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问题式”阅读课文教学法的使用体会_文学论文

    “问题式”阅读课文教学法的使用体会 在语文阅读课文教学中,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关键是对文本的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对课文的理解,又多直接来源于阅读——与文本的对白,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而很多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往往是肤浅的“走马观花”,认为不就是自读课文吗?比讲读课文低了档次,由此未作深入的探究;但是在检测评价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又是重点,涉及面广,涵盖了各种常见的文体。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在平常的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因此采用“问题式”教学,也许更为有效。本文就“问题式”的阅读课文教学方法使用的体会总结如下: 什么是问题式教学呢?所谓“问题式教学”就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双向教育活动。教师是引导者,指挥者,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一个旅游团队的“导游”,重点强调的是“指”与“引”或者说是“疏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既有自主学习,又有讨论合作,还有拓展延伸等相互贯穿的多种学习方式。采用“问题式”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与文本对话,选取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充分熟悉课文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要求他们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语速。并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式样。并且在阅读课文中解决字词,疏通文意,大致理解课文结构,力求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熟悉文本时,用“圈点法”阅读课文,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为学生在文本语言与主体的生活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自读后的感受和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为阅读课文的分析,理解,赏析作准备。但是,对阅读课文更深层次的了解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层次结构、写作特色以及对意蕴深刻句子的赏析,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精读,特别对文中具有深刻意义的句子进行仔细揣摩和辨析,从修辞和感情色彩等方面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这样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一目标的训练中,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价值取向,要变“一言解读”为“多言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唯一答案”的一言解读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老师按照“参考教材”上的“标准答案”解读课文,并且由此辐射的问题的设计,始终囿于固定的模式之中,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思维的单纯化。“请君入瓮”,学生顺着教师设计的问题解读课文,犹如巷道里赶猪——直来直去,有悖于新的教学原则,由于学生个体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因而他们在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必然会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倾听,在多元中捕捉到有价值的问题。 二、确定课文的主要问题 继学生自读课文,提出各自的分问题之后,采用分小组讨论是形式归纳第二层次问题。常规下采用固定分组,明确记录人,在四人或六人小组中讨论,能解决的小问题随机处理,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教师再根据教学需要确定主要问题,并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讨论,把这些问题当做支撑课文的“骨架”,组织整个教育活动,显然,问题来自学生,关键是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得到最广泛的交流,而交流是建立在一定的标准或共识的基础之上,尽管一千个读者的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但是,“林黛玉”毕竟还是那个“林黛玉”,不能把阅读课文教学上作“放羊式”的无序或混乱状态,尊重个性,更要注重共性。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我的信念》一文,可以选取“玛丽.居里对工作和生活持怎样的态度?哪些事例体现了她的性格特点和非凡的人格?”为主要问题,至于“她少女时期在巴黎大学,怎样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这样较为细节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深究了;再如同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选取“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为主要问题,是月亮;其他问题是星星,都为主要问题服务,这样主次分明,课堂上就会呈现“众星捧月”的璀璨景象。 三、针对主要问题,师生互动分析 主要问题一旦确定之后,让学生精读课文,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围绕主要问题教师只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摒弃那种“包办代替”、“满堂灌”、“一言堂”的做法,也就是说,学生能做的事教师绝对不做,也不必面面俱到,婆婆妈妈的生怕学生这也不懂,那也怕漏,教师只是在学生困惑时给他们指点“迷津”,使他们在“疑无路”时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对文中支支节节的小问题,不必全部放在课堂上解决,有的放在课外,反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月亮上的足迹》文后“研讨与练习一”和“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几件事?”这些问题就要有意的留给学生课外去思考,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同时,又能使学生在课后有事可做,一举两得。 四、综合概括评价与知识的拓展 引导学生把主要问题解决之后,课堂教学也就进入了尾声,但对学生所学的内容和过程,还要作一个整体的回顾,总结学习的优缺点——课堂反思,对于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给予肯定,简洁分析形成最佳答案的原因与理由,同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的衔接。比如,上完《月亮上的足迹》之后,可以联系我国研发的“嫦娥1号”探月卫星,思考“升空的意义”,鼓励学生课外收集整理有关“嫦娥1号”卫星的相关知识,这样使学生把课本知识与国际国内时事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情感。 总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教师不能死板教条的传授知识,关键是交给他们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只是方法,不是教会,也不可能教会,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形象_文学论文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形象 [摘 要] 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 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一日,如来佛祖于灵山大雷音宝刹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大开“盂兰会”。言及四大部洲众生善恶,独忧南赡部洲之众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恐堕不复之境。言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需有高士苦历千山,询经万水,求取真经,以传东土,劝化众生。 在一处不知名的世外桃源隐居着一群无忧无虑的闲客,你也是其中一员。取经的消息传来,你不由得怦然心动。一个清冷的早上,你在聚见亭辞别亲朋好友,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关键词] 神话 形象塑造 三位一体 神性 空灵化

