姑娘随着祖母的飞升,更把我们的视线带入幸福的天国,这不是作者的理想主义在起作用吗?《没有画的画册》的第二十八夜写一只掉队的孤雁从曙光中汲取了力量,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孤独地奋飞,这里的象征意蕴正如丹麦奥登塞大学安徒生研究中心主任约翰·迪米留斯所云:这说明一个个体如何冲破自己的环境,并在这种冲破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去寻找自己的道路。{2}《影子》的构思非常奇特,影子逐渐代替了主人,并把主人最终逼向断头台。这个情节是荒诞的,然而它有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它能激起读者的思索,它反映着辩证的思想,它更象征着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的运动、变易的现象。反观这一普遍现象会给人类一些启示。一个附庸,一旦获得了知识,思想得到了解放,就有力量从奴役中赎回我的自由,并且成为自己的主人。《丑小鸭》整个故事的构造是建立在象征的基础上的。丑小鸭不幸出生在养鸡场里,由于它的与众不同而遭歧视、被欺侮、受践踏,甚至濒临死亡,然而当它蜕去旧我的形式,羽毛丰满化成天鹅之时,它展翅飞翔于云天,终于找到它的归宿。了解安徒生的读者很容易从它身上联想到作者的生活遭遇和他的艺术之路,事实上丑小鸭也正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写照。约翰·迪米留斯说:显而易见,这是一篇会使你认为是安徒生自己生平写照的故事。……这是一篇关于艺术家如何通过苦难和磨练,如何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奋斗,直到读者最后能够理解他、接受他、欣赏他的观点的故事。{3}这话很有见地。丑小鸭变成天鹅有其现实的基础,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4}。可现实中许许多多的丑小鸭却被无情地扼杀在摇篮里,就因为他的丑陋、古怪和奇异,像作者这样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冲出卑微,成为世人称道的杰出艺术家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丑小鸭》是以现实主义的素材,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手法,体现了理想主义的精神。无独有偶,《海的女儿》也是以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为载体,通过小人鱼渴望改变形体,脱离冰冷的海洋世界,走向温暖的人类世界,得到倾慕的王子的爱情,但最终为了她所挚爱的王子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甚至化作泡沫,化为无形的空气的精灵这样一个诗化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小人鱼的形体蜕变,寄托着为了得到自己理想的追求,要做出不惜舍弃一切的牺牲的涵义,也表明完善自身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历程;而她化作空气的精灵飞向太阳、飞向天国,从人类世界飞向精神世界,并且最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5},象征着一个人(一个艺术家)只有像小人鱼那样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努力、奋斗、做出牺牲,不断地以新我取代旧我,使自身不断地升华,最终必然走向永恒,达到不朽。这便是作者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以艺术的形式,回顾自己的艺术创作经历,为自己做的,也是为其他想要成为不朽的人指出的一条必由之路。 三 对于安徒生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或者说他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还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这并非本文讨论的要点所在,就其童话创作而言,或侧重在现实主义,或侧重在浪漫主义,或是二者的结合,这都是事实。然而国内论者见仁见智,颇有些异议:他(安徒生)对于浪漫主义者所憧憬的那种中世纪的生活却不感兴趣{6};安徒生不仅在语言的风格上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而且在他作品的内容上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7};而韦苇教授却认为安徒生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8}认识不一,谁是谁非,自有公论。胡尹强先生说:幻想模式(童话模式也是属于幻想模式)和完美模式,是浪漫主义的两种基本创造方法模式。{9}据此可以这样认为,童话当属于浪漫主义的文体。如果说现实主义着眼于现实人生,反映的是昨天和今天的生活的本来面目,那么浪漫主义作品则塑造理想化的人物,表现幻想中的明天的情景。所以说,浪漫主义者必然是理想主义者,应该把作家创作中的艺术观同作品主人公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性格特点严格区别开来。{10}这里很显然地把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等同起来了。事实上,安徒生在他的主要童话作品中或讽刺统治阶级的荒唐、愚蠢,揭露他们的无耻、昏庸,抨击他们的奢侈、残忍,或反映社会的不合理,表现现实的黑暗,描写人民大众的困苦,但笔者认为作者即便用现实的素材,也不妨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从童话作品补偿原则来看,童话的幻想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儿童文学作家用童话的幻想来实现儿童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幻想的结果是对现实人生缺憾的补偿,幻想出的情景体现了童话作家的人生理想。所以,安徒生童话正是以象征手法为载体,表现出理想主义的特征。

  • 对于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译语赏析_英国文学论文

    一、引言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佳作。反讽在这一作品中的运用达到了戏谑、嘲弄及讽刺的效果,使作品生动幽默,富有艺术感染力。令读者百读不厌。在《傲慢与偏见》中,irony(反讽)是其艺术创作的精髓之所在。奥斯汀的幽默和讽刺不动声色,微言大义,反话正说,令人常感余痛难消。然而,反讽又是英语文学翻译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此,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具慧眼识别,又要最大限度地传译,使读者能充分欣赏到原文的反讽特色。本文拟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王科一译和孙致礼译)中对反讽的处理作一粗略比较,着重赏析两个译本在保留原小说艺术效果方面的不同处理。以便求教于译界广大专家学者。 二、反讽 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通常指故意用与原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以达到谐谑、嘲弄、讽刺、喜爱和亲昵的目的。