  • 文坛巨星贾平凹的乡土情节_文学论文

    文坛巨星贾平凹的乡土情节 [摘 要]: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享有盛誉,具有独特创作个性和审美个性的作家。他1952年出生在陕南商洛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农村的生活给了他美好的回忆。贾平凹更是一位在艺术中不断追求变化的作家,他总是不断地将艺术触角伸向新的天地。故乡施恩于他,他也竭力回报着故乡,他用自己最擅长的文字工具,或虚或实地赞扬着故土商州,表现出强烈的恋乡情绪。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有着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对民间文化的描摹与挖掘,拓宽了贾平凹创作的领域,使其作品带有很强的地域色彩。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方便快捷的现代都市生活方式以及唯利主义的泛滥对质朴的农村生活方式的不断蚕食,人类生存环境屡被破坏,人的精神出现了危机,这引发了贾平凹对人与自然,以及人的本质、人的精神建构的深思,在其作品中表现了一种生态人文情怀。恋乡意识、民间意识、生态意识,可谓是贾平凹作品中的“三原色”。 [关键词]: 贾平凹 恋乡 民间文化 生态情怀

  • 文坛巨星贾平凹的乡土情节_文学论文

    文坛巨星贾平凹的乡土情节 [摘 要]: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享有盛誉,具有独特创作个性和审美个性的作家。他1952年出生在陕南商洛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农村的生活给了他美好的回忆。贾平凹更是一位在艺术中不断追求变化的作家,他总是不断地将艺术触角伸向新的天地。故乡施恩于他,他也竭力回报着故乡,他用自己最擅长的文字工具,或虚或实地赞扬着故土商州,表现出强烈的恋乡情绪。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有着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对民间文化的描摹与挖掘,拓宽了贾平凹创作的领域,使其作品带有很强的地域色彩。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方便快捷的现代都市生活方式以及唯利主义的泛滥对质朴的农村生活方式的不断蚕食,人类生存环境屡被破坏,人的精神出现了危机,这引发了贾平凹对人与自然,以及人的本质、人的精神建构的深思,在其作品中表现了一种生态人文情怀。恋乡意识、民间意识、生态意识,可谓是贾平凹作品中的“三原色”。 [关键词]: 贾平凹 恋乡 民间文化 生态情怀

  •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形象_文学论文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形象 [摘 要] 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 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一日,如来佛祖于灵山大雷音宝刹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大开“盂兰会”。言及四大部洲众生善恶,独忧南赡部洲之众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恐堕不复之境。言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需有高士苦历千山,询经万水,求取真经,以传东土,劝化众生。 在一处不知名的世外桃源隐居着一群无忧无虑的闲客,你也是其中一员。取经的消息传来,你不由得怦然心动。一个清冷的早上,你在聚见亭辞别亲朋好友,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关键词] 神话 形象塑造 三位一体 神性 空灵化

  • 同义词的类型及其辨析_文学论文

    同义词的类型及其辨析 ----同义词辨析方法之我见 [摘 要]词汇是一种语言里词语的总汇。人们说话、写作,就是把各种词语有规则的组合起来,表情达意。因此,词汇掌握得越多越丰富,就越能精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它的词汇非常丰富。要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汉语的词汇,使学生了解词汇基本知识,准确理解和解释一般词语,正确辨析词义,识别和评改词语运用中的错误和不规范现象。而同义词就是其中之一。因此,让学生掌握同义词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可忽视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语言 词汇 选择 同义词 类型 辨析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每天都要使用语言。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生产,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到教育科学技术事业,都离不开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语言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使用语言首先要合乎语言的规范,也就是遵守用词造句的种种规则。这样才能使说出的话和写成的文章带有条理性、为人们所理解。而要想将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运用得好,只满足于合乎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力求准确和生动,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词汇中同义词运用的知识。

  • 人性的撕裂_文学论文

    人性的撕裂 ——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摘要:出身贫寒的曹七巧也曾有着属于少女的美好梦幻,然而卑微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就了她畸形的婚姻,使她成为情欲和金钱的牺牲品。疯狂的金钱欲和强烈的情欲,又使其发展到极端的心理变态,无辜的子女不可避免地成为“被食者”。此时,曹七巧全部地丧失了其人性中的理性,成为一个魔鬼似的疯人。曹七巧人性的撕裂,是其理性一层一层被剥落直至内化为自我精神枷锁再强加给他人的过程。 关健词:人性 曹七巧 情欲 理性 非理性       人性究竟是什么?“是好人是天使”或者“是坏人是魔鬼”,这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曾经对人性作出的最简单的判断。成熟以后的张爱玲关心得更多、描写得更多的是“坏人”,是人性比较恶的一面。她是想从“坏"的方面寻找人性更为本质的东西。她的名作《金锁记》素以将人性遭受摧残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著称。书中的人物曹七巧,她的理性不断剥落直至最后完全毁灭,这时候的她已经不是人,而是个疯子,但她又有疯子的审慎和机智,那就是人性中的“魔鬼”。曹七巧人性沦落的历史不完全是外在的因素,也不完全是内在的因素,而是内外互相调整、螺旋上升的双向整合的过程,是前者改变了后者,后者加强了前者,前者再推进后者这样循环演变,一层一层剥落直至内化为自我精神枷锁再强加于他人的过程。那是人性趋于极恶的全曝光。

  • 女人可有几多“愁”_文学论文

    女人可有几多“愁” ——论李清照的“词愁” [摘要] 女人多愁善感,通常比普通的男性更显突出。再者,女性的生活空间十分狭隘,其生活内容又相当单调,这就更加助长了她们的多愁善感。李清照她的词作可以说是天才、情感、理想的三位一体。在她的词作中,表现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即女性情感世界,她发臻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凄婉美丽、多情的一面。在李清照的词里,你不免会感叹——女人可有几多“愁”,有闺愁、有离愁、有担心被丈夫冷落之愁、有姐妹间的离别之愁、有感怀自己人老珠黄之愁、有国愁、有家愁…… [关键词]李清照 离愁 闺愁 哀愁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她之所以著名,当然主要是因其创作了很多优秀词篇,但恐怕也多少由于其女性身份而占了“便宜”。我们知道,由于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偏见,中国古代妇女素来较少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因此文坛上的女性作者少得可怜。而现在,却出了位才女李清照,不但擅诗能词,而且其成就竟远高于一般的“男士”——举例来讲,她和丈夫赵明诚于重阳节比赛写词,赵废寝忘食一连作了五十首,结果却及不上李的一首“人比黄花瘦”——这怎令男性文人们不生惊讶和赞叹之情呢?因此,人们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纷纷给予好评。李清照正是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去感知人生和抒写感情,这才造成了李词不同于一般男性词人之作的特色。而在李清照词所呈现的女性特色之中,她的那一种凄清孤寂的愁使读者感受尤深。

  • 论《诗经》_文学论文

    论《诗经》 内容提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我们不仅要从题材上的角度去认识,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它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结集与流传 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人文精神 创作态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文学的光辉开端,它以极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精湛而杰出的艺术成就把我国诗歌发展推向了第一个高峰。同时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我们不仅要从题材上的角度去认识,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它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文化底蕴。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 关于西汉前期的策问与对策初探_古代文学论文