英语里irony的含义远比汉语里的广泛,它不仅指作为修辞格的verbal irony(反语),也指一种文学技巧(a literary device),主要包括:verbal irony dramatic irony(戏剧性反语)和situation irony(情况反常)即literary irony(嘲弄)。此外,irony还被人们用来表示一种对世界的认识、态度和心态:对世界加以描述、分析与推断,或对世界的矛盾和对抗表现出的一种冷静的、超然物外的态度等等。Irony作为英语辞格(verbal irony)和汉语的反语基本相同。而翻译时能否成功再现英语原作中反讽的风格,使译文达到原文戏谑、嘲弄及讽刺的效果,却并非易事。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具慧眼识别,又要最大限度地传译,使读者能充分欣赏到原文的反讽特色。 三、《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译语对比赏析 反讽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傲慢与偏见》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反讽艺术渗透于《傲慢与偏见》整部小说中,贯穿于人物刻画、情节发展与小说结构之中。而反讽又是英语文学翻译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作者或言者的真实思想往往取决于个别词语的微妙差异,说出的话语是一回事,而其所指却可能是另外一回事,在翻译中直接表达出来便会显得生硬、不宜。下面笔者就《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王科一译和孙致礼译)中对反讽的处理进行对比赏析。 例1: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王译:凡是有钱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孙译: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傲慢与偏见》中的这一开首句无疑可说是整个英语小说中最著名的开篇语句了。原文里,反讽表现得淋漓尽致,富有特效。主句使用了一个严肃的大字眼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仿佛在宣读一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和客观规律,然而从句的语调却急转直下that a single man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变得平淡无奇。整部小说的喜剧性反讽基调便由这一突降法的开篇首句奠定。在王译本中,译者加上了凡是一词,更加突出了原文的反讽语气,同时又照应了举世公认的真理这一说法。凡是二字足以表明这条所谓客观真理的绝对正确性,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存在,译文取得了与原文同样幽默的效果。而孙译文虽然意义传达准确,句子凝练、匀整、利落,但缺少了原文的反讽意味。 例2:They were in fact very fine ladies; not deficient in good humor when they are pleasenor in the power of being agreeable where they chose it, but proud and conceited. 王译:事实上,她们都是些非常好的小姐,她们并不是不会谈笑风生,问题是在要碰到她们高兴的时候;她们也不是不会待人和颜悦色,问题是在于她们是否乐意这样做,可惜的是,她们一味骄傲自大。孙译:其实她们都是很出色的女性,高兴起来也会谈笑风生,适宜的时候还讨人喜欢,但是为人骄傲自大。 这是一段介绍Bingley姐妹的话语,原文里作者的反讽味道特别明显。王译为了将反语表达出来,在译文里增加了问题是在要碰到……、问题在于……是否乐意……和可惜的是,她们一味……等原文字面上本无而在涵义上却含有的词语,使译笔确切而传神[2]。而孙译照字面直译,语句虽说精练多了,却使读者难于理解原文的讽刺意味,可能误以为她们真是很好的小姐,只不过有点儿骄傲自大罢了。 例3:…To treat in such a manner,the godson,the friend,the favorite of his fatherShe could have addedA young man too,like you,whose very countenance may vouch for your being amiable. 王译:……你是他父亲的教子、朋友,是他父亲所器重的人,他怎么竟这样作贱你!她几乎把这样的话也说出口来:他怎么竟如此对待像你这样的一个青年,光凭你一副脸蛋儿人家准知道你是个和蔼可亲的人。 孙译:……如此对待他父亲的教子、朋友和宠儿!她本来还可以加一句:还是像你这样一个青年,光凭那副脸蛋,就能看出你是多么和蔼可亲。 这是Elizabeth在听了Wickham自叙可怜身世后的一番话。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聪慧、伶俐的Elizabeth的形象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同样受到作者的嘲讽。由于对Darcy的强烈偏见,扭曲了她的判断力,使她敏锐的洞察力变得迟钝。显然,谁都知道以貌取人是很不可取的,而Elizabeth此时却偏偏以貌取人,还振振有词,且浑然不知自己的幼稚可笑。王译本在遣词方面不够简练,却十分传神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格。To treat…译为竟这样作贱要比孙译的对待胜一筹。She could have added译为她几乎把这样的话也说出口来要比本来还可以加一句、本来可以再加一句更生动、形象、贴切。whose very countenance译为光凭你一副脸蛋儿,更具口语特色更符合Elizabeth爱打趣的语言风格,更能体现她的内心情感倾向。王译更准确地再现了原文风格,使Elizabeth的形象更为丰满、可爱。 四、结语 《傲慢与偏见》中,反讽俯拾皆是,不胜枚举,通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充满了讥诮、幽默的话语,这也许是该小说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在英汉文学翻译过程中,尤其名著重译时,保留原文的风格美是最高标准及价值所在,也是译者必须竭尽全力所要达到的目标。反讽的翻译虽是一件绞尽脑汁的工作,同时却具有不可抵挡的魅力,也往往是译者施展自己生气勃勃的才华的用武之地,保留原作的反讽风味是小说翻译再现原文神韵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王科一先生和孙致礼先生的两个译本都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在充分传译原作的反讽特色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译文各有千秋、值得回味。不过,由于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及各自的认识的局限性,两个译本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是文学翻译中的正常现象。王科一译文可读性强,但从整体上添加了许多词语,略嫌累赘。孙致礼译文用词凝练多了,但有些语句却未能译出原文的反讽效果。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