    西汉前期的策问与对策初探,西汉前期是古代策试制度化的重要时期,它确实选拔出了真正的人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策问是古代以策试士时由主考一方出题发问,其中由皇帝亲自发问或者代表皇帝发问的称为制策,由各级主考的政府部门发问的称为试策。士子的回答则称为对策。 一、汉文帝时期的策问与对策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道: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1],这里的应诏而陈政,即是针对统治者关于时政的策问给以准确的回答。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考试方法,它确立于西汉前期。 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发生了日食,文帝以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施政有过给以警戒,所谓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因此下诏令臣民上言自己的过失,同时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九月,汉文帝再次下诏,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2]关于文帝策问的具体内容,《汉书》记载道:惟十有五年九月壬子,皇帝曰:昔者大禹勤求贤士,施及方外,四极之内,舟车所至,人迹所及,靡不闻命,以辅其不逮;近者献其明,远者通厥聪,比善戮力,以翼天子;是以大禹能亡失德,夏以长楙。 高皇帝亲除大害,去乱从,并建豪英,以为官师,为谏争,辅天子之阙,而翼戴汉宗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方内以安,泽及四夷。今朕获执天子之正,以承宗庙之祀,朕既不德、又不敏、明弗能烛、而智不能治,此大夫之所着闻也。故诏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各帅其志,以选贤良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朕甚嘉之,故登大夫于朝,亲谕朕志。大夫其上三道之要,及永惟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其志,毋有所隐。上以荐先帝之宗庙,下以兴愚民之休利,着之于篇,朕亲览焉。观大夫所以佐朕,至与不至,书之、周之、密之、重之、闭之。兴自朕躬,大夫其正论,毋枉执事。呜乎,戒之!二三大夫其帅志毋怠!分析这篇策问我们可以看出五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古代统治者的推崇与效仿;二是对自己祖先的膜拜;三是对自己进行解剖与评价;四是讲自己征举贤良及直言极谏者的目的,将以匡朕之不逮;五是就对策的问题作出说明,即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要求贤良们认真对待,作出答策。 从策试的视角来看,文帝二年和十五年的两次诏举贤良,第一次的目的是要纠正自己施政的过失,考试的性质还不十分明显;第二次策问则明确提出皇帝要亲自进行策试的具体内涵,并且要采纳贤良们的建策,这可以看做策试制度化的开始。而从被举荐的贤良方正之对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时政和治国方略确是深有见地。 如这次的诏举贤良文学士,晁错获得了第一,他在对策文中按照皇帝策问的内容层次,一一作出答策:首先是自谦;接着对诏策曰‘明于国家大体’作出回答;再接下去是对诏策曰‘通于人事终始’作出回答;再接下去是对诏策曰‘直言极谏’作出回答,他以五霸为例讲了春秋五个霸主才能不如其臣,但是得到直言极谏的方正之士的辅佐,能够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亡骞污之名,五霸因此被后世称为贤主;再接下去是对诏策曰‘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作出回答,他以秦朝二世而亡为例,分析了吏不平、政不宣、民不宁之祸产生的根源,秦朝暴政所造成的亲疏皆危、外内咸怨、离散逋逃、人有走心的状况,又以汉文帝即位以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变法易故、以安海内的诸多惠政作为对比,称赞这些是上世之所难及、道纯德厚,元元之民幸矣;最后,他对诏策曰‘悉陈其志,毋有所隐’作出回答,认为五帝其臣莫能及,则自亲之;三王臣主俱贤,则共忧之;五伯不及其臣,则任使之,汉文帝资材不亚于五帝,然君临天下十六年来,民不益富、盗贼不衰、边境未安,之所以如此,意者陛下未之躬亲,而待群臣也,他希望汉文帝能够亲身治理朝政,以实现天下之治[3]。 二、汉武帝时期的策问与对策 汉武帝即位后,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十月下诏,要求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这次的诏举贤良是否进行了策试,史无明文,但是丞相卫绾借此机会提议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得到汉武帝的批准。不过,此时的西汉王朝是窦太后掌握实权,太后好黄老之言[4],推崇儒术的魏其侯、武安侯以及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或贬或死,想来策试也很难顺利进行。 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五月,其时窦太后已于前一年去世,武帝开始独立行政,《汉书》载武帝乃再次诏贤良曰:‘朕闻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日月所烛,莫不率俾。周之成康,刑错不用,德及鸟兽,教通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徕服。星辰不孛,日月不蚀,山陵不崩,川谷不塞;麟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呜乎,何施而臻此与!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猗与伟与!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着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5]161这是汉武帝的策问文,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推崇历史上的治世,即唐虞之世和西周的成康之治;二是要求士子们对现实的政治状况提出建策,怎样做才能够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要求贤良们着之于篇,朕亲览焉[5]161。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史料的最后说: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似乎董仲舒和公孙弘是在同一次对策中脱颖而出的,但考察一下二人的传记,我们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考《汉书·董仲舒传》载: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传中载有武帝的策问文,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永惟万事之统,犹惧有阙。故广延四方之豪俊,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絜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朕甚嘉之。 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圣王已没,钟鼓筦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虖桀纣之行,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可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呜乎!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谕朕。科别其条,勿猥勿并,取之于术,慎其所出。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极,枉于执事,书之不泄,兴于朕躬,毋悼后害。子大夫其尽心,靡有所隐,朕将亲览焉。比较一下《武帝本纪》所载的策问文与《董仲舒传》所载的策问文,我们可以看出明显的不同。分析《董仲舒传》所载的策问文,武帝首先谈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是任大而守重,他夙夜不宁、殚精竭虑犹恐有缺,所以要广延豪俊贤良之士,垂听而问,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其次,他对历史进行了回顾,推崇五帝三王之道,对大道微缺、王道大坏、很多人想要恢复先王之法而不能,发出疑问,岂其所持操或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可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还是他们所为屑屑无补于世呢?他明确地提出: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他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再次,他说明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怎么做才能实现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呢?最后,他希望这些通晓先圣之业的豪俊贤良明以谕朕,条分缕析,取之于术,慎其所出,即使与当今的执政者有关的事情,也可以直言无讳,不必担心后患,因为对策文兴于朕躬,是由皇帝自己开启审阅的,所以他要求子大夫其尽心,靡有所隐。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